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原创津味神怪小说《九河下梢尽出妖蛾子》

  还真翻页了!
  
  @莫问今朝_ 1508楼 2014-04-30 18:25:00
  lz看到我看到我!!!

  —————————————————
  看到了
  
  顶上去
  
  @红旗下的蛋1969 1516楼 2014-04-27 22:03:00
  是不是挖坑了啊 怎么了 有点不靠谱啊
  —————————————————
  你没刷新吧,今天更了好多
  
  @二英89 1515楼 1970-04-30 21:56:00
  楼主真勤快~
  —————————————————
  这几天放假,有时间,会勤快的
  
  @灰度_18 1513楼 2014-04-30 21:37:00
  每天追文好累啊

  —————————————————
  没有写文累
  
  再说,天津城东门外娘娘宫外,刘铁嘴追骂算天星孟瞎子多时,二人已经精疲力竭双双蹲在地上喘着粗气还是不依不饶。

  卢一天出言制止了几次都不奏效,倒也无可奈何只得坐在原地看热闹。此时见二人气势渐消微微一笑走上前搀起了孟瞎子:“孟先生,那屠娇娇之事您要是真的不方便说也就罢了,我还有一事相问,如果再用言语推脱,那卢某的面子可就給扔在地上,再也捡不起来啦!”

  “呼。。。。。。哎。。。。。。唉呦,可要了我的命了,再跑一会我就该跑掩骨会去了,刘铁嘴你这倒霉玩意真缺德!”孟瞎子真是舍财不舍命,嘴里骂着瘦如干柴的右手还捂着怀里的银元不肯撒手。

  掩骨会是什么?这是天津的一个地名,就是现在的广开四马路一带。清朝中期天津城外西南一带是一片旷野,慢慢就成了贫民随意埋葬亡人尸骨的乱葬岗子。穷苦人家掩埋尸骨多是用薄皮儿棺材,俗称“狗头碰” 。过去坟地里的野狗吃死人,眼珠儿都是红的,这种棺材太薄野狗用头一撞棺材就碎裂了,里面的尸骨就成了野狗的盘中餐。更有用芦苇席裹尸的,就更是白骨现天惨不忍睹了。

  清乾隆三十六年天津士绅华龙藻联合志同者,上书地方衙署获准,由官府拨地200余亩,掩埋残骸露骨,并在西关外大街成立民间慈善组织———掩骨会。所以老天津人一说“跑掩骨会去了”就是指死了不能厚葬,被慈善组织收殓埋在乱葬岗子了。后文书,《掩骨会魏五爷捐造灵骨塔》、《算盘精出世机灵鬼借机骗钱财》的回目,对掩骨会会有详细批讲,敬请期待。


  “你。。。。。。你死不死啊!等我歇会儿。。。。。。再收拾你,告你说,要不你就赶紧给算,要不你就把钱交出来,坏了门里的规矩,我今天跟你没完!”刘铁嘴声音依然洪亮,只是有点上气不接下气。

  孟瞎子瘪着嘴瞪了一眼刘铁嘴再也不理他了,扭过头来问卢一天:“大少爷,您刚才说要问什么?放心,只要不是屠娇娇的事,我保证给您说个明明白白。”

  卢一天伸手从怀里拿出一物,此物晶莹剔透,阳光一照“唰唰”放光,在空中映出了一道彩虹来。正是前文书,卢一天巧遇狻猊墙子河洗火眼,在墙子河的淤泥里捡到的七十二沽分水牌。
  
  “孟先生,别的我也不问了,您就给看看,说说这东西的来历就行。”卢一天面不改色,说得非常平淡。可孟瞎子一看此物,脸上立刻变了颜色,本来就黑灰色的脸更难看了,二目一翻脖梗子一硬,身子就倒在了卢一天怀里。

  “哎呦!孟先生,您这怎么了?”卢一天怎么也想不到孟瞎子能吓得这样,赶紧摇晃怀中的身躯,又是撅又是捶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刘铁嘴此时也凑了过来,看情形就知道孟瞎子这回是真晕了,可嘴里还是不饶人:“得啦,别来这套了!又闭气功是吧?呦呵!还加瞳仁反背是么?”他在旁边鸡一嘴鸭一嘴的嘀咕着。

  怎么这么寸,此时对面茶馆儿的小少爷跑出来玩,孩子碰碰跳跳刚好跑到几个人身边。刘铁嘴眼珠一转有了主意,一把拽住了孩子:“宝贝儿,认识我吗?”。

  这孩子年龄在七八岁左右,已经认人儿了:“您不是说评书的刘大爷么?”

  “好宝贝儿,认识我就好,大爷跟你借点东西,你借给我,刘大爷给你买糖吃。”刘铁嘴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咯儿咯儿”的坏笑着。

  “你借嘛东西?”小孩儿忽闪着大眼,显然对糖果很有兴趣。

  “爷们儿,有尿么?给大爷尿泡尿看看,大爷就给你买糖人儿。”

  “有啊,说话算数么?”

  “得嘞!好宝贝儿,就这儿,冲这人脸尿!”刘铁嘴坏笑着拉开了卢一天:“卢大少爷,您先躲躲,别回来尿您一身。”说着话就给小孩儿解裤子。

  卢一天立刻明白了刘铁嘴的用意,也是捂嘴一笑:“用茶水就不行么?”

  刘铁嘴已经领着小孩儿走到了孟瞎子近前:“卢大少爷,有所不知,这童子尿可是好东西,《本草纲目》中管它叫‘人中白’有解毒还魂儿功效,哪能换茶水呢?”说着拍了拍小孩儿的屁股:“宝贝儿,尿!”
  
  大家快乐
  
  今天一会说说七十二沽的由来,有听的么?
  
  小孩儿“哗”一泡尿浇在了算天星骷髅般瘦骨嶙峋的脑袋上。您别说,还真管用!孟瞎子打了一个激灵睁眼了。

  “卢大少爷,快把刚才的玉牌拿出来,再让老夫看看!”孟瞎子用袖子擦了一把脸,立刻想起晕倒之前所见之物。

  卢一天拿着七十二沽分水牌往前一递,孟瞎子颤抖着双手接过玉牌,上一眼下一眼可就看起来没完了。

  一直看了有二十多分钟,孟瞎子一言不发,这可急坏了卢一天:“孟先生您别光看呀,倒是给说说这东西的来历啊!”刘铁嘴也在一边敲边鼓:“你到底知不知道啊?不知道可别瞎诌白咧呀!”瞎诌白咧是天津方言,就是胡说八道的意思。

  这时刚才尿尿的小孩儿实在忍不住了:“刘大爷,我都尿完了,糖人呢?您了可别说话不算数呀。”刘铁嘴一听脸上变颜变色,赶紧伸手把孩子嘴捂上了,掏出一个大钱儿塞到小孩儿手里:“宝贝儿,大爷给点钱,你自己买糖人儿去吧。”说完偷瞄了一眼算天星,只见孟瞎子气得咬牙切齿五官挪移,正冲着他运气了。

  孟瞎子是何等聪明之人,一听小孩儿的话就明白了个八九,现在自己脸上往下流的不是普通的水。可就算他心里知道刘铁嘴使坏,故意设计用童子尿浇了他,那也是没辙,只能“胳膊折了,存袖口。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这是为嘛呢?书中暗表,这位算天星孟瞎子其实也是青帮中人,而且辈分还不低,但是辈分不低并不代表有势力。孟瞎子因为泄露天机太多遭了天谴,这辈子是既没财也没势。上文书说过,那刘铁嘴可是杂八地袁三儿的座上宾,连三不管的混混儿老黑十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此时,正是第二次直奉大战初期,张作霖和冯玉祥打了个不可开交。张作霖手下的直鲁联军首领山东军阀张宗昌和褚玉璞才刚刚驻防天津。山东青帮第二十一代大字辈的历大森也是刚刚上任军警督察处处长,历大森的徒弟白云生还没有收袁三儿为徒。所以,当时的袁三儿跟青帮还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个芦庄子的土混混儿而已。

  既然不是青帮的人,骄横跋扈的袁三爷就肯定不会把一个娘娘宫门口的算命瞎子放在眼里,更不会在乎他在青帮里排哪个辈分。因此,孟瞎子投鼠忌器只能暗气暗憋对刘铁嘴是敢怒不敢言,大混混儿头子袁三儿可不是他一个穷算命的能惹得起的。想到此处孟瞎子咽了一口唾沫长打哎声:“唉!看起来我今天不说出个‘子午卯酉’,你刘铁嘴是非折腾死我不可了。也罢!卢大少爷,我就给你说说这玉牌的来历,他日你拯救津门百姓于危难之中威镇寰宇名扬天下之时,别忘了还有我这个引路人就行了。”

  孟瞎子万般出在无计奈,说出了七十二沽分水牌的来历,这才引出来一段 “坐地王”乱收盐官税遭天谴染上搭背疮,古水星君显圣渤海郡“七十二沽”定名。
  
  @慢悠悠的快乐生活 1561楼 2014-05-02 18:50:00
  @卢奕天 1409楼 2014-04-27 21:02:00
  今天回的人真少

  —————————————————
  还有没有后续了?

  —————————————————
  有滴
  
  第三十回 九河下梢遍地阴阳水

  孟瞎子无可奈何拉开了话匣子,一字一句的说起了这块分水牌的来历。要说这七十二沽分水牌,就要先从天津卫何时有的七十二沽说起。嘛是沽呢?据说沽字是远古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称河流为“古水”,后来古水两个字合为“沽”字。到了后世,当地的老百姓把水边的村落也叫做沽。

  汉朝以前,天津这块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同时浅海地区有很多沼泽地。那时候,东面叫塌河淀,北面、西面、南面统称为雍奴薮(sǒu)。薮就是长满了草的沼泽。时间长了,一些流民在此聚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落。这些村落的名字就是以沽来命名,有西沽、东沽,东沽就是现在河北区的东窑洼;有大直沽、小直沽、丁字沽还有三汊沽,就是后来的三岔河口。这些村落的居民以打渔、熬制海盐、卖盐为生。

  汉朝末年,朝廷开始禁止私盐买卖,征收盐税,就在大直沽设立了盐官署,当时没有天津这个地名,这一带归渤海郡章武县管辖。当时,没有很完善的税务制度,尤其在渤海郡这个偏远地带,天高皇帝远税收实行包税制。每月官盐税朝廷收取两千两银子,超出部分全归盐官长私人所有。当地的盐官长有权有势又有钱,俨然就成了土皇帝,这位盐官长姓王,所以老百姓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坐地王”。

  “坐地王”横征暴敛对老百姓敲骨吸髓发了横财,弄得渤海郡一带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也是这位盐官长作到头儿了,没过一年就遭了天谴患上了搭背疮。侍卫们四处奔波求医访药,连巫婆的祝由十三科和跳大神儿都用上了,可后背的毒疮还是日渐严重,流脓流血恶臭无比。

  一日傍晚,“坐地王”毒疮发作疼得满地打滚儿不多时就昏死了过去。昏昏沉沉忽听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有两位公差怒目而视,说了一句“真君有旨,抓你到案!”,接着不容分说就把“坐地王”绳捆索绑带到了一座宫殿。只见殿上端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拿一把大锤,仙风道骨一看就是个神仙。

  白须老者开言问道:“你可知罪?”,“坐地王”平日欺压百姓蛮横惯了,又是手握重兵自然有恃无恐,答了句:“我乃朝廷命官,你休想诬陷。”白须老者须眉皆乍:“我乃上界水德星君座下古水星君是也,专司管理此地水脉民风,从你到任以来弄得天怒人怨饿殍百里,死到临头还敢跟我犟嘴?”说着手中大锤一摆照定盐官长的后背就是三锤,这三锤皆都打在搭背疮之上,“坐地王”疼得心肝乱颤,立刻服了软儿。白须老者高声喊喝:“带下去,明天再审!”,黄巾力士照着他后背就是一脚,盐官长疼出了一身冷汗,睁眼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大家在加入书友qq群的时候,请写明天涯论坛,要不然小号申请是不会通过的
  
  @燕堤 1578楼 2014-05-03 08:49:00
  多前儿更啊?楼主…

  —————————————————
  一会更
  
  白须老者开言问道:“你可知罪?”,“坐地王”平日欺压百姓蛮横惯了,又是手握重兵自然有恃无恐,答了句:“我乃朝廷命官,你休想诬陷。”白须老者须眉皆乍:“我乃上界水德星君座下古水星君是也,专司管理此地水脉民风,从你到任以来弄得天怒人怨饿殍百里,死到临头还敢跟我犟嘴?”说着手中大锤一摆照定盐官长的后背就是三锤,这三锤皆都打在搭背疮之上,“坐地王”疼得心肝乱颤,立刻服了软儿。白须老者高声喊喝:“带下去,明天再审!”,黄巾力士照着他后背就是一脚,盐官长疼出了一身冷汗,睁眼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本文为卢奕天原创,盗版必究)

  转过天来,后背的恶疮更加严重,流脓不止。夜晚,果然又得一梦,照旧被差官带到原地审判,白须老者拿出一张清单,上面记录被“坐地王”逼死的老百姓有几千人之多。审讯多时,少不了又是一番酷刑,盐官长叩头服罪,古水星君当即下令将其推出斩首。黄巾力士照着后背就是一脚,“坐地王”一个激灵又被吓醒了。

  连续两天噩梦不断,而且有鼻子有眼跟真事儿一样,“坐地王”知道是自己恶贯满溢触怒了神灵,赶紧吩咐侍卫找来术士圆梦。术士听得“坐地王”梦中所遇为古水星君,沉吟了许久开口言道:“古水二字,合为沽字。那古水星君乃是管辖沽水的水神。如今之计,只有弃恶从善祈祷悔罪,或许能够得到宽恕。”盐官长答道:“如今我已知错,亡羊补牢尚未晚矣,请帮着像一个妥贴的悔罪之法,我照做就是。”术士想了想说:“大人罪恶之源在于敛财,钱多生灾,若能免去沽水一带的苛捐杂税,百姓安居乐业,神灵自然就会宽恕。”盐官长听后连连点头称是,马上吩咐侍从打扫厅堂,供奉古水星君神位,早晚三朝拜神前一炷香。

  次日,盐官署张贴告示:自即日起,沽水两岸凡是以“沽”为名的村庄,皆为特免区,免除一切捐税服役,以苏民困。告示一出,被豁免的村落欢天喜地鞭炮齐鸣,惊动了十里八村的其他村庄。众人一看告示,只要以“沽”字为名就可以免税,跟着一阵风似的轰动起来。都把村名改成了“沽”。连原来没有名字的小聚落也借此机会纷纷呈报,要以“沽”字为名。“坐地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明知是刁民钻空子逃税,可是觊觎古水星君的神威,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全都免了税。

  就这样不要一年,申报备案的居然多达八十一个“沽”。如果按清朝末年的行政区域,有些“沽”已经不属于天津,它们是这样分布的:

  天津县城境内有:三汊沽、西沽、东沽、丁字沽、赵里沽、邢家沽、大直沽、小直沽、咸水沽、桃源沽、葛沽、东泥沽、西泥沽、四里沽、贾家沽、盘沽、草头沽、东大沽、西大沽、邓善沽、郝家沽、道沽等总共二十二个沽。

  宁河县境内有:塘沽、东塘沽、西塘沽、蛏头沽、齐家沽、捷道沽、大麦沽、麦穗沽、大北沽、南涧沽、北涧沽、东李子沽、西李子沽、勾娄沽、后沟沽、船沽、韩沽、中辛沽、东宁程沽、东淮沽、江石沽、帮道沽也是二十二个沽。

  在宝坻县境内的有:貉子沽、于家沽、南李子沽、北李子沽、八道沽、梁家沽、江石沽、帮道沽、洛里沽、清白沽、翎鹊沽、大塔沽、小塔沽、殿沽、柳沽、滩沽、南寨沽、曹家沽、半街沽、葫芦沽、菱角沽共二十一个沽。

  归玉田县管辖的有:大萝卜沽、小萝卜沽、拖床沽、黄泊沽、窝洛沽这五个沽。

  丰润县境内还有十个沽分别是:十字沽、剪子沽、大子沽、张子沽、黄西沽、西滩沽、东河沽、石桥沽、莲花沽、堼沽。

  在蓟县还有一个高家沽。

  再说古水星君,一见本地出了“八十一沽”,非但没有平息怒气反倒更生气了。
  
  @375027619 1581楼 2014-05-03 09:51:00
  已经收藏,楼主可否解释一些地方方言?谢谢

  —————————————————
  哪句方言看不懂,可以回帖提问,我来解答
  

  原来“八十一”是九九归一之数,可不能乱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历尽八十一难就可修成正果立地成佛,故宫大门上的钉子是九九八十一颗。所以这“八十一”之数只有佛祖和世间的仁王君主才能用得。不用说当时的渤海郡,就是后世的天津卫,历朝历代也没有在这里建都的,末代皇帝溥仪也是退了位才来到日租界居住的。所以沽水之地出了九九八十一个沽,这不是犯上作乱么?

  古水星君当晚就捉来盐官长又是一顿责怪,“坐地王”体似筛糠再也不敢擅自做主,立刻呈上带有“沽”字村庄的名册请星君定夺。接过众多村落备案的名册,古水星君拿起神笔随手就划去了排在前面的贾家沽、邢家沽、三汊沽、小直沽、东沽、道沽,梁家沽宝坻县境内有两个也被划去一个,江石沽和帮道沽横跨宁河宝坻两县名字重复再减去两个,一共划去了九个“沽”这才罢手。后世果然如古水星君所划,三汊沽与小直沽合名为三岔河口从此名字里不带“沽”字,东沽改名为东窑洼,贾家沽、邢家沽和道沽也都随着战乱和城市变迁断了水脉再也跟沽水沾不上边了。

  看似随手一画,可其中自有深意,“八十一沽”划去九个仅剩“七十二沽”。俗话说“水满则溢,月圆则缺”,“八十一”为九九之术为极数是帝王之数,而相比之下七十二之数就低调多了,后世“七十二”多为人臣之数有跟随辅佐的隐意。例如吴承恩写菩提祖师传授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其中已经隐含孙悟空日后辅佐唐僧西天取经之意。《水浒传》中的人物以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为原型,也是有以后必然接受诏安辅佐宋朝的暗指。连孔老夫子也只收了“七十二位贤人”。所以说这津门“七十二沽”暗指天津日后为帝都北京门户,担任护卫之责。

  这位古水星君为津门划分“七十二沽”绝非突发奇想偶然为之,乃是上天自有定数。上界天蓬元帅座下有七十二水煞星分布于天河之中各司其职,天有星宿地有所映所以才有地上的这七十二沽。后来,天蓬元帅被贬下凡投胎猪八戒保唐僧西天取经功德圆满,混了个净坛使者再也没有重返天庭。这七十二水煞长期无人看管,就纷纷私下凡间作乐,玉帝得知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将记录七十二水煞名册的玉牌扔下凌霄殿,削去七十二水煞的仙籍。这就是“七十二沽分水牌”的来历。
  
  谁敢翻个页?
  
  七十二水煞被贬下凡之后,本应各司其职分守七十二沽,可由于分水牌不知所踪且也无人寻找他们,就纷纷隐形遁迹匿藏于世间自由自在逍遥快活去了。天下万物皆有阴阳之分,水脉也不例外,七十二沽之水皆是沼泽河洼都属阳水,由于没有神灵庇佑,每日里受太阳暴晒再加上河道淤泥阻塞,所以到了民国时期七十二沽之中的一部分水路已经名存实亡了。《易经》有云阴极阳生,所以阴为阳之母,金庸小说中的《九阴真经》就是这个道理。传说大海与天河相连,所以海水为阴水为万水之母,这才有了“水流千遭归大海”、“九九归一”、“九河入海”之说。天津卫称为九河下梢有九河入海,那九条河流之水属于阴水。

  孟瞎子道破天机之时,天空中乌云密布下起雨来,众人一见皆都毛骨悚然恐有不测,刘铁嘴拉住卢一天:“大少爷,这假瞎子泄露天机太多,老天爷不愿意了,您还是赶紧回府,别受了他的牵连。”

  孟瞎子诡异的一笑,伸手把分水牌交还到卢一天手里,一边收拾摊子一边自言自语:“九河下梢遍地阴阳之水,若要解除水淹津门之灾,除了这能管阴水的‘七十二沽分水牌’,还得有记录阳水的《九河入海图》才行啊。”

  “九河入海图?”卢一天听了这许多,对孟瞎子的博闻广学真是心服口服,还要继续追问下去。

  孟瞎子操着沙哑的嗓子用难听的语调说了一句真实的话来:“大少爷!您了没看见老天爷都下雨了么?时候未到,有些事是不能说的,再说下去,一个炸雷把咱们都给劈了也说不定!”。

  看着突如其来的满天乌云雨越下越大,卢一天也是不由得不信,对着孟瞎子说了句:“既然,今天老天爷不作美,那我就改日再来,告辞!告辞!”说完拉起刘铁嘴转身回府。

  身后传来算天星沙哑的声音:“你还是赶紧回家吧,给你说媒的都在卢府里等半天了!”
  
  @咖喱香菇 1591楼 2014-05-03 13:27:00
  一口气从头追到此 甚是过瘾 很喜欢这样的故事 有一事存疑 五花娘自身也是木性 怎会有金性武器 难道不会反克自身吗

  —————————————————
  她已经祭炼过了呗
  
  还没翻页,呜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