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堤 2000楼 2014-05-08 20:45:00
翻页了吗
-----------------------------
快了
@人生复死 2004楼 2014-05-08 22:38:00
追到更新完,意犹未尽啊~看的想起我那个天津籍大学同学了都~
—————————————————
哈哈,那你不是天津哒
@青铜水月 2003楼 2014-05-08 22:31:00
项一个
—————————————————
来啦,欢迎
@zcs_006 2002楼 2014-05-08 21:40:00
给老乡顶一个
—————————————————
老乡见老乡,吃嘛嘛都香
@nicolas_18 2010楼 2014-05-09 10:57:00
没有啦,赶紧的啊,要不然周五的工作日可怎么过啊。
—————————————————
有,我刚下班,一会更
再说“大辫子”,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以后,摄政王多尔衮就颁发“剃发令”让老百姓都得剃头留辫子,“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杀了不少人。早期清并是以剃发为汉人归降的标准,那时候是发型是大部分头发都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拧成绳索一样下垂,因为横截面儿只有铜钱大小辫子特别细所以又叫“金钱鼠尾式”。为了配合发型,成年男子的胡子也只在上嘴唇留十几根儿,真有点耗子的感觉。
到了顺治年间,人们留的头发越来越多,脑袋顶的头发横截面儿再也不是一个铜钱大小了,基本都有一巴掌宽左右,辫子也越来越粗,这时候叫猪尾。为了配合发式,下巴也开始留胡子了。到了嘉庆以后,成年男子的发式逐步演变为我们在电视剧中看见的样子,前面剃得锃光瓦亮叫“月亮门儿”,中间保留长发,头发分三绺编成一根儿粗辫子垂在脑后,这时候的辫子叫牛尾。
与其说是满清统治了汉民,还不如说满族逐渐被汉族同化了。明朝以前,中华大地讲究的是“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损伤毛发为不孝之一。所以,尽管清兵入关以后强硬的让人们改变头发的样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辫子还是变得越来越粗。清朝后期,就连八旗子弟也不以“金钱鼠尾”为美了。
到了清末,这辫子已经成了一种文化。当时,辫子又粗又亮那是身份的象征,只有每天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的有钱人,那营养才跟得上辫子才长的又粗又长,从某一方面说,辫子的粗细长短直接反映了家世地位。混混儿们当然也不能“露怯”啦,一个个儿把辫子养的又粗又长,后来越演越烈,开始续假辫子,辫子里掺上大量的假发,这有个名儿叫“辫联子(za)”。这还不算完,还得把茉莉花插在大辫子的缝隙里,稍微奢侈点的用霸兰花。辫子里插上花儿不光是为了好看,最大的作用是代替香水儿,所以混混儿们选用的多为茉莉、霸兰这种香味儿大的花。
前文书说过,混混儿有在宝局门前“叠了”找一顿打然后拿挂钱的,这在锅伙里行话叫“卖味儿”。“卖味儿”不失为一条快速成名的捷径,也算“开逛”的一种。可是宝局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再说也不是每一个混混儿都有那股子艮劲儿能卖出味儿来,万一扛不住,挨打的时候“哎呦”一声,那就算是栽了行话叫“走基”,永远不能进锅伙混饭吃。所以,混混们还有一种相对安全的“开逛”方式,那就是逛街!
这逛街可是有讲究的,得专找当地锅伙的地盘儿逛。“开逛”的小混混儿穿一身青色裤袄,长衣是“十三太保”的疙瘩派儿,不能穿着得披在身上,不系纽扣。腰里扎着月白色的洋绉搭包,脚穿蓝布袜子,再配上“花鞋大辫子”,辫子不能耷拉在脑后,得盘在胸前。有道儿也有讲究,迈左腿拖右脚这叫“拉拉跨”,意思是经历过大小阵仗见过世面,落的残疾。
就这么逛荡几天,锅伙的寨主或者当地的老混混儿前辈就会出来,一口粘痰啐在身上张嘴就骂挑三拣四。可不管这位前辈说的什么,小混混儿都得把辫子立刻甩在脑后垂手侍立,规规矩矩的挨这顿骂。有的老前辈还得让他把花鞋脱下来,手里拎着花鞋光脚走,这小混混儿都得一一照做。就这样连续骂过几次,当地的锅伙就收了“开逛”的人,这位爷也就算找到了饭辙。“开逛”之后可不算完,天津卫的老少爷们都有礼儿有面儿,不出两天津门所有的大小混混儿都得登门道贺,这就是锅伙百年来的规矩。
成名以后,混混之间不免会产生摩擦,动手打架之前有个程序叫“盘道”。混混儿之间,盘的这个道就是问对方何时开的逛,跟现在到新单位应聘问你何时大学毕业是一样的。所以说,“开逛”是每个混混儿必须经历的过场,贫民百姓变成混混儿的转折点。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规矩,妓院的姑娘下海“挂牌儿”,戏班子的“登台”,小偷的出师“上街” 都是这个道理。
@小兔崽儿子 2023楼 2014-05-10 12:02:00
快点更吧,不然觉得周末好无聊~
—————————————————
更了啊
@yong4445566 2016楼 2014-05-09 16:57:00
每天等的好心急,呵呵,太精彩了,希望多更点
—————————————————
这两天有事,以后会快的
@青铜水月 2029楼 2014-05-10 16:33:00
每天来顶
—————————————————
你是天涯群里的青铜水月还是陌陌小说吧里的青铜水月,能说下么,我有点混
@青铜水月 2035楼 2014-05-10 22:01:00
@卢奕天 2030楼 2014-05-10 16:39:00
@青铜水月 2029楼 2014-05-10 16:33:00
每天来顶
—————————————————
你是天涯群里的青铜水月还是陌陌小说吧里的青铜水月,能说下么,我有点混
-----------------------------
天涯群里的,居然有人跟我重名!是不是需要换个名字了……
—————————————————
不用换,能分清就行,毕竟也不是一个圈子
@麒麟爱上猫2011 2039楼 2014-05-11 15:26:00
楼主好!小时候在天津三岔河口游过泳的老乡前来顶贴!写得很精彩!继续啊!O(∩_∩)O!
-----------------------------
常来啊
@青铜水月 2042楼 2014-05-11 21:51:00
@青铜水月 2035楼 2014-05-10 22:01:00
@卢奕天 2030楼 2014-05-10 16:39:00
@青铜水月 2029楼 2014-05-10 16:33:00
每天来顶
—————————————————
你是天涯群里的青铜水月还是陌陌小说吧里的青铜水月,能说下么,我有点混
-----------------------------
@卢奕天 2036楼 2014-05-11 07:49:00
天涯群里的,居然有人跟我重名!是不是需要换个名字了……
—————————————————
不用换,能分清就行,毕竟也不是一个圈子
-----------------------------
可都是写小说的吧……
—————————————————
不是的,那个是看小说的
@红旗下的蛋1969 2046楼 2014-05-12 13:01:00
绝对是坑 果断退出
—————————————————
哈哈,还带威胁的,别急啊,最近事太多,一会更
当然,到了民国中期,混混儿多加入青帮,这时的“开逛”范围可就大了,想入锅伙的人,只要是豁出命做出点惊天动地的事,尤其是不在乎官面儿衙门,“豁出破头撞金钟”干出点违法的事,混混儿们都视为“开逛”。其实“开逛”的本质就是得扬名立万,锅伙不收无名之辈。卢大少爷在海光寺日本宪兵队闹的这场事可算是把天捅了一个窟窿,消息很快传到津门大大小小的锅伙里,当然他们对于龙生九子的火眼狻猊现身之事肯定是一字不知半字不晓。把这次“火烧海光寺”事件硬是算到了卢大少爷一个人头上。
敢跟日本人较劲这可不是一般的胆识!城里城外角上角下河路码头的脚行,北大关和租界地的车行,海河两岸叫花子的团头,小绺门的老头子,青帮各大堂口的老头子,洪帮的堂主,赌场宝局看场子的小混混儿,南台山大伙巷小伙巷的穷哥们儿们,就连侯家后和三不管儿看窑子的“杂八地”们都没有不挑大拇哥的。因此,海河两岸的黑道儿公认卢大少爷这次是开了大逛了,“卢一天”这三个字一夜之间就轰动了九河下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卢大少爷听老黑十这一说,心里暗暗叫苦:完了!果然是海光寺的事走漏了风声,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要是传到日本人耳朵里,肯定跟我没完。我自己到是不怕,可卢家的这份家业恐怕就要毁了。转念又一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反正所有的证据都被火眼狻猊烧得干干净净了,我就来个死不认账,看他们拿我有嘛办法!
想到此处卢一天微微一笑,对着老黑十和小王老儿说:“二位说的这事,我倒也是听说了,海光寺日本宪兵队昨天让人给烧了,可此事真的不是我卢某人干的,昨天我在老西开同善里跟叫花子头儿齐蛤蟆打了一场架,怎么可能再去火烧海光寺呢?我又不会分身法意
“真不是您了干的?”老黑十一听卢一天说的有鼻子有眼,心里也有点嘀咕了。
“行了!您就别谦虚了,我手下一个小徒弟儿昨天亲眼看见的,当时是三个日本浪人,后来日本兵也出来几个,最后都让您了给办了,以寡敌众那叫一个干净利索!佩服,佩服!”小王老儿说的绘声绘色,就跟他亲眼得见一样。
卢一天倒吸了一口冷气,心里琢磨着:看来是真有人看见了,这便如何是好?当下决定先应承下来,把这两个瘟神送走再做打算。想到此处,把心一横起身抱拳拱手:“既然你们说是我,那就是我吧,俗话说‘官儿没有打送礼的’,二位来送礼给我这个天大的面子,卢某心领了,回去给你们当家的带个话儿,说卢某谢谢啦!今天老奶奶身体不适,我得到堂前照顾,就不多陪了!”说完就往门口走,一副开门送客的架势。
小王老儿和老黑十见卢一天下了“逐客令”也再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随即起身告辞出了卢府回各自的堂口复命去了。卢一天站在院中心似油烹,一时间也没了主意,这事跟一般的凡夫俗子商量肯定是要被看作得了失心疯病的,这离奇怪诞的是能找谁商量商量呢?想罢多时,卢一天一拍大腿,忽然记起后院藏书阁还有个修炼两千年的杜小仙儿了,何不找她研究个应对之法?随后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藏书阁,可进门呼喊多时,也不见杜小仙现身正当焦急万分之时,忽听耳畔传来一声刺耳的尖叫冰寒至极:“你是这家主人么?”
卢一天顺着声音闪目观瞧,房梁上蹲着一个黑影,我的亲娘,大白天闹了鬼了!这才引出来一段,净水庵烧黑香引外鬼,卢一天硬借魁星笔!
第三十三回 净水庵烧香引鬼
上文书说到,卢一天到后院藏书阁寻找杜小仙,突然房梁上有人说话,顺着声音闪目观瞧看见一个妖精!这个妖精外貌十分奇特,身躯恍惚是个人形,可腿是大号的老鼠腿,浑身上下金黄金黄的,长满了白圈癣,跟豹纹一样,一颗小尖脑袋贼眉鼠眼,两只小手的指甲有三寸多长像钢钩一样按在房梁上,身后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扑扑楞楞”左摇右摆。书中代言,这个妖精是“文鼠成精”。
文鼠是什么怪物呢?文鼠又叫鼮鼠,也有叫豹纹鼠的,其实就是一种背上带白色点状花纹的松鼠。这只文鼠精已经修炼了三千多年了,现今在城里西南角净水庵隐身修行。这怪物怎么跑到卢家藏书阁房梁上来了呢?这还要从杜小仙的行踪说起。
昨日,卢一天和小刘三儿跟踪日本浪人到海光寺之时,杜小仙正在藏经阁中吐纳修行,突然感觉一阵阵的心绪不宁,一股心火往上翻腾。杜小仙感激催动“晃心咒”,可是由于距离太远无法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是卢一天出事了。这杜小仙可是再也坐不住了,飘出藏经阁就上了大街,东一头西一头就找开了。直到天黑也没有找到卢一天的踪迹,好在用“晃心咒”探知卢大少爷安然无恙,这才略有些放心。
在大街上信步游逛,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出寺庙门前,小庙不大到是挺格局,门楣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净水庵。净水庵中供奉的非是旁人,正是文昌星君。文昌星君是是专门管理人间读书和文上功名的一个星官。
第三十三回 净水庵烧香引鬼
上文书说到,卢一天到后院藏书阁寻找杜小仙,突然房梁上有人说话,顺着声音闪目观瞧看见一个妖精!这个妖精外貌十分奇特,身躯恍惚是个人形,可腿是大号的老鼠腿儿,浑身上下金黄金黄的,长满了白圈癣,跟豹纹一样,一颗小尖脑袋贼眉鼠眼,两只小手的指甲有三寸多长像钢钩一样按在房梁上,身后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扑扑楞楞”左摇右摆。书中代言,这个妖精可不简单,乃是“文鼠成精”。
那文鼠是何方妖孽呢?文鼠又叫鼮鼠,也有叫豹纹鼠的,其实就是一种背上带白色点状花纹的松鼠。这只文鼠精已经修炼了三千多年了,现今在城里西南角净水庵隐身修行。这怪物怎么跑到卢家藏书阁房梁上来了呢?这还要从杜小仙的行踪说起。
昨日,卢一天和小刘三儿跟踪日本浪人到海光寺之时,杜小仙正在藏经阁中盘腿打坐吐纳修行,突然感觉一阵阵的心绪不宁,一股子心火往上翻腾。杜小仙“鞥!”了一声,就知道这里头肯定有事,随即赶紧催动“晃心咒”,可是由于距离太远无法洞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是卢一天惹了祸了。这下杜小仙可是再也坐不住了,飘出藏经阁上了大街,东一头西一头就找开了。直到天黑也没有找到卢一天的踪迹,好在用“晃心咒”探知卢大少爷安然无恙,这才略有些放心。
夜深人静,杜小仙牵挂卢一天的安危无心回藏书阁,于是在大街上信步游逛,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寺庙门前,小庙不大到是挺格局,门楣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净水庵。这座庵堂中供奉的非是旁人,正是文昌星君。文昌星君乃是专门管理人间读书和文上功名的一个星官。按《紫微斗数》中的说法,文昌宫是六颗星的总称。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位于北斗七星的魁星之前。
杜小仙一见无意间走到了文昌星君的道场,心里一翻个儿:难道这就是天意?
前文书杜小仙藏书阁第一次现身与卢一天交谈时,曾经说过她是蠹虫成精,只因一次遁形书中修炼到瓶颈之时正好赶上乾隆皇帝推行“文字狱”要烧毁书籍,得卢家先祖所救,为报救命之恩才留在卢府藏书阁修行多年。此话倒也不假,但其中也是另有隐情,卢家先祖曾跟随纪晓岚编纂过《四库全书》,这《四库全书》为天下书籍之大成,乃是千古奇书,这样的书籍现于世间,专司掌管人间读书的文昌星君哪能不问?因此,文昌星君在《四库全书》编纂之时曾多次降世临凡,暗中来卢府查阅书籍编纂进程,当然,卢家先祖肉眼凡胎是没有丝毫察觉,可杜小仙身负千年倒行,哪能瞒过她的眼睛?
文昌星君走后,因念卢家编纂《四库全书》有功,留了一些文昌星残耀之气逐渐渗入卢家血脉之中,卢姓一门代代相传,这也是卢家为什么能够机缘巧合搜集这么多海内孤本的原因。文昌星残耀之气汇集之地,必是古书云集之所在。再说杜小仙儿所修行的法门为吸取古书文墨之气,这文昌星残耀更是她梦寐以求增长功力的佳品。无奈,修行法门为修善法门不能强取豪夺,只有卢家后代自愿给与才能得到文昌星残耀,因此杜小仙才一直留在藏书阁内,耳熏目染沾些残耀之气以为己用。
今日,走到文昌星君道场,焉能不拜?此时正职子时刚过,庵内尼姑都已熟睡大门紧闭,左右观瞧并无闲杂人等,杜小仙一晃身躯化作白雾一道进了净水庵。飘进正房主殿之内,抬眼一看,文昌帝君塑像就在眼前,相传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转世化生人间教化世人,最近一次转世是在西晋太康八年二月初三,降世于今四川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金马山,取名张亚子。张亚子是个孝子,其母与人结怨,为躲避仇家隐居到四川绵阳梓潼县的七曲山中,一生行善为人治病救死扶伤,死后被梓潼百姓奉为梓潼神,供在七曲山大庙里。
唐朝安史之乱之时,安禄山、史思明大军进攻长安,唐玄宗逃到巴蜀之地夜宿七曲山,曾梦见张亚子显灵,说玄宗不久将做太上皇,李隆基大喜,追封张亚子为左丞相。现七曲山尚有唐玄宗“应梦仙台”遗迹。后来唐僖宗为躲避黄巢起义也到到蜀地,经过七曲山也亲自祭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将自己的佩剑解下来赠给神像。到了元朝元仁宗时,加封张亚子为文昌帝君,从此文昌帝君成为读书人的偶像和保护神。
@红旗下的蛋1969 2078楼 2014-05-14 23:36:00
楼主啊 我20号回津 请你吃个饭好不?
—————————————————
这个到时看看有没有时间吧
@rwxxajh 2071楼 2014-05-14 14:48:00
@Amy2013 676楼 2014-04-06 20:39:00
@Amy2013 670楼 2014-04-06 19:54:00
@Amy2013 666楼 2014-04-06 18:52
等待杜小仙和书屠娇娇的世纪PK。。。
------------------------------
@卢奕天 672楼 2014-04-06 19:59
我只是随笔写的,呵呵。比较喜欢杜小仙(有点先入为主)。可惜人妖殊途,也许她和卢公子成就一世挚诚的友谊也不错。书屠娇娇还米有出现…
—————————————————
杜小仙是以我前女友为原型写的,也算是一种悼念吧
--------------------------------------- 杜小仙撅着小嘴嗔怪着,可那曼妙的身躯微微的扭动,半透明的白袍飘舞,伴随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墨香袭来,
—————————————————
好滴好滴
@路人甲地煽情 2069楼 2014-05-14 13:42:00
怎么好多章节重复,非常影响阅读体验,可惜了!
—————————————————
有时手机发文就会卡,造成连发几篇的情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天涯也没有删帖功能
@谔谔堂主 2063楼 2014-05-14 00:45:00
好文,支持一下

—————————————————
这幅画,很贴切呀
@zhangjianted 2059楼 2014-05-13 20:01:00
在天涯第一次评论'就给老乡了。楼主有时间多更点啊'介让人看的百爪挠心的'不过瘾啊!话说看书时所有对话都是心里用天津话念粗来的'脚着介样才最有感觉
—————————————————
对的,就是要天津话读
因此,文昌帝君的形象是唐朝皇帝的模样,身穿团龙袍头戴通天冠一脸的斯文之气,左右各有一个小童子,名为“天聋”、“地哑”。天聋、地哑之名是为了警告科考的举子不要夹带作弊。正殿空无一人也无主灯,只有两棵烛台上燃着蜡烛,晚风一吹火苗儿突突乱颤,似有鬼影晃动,屋内静得要死,一股阴森诡异之气令人不寒而栗。杜小仙儿本就是蠹虫成精,自然是没有丝毫恐惧,走到供桌前,拿起了三根儿香借着烛火开始点燃香火。这一烧香可不要紧,惊动了一位精灵,也就是上文书提到的那位文鼠精。
杜小仙儿借着烛光一看,手里的香居然是蓝黑颜色的,冒出来的烟也是黢黑黢黑的,一股怨气扑面而来,心中就是一凛,这不是“怨香”么?这不祥之物出现在这里,此地绝对不宜久留,想到此处,赶紧熄灭香火,跪下参拜完毕,抽身便走。刚要出门,突然一件东西吸引了杜小仙的目光,正殿东面供奉着一尊相貌丑陋的星君,只见他头如麦斗身材却很瘦,麻子脸红头发,压耳的毫毛两寸多长,左手拿着一支出了号儿的大抓笔,右手拿着一个书斗,底托儿是泥塑的海浪翻滚,一只脚翘起,另一只脚踩着一只大鳌,这叫“独占鳌头”。
这位星君就是魁星爷,魁星是北斗七星前四颗星的总称,传说这位魁星爷在世之时就是奇丑无比还瘸了一条腿,自我解嘲戏称为“麻面满天星,独脚踏龙门”。就因为这幅长相,虽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每次科考考官怕他殿试时惊了圣驾,都是不敢点他。就这样魁星爷逢考必败,悲愤之下投河自尽,随即被巨鳌救起,这才升天做了魁星爷。
杜小仙的目光锁定在了魁星爷塑像手里拿的大毛笔上就离不开了,上一眼下一眼,左一眼右一眼,看了个九九八十一眼,看罢多时面露喜色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文昌星残耀?”跟着单手一摆,一个“隔空取物”轻而易举就把大笔摄入了手里,把玩多时,连连点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杜小仙精神全都在手中带有文昌星残耀的大毛笔上,忽然听得背后恶风不善,一声刺耳的尖叫“吇喽”一声传进耳朵里:“你给我放下!”
杜小仙并不回头,身影一虚在原地消失了,随着白雾骤起,一只长满了黄毛的小手儿抓了个空。魁星爷的神像座前,文鼠精赫然立在当场,五官挪移吱吱怪叫,快气疯了。此时,院中一片白雾平空出现,不多时白雾散去,杜小仙的身型逐渐清晰了起来。“晃心咒”催动之下心中自然明白了几分,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家伙,修为深不可测,居然比我还高上一大截儿!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杜小仙一见对方的修为,就知道此妖非是等闲之辈,不敢恋战化作白光一道快似闪电,飞出院墙逃之夭夭了。这只文鼠精虽说修为不弱可是遁速不是很快,等他赶到院中,杜小仙已经逃走多时了,这妖精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自己的法宝就这样轻易被人盗走,几千年来还真的没吃过这么大的爆亏。情急之下,小尖鼻子呼哧呼哧一通乱闻,原来这位精灵的嗅觉惊人,闻了多时脸上露出了一抹诡异的冷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接着脚一跺地,平地起了一阵黄风“呜呜”作响飞沙走石。文鼠精驾着妖风,边闻边走一路追到了西门里卢家,这才书接上文藏书阁内偶遇了卢大少爷。
【卢奕天原创作品,盗版必究】
讲到此处,各位看官肯定要问,这文鼠精和那只大毛笔是何来历。您先别忙,听我慢慢道来。
这只文鼠精从明朝末年就在此地修炼,每日里躲在净水庵内到也没做过大恶之事,也就是偷吃点供果点心。忽有一日,净水庵里来了母子二人前来借宿,母亲三十多岁徐娘半老领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苦苦哀求住持老尼,佛门弟子动了恻隐之心,就将母子二人收留在庵后的小跨院住下了。
母子二人这一住下可不要紧,这才引出来马云龙施巧计蒙骗众债主,魁星爷显圣弄假成真,净水庵读出探花郎。
@小兔崽儿子 2097楼 2014-05-15 20:24:00
杜小仙感激催动“晃心咒”
赶紧
—————————————————
嗯嗯,已经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