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忠诚 ----特殊题材的惊险小说

  @野儒王破坏 101楼 2014-02-18 12:20:00
  好!楼主知识面太广了
  -----------------------------
  呵呵,爱看几本闲书而已。
  谢谢大家阅读,欢迎多提意见。
  @大河滩的虫 104楼 2014-02-18 15:52:00
  这一段真复杂,涨姿势了
  —————————————————
  呵呵,主要是想突出真实性,表现战争的复杂残酷,而不是儿戏。
  
  所有的军事装备描述全部根据公开出版物
  更正:海军省建造局改为防卫省海军技术建造局较为合理
  @野儒王破坏 108楼 2014-02-18 20:30:52
  望楼主多写一些虐小日本的
  -----------------------------
  呵呵,请继续看,情节发展绝对出乎意料,不过,我会以基本事实为基础,真实的描写才更能刺激人的神经。
  三秒钟后反应堆的压力就完全降了下来。成吨的冷却剂猛然化为蒸汽,向周围的舱室弥漫开来。主控制台上的许多警铃立刻响了起来。一眨眼的功夫,荒田秀夫遇到了所有核潜艇轮机工程师的恶魔,他训练有素的自然反应就是伸手揿下快速停堆开关,但是反应堆密闭壳里的蒸汽已使棒控制系统失灵。没有时间采取措施了。荒田顿时明白,这艘潜艇注定要完蛋了。接着他打开了应急冷却剂控制装置,让海水涌进反应堆密闭壳。这自然引起了全艇的无比惊恐。

  在前面的指挥中心,艇长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样的紧急事件。“神潮”号正在330米深的水中航行。他必须立即把潜艇升到海面上去。他大声命令把压载水舱的水全部排掉,操作水平舵全力浮升,在“神潮”号巨大的压载水舱里有一组快速火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被点燃,利用火药爆燃的巨大化学能将水快速泄出舱外,但这也需要时间。

  反应堆紧急事故的发展是受物理学法则支配的。由于反应堆里已没有冷却剂来吸收铀棒的热量,核反应实际上已停止——没有水来减弱中子流了。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剩余的余热足以使舱室里的所有东西都融化掉。流进密闭壳的冷水吸收了热量,但也使许多中子减低了速度,留在于反应堆堆芯里。这就引起了失控反应,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热量,超过冷却剂所能吸收的极限。先是冷却剂流失,而后情况就变得更糟,冷却的海水被快速的加热了,反应堆的核心现在就像是一锅快速翻滚的热汤。这样,用不了几分钟全部堆芯就会融化掉,而“神潮”号正需要那几分钟才能浮上水面。

  荒田秀夫坚守在轮机舱他的岗位上尽一切力量干着。他知道,他个人的生命已几乎肯定是保不住了,但他还必须为艇长争取时间使潜艇浮上水面。他受过处理这种紧急事故的训练,他大声发出口令执行着任务,但这只能使情况变得愈加险恶。

  他的值勤电气技师把电力控制盘的开关从总电源扭到了紧急情况,因为涡轮交流发电机里的剩余蒸汽就快耗尽了,电源供应再过几秒钟就要停止。顷刻间,潜艇就要完全依靠备用蓄电池供电了。

  驾驶舱里,自动打开到了水力发电控制开关。这样,不但小小的平衡调整片有了动力,而且水平舵也有了动力。这时潜艇立即以15度仰角向上浮升,仍在以39节的速度前进着。压载水舱里的水已被爆燃火药的压力全部排尽,潜艇变轻了,象爬高的飞机那样浮上来了。受惊的驾驶舱人员顿觉他们的潜艇以45度仰角向上浮升,而且角度越来越大。没过多会儿,他们都只顾忙于使自己站稳,顾不上想方设法来解决发生的问题了。此时这艘“神潮”潜艇以50海里的时速几乎垂直地向上浮升着。艇上的人员和所有没有固定的物件都向艇尾倒去。

  在艇尾的发动机控制舱里,一个水兵撞着了总配电盘,他的身体造成了短路,全艇都断电了。一个正在前面鱼雷舱里清点救生设备的厨师,拼命奔向紧急救生舱,一边还在手忙脚乱地穿海上救生服。他虽然只有一年的经历,但很快就已明白了呜呜的譬报声和潜艇本身从未有过的动作说明了什么。他按照在潜艇学校学到的知识,使劲地拉上了舱门,开始操作应急操纵系统。

  “神潮”号象鲸鱼冒出海面那样蹿出了太平洋海面,露出了3/4的艇身,然后又猛地栽下去了,日本最新式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在第一次长距离试航时永远的沉入了太平洋的滚滚波涛下。



  中国 “长城”号潜艇

  “指挥塔,我是声纳室。”

  “我是指挥塔,我是艇长。”

  “艇长,你最好听一听这个。‘目标一号’刚出了异常情况。”“长城”号的声纳技师长报告说。李长海上校几秒钟后就来到了声纳室,戴上插在控制台上的耳机。李艇长听到了一阵猛烈的撞击声,汽轮机的噪音停止了。几秒钟以后,听到了一连串爆炸声,接着是潜艇迅速下沉时发出的断断续续的艇体爆裂声。

  “出了什么事啦?”李长海吃惊地问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活人见过地狱的模样,但此时在“神潮”号上的人却是最接近地狱的人类。
  在“神潮”号的反应堆中,失控的裂变反应实际上已湮灭了流入的海水和铀燃料棒。棒的碎屑聚落在反应堆密闭壳的后壁上,那里马上就出现一个一米宽的放射性熔渣粘坑,足以形成其自身的临界质量。裂变反应仍然不见减弱,这次是直接作用在坚硬的不锈钢密闭壳上。任何人造的东西都不可能长时间地经受得住5,000度高温的直接接触。十秒钟之后,密闭壳壳壁损坏了,铀物质大量散出,冲击着后舱壁。
  荒田秀夫在这个世界上最后见到的是一团蓝白色的闪光,几十毫秒内,他和其它在后舱工作艇员的身体就化为一团白雾。
  在潜艇前部,几乎呈垂直角度的潜艇在水中平缓了下来。压载水舱的高压空气,由于底部进水而逸出,压载水舱里立即进满了水,潜艇的角度也平了下来,于是没入了水中。潜艇前部的水兵们尖声大叫起来。舰长不顾自己的腿已断,挣扎着站起来,设法控制局面,想把部下组织起来,及时逃出潜艇。可是,这艘以历史传说中的巨大而惊人的潮水命名的潜艇遭到了灭顶之灾。

  在轮机舱里,由于潜艇的角度改变,熔化的棒芯掉到了舱面。炽热的物质先是灼烤了钢制的舱面,烧穿以后,又落到了超强度钢材制成的的耐压艇体上。几秒钟以后,轮机舱所在部位的外艇壳裂开了一个口子。“神潮”号最大的舱室里很快就灌满了海水。这使潜艇完全失去了它仅有的一点储备浮力,接着又变成了锐俯角,这艘潜艇就此开始于它最后的一次下潜。

  正当艇长再次让驾驶舱里的人员执行他的命令时,艇尾下沉了。他的头撞在一台仪表控制台上。生还已无望,他同部下一起同归于尽了。“神潮”号向后下沉,当潜艇沉到海底时,螺旋桨还在乱转着,搅起了一团泥沙。
  中国 “长城”号潜艇
  “ 艇长 ,上次我们的一艘常规潜艇鱼雷爆炸沉没的时候就是这种声音,耐压艇壳爆裂了,海水大量涌进舱室,螺旋桨在惯性作用下的转动”声纳技师像在背诵教科书上的段落一般。
  没错,海水正哗哗地涌进那艘潜艇。他们已听到了压载水舱重又灌满了水,这只能说明此时海水正涌入潜艇的内部舱室。如果他们相离得再近一些,他们可能还会听到那艘遭到厄运的潜艇里官兵的尖声呼救。李长海心中不知是悲是喜。海水不断地涌进潜艇,令人心惊胆战。潜艇里的官兵都要死了。那是日本人,是他们这次的追踪目标,但他们不是敌人,不过现在这都不重要了,因为无论是谁都没有营救“神潮”号的能力,悲剧的结局已经注定。
  十分钟后,“神潮”号沉落到了1500米深的洋底。潜艇猛烈地撞击在大陆架边缘的硬沙海底上,内部舱壁经受住了,这是这艘潜艇使用的高强度钢材的一大功劳。从反应堆舱往后的所有舱室都灌满了海水,全艇半数人员都在那里死去了;但前面的舱室还没有进水,而这种情况更糟。由于艇尾的氧气库无法使用,又只有蓄电池供电来开动复杂的环境控制系统,那里的40名官兵只有有限的一点空气。他们没有迅速地死于汹涌的西太平洋海水中,而只能慢慢地窒息而死。

  沈静获得了一次期盼已久的长假,在江南那个安静的城市中,陪伴着古稀的父母在公园里散步,睡在一直为自己保留的房间里,吃着地道的家乡菜,在周日和母亲一起去教堂礼拜,身体和心灵都获得了难得的平静,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和安逸。
  早饭之后,父亲翻看才送到的新闻早报,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在这个信息时代也没有半点更改。
  “哎呀,怎么会有这种事情”看到一则新闻,他突然大声喊了起来。
  “怎么了?”沈静很少见到儒雅的父亲这么大声的说话。
  “你看”父亲把报纸递给了她
  “日本政府高度质疑新型核潜艇被中国击沉,正组织大规模救援”
  “唉,又不太平了”父亲叹息了一声
  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

  中村美枝,是日本启动大规模军事扩充后的第一个女性战斗机中队长,也是整个日本空军中屈指可数的获得过反卫星导弹飞行资格的精英飞行员。今天,她要执行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务。
  她检查了一下,以确定那丑陋的导弹确实是适当地固定在挂架上。那枚导弹是从安全仓库中拿出来的,已经由一组专家重新检查过了。中村凝望着导弹,希望它可以在这次实战中起到作用。
  她登上了F-15EJ鹰式战斗机。她用手抚触仪表板和操纵杆,调整座位,然后将数据输入座舱壁上的惯性导航系统,这样飞机本身就会知道它自己在什么位置。准备就绪之后,她点燃引擎,头盔保护着她,隔绝了惠特尼PW-220PJ引擎的尖锐巨声。引擎仪表上的指针转到适当的位置,在她下面,机务长详细地检查了飞机,然后挥手引导她将飞机滑行到外面。外面有六个人站在红色警告线后面,以保护他们的耳朵不致受到巨声的伤害。有一群观众总是好的,她想。

  “鹰式战斗机一—○—四已准备好滑行。”她告诉塔台。

  “一—○—四,知道了,你可以滑行了。”塔台管制员回答:“风向二—五—三,风速十二节。”

  “知道了,一—○—四准备起飞。”

  中村美枝将座舱罩拉下,机务组长立正,给她一个完美的敬礼。中村少佐轻轻推动鹰式战斗机的油门,飞机滑上跑道。一分钟之后,她已经在空中,她的飞机指向天际时,像丝一般顺滑的力量包围着她。

  海洋一号卫星刚完成了向西的机动航程,它在冲绳上空转弯,朝着西面的西太平洋上空飞去。在卫星地面控制站内,工程师们准备打开卫星上强有力的海面搜索雷达,以定位日本海军为“救援行动”投入的巨大舰艇编队的方位。
  中村少佐放慢速度,接近空中加油机的尾部,操作员熟练地将加油管伸入战斗机背后的加油孔。数分钟之内,12吨重的燃料输入了她的油箱内,当她脱离加油管时,一小团石油挥发逸出到空中。

  “日冕,这里是一—○—四,完毕。”她透过无线电呼叫道。

  “一—○—四,这里是日冕。”一架正在1万2千米高度飞行的E-767上的任务控制军官回答她。
  “加油完毕,准备离开,所有机上系统显示出绿色状态,准备发动拦截爬升,待命。”

  “知道了,一—○—四。”

  中村少佐让她的鹰式战斗机保持着小圈子的回转。她不愿意在开始爬升之前浪费一滴燃油。她的身体在座位上轻轻地移动,动作则轻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这却是她飞行中情绪最为强烈的一刻。她的眼睛盯住座舱仪表,她告诉自己,沉住气。
  当“神潮”沉没的消息传到防卫省时,少壮派军官哗然了,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人干的,必须还击,首相府和内阁开了几次激烈的会议,最后政府耍了一个滑头,赋予防卫省自主防卫权,至于何时何地,如何行使,由军事指挥官相机行事,最后防卫相决定先打下可能侦查“日本救援船队”的中国海洋侦查卫星,中村美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起飞的。

  设置在九州岛的“超级铺路爪”雷达找到海洋一号卫星,当时它正掠过九州和四国岛上空,轨道已降至560公里。电脑将它的航程和速度与旧有的资料做比较,将资料与中村飞机位置匹配,另一台电脑则发出指令,再将指令传送到E-767上。

  “一—○—四,朝航向二—四—五飞行。”

  “现在正向转向。”少佐做了一个急转弯。“已转到二—四—五方向。”

  “待命……发动!”

  “知道了!”中村将油门推到底,然后点燃了加力后燃器。鹰式战斗机向前冲出去,像一匹赛马一般,在几秒钟之内加速到一马赫。接下来,她放松拉杆,将战机拉成四十五度仰角,仰角夜空中仍继续加速。她没有看窗外,她的眼睛紧盯住座舱仪表:这架战斗机在接下来的两分钟之内必须保持一定的飞行轨道。当这架鹰式战斗机冲出天际时,高度指针在仪表面上转动,1万5千米、2万米、3万米、3万5千米。星光出现在黑暗的天空里,但是中村少佐并没有去注意它们的美丽。

  “来吧,宝贝,让我们找出那个混蛋,为烈士复仇……”她极力地想着。

  机身下的反卫星导弹寻的头启动了,搜索着天空着那枚卫星发射出来的红外线热讯号。一道光点出现在她的仪表板上。

  “我的武器正在追踪!再说一次,我的武器正在追踪。自动发射程序装置已经启动,高度3万5千700米。导弹已经脱离!已经脱离!”当这枚重型导弹射出时,她可以感觉到飞机突然向一边倾斜。她立即将她的油门拉回较低动力位置,稳住机身。她检查油料状况,开着后燃器爬升几乎用尽了她的油箱,但是还有足够的油料可飞回冲绳而不须空中加油。当她转身飞回时,并没有看见那枚导弹,但已经没关系了。中村少佐向右转,让飞机下降到飞回冲绳海岸的正常航道上。

  在E767上,一具追踪摄像机跟随着向上直冲的导弹。固态燃料火箭燃烧了三十秒,然后弹头脱离。缩小型的迷你导向追踪载具,也就是红外线热感测寻标器,追踪到它的目标。海洋一号卫星上的废热气散布到太空中,产生的红外线讯号强烈到可与太阳的热度匹敌。导弹的微型计算机计算出拦截的轨道时,迷你导向载具作了一次小小的调整,卫星与导弹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卫星正以一万八千公里的时速向西南航行,而迷你导向载具则以超过一万公里的时速向东北航行,就像一架高科技化的“神风特攻队自杀飞机”,然后——

  “万岁,万岁!”E-767上的控制军官大声喊叫,并且眨着眼睛,目光从液晶屏幕逼人的亮光上转开,几百公斤重的钢和陶片转瞬间化为灰烬。“这是一次击毁,再说一次,击毁!”

  电视画面接连到防卫省的指挥部,有一个雷达画面辅助它。那枚巨大的卫星现在已扩散成一团轨道上的尘雾。“目标消失。”一个冷静的声音说道,随即“万岁”的呼声响彻了整个大厅
  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大家提意见
  内容预告:

  面对日本的挑衅,中国如何回应呢?日本社会深受保守的民间大财团控制,他们又会寻找什么机会呢?恐怖分子手中的“圣火”会成真吗?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宁海省 海军航空兵一号前进基地
  刘亮穿着全套的飞行装具坐在基地的待命室里,他的搭档——30岁的武器控制员岳小东也和他一样穿着,此刻正在一个长沙发上打着盹,他们已经二级待命24个小时了,3天前日本政府宣布为进行“救援行动”在西太平洋上设立了警戒区,为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空中自卫队的飞机大规模出动,48小时前,F-15EJ已经以编队形式靠近东海领空了,最近一次离上海只有不到300公里。为防止挑衅升级,上级命令刘亮所在的“海空卫士团”进入二级戒备,时刻准备出击。
  作为全军两次飞行比武的冠军,刘亮和他的搭档一样即紧张,又兴奋,这次的敌人可不是“蓝军编队”了啊,自己能胜利吗?他心里真的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是不打一次又怎么能知道呢?

  “一级戒备,全体一级戒备”扩音器里传来了紧张的声音。
  冲出待命室,奔向防弹机堡,自己的战鹰早已准备就绪,围着飞机绕了一圈,看着机翼下挂着巨大的银鹰-12中距离主动弹,和小巧漂亮的霹雳-11红外成像引导格斗弹,心里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和地勤交接飞机后,刘亮爬上前座舱,岳小东紧随其后坐进了后舱,这是一架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2,去年刚接受了国产电子设备升级,这样它就可以使用种类繁多的制导武器了,打开总电源开关,旋开供氧开关,检视3台多功能显示器,核对平显功能,开启EPU辅助动力系统,测试雷达信号,一切都很正常。
  5分钟后8011号战机和其它的3架同型伙伴一起滑出了地堡,驶上了起飞跑道。
  “鹰一号准备完毕,请指使”刘亮向塔台起飞控制员请示
  “鹰一号,请待命”
  十分钟过去了,“鹰一号战斗起飞”控制员的命令击打着刘亮的鼓膜。
  “鹰一号,起飞”
  随着命令的下达,四架战机的尾部喷出了蓝白色的火焰,足足有十米长。
  土星AL-31F的巨大轰鸣响彻了机场,刘亮听到的声音不大,但是在0.5秒内他感到一只巨大的手把他和他的飞机猛推了一把。
  平显上的数字不断跳动,5秒之后达到了650公里,这时候,刘亮的双手把驾驶杆轻轻向后一拉,他们冲上了蓝天。
  四分钟后,当8011号爬升到1万2千米时,耳机中传来了“B,B”的提示音,岳小东看了看正中的显示器,一个代码”3011“,这是数据链传来的问讯口令,迅速在键盘上按下”8011”,不到3秒,一串数字和代码跳动在屏幕上,这是新型海空一体数据链传来的导航代码,输入飞行计算机后,飞机上的北斗/惯性导航系统将自动引导他们飞向正确的战术拦截点。
  “鹰一号,锐眼呼叫”
  这是飞行在东海上空的大型空中预警指挥机的战场管制员的声音。
  “锐眼,请指示”
  “转向2046,高度下降至7500”
  “鹰一号 转向 2046”
  刘亮向左一压驾驶杆,8011来了一个急转弯,下降了5000米
  “B,B”耳机又响了,屏幕上的代码表明4架F15EJ就在离编队26公里处。
  “小东,注意观察“刘亮的无线电处在机内模式,只有他和后座飞行员可以对话。
  “看到了,3点钟位置“岳小东的无线电在编队广播模式,此时其他3架伙伴机也听到了他的声音。
  “鹰二号报道“
  “鹰三号报道“
  “鹰四号报道“
  “鹰击长空,重复 鹰击长空“刘亮大声命令
  苏-30向飞鹰一样向目标方位直击而下,突然F15EJ像散开的花朵一样向四面飞去,这样鹰编队也被迫散开,一对一的盯住对方。
  小保方四郎是一个有20多年飞行经验的老F-15中队长了,对东海上的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是非常熟悉的,但今天他格外紧张,因为上级给他的命令是“制造开火的机会,但绝不开第一枪“,这个命令简直是疯狂,作为日本和平时期培养的自卫队军官,他从内心深处是不想制造任何摩擦的,但是他也记得从家里出发去基地的时候,妻子,儿子还有上小学的女儿一起为他送行,女儿稚嫩的童音一直回旋在他的耳边
  “爸爸,加油干啊”
  欢迎他家多多批评
  自己顶。
  
  谢谢支持
  刘亮注意到自己4点钟方向的F-15EJ在机尾和机头画上了一轮从大海上升起的太阳,这是编队长机的标志,说明对方至少是一位中队长级的精英飞行员。
  “好来,就是你了”刘亮嘀咕了一句,把战机向4点方向来了一个侧滑,这样有可能咬住对方机尾。
  “唔,好家伙”小保方嘟囔了一声把F-15向相反的方向来了一个滚转。
  就在他转到刘亮座机10点钟方向的时候,突然打开了后加力燃烧器,然后向后猛拉操作杆,F-15EJ拖着长长的尾焰向前疾冲,几乎在加速的同时以几乎垂直的角度向上攀升。
  在机头角度达到85度的时候,小保方关闭了加力后燃器,把发动机节流阀收到最小,手中的驾驶杆继续向后拉,就在一瞬间,他抢到了8011座机的后半球。
  “好家伙,有一手”刘亮有点佩服对手了。
  小保方有点得意了,眼睛看了一眼夹在仪表板旁的全家照片,“爸爸干得还不错吧”,在目光收回的同时,顺手打开了火控雷达的开关,左手在节流阀上操作光标,放在了自由空战的模式,此时雷达一旦锁定目标,就将数据传入AIM-120C导弹,然后自动发射。
  其实,小保方并不会真的发射导弹,至少不会先发射,所以他没有解除火控系统的保险,这样,至多会激活导弹上的雷达导引头,但不会点燃发动机,所以这还算是一种“安全的挑衅”。
  有一点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架F-15EJ不是在制造它们的三菱工厂进行升级维修的,而是在嘉手纳基地的停机棚内由机务工程师代劳,这样做正是为了节约军费,以便进行“神潮”级的建造,在更换相控阵APG-82雷达的时候要连火控计算机一起更换,新计算机内的软件系统有一处微小的错误,这个错误将使处在自由空战模式的时候,忽略火控系统的保险设定,美国的制造商及时发现了错误,并将软件升级包发给了三菱宇航公司,但是三菱没有提供给空中自卫队,连一则提示信息都没有。
  “哗哗哗”刘亮的耳机传来一阵尖锐的响声,这是雷达告警系统的声音,这表明飞机被锁定了。
  没有过多的慌张,他把节流阀设定在80%的位置,向后猛收驾驶杆,飞机像发怒的眼镜蛇一样高高昂起了机头,60度,80度,90度,110度,在1秒钟的持续时间内,8011号的空速降到了0公里!他完成了一次眼镜蛇机动。
  大家早上好。
  
  顶。
  
  @陆渊大哥 129楼 2014-02-21 11:04:00
  相当精彩,远胜其他人!!!

  —————————————————
  谢谢您欣赏。
  
  @野儒王破坏 131楼 2014-02-21 11:49:00
  你敢多更点吗?哈哈

  —————————————————
  我尽力吧,谢谢关注。
  
  @陆渊大哥 129楼 2014-02-21 11:04:28
  相当精彩,远胜其他人!!!
  -----------------------------
  @大河滩的虫 133楼 2014-02-21 14:06:35
  这个我完全同意
  -----------------------------
  谢谢大家鼓励
  眼镜蛇机动当然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摆脱雷达锁定的特技动作,刘亮对此有很深刻的印象,获得第一次全军大比武冠军就是靠它在关键时刻甩脱了竞争对手---另一位王牌飞行员的致命锁定。
  如果日机是F-15J或者是未进行改装升级的F-15EJ,眼镜蛇机动使飞机获得的短暂极低速度将使座机和追踪机之间失去“多普勒效应”,所有的战机雷达都是基于这个原理设计的,没有了这种19世纪发现的物理法则,雷达必定脱锁。苏-30和老式F-15上装备的雷达是依靠4台电机驱动天线做机械运动,雷达上的计算机可以连续储存10个目标机的运动轨迹点,一旦发生脱锁现象,依靠软件能够计算出目标有可能再次被锁定的坐标,然后驱动天线转到相对应的坐标上,尝试再次锁定,飞机在天空中运动所涉及的变量非常多,所以这个计算出的可能坐标,或许有好几百个,老式的机械雷达实际上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重新锁定,这样战术摆脱就成功了。
  小保方的座机没有使用机械雷达,它准备了先进的APG-82(V2),这种由美国雷声公司设计制造的雷达使用的是主动电扫描相控阵技术,它的天线不必转动,依靠上万个电子T/R组件,一秒钟内可以扫描几万个坐标参数,在雷达脱离锁定不到0.003秒,计算机给出了680个接触参考点,天线又花了0.2秒,再次锁定了8011号战机。
  F-15EJ上的火控计算机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极高危险度”的目标,锁定完成后的1毫秒内,目标的初始向量就通过光纤导线输入了AIM-120C的弹载计算机,启动了发射程序。
  第一步:装订目标轨迹
  第二步:激活导弹惯性平台
  第三步:激活并测试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
  第四步:激活高灵敏度激光近炸引信
  第五步:点燃固体火箭发动机
  小保方四郎并没有注意到任何异常,飞机只是稍稍向右边偏转了一下,很快就在电传操作系统的调整下自动恢复了平衡,最先注意到问题的是后座的武器控制官小林助,左侧显示屏上一枚导弹的标示由实线变成了虚线,一个大大的字母“T"不断跳跃,这表示一枚AIM-120C刚刚发射,主动导引头正在追踪目标。
  “长官,您做了什么?”
  小保方现在感觉到头盔里送来的氧气从未如此冰凉过,他们刚刚打了“东海上空第一枪”。

  刘亮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不对的地方,突然,一阵剧烈的颤抖从机尾传来,紧接着,发动机火警指示灯亮了。
  “搞什么鬼?小东,检查一下”
  “大刘,发动机爆炸了,见鬼”
  “我们被击中了,日本人开火了”
  岳小东在键盘下按动了数字“909”,这是紧急通告,将通过数据链传给预警机和自己的3架伙伴机。
  刘亮拼命抱住驾驶杆,想稳定住飞机,但是他们还是进入了下坠的“螺旋”,一侧发动机报废了,另一个也因为起火自动关闭,最糟糕的是尾翼上的方向舵被炸掉了,这意味着飞机只能这么一直旋转下去,直到接触海面。
  “跳伞,小东”
  岳小东没有犹豫,和电视电影上不同,飞机弹射的机会是非常短暂的,在这种时候,自救是唯一的选择。
  双手伸过头顶,握住弹射手柄,用力向前拉动,岳小东感觉到有一个人抓住他的手臂和双腿,紧紧地贴住座椅,这是K-36C弹射座椅的自动限位器在工作,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飞行员的四肢和脊柱。
  “轰”座椅下的速燃火药爆发了,推动座椅向上,很快椅背上的破盖器顶碎了座舱玻璃,1秒之后,他已经离开飞机200多米了。
  刘亮想多稳住飞机一会儿,这样跳伞的战友就不会被吸入“螺旋”中了,但是,大火烧穿了发动机的防火层,1800摄氏度的高温下,没有一种人造材料可以长久坚持,紧接着大火串到了油箱
  “轰”天空中闪现一轮火球,然后打着旋,向海底落去。
  后羿射日
  沈静结束了自己的长假,回到地处北国的国家反恐中心工作,重新进入了忙碌状态,这天晚上在浏览“新东洋日报”的网页时,被一则大大的标题吸引住了目光。
  “东海上空大胜,皇国神威再现”
  新闻的内容是从空中自卫队获得独家消息,东海上空大胜中国战机,这预示着皇国的重新崛起等等等。下面还配了几张照片,是各种右翼团体庆祝的画面
  “神圣帝国促进会大庆祝”
  “老兵联谊会大庆贺”
  “爱国妇女联谊会大祝捷”
  “什么乌七八糟的”熟悉日语,了解日本文化的沈静,对日本社会的种种激进右翼团体非常熟悉,但还是被这种欢庆圣诞的阵势给惊住了。
  再进入日本共同社,NHK,朝日新闻等大媒体,发现只在不是很起眼的角落有一个豆腐块文章。
  “空中自卫队和中国军机发生接触,我机平安返航”
  “奇怪,民间如此兴奋,但是国家媒体好像不是太来劲啊”沈静对这种人格分裂似的报道觉得非常惊奇。
  第二天沈静起得很早,她有听广播的习惯,但是今早一则平淡的新闻让她愣住了。
  “我军机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目前正全力搜救人员”
  以一个情报人员的职业敏感,沈静得到了自己的推论
  “看来确实和日本人发生了接触,而且我们吃了点亏”
  在去上班的路上一则手机上的保密通知引起了她的注意:
  “请去2223会议室报道”
  2223会议室在反恐中心的西翼,属于那种装修简陋,但保密性极强的会议场所,奇怪的是参加会议的人很少,只有崔勇,中心王主任和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中年人。
  “沈静同志,请坐,这是国家安全对策中心的同志,现在我受命和你谈话,下面你所听到的都是极高机密,你不得向任何人外传”王主任脸色庄重。
  ”你前一段时间写过一篇提议高度重视对日工作的报告,上面说军国主义复活,恐怖主义结合的发生概率在近期非常高“
  “额,是的,那只是一篇推测性的文字”沈静开始怀疑是不是那篇报告惹了什么祸。
  “最高领导层很重视你的发现,提议你加入“黑子”计划,这是一个最高等级的危机应对计划,涉及军事,经济,情报等多方面”
  “我们几天前在东海上空损失了一架飞机,一名飞行员获救,另一人牺牲,现在经过研究得出两种结论:
  一 日军小规模挑衅,希望我们主动反击,借口制造更大事端
  二 日军误击,纯属事故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现在的局势都很紧张,我们毕竟在战术上先输了一招”王主任顿了顿
  “现在最高决策层决定在战略层面上进行反击,压倒对方”
  内容预告:

  什么是战略威慑?核武器?是的,但又不是,那是一种老式的威慑,今天的战略工程是什么?原理是什么?后羿如何射日?请继续关注作品。
  谢谢支持。
  
  大家周末愉快。

  
  自己顶。
  
  从一个情报人员的角度来看,越是重要的会议,时间应该越短,这样才能让人抓住重点,这次见面会完全满足这个条件,沈静看了看手表,从开始到结束一共8分32秒。
  “你有30分钟的时间准备简单的行装,但是只限在这个建筑物内”那个一直不出声的中年人冒出了一句话。
  沈静有一个随时准备好的旅行包,里面有一些内衣及个人卫生用品,还有几件厚厚的冬装和简便轻薄的夏装,当她提着包来到停车库的时候,才用去了14分钟。
  那个自称康研究员的中年人站在一辆旅行车旁,身边是2个虎背熊腰的特勤护卫员,刚刚坐定,车子就启动离开了地下停车库。
  车子来到了郊外的一个军用机场,停机坪上,一架没有任何航空公司标记,只在机尾涂着五星红旗和B-801编号的波音-757ER已经放下了登机梯,发动机也发出了轻微的响声。
  “呵,是空军专机”沈静内自己嘀咕了一句
  上了飞机,发现和普通民航不同的是显得非常宽敞,座椅显然被拆掉了不少,机顶上播放视频节目的显示器也没有了踪影。
  在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穿空军迷彩作训服的年轻女兵指引下,沈静和那个康研究员坐在了一排,护卫人员显然没有登机,因此这是一架道道地地的“专机”。
  “这是特级机密项目,你去了以后,不但要好好听,好好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问,你已经获得了保密授权,回来以后就你了解的,结合国际形势,写一份简短的汇报,我提醒你,这份报告是供最高领导层阅读的。”
  飞机在康研究员的话语声中加速滑行。
  专机刚刚爬上高空就转了一个大弯,手表上的数字罗盘显示他们在向西飞。一路上沈静没有说话,只是闭目养神,渐渐地睡着了。
  她是被那个担任服务员的女兵轻轻推醒的。
  “请系好安全带,我们马上着落”
  “好,谢谢”沈静一边系安全带一边向窗外望去,她看到机翼下是连绵起伏的皑皑雪山。
  尽管坐过几百次飞机,但是在机轮停稳后,她仍然感觉到有些恶心,他们其实不是降落的,而是从空中笔直“砸落”下来的。
  从机舱走出来,身着春装的沈静马上打了一个哆嗦,旁边的康研究员看看她,微笑着说“欢迎来到帕米尔高原”。
  这显然是一个军民两用机场,沈静看到停机坪上还有空军的运输机,跑道上有一架民航涂装的货机。
  以偏远地区的标准看,候机楼还是非常现代化的,里面有一个装修的很有中亚风情的小餐厅,沈静和康研究员在里面吃到了熏马肠和手抓羊肉饭,以及味道极其厚重的酸奶。
  “第一餐不要吃太多,会头疼的”康研究员对沈静说
  就在他们吃饭的时候,一位60岁开外,身着没有任何标示的迷彩服,个子不高却格外强壮的人向餐桌大步走来。
  另沈静奇怪的是,一路上冰冰冷冷的康研究员主动站了起来,热情的和来人拥抱。
  “怎么你亲自来了,老林”
  “呵呵,我是一个老飞行员吗,要抓住一切机会飞行呀”
  “小沈,这是林豹将军,基地的”老大“
  “欢迎你们”这个林将军对沈静招了招手,就在前面引导,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偏僻的停机坪,一架没有任何标识的米-17V5已经转动了旋翼,显然马上就可以出发了。
  出乎沈静的意料,林将军坐在了机长的位置,戴上耳机,并示意他们也戴上。
  “我们有更好的飞机,不过一个工程师病了,要去大医院,让他们坐了好飞机,待一会儿起飞的时候你不要怕”他显然是对沈静说的。
  几分钟后,沈静明白了他的意思,直升机没有直接从地面垂直上升,而是先在跑道滑行了几十米,突然像翘翘板一样,机尾首先翘到了天上,接着机头向下转了180度,才慢慢恢复平衡,这时候米-17已经在天上了。
  “现在是高原,直升机动力不足,垂直起飞需要发动机满功率输出,用不了几次就要大修了,这个起飞方法是苏联人在阿富汗发明的,非常好用。”林将军解释了一番。
  很快,沈静就知道着落为什么那么惊险了,她看到整个机场实际上建在一个极高的山岗上,周围群山环绕。
  30分钟以后,沈静走下了直升机,此时她已经换上了厚厚的冬装。天空晴朗而湛蓝,这种深兰色表明此地已处在大气层的很高处,将军亲自驾驶一辆军用越野吉普,这让沈静吃了一惊。
  “你不用问,小同志。我自己开车是因为我们这上面没有空间容纳非必要人员,而且,唔,我过去是一个战斗机驾驶员。为什么我要把这条命交给某个嘴上无毛、刚懂得换挡的小孩子?你喜欢我们的路吗?”

  一点也不。沈静没有说出声来,因为将军正快速地冲下一个斜坡。这路刚够五米宽,靠乘客座位这边是一个徒坡。

  “上冻的时候你来试试看!”将军哈哈笑起来,“近来我们走运,天气很好。去年秋天尽下雨,一连下了两个星期。这里很不寻常的是,季风本来应该把水气都下到印度而春天却一直是这么宜人地干燥、晴朗。”到山脚了,他换了挡。一辆卡车从对面开来,吉普的右侧车轮在不平的路边乱石中滚过的时候,沈静竭力不要显出畏缩的样子来。将军有意跟他闹着玩,这一下正合心意。卡车飞驶过去时两车之间大约还有一米的距离,将军把车开回里面的路中间去。他又换档,因为他们要爬坡了。

  “我们的办公条件很简陋——无论如何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将军特别提到,“科学家们有优先权。”
  当吉普车爬完最后几米的时候,试验区就进入眼帘了。
  沈静看到1座像天文台一样的穹顶建筑,比她在智利参观过的世界最先进天文台的主体建筑大了足足一,两倍。
  “这就是我们的杰作,未来国家的战略基石”林将军的话语充满了自豪。
  “这个,是武器吗?”沈静一头雾水
  “当然,除非你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是小孩的玩具”
  “就是这个大家伙吗?”沈静指着穹顶问
  “哈,这是反射镜基座,我们有8座,布置在不同的山岗上?”
  “激光发射器呢?”沈静倾尽所能在大脑里搜寻知识
  “看那儿”将军手指向了不远处一座高耸的山峰,“那是2号发射器,它就埋在这座山里。”
  行动安排在第二天晚上,将军指定了一个被称为“老卤蛋”的工程师做他们的“导游”,这是一个40岁左右,极度不修边幅,头顶没有一根头发的鲁姓试验主任。
  第二天,鲁主任几乎花了一个白天的时间给沈静上课,那位康研究员一直陪伴左右,但看得出,他对系统多少知道一些。
  "你想知道什么呢?你对高能激光知道多少?你主修过物理学吗?“鲁主任向沈静发出了一连串问题,丝毫没有顾及她的脸由于尴尬而变得通红。
  他一边说一边把沈静和康研究员带进了一个地道,从那里有一座直通控制中心的电梯,电梯足足运行了4-5分钟,沈静猜想建设这里的时候一定打通了整个山体
  事实上控制中心坐落在山体中部一块突出的山岗上,从它的人员和装备来说显得太小了,那里有一百多个工程师(其中有六十个物理学博士),即使那些被称为技术员的人也能在国内任何一所大学讲授各门课程。他们在自己的仪表板前或坐、或走来走去。大部分人在抽烟,计算机冷却所需的空调系统拼命在保持空气的清新。到处都是数字计数器,大部分都显示着时间:格林威治时间,用它来追踪卫星;还有当地时间,自然是首都标准时间。另一些计数器显示着一个目标的精确坐标,所有的一切和一个标准航天发射控制中心几乎毫无二致。
  林豹将军也在这里,他和鲁工程师把沈静一行带入了一间小小的教室,里面有全套的视频播放设备。
  整个工程实际已经进行了16个年头,其中有4年是纯理论研究,论证,12年前开始建设基地,10年前基地完成基础建设,接着是激光器,反射镜的制造,实验,再改进,再实验,再制造的循环,直到2年前获得整体突破。
  “我想知道,基本的工作过程”沈静问了第一个问题
  “激光器发射激光---反射镜接收----调制激光---瞄准目标---击毁”鲁工程师的回答没有丝毫停顿。
  “激光束能产生16兆焦耳。你懂得什么是一个焦耳吗?”
  “我,我”沈静不知怎么正确表述
  “一兆焦耳大至上等于一包炸药。那么,我们刚好是发出了16支。实际上传送的能量略等于30公斤炸药,但它的物理效应不完全相同。”
  “你这是说,激光束实际上还不是烧穿靶子——而更主要的是动能效应。”沈静的技术知识已经用过头了。

  “我们把它叫做一次‘撞击杀伤’。”将军作了回答,

  “可是,是的,差不多。全部能量在一百万分之几秒内到达目标它比任何枪弹都要快得多。”鲁工程师补充了一下

  “我们有8台两兆焦耳的激光器,当然功率等级是按单个脉冲算的。每一台在几微秒,即一百万分之几秒内输出一个脉冲链。”

  “8台发射器产生的激光首先汇聚在围绕它们的8台独立反射镜上,然后从那里,再次汇聚到离试验场几公里外的4台反射镜上,镜子会转动,这样由8台激光束产生的能量会从4个方向完全聚合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目标”

  “它们必须——我是说,这些光束都必须完全协调一致,对吗?”

  “用专门术语来说,它叫做相控阵激光装置。全部光束必须相同。”

  “你们究竟是怎么搞法的?”沈静停了一下,“算了。我大概怎么也弄不懂了。好吧,我们把光线投射到下边的反光镜……”

  “反射镜是特殊部件。它由几千个小片构成。每片由一个压电电路板控制,这叫做‘自调节光学’。我们发送一个询问光束到校验反射镜——这个是在卫星上的——得到一个大气畸变的读数。光线被大气弯曲的程度由计算机加以分析。反射镜纠正畸变,然后我们进行实际发射。”

  “这么复杂?”沈静摇摇脑袋。

  “ 当然,在以往的12年多的时间里,耗资九百亿元于二十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取得上千项工程技术的突破,就是为了你所见到的这一切”林将军有些激动。

  “我很惭愧,我们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鲁工程师自言自语道

  “哦,不,你是这个工程的英雄,我肯定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有智慧的人,你解决了激光调制,目标瞄准和系统联动软件算法的开发”老将军由于激动脸有些红了。
  由于技术原理过于复杂,我将尝试在描述时精简部分细节,以便大家理解,如有人感兴趣,我单独开贴说明。
  自己顶
  
  @陆渊大哥 150楼 2014-02-23 09:59:00
  不更新,自己顶有何用??!!!

  —————————————————
  呵呵 写这种技术性强的文字要查资料,比较累,工作也忙,业余时间不多,还请见谅。
  
  @于阿树 152楼 2014-02-23 10:27:00
  看望朋友,力挺佳作
  —————————————————
  谢谢观赏。
  
  “对进度造成影响的最大困难来自哪里?”沈静进入个情报专家的角色。

  “激光输出功率的增长,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将军抢先回答道。

  “是的。我们的两个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加大激光空腔振谐器直径的办法。然而最根本的需要还是是探索出更好的极动磁子控制方法。”将军继续说。

  鲁工程师点头称是。他们一直为之努力工作的自由电子激光,其全部要害是:人们要能象无线电一样去“调谐”它,随意选择希望传导的光频——或者说,理论上如此。而在他们的实践中,光能的最高输出功率老是处于同一频率范围;并且也不对劲。如果对频率的选择更加灵活,那么就可以减少由动能变为热能的所谓”热晕现象“,但那就意味着要能更好地调节超导磁铁。它们被称为扭动子,是因为它们通过激光谐振空腔中的带电电子形成一个振荡磁场。不幸的是,使激光空腔谐振器加大的技术成就,同时也对它调节磁场通量的能力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影响。这还没有理论的阐明。科学家们的想法是:有一种次要的、未被发现的、在磁子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当然,那些技术工程师们说:对正在发生的情况,理论家们的解释有点不对头,因为他们知道磁子工作正常。争论震动了会议室,十分猛烈,但也是热诚的。许多聪明的人在一起努力寻找真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的真理。

  沈静在潦草记下笔记的时候,思绪也被细节缠绕。她觉得自己象是一个在大学实验室里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对那些可爱的亮晶晶的东西感到惊奇。她写道:主要的突破是激光空腔谐振器的设计,它使功率输出量大量增加,这是在食堂餐桌上搞出来的,一个工程师和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偶然发现了一个真理。在全新理论支持下的设计,可以比原有系统的输出功率增大100倍,未来有希望达到单台激光发射器一次产生100兆焦或更惊人的动能。

  “其实真正的限制一直是瞄准这一问题”鲁工程师插了话头。

  “你就是对目标瞄准系统有惊人成就的人。你为光束本身如何正确汇集找到了方法。”将军把身子转向了鲁工程师。

  “我们称这个算法为“折扇”,想象一下,一把倒着打开的折扇,不管扇面如何展开,最终都要汇集的扇柄上的一点,这是物理学原则决定的,其核心是有10多个多向陷门函数组成的,这需要很长时间来运算,幸好,我们有自己的“超级神威”计算机,它们在这个山体某处的一个地下洞穴里,这是为了方便散热”

  “你们不知道吧,离这儿150公里,有一个中型核电厂,专门为我们的工程提供电力”将军得意地补充了一句。

  “好了,战友们,休息一下,很快表演就要开始了”将军调皮的说。

  克雷格今天是第二个夜班了,澳大利亚内陆沙漠的夜晚冷得惊人,作为美国“国家空间监测网”的一名望远镜技师,他讨厌这个荒凉无比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天文摄影爱好者,他爱死这个地方了。使用监测站的一台3米直径大型折射望远镜,他已经为国家地理杂志提供了数千张精美绝伦的太空照片。当然,这不是他的主要工作,美国政府付给他每年12万美元的税后工资,外加四张往返美国的机票,是为了让他安心监测“太空垃圾”,如果世界各国的卫星,航天器,火箭发射,导弹飞行是“垃圾”的话。

  3米直径的折射望远镜是世界上所有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完美镜头”,它在拥有超级广角视场的同时,提供了0.1米的惊人分辨率。这个监测站最近一段时间很忙,这倒是因为在监测真正的垃圾---“日本天照号月球飞船”,据说起这个名是为了纪念他们伟大的神灵祖先---“天照大神”,可惜的是这个重达6吨的“无人飞船”,在地月转移轨道进行变轨点火时,一个燃料箱泄露了,这就意味着它成了最大的“空间垃圾”,几个月来,它的轨道越来越低,现在最低点已经在560公里左右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回地球上,它上面有日本自制的微型核反应堆,如果落在大城市,那就是可怕的灾难,因此要紧密监视,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预警。

  “大家伙今天很好,轨道稳定,像一个熟睡的婴儿”上一班技师对克雷格说。

  “哦,是的”看了看显示器上那有些丑陋的多边形垃圾,再看看轨道监测参数,克雷格认为今晚又是他的“国家地理照片时间”。

  “我们今晚的目标是日本发射失败的月球飞船,有一个内部编号“J0001””将军坐在控制大厅对沈静说。

  “再次检测。”耳机里传来了高级工程师的吩咐。

  技师们用反射镜追踪一颗远方的星星以测试整个系统的准确程度。哪一颗无所谓,他们每次测试时随便挑上—颗。

  “这真可作一台绝好的望远镜,是吧?”鲁工程师一边提示,一边看着他的电视屏幕。

  屋子的另一头,激光控制组的人正在忙忙碌碌,穿梭来去,一群穿军装的人站在后面交头接耳。接着对时间——离开始试验还有六十三分钟。技术员们一个个都溜到休息室去了。组长认为没有必要,他最后宣布对他的系统表示满意,让一切都处在—级战备状态。


  “加大功率!”鲁工程师在内部通话器里喊着,“最后检查一下各系统。”

  “跟踪摄象机进入工作状态。”一个技术员在报告,墙上扩音器放出来的声音充满整个屋子,“冷却液流动力正常。”

  “反射镜跟踪控制进入自动状态。”坐在鲁工程师旁边的一个年轻工程师报告说。这年轻工程师坐在他的转椅边上,目不转睛地看著一个电视屏幕,它现在还是空白的。

  “计算机定序控制系统进入自动状态。”第三个人说。

  沈静喝着茶,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不行。她一直想亲临发射火箭的现场,但总也没能办到。这是同一类的事情。兴奋之情不可抗拒。周围的人和机器都联成一个整体,要使这次发射获得成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宣告自己和设备己做好准备。最后:“准备全部激光系统提高到最大功率,进入工作状态。”

  “系统功率50%”
  “系统功率60%”
  “系统功率80%”
  “全系统满功率”



  “我们时刻准备发射。”主任工程师结束了他的程序。大家的眼睛都转向这建筑物的右侧,那里的跟踪摄影小组把他们的器械对准西北方地平线的一个部分。一个小白点出现了,向上飞去,进入夜空的漆黑怀抱……

  “目标截获!”


  几百米外,围绕激光发射器排列的8面反射镜一齐转动,当它们跟踪位于远山锯齿形地平线上的目标时,镜面几乎与地面垂直。在邻近小山头上那4面阵列的反射镜也同样在转动。外面,警报器长鸣,旋转式危险灯警告在开阔地上的每一个人躲开激光楼。

  在大电视屏幕上放着一张“J0001"天照号的照片,4个人必须用肉眼确认目标,以最后防止错误。


  激光传输天线阵里的反射镜群在缓缓地跟踪,在监视中的8个屏幕上可以看出它们的活动。一束低功率激光从一面“镜子”反射出去寻找目标……不仅给整个系统瞄准,它还在指挥操纵台上形成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图象。目标现已确定无误。

  “那里可以看到发射过程,你可以去”将军指了指控制室一面玻璃幕墙对沈静说。

  “不过,请戴上护目镜”将军又指了指一排护目眼镜。

  沈静快步走了过去。

  “指挥员同志,请批准发射”一名技师对着话筒说

  “开始发射核准”

  一名工程师拿来一盘像录音磁带一样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外壳是金属质地,鲁工程师把这盘“磁带”插入一个工作台的接口处,立刻,一排数字在大屏幕上快速闪烁。

  “最高统帅部批准发射,发射密码无误”

  林将军和鲁工程师一起走到前排的一个控制台旁,拿出挂在脖子上的钥匙,同时插了进去,并一起顺时针转动。

  “发射”
  @陆渊大哥 158楼 2014-02-23 20:43:53
  今天不能更新了??
  -----------------------------
  今天写得多,刚贴上。
  以后增加每段的写作量,增加可阅读量。
  谢谢诸位关注,请多多支持。
  @小马哥S 169楼 2014-02-24 11:00:41
  楼主今天更不
  -----------------------------
  在写ing
  戴上护目镜以后,周围的世界变得黑暗一片,连最明亮的星星都不见了踪影,沈静正在努力适应的时候,鲁工程师从背后轻轻推了她一把
  “沈同志,请取下眼镜,发射结束了”
  “啊,我什么都没看到啊?我,我,看到什么了吗?”沈静感到非常吃惊。
  “哈哈哈”鲁工程师第一次笑出了声
  “您想看到什么?光柱吗?那个只会在”星球大战“电影里才能发生,我们在很高海拔的高原,这里空气稀薄,灰尘很少,不会发生空气折射的现象,所以肉眼什么也看不到”
  “那为什么要戴护目镜呢?”
  “如果有一架误闯禁飞区的飞机,或者飞鸟什么的正好在光路上,不戴眼镜,你的眼睛无法承受,会失明的”林将军笑着补充了一句。
  “天啊,那玩意怎么了?”沈静看了一眼大屏幕吃惊的问
  半分钟前还完好无损,外观庞大,稍有些丑陋的“天照”号,现在从大屏幕上看去,就仿佛是一大块从冰箱里刚拿出的冰淇淋雪糕被烧红的烙铁狠狠刺了一下。
  “它好像全部融化了,这太惊人了”
  “数据还要分析,不过这次只是部分成功,至多60%”林将军降低了声音
  “你们管这个叫部分成功?”沈静感到有点晕
  “我们的目的不是烧化它,是让它彻底粉碎,从原子结构开始粉碎,就像它从来没有存在过”鲁工程师的语气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你们可以击落卫星,飞船,甚至空间站,也许还有导弹,这不是工程的目的?”
  “不是,那最多是工程的辅产品,我们几年前就可以击落卫星等航天器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将军望着沈静
  “那么,工程的整体目的呢?”
  “你有没有想过,在地球高轨道安置一面反射镜,而这个镜体是可以高速机动的,从地面汇聚的激光再发送到这面反射镜上,从那里再到达地面目标”
  “300-1000公斤炸药,以30万公里的速度击中地面,你能想象吗?”林将军的语调有点颤抖
  “上帝啊,这是“创世纪”“,沈静唯一能想到的情景是《圣经.旧约》里的开始章节。
  “所有的核武器和我们的工程比起来,都落后了”
  “它不只是武器,想过吗?用激光推动飞翼形飞行器,反射镜沿着轨道布置,不断加速飞船,那样可以不带多少燃料,就能够实现星际旅程,这是新世纪的产物”鲁工程师的眼睛有点湿润了。

  克雷格只是感到眼前猛然一亮,他面前的显示器黑了下来,没有信号了。
  “怎么回事,显示器坏了?”他抓起电话正要给维修技师打
  “呃,上帝,发生什么了?”显示轨道参数的显示器上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在报错,紧接着望远镜主控计算机的警报灯亮了,这预示着发生了重大停机故障。
  “操”,他一边去查看还在工作的任务故障管理控制台,一边招呼其它喝咖啡的同事过来。
  “他妈的,望远镜过载了,它侦测到一次巨大的能量爆发”
  “是不是小行星进入大气层了”一个同事问
  “没有道理,之前没有一点预警”
  “唔,这个能量等级是不是小行星在大气层爆炸了呢?”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控制望远镜的计算机自动开始重启操作,20分钟后,望远镜恢复正常了。
  “嗨,是不是设置数据被清空了,定位不对”一个年轻技师很快发现了问题
  一番仔细检查之后,克雷格发现参数没有任何变化,望远镜本身的机械定位也是精确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异。
  “奇怪了,该死的监测目标,日本人的飞船怎么成了这堆烂狗屎一样的东西”一名技师看着显示器惊叫了起来。
  “上帝,快接通国家防空指挥中心,我们侦测到一次高能量太空击毁,快,用特急信息”克雷格有点明白过来了。

  第二天早上,沈静和康研究员就离开基地了,这次他们座着新的直-18飞机,这飞机宽大,舒适,发动机噪音小,机体本身的隔音措施也做得到位,座在真皮靠椅上,机内乘客不戴耳机也可以很好的对话,沈静的大脑在努力回忆告别时与鲁工程师的交流。

  “目前最大的是”热晕“问题。最大功率传送到目标上才千分之几秒,就发生热晕了。这就意味着最需要的能量没有转化成动能,而是变成无用的热能了,我们功率传送的平均值是70至80兆瓦之间,还有点不够。这次试验发现,在”热晕“之外还有一个瞄准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要不是底座的防震装置没有安装好,就是反射镜基座不能补偿地球的自转震动。或者两个原因都有。不管是那种原因,我们总是遇到了麻烦,不能比瞄得三弧秒更准确。那意味着对高轨道目标只能精确到正负二百四十米——当然,这种目标是很稳定的,这种运动因素也是要一分为二的。”

  “怎么会是那样呢?”沈静问。

  “这个,一方面,如果你打一个移动的目标(低地轨道飞行物飞过天空相当快,大约每秒八千米),每度有一千四百米,那么我们追踪的目标是每秒五度。还听得懂?热晕总意味着激光把大量的热能放散到大气里去了。如果你高速地划过天空,你将不得不总是在空气中打出新的洞以便前进。不过好在热晕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变成严重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你有振动的问题,你每次改变你的瞄准点,就在你的瞄准几何参数里增加了新的变量,那样一来结果更坏。如果你射击一个相当稳定的目标,例如通信卫星,瞄准的问题倒是简单多了,可是你发射出去还是打到同样的热晕上,就会把绝大部分能量丧失在空中。能量没有按设计转换成我们要的动能,懂我说的意思了吗?”
  沈静表示懂了,实际上又一次超过了脑子的限度,她只是勉强懂得这小伙子说的那些字句,或者说凭借自己情报工作的功底,把这些字句强记下来了,至于,这些字句所代表的意思,她则是完全不懂。

  “那这次试验行动成功了没有?“她问了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当然成功了,可是要成为灵活使用,随心所欲的武器,形成开天辟地的威力,我们还需要时间“将军回答了

  “多长时间?“

  “再加大投入,也许5年,最多10年“

  “投入还不够大?“

  “当然,我们还需要好的医院,优秀的医生,如果有了好医院,你来的时候,患病的那个工程师也许不用死,你知道他们的价值吗?是无价之宝”将军的声音大了很多

  “还有,我们的警卫力量太薄弱,只有一个警卫连,训练也不够,如果可能,请向上级报告”

  沈静要把这些话语牢牢记住,在自己的报告里一定要适当的表达清楚。
  回到总部后,沈静把自己关进了保密室,这里和外界没有任何接触,吃住都不离开,基本就是一间高度防卫的监狱,在这里她要独立整理,回忆在工程基地所见到的,所看到的,以及对这次试验行动的全部细节,没有人可以帮助她,也不能再询问任何人。20个小时以后一份最后定稿的报告从保密室直接传输了出去,谁最终会看到自己的成果,沈静不知道,也无法得知,但记忆最深的是报告结束段落的文字:

  “如果从一个非专业人员的角度,看这次战略试验行动可能带来的国际影响,我觉得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可以概括,那就是
  “后羿射日“
  内容预告:
  试验能起到威慑的战略效果吗?日本的右翼组织是军国主义真正的衣钵传人吗?神秘的核弹能作为怎样的棋子布局?如何才能破解?

  请继续观赏。
  谢谢朋友们关注。
  从保密室出来,沈静觉得每一个细胞都精疲力竭,大概收拾一下私人物品,准备回家好好补一个觉,刚走到门口的安检处,就看到崔勇面带微笑的向自己走来
  “吃饭了吗?”
  “嗯,你问的是哪一顿?”
  “哈,那就几顿一起吃吧,我请你去餐厅”
  沈静知道他肯定有事要说,就没有推辞,和崔勇一前一后走进了大楼里的餐厅。
  果然不出所料,菜还没有送上来,崔勇就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叠报纸,有《观察家》,《明报》,《朝日新闻》以及那张《新东洋日报》
  “这是?”
  “你消息闭塞了几天,给你送点信息”
  她拿起报纸,细细翻看了起来,发现这都是最近一两天才出版的,而且都是国际时事版,
  《观察家》的头版消息是:美国总统特使紧急访日,未对外界公布细节
  《明报》则是:日本政府低调处理核子潜舰沉没事故,缩小调查规模
  《朝日新闻》:首相发言人表示高度重视日中关系,寻求一切改善可能
  《新东洋日报》则是通篇的:无用的胆小鬼政府,大力振兴武士精神治国是当务之急
  “呵呵,看来起作用了”沈静有些苍白的脸上微微带上了笑意
  “是的,美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空间监测点首先发现的,美国人对此是能猜个大概的,不过,这也带来了副作用,我们的工程一定会被他们紧紧盯上的,以后,国内安全处的那帮人有的忙了”崔勇呵呵一笑。
  “你回去好好休息几天,下面还有事情需要你做”崔勇补充了一句。
  没有解释,也没有追问,沈静默默的点了点头。
  “对了,你的个人生活有什么进展吗?”崔勇的这个问题显得格外唐突
  “这个”沈静不知道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
  “你上外国语大学的时候,不是有一个男朋友吗,还有联系吗?”
  “这好像是私人问题”她有点不高兴
  “呵呵,没什么,只是问问,可以适当接触的,你可以当成友好的建议”崔勇还是微笑着
  “谢谢,我会考虑的”

  忠臣藏

  浅野田一在这个悬挂着“静思”两字的和室内已经默默地座了一下午了,矮机上的茶炉散发出微微的红光,那把来自和歌名师手制瓦罐里的清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香气弥漫在他的左右。窗口的楠木刀架上一把明治时期的武士刀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出几分迷离的光彩。
  “吱”拉门被打开了,一个20岁左右,一身和服的年轻人半跪在静室外边
  “老师,高桥来了”
  “哦,让他稍等,我还有一段法华经要抄”声音干枯苍老
  过了足足2小时,门从里面打开了,浅野田一从里面缓缓走出,他的身材非常高大,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是仍然难以掩饰他英武的气质,虽然面带微笑,却给人一种夏日临玄冰的感觉。
  “老师好”一身西服的高桥广之助给浅野田一行了一个标准的师生礼。
  “广之助啊,你的事情进展得如何了?”
  “那些阿拉伯人说他们有一些值得一看的东西,想和我合作,谋取非常大的利益”
  “是什么东西呢?你了解清楚了吗?”
  “非常抱歉,他们很保密,不过我猜想,是核装置一类的东西”
  “哦,核装置?”苍老的声音更加可怕
  “是的,因为他们提出要我们提供几名在军事核武器项目上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所以,就很明显了”高桥的声音不高,但非常清晰。
  “好,可以先去看看,至于如何合作,等看到他们的东西再说”
  “老师,是想超越商务合作吗?”
  “呵呵,是的,如果是可用的东西,那么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的意思是?”高桥的眼里有疑惑,又有敬佩
  “我一直教导你要放开眼界,我们现在的政府太软弱,国民太习惯安逸的生活方式,我已经85岁了,不能再长久等待,要抓住一切机会复兴皇国,这么多年来,我们吉本会一直隐藏在社会的阴影里,从控制小公司开始,一直到控制大财团,今天,我们的实力足以支撑干一件大事情。”
  “是的,多年来,我们从不和那些右翼组织搅到一起,现在,我们是全日本最有名的慈善财团,组织发展得非常好”高桥有点激动的说。
  “那些右翼都是笨蛋加懦夫,上街游行能有什么用处,对复兴皇国没有半点好处,你记住,只要能恢复以往神国的荣耀,无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你看着吧,用不了多久,这个世界就要彻底改变了”
  “是,老师”
  “加快和阿拉伯人的接触,尽量利用好这些圣战分子”
  回复第119楼, @静静的河1979
  宁海省 海军航空兵一号前进基地
  刘亮穿着全套的飞行装具坐在基地的待命室里,他的搭档——30岁的武器控制员岳小东也和他一样穿着,此刻正在一个长沙发上打着盹,他们已经二级待命24个小时了,3天前日本政府宣布为进行“救援行动”在西太平洋上设立了警戒区,为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空中自卫队的飞机大规模出动,48小时前,F-15EJ已经以编队形式靠近东海领空了,最近一次离上海只有不到300公里。为防止挑衅升级,上级命令刘亮所在的“海空卫士团”进入二级戒备,时刻准备出击。
  作为全军两次飞行比武的冠军,刘亮和他的搭档一样即紧张,又兴奋,这次的敌人可不是“蓝军编队”了啊,自己能胜利吗?他心里真的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是不打一次又怎么能知道呢?
  “一级戒备,全体一级戒备”扩音器里传来了紧张的声音。
  冲出待命室,奔向防弹机堡,自己的战鹰早已准备就绪,围着飞机绕了一圈,看着机翼下挂着巨大的...
  --------------------------
  @flywing513 181楼 2014-02-25 10:36:22
  Pl11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吧?su30起飞速度绝对要不了650km,应该350km就差不多了,不过不用在意这些细节,好文,继续追更。
  -----------------------------
  呵呵,谢谢,PL11是半主动弹,我在写的时候故意编错型号,还有满载起飞的战斗机速度要比轻载状态高,不管怎么说,欢迎大家指出错误。
  白沙瓦城对任何一个来自远方的游客都是即美丽又危险的,这个巴基斯坦的边境城市拥满了从世界各地来的圣战分子,穿着传统服装的部落战士,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线人,各色骗子和大胆的强盗。
  他们是谁?高桥广之助实在有点纳闷。他花了一会儿的才认出是克森,这是他在脑海中寻找他所记得的一大堆照片后,才认出这位国际军火中间商的第二把交椅。他正跟一个巴基斯坦谈话。不知道这个人是谁……高桥的头故作轻松地慢慢转向那两人谈话的地方。那个巴基斯坦人可能有好几位保镖……最靠近的那个人显然就是一个保镖。看起来是相当有经验的安全人员,虽然有点老……也许快五十岁了。此人眼中有一股紧张——不,不能说是,应该说是警觉性。一个人可以控制他脸部的表情,但无法遮掩他的眼神——啊,那个人又把太阳眼镜戴回去了。不止他一个人。一定不止一个保镖,再加上克森的保卫人员。高桥知道自己的眼睛注意他们太久了,但——

  “哦。一个男人不小心撞到了他,他的体格比高桥小了一号,深色的皮肤,甚至可能是一个阿拉伯兄弟,但他说的是英文.在高桥有时间了解到自己已经被快速且技巧性地搜过身之前,此人只留下一句“抱歉”,便掉头就走。他无法确定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一名保卫人员检查过。好在他并没有携带武器,甚至连一把刀子都没有,他只带了一架尼康相机。
  克森看到那个撞过高桥的保卫人员用手在头上做了一个驱赶苍蝇的手势,这表示已经完成搜身了,一切安全。和那个巴基斯坦人礼貌的道别,把一个老式的遮阳帽戴在了头上,这是见面的标记。
  一个卖报纸杂志的小男孩来到高桥身旁,示意和他走,高桥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人在观察他,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一边装作取景,一边和小男孩拐进了一个小巷子里。
  他们来到一个独立的小院子,附近很安静,高桥注意到宣礼塔高大庄重的身影,意识到他们是在一所清真寺的后院内。
  “你好,远方的朋友”克森微笑着和高桥拥抱
  “你好,我的朋友”
  在品尝过一杯红茶后,高桥主动开口
  “有什么东西给我看吗?”
  “哈哈,是炸弹,当然,是核炸弹”克森的语气像一个推销地毯的阿拉伯商人。
  “核炸弹,谁制造的,哪一年的?”
  “大概是70-80年代,苏联制造的”
  “从哪里搞到的?”
  “阿富汗”
  “啊,战争的遗留物,它们有尾巴吗?”
  “啊,不不不,精明的商人绝不收强盗的赃物,这些东西是在废墟下发现的,俄国人早就忘记了”
  “当地人知道吗?”
  “啊,不,他们还以为是普通炸弹”
  “这不保险”
  稍微沉思了一下,克森站起来继续说
  “可以给知道的人一点钱,让他们去做烈士,放心,我的人很善于说服人”
  “现在在哪儿?巴基斯坦?”
  “哦,不不不,精明的人不会把宝石带在身上,它在安全的地方”
  “这很好,可是,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这个,取决于你提供的科学家”克森哈哈大笑
  “关键是如何使用它”高桥笑着说
  “这个取决于修复工作,能做成什么样,你要知道这些家伙可不小,嗯,当然也取决于我们的合作程度”
  “你的组织安全吗?我是说会不会有间谍渗透?”高桥看着可森问道
  “啊,在英国,我不能保证,但是在未来工作的地点,我绝对可以保证安全”
  “狡猾的家伙”高桥暗暗的骂了一句,这意味着修复工作和未来使用的自由在这个长者阿拉伯人相貌,却带着一颗英国头脑的人手中。
  “好吧,我的专家什么时间可以看到东西?”
  “啊,很快,很快,请听我的通知”克森站起来和高桥握了握手。
  谢谢大家关注。
  
  东京的上野是一处被樱花和御河围绕起来的美丽地区,位于该区西南部的公寓属于那种典型的“和宅”,外部小巧精致,内部装修考究,这里一直是大公司高级职员和大学教授的聚居区,几乎每一栋建筑都有大块的草坪和开着鲜花的小花园,以及一个两车位的连宅车库,这在寸土寸金的东京,不但是财富,也是身份的象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高桥广之助按响了其中一栋独立小楼的门铃。
  “我来此是想见桥下教授。”

  他告诉应门的女人,她很可能是桥下的太太。

  “请问您是?”她以很正式的口吻问道。这女人大约在四十五岁左右,瘦削的脸颊使突出的颧骨更为高耸,眼睛四周布满了鱼尾纹,紧闭的嘴唇毫无血色。她好奇地审视站在门阶上的这个男人,也许还带着一点警惕的成分。

  “我是他一个老朋友。”高桥面带微笑。“我能给他一个惊喜吗?”

  这个女人想了一阵子,然后她的表情转为友善,展现出良好的礼貌。“请进来。”

  房子很大,装修的非常豪华,但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刚来到客厅,桥下就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太凌乱了,以一个日本家庭的标准来说,简直是无法容忍的杂乱。
  “你怎么来我家了?”个子矮小的桥下浩大概听到了声音,从里面一间房间走了出来。
  “啊,您好,教授,我们有几个月没有见过面了吧,您还好吗?”
  “呵呵,我怎么会好,上次听了你的介绍,辞去了大学里的职务,本来以为会有一个好工作机会等着我,结果---”
  “上次的事情,非常抱歉,这次我来找您,就是为了弥补过失的”
  “是吗,不过,我已经有了一个工作邀请了”说着,又走到房间里,拿出了一个大大的信封,里面露出一张打印工整的邀请信。
  “巴西的,请我参加一个”和平项目”,1年技术咨询,100万美元,无需缴税”桥下的语气听不出是否高兴
  “您准备接受喽”
  “我太太喜欢巴西,关键是我们需要钱,这里的房子需要还银行的贷款,辞职以后,就断了收入,我是一个不会理财的人,没有存款”
  “太不幸了,我来弥补一下吧,巴西人太小气,对您这样的专家,100万太少了,我提供一个工作,至多半年,500万美元,从第三国直接转入您指定的户头,会计师由我提供,保证不需要缴纳一个子的税。
  “请喝茶”那个女人现在带着满面的春风出现在客厅,看来她一直在偷听谈话。
  “什么工作?”桥下还是有几分警惕的
  “为一个私人组织担任技术顾问,安全没有问题,这点我可以担保,但是,不管是工作期间,还是工作结束,您不可以向任何人谈起这份工作”高桥的神情极其严肃。
  “好,我信任你,可以接受”,其实对桥下来说,未来工作的内容他完全能够猜到,就在30年前为伊拉克萨达姆的“巴比伦”工程服务开始,他就对这一行业的所有潜规则都心里有数,第一条,就是要装傻。
  “什么时候动身?要保密吗?”
  “不需要,我们是去旅游,不过,您最好带足防晒用品”高桥点了点头

  两天后,他们乘坐“全日空”班机飞抵伊斯坦布尔,在那里装模作样的旅行一周之后,又搭乘巴基斯坦航空的飞机,来到了白沙瓦,当天下午,一辆路虎吉普载着他们向阿富汗驶去。
  开到目的地点比正常多花了一天时间。克森的司机在途中故意乱绕,虽然太阳的位置还是会使车内的人知道他们是往那个方向行走。他不知道从东方来的家伙到底受过什么训练,所以唯有谨慎地假设,他们知道所有认路的技巧,所以也得动用书上所教的一切技巧。在他们抵达目的地时,只有受过严格训练的认路者才能认出他们刚刚开过哪一条路。

  工作地点选得相当好。几个月前,此地还是基地组织里的一个指挥中心。这座中心建在陡峭的山丘里,金属波浪板的屋顶上覆盖.着泥土,并稀疏地种了一些植物。只有一个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且有经验的人才能发现此地,而这似乎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况。此地特别适于抛弃泄密者的尸体。这块场地的右边有一条小土路,通往一个废弃的农庄,农庄里的土地贫脊得.连鸦片或大麻都无法种植,而这两种作物是此地最赚钱的作物。在指挥站里有一块广达一百平方公尺的水泥地,大得足以停下几辆车辆。唯一的缺点是此地有地震,他们将车子停在两个隐藏的岗哨之中。离开前还把伪装网盖在车子上。这里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安全工作其实是处于两难的境界。一方面,有更多人知道某件事情,泄密的可能性就升高。而在另一方面,还是需要一些人作为负责戒哨的部队,所以不可能避免完全没有人知道。因此安全工作必须在这两难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克森所带来的人大部分是他个人的警卫,一共带来十名以忠心及战技出色的警卫,这些人不但技能出色,最关键的是,在最危急的时刻,能够为了克森的利益而勇敢牺牲,这一点最为重要。

  马努克和克森一前一后向客人走来,眼睛里充满了热情好客的神情,一如此地的部落武装。



  “这位是我们的新朋友。”高桥告诉克森,后者仔细地看过桥下的脸后才转身离开。

  “这里到底有什么东西?”桥下紧张地以日语问道。

  “我们手上所拥有的,”马努克以英文回答道,“是相当有趣的东西。”

  “请过来这边看一看。”克森带着他们到里面的一个房门口。有一名警卫带着步枪在门口外守卫,这种安排比用锁表现得更令人明白。克森向门口的警卫点头,后者也回礼致意。克森带着他们进入房内,然后打开室内的日光灯。中间有一个大型的金属工作桌,上面并覆盖着布。克森一言不发地掀开那块布。他已经厌倦于任何戏剧化的表演。该是真正工作的时候了。

  “老天啊!”

  “我自己从来也没看过。”高桥承认道。“难道核弹就是这种东西吗?”

  桥下浩戴上眼镜,并立刻低头拨弄炸弹里头的一些东西,约一分钟后他才抬起头来说话;“这应该是苏联工业部第六局的设计,还有一些从美国偷来的东西。”他指出。“电气接线的方式跟美国人的不同,相当粗糙的装置,三十年——不对,在设计上这东西远超过三十年以上,但制造却没有那么久。这些电路板应该是……六十年代,也许是七十年代早期的。是苏联的吗?也许是从阿塞拜疆或者乌克兰弄来的。

  克森一言不发地摇摇头。

  “从阿富汗?这有可能吗?”他只看到克森点点头。

  “不只是可能而已,我的朋友。你眼前的就是。”

  “是依靠重力下落的传统炸弹,这个吗,我猜是——重力撞击引信。这颗炸弹真的被丢下来了,但却没有爆炸开来。为什么呢?”

  “显然这颗炸弹从未被弄成备炸的状态。我们所捡回来的一切东西都在你眼前。”马努克回答道。他显然对桥下浩相当服气。

  桥下用手指摸着弹壳内部,寻找爆炸装置。“你说得没错。多么有趣呀。”他默然不语了一阵子。“你知道这可能可以修理……或者甚至能”——”

  “甚至如何呢?”马努克明知答案故意问道。

  “这种设计可以变成为一个扳机组。”

  “什么东西的扳机组?”高桥问道。

  “氢弹的扳机组。”马努克回答道。“我对这一点无法完全确定。”
  “我只有一个要求,不知道可不可以?”桥下突然抬起头,对着克森和马努克
  “当然,任何要求,都可以提出来,请不要客气,教授”克森估计对方要提酬劳方面的问题,这种问题,他可以很好满足。
  “就是,这些东西不会用在日本吧?老天,我可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桥下的表情让人看了直想发笑。
  “不会,我的教授朋友,我们和西方的撒旦有不共戴天的仇恨,这是无疑的,但和东方的朋友有什么问题呢,你完全可以放心,我有一点要提醒你,我的盟友掌握的财富是无法设想的,只要武器好,会再付给额外的奖金,也许1000万,或者2000万,这都有可能,而且为了保证信用,我会提取支付100万美元的工资,会有特使直接把现金交给你指定的任何人。”克森的语气就像天方夜谭中的哈里发。
  听到桥下的问题,高桥的心底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揪住似的,是啊,不能用在同胞身上,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可是,老师也持有这种常规道德吗?这他无法确定,并且,越来越如此。
  “那好吧,我要看看,需要什么工具,不过我还要说,任何的机器和设备都是不便宜的”桥下平静的说
  “可以,你尽管提供一个清单”克森点点头
  “好吧,我现在需要纸和笔”
  河间小五郎在潜艇上工作已经有30多年了,一开始是航海长,后来是武器控制官,再后来是作战参谋,然后是副艇长,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得到梦想中的将军军衔。离退役已经不久了,既没有获得地位,也没有得到令人艳羡的退休基金,家庭生活也一团糟糕,女儿要上私立大学,儿子要去美国读书,这都需要巨大的资金,他也曾经尝试去投资,可是国际经济始终那么低迷。今天是他休假上班的第一天,没有任何轻松,实际上他感觉到糟糕透了,因为假期里他去赌场碰了碰运气,结果,近1000万日元都输光了,天啊,这些可是借来的高利贷啊。
  “河间中佐,有您的电话”一个通信兵对他报告
  “好的”跨过几个隔舱,来到位于舰桥的指挥控制中心,所有的常规通信都通过无线电转接到这里。
  “您好,是河间中佐吗?我是松田事务所的办事员,您的借款马上到期,请您在24小时之内安排还款事项”
  “啊,你们,你们”河间手脚冰凉,尽然把电话打到艇上了,如果不还款,那么,我的名誉就完蛋了,天啊,我该怎么办“
  “中佐,最新的导弹下午会运到,请您安排装运上艇,这批导弹上面要求务必保证安全”一名负责武器补给的军官对河间说
  “啊,好好,我知道了”

  “我们需要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还需要强大的图形工作站,可自动备份的存储,两组发电机和两组UPS,要保证不间断的供电,不能停止一分钟,哪怕是一秒也不行,电脑都要双机备份,这些需要很多钱”桥下又提到了钱,这让马努可有点厌烦。
  “这不成问题,我们会尽快弄到”
  “哦,我建议不要从美国或欧洲买,会被盯上的”桥下补充了一句。
  “不用担心这点,我会安排的”高桥希望更多的加入到计划来
  “还要水泥,很多很多的水泥,这些机床很重,必须要装在水泥平台上才能保证重心稳定,地面也要重新铺设,整个房子要打到无菌环境,就像任何一所日本医院。”
  “对了,电力线路用重新铺设,连断路器也要换,电力真正的问题是确保电流的稳定。所以我们先将电源线通过高可靠度系统以防止临时的电力中断。铣床上的电脑控制系统是相当敏感的。”
  “接下来,”桥下说道。“我们还需要熟练的技工。”
  “这将相当困难。”马努克说道。
  这名日本人微笑着,出乎在场每个人意料之外地说道:“并没有那么难。找这些人才比你想像中还简单。”
  “真的吗?”克森问道。从这个异教徒的口里,居然还能听到好消息?”
  “我们可能需要五名技术相当纯熟的技师,但我敢确定,这地区一定有这种人才。”
  “到哪找呢?在这个地区并没有机械工厂——”
  “当然有罗。这里的人会做很好的工艺品,对不对?”
  “但——”
  “当然罗!这些可是本地的特产啊”克森说道,露出惊讶的眼神。

  “你要了解,我们所需要的精确度,”桥下向克森解释道:“跟金银工艺品所需要的差不多。所用的机具在设计方面也十分类似,只是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大而已,而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只是在坚硬的物质上磨出精确及按照计算的曲线。原子弹的制造就是依照精确的规格作出来。金银器也是一样的。我们想制造的东西虽然比较大一点,但原理却是相同的,利用适当的制造机具,这只是比例上的问题而已,而非材料。那么,你们找得到熟练的工人吗?”
  “应该找得到。”马努克回答道。
  作为日美防卫坚不可摧的象征,美国同意提供“超级战斧“给日本海上自卫队,这种导弹可以装载在”亲潮“级潜艇上,最大有效射程超过了3000公里,日本政府则向美国保证不会再进行任何核项目的发展,在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这些导弹可以在三小时内换上储备在冲绳基地特别库房内的美国海军标准战术核弹头,这样,日本获得了另一种程度上的”核威慑“。
  尽管尽力稳定自己的情绪,河间小五郎在进行装载作业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不在状态,要不是执行军官得力,险些就出了事故。一结束工作,河间就匆匆离开基地,驱车去市内的“松田事务所”,虽然没有能力还钱,但出于一个军人的尊严,不管结果如何,还是要勇敢的面对。
  工厂的墙壁已经架好,并用塑胶布隔离外界的空气。空调系统已经开始在运转,将空气中的湿气以及灰尘移走,桥下浩正在安装那些车床的架设桌。事实上用“桌”这个字是太小看了这些东西。每个架设桌都可以承受数顿的重量,而且每个桌脚还有螺旋的千斤顶可以调整高度。这位矮小的日本人靠着每个桌子附设的水平仪将桌面调成水平。
  “这样就完美了。”他在工作了三小时后说道。桌面必须完全水平。现在已经调整完毕。在每一个承载桌下方都是厚达半米的强化水泥基座。一旦桌子被调成水平后,桌脚就用螺栓定位,使得这些承载桌跟基座成为一体。

  “这些工具必须放在那么坚硬的表面上吗?”马努克问道,桥下摇摇头。
  “刚好相反。那些车床是浮在气垫上。”

  “但你说那些东西个个都重达一顿以上!”马努克驳斥道。

  “将它们浮在气垫上只是小事一桩——你一定在照片里看过重达数百吨的气垫船。将它们浮在气垫上是避免地球的震动传到机床上。”

  “我们要求的耐受度到底要多高才行?”

  “大约跟制作天文望远镜差不多。”

  “但最早的原子弹——”

  桥下浩大声打断葛森的话,说道:“美国人投在长崎及广岛的原子弹设计可以说让我们这些科学家感到羞耻。他们的设计几乎浪费了弹内所有的反应物质,特别是投在广岛的那一颗——就像你现在设计炸弹的话,不会再用火药引信;所以我们现在也不制造如此粗造的原子弹了,对不对?”

  “再说,我们现在也不能用如此浪费的设计,”他继续说道。“在第一批原子弹制造完成之后,美国的工程师就面对他们手边只有很少的核分裂物质之间题。当时那些钚元素只有几公斤而已,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物质。制造出钚元素供原子弹使用的厂房需要个十几亿,再加上分离提纯的厂房,又要十几亿。也只有美国才有这种大手笔进行这种初步的尝试。其他各国其实也早就知道核分裂——这根本不是秘密,在物理学界里有什么算是真正的秘密呢?——但只有美国人有经费及资源去尝试。当然还有人才,”桥下补充道。“他们有那么多人才!所以第一批炸弹——顺便告诉你,他们一共制造了三枚——就把手边所有的核分裂物质全部用光了,因为当时最主要的顾虑是可靠度,所以这些炸弹虽然被制造得很粗糙,但威力却很小。因此头一批炸弹是如此地庞大,而需要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来携带。”

  “接下来……当战争结束后,核弹的设计制造已非战时惊恐的竞赛,成为专业性的研究,对不对?当时他们在汉福德的钚元素反应堆一年只能出产十公斤的钚元素,使得美国人必须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物质。美国的马克-12核弹是第一种真正比较进步的设计之一,俄国人在美国设计的基础上又再稍微地改良了一下。我们手边这颗炸弹的威力和美国投在广岛的那一枚差不多,而所用的核分裂物质却不到后者的十五分之一——在效力上提高了15倍,对不对?然后我们可以再将这个东西提高到100倍左右。”

  “现在如果是在真正专业的设计小组下,加上有适当的厂房工具,可以将这东西的威力再增加……也许可以再增加200倍。现在的核弹都是最精巧、最有趣——”

  “相当于160-200万吨黄色炸药?”克森问道。有可能吗?

  “当然我们现在这里办不到,”桥下说道,明显地带着惋惜的语气。“我们手边的资料不足。在物理方面是很简单,但我们却有工程方面的顾虑,而且有关于炸弹设计的过程都没有出版的文献可以协助我们。即使到今天,核大国仍在进行试验,让弹体更小且更有威力。任何新弹体都得实际试爆一次,或者使用大型计算机模拟,而我们却不可能这么做。而且我们也没有时间与金钱去训练技师跟着设计制造炸弹。我可以设计出一颗理论上威力值上百万吨的核弹,但它的实际值达到理论值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也许成功机率会再高一点,但没有经过测试的话,这都是不够实际的。”

  “那你能做什么样的东西呢?”克森问道。

  “我能将这玩意改良成威力大约在40万到50万吨的炸弹。做出来的炸弹体积大约是一立方米,重量约达五百公斤左右。”桥下停顿了一下,看看马努克和克森的表情。“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将不是非常精巧的炸弹,而且体积与重量都不能跟现代化设计相比。不过它的威力也将十分强大。”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将比美苏在三四十年前的任何原子弹都还要精巧,桥下浩觉得,这已经算不错了。

  “用炸药做包容物?”马努克问道。

  “是的。”桥下心想,眼前这名阿拉伯人倒是相当聪明。“世界上第一批核弹是利用大型的铁壳。我们将利用炸药——占空间但重量很轻,而且一样有威力。我们的设计跟俄国人的原始设计一样。在引爆时,将把氚气挤入核心,如此一来会产生大量的中子,以增强分裂反应;所产生的分裂反应会将便多的中子在注人到另外一个氚气源里,以引发核融合反应。刚开始的核分裂反应将产生相当于5万吨左右黄色炸弹的威力,紧接而来的核融合反应的威力则相当于40万吨。”
  “我们需要多少氚气呢?”极微量的氚气并不难取得——钟表及瞄准镜都需要用到这种东西,但只用到极少量---马努克知道,超过10毫克以上根本就买不到,他自己刚刚才发现这一点。氚气——并不像桥下刚刚说的是钚元素才是这个星球上最昂贵,却可取得的商用材料。事实上氚气买得到,但买不到钚元素。
  “我有50克,”桥下浩带着微笑说道。“比我们真正需要的还多。”
  “50克!” 马努克叫道。“50?”
  “我们的核反应堆里曾为日本自己的核弹计划生产过一些特殊的核物质。当计划结束时,我们决定将钚元素交给美国——以表示对盟友的忠心,你知道的。但美国却不是这么想。他们的反应”桥下浩顿了一下,“美国人称此为……嗯,你们自己想像吧。他们的反应是如此地强烈,因此我决定将我们自己的氚气藏起来。你也知道,这种东西非常有商业价值——等于是我的保险,你们可以这么说它。”
  “现在在哪呢?”
  “在我家的车库里,藏在一些电瓶里。”
  “反正我也得回日本拿那些精密的车床。”桥下浩说道。
  “你也有这些车床吗?”
  “在我家5公里外是东京天体物理研究所。我们对外宣称,在此制造天文望远镜,包括光学及X光望远镜。可惜的是从未开封过。如此完美的‘伪装’不是被白白浪费了?在研究所的小工厂里,有六台高精确度的五轴车床,都封在上面标有天体物理仪器的箱子里——是世界上最好的车床,日立公司的杰作,”桥下带着狡猾的笑容回答道。“这些车床是日立为核计划专门制作的。跟美国在像树岭等地的核弹制造厂里所用的一模一样。”
  “那操作人员怎么办呢?”克森问道。
  “过去我们在日本一共训练了20名,16名男性及4名女性,每一名都有大学的学历……不,这样太危险。反正大学学历的限制也不一定是必要的。这些车床都是相当容易使用的。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造,但这样得花太多的时间。任何技巧纯熟的技工——事实上,甚至是枪匠也可以——都能够操作这些机床。五十年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所做的工作,到今日只要技巧纯熟的工人都可以做,”桥下浩说道。“如此不就是进步的本质吗?”
  @特意注册来发围观 196楼 2014-02-27 11:39:33
  回复第194楼(作者: @静静的河1979 于 2014-02-27 10:32)
  “我只有一个要求,不知道可不可以?”桥下突然抬起头,对着克森和马努克
  “当然,任何要求,都可……
  ==========
  复仇 女神 还会更新吗?那个看目录就知道好看
  -----------------------------
  先完成这个,这个是一个大部头,那篇基因的小文可能写成中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