16、胡荽、柽柳
开胃的香菜
胡荽就是香菜,最初称为胡荽,原产于中亚和南欧,或近东和地中海一带。
据唐代《博物志》记载,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香菜,故初名胡荽。
后来在南北朝后赵时,赵皇帝石勒认为自己是胡人,胡荽听起来不顺耳,下令改名为原荽,后来演变为芫荽。
由于它有一股特殊的香味,能够开胃纳食,这股香气还有点冲鼻,所以肺开窍于鼻,可以微微发散风寒以解表。
在《齐民要术》中已有栽培技术和腌制方法的记载。它的嫩茎和鲜叶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
这几天,小指月老觉得打不起精神,没什么胃口,不知道是不是书看多了,思虑过度,劳伤脾胃啊,看来得放松一下,别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
今天早上他醒来时,发现爷爷居然做好粥了,而且还有一盘,香菜在那里,好久没有吃香菜了。
这本来不太想吃的,胃口一看到香菜,口水都出来,真想好好吃一顿。
这样这盘香菜爷爷都还没夹到几筷子,就让小指月一扫而光。
爷爷笑笑说,怎么样啊?
见你这两天,胃口不太好,一见到香菜就狼吞虎咽。
小指月知道原来爷爷早就看出来了,所以特地备了香菜,今天早上爷爷应该很早就起来,到野外去采集香菜。
早知道我也早点起来,跟爷爷一起去,无奈这脾胃不争气,脾胃一虚,整个人就困倦,老想睡觉。
小指月每每一有点身体不调,老爷爷总是在菜里面弄点这,弄点那,好像没怎么吃药,身体就自动好了,其实老先生用心良苦,完全是寓药于食,这是最高明的中医。
把医道用在日常饮食之中去,让你在吃饭之中,不知不觉,居然调好身体,心情愉悦,难道古代说,一个不懂得医道的除湿,是没法进御膳房的。
一个精通医道的厨师,他能够望气察色,看到皇上的气色,就知道如何按照节令来给皇上调配饮食,让皇上服用过后身心舒畅,非常愉悦。
所以中国最厉害的宰相,也是最厉害的厨师,他就叫做伊尹,他作了《汤液经》,凭借着处方调配汤液的功夫,领悟到了阴阳之道,从而做到宰相。真是治大国如烹小鲜。
所以医圣张仲景作《伤寒论》时,就参阅了伊尹的汤液经。
小指月就很纳闷,他在想,为什么别人家小娃子那么多生病的,自己从小到大,好像很少生病,别人都经常要来吃药,自己从小到大,好像很少因为病而吃药,倒是经常身体健康去主动尝药,为的是想知道梨子味道,亲自去品尝而已。
殊不知小指月有这么好的身体,主要跟三方面原因有关。
一是从小这娃子心性淳朴,非常专一,专一的人不容易累,不容易得病。
二是从小到大,爷爷都很重视监督小指月练功站桩打坐,甚至经常还要担柴挑水砍柴劈柴,充足的体力劳动,让他经骨拉开,经脉疏通,寻常的水谷精微,佷容易就被身体消纳炼化。
三是即使偶有小恙,或鼻塞,或没胃口,根本还不需要吃药,老爷爷总是在田头山脚里采点香菜,或在厨房里端出一盆热腾腾的姜枣茶,这样既开胃又可口,不知不觉这些小毛小病,就像小草一样随手被拔掉了。
小指月还没感觉到什么,他的病气其实无形之中,已经让爷爷用食疗之法扫出去了。
所以一个家庭如果父母懂得一些常见的中医常识,不单娃子是幸福,整个家庭都是幸福的。
因为娃子偶有小恙,比如胃口不开,你可能一碗香菜就让他开胃消食,冒雨淋水,受点风寒,可能一碗姜葱汤就一汗而散,晚上踢被子肚子痛,或者月经期痛经,一碗姜枣红糖山楂茶,说有多好喝,就有多好喝,说有多快速就有多快速,马上气行寒散,病痛得消......
所以说中医是人生最大的保险,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一味香菜乃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绝妙食疗方。
《日用本草》曰,胡荽即香菜,善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赤病,解鱼肉毒。
开胃的香菜
胡荽就是香菜,最初称为胡荽,原产于中亚和南欧,或近东和地中海一带。
据唐代《博物志》记载,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香菜,故初名胡荽。
后来在南北朝后赵时,赵皇帝石勒认为自己是胡人,胡荽听起来不顺耳,下令改名为原荽,后来演变为芫荽。
由于它有一股特殊的香味,能够开胃纳食,这股香气还有点冲鼻,所以肺开窍于鼻,可以微微发散风寒以解表。
在《齐民要术》中已有栽培技术和腌制方法的记载。它的嫩茎和鲜叶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
这几天,小指月老觉得打不起精神,没什么胃口,不知道是不是书看多了,思虑过度,劳伤脾胃啊,看来得放松一下,别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
今天早上他醒来时,发现爷爷居然做好粥了,而且还有一盘,香菜在那里,好久没有吃香菜了。
这本来不太想吃的,胃口一看到香菜,口水都出来,真想好好吃一顿。
这样这盘香菜爷爷都还没夹到几筷子,就让小指月一扫而光。
爷爷笑笑说,怎么样啊?
见你这两天,胃口不太好,一见到香菜就狼吞虎咽。
小指月知道原来爷爷早就看出来了,所以特地备了香菜,今天早上爷爷应该很早就起来,到野外去采集香菜。
早知道我也早点起来,跟爷爷一起去,无奈这脾胃不争气,脾胃一虚,整个人就困倦,老想睡觉。
小指月每每一有点身体不调,老爷爷总是在菜里面弄点这,弄点那,好像没怎么吃药,身体就自动好了,其实老先生用心良苦,完全是寓药于食,这是最高明的中医。
把医道用在日常饮食之中去,让你在吃饭之中,不知不觉,居然调好身体,心情愉悦,难道古代说,一个不懂得医道的除湿,是没法进御膳房的。
一个精通医道的厨师,他能够望气察色,看到皇上的气色,就知道如何按照节令来给皇上调配饮食,让皇上服用过后身心舒畅,非常愉悦。
所以中国最厉害的宰相,也是最厉害的厨师,他就叫做伊尹,他作了《汤液经》,凭借着处方调配汤液的功夫,领悟到了阴阳之道,从而做到宰相。真是治大国如烹小鲜。
所以医圣张仲景作《伤寒论》时,就参阅了伊尹的汤液经。
小指月就很纳闷,他在想,为什么别人家小娃子那么多生病的,自己从小到大,好像很少生病,别人都经常要来吃药,自己从小到大,好像很少因为病而吃药,倒是经常身体健康去主动尝药,为的是想知道梨子味道,亲自去品尝而已。
殊不知小指月有这么好的身体,主要跟三方面原因有关。
一是从小这娃子心性淳朴,非常专一,专一的人不容易累,不容易得病。
二是从小到大,爷爷都很重视监督小指月练功站桩打坐,甚至经常还要担柴挑水砍柴劈柴,充足的体力劳动,让他经骨拉开,经脉疏通,寻常的水谷精微,佷容易就被身体消纳炼化。
三是即使偶有小恙,或鼻塞,或没胃口,根本还不需要吃药,老爷爷总是在田头山脚里采点香菜,或在厨房里端出一盆热腾腾的姜枣茶,这样既开胃又可口,不知不觉这些小毛小病,就像小草一样随手被拔掉了。
小指月还没感觉到什么,他的病气其实无形之中,已经让爷爷用食疗之法扫出去了。
所以一个家庭如果父母懂得一些常见的中医常识,不单娃子是幸福,整个家庭都是幸福的。
因为娃子偶有小恙,比如胃口不开,你可能一碗香菜就让他开胃消食,冒雨淋水,受点风寒,可能一碗姜葱汤就一汗而散,晚上踢被子肚子痛,或者月经期痛经,一碗姜枣红糖山楂茶,说有多好喝,就有多好喝,说有多快速就有多快速,马上气行寒散,病痛得消......
所以说中医是人生最大的保险,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一味香菜乃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绝妙食疗方。
《日用本草》曰,胡荽即香菜,善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赤病,解鱼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