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口传,纯民间的诡异经历

  最近很忙,赶紧的更一个。
  
  这当官的心里便琢磨着,排除了自家府邸风水有任何的差池,应是先人阴宅有异,才会夜夜托梦告知,当既遣人寻来了吴流子,把事情缘由说了一通。
  吴流子沉思良久,根据描述可能应该先人阴宅有变故以梦告之,眼下应是去先人埋骨之地一观,方能得知结果。旋即随当官的等带领一干众人去坟地详查。
  吴流子登高俯瞰,这片官家墓地端的是块风水佳穴,背倚山、脚蹬川、头枕高岗、气锁周边、水流穿堂过、彩云瑞气宣,此穴名曰:锦麟穴,凡先人葬此吉穴,后世子孙定能官爵丰厚人丁兴旺,吴流子寻思道:想必当初点穴之人也是堪舆大家,才会定此佳穴。此穴犹如麒麟之势,四足踏位、拱守四方、头部前瞻、后尾扫堂,中心一条水线贯穿整个布局,将左右划分二,一曰青龙,一曰白;虎,就算皇亲国戚埋葬此穴亦不为过。不过,此穴为元吉上壤,最是忌讳主位破象,万一破象,风则散、水乃流,轻者宝穴不复存焉,重者殃及后世子孙,正如堪舆术曰:青龙一动有喜事、白;虎张口不留情。吴流子暗忖道:仅凭地势表象结构恐难窥要害症结,但偌大的封土堆子高耸,确实难以观其内在一二,故无从入手解决呀!
  诸位切莫担心,那吴流子何等人也,没那花花肠子,敢吃弯弯刀头子不,当定择了吉时,焚香烧纸的通了一道动土诀,命人穴土七尺,直通主室而下,一帮人伦圆了胳膊卖声开挖,一顿饭的功夫便挖到了主室,由于风势水脉护佑,主室地下一片干燥莹润,寿材得以保存完整,既无虫噬蚁蛀,就连走的朱漆也尚未剥落,依旧泛着锃亮的朱色。
  吴流子下视查看了一番,见也并无异样,寻思着莫不是尸身有变?当下有叩了下棺板,只听得发出咚咚的沉闷厚实的响动,看来寿材原料必是上百年的红松木所制作,才会如此紧密隔绝。
  吴流子围着寿材又巡视了一番,突然棺材的后庭下方有一碗口粗细的黑洞,洞口边缘整齐划一,切口浑圆,好似人为开凿一般,不时发出一股腐霉之气。吴流子轻嗅了一下,忍不住掩鼻子起身,说道:看来原因在此后庭方位了?上面众人听的吴流子自言自语道,皆都一头雾水,忙下头观望。
  就在众人还未明白所以然之际,只见棺材后庭洞口突然窜出一道白影,声动犹如响蛇摆尾,直奔吴流子面门而来,吴流子大喝一声:想来也料到是你这掘坟掏塚的四蹄畜生,话音未落,那白影直逼二目而来,上头众人一看此景皆都吓的作鸟兽散开,情势不辩,吴流子一个卧龙弓身,利手宛如鹰爪眨眼睛狠狠钳住那道白影,众人惊骇之际,定睛一看,原来是只通体发白一尺来长的“陵鲤',这陵鲤也是年久之物,全身鳞甲肥厚,摩挲作响,掘子金爪乌黑透亮,足有四五寸之余,尾钩倒生鳞甲左右摆动,扭动着生白的身躯挣扎欲逃。
  吴流子大喝一声:你这掏坟掘洞的畜牲还想溜走,当下又紧了紧手道,然那陵鲤似在困兽犹斗,挣扎着乱窜,紧接着突然口尾相连,弓起身子,鼓起锋利的银色鳞甲,一棱棱犹如刮骨钢刀,直刺吴流子手腕袭来,势必要鱼死网破。吴流子感觉虎口一麻,心知这四蹄畜牲要作生天一搏,保不齐自己也会指断筋折,当机立断,立马扬手一摔,脚下就势踏上陵鲤背甲,五指抻起尾钩往后一拉,怒吼一声:还不速速受死,那陵鲤被拉断了脊梁杆子主心骨,瞬间像烂泥一般,扑腾了几下,口里扑着血沫子就此不动了。

  @五口帚东山 194楼 2014-01-09 11:48:00
  
  -----------------------------
  更正一下,这个图片是那个大土丘子,问了一下。这是伍奢的衣冠冢。
  争取加油
  
  我是不是更的太少了。。。
  
  累了
  
  @在路上000 208楼 2014-01-14 17:05:00
  顶
  -----------------------------
  谢谢
  @qingfeng1495 213楼 2014-01-15 10:37:00
  大家注意此人为鲁风刚本人包括桃花小鱼,琴心月明的小号,诈骗犯团伙!道士都是骗子!大家不要相信此人的诈骗手段! 抓到你们我心里不安生!一定要抓到骗子团伙!
  -----------------------------
  啥情况???吓人。。。
  顶顶
  
  哈哈
  
  新年快乐
  
  要继续更了。。
  
  要继续更了。。
  
  众人围将上来,看那陵鲤已经没了气息,皆都舒了一口气,大家伙都称赞吴流子道法高深,那当官的上前对吴流子拱手道:还是大师手段高明,这祖宅有异,我这不肖子孙也未觉察半分,实在愧对先人,幸得大师观的端倪,这才使得的先人长眠无恙庇护后人,
  吴流子说道:此乃天意难违,并非后人之过,你也不用过于自责,试想历史长河之中,多少帝王寡人生前便望及后事,寻无数堪舆术士大家,为自己能永始天下而兴师动众,觅龙楼宝穴,葬风水吉壤,无非想让独家一脉永远延续下去,想那明朝皇帝朱元璋于金陵修建的明孝陵,完全依照北斗七星的布局深造,依山傍水,天人合一的被称之为“万世寿域”,端的是穷通天地阴阳了,可即便如此,还是难保大明朝朱氏一脉的永世基业,风云变幻间,屈指四百年已是改朝换代易主换族了。所以说,人为的措施也难敌岁月的消解。窥世事无常,难窥天道循环。顺应天理才是真道,大道自然不外乎以平常心度之。当官的听吴流子说的在理,也点头释然。事不宜迟,吴流子怕是耽误了时辰吉利,吩咐众人赶紧更换寿材,又让人准备了一口上好的柏木棺材,这柏木性阴味重,陵鲤等物难敌此味,老远就避之不及了。诸位想那陵鲤乃何物,这物便是本草纲目中所注释的: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常流中的穿山甲了,这穿山甲爪利吻尖,善掘土淘洞,常居隐寒避光的石窠涧和坟穴里,昼伏夜出,可这银色的陵鲤甚是极为少见,想必也是年久之物才能有此成色,通体锋利鳞甲锐尾更是逃命之利器,倘有猎物捕之,则周身蜷成一团,张开锋利的鳞甲来进行防御和攻击,那银色陵鲤想必也是无意掘的官家祖坟,利鳞尖甲的来回爬行才破坏了尸身。以至于当官的夜夜难寐惊扰后人安宁了,,如今吴流子换棺易土的终于料理终了,当官的自是感恩酬谢,一番大加赞赏。而后官家再无噩梦,满庭一派祥和,这也多亏吴流子迁宅得当。后吴流子著有“迁坟动穴杂要”一部流于世,自己便归隐市井,清代由乾隆发起,纪晓岚,陆锡熊等编纂的《四库全书》子部的术数篇曾有记载吴流子极其著作,后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文渊阁等藏本被赴之一炬,后世手抄版本鲜有记载,遂迁坟动穴杂要一书不流于世。

  
  嘿嘿
  
  新年过去了,又要上班了,唉。。
  
  回复第228楼,@开心de乐乐

  写的挺好,就是更的慢了点
  --------------------------

  我会加快的。
  
  回复第208楼,@在路上000

  顶
  --------------------------

  谢谢
  
  上班了。
  
  上班了。
  
  上班了。
  
  上班了。
  
  上班了。
  
  上班了。
  
  回复第236楼,@爱亦何欢

  楼主勤快点。

  --------------------------

  好
  
  回复第236楼,@爱亦何欢

  楼主勤快点。

  --------------------------

  好
  
  回复第236楼,@爱亦何欢

  楼主勤快点。

  --------------------------

  好
  
  回复第241楼,@军械浪子

  楼主难道是单田芳的徒弟





  楼主难道是单田芳的徒弟

  --------------------------

  不是,就是像模仿说书的,我觉得说书通俗易懂,看的也明了。哈哈
  
  @军械浪子 243楼 2014-02-16 08:31:00
  回复第242楼(作者: @五口帚东山 于 2014-02-14 15:18)   回复第241楼, @军械浪子 楼主难道是单田芳的徒弟   楼主难道是单田芳的徒弟   --…… ==========楼主有空时要及时更新,信与不信是个人的事,当小说看也不失趣味
  -----------------------------
  你说的太对了。。。。
  哈哈
  上班太累了【。。。。
  写着写着就没劲了,唉。。。
  早上好。
  @一止於正 253楼 2014-03-08 18:30:00
  文笔很好,很难相信是初中毕业。
  -----------------------------
  谢谢鼓励。
  马一个,构思下。。。。。
  
  三两月转眼间以过去了八九十天,大水过后的修缮和重建皆以大体差不离,生活也都归于正常,唯有村北头肥河边上的尸棒骨灰还未处置妥当,眼下也快临近岁末,周振其和周老爷子一商量,一致认为得赶紧的处置妥当,免得徒生枝节,可这动荡飘摇的世道想找个迁坟懂行的阴三也颇费周章,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为了填饱肚子,祖上留下的手艺也都撂下了,那还能顾及许多。自古婚丧嫁娶、上梁动土、迁坟阴婚、黄道出马都是一等一的大事,马虎不得,眼下面临的便是前后为难的这般境况。
  
  哈哈哈
  
  继续写,不能放弃的
  
  回复第266楼,@斥候LYJ

  路过

  --------------------------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壮士好走。。。
  
  回复第261楼,@马纯康

  已删除
  --------------------------

  同姓,
  
  回复第262楼,@125195659

  顶起,火速更新
  --------------------------

  兄弟盛情,在下努力
  
  回复第270楼,@面包就榨菜

  皖北人路过,貌似和楼主是老乡

  --------------------------

  老乡。俺也皖北的
  
  怎么更呢?
  
  自己顶顶,好久不来了。啦啦啦啦啦
  
  回复第278楼,@国家三级演员

  开局铺的不小,看上去要有一部波澜壮阔曲折浩荡的大作问世,没想到楼主太监了~

  --------------------------

  怎么可能太监,只是稍微那么慢了点。。嘿嘿。。
  
  俩人合计半晌也没啥辙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不是,要说索性找个背静的野坡坑地掩埋算了,可祖宗留下的规矩不能破,得遵守乃至传承下去,王八还得有个鳖规矩呢,何况知礼仪懂廉耻的人。再说人一辈子从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那都是马虎不得的,

  
  思忖良久,周蹙眉深思一番,当下话道:即是眼下无良策,也只好坏了规矩,大事化小的操办一番既可,这个择日不如撞日,我看明日是个破土宜葬的黄道吉日,一并收拾拣个差不离的风水地就此埋了,免得夜长梦多。周老爷子微微点头道:就这么办了,晚上回家我通知几个老爷们在商榷下,明日一早,便敛骨堆坟。
  常言说道:独木难成林,无巧不成书,这日同老爷子商量完回家之后已是夕阳西下鸦雀归林之时,草草吃了晚饭便吹灯睡觉了,长夜漫漫,一想到明日的事,周振其思绪万千,迷迷胡进入了梦乡,梦中一缕青烟,周振其突然来到村北的那一堆枯骨处,周围雾气氤氲,枯藤老树,几只黝黑的老鸹盘旋着觅食,好不落败萧条,靠北处一条堤坝自东往西逶迤阻隔,直逼的人喘不过气来,不待周振其一头雾水之际,那几处荒草覆盖的枯骨处突然腾腾的沽出一阵黑烟,瞬时周遭如泼墨乌云,伸手不见五指,视力所及,那黑烟慢慢幻化成一个人形,五体举止皆都如常人一般,只是辨不得长相,缓布向周振其走来,周振其此刻纵有拳头大小的肥胆也架不住这等诡异惊悚的画面,禁不住脊梁杆子冒起一层白毛汗,头皮骨子炸起了一声震天雷,腿脚如醵铜灌铅,嗓子眼里也如同塞了棉花瓤子,好似魇住一般,真真是拔腿难行,呼天不应,那黑烟人形慢慢向周振其逼近,奈何喊不出声挪不动腿,可鼻子的嗅觉却实在的闻到了那股深层次的恐惧,害怕和绝望直奔脑仁儿里和每一根神经。恐惧,都是人对陌生环境或物体的敏感,但必须有个释放排遣的方法来调节自身,往往是大喊大叫来释放,如若不然,就像人们常说的吓尿了裤子丢了人,吓破了胆儿丢了魂,当然,还有更恐惧的说法,那就是吓死一说,据唐野文记载,鲁有人年方四十,生的虎背熊腰,满面虬髯,自侍天生巨胆,无出其右,某日于友人打赌数十银欲夜行“鬼笑岭”,翌日,有人发现其委身曲腹伏于道旁,有好事者翻转身体,见其僵硬冰冷,珠目圆瞪如斗且黑少白多,蛛网血丝,十指如钩,面色少有青紫,可怖至极。闻听人言,这人也是生生吓破了胆,丢了性命。书归正传,眼瞅着那人形黑影逼近,周振其算是没了辙,闭眼等死矣。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急促咚咚的响动不啻于梵音惊鸿打破所有妖瘴雾霭,周振其一个激灵,腰窝一紧,直挺挺的从床上坐了起来,揉了下眉头,当下身上已是冷汗浸透心留余悸,抬眼望窗,已是司晨报晓东方泛白之时,还不等周振其回忆刚才梦境的当口,这紧如鼓点的敲门声又响了起来,披衣下床,拉开门闩一观:周振其止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门外立着一个老头,此人科头跣足,衣衫褴褛,手拄一根枣木棍儿,造的跟修罗恶鬼似的,满脸风尘仆仆好似星夜兼程,不过一派倦容之下难掩双眼明鸷老辣,只看的周振其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呆在当场,不等周振其疑惑开口,那老头毛遂自荐抱拳张口话道:白衣苍狗,物是人非,青山不改,绿水常流,周老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呀。
  
  哈哈哈哈哈
  
  顶顶
  
  回复第288楼,@風鈴中的刀聲

  楼主文笔真好。

  --------------------------

  谢谢鼓励啊
  
  顶顶
  
  构思下,再来一点。嘻嘻
  
  构思下,再来一点。嘻嘻
  
  构思下,再来一点。嘻嘻
  
  周振其两眼直勾的盯着这人,方才的噩梦惊魂还未缓过神来,这又突如其来的生人到访确实离奇,一时如坠深渊迷雾。难不成自己深陷梦中梦里了?但这老头竟也知晓我的名字,且声音甚是耳熟,好似在哪里见过?
  还不等周振其翻转脑海回忆蛛丝马迹,那老头先入为主,哈哈一笑说道:周老弟莫不是贵人多忘事了,想当年齐鲁大地一别,不过弹指一挥区区数十年,你就把老哥我忘到九霄云外了,难不成你认为老哥我当初纵身一跃,就此见了阎王爷去了?
  说道这里,周振其似乎回想起点头绪了,一拍脑门子忙问道:自山东一别,我眼见你坠身下崖,还以为就此交待在哪里了,本想阴阳相隔,这辈子也没机会见面了,想不到老哥你竟然安然无恙,实在是吉人有天象,祸福自化解!赶紧屋里说话。
  俩人数十载没见面,自是话语不少,周振其又紧忙招呼妻子设酒杀鸡作食,上午要同老哥喝个天昏地暗。周妻忙去做饭,二人又围桌而谈,周振其客套话语一转回忆片刻,忙问道:老哥当初被歹人围拢山顶,我在山下看的真切,你一跃而下,我原以为你就此命殒崖底,不成想,你却完全没啥损伤,当真是大出我意料之外?还有就是你当初为啥被哪些歹人丘八穷追不舍?你又是怎么找到我的?你说的我泪痕有痣,命犯一劫到底真假?周振其连珠炮似的追问,倒整的老头不耐烦,啜着牙花子回道:周老弟莫要急,心急难吃热豆腐,嘴快好惹是非事,这不我星月兼程,风尘仆仆的一路寻来,饥一朝,饱一宿的,五脏庙也缺了香火,待酒足饭饱三巡五味过后,这如今我在告诉你,在听我一一道来也不迟。
  就在俩人说话之际,周老爷子领着一帮村里的劳力,带着铁锹土铲子呜嗷吵叫的来到周振其门口,周老爷子可着嗓子嚎道:振其呀,打铁趁热炉,放火撵风大,赶紧同大家伙一块去村北,要是耽搁了时辰就不好了,周振其一听老爷子喊到,突然想起还有正事要办,这一早上只顾着招呼老头子却忘了正事,连忙吩咐妻子好好招待老哥,话不多续,抬腿离屋正欲出门,老头子一把拽住他说道:“大清早的周老弟这着急忙慌的去干啥,我老头子就好热闹劲儿,就手捎上我一同前往可好?”周振其哭笑不得的寻思道:多年不见,老哥还是这副顽童率性,只是,我们瓦庙村迁坟堆骨,你一外人跟去也不合适是不,当下言辞婉拒。
  这时候周老爷子领着大伙来到门口,见势问道:振其呀,这位老先生是。。。?
  
  顶一下子好翻页
  
  翻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