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北鬼事之驱鬼记————在闽北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村镇,以前都有些专门为别人家消灾去祸的神婆,大公。当然,哪怕是在闽北这样相对闭塞,不发达的地区。这些所谓能赶妖驱魔的大神大仙。也不免鱼龙混杂。终究是以骗钱为目的。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神棍。当然,这个世界,凡事也不能都一概而论。在我生活了八年的故乡,就是那个异事频发的小山村。就有两个附加村镇都小有名气的两个人。一直跟贴到现在的朋友们。一定会记得三公公和大姑婆。没错,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就是一个大姑婆的驱鬼故事。
在我老家的那小山村,村东南位置,靠近七房那条鹅卵石小路,与村子那条沙石路交汇处。有一条绕着池塘通往长房的小路。小路的南侧就是村小学与粮站。北侧有几户人家。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最靠近鱼塘的,一户李姓人家。事情的起因原本看起来并不复杂。这李家最小的女儿最近几天一直感冒发烧。有时候还半夜醒来呢呢喃喃说些胡话。这父母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来给看了两次。开了一些药片。倒是都按时吃了。但似乎都看不到啥效果。这孩子也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有一天,恰好在村头,碰到大姑婆,这孩子父母便把这事和她说起,起初大姑婆也并不太在意。毕竟,小孩发烧感冒啥的,也是太过常见的事了。但也答应第二天抽空去瞅瞅。谁知道当天晚上,就出了怪事了
当天晚上,这对父母睡到半夜,忽然感觉身子凉嗖嗖的,手一摸,发现身上被子不见了,开灯一看,发现整床被子都在床前的地上。这倒不算什么,忽然发现那生病在床的小女儿,竟然也在他们房间里。更让他们诧异的是,这小女儿既不是在凳子上,也不是站在地上。而是一屁股坐在屋顶下的好几米高的房梁上。手里拿着她妈妈那一把木梳子。一边梳头一边冲她父母咯咯傻笑。这夫妻俩全惊呆了,那好几米高的房梁。如果不借助梯子。一个成年人都很难爬上去。更何况是一个有病在身的小女孩
夫妻俩搬来梯子,战战兢兢的把他们女儿抱了下来,由母亲紧紧抱住呆在床上。父亲从枕头下翻出手电筒,也没来得及擦一把汗,就匆匆推门出去找大姑婆了。十几分钟后,大姑婆跟在这父亲身后,进了房间,这时候,床上本来已经很安静的小女儿,突然向见了鬼似的,两只小手笔直伸向大姑婆。两只小手弯成鸡爪状。嘴里还发出嗷嗷的嘶叫声。这父母两个看到这突然变得诡异无比的小女儿,顿时都呆若木鸡。就连大姑婆也被这突发的场景,惊得脑子空白了好一会
就在这孩子父母,和大姑婆都在发愣的那极短的时间里,这小女儿突然挣脱了她母亲的怀抱。从床上笔直蹦了小来(这是事后这孩子父母和大姑婆一致确认的。的确是笔直从床上蹦下来的)。再接着,更惊人的一幕发生了,这小女孩从床上蹦下来的一瞬之间,还没等三人反应过来,已经整个骑在了大姑婆的肩头上。这就奇怪了,床到门口大姑婆的位置至少还有好几米。为什么小女儿一蹦下床,就会直接骑在大姑婆身上。难道床和大姑婆之间的这几米距离,是完全不存在的?接着,已经反应过来的大姑婆,脸上已经被手爪挠破了好几处道道。就在这小女孩歪着脑袋,准备咬她脖颈的时候。大姑婆迅速从兜里掏出一张黄符纸,啪的一声贴在小女儿脸上。
在大姑婆的黄符纸,贴在这小女儿额头的刹那间。这女孩一下就好象被抽去了全身骨头似的,一下瘫软在了大姑婆身上,孩子父母这会才缓过神来,这父亲把孩子从大姑婆肩上抱了下来。想放到床上。这时候,还没有来得及擦去脸上血迹的大姑婆,立刻上去阻止了,说这孩子已经被脏东西附体了。现在千万不要放床上。让父亲把孩子平放到地上。刚接触地面,这孩子就开始全身抽搐。嘴里也吐出一股股白沫。这时候,大姑婆跪在了小女孩身边,两眼紧闭,双手合十。开始念也不知道是佛经还是咒语。因为从头到尾,我都不是这故事的亲历者。所以,我和朋友们一样,真的很想知道当晚大姑婆念的到底是经还是咒。只是都不会再有答案了,不一会,小女孩非常安静了,不抽搐了,还有阵阵憨声。这时候,大姑婆才让她父亲把她抱回她的房间
当晚,大姑婆详详细细的询问了孩子常去玩的几个地方。当听说孩子有去过村里那条小溪边的榨油房的时候。大姑婆直摇头 ,说这事可就有点麻烦了。但事到如今,没有办法,必须试一试再说了。因为榨油房前几年吊死了一个妇女。死得怨气极重。一直就没平静过。后来那里曾经出过好几次事。(这榨油房后来最终被村民拆除。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第二天晚上,大姑婆带了许多道具,还有孩子的父母抱着孩子。一起来到榨油房,那时候榨油房已经完全被遗弃,里面没有电灯。大姑婆在榨油房的四个墙角各点了一根蜡烛,在榨油房正中妇女吊死的木头柱子上 ,用一条红绸布绕了几圈,栓在了柱子上。然后在柱子四周撒上了一圈米和纸灰的混合物。小女孩和她父母都很惊讶的看着。却又不敢问什么 ,那现场的气氛,让多年以后再次讲起这经历的时候。依然是战栗不已。
大姑婆说,一会没有她允许,夫妻俩千万不要踏进米和纸灰划的圈圈。然后她自己过去把刚刚趴父亲肩头睡去的孩子抱到了圈圈里的柱子下。然后大姑婆在圈外开始烧黄纸还有一些符。烧了一会,她从包裹里掏出了一把和玩具一样的桃木剑。在剑尖戳了几张咒符。就开始手舞足蹈,嘴里也是念念有词。相比较现在安静的靠在柱子上憨睡的小女孩而言,大姑婆倒更象是中了邪。
突然,大姑婆浑身战栗发抖 ,这时候 ,柱子下的小女孩突然蹦了起来。两只小胳膊笔直伸向圈外的大姑婆。小手依然弯曲成鸡爪状。但和上次明显区别的是。她的头明显偏向身体的一边,就是歪着脑袋,紧闭着双眼,小舌头伸出了嘴唇,耷拉在嘴角,颜色发紫。这时候大姑婆一下盘腿做在了地上。一只手依然挥舞着桃木剑。另一只手的食指贴在鼻子上 。也是紧闭双眼,嘴里依然是嘘嘘叨叨。
这时候,这小女孩发出去了咯咯咯的笑声,一直蹦着笔直的身体想跳出圈外。但每次碰到那米灰圈。就像撞到无形的墙。一下又弹回了过去。屋子四个角的位置,那几根蜡烛的火焰就像被风吹过一样,摇摇摆摆,忽明忽暗。随时可能熄灭。就在这时。大姑婆突然从腰间取出一个小瓷瓶里。往嘴里灌了几口。噗的一声就向小女孩喷去。那小女孩突然发出一声声恐怖的叫声,就在这时候,大姑婆木剑上的符咒开始自然。不一会,一切归于平静。这时候 ,大姑婆示意边上已经看得面色苍白的父母。可以进去抱已经瘫软地上的女儿回家了。第二天 ,这小女孩就神奇般的回复健康了。但对于发生在她身上的这件事。她却说她一点不记得。事后大姑婆说,那妇女的魂魄依然在榨油房。她无法把她彻底消除。那晚她做的,只是把她从女孩身上赶走。
今天故事更完了。太过仓促。朋友们将就着看吧。。抱歉。。赶任务似的
阴森古镇之大黑犬————狗,这是一种被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相比较猫而言,狗更通人性,也更能了解主人的喜怒哀乐。狗一直以来都以看家护院为己任。偶尔忙里偷闲,也会兼职抓抓老鼠。当然,猫对于狗这种很不专业,以讨好主人为最终目的的做法,一直以来都保持警惕克制,而又不屑一顾。狗应该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缺的一部分。对于闽北山村许多人家来说,狗就是他们家庭成员的一份子。
在古镇,关于黄家的这条大黑犬,可以说妇孺皆知也毫不为过。许多时候,镇里人们提起这户人家,都是说大黑犬那家人。所以,大家不必去深究是先有大黑犬,还是先有这户黄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大黑犬在古镇如此出名。不是无缘无故的。故事开始之前,先和朋友们交代这大黑犬的由来。
别看这大黑犬现在长得人高马大,就一小牛犊似的。浑身毛发黝黑蹭亮,没有一点杂色。如果非要找出一点其它颜色,我只好说,它耷拉在外的,每时每刻都在往下滴涎水的舌头,是淡红色的。两眼珠有眼白。这大黑犬如果窜起来,两只前爪搭在主人肩头上的时候。居然还比主人高了半个头。当然这种场景出现,通常是主人出外回来,大黑犬表示亲热的一种姿态。长长的舌头还啪嗒啪嗒的舔主人那也不算太干净的脸颊。旁人如果见到这场景,想必也是会心里发虚。主人倒也,拍拍它那小水桶般大小的脑袋。它也就乖乖蹦地上去了。这大黑犬出生才几周大,就被人丢弃在崇南溪的风雨廊桥里,这黄叔恰好回家路过,看到桥栏长木凳下有一小团黑漆漆的东西在蠕动,还有叽吱叽吱类似小老鼠般的叫声
抱回家,在黄叔一家的细心的照料呵护下。小黑犬也慢慢长成了大黑犬。黄叔走到哪,大黑就摇头摆尾跟到哪。甚是乖巧,也特别黏人。有一年夏天,黄叔那十几岁的儿子拎了一条短裤,冲出门口,准备与在门口等候的另外两个小孩,一起去河里游泳,这时候大黑从屋子里一下窜到了门口,一口就死死咬住黄叔儿子的裤管,使劲把他往回拽。这大黑确实有些反常,平时三天两头去河里游泳。也没见过大黑如此的动作。才十几岁的孩子。愣是挣脱不了大黑的后拽。一屁股摔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大黑才松开大嘴。冲门口在发呆的两孩子汪汪大叫。那两孩子吓得撒腿就跑。结果当天傍晚,整个镇子都传开了,两个水性很好的孩子。在崇南溪游泳淹死了。如果没有大黄当天的反常表现,黄叔的孩子会不会成为第三个呢?这事情传开以后,很多村民都说,那天大黑一定嗅到了那两孩子身上的尸体气息。不管什么原因。大黑救了黄家一条命。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如果仅仅因为这一件事。也不能说明大黑犬有多么神奇。
还有一次,更为离奇,有一天深夜,黄叔在同镇子的一户村民家打牌回家,农村人晚上都睡得比较早,路上已经看不到一个行人。快走到荣成巷的时候,时候,大黑犬突然狂咴起来。在夜深人静的山村夜晚。很是令人突兀不安。这黄叔左顾右盼,也没发现周围有任何反常之处。继续往前走,差几步路就要跨入荣成巷的时候。大黑犬突然窜上前来,一口咬住黄叔裤管。和上次一样,不让再往前继续走一步。这时候 ,荣成巷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黄叔立刻发懵了(福建没有马,闽北山区更没有马,许多人如果不是去过北方,一辈子也不会见到)。突然,一阵冷风从巷子里灌了出来。黄叔不禁打了一个哆嗦。接着,一匹高大的白马从巷子里飘了出来,离黄叔不到一米远。那白马上分明坐了一个装束奇特的面色死白死白的人。那一身装扮,活脱脱就不是现代人。还没容他看清楚。这白马和那骑士都已经消失在他视线里。这时候,大黑犬也突然安静下来,松开了嘴。后来黄叔才知道,那白马和那骑士,就是荣成巷里那个扎纸匠人翁祥烧出去传递信件的(阴森古镇之扎纸匠有提及)。如果有人晚上遇到纸人纸马送信,没有及时避开,或者直接撞到纸人纸马。会发生很多难以预测的凶险。那晚因为老人急于见到儿子。翁祥才不得已而为之。他也没想到那么晚街上还有行人。为这事,翁祥还专门请黄叔吃了一顿饭。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大黑的阻挡。黄叔再多夸出一步。后面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以后有时间,再讲讲大黑犬的另一个故事

闽北鬼事之大番鸭————大番鸭,只是闽北客家人的吴方言,对鸭子的一个称呼。其实就是地道的土鸭。在许多村民家里,一般房前屋后都会散养几只鸡,鹅,或者番鸭。都是那种泛泛的散养方式,早上打开圈笼,这些鸡啊鸭啊就会自己出去,在屋后毛竹林里,或是附件水田里,小溪里,自己觅食嬉戏。一到傍晚,无需呼呼。通常情况下,都会摇头摆尾自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