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福祸相依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猾、抱怨。灾祸,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善忽然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处世方正而不割伤人,有棱角而不刺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昨天讲的小故事,实际是这一章的内容,为什么要放在前面呢,主要是觉得那故事太好了,急着想与大家分享。
这一章除了讲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外,还有做人的原则:“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真的很有道理啊。我们曾经因为我们的真诚伤害了人还不知道惭愧,这是多么浅薄的一件事啊。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力,正是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掌握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这就是根深蒂固,长治久安的大道。
老子认为,大至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至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个原则,都要从啬这个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他把吝啬当做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老子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培根基,培植力量。
通俗点讲,实际上老子就说了一个道理,避免过早“物壮”,这是我的理解。
第六十章 治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理国家,就好像煎烹小鱼一样。用大道来治理天下,鬼神就不起作用了。并非鬼神不作怪了,而是鬼神作怪也伤不了人。非但鬼神作怪不能伤害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鬼神和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这句话流传很广,传说被写进了美国政府的国情咨文。治国虽是大事,但却要用做小事的心态去对待它,千万不要折腾,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翻弄。它背后的意思是,执政者应安静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来临。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以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于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有因谦让而得到拥护的,也有因谦让而得到保护的。所以大国不过是想兼并聚拢小国,小国不过是想在大国中间生存。这样两方面都能达成他们的愿望,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老子认为柔弱能战胜刚强,可真实的社会现状却和老子的观点背道而驰,我们是否会因此而对老子的观点予以否定呢?社会现状中柔弱未能战胜强硬只是一时的弱势表现,总体而言,柔弱总能战胜刚强。综观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看似强大的事物并不能长久地存在,而看似渺小的事物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新车又被撞了,终于把事情处理完了,送进4S店了。第一次经历车子被撞,心是虚的。在此借个地方感谢出警的江岸事故中队黄东奕警官,在出警及处理事故过程中,充分帮我考虑,让我省了很多心,处理公正公平,兼友情操作,谢谢啦!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是善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法宝,也是不善之人改恶从善保全性命的依靠。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一辈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献上清净无为的道。古人为什么贵重道呢?不是说道是有求必应,有罪的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所以道才为天下人所珍视。
古文中“市”的意思是交换,所以说市场也就是交换的场所。这里所说的善与不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善良与否,而是得道与否的意思。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为人处世之道,很有理啊
第六十三章 细节取胜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情,以恬淡无味的方式去品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以德报怨。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会妄自尊大,所以才能成就他的伟大。轻易允诺必定不足以信,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必然会困难重重。因此,圣人总是认真地看待困难,所以他反而没有困难。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丈高楼焚于火星。最难的事情总是从最易的事开始,最棘手的问题总是萌于最好处理的事物。当事物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破坏倾向时,容易防患于未然。
世界上想做大事的人很多,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很长时间都没有上传了,主要是顶贴的人太少,搞得人都没有激情。在此自顶一下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事变没有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采取措施应在事故尚未萌发之前,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合抱的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第一步开始行走的。强作妄为就会失败,执意把持就会失去。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强行把持所以不会失去。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在事情快要完成时也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有失败了。因此,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贪念贵重的财物,学习别人所不愿学习的知识,指导世人由错误中复返正道,辅助万物依照本性自然发展,不敢有私心作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里长堤,溃于蚁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放弃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依据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万物的洞察,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物初始时的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一”,则无败事。老子认为,一个人要发挥智能或技能最佳的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总之,在最后关头如果能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第六十五章 大智若愚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会教导人民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补实。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爱,才是国家的福气。知道考核这两种治国方式因果关系的差别后,而能保持正确施政的模式,叫做玄德。玄德达到又深又远时,则能与万物同返纯朴,以至于达到大顺的境界。
毛泽东治国是不是也是学习了这种思路啊!我发现就是这一套!
刘备又称玄德,估计是想达到这个高度。
我现在分析美国的治理模式,是不是也是延续的愚民政策,要求所以的公众都守信,不要智巧伪诈?
第六十六章 莫能与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聚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因而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想居上位,必须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前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都乐意推戴而不厌弃。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俗语说得好,进一步,万丈深渊;退一步,海阔天空。既然如此,何必还要去争那一步呢?很多时候,人与人之前完全没有为了一点小事、小利争个你死我活,大家都让一步,就能把问题解决于无形之中。你敬人一尺,别人就会敬你一丈,这样一来,你失去的远没有得到的多。这就是“不争”的好处。
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顶啊,加油哦。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人都说道德广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正因为它广大,所以才什么都不像;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早就变得渺小了。我拥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尊长。现在丢弃慈爱而追求勇武,丢弃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是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慈爱来护卫他。
老子把道的品质归纳为“三宝”,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有道之士,有了“慈爱”之心,就能够以“百姓之心为心”,将天下人的幸福与快乐当做自己的追求,善于调和一切矛盾纷争,对天下人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不计恩仇,兼爱无私。正因为有了这份仁慈博爱之心,才能够勇于作为,为天下苍生谋求福祉。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于做将帅的人,不逞其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被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发生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善于用人的能力,这叫做顺应天道,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
本章阐述了老子的军事思想,老子指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克制自己,避免正面交锋,同时要以“不争之德”使各方力量为我所用。为将者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但不能骄,而且不能轻易发怒,即“善战者不怒”。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兵家有言:“我不敢主动进犯,而宁愿防守;不敢盲目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备战却好像没有备战一样,虽然看似抵挡却看不见我举出来的手臂,虽然似乎有攻击动作却又好像没拿任何兵器,虽然似乎要擒住敌人却又看不见我的战士。没有比轻敌更大的祸患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法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愤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现在“哀兵必胜”已作为成语耳熟目渲了。老子在这一章的重要命题就是:哀兵必胜。为什么会有如此与众不同的观点呢?
在老子看来,主动出击去侵略别人,本身在道德仁义上就输给了别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主动出击,对方就为正义而战,人都有正义感的,对方的民众因我们贸然进攻而心怀愤怒,其战斗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还击的力度就会很大,这对我们是极其不利的。相反,如果我们守而不攻,给对方主动出击的机会,我方的士兵就会愤然还击,致敌于败局。
其实,不仅仅是用兵打仗,我们做人也是如此。我们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敌人比我们高明,而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曾把自己的虚荣心丢掉。因此,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让自己成为哀者,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也无人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因为人们不知道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而怀里去揣着美玉。
用一句现在的话来说,老子够郁闷的了。
“被褐怀玉”这个成语有一定道理。孔子曾经说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也。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这一章是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格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自以为掌握了宇宙的变化与发展规律;还有些人,没有什么知识,而是凭借权力地位,招摇撞骗,摆出一副智者的架势,有大话、假话欺人、蒙人。对于这些人,老子大不以为然,并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知不知”是最高明的。
谢谢楼上的!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得人民不得安居,不要欺压得人民无法生活。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计者。因此,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以为是,懂得自我珍爱而不显耀权势。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我现在发现古文还是文字有限,所以没有办法说清楚的时候,就直接在前面加个否定词就行了。如果用现在的话说,就麻烦了。比如,说一个人比较活络,如果要副性评价,就不能说是不活络,而只能说是呆板。可以文字也在不断进步啊。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姗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敢而胆大妄为就会遭到杀害,勇敢而不逞强就能保全性命。这两种行为,一个获利一个获害。上天厌恶之,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呢?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从容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苍天布下的法网宽广无边,虽网眼稀疏,但不会漏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是老子的名言,用在犯罪分子或那些多行不义的人身上。老子认为,两种不同的勇,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勇与柔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
我们通常都认为勇敢是一种美德的时候,从老子的眼里流露出的却是冷笑和嘲讽的目光。确实,很多勇敢的人在勇敢中死去,就像是庄子描绘过的那个“怒其臂以当车辙”的螳臂。勇敢并不构成一种独立的美德,它必须与智慧结合起来。
人们都以为自己在自由选择,而事实上,只要澄清因果关系,就必须承认,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大的罗网之中,任何事物都难以逃避。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依法惩治杀掉他,谁还敢为非作歹呢?若民众犯罪依法被处死,通常有专职官员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职官员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一样。代替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对于不怕死的人,以死相威胁还有什么意义呢?对于人民不怕死的提法,老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确实碰到很多这种不怕死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老子的提法是道德教化,兼明示法制,让人不敢以身试法。
第七十五章 取之有制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统治者的赋税太多,所以才会陷入。人民难于治理,是由于统治者强作妄为,才会难治。民不怕死,是由于统治者贪图丰厚奢侈,人民才会不怕死亡。只有不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生命的人更胜一筹。
老子认为,宽容的政治比暴虐要高明得多。因为一旦人民不畏惧死亡而进行反抗,为求生存而发起暴动,统治者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用通俗点话说,就是不要把人逼上绝路。
按照老子的观点,说引导是为了好听,其实事物的规律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我们管理只是按照其自然规律来调整自身而已。所以,在治理国家时,最高明的策略是“不管”,只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调整,使自己和人民都顺应自然的大道,按照客观规律生活和工作,就可以永保平安康乐。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灵活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坚固僵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软脆弱的,死了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说坚固强硬的东西与死亡同属一类,柔弱细微的东西与生存同属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老子在此以草木的荣枯为喻,向世人阐释了生与死、刚与柔、弱与强之间的关系。我倒觉得这比喻有点牵强,只是为了证明观点而提出来的。
但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姿态柔弱、处世低调的人,往往能以柔克刚,左右逢源,成为生存博弈中的优胜者。相反,那些血气方刚、桀骜不驯或者自命清高、鹤立鸡群的人,往往处处碰壁,成为生存博奕中的失败者。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正是这种善于以柔弱来体现自身,来博得人们认同的人。他们的行为风格不正是与生之道相吻合的吗?
妥协也是庄子的思想之一,他不是说要上善若水吗?更何况还是处事柔弱的观点,这实际上都含有妥协的思想在里面啊。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第七十七章 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压低点,低了就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而去补给不足的。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是剥夺不足的而去奉献给有余的。谁能够把多余的拿出来去供奉给不足的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圣人做事而不自恃功高,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
古人云: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不均等是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大自然的法则是追求平等,所以它能长存;而人间的法则是不平等,所以人心才会不安,才会有动乱的发生。
近年来,“仇富”一词已经成为时尚,其实,许多学者口中所谓的“仇富”现象,本质并不是仇富,而是“仇不平等的富”。
第七十八章 弱能胜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却没有人能实行。所以圣人说:能承担国家的屈辱,才配做国家的君主。能承担国家的祸灾,才有资格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的反说一样。
水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多次出现,水作为柔弱的象征贯穿于老子思想的整个过程,备受老子称道。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人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要争先、争强,决不能软弱,软弱就会被鲸吞。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人们变得争强好胜,然而,越是争强越不可能强大,真正的强者是不争,甘居下位,温顺无比,却是最有力量的。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弱小的一定是有韧性、积极努力的,这是弱小战胜强大的制胜法宝。
第八十章 世外桃源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安居乐业的具体要求啊。
建立的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功效十倍、百倍于人各种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重视生命、畏惧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需要乘坐去的地方;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使用它布阵打仗的机会。使人民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状态之中。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可以互相望见,鸡犬之声相闻,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是纯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生活是完全格格不入的。这种理想社会曾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相当长的时期,最后随着阶级的出现而灰飞烟灭。现实无情地告诉我们,人类要健康、快乐、幸福,只有在世界和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
不好意思,漏了一章,现补上。
第七十九章 以德报怨
和大怨,必有作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各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有残余的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解决方法呢?因此,圣人虽然保存借据的存根,却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的法则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伴随着有德的善人。
冤家宜解不宜结。
最后一章.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其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的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与别人争夺。
在《道德经》的最后一章,老子以一句极富鼓动性的话结束了五千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与西方所说的“给永远比拿愉快”有异曲同工之妙。
千里寄书一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聊以此证。
真值说得很不错。确实如你所说的,有很多东西都应该辩证去读,不应该望文生义。作为哲学的东西,我觉得道德经还是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东西,但要达到真值的高度,确实要有一定的修为才行。
谢谢指点,不胜感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今天和同事聊起道德经,他说他准备看。我就又回来看了一遍,作个记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