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水月 401楼 2014-01-27 21:58:00
沙发
—————————————————
太给力啦,感谢
这下卢老夫人终于听明白了,这人是个媒婆,防备之心顿时松懈了下来。大家可能也都听说过,封建社会的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婆这行当虽然俗气,但是大宅门里想要娶媳妇聘闺女,离了这媒婆还真的不行。因此,在三百六十行里媒婆还算是个正经行当。见谁都是“自来熟”没话找话,说这可是媒婆看家的本事,这叫“王母娘娘讲天条”——天经地义。
卢老太太脸上的疑虑顿时褪去,面带笑容的说:“哦哦,是他五姐姐啊,我这是给孙子求姻缘,我们卢家是千倾地一根苗,小孙子都二十来岁了还没娶媳妇了,你说急人不急人?我这都半截入土的人了,天天提着一口气半死不活的盼着,能早点看见四辈儿人,就是死也闭上眼了。”
五花娘把胸脯一拍,咧着嘴又笑了:“哈哈,老太太,这还不容易呀,看您老这一身的贵气必是有福之人。你刚说是卢家,是哪个卢家?是不是西门里藏书阁卢家?”。
这媒婆搭话的技巧还真是纯熟,不愧是靠嘴吃饭的。几句话过来,二人聊得就跟多年的老熟人一样了。卢老太太面露喜色,凑近了放低声音说:“我家正是住在西门里,家中是存了些旧书,祖上也留有些产业,无奈财齐人不齐,空有偌大的家业可惜是人丁不旺。”
“哎呀,真是号称津门第‘九大家’的卢家啊!难怪您这一身的书香气呢,今天我算是知道什么是书香门第啦。”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可是花五娘看家的本事,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那您给我们小少爷说门亲事呗,我们小少爷一表人才,长得可精神了。”小翠在一旁看出了老太太的心思,张嘴点破了这层“窗户纸”。
“闺女,你算是找对人了,我五花娘保媒拉牵儿半辈子,现在算算也促成了九十九对姻缘啦,你们家小公子的婚事包在我身上了!诶,老太太您到是发个话呀,我也好领旨谢恩啊。”
“那您就多受累了,小翠,拿十块大洋来。”老太太不失大家风范,出手很大方。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她是非常明白的。
小翠答了一声,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了钱就往前送。突然一只小黑手儿,探到了她眼前。
“大奶奶,大善人,行行好吧,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男孩儿凑过来要饭了,童音之中略显沧桑。
小翠立刻抓紧了钱,卢府的下人们也开始驱赶“去去,一边去。”
“老太太,您看这大街上五行八作乱乱哄哄的,也不是个说话的地方啊。那边有个小茶馆,咱到里面喝碗茶润润嗓子,我这手头儿刚好有个大宅门要聘闺女,我好好给您念叨念叨。”见老太太出手阔绰,五花娘也不着急拿钱,一心想的是放出长线钓条大鱼。
卢老夫人一听之下心里高兴,想着:这娘娘宫的天后老娘娘还真是灵验,刚烧完香就遇上保媒的了,也许真是神灵保佑,我们卢家就要添人进口了?于是点头应允道:“唠了这么半天,是有点口渴了,那咱就去喝口水,你好好给我说说是哪家的闺女。”
卢老太太跟着五花娘进茶馆谈姻缘,这才引出来一段,娘娘宫娃娃大哥成精,卢一天初遇屠娇娇。
@Amy2013 423楼 2014-03-27 23:49:00
送别姥姥后,马上要开始复习考试,然后操办婚礼,可能不能每天来更新,楼主见谅,精神支持!加油!加油!加油啦!
—————————————————
赶紧睡觉吧
@Peter333333333 422楼 2014-03-27 23:47:00
顶楼主,好看!
—————————————————
多谢顶贴
@左左爱吃炖排骨 424楼 2014-03-27 23:56:00
顶一哈
—————————————————
一下不够呀
@苏格拉稀湿润底 430楼 2014-03-28 03:05:00
额,越写越玄幻了,盼望撸主能拉回来正题 接近现实点反倒更吸引人 饕餮妖魔都出来反倒还不如看玄幻小说去了,我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是最撩人的…太露骨反倒不好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个是必须出现的,龙生九子引九河入海是主线,这书本来就不是写人的。
@忧郁像猫一样 429楼 2014-03-28 00:25:00
屠娇娇。 哎妈呀。老同学的名纸呐。撸主介四缘分呐。夜了各刚葱西青回来。 奋外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呐。
—————————————————
取名屠娇娇是因为此女为椒图转世,如果跟熟人重名,纯属偶然
第十三章 娃娃大哥成精
“好好好!这家的闺女可是温柔贤淑,跟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一会儿跟您老细说。”
五花娘看了一眼小翠,神色一动。
“不过。。。。。。这下人们可就不便跟着了,我们这一行有规矩叫‘法不传六耳’,男女大婚之事只有家中长辈和本人商量定夺。这保媒拉牵儿本是积功德的善事,可如若听的人多了不免就会四外传了出去,这万一遇上仇人暗地里使坏,破坏了一段美满的姻缘,那可就是损阴丧德,得不偿失了。”
五花娘上前搀着老太太就往茶馆走去,回头还对着小翠嘱咐着:“你们在外面等着,老太太有我伺候着不必担心。”说着亲亲热热地跟卢老夫人窃窃私语了几句,说得老太太连连点头,缓步挪进了茶馆。
小翠等众下人见老太太没有拒绝,也不敢跟随,就在茶馆外的空地上站定了,一边等候一边歇歇腿儿也落得清闲。可是谁也没留神,那要饭的小男孩儿也一瘸一拐的跟进了茶馆,孩童的身躯却没有一丝的顽皮隐约还带着一股怨气。
这小叫花子或许是看准了卢老太太是乐善好施之人,五花娘和老太太喝了半碗茶的功夫他就过来乞讨了三次,可老太太来得匆忙身上没带钱,心中虽有怜悯之意,但也是囊中羞涩无可奈何。
“老太太,您别搭理他,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您别看他可怜,我跟您说这可怜之人是必有可恨之处。”五花娘实在忍无可忍对着小叫花子就嚷:“你还有完没完了,半天不理你,你还长精了?今天你要是搅合了我的生意,我五花娘的厉害你可是知道的。”
小叫花子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确是异常的沉稳,看着五花娘气急败坏的样子他薄薄的唇角微微地扬起,一丝诡异的狞笑出现在脸上。“你的本事我又不是没见过,不就是拿金簪子扎人么?你来呀,谁怕你!”说着就跛着脚从后门跑了出去。
第十三章 娃娃大哥成精
“好好好!这家的闺女可是温柔贤淑,跟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一会儿跟您老细说。”
五花娘看了一眼小翠,神色一动。
“不过。。。。。。这下人们可就不便跟着了,我们这一行有规矩叫‘法不传六耳’,男女大婚之事只有家中长辈和本人商量定夺。这保媒拉牵儿本是积功德的善事,可如若听的人多了不免就会四外传了出去,这万一遇上仇人暗地里使坏,破坏了一段美满的姻缘,那可就是损阴丧德,得不偿失了。”
五花娘上前搀着老太太就往茶馆走去,回头还对着小翠嘱咐着:“你们在外面等着,老太太有我伺候着不必担心。”说着亲亲热热地跟卢老夫人窃窃私语了几句,说得老太太连连点头,缓步挪进了茶馆。
小翠等众下人见老太太没有拒绝,也不敢跟随,就在茶馆外的空地上站定了,一边等候一边歇歇腿儿也落得清闲。可是谁也没留神,那要饭的小男孩儿也一瘸一拐的跟进了茶馆,孩童的身躯却没有一丝的顽皮隐约还带着一股怨气。
这小叫花子或许是看准了卢老太太是乐善好施之人,五花娘和老太太喝了半碗茶的功夫他就过来乞讨了三次,可老太太来得匆忙身上没带钱,心中虽有怜悯之意,但也是囊中羞涩无可奈何。
“老太太,您别搭理他,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您别看他可怜,我跟您说这可怜之人是必有可恨之处。”五花娘实在忍无可忍对着小叫花子就嚷:“你还有完没完了,半天不理你,你还长精了?今天你要是搅合了我的生意,我五花娘的厉害你可是知道的。”
小叫花子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确是异常的沉稳,看着五花娘气急败坏的样子他薄薄的唇角微微地扬起,一丝诡异的狞笑出现在脸上。“你的本事我又不是没见过,不就是拿金簪子扎人么?你来呀,谁怕你!”说着就跛着脚从后门跑了出去。
第十三章 娃娃大哥成精
“好好好!这家的闺女可是温柔贤淑,跟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一会儿跟您老细说。”
五花娘看了一眼小翠,神色一动。
“不过。。。。。。这下人们可就不便跟着了,我们这一行有规矩叫‘法不传六耳’,男女大婚之事只有家中长辈和本人商量定夺。这保媒拉牵儿本是积功德的善事,可如若听的人多了不免就会四外传了出去,这万一遇上仇人暗地里使坏,破坏了一段美满的姻缘,那可就是损阴丧德,得不偿失了。”
五花娘上前搀着老太太就往茶馆走去,回头还对着小翠嘱咐着:“你们在外面等着,老太太有我伺候着不必担心。”说着亲亲热热地跟卢老夫人窃窃私语了几句,说得老太太连连点头,缓步挪进了茶馆。
小翠等众下人见老太太没有拒绝,也不敢跟随,就在茶馆外的空地上站定了,一边等候一边歇歇腿儿也落得清闲。可是谁也没留神,那要饭的小男孩儿也一瘸一拐的跟进了茶馆,孩童的身躯却没有一丝的顽皮隐约还带着一股怨气。
这小叫花子或许是看准了卢老太太是乐善好施之人,五花娘和老太太喝了半碗茶的功夫他就过来乞讨了三次,可老太太来得匆忙身上没带钱,心中虽有怜悯之意,但也是囊中羞涩无可奈何。
“老太太,您别搭理他,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您别看他可怜,我跟您说这可怜之人是必有可恨之处。”五花娘实在忍无可忍对着小叫花子就嚷:“你还有完没完了,半天不理你,你还长精了?今天你要是搅合了我的生意,我五花娘的厉害你可是知道的。”
小叫花子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确是异常的沉稳,看着五花娘气急败坏的样子他薄薄的唇角微微地扬起,一丝诡异的狞笑出现在脸上。“你的本事我又不是没见过,不就是拿金簪子扎人么?你来呀,谁怕你!”说着就跛着脚从后门跑了出去。
第十三章 娃娃大哥成精
“好好好!这家的闺女可是温柔贤淑,跟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一会儿跟您老细说。”
五花娘看了一眼小翠,神色一动。
“不过。。。。。。这下人们可就不便跟着了,我们这一行有规矩叫‘法不传六耳’,男女大婚之事只有家中长辈和本人商量定夺。这保媒拉牵儿本是积功德的善事,可如若听的人多了不免就会四外传了出去,这万一遇上仇人暗地里使坏,破坏了一段美满的姻缘,那可就是损阴丧德,得不偿失了。”
五花娘上前搀着老太太就往茶馆走去,回头还对着小翠嘱咐着:“你们在外面等着,老太太有我伺候着不必担心。”说着亲亲热热地跟卢老夫人窃窃私语了几句,说得老太太连连点头,缓步挪进了茶馆。
小翠等众下人见老太太没有拒绝,也不敢跟随,就在茶馆外的空地上站定了,一边等候一边歇歇腿儿也落得清闲。可是谁也没留神,那要饭的小男孩儿也一瘸一拐的跟进了茶馆,孩童的身躯却没有一丝的顽皮隐约还带着一股怨气。
这小叫花子或许是看准了卢老太太是乐善好施之人,五花娘和老太太喝了半碗茶的功夫他就过来乞讨了三次,可老太太来得匆忙身上没带钱,心中虽有怜悯之意,但也是囊中羞涩无可奈何。
“老太太,您别搭理他,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您别看他可怜,我跟您说这可怜之人是必有可恨之处。”五花娘实在忍无可忍对着小叫花子就嚷:“你还有完没完了,半天不理你,你还长精了?今天你要是搅合了我的生意,我五花娘的厉害你可是知道的。”
小叫花子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确是异常的沉稳,看着五花娘气急败坏的样子他薄薄的唇角微微地扬起,一丝诡异的狞笑出现在脸上。“你的本事我又不是没见过,不就是拿金簪子扎人么?你来呀,谁怕你!”说着就跛着脚从后门跑了出去。
第十三章 娃娃大哥成精
“好好好!这家的闺女可是温柔贤淑,跟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一会儿跟您老细说。”
五花娘看了一眼小翠,神色一动。
“不过。。。。。。这下人们可就不便跟着了,我们这一行有规矩叫‘法不传六耳’,男女大婚之事只有家中长辈和本人商量定夺。这保媒拉牵儿本是积功德的善事,可如若听的人多了不免就会四外传了出去,这万一遇上仇人暗地里使坏,破坏了一段美满的姻缘,那可就是损阴丧德,得不偿失了。”
五花娘上前搀着老太太就往茶馆走去,回头还对着小翠嘱咐着:“你们在外面等着,老太太有我伺候着不必担心。”说着亲亲热热地跟卢老夫人窃窃私语了几句,说得老太太连连点头,缓步挪进了茶馆。
小翠等众下人见老太太没有拒绝,也不敢跟随,就在茶馆外的空地上站定了,一边等候一边歇歇腿儿也落得清闲。可是谁也没留神,那要饭的小男孩儿也一瘸一拐的跟进了茶馆,孩童的身躯却没有一丝的顽皮隐约还带着一股怨气。
这小叫花子或许是看准了卢老太太是乐善好施之人,五花娘和老太太喝了半碗茶的功夫他就过来乞讨了三次,可老太太来得匆忙身上没带钱,心中虽有怜悯之意,但也是囊中羞涩无可奈何。
“老太太,您别搭理他,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您别看他可怜,我跟您说这可怜之人是必有可恨之处。”五花娘实在忍无可忍对着小叫花子就嚷:“你还有完没完了,半天不理你,你还长精了?今天你要是搅合了我的生意,我五花娘的厉害你可是知道的。”
小叫花子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确是异常的沉稳,看着五花娘气急败坏的样子他薄薄的唇角微微地扬起,一丝诡异的狞笑出现在脸上。“你的本事我又不是没见过,不就是拿金簪子扎人么?你来呀,谁怕你!”说着就跛着脚从后门跑了出去。
第十三章 娃娃大哥成精
“好好好!这家的闺女可是温柔贤淑,跟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一会儿跟您老细说。”
五花娘看了一眼小翠,神色一动。
“不过。。。。。。这下人们可就不便跟着了,我们这一行有规矩叫‘法不传六耳’,男女大婚之事只有家中长辈和本人商量定夺。这保媒拉牵儿本是积功德的善事,可如若听的人多了不免就会四外传了出去,这万一遇上仇人暗地里使坏,破坏了一段美满的姻缘,那可就是损阴丧德,得不偿失了。”
五花娘上前搀着老太太就往茶馆走去,回头还对着小翠嘱咐着:“你们在外面等着,老太太有我伺候着不必担心。”说着亲亲热热地跟卢老夫人窃窃私语了几句,说得老太太连连点头,缓步挪进了茶馆。
小翠等众下人见老太太没有拒绝,也不敢跟随,就在茶馆外的空地上站定了,一边等候一边歇歇腿儿也落得清闲。可是谁也没留神,那要饭的小男孩儿也一瘸一拐的跟进了茶馆,孩童的身躯却没有一丝的顽皮隐约还带着一股怨气。
这小叫花子或许是看准了卢老太太是乐善好施之人,五花娘和老太太喝了半碗茶的功夫他就过来乞讨了三次,可老太太来得匆忙身上没带钱,心中虽有怜悯之意,但也是囊中羞涩无可奈何。
“老太太,您别搭理他,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您别看他可怜,我跟您说这可怜之人是必有可恨之处。”五花娘实在忍无可忍对着小叫花子就嚷:“你还有完没完了,半天不理你,你还长精了?今天你要是搅合了我的生意,我五花娘的厉害你可是知道的。”
小叫花子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确是异常的沉稳,看着五花娘气急败坏的样子他薄薄的唇角微微地扬起,一丝诡异的狞笑出现在脸上。“你的本事我又不是没见过,不就是拿金簪子扎人么?你来呀,谁怕你!”说着就跛着脚从后门跑了出去。
晕,手机卡了,发了这么多次,大家多担待,我去申请删帖
五花娘也是性如烈火的急脾气人,一见小要饭的在众人面前对她如此不恭敬,哪里肯轻易饶过,从头上摘下梅花金簪,站起身来三步两步就从后门追了出去。门后随即传来两人的对骂声,隐隐约约好像还有打斗的动静。
卢老夫人终日里,吃斋念佛哪见得了别人这般争吵,嘴里喊着:“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要了饭也是苦命之人,他五姐姐,你就别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啦,我一会让下人给他点零钱打发了就是了,你可别真用簪子扎啊。”心急之下连忙也出了后门前去解劝二人 。
待到卢老夫人赶到后门外,却被眼前情景惊得呆呆的愣在了当场。
只见那小叫花子已经变了一副容貌,身上破烂衣服早已不见了踪影。肉呼呼的小脑袋顶上留着一个寿桃头,圆圆的娃娃脸粉嘟嘟的透着几分稚气,雪白的胳膊好像莲藕一般被阳光照得分外显眼,活脱儿一个杨柳青年画中抱鱼的娃娃。
这胖娃娃上蹿下跳围着五花娘滴溜溜的打转,美中不足就是有点长短脚依然是个瘸子,跑动的速度有点缓慢。他身穿一个红布兜兜上面走金边掐银线绣着云字纹,这兜兜不知是什么宝贝,那一团团金色的云字纹随着娃娃的蹿蹦跳绕,恍惚着幻化出五色的云彩,霞光万道护住了小小的身子。
“原来又是你这小妖精,看我今天非把你另一条腿也打折了不可!”五花娘此时已经快气疯了,那只梅花金簪飘在空中忽上忽下,在胖娃娃身后紧追不舍,飞过之处居然留下了点点梅花残影,粉红色的梅花和娃娃身边的五色云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煞是好看。
小娃娃眼角眉梢带着愤恨的怨气,一边跑一边用稚嫩的童音还嘴:“你不帮我的忙,我就让你的大事也办不成,咱俩谁也别想好。”嘴上说着,手里并不闲着,看准了空隙就朝五花娘打一拳,小拳头不大,可是每一拳都隐约带有风雷之声,那气势非常的老辣,一点也不像个六七岁的娃娃所为。
五花娘虽说嘴里逞强可实际上却没有取胜的把握,也是不敢大意右手不停地变换手势催动金簪。那金簪带着千朵梅花的魅影飞动如闪电一般,专门攻击小娃娃那条瘸腿。看来五花娘深知那条瘸腿就是这娃娃的死穴。小娃娃一拳打出没等挨着五花娘,那梅花金簪就已经后发先至飞到了近前,娃娃只好闪身躲避,那拳头的攻势也就被化解了。二人就这样一慢一快,打了个难分难解不分高低。
看这二位争斗的架势,各位看官肯定已经猜出他们不是凡人。书中代言,这二人全是妖精,那五花娘后文书自有热闹回目详细批讲,今天暂且不表。咱们先说说这瘸腿小娃娃的来历。
津门的娘娘宫建于元朝,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是当时中国最北方的妈祖庙,位于旧城的东门外,面朝海河,也就是现在的古文化街一带。
娘娘宫供奉的是天后娘娘也就是妈祖。可九河下梢的大姑娘小媳妇观念中将妈祖和送子娘娘混淆了,在新婚时都会到娘娘宫烧香朝拜,希望娘娘能保佑早生贵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拴娃娃”的说法。新婚的小媳妇都会到娘娘宫求取一个泥娃娃作为自己的孩子。老娘娘的供桌下面放着很多神态各异大大小小的泥娃娃,叫“娃娃山”。
这“拴娃娃”也有讲究,娃娃们放在香桌上可不能白拿,有香火道人在旁边盯着,凡抱取一个要掏香火钱一百文,这叫“长命百岁”。相中哪个泥娃娃,就用一根红绒绳系在脖颈上,不能被人看见偷偷揣进怀里带回家,据说半夜便可投胎十分灵验。
这泥娃娃被称为“娃娃大哥”如果一年之中没有生育,会将泥娃娃抱到娘娘宫“洗澡”,也就是换一个更大的泥娃娃,使泥娃娃“长”一岁。如果生育了孩子,会尊泥娃娃为“大哥”,自己行二。因此以前天津人互相尊称“二爷”,没有叫“大爷”的,因为大爷一般都是娃娃大哥。
生了小孩子后还得去娘娘庙还愿,自己要花钱买十个小泥娃娃白送给庙里,这叫“得一还十”。有的大户人家会送回一百个,那就是“拴一回百”。可不知哪个粗心大意的人家,送回了一个摔坏了一条腿的泥娃娃。这下可不得了,九河下梢从此又多了一个妖精出来。
那瘸腿泥娃娃这下可受了罪了,因为腿有残疾放在“娃娃山”好几十年没有人栓,受尽了冷落。怨气越积越重,年深日久终于开了灵智,倒也并不害人,一心只想有朝一日能得到哪位小媳妇手中的一根红绒绳,早也盼晚也盼,甚是可怜。一日,天后娘娘座下被世人称为“王三奶奶”的侍女巡视娘娘宫,看到瘸腿娃娃心生怜悯就传了些简单修行法门。从那以后,瘸腿泥娃娃便修炼成精,到今日已经有五百年道行了。
娃娃精虽说修炼有成,但是对于红绒绳仍然是心有不甘,得知东门外媒婆五花娘常常接触各家各户的妇女。这才登门拜访,想托五花娘促成此事。可五花娘忙于一件大事,一直没有用心去办拴红绳之事。一来二去,娃娃精心生怨恨,便经常在五花娘保媒之时搅局捣乱,二人冤仇越结越深。今日,茶馆相遇更是大打出手,毫不留情。
茶馆后街拐弯处,一阵梅花虚影散落,五花娘扭动腰肢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百花仙子听我言,我本散修小地仙,奉请道友万万千,梅林花雨来锄奸,急急如律令,嗤!”咒语一出,梅花金簪在空中一个盘旋,停在五花娘头顶,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一会功夫化作了上百根金簪,接着灵光一闪金簪变作点点梅花,雨点般落向娃娃精。
@横葛兰 466楼 2014-03-30 16:43:00
跟评书一个意思 喜欢
—————————————————
对的对的,以后的方向就是录成津味评书,不知兄台对天津评书有没有了解
娃娃精满脸通红恼羞成怒,牙齿咬的咯咯作响,一伸手把胸前的红布兜兜扯了下来,小手扬着兜兜迎风抖动,那兜兜眨眼间长大了十倍,上面的云字纹金光灿灿夹杂着五彩祥云,迎着梅花雨裹了过去。娃娃精这一击好似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红兜兜祥云与梅花雨在空中交织在一起,隐隐发出低沉的滚雷之声,二人实力不相上下一时间僵持在当场,私下里暗自催动真元进入了消耗法力的内功对峙。
卢老夫人看罢多时,方才缓过神儿来,心中知道此二人绝非善类,便转身想寻找家人逃之夭夭。
五花娘察觉卢老夫人要逃,焦急的开口大喊:“老太太,我本是得道的地仙,今日与你有缘,特来为你家少爷保媒,不想遇到妖魔作祟,你且慢走,等我擒住这妖精,再与你商量婚事。”
娃娃精冷笑一声“呵呵,你这妖精休得胡言乱语,我本是上天金童子,今日你大限已到,我特来捉你转入轮回,还不乖乖跟本仙投胎去?”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说自己是神仙下凡,争执不下。就在此时,忽听天上有人说话:“都别争了,你们三个今天都得跟我走!”这声音浑厚有力摄人心魄,三个人猛然间抬头观看。一看之下,只吓得目瞪口呆魂飞天外。
@流氓爹 472楼 2014-03-30 22:49:00
楼主加油继续
—————————————————
好滴好滴
@横葛兰 473楼 2014-03-30 23:26:00
@卢奕天 2014-03-30 18:35:00
对的对的,以后的方向就是录成津味评书,不知兄台对天津评书有没有了解
—————————————————
天津不太清楚,我东北人,从小听单田方田连元滴,现在比较喜欢单口相声
—————————————————
哦哦,那你可以搜搜刘立福的听下,还有郭德纲师傅金文生的不过很少
第十四章 巧遇算天星
娘娘宫大门朝东开,取面朝大海风调雨顺之意。大门两条街后就有一个戏楼,雕梁画柱飞檐斗拱甚是壮观。每逢“三月二十三”天后圣诞,老百姓都会举行盛大的“皇会”,这戏楼就是用来那时候唱大戏的。三月的神仙可真忙,“三月三”王母娘娘刚办完蟠桃会,这“三月二十三”就又要天后圣诞了,看来神仙也是未出三界不得清静呀。
众人抬头观瞧,此时这戏楼居然烟雾缭绕,整个屋顶都被雾气弥漫看不清轮廓。再仔细看,一条水桶粗细的大尾巴在云雾里忽隐忽现,像蛇不是蛇,似龙不是龙,左摇右摆拍得屋顶的瓦片叭叭山响。
那云雾里又传出了一声狞笑;“嘿嘿,不要打了,我带你们得道成仙去。”这声音用的是千里传音之法,虽然隔了几条街的距离,可卢老太太三人听着就像是在耳边说的一般。
话音刚落,那云雾忽的一散,一团五色金光朝众人飞来,金光刺眼之极,卢老夫人一错眼神儿的功夫那五花娘和娃娃精已被金光摄了去,接着顿觉眼前金星乱冒脑袋里嗡的一声响,身子腾空而起也随金光去了。
转瞬间,茶馆后街又是空无一人了,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打斗。云雾散去戏楼屋顶依稀可见,一片残瓦从房檐落下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heixiao1 481楼 2014-03-31 21:48:00
进度有点慢,最近迟迟进不了正题,感觉吊着不上不下的,不知道说点啥。
—————————————————
人物还没出全了,现在刚刚小开头,人物出场而已
再说卢一天施展轻功一路飞奔,来到了娘娘宫。询问了香火道人和小茶馆的掌柜的,说的都和小翠所言相差无几,没有任何收获。心急火燎之下,就在周围穿街过巷开始寻找卢老夫人的下落。
转来转去,转到了娘娘宫北街。卢一天正在心中焦急东张西望之时,忽听得路边传来一个声音:“公子留步!”这声音苍老中带着几分神秘。卢一天侧目观瞧,一个算卦的摊子映入眼帘。只见路边摆着一张破旧的八仙桌,宝蓝色的桌布,上面摆着笔墨纸砚、一个摇卦的签筒、一本翻得卷了边儿的《周易》。桌旁边立着一根竹竿挑着白布衬底儿红火焰儿的幌子,上写三个大字“算天星”。
桌子后面坐定一人,此人的容貌甚是吓人,黑瘦黑瘦的面皮,脑袋活像一颗骷髅头,带着黑色的瓜皮小帽,身穿蓝布长衫。脸上看,眼窝儿深陷,一双惨白惨白的眸子,只有白眼珠儿没有黑眼仁儿,一看就是个瞎子,小薄嘴片儿,几根而狗油胡,七根朝上八根朝下。一只精瘦精瘦只剩下骨头的右手微微抬起,中指正指着卢一天,嘴里是念念有词。
公子且把脚步停,梦中之人快快醒。
今朝巧遇怪事情,满街乱撞哪能行?
东门出了老妖精,断了卢家祖孙情。
若要除妖逆事平,还得找我算天星。
这瞎子几句隐语说罢,便一生不吭了,两只吓人的白眼珠子直溜溜的瞪着卢一天,好像能够看见什么一样。
西门里卢家是书香传家,就算到了卢一天这一代不喜好文墨,可是这几句隐语的意思卢大少爷还是能猜出八九的。卢一天本来认为算命看相都是江湖术士骗人的勾当,全凭一张巧嘴蒙吃蒙喝。看到卦摊儿的第一眼,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倒霉上卦摊儿”速速离开为妙。
可这几句隐语传到耳朵里以后,浑身不禁打了几个寒战。这算卦的一没问生辰八字二没有抽签儿测字,居然说出了卢一天当下心里想的事情,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一语道破天机”?这算卦的也许真有点道行也说不定,何不死马当作活马医,让他算算老太太的下落。
想到此中利害关系,卢一天就好似捡到了救命稻草,再也挪不动步儿了。
“呵呵,公子,请坐。”算命瞎子呲着一口黄的像玉米粒儿一样的牙,做出了个难看的笑容。
卢一天走到卦摊儿近前,坐到了八仙桌前的条凳上急忙问道:“先生既然知道我有难事,就请给说个破解之法吧。”
“不急不急,小老儿既然敢自称算天星就必会给你一个说法,只是这卦礼。。。。。。”瞎子原来是个贪财之徒,看他的气色穿戴也能猜出并不富裕,是个缺钱花的主儿。
“这个好说!”卢一天从怀中掏出了几块银元,塞到了瞎子黑瘦的手里,一碰到瞎子的手,忽然感到一丝冰寒之气立刻渗入骨髓。瞎子出手如电,接钱的一刹那,右手微微一动,银元飞速弹起,接着手掌一翻就把卢一天的手腕抓住了,十指中指探出紧紧地扣住了卢一天的脉门“寸关尺”。此时,银元才落到桌子上,整齐的叠成了一摞儿。
“绿毛龟内丹!”瞎子从牙缝里狠狠地挤出了这几个字。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卢一天是大惊失色,见瞎子说出了绿毛龟内丹之事,更是心中暗叫不好,此人是敌是友尚且不知,还是安全第一先走为妙。只是此时,“寸关尺”被瞎子死死地扣住,全身经脉受制酥麻瘫软,再想逃走是万万不能了。
“公子不要惊慌,小老儿并无恶意,今天早上我已推算出与公子有此一面之缘,不想公子还是一位福泽深厚的奇人,待我用奇门遁甲之术为你排演一局,详细看看你的天命造化。”说罢,瞎子左手手指飞速掐算,真是掌中自由乾坤顺逆,天干地支追星赶月,九星八门飞转自如,建除十二神各自归位。卢一天眼花缭乱,只见重重指影晃动竟然看不清手指的轮廓了。
这奇门遁甲之术,笔者也机缘巧合略知一二,不妨在此多说几句。奇门遁甲和大六壬还有太乙神数并称三式,在古代有“通三式,皆称神”的说法。抛开各门各派的独门秘笈分类不说,大体上奇门遁甲是分为“法奇门”和“数奇门”两种。“法奇门”就是奇门阵法,大到拘神遣将驱使阴兵,小到缩地成寸隐身障眼法皆有玄妙的法门。其中像“六丁玉女守门扉”、“六戊反闭诀”、“蹬天门”、“入地户”等等都是历代奇门高手研习的秘术。后文书有一主要角色精通“法奇门”要诀,到时再做详细批讲。
@lee二狗 489楼 2014-04-01 12:55:00
支持楼主,天津静海的路过,不知道会不会讲到静海的事,不过好像静海那会还属河北省了吧。。。
—————————————————
会写静海独流减河,不过那时候连天津也是直隶特别市
@狗撅嘴 494楼 2014-04-01 16:19:00
@卢奕天 60楼 2014-02-24 00:52:00
“可不么!放着地上的祸不惹他惹天上的祸。当初,他跟袁三爷争刘庄浮桥清理河道的工程,因为三爷这边抽死签儿的‘菜墩子’尿(sui)了,三爷还好一阵的恼火。如今看来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刘铁嘴绘声绘色讲起了宋三秃子的死因。
现在有些书籍记载都称为“青红帮”,“青红帮”不是一个帮派而是两个不同的帮会组织,其实应该叫“青洪帮”也就是青帮和洪帮。之所以叫成了“青红帮”是因为江湖上的一句切口“青莲......
-----------------------------
我就住刘庄浮桥边上
—————————————————
是么?有什么精彩的传说段子么
@横葛兰 491楼 2014-04-01 13:46:00
你这还没到扣子就没了
—————————————————
谁说没了,别急
@hjtklc 493楼 2014-04-01 15:45:00
写的有味道,支持下,希望文风保持下去
—————————————————
好滴好滴
这瞎子推算排演奇门局用的是“数奇门”。“数奇门”就是用以天干中的“乙丙丁”为三奇,“午己庚辛壬癸”为六仪,以甲木代表天地正气,因防庚金所克而遁走。再按照“夏至阴生,冬至阳生”来定顺逆之法,用年月日时辰的天干定地盘,以六十甲子定天盘,再寻八门九星,分落九宫八卦之中,最后穿以六壬人盘起三传运四课,定天三门地四户建除十二神。模拟天地人神星运转,建立起立体空间模型,再从太极点切入其内,便可趋吉避凶断世间一切事。这奇门遁甲乃神奇数术,笔者偶尔随心演局也多有神验。坊间多有“数奇门”高手能够达到“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的境界。
今日,这算命瞎子确是精通“数奇门”的高人。他一局奇门阴局演算完毕,便缓缓的松开了扣住卢一天的手,语气凝重的说:“原来公子祖上与文昌星君有缘,你家历代藏天下孤本古籍积福甚多,这绿毛金龟的内丹也是你今生应遇的福源。只是受了这福源之后,公子今后可是要身不由己,不得自在清静了。”
卢一天听得此人算的如此神准,心中早已折服,恭敬地开口询问:“怎么个不得清净自在呢?”。
“你吃了绿毛龟的金丹,凭白无故身上多了一百多年的道行。天理循环造化应机而生,这福可没有白享的。今后,津门有一场大劫,全城的百姓可就全靠公子搭救了。”
卢一天看着瞎子,越看越感觉哪不对劲儿,可是又说不出来,索性直言问道:“先生,我怎么看您有些不太对劲呢?”
“哈哈,你看我的眼。”说话间,瞎子眼睛转动了一下,卢一天这才发现这算命的不是瞎子,好有神的一双眼好似金灯一般令人不敢对视。“这叫瞳仁反背之术”假瞎子解释道:“算命摸骨这行当坊间多以盲人居多,因此,小老儿便练了这么个小把戏,冒充瞎子权且增加些可信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