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在闽北武夷山市的一个小山村,发生了一件关于这大番鸭的故事。因为故事发生地点距离我老家浦城有上百公里。所以当我听到这故事的时候,已经是许多年以后。我不再记得故事里每一个人的名字。但这件事的离奇诡异之处,却是令我一直印象深刻。虽然我无法去保证故事的真实性。也无法确保原汁原味。毕竟,许多年的时间。你传我,我传他的故事传播方式。难免就会有各种添油加醋。但这故事确实很不错。值得我上班也抽点时间,和朋友们讲一讲。
闽北鬼事(说一说福建北部一个小山村儿时的故事)
这小村子位置确实比较偏僻。方圆几十里之内再无其他村落。村头一对六十多岁的老人家里,这两天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每天晚上,家里的几只鸭子回来,圈进笼子一数,却发现总会多了一只。农村人散养的鸡禽,有时候也会你的我这来,我的跑你家去。这事本也正常。只是这对老人每次重新把番鸭赶出再数。数目又对了。圈进去再数。又多了一只。显然不会是老人上了年纪。眼神不好使。而是这事确实有点怪异。一连两天都是如此。而且,晚上家里的鸡鸭一直都很安静。但不知为何。一到深夜。院子里的鸭笼就会传来嘎嘎嘎的番鸭叫声。能听得很清楚。那只是一只番鸭的叫声
也是顾虑到许多朋友喜欢看我故事。但每次都说看得很害怕。为了估计大部分的朋友。现在我一般只在白天更新故事。虽然是上班时间。也只能一段一段的更新
连续两个晚上,这嘎嘎嘎鸭叫声,两老人都被吵得无法入睡。第三天晚上,老人起床穿上衣服。拿着手电筒到院子里想看个究竟。才推开堂前的木门。就看到笼子上端那一根竹提梁上,站着一只白色的大番鸭。在那只有几厘米宽的提梁上一边来回镀步。一边嘎嘎嘎的叫着。居然也没掉下来。这时候,似乎看到老人出来了。大番鸭噗嗤一声,扑扇着两翅膀飞到了地上,然后蹒跚着往院子外走去。一会就不见了。嘎嘎嘎的鸭叫声也慢慢远去
然而,相同的怪事,接着在同村的另一会人家里发生 ,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和这两老人家里的情况完全一致。就不重复描述。依然是呆两个晚上。第三天晚上就走了。这事情很快传遍这本就不大的小山村。一村子的人,个个都心里很不安,很害怕。生怕这诡异的大番鸭会出现在自家的鸭笼里。于是还没到天黑,就早早把鸡鸭赶回笼里。闭门不出。哪怕就大家都这样小心翼翼了,关于这只大番鸭的怪事还在继续
涯叔好像又抽风了
虽然家家都是各种防范,这诡异的大番鸭依然神出鬼没于村头巷尾。有时候会在东家卧室外的窗台上,一边啪嗒啪嗒踱步,一边嘎嘎嘎的叫着。有时候又会出现在西家的两米多高的土坯院墙上,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总是那样一边来回蹒跚着踱步,一边嘎嘎嘎叫。似乎这小村子有几户人家,家里有多少人。它都想弄个清楚。逐渐村民由害怕,畏惧的心态。转变为不堪其扰的愤怒。许多年轻的村民一致决定,要亲手抓住这只诡异无比的大番鸭
有一天晚上,十几个村民寻着嘎嘎嘎叫声传来的方向,来到一户村民的院子外。这大番鸭这次居然是在这户人家的屋顶上。院子里灯火通明。还有几根长竹竿在挥舞着,显然这家人已经早就起来了。在自己驱赶这怪鸭。敲门进去。十几人和这家人一起行动,把屋子四面团团围住。其中一年轻小伙子还搬来了一把长木梯。架在屋檐上就蹬蹬蹬往上爬。这时候,大番鸭噗嗤着翅膀。竟然从屋顶飞出了院墙。一群村民又是手电,又是火把。一路围追堵截。追到了村中心一口水井,眼看无路可逃。这大番鸭扑通一声。一头就扎进了黑乎乎近十米的井里去了。
一群村民立刻围上前。好几把装了四节电池的长柄手电。一起向井低照去。深井下的水面异常平静。就像是一面镜子放在井低。没有一丝波澜。没有一滴水花。难道这一群村民都眼花了?这大番鸭根本就没有跳进井里?或者。潜入深深的井水底部去了?。大家一起在水井附件。没有就此离去。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就在这时。其中一位村民的一句话。突然让所有在场的村民都万般恐惧起来。这事会不会和几个月前,咱村里那个跳井自杀的女人有关啊?
就在这些村民都紧绷着神经的时候,突然,从井里又传来了嘎嘎嘎的鸭叫声。几个胆子大的再次用手电向井底照去。他们竟然看到了井底水面上,一团白色的东西 ,悠然自得的在直径只有一米多的水面上,游来游去。俨然就是那只恐怖的大番鸭。这时候,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好困啊,我先回去睡一会,我先走了。话音未落。水井边上已经没剩下一个人。只有井底嘎嘎嘎的鸭叫依然在四周回荡
这会没人看了,我也歇会,一会在更完
说也奇怪,经过那晚的抓鸭事件以后。村子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既没有谁家鸭笼里晚上多出一只鸭。也没有谁家窗台墙顶有大番鸭嘎嘎嘎叫。村民也慢慢就把这事给忘了。只是后来几十里外的邻村,又开始出现和这村子同样的大番鸭事件。只是发展得更严重。有一户人家的媳妇半夜掉井里溺水身亡了。有一个目击者说,晚上起来上茅房。看见这媳妇跟在那只大番鸭后面一直往井边走去。目光呆滞,就象被人勾了魂似的。大番鸭扑通一声跳入井中,然后那媳妇也没丝毫犹豫,跟着一头扎入井中。那目击的村民甚至来不及上前去拉一把。这媳妇死后,大番鸭再没出现过。后来人们都说,那大番鸭就是以前跳井自杀女人的鬼魂幻象。每天晚上出现在别人家里,是想寻找和她八字匹配的替死对象。然后她好投胎。无奈全村没有一个适合的。后来才出现在邻村。那媳妇死了,她也就投胎去了。所以之后大番鸭再没出现过。
哇~一上来就看到大家这么多精彩故事~兴奋~先细细品味一番
向所有朋友们问个早安~祝大家每天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阴森古镇之阴阳错————首先,我可以向大家确保这个事件的真实性。当然,做为故事来和朋友们讲述,自然也会有删减添加,加工的成分。这也是因为想为故事增添可读性。为此,请朋友们欣赏故事的时候,予以多一些的理解和包容。最后还是那句话。故事只是故事,大家看得开心快乐。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许多年以前。镇子靠近镇政府的一条小巷里,住有一家三口,夫妻俩都已年近三十,结婚也有七八年。依然无儿无女。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左右的老父亲,也是每天愁眉苦脸。自古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在农村,这种传统思想尤其表现得明显。这夫妻俩平时出个门,也都低着头,生怕和各种眼神的不期而遇。倒不是他们不想生。看了许多医生,吃了许多药。但似乎都没有任何效果。
不但看医生,吃药。这夫妻俩还经常出没于庙宇祠堂。各种烧香,磕头。求菩萨,问祖宗。但让这可怜夫妇绝望的是,每一次的求子签,都无一例外的全是下下签。甚至有的算命先生每次看到这夫妻俩过来要求签。立马收拾东西转身换地方。倒不是他不想帮他们,只是每次都是一样的结果。这对夫妻这辈子注定无儿无女。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对夫妻不孜不倦的诚意,惊动了鬼神,感动了上天。有一年,这已经三十有二的妇女,那肚子一天比一天更大。这一家三口真叫一个喜出望外。除了烧香还愿,每天就都呆在家里,两父子除了包办了家里所有大大小小的家务事。还三天两头杀鸡斩鸭。把个媳妇伺候得和菩萨似的。这媳妇也许是为了发泄这么多年来的苦闷,也是对镇里人们的各种闲言碎语和异样眼光做个回应。每天没事就让男人把家里那竹躺椅搬到院门口。往上一躺。让来来往往的村民们好好看清楚。如果她高兴了。生个孩子,那真的屁点事都没有
秋后的一天,在哇哇哇的哭声中,这家媳妇生下了一个六斤多的大胖小子。一切都很正常,唯一的缺陷就是右手的大拇指上多长了一个小指头。慢慢的,一家人又开始了各种烦恼。因为这孩子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一直长到三岁,还不会说话,也没叫过一声爹妈。每天就在屋子里不出去。见不得自然光。只要一抱他想迈出屋子一步。立刻哭得撕心裂肺。如果不立刻抱回屋子。这娃娃随时就会哭断气了。
也许正是应了这对夫妻命里注定无后的说法。到七岁那年,这个可怜的孩子就夭折了。而且夭折得很是离奇。生生的咬断了自己右手大拇指上的第六指。大量失血而亡。就在这孩子夭折的当天晚上。这一家人的邻居生了一个六斤多的大胖小子。这原本也只是一个巧合。但奇异的是,这娃娃右手的大拇指上同样有一个多出来的小指头。这个离奇的事自然引起古镇人们的注意,于是就有了许多的猜测和说法。其中有许多人们都这样认为,这是一个阴阳错,那孩子看错地方,投错胎,但阴阳之间,七天一个轮回,阴间七天,人间七年。所以这娃娃在这户人家长到七岁才离去
今天手机坏了,修了一下午。向所有朋友们表示歉意。明天再更
谢谢所有每天都在分享故事的朋友们。

闽北鬼事之木雕————说起木雕,在闽北地区比较常见。在明清,甚至是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许多老屋旧宅。都能见到。门窗,桌凳,床头,各种家具。处处都有各种栩栩如生的精美雕刻。有人物,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当然。随着如水般流逝的岁月。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在闽北松溪县,很久以前,就发生过一件关于这木雕引发的故事。虽然时隔多年,依然记忆犹新。在松溪东北方向不远,有一个小乡村。就十几户人家。而且几乎全是黄姓。想必这一村子的村民,就算不是拖亲带故,往前追溯几百年,至少也是一家人。
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流浪的老汉,蓬头垢面,一身都是脏兮兮的。人还没走近,已经能闻到他浑身散发出的参杂各种气味的恶臭。许多村民家都对这流浪汉敬而远之。唯独村子里一个叫黄荣耀的四十多岁大叔,对他非常好,不但经常给老汉送许多吃的,有时候还送件旧衣服,鞋子什么的。
这流浪汉在这村子里大概呆了半个月就走了,临走之前,送脏得都快看不出颜色的烂包裹里,取出了一个十几厘米高的木雕。塞到了黄叔手里。黄叔仔细一看。这木雕应该是黄杨木的。虽不算名贵,却也雕刻非常精致。是一个手拿大砍刀的,面目狰狞的木雕神像。这老汉叽里呱啦的说了半天,黄叔虽然没有听懂几句。但从老汉的手势表情传达出来的意思。黄叔总算明白了,老汉要求他把这木雕神像供在堂前正厅供桌上,早晚上点香。黄叔转身到堂前摆上木雕。再回头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流浪老汉的身影
流浪老汉走了不久,黄叔有一次上山砍柴,到了傍晚,挑着百多斤的柴挑子。过一个山路小斜坡的时候,脚下一滑,连人带柴挑子一起滚落到了几米深下面干涸的水稻田里,虽然没有大碍,右脚却扭伤了。站起来试着走了几步。钻心的疼,这下可好,离家还有好几里地。想挑着这百十斤的柴挑子回家。已然不太可能。
这时候,黄叔看着天色已经慢慢变暗了下来,寻思着只能先撂下这柴挑子。自己先回家。于是从一捆柴火中抽出一根手脖子粗细的木棍,用柴刀稍微修整了一下。就撑在胳膊掖下面。当做拐杖。一瘸一拐的往回走。天色已经很暗了,山区大山里的又起了雾气。放眼望去,四周都如同笼罩在一巨大的白纱之中。所有能看到的景物,都似有似无。很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