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宗义一下床,脸也没洗,饭也没吃,拎起一把锄头,就往后山去了,过了大约两个多小时,背着锄头又自个回来了,只是手里多了一个红布包,那是一种四角向上,扎起打结的,老式包裹形状。刘宗义叫来老婆孩子,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这个包裹。只见里面有两锭两头翘角,中间平凹的银锭。银锭一边还有一行篆书体刻字:大清乾隆年制。看到一家人惊愕的目光。刘宗义终于得意的把他这几天的经历,叙述了一遍。
闽北鬼事(说一说福建北部一个小山村儿时的故事)
那天晚上,他和那一群人抬着棺材,温柔着大山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方向感。然后来到一个山凹处比较平坦的位置。一群人就开始就地挖坟穴。也就一袋烟的功夫,坟穴就挖好了,一行人把棺材缓缓放入墓穴。在上面洒了一层白灰,在白灰上面又覆盖了一层树枝,然后再覆盖上层黄土。如此重复了三次 ,总算堆出了一个馒头状的坟包。这时候刘宗义突然有点迷糊了,在闽北,并没有这种形状的坟墓。闽北的坟墓,都是平行向山体里挖一个类似窑洞的墓穴,推入棺材,然后在洞口封上一层砖石水泥。而这种馒头状的坟包,只出现在北方。
砌好坟包后,一群人在坟包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各种了一颗只有一人多高的小树苗,凭山里人的多年伐木经验,都不用看第二眼,就能看出这是银杏树。也没容他多想,其中一个最年长的老头把他拉到一边,反复对他表达了谢意。并且还告诉他回家之后,到后山毛竹林中一块大石头下面,会有一点谢意。话刚说完,老头对他额头轻轻吹了一口气。刘宗义只觉得浑身一轻,就轻飘飘的漂浮起来,再一眨眼,发现自己竟然睡在了自家床上。但老头说的那个位置,他蒙着双眼也能找到,因为后山那片毛竹林,是他从村大队承包来的,已经有近五年时间。
之所以我会在故事开始之前,就告诉大家,我对这故事的真实性有一大半的肯定,是因为那个村子里的人都说,他们在刘宗义家确实见过那两个银锭,放手里掂掂,分量还挺沉,怎么的一个也该有半斤多。更离奇的是,就在四人遇到这群人不远的一块山凹处,有三颗十几米高的银杏树,树龄起码也在两三百年以上。只是四周全是一人多高杂草,以及一些大石头,并没发现那个坟包。(一天没怎么歇着,总算更完。谢谢大家一直的等候)
故事更完~有木有接力更新的朋友~我也很想看故事
一会抽时间更新今天的故事:阴森古镇之鸡鸣三更
阴森古镇之鸡鸣三更————看到这故事名,细心的朋友一定会心有疑问,三更不就是凌晨一点,至三点这两小时吗?这个三更鸡真的会鸣叫吗?朋友们的疑问非常有道理,在农村,公鸡的第一声鸣叫,通常在凌晨五点左右,也就是四更近五更这个时间点,第一声鸡叫伴随着拂晓的第一抹霞光。也是提醒着勤劳的人们,该起床开始新的一天的劳做了。而如果真的发生了鸡鸣在三更,这个一天之中,最黑暗,最极阴之时。在人们心中,这是极为凶兆的信号,一定有异常诡异的事发生
古镇有一年夏天,迎来了几十年都未曾经历的大旱,山间许多山涧完全枯竭断流,崇南溪水也只剩下不足十米的河面,露出河床大面积干涸的淤泥。在闽北山区,因为四周全是无尽的茫茫大山,森林覆盖率位居福建全省前列。所以闽北山区一直是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通常更多的自然灾害,来自于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而象这样山涧枯竭,河水段流的大旱之年。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不遇了。
镇东北方向有一户陈姓人家,由于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只剩一个六十岁的老伯,和他的老伴,以及一个十二岁的孙女。这陈伯在不大的镇子里,也是出了名的勤劳能干。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依然是田里,地里。整天忙个不停。今年还因为家里多养了两头猪,而在屋后的山脚下开了一片荒地,种了一大片的红薯以及玉米。谁曾想,却恰逢闽北地区的离奇大旱
今天忙一天,上来很高兴看到大家这么多故事,晚上九点到家,一定把鸡鸣三更播完
这陈伯是每天晚上七点就睡觉了,早上三点四点就起来,烧火做饭,弄了点吃的,吃饱饭,带着手电,挑上水桶,就去后山的一个水洼挑水浇菜。如果去晚了,一晚上才会流满的水洼,又被别人挑得差不多了。所以陈伯每天都三点就起床,这个点,镇里其他年轻的村民是起不来的,虽然是辛苦很多。但每每看到别人家,早已枯黄的玉米杆子,和红薯叶。再看看自家依然绿油油的菜地,虽说很辛苦。但陈伯觉得,付出的都是很值得的。
也许是造化弄人,又或许是老天真不长眼,这起得太早,也终究送掉了陈伯的性命,由于山路路面上的乱石,有许多露水,陈伯脚一滑,就从好几米高的山路上,摔到了山脚下的干涸的河床上,家人找到他,并把他抬回家的时候,已经不行了。当天下午就断了气。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媳第二天晚上才赶回来,等他们到家的时候,所有亲戚朋友都早已经赶过来了。陈伯也已经安静的躺在放在堂前的棺材里。
这儿子在回来的当天晚上,就独自一人在堂前烧纸,焚香,守夜。也许是长途跋涉回家太累,也许是伤心过度。迷迷糊糊中,竟然也就趴供桌上睡着了。忽然,喔喔~喔~。两短一长的一声鸡叫,把他从睡梦中惊醒。正在诧异家里并没养公鸡,何来鸡叫的时候,忽然,从堂前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脚步声往院子走去。然后嘎吱一声开门的声音。接着脚步声就渐渐远去,直到最终消失不见。陈伯儿子以为是自己错觉。可是转身发现,堂前外面,院子里关着的院门,真的是向外敞开着的。这下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怵。
接下来的两天,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每晚三点左右,不知道何处的鸡叫一声,过后就是脚步声,接着紧闭的院门被打开。陈伯入土后的第二天,他儿子儿媳特意去那片菜地看了看。令他们惊讶的是,别人家两天没浇水的菜地,菜叶都发黄枯萎了。而陈伯家五天没人打理的红薯地,玉米地里,都是绿油油的,长势非常好。一家人都犯嘀咕了。莫非是老人家走了,也没忘了早上三点起来给菜地浇水吗?
到了头七夜晚,事情变得更加诡异,由于头七不允许亲属走出房间。一家人从晚上十点,就被堂前一直徘徊的脚步声惊扰着,陈伯的老伴听着这熟悉的脚步声,不由得低头哭泣哽咽。心知这就是老头子回来了。到了凌晨两点左右,脚步声停止了,接着堂前传来了呜呜呜的哭泣声,哭得很凄惨悲伤,似乎是陈伯在和家人做最后的诀别。躲在屋里的一家人,虽然觉得是老伴,老父亲的声音。但依然听得浑身战栗,惊惧不已。这哭声哭了好一会。喔喔~喔~,三点整,准时一声鸡叫响起。接着脚步声又往堂前外面院子走去,嘎吱一声开院门的声音。脚步声逐渐远去。
这是刚才抽空一条一条码字在手机短信里的,一会有空把结局更完。手机党不容易。谢谢大家分享的故事
头七过后,再没发生鸡鸣三更的事,也没有脚步声再次从家里走出去。后来家人说,那是陈伯每天三点起来去地里浇菜,因为头七过后,魂魄再无法回来看望家人,也无法为家里再做什么事情。所以头七那晚,一直在堂前徘徊。而且哭得特别伤心。后来头七后的第三天,儿子儿媳又外出务工了。那片菜地再也没人打理了。没过多久,地里的红薯和玉米全都枯死。
今天故事就到这了,照例和大家说声晚安~有故事的朋友继续更新~
喵喵今天讲了好多非常好看的故事~鲜花一捧~
周一通常是一周之中,最令人苦不堪言的日子。依然向大家问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