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捉鬼人,说一说祖上几代人和我的真实经历。

  第一百七十二章 怨气之源
  书说简短。我太爷他们三个来到村东北边儿以后,大老远就瞅见东北方那块镇石在地上躺着。
  三个人接着往前走,走到距离镇石还有二三十米的时候,我奶奶的脚步突然慢了下来,犹犹豫豫的,好像很不情愿再往前走似的。我爷爷发现她不对劲儿,问了一声儿,“枝儿你咋了?”
  我奶奶抬头朝镇石那里看了看说:“前面那些地方不干净,越往前走越冷,阴森森的。”说着,我奶奶把胳膊抱在胸前,回头朝天上的大太阳看了看,这时候,大概也就是下午不到三点钟的样子,虽说已经步入秋季,不过在我们这里,这个点儿日头还是很毒的。
  我爷爷好像没啥感觉,说我奶奶:“前两天埋镇石的时候,你不也来了么。”
  我奶奶转头轻瞥了我爷爷一眼,“那不一样,那时候人多阳气重。”
  我奶奶话音刚落,我爷爷紧跟着说道:“那你的意思,咱们仨阳气弱?你也不想想咱家是干啥的,说这话也不怕别人笑话。”
  “你……”
  “行了,你们两个别吵了。”没等我奶奶把话说出口,我太爷摆了摆手,随后停下脚步,看着我爷爷说道:“你过来。”
  我爷爷不知道我太爷要干啥,拄着拐杖一边往我太爷跟前凑,一边问,“咋了爹?”
  就见我太爷从身上掏出一根亮晶晶的缝衣针,我爷爷这时候刚好凑到跟前,我太爷一把将我爷爷的右手揪了过来,“我也觉得这地方不对劲儿,来时也没带啥家伙儿,你小子今天阳气旺,借你点儿阳气。”说着,缝衣针在我爷爷右手中指的指肚上狠狠扎了一下。
  疼得我爷爷“哎呦”一声,指血当即就冒了出来。我太爷给我奶奶递了个眼神儿,我奶奶会意,笑着看了我爷爷一眼,抓起我爷爷的右手,把指血在自己双手的手心和手背抹了铜钱大小一片儿。
  我奶奶抹完,我太爷又抓起来给自己手上也抹了抹,等两个人都抹完以后,我爷爷一脸苦闷地看看自己还在流血的手指头,放进嘴里允了起来。
  我爷爷今天阳气旺,我太爷让我爷爷打头,他和我奶奶跟在后面,三个人一前两后朝镇石那里走去。
  来到镇石跟前,我奶奶和我太爷首先朝躺在地上的镇石看了看,镇石没事,边边角角和字迹都完好无损。再往埋镇石的那坑儿里一看,就这一眼下去,包括我爷爷在内,三个人同时皱起了眉头。
  为啥呢,因为只要有点刨坑儿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块镇石不是给人刨出来的,是给人用两条胳膊抱着,生生从地里拔出来的。镇石要是给刨出来的,坑周围会有一圈儿刨开的虚土,这时坑周围不但没有虚土,相反的,坑里的土因为镇石被拔出来,还朝坑里塌陷了下去,这都还不算什么,在镇石旁边,居然还有一双深深陷进地里的鞋印,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鞋印是因为在拔镇石的时候发力过大,加上镇石的重量,生生把地面踩陷的,而且周围就这一双鞋印,这又说明什么呢,说明这块镇石是被一个人生生拔出来的。
  看到这一幕,我奶奶他们三个面面相觑,停了好一会儿,我爷爷这才啧了啧嘴说道:“我哩亲娘咧,这镇石少说有五六百斤,谁这大的劲儿?”说着,我爷爷走到鞋印跟前,把自己那只好脚放在鞋印上比了比,“这人的脚比我的脚还小,个头儿肯定不会太大。”
  我太爷皱着眉头说道:“这不是人踩出来的。”
  我奶奶点了点头,赞同我太爷的说法儿,“爹说的没错,这应该是一只怨气极重的恶鬼踩出来的。”
  我爷爷似乎没听明白,把脚从鞋印上挪下来问我奶奶,“恶鬼还能在地上踩出鞋印呀?”
  我奶奶看着鞋印一脸凝重,解释道:“恶鬼附在人身上,人会变的力大无比,镇石给它拔出来根本不算什么,从鞋印来看,确实是个小个子,就像咱爷爷那种大个子,也不可能把这么大的镇石从地里拔出来。”
  我爷爷听了有点儿不服气,“咱爹年轻的时候就能拔出来,只要一运丹田气就能拔出来。”
  我太爷赶忙摆手,“我年轻的时候也拔不出来,就是练内家功夫的顶尖高手儿也不可能。”说着,我太爷扭头看向了我奶奶,“前天夜里刮的那场大风,你说村里来了个厉害的邪物儿,当时我也没在意,现在看来……”我太爷话没说完,回头朝村里看了看,“那邪物应该不是前天晚上来的,应该一直藏在咱们村子里,镇石打下以后,它觉得不舒服了,又是刮风,又是拔镇石。”
  我奶奶点了点头。
  我爷爷赶忙插嘴问道:“那该怎么办呢爹?”
  “怎么办?”我太爷看了我爷爷一眼,“也好办,你现在就给我回家,到你舅舅家找一下实诚,叫他带上几样刨坑的家伙儿过来,再把小顺和小二也叫过来,先把这块镇石埋回去再说。”
  “哎!”我爷爷很听话,立马儿应一声,转身回村了。
  我爷爷走后,我太爷和我奶奶在镇石附近转了转。这块镇石虽然在我们村子的东北角,但是这里还算是土地,距离北边儿的大山还有很远一段距离。
  转了几圈儿以后,我奶奶对我太爷说道:“镇石的东北方向,阴气特别最重。”
  我太爷点了点头,不解道:“这地方,究竟是怎么回事?咱家刚搬来时,我把咱们村子附近这一带全看过了,过去这里没这么大阴气。”
  我奶奶说道:“我记得前面不远好像有个大坑来着……”
  我奶奶这话一出口,她和我太爷同时一愣,刹那间,两个人恍然大悟!
  就在这时候,两个人身后突然传我爷爷的喊声:“爹,我把实诚表哥叫来了……”
  我奶奶和我太爷同时一回头,就见我爷爷、王实诚,以及小顺小二,站在他们身后二十几米远的地方,王实诚父子三个手里还拿着刨坑儿的工具。
  我太爷朝他们喊了一声:“那就赶紧过来吧。”
  我爷爷回道:“爹,他们不过去呀。”
  “咋了?”我太爷和奶奶对视一眼,莫名其妙,就见王实诚父子三个一反常态,畏畏缩缩的,当即感觉他们肯定有事儿,两个人赶忙朝我爷爷他们走去。
  来到跟前,就见王实诚父子三个脸色很难看,拿着刨坑工具的手还在不停哆嗦。我太爷奇怪地扫了扫他们父子三个,随后问他们怎么了。
  不问还好,一问之下王实诚的脸立马儿就白了,他颤着声音对我太爷说道:“爷爷,那……那前面埋着好多死人呢。”
  我太爷一听,很平静地点了点头,“嗯,这个我知道,我跟枝儿也是刚想起来,前些日子你们从山里背出的那几百号政府军,是埋在这里了吧?前面的大坑都给尸体填平了。”
  我太爷这么一问,王小顺和王小二的脸色也白了。我太爷疑惑地把他们父子三个看了一遍,“你们到底怎么了?”
  就听王小二带着哭腔说了一句,“太爷爷,俺们害怕……”说完,王小二把脑袋往脖领子里一缩,浑身哆嗦起来。
  我太爷皱了皱眉,就听王小顺接着说道:“背死人的时候,那些日本兵拿刺刀逼着俺们,俺们也不知道害怕,后来回家想想,越想越怕,那些断胳膊断腿的死人、那血、那那那……俺们夜里做梦都能吓醒,小二前些天,天天尿床……”
  王小顺说完,王实诚“唉”地叹了口气,“俺们爷仨打算后半辈子都不往这儿来的,今儿个您老人家叫俺们来,俺们……俺们也不能不来,就是走到这儿,俺们爷儿仨实在不敢再往前走咧……”
  听王实诚父子三个这么一说,我太爷这才明白,嘴里也叹了口气。用现在的话说,他们三个这是受到过度刺激以后,产生的阴影,也可以说是心理障碍,几百号血呼啦的死人,没上过战场的人很难承受。当年抗击八国联军的时候,那死的人也多了去了,我太爷几次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像王实诚父子三个这种情况,我太爷当然能够理解。
  就在这时候,我奶奶似乎想到了啥,让王实诚父子三个先等一下,她把我太爷拉到一边儿,低声对我太爷说道:“爹,村里这些怨气,会不会就是这些政府军的?”
  我太爷一听,若有所思地看了我奶奶一眼,我奶奶接着说道:“过去这里没啥事儿,现在这里阴气这么重,肯定和埋在这里的政府军有关系。”说着,我奶奶似乎又想到了啥,赶忙又说道:“现在村里这怪病,老人没得、女人没得、孩子也没得、就连我哥也没得,他们这是……”
  “他们都没进山背过尸体。”我太爷似乎也想通了,不等我奶奶说完,沉声说道:“背尸体的那些人都是村里的壮劳力,凡是给他们背出山的尸体,那些尸体的血液多多少少沾在了他们身上,也或许,是他们身上的汗水沾到了尸体上,亡魂生了怨气以后,就跑去找他们了……”
  “嗯”我奶奶连忙点头,“我舅舅他们三个得怪病的时候,家里大概有十几道怨气,想弄清楚是不是这些政府军的怨气,问问他们到底背了多少具尸体就知道了。”
  说着,我奶奶和我太爷回到王实诚父子三个这里,我太爷对他们父子三个说道:“你们别害怕,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八国联军那会儿,我见的死人可比这个多,那地上流的血都能洗衣裳了,我这不是也活的好好的,你们就当那是一场梦就行了。”
  父子三个听我太爷这么说,全都点了点头。我太爷见他们三个脸色好了一些,接着说道:“那我来问你们,你们还记不记得,你们爷儿仨总共从山里背出来多少具尸体?”
  父子三个一听我太爷这话,脸色刷一下又白了。
  父子三个里面王小顺胆子还算比较大,王小顺吞吞吐吐说道:“我记得……我记得我跟小二一人背了六个,我爹,我爹好像背了五个,加一块儿也就是……也就是……”
  我太爷和我奶奶对视了一眼,这就对上号儿了,确实是这些政府军的怨气!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屈亡魂
  弄清了怨气的来源,我奶奶又把我太爷拉到了一边儿,我爷爷见状,也跟着凑了过来。
  我奶奶问我太爷,“爹,村里藏的那只恶鬼,不会也是这些政府军吧,要不然八块镇石别的不拔,非要把这里的拔出来,怎么会这么巧呢。”
  听我奶奶这么说,我太爷把身子转了过去,眼睛看着镇石东北方说道:“有这种可能,不过,村里现在闹的这些,并不是怨气……”
  我奶奶忙问:“不是怨气又是什么?”
  我太爷并没有回答我奶奶,看着镇石东北方,眼神一瞬不瞬,整个人好像陷入了回忆似的,我奶奶和爷爷两个站在他旁边,谁也不敢出声儿打扰。
  过了能有一盏茶的功夫,我太爷自言自语似的说道:“这是亡魂不屈的杀气,当年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我们在天津八里台战败以后我见过一次,跟这个一模一样。”
  “啥是亡魂杀气?”我奶奶没听明白。
  我太爷眼睛依旧看着东北方,反问我奶奶,“前些日子你跟我提过‘阴兵过境’,你知道这些阴兵是怎么来吗?”
  我奶奶摇了摇头。
  我太爷解释道:“两军交战,一方士兵,人人视死如归、奋勇杀敌,或因寡不敌众,或因武器不如敌方精良,导致全军覆没,战败的一方,士兵临死前人人心有不甘,机缘巧合之下,生出不屈的杀气。这些杀气不如怨气凶恶,不过,等它们成气候以后,整支军队便成了阴兵,危害极大,刮阴风,变天象,阴兵过境,活人遇上不死即疯。”
  我奶奶闻言,脸色变了变,问我太爷,“那当年您遇上阴兵以后,是怎么做的?”
  我奶奶这话一问出口,我太爷居然冷笑了起来,他看了我奶奶一眼说道:“我怎么做的?我什么都没做。”
  “为啥?”我奶奶一愣,感觉挺意外的。我爷爷也是一脸好奇,不错神儿看着我太爷。
  就见我太爷这时两眼神色又黯淡下来,整个人好像又陷进了回忆里似的,片刻后,脸上的肌肉居然抖了两下,就听他轻声说道:“你们以为,跟那些洋人开战的‘义和团’都是些好人吗?当年聂士成将军在天津八里台与联军鏖战,我和萧兄率本部前去支援,结果呢,我们在前方拼死血战,后方一支义和团义军因为个人恩怨,竟然抄了聂士成将军的家,后来,我和萧兄见势头不对,带着本部逃离战场,没想到,呵呵……”我太爷苦笑起来,“在逃离途中,我们居然遭到了自己人的追杀,你们十一叔带着一部分兄弟给我们断后,却因寡不敌众,被那些人砍成了几段!”
  我太爷说到这里,满腔子愤恨,呼吸加重,下巴上的胡子也在抖动,随后,咬牙切齿骂了一句,“什么他妈的扶清灭洋义和团,他们在北京奸淫掳掠,杀的老百姓比洋人还多!”沉重地喘了几口粗气,我太爷接着说道:“十一那些断后的兄弟们死的不甘心呐,后来鬼魂变成了阴兵,一到夜里,他们战死的那地方鬼哭狼嚎,洋人和义和团的人晚上一旦在附近走动,不死即疯。”说着,我太爷脸上又露出冷笑,咬着牙说:“洋人、追杀我们的义军,全都死有余辜,我又凭什么要去管他们!后来……我还趁乱混进那些义军里杀了他们几个头领,嘿嘿嘿嘿……”我太爷说完,冷笑不止,看上去有点儿吓人。
  不过,我奶奶能看的出来,我太爷在抗击八国联军时,应该有过一段伤痕累累的记忆。
  我太爷笑了一会儿,又发起了呆。我奶奶和我爷爷两个面面相觑。
  过了许久,我奶奶回头朝王实诚父子三个看了一眼,见他们等的有点耐不住了,就小心问我太爷,“后来十一叔他们的魂魄怎么样了?”
  我太爷闻言,停了一会儿,慢慢仰起头,眼睛看着头顶的天空叹声说道:“不知道,阴兵这邪物,不比寻常玩意儿,老百姓们常说土地爷、城隍爷能驱使阴兵,你十一叔他们,或许给这些仙家带走了吧……”说着,我太爷深深叹了口气。
  我奶奶这时候能够理解我太爷的心情,等了一会儿,她又小心问道:“那依着您说的,现在这些政府军也在机缘巧合下生出了杀气,那它们将来也会变成阴兵吧?”
  我太爷点了下头,“迟早的事,咱村里的男人们动了这些政府军的尸体,又沾了尸体的血液,这些士兵鬼魂生出杀气以后,就开始吸他们的阳气,或许等它们成了气候,还想找那些小日本儿算账吧。”
  一听我太爷这话,旁边一直没说话的我爷爷插了一句:“这么说,这些政府军还挺有骨气的。”
  “嗯。”我太爷点了下头,似乎已经从回忆里渐渐走了出来,“虽然这些政府军进山之前还抢了咱们的粮食,不过,他们敢和小日本儿死拼到底,也值得敬佩,早知道这样儿,就该送他们些粮食。”说着,我太爷似乎彻底从记忆回到了现实,忙回头朝王实诚父子三个看了一眼,接着说道:“不能让这些士兵的鬼魂变成阴兵,活着的时候随他们怎么折腾,现在死了,那就不能再让它们折腾了,先把这块镇石立起来再说。”
  随后,三个人来到王实诚父子三个跟前。我太爷对他们父子三个说道:“现在村里那些男人们又闹上了病,就因为那块镇石给人拔了,必须有人把镇石再埋回去,这件事儿,你们父子三个要是真的做不来,那就回去吧,记住,晚上不能出门,走出家门你们也会闹病。”
  王实诚父子三个听我太爷这么说,全是一脸羞愧。最后王小顺抬手一揉鼻子,说道:“太爷爷,俺不怕咧,那些死人有啥好怕的。”
  我太爷听王小顺这么说,把目光看向了王实诚和王小二,就见两个人犹豫了一会儿,唯唯诺诺朝我太爷点了点头。
  我太爷脸上当即露出了和蔼的笑意,“这就对了,活人咱还不怕呢,死人有啥好怕的。”
  书说简短,几个人齐动手,把镇石扶起来又埋回了坑里。
  埋好镇石,在返回村子的路上,我奶奶问我太爷,“爹,既然知道这些杀气是那些政府军的,为啥还有埋镇石呢,把这些杀气送走不就行了么。”
  我太爷一脸郑重说道:“埋镇石是为了那只恶鬼,今天晚上那恶鬼一定还会再来拔镇石,咱今天晚上来这里,先把它制住再说。”
  傍晚时分,再次刮起了风,我奶奶到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回屋对我太爷说:“爹,您说的没错,那只恶鬼真的藏在村子里,风里阴气很重,看来今天晚上它真的会去拔镇石。”
  我太爷冷笑,“那咱就叫它有去无回……”
  吃过晚饭,我奶奶和我太爷带上些应用物件儿出门,很快的,他们来到东北方镇石这里。
  这时候,东北方镇石这里阴气比白天还要重,时不时的,也不知道从哪儿传来一声怪鸟叫,挺瘆人的,镇石四周更是又黑又阴森。
  我奶奶和我太爷躲进了距离镇石三四米远的一个小土坑里,这土坑是被我太爷在白天就看好的,四周长着蒿草,人蹲进去刚好不露头。
  风还在刮着,不过没傍晚是那么猛烈。我奶奶和我太爷就这么蹲在小土坑里,双手分着眼前的蒿草,眼睛死死盯着不远处那块镇石。
  约莫着到了二更天的时候,风停了,四下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我太爷低声提醒了我奶奶一句,“小心点,那恶鬼就要来了。”
  我太爷说过这话没多久,打村子方向直挺挺走来一条黑影。我奶奶年轻眼神好,一眼就看见了,不过因为太黑,看不出是谁,可以肯定,就是村里的人。
  黑影很快走到石碑近前,我奶奶和我太爷两个这时候全看清了,来人竟是之前在村长家里见过的胡氏,也就是她男人在山里打到一只兔子的那位胡家妹子,这让我奶奶和我太爷都感到挺意外的,因为从白天那鞋印来看,应该是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没想到,竟然会是她。
  就见胡氏这时候腰板挺的笔直,步伐很机械,不过走起来虎虎生风,跟之前的她判若两人。
  胡氏很快走到镇石近前,朝镇石看了看以后,后背耸动起来,我奶奶和我太爷明显听到她气喘如牛,很气愤似的,紧跟着,伸出两条胳膊就去抱镇石。
  “胡家妹子,大半夜的你在干嘛呢。”就在这时候,我太爷从小土坑里站了起来,不温不火喊她了一句。
  胡氏听到声音猛地一扭头,看到我太爷以后,把整个身子转过来对向了我太爷。
  我太爷分开身边的蒿草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说:“有啥话咱好好说,你跟一块石头较什么劲呢。”
  胡氏把头一歪,一双眼睛打量起我太爷,我太爷很从容地一步步朝她走了过去。
  走到距离胡氏身子侧面两三米远的地方,我太爷停了下来。这时候,我太爷手里拄着一个拐棍,我太爷说道:“这位朋友,道个腕儿吧,你想干什么?”
  胡氏好像听不懂我太爷在说什么似的,看着我太爷眨眨眼睛,没说话。我太爷接着说道:“问你话呢,生前是个哑巴呀?”
  胡氏还是死死盯着我太爷,一张脸白的都瘆人,不过还是没说话,也不动。
  这让我太爷觉得挺奇怪,以往那些附在别人身上的恶鬼一看到他就会直接扑过来,这只恶鬼倒是挺特别的。
  我太爷见胡氏不动,绕过她又走几步,到了镇石跟前,手里的拐杖轻轻磕了磕镇石,“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胡氏还是不说话,我太爷把拐棍往地上一拄,“那我告诉你吧,这个……就是镇你用的,这玩意,就是爷爷我立的!”
  (这两天,脑子有点儿混乱,因为磨铁那里已经写到我自己的经历,过去我太爷、奶奶、甚至我父亲那些经历,他们经历里那些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写写也没啥,我经历里这些人基本上全都活着,写的时候,顾虑非常多,又怕偏离事实,又怕人家知道了堵着门跟我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