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墨 时间:2014-10-04 08:58:34
船长的古文功底如此深厚,真的吃了一惊。看此游记游览部分立刻让我想起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的《赤壁赋》,然而他二人借景抒情,点到为止,不会多说,而船长后文情感的丰沛和思想的独到,让我立刻想到韩愈写文的痛快淋漓,话不吐尽不罢休。
—————————————
呵呵,从行文角度来说,古人讲究含蓄,一篇游记引发的抒情议论稍嫌多了,但是从个性角度来说也无可厚非。优秀之处,大家有目共睹,不说了。(等着挨船长削,抱头!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带娃出去了,回来才看到。四墨还是未能摆脱“文体”的束缚。特与商榷。
我的这篇小文自然是不能与古人相比。但被你看作是“游记”我只能嘿嘿。
再说,你举的两例,梦游和赤壁,也不是游记。前者是诗,后者是赋,二者皆借景说情说理,怎么会是普通的游记?而且,你说二人借景抒情,点到为止,依据何来?
以苏子前赤壁赋为例(我们再来学习一遍):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上文,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一行,其他都在“多说”,怎么是“点到为止”?
苏子大才,纵横古今,且运用对话的形式阐明自己欲出世的观念,显然有老庄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怀,且通过对话,精微义理,哪里是游记?
柳宗元《小石潭记》可算游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然而柳氏虽写景为主,但也传达出孤凄悲凉的心境。所以,写景如果未能与心境、报负、志向,也就是现今说的“三观”相结合,景是空景,毫无意义。为文,重在人、物相合,而人、物之中,人为大,物次之。天地人,人为中,天地为人而设。有物而无人,空景;有人而无物,空心。故人、物相合,情、景相融,方为文道。
建议看看《文心雕龙》吧。
诚然,古文运动在清末仍有梁氏中兴,可比肩古人,但民国后再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现在的“大白文”,都是历史的必然。天涯的“诗词比兴”版有不少写得好的古体诗(私奔的王功权就在那里写过不少),韵律也合(推荐看王力的《诗词格律》,为最权威本),但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只能是小范围玩玩而已。
今后的文章,更趋向于“下水文”,就是比白话文更白、真土、更直接的表达方式,词章的讲究也因海量网文的淹没生机不再。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其实就是向“口水话”方向发展,凡是“装B文”只能小范围传播。但是,“口水文”将是一场语言文字的革命,它更加生活化、地方化、多元化,也就是说现在的一些网络用语将来会进入词典,登堂入室,成为未来语言交流的主流,成语、典故将用得越来越少。不过大可不必担心未来的行文没有意义,实际上更能在表现力上产生更加直接和强烈的表达效果,同时弱化修辞的应用,增强思维在文中的闪现,譬如,小说这一体裁的发展将有无限可能。村上春树等人的文体根本就不符合传统的文理,但它因为有巨大的影响和市场辐射而成为文体发展的可能。
中学的语文教育,过度强度文体,强调修辞,强调句子的构成。这些,当然有它的好处,但坏处也是明显的。中国古代汉语(推荐王力教授主编《中国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根本没有什么主谓宾定状补,我们的汉语“语法”完全是照搬英语,生生套上的。曹植等人自小会作诗文,根本不用学所谓的语法。而研究古代汉语如果按西方语法是非常头痛的,因为经常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古文,只要学好虚词,就问题不大。所以古人的文章已经达到了高峰,不可逾越,也没有逾越的必要,时代不同了。高峰就让它耸立在那里吧。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某一个地方用语言的沙粒,能堆起一个小丘就很不错了。
船长的古文功底如此深厚,真的吃了一惊。看此游记游览部分立刻让我想起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的《赤壁赋》,然而他二人借景抒情,点到为止,不会多说,而船长后文情感的丰沛和思想的独到,让我立刻想到韩愈写文的痛快淋漓,话不吐尽不罢休。
—————————————
呵呵,从行文角度来说,古人讲究含蓄,一篇游记引发的抒情议论稍嫌多了,但是从个性角度来说也无可厚非。优秀之处,大家有目共睹,不说了。(等着挨船长削,抱头!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带娃出去了,回来才看到。四墨还是未能摆脱“文体”的束缚。特与商榷。
我的这篇小文自然是不能与古人相比。但被你看作是“游记”我只能嘿嘿。
再说,你举的两例,梦游和赤壁,也不是游记。前者是诗,后者是赋,二者皆借景说情说理,怎么会是普通的游记?而且,你说二人借景抒情,点到为止,依据何来?
以苏子前赤壁赋为例(我们再来学习一遍):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上文,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一行,其他都在“多说”,怎么是“点到为止”?
苏子大才,纵横古今,且运用对话的形式阐明自己欲出世的观念,显然有老庄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怀,且通过对话,精微义理,哪里是游记?
柳宗元《小石潭记》可算游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然而柳氏虽写景为主,但也传达出孤凄悲凉的心境。所以,写景如果未能与心境、报负、志向,也就是现今说的“三观”相结合,景是空景,毫无意义。为文,重在人、物相合,而人、物之中,人为大,物次之。天地人,人为中,天地为人而设。有物而无人,空景;有人而无物,空心。故人、物相合,情、景相融,方为文道。
建议看看《文心雕龙》吧。
诚然,古文运动在清末仍有梁氏中兴,可比肩古人,但民国后再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现在的“大白文”,都是历史的必然。天涯的“诗词比兴”版有不少写得好的古体诗(私奔的王功权就在那里写过不少),韵律也合(推荐看王力的《诗词格律》,为最权威本),但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只能是小范围玩玩而已。
今后的文章,更趋向于“下水文”,就是比白话文更白、真土、更直接的表达方式,词章的讲究也因海量网文的淹没生机不再。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其实就是向“口水话”方向发展,凡是“装B文”只能小范围传播。但是,“口水文”将是一场语言文字的革命,它更加生活化、地方化、多元化,也就是说现在的一些网络用语将来会进入词典,登堂入室,成为未来语言交流的主流,成语、典故将用得越来越少。不过大可不必担心未来的行文没有意义,实际上更能在表现力上产生更加直接和强烈的表达效果,同时弱化修辞的应用,增强思维在文中的闪现,譬如,小说这一体裁的发展将有无限可能。村上春树等人的文体根本就不符合传统的文理,但它因为有巨大的影响和市场辐射而成为文体发展的可能。
中学的语文教育,过度强度文体,强调修辞,强调句子的构成。这些,当然有它的好处,但坏处也是明显的。中国古代汉语(推荐王力教授主编《中国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根本没有什么主谓宾定状补,我们的汉语“语法”完全是照搬英语,生生套上的。曹植等人自小会作诗文,根本不用学所谓的语法。而研究古代汉语如果按西方语法是非常头痛的,因为经常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古文,只要学好虚词,就问题不大。所以古人的文章已经达到了高峰,不可逾越,也没有逾越的必要,时代不同了。高峰就让它耸立在那里吧。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某一个地方用语言的沙粒,能堆起一个小丘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