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原创津味神怪小说《九河下梢尽出妖蛾子》

  嚯翻页啦
  
  广告讨厌
  
  @Amy2013 608楼 2014-04-05 19:06:00
  @卢奕天 605楼 2014-04-05 17:42
  嚯翻页啦
  ------------------------------
  整数翻页么?
  —————————————————
  100回复就翻页
  
  第十七回 驴市口夜收駏驉

  五花娘见杜小仙自恃修为深厚,催动“晃心咒”每每都能看穿自己的心中所想,苦苦思量还是无可奈何别无应对之法。只得长叹一声,讲述了自己所求之事“卢大少爷,实不相瞒在下是以汲取凡人喜气为修炼之法,如若能够成就一百对姻缘就可成仙得道,我作媒婆这许多年已经是促成了九十九对夫妻了,如今只差一对儿就可升为梅花仙,位列地仙了。”

  “你的意思。。。。。。还是要给我们家少爷保媒喽?”杜小仙心中醋海揚波,对五花娘这个不速之客真是咬碎了银牙恨到骨子里了。

  “这是天命所归我也没有办法,据算天星推算,我促成的这最后一对儿姻缘确实是给卢大少爷说个媳妇,为人即是为己,因此解救卢家的危难我自是责无旁贷了。”自知隐瞒不过,五花娘索性也不遮掩,实话实说了。

  “那你想给我们家少爷说的是哪家的大家闺秀呀?”杜小仙柳眉倒竖,脸上已经带了七分的怒气,平日里那张乖巧可人的小脸儿变得冰冷异常。卢一天一见之下不禁汗毛倒竖心中思忖,这千年书虫精毕竟是冷血的妖怪,发起怒来真是令人不寒而栗,以后行事可要多加小心。

  五花娘每日里走街串巷混迹于市井之中,哪里看不出杜小仙的醋意,深知得罪了这位道行高深的妖精必定是凶多吉少,当下就想起了媒婆的看家本事,恭维奉承之词脱口而出:“至于是哪家的千金我也不得而知,缘分这东西都是前世注定,非人力所能左右。姑娘品貌端庄娇小可人,也许以后跟卢少爷共结连理的就是。。。。。。就是姑娘你也说不定呀。”

  杜小仙虽说修炼时日颇多,可对世间百态却经历极少,五花娘几句好话说得她心花怒放,脸上由阴转晴,一抹稚嫩的笑容又出现了:“嘿嘿,你真是个贫嘴的媒婆!”

  五花娘当然知道以自己目前的修为,守在一位功力深不可测的妖精身边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对方一根儿小手指头就能把自己碾死,当下立即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开口言道:“咱们言归正传,当务之急就是打探老虺精的下落,我还是尽快跑一趟蓟州盘山挂月峰吧,时间紧迫夜长梦多,卢公子,事不宜迟在下这就先告辞了!”说着不等卢一天二人回答,扭动身姿就出了藏经阁。

  放下卢一天继续在藏书阁与杜小仙诉说娘娘宫的经过暂且不表。单说五花娘出了卢府,来到西门里大街上,此时已经是丑时二刻天色已晚,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她一心只想帮卢一天收服老虺精,早日促成第一百对姻缘得道成仙,因此丝毫不敢怠慢,借着朦朦的月色脚下加紧,一路小跑儿顺着南大街直奔“驴市口”而去。

  
  津门的老城西门外有一处所在名叫永丰屯,也就是现在的红桥区双忠庙大街一带。这里原是南运河的故道,河水在此自然成湾所以又叫“西大湾子”, 明代初期在天津设屯时,正式命名此地为永丰屯,人称“运河第一屯”。因驻军官吏姓张,故而又叫张官屯。后来因南运河改道在此形成粮食集市,津门当时有西集和东集,西集就是指的这里。《天津卫志》记载:“永丰集,在张官屯。初四、十四、二十四……城西北沿河一带,旧有杂粮店,商贾贩粮百万,资运京通,商民均便。”

  当时津门的粮食运输主要是靠骡马大车,因此在西大湾子一代渐渐出现了许多租赁和买卖骡、马、驴、牛等脚力的买卖铺户。虽说此时九河下梢已经沦为九国租界地,连汽车、火车都是很常见的物件儿,可那是洋人和军阀政客、豪门巨富享受的东西,这普通的老百姓出远门还是习惯雇头牲口做代步工具,大多数人会选择毛驴,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两个字——便宜。所以在民国初期,津门的老少爷们又给西大湾子永丰屯一带起了个贴切的名字——“驴市口”。

  五花娘虽说是妖精,但是腾云驾雾缩地成寸这些玄门高深法术还是不得而知,想去三百里外的蓟州盘山,自然是要先到“驴市口”雇脚力的。这五花娘一路沿着南大道出了西城,走到南头窑大街交口处,眼看转个弯就到“驴市口”了。突然,身边劲风响起,一条黑影嗖的一声与她擦肩而过。咱们上文书说过五花娘乃是五百年修炼的梅花树成精,梅花树真身的树根蔓延地下百里之遥,洞察先机感应机敏本是她天生的本领,一般的轻功陆地飞腾之术哪里逃得过她的眼睛。可这条黑影都到了身边,居然没有丝毫察觉,可见黑影速度之快绝非凡人所能,五花娘大惊之下赶紧催动树精的追踪寻迹密法,顺着黑影遁走的去向追了过去。

  这树精一脉天生的百里感应之法确实名不虚传,心念一闪五花娘便知道了那黑影原是何物,心中不由得大喜过望,两个字脱口而出:“駏驉!”。

  
  @焦喜霖 615楼 2014-04-05 20:34:00
  请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马克?﹏?

  —————————————————
  ??!
  
  @Amy2013 618楼 2014-04-05 21:18:00
  “駏驉”求解释,师哥
  —————————————————往后看,就会有解
  
  @Amy2013 621楼 2014-04-05 21:26:00
  @卢奕天 620楼 2014-04-05 21:22
  @Amy2013 618楼 2014-04-05 21:18:00
  “駏驉”求解释,师哥
  —————————————————往后看,就会有解
  ------------------------------
  今天更吗?
  —————————————————
  你求求我
  
  @Amy2013 625楼 2014-04-05 21:58:00
  古文化街的娘娘庙是师哥所写的娘娘宫吗?请教下,灵验么?去年请的太岁,应该送回娘娘宫么?然后再请今年的太岁吗?
  —————————————————
  不告诉你
  
  @我是雷雷 630楼 2014-04-06 06:39:00
  看贴最痛苦的是赶上直播了,因为苦等更新,看帖最幸福的是赶上直播了,因为离楼主更近,不过我还得备一本字典,最后出现的那个妖怪俺就不认识那两字
  —————————————————
  ju xu
  
  @lovicoisme 629楼 2014-04-06 05:22:00
  “駏驉”龙与驴配的

  —————————————————
  龙与驴配的叫犆。有说千里独行犆就是形容跑的特别快的驴。犆也是龙种。本套书有真假龙生九子各九位,犆就是假龙生九子之一。
  
  书中暗表,西门外的这只駏驉已经修炼了一百多年灵智已开,只是修为尚浅不能幻化人形。此时正值发情期,今夜晚间,它是到驴市口寻找母驴母马寻欢作乐,不想巧遇了五花娘。

  再说五花娘得知偶遇的黑影乃是駏驉神兽心中大喜,暗想真是“想吃冰就下雹子”,此去蓟州盘山挂月峰路途遥远,要得駏驉神兽为坐骑岂不是一件美事?想到此处,随手捏了几个法诀,头上梅花金簪一道金光飞了出去。

  那金簪盘旋了两圈儿顿时化作一团粉色雾气,不多时粉雾中点点梅花显现如蒲公英般飘散开来,梅花看似轻柔实则蕴含了树精藤怪的缠绕之力,花瓣凝聚之处罩定了一只似驴非驴似马非马的怪兽。这怪兽蹄至背高六尺,头至尾长一丈有余,耳朵边儿和嘴角儿都长着金色的毫毛向上竖着,一对小红眼珠儿烁烁放光。肋下的毛卷卷着拧着劲儿的往上长,脑袋顶有一撮儿金色的鬃毛立立着探出去三寸多长,这叫“头上长角,肋下生麟”一看就不是凡物。

  駏驉发觉被五花娘的梅花阵摄住身形,自然是不肯就犯,蹄跳刨嚎“咴儿咴儿”的怪叫,可任它怎么折腾也是原地打转不能前进分毫,半个时辰过后就没了劲头儿老老实实的安静了下来。

  五花娘见驯服了駏驉心中大喜,既然有了脚力也就自然不必再去“驴市口”了,随即赶紧收了金簪飞身上了坐骑,往駏驉屁股上轻轻一拍,一转头顺着南运河河沿儿准备出北大关直奔蓟州。这怪兽自知法力不敌眼前的妇人,一时间只能任其摆布,无奈之下只得四蹄翻开,乖乖地跑了起来。

  駏驉的速度真是不慢,眨眼间就到了北大关的老虎口,五花娘心中暗自得意,有了这匹坐骑再去蓟州那就是小菜一碟儿了。想到此处,一直紧张的神经放松了下来,一边赶路一边开始欣赏起了路边的景色,虽说此时天还没有大亮,可是北大关早晨做买卖的人也已经陆陆续续上街了,作买作卖的、生火做饭的、低头赶路的、开门下板儿的,也称得上是热闹。走马观花多时,五花娘恍惚间一错神儿,就感觉身后有点不太对劲儿,有一辆“洋车”晃晃悠悠跟在她后面,不知不觉已经有好几个路口了!
  
  @Amy2013 638楼 2014-04-06 07:32:00
  大师哥最好了,又博学多才,肯定知道怎么谢太岁,送太岁,告诉我呗。
  —————————————————
  这里高人很多,会有人解答你滴
  
  我忽然发展,我的这个帖子有版主关注,每当我发了广告讨厌之后,广告马上就会被删掉,在此感谢辛勤的版主了
  

  各位看官肯定要问,駏驉是何物?莫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众人皆知,骡子是马和驴杂交所生,但这马和驴其他几种稀奇古怪的杂交品种,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首先是马骡,即常见的骡子,是公驴与母马交配所生的杂种。它体形比驴大比马健壮,叫声很像驴耳朵比驴小,抗病力和适应性强,力气大有耐力寿命长于马和驴,但是一般没有生殖力,是至今最常见的马驴杂交品种,遍及全国各地多用于拉车、耕地和驮东西。

  其次是駃騠,是公马和母驴交配所生。它体形小于马骡,外貌偏似驴,叫声像驴,尾毛比马骡少耳朵较马骡大,适应性和抗病力强,力气比驴大而且持久,但不及马骡。其产地主要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

  还有就是橐驼又叫(马乇)(马百),是公驴与母牛交配所生的杂种。《广韵》有记载:“ 驴父牛母,亦作 (马乇)(马百)”《类篇》是这样说的:“ 兽名,驴父牛母。 或作驼。”《本草》谓:“牡驴交牛生者为(马乇)(马百)。”《前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鄯善国多 (马乇)(马百),俗称封牛或驼,状似马,似羊长颈,善找水源,从敦煌西去,流沙千余里无水。 (马乇)(马百)行到有潜流地方便停下不走,以足刨地掘之,常常得水”。我理解这玩意其实就是骆驼。

  另外还有一说,公牛与母驴交配所生叫驝髳,其形貌、特征、用途典籍中记载甚少,就连表述其名的字,在普通字典里查不到,唯在《康熙字典》中有二字浅解,只能认定是牛父驴母所生的骡类。

  最后就是駏驉,是公牛和母马交配所生。它像马似骡但比骡小,可供人乘骑。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辚邛邛,蹴駏驉。”颜师古引注张揖曰:“邛邛(也作蛩蛩),青兽,状如马;駏驉,似骡而小。”《穆天子传》记载:“邛邛駏驉,日走五百里也。”

  引经据典这许多文字,笔者目的仅在于证明下面所说绝非胡编乱造空穴来风而已。笔者的爷爷年轻时曾从事马车运输行业,也就是赶大车的,对骡马驴杂交品种的知识自是比常人多些。笔者小时候常听爷爷讲,这駏驉是确有此物的,传说唐朝则天女皇最喜爱骑之,此兽奔跑速度极快可以日行五百里而中途不歇。爷爷也曾尝试用牛马杂交出此品种,无奈倾毕生精力也没有成功,可见此物乃是天地造化应机而生并非人力所能为。

  
  @微笑欧养蜂 643楼 2014-04-06 12:48:00
  马克一记,好看好看。
  不过提点建议:是不是可以把评书体的切口都省略掉,有部分情节感觉加了这些,把情节和注意力都弄散了,尤其是中间插进去的一些志怪传说,直接把线索打散,反倒感觉行文不够集中。
  另外,津味我觉得可以多看看冯骥才老师的作品,字里行间就透出津味来,而不是过多的靠提及天津的地名,掌故来证明这是天津。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太评书体了,觉得啰嗦过头,而且也不是天津本地的方言风味。把津味冲淡了不少。最后感觉是单田芳体,呵呵。

  忠言逆耳,别介意
  —————————————————
  好滴好滴,不过冯继才不是情书作者,不可否认冯继才是天津民俗搜集倡导人,但是津味评书我个人以为还不能以冯继才为标准,至于单田芳老师那是东北的名角,我建议没听过津味评书的可以搜下金文生和刘立福的段子,还有《混混儿论》的继承人于书海,年轻的还有王传林。津派评书另有味道,希望多多支持,我写的这部书不止一次提过是津味评书的梁子。谢谢大家!
  
  @卢奕天 楼主 2014-04-06 12:59:34
  @微笑欧养蜂 643楼 2014-04-06 12:48:00
  马克一记,好看好看。
  不过提点建议:是不是可以把评书体的切口都省略掉,有部分情节感觉加了这些,把情节和注意力都弄散了,尤其是中间插进去的一些志怪传说,直接把线索打散,反倒感觉行文不够集中。
  另外,津味我觉得可以多看看冯骥才老师的作品,字里行间就透出津味来,而不是过多的靠提及天津的地名,掌故来证明这是天津。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太评书体了,觉得啰嗦过头,而且也不是天津本地的方言风味。把津味冲淡了不少。最后感觉是单田芳体,呵呵。

  忠言逆耳,别介意
  —————————————————
  好滴好滴,不过冯继才不是情书作者,不可否认冯继才是天津民俗搜集倡导人,但是津味评书我个人以为还不能以冯继才为标准,至于单田芳老师那是东北的名角,我建议没听过津味评书的可以搜下金文生和刘立福的段子,还有《混混儿论》的继承人于书海,年轻的还有王传林。津派评书
  —————————————————
  不好意思,错字,是评书不是情书
  
  @微笑欧养蜂 643楼 2014-04-06 12:48:00
  马克一记,好看好看。
  不过提点建议:是不是可以把评书体的切口都省略掉,有部分情节感觉加了这些,把情节和注意力都弄散了,尤其是中间插进去的一些志怪传说,直接把线索打散,反倒感觉行文不够集中。
  另外,津味我觉得可以多看看冯骥才老师的作品,字里行间就透出津味来,而不是过多的靠提及天津的地名,掌故来证明这是天津。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太评书体了,觉得啰嗦过头,而且也不是天津本地的方言风味。把津味冲淡了不少。最后感觉是单田芳体,呵呵。

  忠言逆耳,别介意
  —————————————————
  另外说一些个人潜解,评书,评书,主要是评,然后才是书。老先生的评书都是连批再讲,一个《武松狮子楼拳打西门庆》光一个狮子楼的古建做法和营造法式,老先生就能说一个月,这叫能耐。评书的真谛不是电视上和电台上的段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陈士和老先生的资料。我写的这本书风格就是津味评书,因为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很好的表现出天津卫的老味道,希望有兴趣的外地观众能够多多的了解天津卫的掌故,再来看会有不同的感觉,也希望天津的老少爷们能够帮个人场,哈哈哈!
  
  @卢奕天 楼主 2014-04-06 13:07:16
  @微笑欧养蜂 643楼 2014-04-06 12:48:00
  马克一记,好看好看。
  不过提点建议:是不是可以把评书体的切口都省略掉,有部分情节感觉加了这些,把情节和注意力都弄散了,尤其是中间插进去的一些志怪传说,直接把线索打散,反倒感觉行文不够集中。
  另外,津味我觉得可以多看看冯骥才老师的作品,字里行间就透出津味来,而不是过多的靠提及天津的地名,掌故来证明这是天津。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太评书体了,觉得啰嗦过头,而且也不是天津本地的方言风味。把津味冲淡了不少。最后感觉是单田芳体,呵呵。

  忠言逆耳,别介意
  —————————————————
  另外说一些个人潜解,评书,评书,主要是评,然后才是书。老先生的评书都是连批再讲,一个《武松狮子楼拳打西门庆》光一个狮子楼的古建做法和营造法式,老先生就能说一个月,这叫能耐。评书的真谛不是电视上和电台上的段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陈士和老先生的资料。我写的这本
  —————————————————
  一部《水浒传》市面上书店里花几十就能买到,为什么还要听评书,听的就是”零碎儿”,也就是引申出来各种知识,这才有味道。
  
  近日,与母亲聊天,聊到了天津卫大闺女小媳妇以前用的化妆品,其中有”雪花膏”和”粘爆花”最有意思。母亲还说姥姥为落魄天津大宅门的小姐,化妆用品极其讲究,后因生活拮据自己熬制”粘爆花”,一来二去出了名,街坊邻居都来索要。心中感慨,姥姥如果活着能有多少老天津卫的掌故藏在心中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哎!

  至于”粘爆花”为何物?在此卖个关子,后文书屠娇娇出嫁会有详细批讲。

  身处高层楼房之上,窗外远眺,顿感天津老城变化之巨。曾几何时,南市老胡同口,几位老爷子下棋喝茶神侃瞎侃,痛说”革命家史”。混混儿、粪小、小绺、锅伙儿、窑子各种九河下梢的妖蛾子,随口就来。如今,老人不在,老胡同不在,老天津不在,真不知是进步还是倒退!

  母亲说,二舅是个奇人。十几岁就在天津地面上当了”粪小”也就是”磕灰的”干得是谁都看不起的活儿,后来岁数大了爱显呗了,借了一辆自行车骑。因把自行车摔坏,怕家人责怪,事主索赔,一跺脚跟”黑旗队”的刘八爷学了点扒火车的能耐,扒火车走了关外。一走就是十多年,等再有信息,已经加入了林彪的队伍,在天安门站岗,准备开国大典了!后来姥爷的父亲得知,一天一封信,三天一封电报,说是想孙子。一来二去,二舅又做了惊天动地的事,带枪回家,那时候这叫”逃兵”。好在已经没仗打了,要不非枪毙不可。就这样,一个本应该是离休老干部的二舅成了世井的糟老头。

  现在二舅早就不在人世了,我印象里二舅有一件破军绿的褂子上面没有别的,都是军功章。哎,老人儿在时没嘛感觉,等真的不在了才真的感觉到想问点真实的看天津卫掌故是有多难!珍惜眼前,哀哉!
  
  闲话少说,开始更新
  
  第十八回 三不管误撞日本浪人

  上文书正说到五花娘“想吃冰就下了雹子”,在“驴市口”夜收了駏驉神兽一路赶往蓟州盘山挂月峰。正走到北大关外的时候,忽然察觉身后有人跟踪,回头观瞧发现了一辆“胶皮”。

  “胶皮”就是人力洋车,最早是清末由日本传入中国所以叫“东洋车”,北京叫“洋车”,上海叫“黄包车”,广东叫“车仔”。刚开始的“洋车”是硬木轱辘包铁皮,对路面的破坏性很大,后来才改成了充气的胶皮轱辘,正是因为有了胶皮轱辘所以天津的老少爷们也就把拉洋车的行当俗称为“拉胶皮”了。

  干这一行,挣的是汗珠子砸脚面的血汗钱,穷苦人没有几个能自己买得起洋车的,大部分车夫都是在车行租车,按天要交给车行的把头“车份儿”钱,有时候跑一天挣的钱还不够交“车份儿”的。当时天津卫有名的车行把头要数河北大街上角的锅伙头头儿八延庆,人称八爷。这八延庆是脚行世家,十三岁就跟着父亲在脚行里“拉小套”。最早他是入的青帮,但是由于辈分太低没有闯出名堂,后来由洪帮老头子姜般若收入洪帮,在河北大街一带发展洪帮成员五百多人。从此八延庆一发不可收拾,垄断了当时北大关外、侯家后一代的脚行和车行,跺一脚北门外乱颤,是响当当的混混儿头。尤其抗战胜利以后,袁三儿等汉奸没了势力,八延庆更是因对国民党“有功”而接连晋升,最高做到了全国总工会理事的位置,被选为国大代表,达到了人生的顶峰。此人是本套书青帮的重要反派角色,后文书自有精彩批讲。

  “拉胶皮”的如果趁年轻时候跑的快腿脚利索,能攒下几个钱,到老了买辆自己的车,那就算功德圆满了。可在当时那个吃人的年月,又有几个人能有这造化呢?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就是那时候车夫的真实写照。总之,在当时,“拉胶皮的”算是脚行,见人矮三分属于下九流,是社会底层穷苦人干的行当。

  本来,“拉胶皮的”在街上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五花娘刚刚收服的这只駏驉神兽可是已经修行了一百多年,能够日行五百里快如闪电一般,一个拉洋车的凡人能跟了好几条街而没被甩掉,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顶上去,顶上去
  
  @Amy2013 666楼 2014-04-06 18:52:00
  等待杜小仙和书屠娇娇的世纪PK。。。
  —————————————————
  那个没有,不是跟你想的那样的
  
  @Amy2013 669楼 2014-04-06 19:41:00
  @卢奕天 667楼 2014-04-06 18:56
  @Amy2013 666楼 2014-04-06 18:52:00
  等待杜小仙和书屠娇娇的世纪PK。。。
  —————————————————
  那个没有,不是跟你想的那样的
  ------------------------------
  哪个米有?我想的什么?晃心咒晃下。。。嘻嘻
  —————————————————
  就是世纪pk没有,屠娇娇是龙生九子转世但终归还是人,杜小仙是修炼两千年的妖怪,二人不可能pk,不在一个重量级。虽说是神怪小说我也不想写的跟十七八小朋友写网游小说那样,一个凡人不断升级最后天下无敌。凡人终归是凡人,有点玄妙也得在情理之中。主人公吃了绿毛龟内丹有了一百年修为也就仅仅是一百年的功力,跟修炼千年的妖怪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为后文书有天河点星咒和九河入海图所以卢一天必须有点功力才能修炼所以才有了绿毛龟内丹的回目,而且也仅仅是一百年而已。至于其他角色我还没有设定增强功力的章节,因为剧情不需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是也追求的,神有神史,怪有怪论,不是说神怪就是可以胡乱自己编的,五千年的神话传承,其实也有体系,只是现在的科学把它叫做”迷信”罢了。
  
  @Amy2013 670楼 2014-04-06 19:54:00
  @Amy2013 666楼 2014-04-06 18:52
  等待杜小仙和书屠娇娇的世纪PK。。。
  ------------------------------
  我只是随笔写的,呵呵。比较喜欢杜小仙(有点先入为主)。可惜人妖殊途,也许她和卢公子成就一世挚诚的友谊也不错。书屠娇娇还米有出现…
  —————————————————
  杜小仙是以我前女友为原型写的,也算是一种悼念吧
  
  广告讨厌
  
  @Amy2013 674楼 2014-04-06 20:23:00
  @Amy2013 669楼 2014-04-06 19:41:00
  @卢奕天 667楼 2014-04-06 18:56
  @Amy2013 666楼 2014-04-06 18:52:00
  等待杜小仙和书屠娇娇的世纪PK。。。
  —————————————————
  那个没有,不是跟你想的那样的
  ------------------------------
  @卢奕天 671楼 2014-04-06 19:56
  哪个米有?我想的什么?晃心咒晃下。。。嘻嘻
  —————————————————
  就是世纪pk没有,屠娇娇是龙生九子转世但终归还是人,杜小仙是修炼两千年的妖怪,二人不可能pk,不在一个重量级。虽说是神怪小说我也不想写的跟十七八小朋友写网游小说那样,一个凡人不断升级最后天下无敌。凡人终归是凡人,有点玄妙也得在情理之中。主人公吃了绿毛龟内丹有了一百年修为也就仅仅是一百年的功
  —————————————————
  哦哦,这个可以有
  
  @Amy2013 676楼 2014-04-06 20:39:00
  @Amy2013 670楼 2014-04-06 19:54:00
  @Amy2013 666楼 2014-04-06 18:52
  等待杜小仙和书屠娇娇的世纪PK。。。
  ------------------------------
  @卢奕天 672楼 2014-04-06 19:59
  我只是随笔写的,呵呵。比较喜欢杜小仙(有点先入为主)。可惜人妖殊途,也许她和卢公子成就一世挚诚的友谊也不错。书屠娇娇还米有出现…
  —————————————————
  杜小仙是以我前女友为原型写的,也算是一种悼念吧
  --------------------------------------- 杜小仙撅着小嘴嗔怪着,可那曼妙的身躯微微的扭动,半透明的白袍飘舞,伴随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墨香袭来,真的是令人感觉不到半点儿的愤怒,却有几丝脱俗的优雅十分的销魂,卢一天不禁看得出了神。- ---------------
  —————————————————
  哈哈哈,佛说:不可说
  

  这辆车真是与众不同!硕大的遮阳罩下是软垫的车座,被酱紫色油漆刷了不知道多少遍,油中透亮;两条乌木的车辕,头儿上用黄铜的横橧子连着,黄铜的挡泥板儿黄铜的吞口儿锃光瓦亮;脚踏板上配着紫铜的双脚铃叮当乱响,四个角儿各有一盏煤油灯,这叫“器字车”是当时大宅门包车的身份象征。

  再看拉车的,是个身材魁梧的二十多岁小伙子,粗布的短衣襟儿外面穿着灰蓝色的坎肩儿,脚下一双圆口撒鞋,小腿上打着绑腿。头上看,光溜溜的头顶中间留了一撮儿头发向上支楞着,两只扇风耳大得出了号儿,青虚虚的面庞大嘴叉厚嘴唇,相貌奇丑无比。只见他不紧不慢的小跑着,五花娘跑得快他就跟着快,五花娘跑得慢他就跟着慢下来,一直就这么跟着,脚力一点也不比駏驉差。

  五花娘刚刚经历了老虺精和杜小仙两位功力深不可测的同道,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行事自然是处处小心,见此奇人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惹出什么新的麻烦来。就这样,五花娘骑着駏驉在前面跑,“拉胶皮的”在后面紧紧跟随,二人就这样在大道上赛起跑来了。

  卢一天跟杜小仙谈论了一宿,把这几天发生的事商量了一个遍,也还是没有什么头绪,不知不觉已经日出东方天光大亮,心中担心奶奶,于是来到上房请安。好在,奶奶已经平安无事,而且奇怪的是对发生的事情居然一点印象都没有,卢一天猜测可能是老虺精用了什么妖法也说不定。心中暗想,对于奶奶这个凡人来说,也许不记得这些心惊肉跳的经历反而是一件好事。随即心情大好,出了府门上街闲逛,在老城南门吃了点煎饼果子、锅巴菜,信步来到了南门外的“三不管”一带。

  “三不管”是个热闹的地方,虽说还不到中午,可在南门外一带撂地讨生活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忙活了。街角处卖清真水爆肚的大铁锅,水烧的滚开,腾升起一股股白色雾气。再看傍边,龙嘴大铜壶中滚烫的开水喷泻而出,一溜儿水线沏开了大瓷碗里的糜子面儿,动作干净利索一滴水都没撒到外面,简直就是精湛的艺术表演。卖羊杂碎的、卖五香大果仁的、卖馄饨的、卖扒糕的、卖煎饼果子的放眼望去,满大街各色小吃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各种叫卖声也是不绝于耳。“堆儿呃~”一个卖糖堆儿的大声吆喝着,肩膀上扛着一支大草把子,上面插满了各种糖堆儿,红果的、橘子的、红果夹豆馅儿的、冰糖山药的五彩缤纷甚是好看。“卖药糖,哪位吃药糖,仁丹那个嗦啰蜜和密柑橘,红果败火烟台梨,要吃嘛味儿,橘子味儿地香蕉,杏仁茶膏!”这是卖药糖的在吆喝。
  
  卢一天逛得兴致正酣,突然右肩膀被人从后面撞了一下,这一撞力道真是不小,如果换了旁人那肯定是一个“嘴啃泥”。可咱这位卢大少爷如今吃了“绿毛龟内丹”,已经是有一百年道行的半仙之体了,居然纹丝不动稳稳地站在当场,撞人的却被弹出了三尺多远一个屁股蹲儿坐在了地上。

  闪目观瞧,一个留着卫生胡儿身穿和服的中年男子倒在了身旁,两只木屐甩出了好远,可见这下摔得不轻。此人没等站起身来,张嘴就是好几句“八个压路”,显然是个日本浪人,卢一天见是日本鬼子,心中一凛就是一皱眉。当时,虽然还没到一九三七年,鬼子还没有进中原,但是在天津卫有日本租界,日本浪人平日里骄横跋扈、欺男霸女的斑斑恶迹,老百姓提起来没有不骂街的。卢一天心想,今天真是出门没看黄历,倒霉鬼抱腿肚子了,得罪了日本浪人,免不了又是一场麻烦!

  正低头琢磨着,后面又跑过来俩个子稍矮的日本浪人,扶起了先前摔倒的那个鬼子,几个人看了看卢大少爷,叽哩哇啦一阵日本话,居然跟卢一天擦身而过继续赶路了。

  这回卢一天可真的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今天这些小日本儿改脾气了?正当狐疑之际,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卢少爷,诶!卢少爷!您还不赶快离开是非之地,傻站在那干嘛啦?”。

  一个身材矮小的半大小子站在了卢一天面前。来人身穿灰布破单衣,一根打着结儿的破布条儿束着腰,清瘦的一张脸,气色不正却显得眼睛很大,手里还挽着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水果,正是小刘三儿。

  这小刘三儿自从那日在“八大碗”跟卢一天分手以后,这些日子就没吃过一顿像样儿的饭,饿的已经前心贴后心了。今天,在街上正一边卖水果一边找饭辙呢,从老远就看见卢大少爷撞了日本人,本想仗着自己平日那几句半生不熟的日本话能过来劝劝架,混顿吃喝。可在旁边听了那几个日本人的交谈,却得知这小日本儿不会找卢少爷的麻烦,根本打不起来。所以等日本浪人都走了,这才过来跟卢大少爷献献殷勤。
  

  “呦!这不是三儿么,咱可老没见了!别忙,一会儿跟哥哥玉清池洗澡,洗完澡咱燕乐听大鼓去。”燕乐是当时“三不管”一带有名的落子馆。之所以叫落子馆,是因为最早这种场所是妓院的窑姐卖唱的地方,唱的大多是“小口落子”。到了民国初期,才发展成听十样杂耍听曲艺的园子。那时候,到玉清池澡堂子烫个热水澡,然后再去燕乐听听相声或者大鼓,是天津卫最流行的娱乐方式。由此可见,卢大少爷没拿小刘三儿当外人。

  “好您嘞!,不过,爷,这才到中午,咱是不是先找点嚼谷儿再洗澡呀,要不万一晕了堂子那可了不得!”。“嚼谷儿”是天津方言,意思就是吃的,“找点嚼谷儿”就是找个地方吃点饭。“晕堂子”是说不吃饭就到澡堂子烫澡,肚里没食出汗过多容易晕倒的意思。

  卢一天对刚刚日本浪人的匆忙离去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想起小刘三能听的懂几句日本话,立刻开口就问:“你先别忙!你不是听得懂日本话么?你给我说说刚才那帮小日本儿说的嘛玩意,怎么摔倒了也没找我麻烦呢?这不是他们这帮杂种的脾气秉性啊!”。

  “我的大少爷,您就念阿弥陀佛吧。这群日本浪人要不是忙着追花姑娘,今天您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容易脱身的!”小刘三儿握着卢一天的手,神情紧张东张西望,生怕刚刚避开的麻烦又跑回来。

  “花姑娘?对,刚才我好象也听见他们说什么花姑娘的,难道这帮杂种又要祸害谁家的大闺女了?”自从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以后,日本就在天津有了驻军,日本浪人糟蹋中国妇女的事件屡见不鲜。此时,天津还不是沦陷区,所以有点血性的天津爷们对于日本人的混蛋行为还是敢于反抗的,日本人也没有卢沟桥事变后那么猖狂,只是民国政府相对软弱,老百姓没有讲理的地方而已。以加入青帮为人生目标的卢一天,自然是属于有血性的爷们行列。

  “少爷,您往那边看!”

  卢一天顺着小刘三儿手指的方向一看,那三个日本浪人正勾肩搭背大模大样的往海光寺方向走着,离他们身前不远处,确实有一个穿着蓝白花儿小褂儿的大姑娘。“妈的,小日本儿想欺负咱中国人。三儿!这事咱不能不管,走,跟过去看看!”。

  卢一天和小刘三儿路见不平管闲事,这才引出来火烧海光寺日本宪兵队,龙生九子狻猊墙子河洗火眼,七十二沽分水牌现世!
  
  顶上去!看完要回帖
  
  @夏天的怒蔷薇 687楼 2014-04-07 11:19:00
  回复第613楼,@卢奕天

  第十七回 驴市口夜收駏驉

  五花娘见杜小仙自恃修为深厚,催动“晃心咒”每每都能看穿自己的心中所想,苦苦思量还是无可奈何别无应对之法。只得长叹一声,讲述了自己所求之事“卢大少爷,实不相瞒在下是以汲取凡人喜气为修炼之法,如若能够成就一百对姻缘就可成仙得道,我作媒婆这许多年已经是促成了九十九对夫妻了,如今只差一对儿就可升为梅花仙,位列地仙了。”

  “你的意思。。。。。。还是要给我们家少爷保媒喽?”杜小仙心中醋海揚波,对五花娘这个不速之客真是咬碎了银牙恨到骨子里了。

  “这是天命所归我也没有办法,据算天星推算,我促成的这最后一对儿姻缘确实是给卢大少爷说个媳妇,为人即是为己,因此解救卢家的危难我自是责无旁贷了。”自知隐瞒不过,五花娘索性也不遮掩,实话实说了。

  “那你想给我们家少爷说的是哪家的大家闺秀呀?”杜小仙柳眉倒竖,脸上已
  —————————————————
  哈哈,只有女人才排斥女人,同性相斥
  
  @tjctgao 691楼 2014-04-07 12:00:00
  mark。
  大神快点儿更,一嗦天津卫地事儿我就来精神。
  我城里的。
  —————————————————
  好滴好滴
  
  谁来翻个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