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智谋》,完全是对老船的信任,内容并不知道。我觉得有必要把内容说一下,如果觉得不合适的请不要买。看书,各有喜好不同。
这个内容刚刚发在微信公号上,引起一片狂转。连几乎不转东西的乐嘉老师都第一时间转了。
古人智慧精华,总有一款适合你!
现在运用的所有招儿,都被前人用过;现在还没有用到的招数,尘封在历史深处。《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集史上最智慧牛人的方略,涉及官场、职场、商场、情场,总有一款适合你。
文/怀旧船长
中国是一个讲究智谋的国度,几千年的历史主体是智谋史,几千年的文化枝干是智谋文化。智谋是丛林生存法则中最重要的技能,大到创造历史、治理国家,小到职场生存、婚恋居家,都需要懂得一点智谋。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若想推行自己的想法、实现雄心壮志或确保平安幸福,都要学习前人的智谋,并结合实际的境况加以变化应用,才能出奇制胜,向自己交一份完满的人生答卷。
要学招儿,就得跟顶级的智慧大师学。历史在变,时代在变,但智谋这玩意毫不过时。纵观历史上那些智慧超群的家伙,个个都有绝招。这其中,最厉害的当数帝王身边的“高参”。他们通晓人性,准确研判形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仅帮老板们谋得了天下、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而且自身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为后世留下了效仿的模板——智谋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智谋超群的人,都是从前人那里汲取了适合自己智慧的养分。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牛人很多,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为老板谋得天下又能全身而退或善始善终的,如姜尚、范蠡、张良、房玄龄这样的智者;一种是建立了不世功勋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却身遭横祸的,如商鞅、李斯、韩信、岳飞这样的狂人。第一种人走三步回头看一步,在为老板谋断时也为自己想好了退路,所以是很全面的谋者;第二种人顾头不顾腚,全然不顾达至顶峰时有摔下万丈深渊的危险,所以是不全面的谋者。只有那些靠阳谋化解危难建立功勋的牛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现试举几例。
姜尚良谋灭殷商。
姜太公钓文王当然是千古经典的求职案例,然而太公灭殷商的十二条至今仍然很牛,各国、各大公司都在用:
1.了解敌人的喜好,顺着敌人的意愿,使他骄傲自满,怠惰迟疑。
2.亲近敌人的亲信,分化敌人的权威,使他众叛亲离,因为叛离易生变乱。
3.收买敌人的手下,取得一线有用情报,随时掌握敌人的动向。
4.向敌人提供珠玉美女,使其深陷淫乐而不能自拔,丧失斗志,无视危险。
5.对敌人手下的忠臣,要设法使他们激怒主上而被撤换,使其国多奸人而少贤人。
6.离间敌人的盟国,创造机会让敌人与盟国发动战争,消耗敌人的力量。
7.找到敌人内部的小人,使他们加速挥霍敌国财富,导致国库空虚。
8.为敌人谋划一些很快就可以见利的事,使他对我言听计从,任我摆布。
9.不断给敌人戴高帽,培养敌方的马屁高手,使其妄自尊大而疏远贤能的人。
10.以一些小恩小惠取得敌人的信任,将我方视作兄弟,再伺机夺其权柄。
11.暗中招揽豪杰,推荐给敌人,使敌人的周围充塞着我方的党徒。
12.加剧声、色、犬、马的迷惑,挖走敌人身边贤良杰出人才,使其无所依托。
管仲粮战败诸侯。
成就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仲父”管仲不仅有王霸之术,还是史上最早的“关贸总协定”发起人,特别是发动“粮食战争”不费一兵一卒收服诸侯。
1.收服邻国鲁梁。鼓动鲁梁种桑织绨,齐国上下全穿丝物,鲁梁全民织绨,把原先耕种的田地都用来植桑。而齐国,全都种庄稼,不植桑。齐国与鲁梁形成了以粮换绨的常态局面。几年后管仲下令全国改穿帛服,关闭与鲁梁的通商口岸,不许出口粮食给鲁梁。两国商业的断绝,使鲁梁人拥有堆积如山的绨料而没有解饥的口粮。因为别国人不穿绨服,曾是鲁梁国经济命脉的绨成了一堆废品。鲁梁的粮食卖到一石百钱,而齐国才卖十钱!堪堪捱了几个月,鲁梁的百姓饿得直打晃。活命要紧,一年之中就有十之六七的百姓归附齐国,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也扛不住了,举手向齐国投降。
2.兵不血刃败楚。大国楚国盛产鹿,管仲让齐桓公以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并通告楚国商人,贩鹿到齐国可以大发横财。利诱之下,楚国几乎是全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都漫山遍野捕鹿,放弃了耕种,而齐国则全民皆耕种,年年有丰收。当楚国连年不耕种而缺乏粮食时,管仲突然下令不再收购活鹿且决不卖一粒粮食给楚人,曾经珍奇的鹿变得一文不值。这一战的结果,楚人降齐者达十分之四。
3.高价购狐胜代。代国出产狐皮,管仲令人到代国去高价收购,造成代人放弃农业生产,成天在山林之中去捉狐狸的局面。由于搜狐行动太过频繁,狐狸越来越少,结果是狐皮没有弄到,农业生产给耽误了。没有粮食吃,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在此情况下,代国国君只好投降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代国。
晏子迂回服老板。
大凡老板,刚上台时还比较谦虚,久了则刚愎自用,很难听进手下的意见。历史上因为“进谏”被杀的人多得数不清,除了落个“忠君”的虚名,于事无补。做老板的助手,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图一时痛快。齐国相国晏婴在处理与老板的关系上很有办法,有时知道老板不愿听,但事情又必须办,就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法子。
1.曲线救民有奇效。有几年齐国民间闹饥荒,甚至有易子而食的事件发生。晏婴数次进谏请刚愎自用的齐景公开仓放粮赈济百姓都不同意,还下死命令要晏婴为他筑造一座高台,供检阅和游览之用。晏婴灵机一动,赶紧把这事揽下来,命令手下的官吏四处招那些没得饭吃的民工,提高他们的工钱,让他们到很远的地方取土,慢慢施工。齐景公催促,说可以就近取土,费那么大的事干什么?晏婴回答说:远方的土更瓷实,建筑质量就会更好,并说明凡是好的工程都必须“慢工出细活”,君上让我筑台我就要筑天下最好、最气派的。齐景公高兴。结果,这个工程花了三年才筑成,景公满意,百姓也渡过了难关。
2.巧妙回答废刖刑。这种酷刑就是砍掉受罚人的脚。不少大臣谏言废止,但齐景公说:没有严厉的刑法国家就不安定,不允许人再提此事,否则问斩。有一次,齐景公问晏婴:你家靠近集市,你知道现在的物价如何?晏婴答道:当然知道。齐景公问哪种物品最贵和哪种物品最贱。晏婴说:当然是假肢最贵,鞋子最贱。齐景公一听,就晓得由于砍脚太多的缘故,于是不久就废除了刖刑。
3.侧击相救养马人。齐景公爱马如命,宝马突然死了,齐景公下令把养马的人抓来肢解,众臣越劝景公越怒。晏婴赶来对齐景公说:这小子竟然把君上的爱马养死了,是该肢解!齐景公心情稍好了一点。晏婴接着对刀手说:你们知道尧舜肢解人的时候,从身体的什么部分开始的吗?齐景公听了,自然知道尧舜这样的仁德之主是不会肢解人的,但又不想收回成命,就说:凡是人犯了罪,都要受到处罚,没什么好说的。晏婴深表赞同,说:君上要行刑,得把养马人找来说清楚再说。养马人到,晏婴高声说道:“君上要杀你,如今我让你死个明白——君上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这是第一个死罪;养死的马又是国君最喜爱的,这是第二个死罪;因为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百姓听说之后一定会私下里说国君不仁,诸侯听说之后一定轻视我国,这是第三个死罪。你知罪吗?”齐景公听后,当场释放了养马人。
4.计骗情痴齐景公。宠姬妾婴子死了,齐景公三天三夜水米不进,呆坐在婴子的尸体旁,不准入殓。大臣们进谏,根本于事无补。晏婴进宫,耳语齐景公:我找了个能起生回生的术士来,但君上得离开洗浴吃饭才好作法。齐景公一下跳了起来,大喜道:相国说的是真的吗?晏婴严肃地说:臣下啥时候蒙过您哪!齐景公依言。待国君一走,晏婴下令马上把死人入殓,然后才去找齐景公。齐景公问救活了没有?晏婴只得实情相告:君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术士,臣下见尸体都臭了,才将婴姬入殓,还请君上早日将她入土为安。齐景公大怒要杀晏婴!晏婴说:君上啊,你难道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全国的臣民都盼望您带来福祉,您却为了心爱的女人失去了为君的道义,难道要让大臣们寒心让百姓失望让诸侯耻笑吗?大臣们和国外的使者在等着您上朝啊!齐景公并非昏聩之君,只因伤心过度乱了方寸,经晏婴这么一“骗”,就强打精神上班去了。
范蠡功成脱虎穴。
范蠡是军事家、政治家、千古商圣,一生充满传奇。和老朋友文种一起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并灭了吴国,封相国、上将军、上大夫之位,但他深知勾践为人。自己知道的秘密太多,早晚必为勾践所杀,于是借军队布防之机,把自己的一家老小秘密派兵护送出境,再去找勾践唠嗑。勾践经过人间炼狱,虽成天下霸主,但性情变得喜怒无常。他见范蠡进来,就问有何事?范蠡说,大王成就霸业,可喜可贺。而臣年老多病,想辞去官职,陪家里人过几天安生的日子。勾践一听,有些冒火:难道寡人对你不够好吗?你只要留下来,寡人可以将越国分一半给你治理;如果你不听话,就处死你,并把你全家杀光!
范蠡见勾践露出了本性,就说:臣下的一切是大王给的,那就听大王的好了。勾践这才高兴了,让他陪自己喝酒。君臣聊了一些往事,又哭又笑。喝到深夜,勾践醉了。次日醒来,才觉得不大对劲,赶紧派人去范蠡的家。宫人回报说,范蠡把公章、账目、财物全都留在府中,不见了踪影。勾践大骇,问文种走了没有。回报说没有。勾践即刻传见文种,问是怎么回事。文种也是一头雾水。经过分析,认定是范蠡闪人了。勾践问:你看还追得上吗?他一家子人,不可能没有踪迹啊。文种说,范蠡有鬼神莫测之能,又执掌兵权,要脱身易如反掌。勾践深恨范蠡,但又发作不得,只是说,他要走就走吧,你就担任相国的职位,辅助寡人把国家治理好。
文种也没料到范蠡说走就走,心想这位老朋友太够意思了,也不打个招呼。过了几天,手下送来了一封信,拆开一看,正是范蠡的手书。信中回顾了他们的友谊,末了提醒文种:飞鸟射杀完了,弓箭就只能藏起来;兔子被猎取完了,猎狗难逃被下锅的命运。勾践脖子长嘴巴尖,这样的君主只能与他共患难而不可与他同享安乐。老哥啊,是该收手的时候了,不然伍子胥就是你的榜样!
文种读罢信,冷汗直冒。但他贪恋权位,认为越国离不开他,手下也有一帮人拥护他,就没有走。可怜的文种老头儿太自信了,事实上老板要找一个CEO是很容易的,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果然,勾践为了掩盖自己不光彩的历史,开始对知道秘密的人进行清剿。文种这时才明白范蠡的深意,就托病不朝,想伺机逃走。但他既没有兵权,勾践又密令军队监视他,已经寸步难移了。再说,当CEO的人哪有不得罪人的呢?于是有人趁机告发文种贪污,还想通过自己多年培植的党羽作乱。勾践就派人拿了一把剑到文种的别墅里,传他的话说:先生以前教我七条计策,我只用四条就把吴国灭了,还有三条在先生心里,请先生去追随地下的先王,让先王也试试那些计谋吧。文种仰天叹道:少伯啊,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听你的忠告!于是就自杀了。
而范蠡轻松逃逸之后,带着一家老小和这些年跟随自己左右的忠心手下,来到齐国都城。手下的人说,大人在越国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完全可以事先把财宝弄一些出来啊,将来我们如何生活呢?范蠡笑道,我原本就是一个生意人,在越国不过也是经营政治和军事罢了。现在我虽然没有钱财,但只要选好地点,选对人,把握时机,一样能够发财。后来,范蠡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救助社会,安然善终,成为神话。
张良奇谋护太子。
张良是史上最完美的智谋家,帮地痞刘邦谋得天下后功成隐退,回归林泉。刘邦晚年,该消灭的敌人都已消灭得差不多了,但他的身体也随着多年的奔波劳碌变得病痛不堪。古代君王,立储是国家头等大事。刘邦因吕后为他受了很多罪,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但通过观察,刘邦觉得子不类父,加之特别宠爱戚夫人,他与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性格很像他,于是想改立刘如意。虽然这种想法遭到吕后和众大臣的一致反对,但固执的刘邦还是决意如此。吕后很是害怕,于是想到了天下第一智能之士张良,就派哥哥吕释之找到张良,请他一定出来找皇帝谏言,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张良显得很为难的样子,对吕释之说,先前陛下在打江山的时候,处于危难之中,所以能听从我的计谋。现在天下安定了,陛下因为个人的偏爱要更换太子,这是骨肉之间的事情,纵使一千个张良劝说都没有用。吕释之哭求张良,请他为江山社稷考虑,若陛下坚持更换太子,将来必起纷争。张良并没有出来出话,只是暗暗给吕释之指了一条明路。
吕后听了哥哥的传话,依计而行。一次,刘邦召集群臣宴饮,见太子刘盈身后站着四位须发如银、仪表不俗的老翁。刘邦大疑,一问,才知道这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商山四皓”。这四位大贤在秦始皇时期就久负盛名,但不愿在秦朝为官。及至刘邦得了天下,数次派人去请,四皓都不愿出山,而今却甘愿侍奉太子,说明太子在国人心中的位置不可动摇。刘邦虽然文化不高,但精明通透难有人及,只能暗自叹息,罢了废立太子之念。
李靖临终献神策。
现在大公司的人事安排,在董事长退休前,都比较麻烦,就是有威望的人退了之后,威望一般的接班人如何管理强势下属的问题。但这个方案早在唐朝就有了。当时,李世民知道自己不行了,传位给李治前,深深担忧手下的名震天下的大将们会造反,根本就拿不住。他也没有办法。
卫国公李靖知道后,找到李世民说,现在天下人中,手握兵权而且在众将中最有威望的人是兵部尚书李绩(注:初唐军中,李靖、李绩最牛,有“二李”之称,李绩原姓徐,就是徐茂公,与李靖是半师半友的关系,智谋武功都只略逊于李靖),陛下在位时,他是不敢动的,但陛下传位给太子以后,他要是不服,局面无法收拾。李世民请教:公有何良策?李靖当时已79岁,即将仙去,就含泪说,陛下与臣平生知遇,臣向陛下献策无数,鲜有失手,盖因陛下能听进忠言。现在臣将离世,就再献一计吧。陛下应知凡帝王者,必施恩于臣下,臣下才会效死。太子现在没有恩惠施加于李绩,他如何会效忠太子呢?臣以为,陛下在时,可将李绩贬为下州都督(就是偏远地级市的军政长官),待太子正位后,提升他为顾命大臣,入阁为相,他已位极人臣,自然对太子效死。李世民握着李靖的手泪水长流,说公乃朕平生知己也!
果然,李世民很快就找一个理由,把兵部尚书、参预朝政的李绩贬为叠州都督。李绩也是聪明人,连家都不回就去上任了。李世民死后,李治登位,将李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封为三大顾命大臣,李绩官拜宰相(左仆射,首相),扶植李治稳固朝局并率兵灭了高句丽(朝鲜)。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里,全是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发生的古代,但非常有现实意义。场景不同,但人心、人性、人道,仍然是一样的。通变运用,人生必将大丰!
所以,女人、男人,都可以从中看到做人、处事、处世之道。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怀旧船长/著,2014.10.13日起当当有独家签名版,限量抢购1200册,链接地址: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23578568.html)
身后有一本是您的。老船谢谢您。
这个内容刚刚发在微信公号上,引起一片狂转。连几乎不转东西的乐嘉老师都第一时间转了。
古人智慧精华,总有一款适合你!
现在运用的所有招儿,都被前人用过;现在还没有用到的招数,尘封在历史深处。《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集史上最智慧牛人的方略,涉及官场、职场、商场、情场,总有一款适合你。
文/怀旧船长
中国是一个讲究智谋的国度,几千年的历史主体是智谋史,几千年的文化枝干是智谋文化。智谋是丛林生存法则中最重要的技能,大到创造历史、治理国家,小到职场生存、婚恋居家,都需要懂得一点智谋。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若想推行自己的想法、实现雄心壮志或确保平安幸福,都要学习前人的智谋,并结合实际的境况加以变化应用,才能出奇制胜,向自己交一份完满的人生答卷。
要学招儿,就得跟顶级的智慧大师学。历史在变,时代在变,但智谋这玩意毫不过时。纵观历史上那些智慧超群的家伙,个个都有绝招。这其中,最厉害的当数帝王身边的“高参”。他们通晓人性,准确研判形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仅帮老板们谋得了天下、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而且自身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为后世留下了效仿的模板——智谋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智谋超群的人,都是从前人那里汲取了适合自己智慧的养分。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牛人很多,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为老板谋得天下又能全身而退或善始善终的,如姜尚、范蠡、张良、房玄龄这样的智者;一种是建立了不世功勋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却身遭横祸的,如商鞅、李斯、韩信、岳飞这样的狂人。第一种人走三步回头看一步,在为老板谋断时也为自己想好了退路,所以是很全面的谋者;第二种人顾头不顾腚,全然不顾达至顶峰时有摔下万丈深渊的危险,所以是不全面的谋者。只有那些靠阳谋化解危难建立功勋的牛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现试举几例。
姜尚良谋灭殷商。
姜太公钓文王当然是千古经典的求职案例,然而太公灭殷商的十二条至今仍然很牛,各国、各大公司都在用:
1.了解敌人的喜好,顺着敌人的意愿,使他骄傲自满,怠惰迟疑。
2.亲近敌人的亲信,分化敌人的权威,使他众叛亲离,因为叛离易生变乱。
3.收买敌人的手下,取得一线有用情报,随时掌握敌人的动向。
4.向敌人提供珠玉美女,使其深陷淫乐而不能自拔,丧失斗志,无视危险。
5.对敌人手下的忠臣,要设法使他们激怒主上而被撤换,使其国多奸人而少贤人。
6.离间敌人的盟国,创造机会让敌人与盟国发动战争,消耗敌人的力量。
7.找到敌人内部的小人,使他们加速挥霍敌国财富,导致国库空虚。
8.为敌人谋划一些很快就可以见利的事,使他对我言听计从,任我摆布。
9.不断给敌人戴高帽,培养敌方的马屁高手,使其妄自尊大而疏远贤能的人。
10.以一些小恩小惠取得敌人的信任,将我方视作兄弟,再伺机夺其权柄。
11.暗中招揽豪杰,推荐给敌人,使敌人的周围充塞着我方的党徒。
12.加剧声、色、犬、马的迷惑,挖走敌人身边贤良杰出人才,使其无所依托。
管仲粮战败诸侯。
成就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仲父”管仲不仅有王霸之术,还是史上最早的“关贸总协定”发起人,特别是发动“粮食战争”不费一兵一卒收服诸侯。
1.收服邻国鲁梁。鼓动鲁梁种桑织绨,齐国上下全穿丝物,鲁梁全民织绨,把原先耕种的田地都用来植桑。而齐国,全都种庄稼,不植桑。齐国与鲁梁形成了以粮换绨的常态局面。几年后管仲下令全国改穿帛服,关闭与鲁梁的通商口岸,不许出口粮食给鲁梁。两国商业的断绝,使鲁梁人拥有堆积如山的绨料而没有解饥的口粮。因为别国人不穿绨服,曾是鲁梁国经济命脉的绨成了一堆废品。鲁梁的粮食卖到一石百钱,而齐国才卖十钱!堪堪捱了几个月,鲁梁的百姓饿得直打晃。活命要紧,一年之中就有十之六七的百姓归附齐国,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也扛不住了,举手向齐国投降。
2.兵不血刃败楚。大国楚国盛产鹿,管仲让齐桓公以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并通告楚国商人,贩鹿到齐国可以大发横财。利诱之下,楚国几乎是全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都漫山遍野捕鹿,放弃了耕种,而齐国则全民皆耕种,年年有丰收。当楚国连年不耕种而缺乏粮食时,管仲突然下令不再收购活鹿且决不卖一粒粮食给楚人,曾经珍奇的鹿变得一文不值。这一战的结果,楚人降齐者达十分之四。
3.高价购狐胜代。代国出产狐皮,管仲令人到代国去高价收购,造成代人放弃农业生产,成天在山林之中去捉狐狸的局面。由于搜狐行动太过频繁,狐狸越来越少,结果是狐皮没有弄到,农业生产给耽误了。没有粮食吃,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在此情况下,代国国君只好投降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代国。
晏子迂回服老板。
大凡老板,刚上台时还比较谦虚,久了则刚愎自用,很难听进手下的意见。历史上因为“进谏”被杀的人多得数不清,除了落个“忠君”的虚名,于事无补。做老板的助手,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图一时痛快。齐国相国晏婴在处理与老板的关系上很有办法,有时知道老板不愿听,但事情又必须办,就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法子。
1.曲线救民有奇效。有几年齐国民间闹饥荒,甚至有易子而食的事件发生。晏婴数次进谏请刚愎自用的齐景公开仓放粮赈济百姓都不同意,还下死命令要晏婴为他筑造一座高台,供检阅和游览之用。晏婴灵机一动,赶紧把这事揽下来,命令手下的官吏四处招那些没得饭吃的民工,提高他们的工钱,让他们到很远的地方取土,慢慢施工。齐景公催促,说可以就近取土,费那么大的事干什么?晏婴回答说:远方的土更瓷实,建筑质量就会更好,并说明凡是好的工程都必须“慢工出细活”,君上让我筑台我就要筑天下最好、最气派的。齐景公高兴。结果,这个工程花了三年才筑成,景公满意,百姓也渡过了难关。
2.巧妙回答废刖刑。这种酷刑就是砍掉受罚人的脚。不少大臣谏言废止,但齐景公说:没有严厉的刑法国家就不安定,不允许人再提此事,否则问斩。有一次,齐景公问晏婴:你家靠近集市,你知道现在的物价如何?晏婴答道:当然知道。齐景公问哪种物品最贵和哪种物品最贱。晏婴说:当然是假肢最贵,鞋子最贱。齐景公一听,就晓得由于砍脚太多的缘故,于是不久就废除了刖刑。
3.侧击相救养马人。齐景公爱马如命,宝马突然死了,齐景公下令把养马的人抓来肢解,众臣越劝景公越怒。晏婴赶来对齐景公说:这小子竟然把君上的爱马养死了,是该肢解!齐景公心情稍好了一点。晏婴接着对刀手说:你们知道尧舜肢解人的时候,从身体的什么部分开始的吗?齐景公听了,自然知道尧舜这样的仁德之主是不会肢解人的,但又不想收回成命,就说:凡是人犯了罪,都要受到处罚,没什么好说的。晏婴深表赞同,说:君上要行刑,得把养马人找来说清楚再说。养马人到,晏婴高声说道:“君上要杀你,如今我让你死个明白——君上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这是第一个死罪;养死的马又是国君最喜爱的,这是第二个死罪;因为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百姓听说之后一定会私下里说国君不仁,诸侯听说之后一定轻视我国,这是第三个死罪。你知罪吗?”齐景公听后,当场释放了养马人。
4.计骗情痴齐景公。宠姬妾婴子死了,齐景公三天三夜水米不进,呆坐在婴子的尸体旁,不准入殓。大臣们进谏,根本于事无补。晏婴进宫,耳语齐景公:我找了个能起生回生的术士来,但君上得离开洗浴吃饭才好作法。齐景公一下跳了起来,大喜道:相国说的是真的吗?晏婴严肃地说:臣下啥时候蒙过您哪!齐景公依言。待国君一走,晏婴下令马上把死人入殓,然后才去找齐景公。齐景公问救活了没有?晏婴只得实情相告:君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术士,臣下见尸体都臭了,才将婴姬入殓,还请君上早日将她入土为安。齐景公大怒要杀晏婴!晏婴说:君上啊,你难道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全国的臣民都盼望您带来福祉,您却为了心爱的女人失去了为君的道义,难道要让大臣们寒心让百姓失望让诸侯耻笑吗?大臣们和国外的使者在等着您上朝啊!齐景公并非昏聩之君,只因伤心过度乱了方寸,经晏婴这么一“骗”,就强打精神上班去了。
范蠡功成脱虎穴。
范蠡是军事家、政治家、千古商圣,一生充满传奇。和老朋友文种一起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并灭了吴国,封相国、上将军、上大夫之位,但他深知勾践为人。自己知道的秘密太多,早晚必为勾践所杀,于是借军队布防之机,把自己的一家老小秘密派兵护送出境,再去找勾践唠嗑。勾践经过人间炼狱,虽成天下霸主,但性情变得喜怒无常。他见范蠡进来,就问有何事?范蠡说,大王成就霸业,可喜可贺。而臣年老多病,想辞去官职,陪家里人过几天安生的日子。勾践一听,有些冒火:难道寡人对你不够好吗?你只要留下来,寡人可以将越国分一半给你治理;如果你不听话,就处死你,并把你全家杀光!
范蠡见勾践露出了本性,就说:臣下的一切是大王给的,那就听大王的好了。勾践这才高兴了,让他陪自己喝酒。君臣聊了一些往事,又哭又笑。喝到深夜,勾践醉了。次日醒来,才觉得不大对劲,赶紧派人去范蠡的家。宫人回报说,范蠡把公章、账目、财物全都留在府中,不见了踪影。勾践大骇,问文种走了没有。回报说没有。勾践即刻传见文种,问是怎么回事。文种也是一头雾水。经过分析,认定是范蠡闪人了。勾践问:你看还追得上吗?他一家子人,不可能没有踪迹啊。文种说,范蠡有鬼神莫测之能,又执掌兵权,要脱身易如反掌。勾践深恨范蠡,但又发作不得,只是说,他要走就走吧,你就担任相国的职位,辅助寡人把国家治理好。
文种也没料到范蠡说走就走,心想这位老朋友太够意思了,也不打个招呼。过了几天,手下送来了一封信,拆开一看,正是范蠡的手书。信中回顾了他们的友谊,末了提醒文种:飞鸟射杀完了,弓箭就只能藏起来;兔子被猎取完了,猎狗难逃被下锅的命运。勾践脖子长嘴巴尖,这样的君主只能与他共患难而不可与他同享安乐。老哥啊,是该收手的时候了,不然伍子胥就是你的榜样!
文种读罢信,冷汗直冒。但他贪恋权位,认为越国离不开他,手下也有一帮人拥护他,就没有走。可怜的文种老头儿太自信了,事实上老板要找一个CEO是很容易的,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果然,勾践为了掩盖自己不光彩的历史,开始对知道秘密的人进行清剿。文种这时才明白范蠡的深意,就托病不朝,想伺机逃走。但他既没有兵权,勾践又密令军队监视他,已经寸步难移了。再说,当CEO的人哪有不得罪人的呢?于是有人趁机告发文种贪污,还想通过自己多年培植的党羽作乱。勾践就派人拿了一把剑到文种的别墅里,传他的话说:先生以前教我七条计策,我只用四条就把吴国灭了,还有三条在先生心里,请先生去追随地下的先王,让先王也试试那些计谋吧。文种仰天叹道:少伯啊,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听你的忠告!于是就自杀了。
而范蠡轻松逃逸之后,带着一家老小和这些年跟随自己左右的忠心手下,来到齐国都城。手下的人说,大人在越国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完全可以事先把财宝弄一些出来啊,将来我们如何生活呢?范蠡笑道,我原本就是一个生意人,在越国不过也是经营政治和军事罢了。现在我虽然没有钱财,但只要选好地点,选对人,把握时机,一样能够发财。后来,范蠡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救助社会,安然善终,成为神话。
张良奇谋护太子。
张良是史上最完美的智谋家,帮地痞刘邦谋得天下后功成隐退,回归林泉。刘邦晚年,该消灭的敌人都已消灭得差不多了,但他的身体也随着多年的奔波劳碌变得病痛不堪。古代君王,立储是国家头等大事。刘邦因吕后为他受了很多罪,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但通过观察,刘邦觉得子不类父,加之特别宠爱戚夫人,他与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性格很像他,于是想改立刘如意。虽然这种想法遭到吕后和众大臣的一致反对,但固执的刘邦还是决意如此。吕后很是害怕,于是想到了天下第一智能之士张良,就派哥哥吕释之找到张良,请他一定出来找皇帝谏言,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张良显得很为难的样子,对吕释之说,先前陛下在打江山的时候,处于危难之中,所以能听从我的计谋。现在天下安定了,陛下因为个人的偏爱要更换太子,这是骨肉之间的事情,纵使一千个张良劝说都没有用。吕释之哭求张良,请他为江山社稷考虑,若陛下坚持更换太子,将来必起纷争。张良并没有出来出话,只是暗暗给吕释之指了一条明路。
吕后听了哥哥的传话,依计而行。一次,刘邦召集群臣宴饮,见太子刘盈身后站着四位须发如银、仪表不俗的老翁。刘邦大疑,一问,才知道这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商山四皓”。这四位大贤在秦始皇时期就久负盛名,但不愿在秦朝为官。及至刘邦得了天下,数次派人去请,四皓都不愿出山,而今却甘愿侍奉太子,说明太子在国人心中的位置不可动摇。刘邦虽然文化不高,但精明通透难有人及,只能暗自叹息,罢了废立太子之念。
李靖临终献神策。
现在大公司的人事安排,在董事长退休前,都比较麻烦,就是有威望的人退了之后,威望一般的接班人如何管理强势下属的问题。但这个方案早在唐朝就有了。当时,李世民知道自己不行了,传位给李治前,深深担忧手下的名震天下的大将们会造反,根本就拿不住。他也没有办法。
卫国公李靖知道后,找到李世民说,现在天下人中,手握兵权而且在众将中最有威望的人是兵部尚书李绩(注:初唐军中,李靖、李绩最牛,有“二李”之称,李绩原姓徐,就是徐茂公,与李靖是半师半友的关系,智谋武功都只略逊于李靖),陛下在位时,他是不敢动的,但陛下传位给太子以后,他要是不服,局面无法收拾。李世民请教:公有何良策?李靖当时已79岁,即将仙去,就含泪说,陛下与臣平生知遇,臣向陛下献策无数,鲜有失手,盖因陛下能听进忠言。现在臣将离世,就再献一计吧。陛下应知凡帝王者,必施恩于臣下,臣下才会效死。太子现在没有恩惠施加于李绩,他如何会效忠太子呢?臣以为,陛下在时,可将李绩贬为下州都督(就是偏远地级市的军政长官),待太子正位后,提升他为顾命大臣,入阁为相,他已位极人臣,自然对太子效死。李世民握着李靖的手泪水长流,说公乃朕平生知己也!
果然,李世民很快就找一个理由,把兵部尚书、参预朝政的李绩贬为叠州都督。李绩也是聪明人,连家都不回就去上任了。李世民死后,李治登位,将李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封为三大顾命大臣,李绩官拜宰相(左仆射,首相),扶植李治稳固朝局并率兵灭了高句丽(朝鲜)。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里,全是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发生的古代,但非常有现实意义。场景不同,但人心、人性、人道,仍然是一样的。通变运用,人生必将大丰!
所以,女人、男人,都可以从中看到做人、处事、处世之道。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怀旧船长/著,2014.10.13日起当当有独家签名版,限量抢购1200册,链接地址: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23578568.html)
身后有一本是您的。老船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