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捉鬼人,说一说祖上几代人和我的真实经历。

  第七十七章 河上浮尸
  等他们几个兴匆匆拿着银票到延津县造船的作坊一问,竟然没有现成的渔船。作坊老板解释说,这次河里龙王爷现身,很多人都吓的丢了船,原本还有几艘现成的也给人买走了,这时候想要渔船就得预定,交了定金以后,再等上个把月就能拿到船了。
  我太爷他们几个一听,有点儿失望,不过,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只是等到渔船造好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冷,那些鱼群早就躲进下层深水区域里,他们也就错过了下河捕鱼的最佳时节。按照以往的惯例,天一冷,就要把渔船改当货船跑行运了。(行,念hang,这里通为“航”。)
  前面说过,这时候的时间是在八月中旬,就在我太爷他们交了造船定金的第二天,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到了。
  这一年,对于三王庄这一带的老百姓来说,不算是丰收年,又是闹河怪咬死牲口,又是下大暴雨淹没庄稼,可以说,是很晦气很多舛的一年,但是三王庄这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给来年图个好彩头好收成,加上几天前龙王爷在河水里现身,这年的中秋当然不能再草草了事。
  黄河两岸好几个村子里的村长提前碰头儿一商议,在中秋节这天傍晚时分,各村村民聚在一起,拿着河灯,端着三牲贡,举着稻草扎成的草龙,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着,在河岸边隆隆重重举行了一场祭河神的仪式。
  我太爷听村长王老大说,我高祖父的师傅王守道在世的时候,都由王守道带头儿祭龙王爷的,王守道去世后又改换我高祖父带头儿,这时候我高祖父不在,他们只能找别人了。
  祭河用的三牲贡,这时候不再用发面馒头代替,实打实的猪头、牛头、羊头。
  这三牲贡被村民们中规中矩摆在临近河岸的一条大祭桌上。围着祭桌,六十六炉焚香环状摆作内外两圈儿,内圈儿二十二,外圈儿四十四,香头上红光点点冒出青烟,徐徐袅袅萦绕在祭桌四周,导致祭河的仪式看上去神圣又庄严。
  到了天色擦黑儿,月兔露头,河岸边一通响彻天地的烟花爆竹声过后,许多妙龄少女们托着磨盘大小的河灯放进水里,强壮结实的小伙子们舞动起点着插满油松火把的草龙,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则对着河面齐声高唱祭河辞,一边唱,一边双膝跪地,朝河面恭恭敬敬二拜六叩头。
  每叩一个头,便要提前唱上一句祭河辞,然后再深深拜下去:八月十五月亮圆哎,第一拜……摆上三牲祭河神内,第二拜……天上的仙仙儿水里的神儿,第三拜……龙王爷哎河神爷,第四拜……保俺水里的鱼儿多,第五拜……保俺地上的苗儿壮,第六拜……
  河灯、草龙、祭河辞,倒影在河水里、回荡在空气中,满带着黄河边儿上百姓的虔诚与真挚。
  祭河神、拜龙王,是传统,更是一种信仰。
  这些,过去我太爷只听我高祖父跟他简单说起过,这一次,我太爷身临其境,着实大开了眼界,同时,冥冥之中,也让我太爷对这条流淌了几千年的母亲河生出几分敬畏之心。
  喜庆热闹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繁华过后,仅剩下枯燥冗长的重复。
  八月十五中秋节过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没了活计的我太爷他们几个年轻人,没着没落的,除了每天凑在一起喝酒闲逛,就是巴巴儿的跑到河岸边,坐在岸边一个高高的崖坡上,居高临下瞅着脚底下滚滚东流的河水发呆,心里边儿呢,渴望着渔船能够早一天造好。
  一天天的,就这么过去了,很快的,人们似乎淡忘了龙王爷带来的那场有惊无险的风波,另一方面,他们可能觉得祭过河神以后,龙王爷就不会再闹啥邪乎事儿了。
  十多天后,看似平静的河面上逐渐有了船只。一开始,只有一两只摆渡客人的蓬船,后来越来越多,没过几天,打渔的、摆渡的、货运的,河面上逐渐恢复如常,喧闹起来。
  看着别人在河里撒网捕鱼,我太爷他们几个心里直痒痒。
  这天中午,几个人吃过午饭没事儿干,又跑来河岸边儿瞅着河面发呆。他们这些过惯了水上生活的人,或许一天不下河就觉着浑身不自在,可能那种浪里行舟的颠沛快感,正像小猫爪子似的在他们心尖儿上乱抓乱挠。
  船没了,我估计他们这时候看着河面,或许能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吧。
  几个人就这么坐在河岸边的崖坡上,一边居高临下看着河面,嘴里一边胡乱聊着天,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其中一个年轻人突然从地上跳了起来,指着上游的河面大叫道,“你们快看那边!”
  (今天的没了,谢谢各位朋友顶贴,昨天天涯一直上不了,提示我这帖子有问题,也就没更新。)
  几个人闻声一惊,赶忙朝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很远的上游河面上,河水居然不再向下流动,正诡异地在那片水域里原地打转转,也就一眨眼的功夫,旋转的水流在河面上形成一个巨大漩涡,漩涡之大,几乎覆盖了整个儿河面。
  因为距离太远,看不太真切,我太爷他们几个人就觉得涡流中心好像黑乎乎的,就好像河底潜着一只大水怪,水怪正向上仰着头,张着血盆大嘴,漏斗似的,呼呼地往肚子里猛吸河水。
  这一幕,要不是我太爷他们几个坐的地方视线极好,恐怕根本就看不到。
  那漩涡虽然离他们这片水域还有很远一段距离,但还是把他们吓得不轻,感觉这河里可能又要出啥邪乎事儿了。
  这时候,我太爷他们脚下这片水域里的船只,并没有察觉出远处的异常,依旧在河水里四平八稳地行驶着,该打渔的打渔,该渡人的渡人。
  我太爷他们几个看着都替那些船只着急,旋即扯起嗓子冲那些船只大喊大叫起来,可能因为距离问题,那些船只上的人似乎一点儿都听不到我太爷他们的喊叫声。
  约莫又过了一袋烟的功夫,就在我太爷他们几个准备跑下崖坡到河边儿喊那些船只的时候,上游那片诡异漩涡突然消失不见了,整个河面几乎在霎那间恢复了平静。
  我太爷他们几个见状全都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他们几个全都看眼花了似的。随后,几个人站在原地盯着远处那片水域又看了好一会儿,很诡异地,再也没啥动静出现。
  这时候,王草鱼“哎”地吁了口气,一屁股又坐了回去,几个人见他一屁股坐地上了,都砸了砸嘴,闷不作声坐回了自己原来的位置上,接下来谁也不再说话,不过,几个人依旧不甘心,时不时扭头朝那片上游水域瞅上一眼。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从上游缓缓飘过来一个小黑点儿,还是先前那个年轻人第一个看到,又吵嚷着让其他几个人看。
  几个人扭过头眯起眼睛,朝那小黑点儿仔细一瞅,好像是具“死漂儿”,也就是被水淹死的死人,几个人面面相觑。
  不大会儿功夫,那“死漂儿”顺水漂到了我太爷他们脚下这片水域里。
  我太爷他们几个全都从地上站了起来。这一次,他们看的真真儿的,从尸体的衣服和身材来看,是一具身材高大的男尸!
  我太爷他们几个搞不清楚这具男尸到底是怎么来的,会不会和刚才那股漩涡有关呢?
  很快的,河面上一艘正在打渔的渔船发现了男尸,朝男尸划了过去。不大会儿功夫,渔船划到男尸跟前,渔船上几个人用钩渔网的搭钩把男尸捞到了甲板上。
  王草鱼眼尖,居高临下,瞪着眼睛瞅着渔船甲板上的男尸嘟囔了一句:“这‘死漂儿’,肚子还怪大咧。”
  王草鱼随口的一句话,却像踩到了众人的尾巴,除了我太爷以外,其他几个年轻人全都一脸惊悚,异口同声问王草鱼,“啥,是个大肚子!”
  其中一个心有余悸地说了一句,“这……这个不会又是河怪吧。”
  我太爷闻言心里“咯噔”了一下,这让他想起了前些天那具离奇失踪的河怪尸体。
  随后,我太爷扫了几个人一眼,语气很平静地对他们说:“走,咱们下去瞅瞅,要真是河怪,趁它这时候还在‘娘胎’里,直接弄死它!”
  等我太爷他们下了崖坡,来到河岸边儿的时候,那艘渔船已经朝着河对岸划去,因为距离太远,想喊回渔船都喊不应了。
  这时候,王草鱼问我太爷咋办,我太爷想都没想,咬牙切齿说:“还能咋办,找条蓬船把咱们摆渡过去,是个‘死漂儿’也就算了,要真是那玩意儿,我这次要它死个透彻!”
  王草鱼觉得我太爷这话说的奇怪,问道:“秉守叔,河怪不是已经给咱打死,皮跟骨头都给你做下酒菜吃了么。”
  我太爷闻言一窒,对王草鱼说,“我说把河怪做下酒菜吃了你还真信呀,我在下大雨那天夜里就发现河怪那层皮子不见了,怕你们害怕没敢告诉你们。”
  我太爷这话一出,几个年轻人脸色同时一变。
  (今天的没了,谢谢各位朋友顶贴。)
  第七十八章 追寻男尸
  等我太爷他们好不容易搭上条蓬船赶到河北岸的时候,那艘渔船已经靠了岸,船上的男尸也被人抬了下来,不知去向。
  我太爷找到渔船上的船老大想问问尸体的去向,没想到船老大却把眼睛一瞪,语气不善地质问我太爷他们几个,“你们是哪儿的人,想要干啥!”
  这船老大约莫三十岁左右,个头儿不算高,人长的很结实,可能因为常年在河上跑船的缘故,皮肤被河风吹的黑里透红,咋一看,面相有些凶恶。
  我太爷赶忙跟船老大解释说,自己几个是三王庄的,过去三王庄捞上过一具和男尸情况差不多的女尸,肚子也特别大,后来从女尸肚子里跑出一只河怪,在庄上闹了近一个月,咬死了庄上十几头牲口,现在呢,最好能把那具男尸找出来,把那大肚子弄清楚,要不然又会是一场大麻烦。
  船老大一听,皱了下眉头,脸上的表情跟着变得复杂起来。船老大脸上的奇怪变化,给我太爷看在了眼里,当时我太爷也没多想。三王庄闹水怪这件事,在这一带早就传开了,这船老大显然也听说过。
  停了一会儿,船老大“唉”地叹了口气,看了看我太爷他们几个,打开了话匣子:“俺们捞上来的这个人,不是别人,皱是俺们这条船上的艄公,名字叫刘大强,这大强跟俺不光是同村人,还是俺光屁股玩儿到大的发小儿,这条渔船也是俺俩搭伙儿买哩……”
  船老大说着,又叹了口气,“河里闹龙王爷那天,俺俩都吓坏咧,丢下渔船逃命,船上还有几个伙计,俺们几个人一起跳进河里往岸上游,可是等俺游上岸以后,俺一看,大强没上来,有个伙计就跟俺说,看见大强给龙王爷拉进水里卷走咧。后来,俺就带伙计们顺着河岸一边儿找船,一边儿找大强,最后船找到咧,大强一直没能找到,谁成想今儿个……唉……俺让伙计把他的尸体抬回村子了,估计这时候也到他家咧……”说着,船老大抬手在自己眼角擦了擦,但是我太爷在他脸上并没有看到眼泪。
  等船老大说完以上这些,对我太爷他们几个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问我太爷,“三王庄闹的那只河怪到底咋回事,是死人鬼魂变的还是别哩啥妖精。”
  我太爷回答说,“十有八九是死者怨气所化。”
  船老大听了脸色变了变,显得非常不安,又赶忙问我太爷,“那、那你们是咋把河怪除掉哩?”
  我太爷这时候觉得这船老大有些顾左右而言他了,对朋友的死不算关心,倒是对死者鬼魂化煞挺上心的。或许,老百姓们打心眼儿里都忌讳这些玩意儿吧,特别是和自己熟识的人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死亡以后,就怕这些亡灵阴魂不散粘上自己。我太爷不想跟船老大插斜篇子,随口敷衍了他一句,“那河怪是给俺们用柳条抽死的。”
  船老大听了好像放了心,立刻露出一脸皮笑肉不笑的笑容,很是难看也很牵强。
  船老大又问我太爷,“这小哥儿,你是干这一行的吧?”
  我太爷顿了一下,很快又点了点头,模棱两可说了句,“小时候学过点儿皮毛。”
  船老大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主动提出给我太爷他们带路,带我太爷他们去刘大强家看刘大强的尸体。
  那个死者刘大强和眼前这个船老大,其实跟我高祖父算是同村人,最早的前面早就已经说过,我高祖父家在黄河北岸的延津渡口,后来我高祖父跟着王守道学艺,这才定居在了黄河南岸的三王庄。
  黄北岸这个村子,跟南岸的三王庄差不多,也是紧邻着河岸边儿,属延津县管辖,过去我一直没提起过,现在说一下我觉得也不算晚。
  这个村子名字叫刘庄,顾名思义,村里大部分人都姓刘。这时候的刘庄,还住着我高祖父的两个弟弟,也就是我太爷的两个亲叔叔,我的这两位祖上呢,这时候年龄也不算小了,都在五十多岁。
  刘庄对于我太爷来说,也不算陌生,逢年过节经常随我高祖父回来看看,这次我太爷独自逃回三王庄,也抽空来探望过两位叔叔。
  一路无话,几个人跟着船老大离开河岸,很快进了村子。期间,我太爷发现这位船老大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好像是个练家子。
  几个人跟着船老大来到死者刘大强家里以后,很意外,并没有我太爷想象的那种愁云惨雾,一间敞亮的大瓦房,一个大院子,家里布置的井井有条,显然这刘大强的家境还算不错,家里边儿呢,没有老人孩子,只有一个小媳妇儿,年龄也就二十岁出头,模样长的还算不错,只是那脸上浓妆艳抹,眉梢略带狐媚,衣服也穿的花里胡哨,给我太爷的感觉,就跟青楼里那些姑娘差不多。
  (今天的没了,谢谢各位顶贴,至于磨铁那里,因为跟人家签了合同,不能再跟天涯同步,不然,还得赔偿人家网站的损失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