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篇《热血三江源之——金雪漫舞》 (东北胡子与抗联的传奇)

  @蚂蚱飞呀 4676楼 2014-03-19 15:11:33
  小龙虾
  -----------------------------
  @棒槌鸟456 4678楼 2014-03-19 21:10:37
  还真不一样:
  蝲蛄(东北黑鳌虾)和小龙虾(克氏原鳌虾)是不同的动物,蝲蛄是中国东北原产的,小龙虾原产地在北美,经日本进入中国。
  蝲蛄对水质要求极高,生活在东北的山间河流里,被污染的水中不能存活(长白山红松林繁育地区曾因为防治松毛虫的农药被雨水冲进河中而导致蝲蛄几近灭亡,后来注重生态环保之后渐渐恢复)。
  小龙虾则在南方的河沟等水里,对水质要求不高。活体蝲蛄是青褐色,活......
  -----------------------------
  受教了,顺便问问楼主,蝲蛄好吃不?小龙虾没什么肉,我们北方人不大爱吃。
  ----------------------------------------------------------
  蝲蛄好吃。其实肉也不多,和小龙虾一样。但是感觉味道特别鲜。比较好吃的一种做法是蝲蛄豆腐:把新鲜的蝲蛄剁碎(现在大多用绞肉机绞),放一点水搅拌一下,用纱布包了,把汁水挤到大碗里,放一点盐,隔水蒸熟,撒一点葱花,有的也加一点香菜末。特别鲜美,蝲蛄背壳下面好像也有点蟹黄的意思,有那种味道。蝲蛄汁液的蛋白质,变得像鸡蛋羹或者豆腐脑的样子了,现在大约60元一碗吧。给你个图片看看:

  
  活蝲蛄25-30一斤,做这样一碗大约要2斤蝲蛄。饭店卖60也不赚钱,只是作为招牌菜,来吸引顾客罢了。或者饭店收购的蝲蛄,要比市场价低一些,但是这菜的利润也不是很大。人们都是奔着蝲蛄豆腐去的,能带动其他消费吧。

  
  今晚该写了啊。
  更前一顶。
  刘全说了一会儿,见金雪雕和黄营长都听的认真,还一脸的和和气气,就慢慢的不害怕了,话语也顺溜起来。黄营长还不时的插话问两句,刘全有问必答,倒真像邻邻居居唠家常。说到猎鹿,刘全的口里说道儿(规矩)还不少呢,比如“春不打公秋不打母”。这是猎人们从古到今留下的规矩:春天鹿群发情了,公鹿要留着配种;秋天母鹿怀胎了,要留着繁衍后代,这些倒符合现代提出的生态平衡。刘全也不浪费,“收鹿窖”时候,死伤的鹿,他收拾了吃,吃不了就晒干。够吃了,就把没伤的鹿,锯了茸再放掉,反正这地方都是他的地盘。
  正滔滔不绝地讲着,屋外就飘来了烀肉的香气,金雪雕不由得“咕咕”的肠鸣。他忍了一下,怕让人看出来笑话,就东张西望的撒摸(四处看)。又看到那些鹿皮了,突然想起来什么,对刘全说:“爷们儿,俺买你张鹿皮得了。”坐在炕沿上伸着脚,“恁们看,俺也鞋成啥样了!”
  刘全一咧嘴:“长官恁说哪去了,这玩意儿有的是,恁随便拿。”看着金雪雕的靴子张着大嘴,他乐出声了,闹了半天他咧嘴是想笑啊。看见金雪雕翻腾着梆硬的鹿皮,刘全说:“长官恁要是不嫌乎,俺这有现成的靰鞡,要不俺给你找一双?”
  金雪雕说好好好,刘全就打开一个小破木箱子,给他找出来几双鹿皮靰鞡来。看见金雪雕挑好了一双,他又出去在房檐底下拽下来一大球乌拉草,蓄巴完了,金雪雕一穿上,嘿!特别舒服。正美滋滋的走两步呢,外面喊,说鹿肉好了,刘全就出去找木盆盛肉,屋里剩下金雪雕和黄营长。黄营长拽了一下金雪雕,小声说:“嗳,我说老贺,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好不好?”
  金雪雕说:“啥想法啊?”眼睛却看着门外,他是真饿了。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谁都没去过东边,人生地不熟地,咱能不能让刘全给咱带路,当个向导啊?”
  “能行吗?俺看够呛。”金雪雕也知道这长途跋涉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有个向导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咱俩试试。他(刘全)刚才不是说都是秋天走佳木斯吗,能和咱们提前走几天,应该能行。”黄营长肯定的说,“不行的话一会儿你装红脸儿我装黑脸儿。”
  金雪雕正要答话,看见刘全端着鹿肉进来了,只好点头作答。
  让他俩没想到的是,刘全一听让他带路,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还拿出来一点白酒,要和他俩喝点。刘全有刘全的想法,这么些人,都带着家巴什儿(工具,这里指武器),谁敢不应承?人家不高兴了,不用祸害人,把你鹿茸抢了,这一年就白干了啊。再说,看着这些人都不像坏人,一起走还有个照应。
  刘全一答应,黄营长和金雪雕都高兴坏了,三个人就着鹿肉就喝上了。东北人的毛病,酒盅一端,都是朋友,喝着喝着,就开始称兄道弟起来。正要到兴头上,酒没了,弄得仨人不尴不尬的。没有酒了就说话吃肉吧,说到金雪雕让蝲蛄咬了屁股,又逗得刘全哈哈笑了。
  吃完了饭,黄营长去安排宿营的事情,金雪雕躺在热乎乎的小炕上睡了一觉。快下午三点时候,刘全进屋把金雪雕扒拉醒了,都称兄道弟了,也就不见外了。金雪雕睁着朦胧的睡眼,就看见刘全笑眯眯的一脸皱纹,正神秘冲他摆摆手。跟着刘全出去,看见他拎着个装了东西的大布口袋,金雪雕就问刘全。刘全呢,死活不说,只是说到了你就知道了,俺领你去给你“报仇”呢。
  有事,一天没上来了,来看看,呵呵。
  @封印拿刀的人 4746楼 2014-03-23 22:17:05
  回复第4743楼(作者: @棒槌鸟456 于 2014-03-23 21:00)
  有事,一天没上来了,来看看,呵呵。
  ==========
  等待太折磨人了
  -----------------------------
  对不住朋友了,今晚一定更新。
  更前一顶。
  刘全是个山里通,多年的猎人生涯,让他对山里的一草一木不仅熟悉,而且还带有一种独特的感情色彩。他对各种动物和植物一律都是亲昵的叫法,比如公鹿他叫“哥鹿”,母鹿叫做“姊鹿”,鹿崽叫“嘎鹿”或者“小嘎儿”。大树会叫“老爷儿”,有树洞的叫“瞎眼爷儿”,树藤子叫“缠姑姑”等等。可能是因为常年不和人交流吧,他只能对着草木絮叨,才有这样的“万物有灵”的想法。他把所有的东西都看成是活的、有思想、有脾气的“人”,甚至是一块石头。所以金雪雕看见他一边前面带路,一边絮絮叨叨的说话,也就不以为然了,还以为他是好不容易看见人了,才话语多了呢。
  一上岗梁,松花江那“隆隆”的水声又传了过来。金雪雕站住了,说恁再不告诉俺,俺可不去了。刘全这才告诉金雪雕,说俺领你去弄蝲蛄去,多弄点,回来样(让)大家伙尝尝新鲜玩意。
  到了江边,刘全先从大口袋里拿出来两根绳子,让金雪雕学着自己,把绳子系在腰上,另一头拴在大树上。他告诉金雪雕,这样是为了保证安全,这么急的江水,要是不小心掉下去,一眨眼就没影了。捆扎妥当,刘全打开了他的大口袋,从里面拿出来十几个像盘子那么大的细铁丝威成(拧成)的圆圈来,每个圆圈儿都连着一根细麻绳。又找出一团线麻来,把线麻胡乱的缠在圆圈儿上。最后拿出来的是冒着臭气的鹿肠子鹿肺子,都切碎了绑到圆圈儿上。做完了这些,他嘱咐金雪雕,一会儿只管往大口袋里拣蝲蛄就中了。金雪雕傻呵呵地看着,心里不屑,就凭这破玩意就能逮蝲蛄了?刘全也不看金雪雕啥表情,顺着江边,每隔两三步就放下去一个圆圈,再把圆圈上的细麻绳拴在岸上的蒿草上。一会儿工夫,所有的“蝲蛄盘子”——刘全的叫法,都下到江边了,刘全开始从头“起盘子”了。金雪雕真愣了,每个拽上来的“蝲蛄盘子”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大蝲蛄啊!往岸上一扔,掉下来的都飞快的往江水里跑,但是大多数因为被线麻挂住了,都在“盘子”是挣扎呢。这把金雪雕乐的,手忙脚乱的摘了往大口袋里装,嘴里对刘全喊着:“早知道这样式儿地,咱多喊几个人来好了!”刘全一边笑眯眯地“起盘子”,一边说:“咱俩就足够用了,恁就擎好儿吧!”看见金雪雕忙活的样子,刘全提醒他:“恁可白着急啊,当心点手……”还没说完呢,金雪雕就“哎呀”一声,手背就让蝲蛄夹出血了。气的金雪雕把血往衣服上一蹭,眼睛死死的盯着蝲蛄们,嘴里嘟哝着,脸上咬牙切齿的,手上却谨慎多了。
  手上一慢了,逃跑的蝲蛄更多了。盘子上勾住的蝲蛄们,快速有力地扇着尾巴,发出“噗噗”的声响,想挣脱线麻的束缚。金雪雕一边往下摘,一边想:这松花江的蝲蛄真龙性,就是和别处的不一样。他摘完了一个,去摘第二个的时候,看见好多蝲蛄都逃跑了,就着急地喊刘全,让他先慢点起,过来先帮他抓岸上的。刘全喊着告诉他,蝲蛄有的是,跑了再吊,可是“起盘子”慢了可不成,这江里的蝲蛄凶,慢了就把鹿肠子吃没了,咱们拿啥吊啊?金雪雕一听这么说,只好自己往袋子里拣,慢慢的,掌握规律了,倒也拣的飞快。
  刘全起完了所有的蝲蛄盘子,走过来和金雪雕一起拣,嘴里还和蝲蛄说着话。江水声太大,金雪雕就大声问刘全:“恁和蝲蛄有啥说的啊?”
  刘全走近了说:“恁不知道,这江里蝲蛄才凶呢。早些年那边有个放牛的,不知怎么把牛群就赶江边了,一下子掉进去个牛犊子。老牛不干了,发了疯也跳进去救他孩子,一眨眼,娘俩都没影了。等喊来人儿,就看见下面那个甩湾子(湾:读万)边上,冲出来那两头牛的骨头架子了,雪白雪白的骨头架儿啊!一霎儿的工夫,肉就让蝲蛄吃的干干净净了。”
  金雪雕听的一吐舌头,怨不得自己屁股一沾水,就破了好几个口子呢。两个人拣完了,看看有半袋子了,刘全就又下了一遍盘子。也就三十分钟吧,他俩扛着装的满满的大口袋往回走了。
  @东山桃源洞主 4762楼 2014-03-25 05:53:17
  写的活灵活现的,向往啊!
  -----------------------------
  那有时间来我们这里玩儿,我请你吃蝲蛄豆腐。
  @封印拿刀的人 4774楼 2014-03-25 23:51:28
  给楼主添砖加瓦,也给楼主赶紧更新的动力
  -----------------------------
  嗯,谢谢朋友。准备下一章呢,今晚一定更新。
  @蚂蚱飞呀 4782楼 2014-03-26 10:40:22
  早起晃一圈
  -----------------------------
  下午晃一圈
  自顶。
  更前一顶。

  第三十章 雪沃苍松

  十冬腊月的东北大地,是整个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深山老林里,夜晚气温能达到零下40多度,快到了人类生存的极限了。由于叛徒的告密和日伪的追剿,所有密营都被破坏殆尽。杨靖宇率领的抗联部队,在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环境之下,大量减员,现在只剩下四百多人了。
  这四百多人的队伍,是直属警卫旅和曹亚范的第一军,第一路军总部和其他直属部队由魏拯民带领,留在了桦甸地区,这是在头道溜河时开会定的。魏拯民和杨靖宇握手告别时,虽相互叮嘱多保重,却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是这对老战友的永别。
  没有粮食,没有棉衣,与其冻饿而死,不如拼了命从敌人那里夺!可是这又谈何容易?每次死伤多人打下一个据点,却往往只有一点粮食,敌人只配给每个据点三天的口粮。可就这样的结果,反倒暴露了目标,遭致大批敌人的围攻,损失更加严重。在板石沟,杨靖宇和战士们突出重围后,又决定再次化整为零,他知道这么多人的粮食和被服要想搞到,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和曹亚范的第一军分手后,杨靖宇带领警卫旅在金川、桦甸和蒙江的密林里,同围追堵截的日伪军周旋了两个月。时间走过一九四〇年,将军带领的警卫旅只剩下二百人了。一月六日。大批日伪军在蒙江的西岗附近,把抗联队伍团团包围,警卫旅政委韩仁带领六十人向北突围,引开了敌人主力。十五日,旅长方振声出去筹集粮食被汉奸告密牺牲。
  事隔六天,一团参谋丁守龙被捕叛变,一下子暴露了杨靖宇的具体位置和兵力情况。敌人当即调集日伪军和警察大队四万多人,并且出动数架飞机,由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亲自坐镇蒙江,实行“铁壁合围”。这是什么样的战争?双方比例竟然是300比1 !三百多吃饱喝足的有着精良武器的人,去攻击一个饿着肚子忍受着严寒和疲惫的人!而被攻击的这一群破衣烂衫的人,是靠着吃草根苔藓甚至棉絮,在大树都冻得“嘎巴嘎巴”响的冰天雪地里,身心疲惫的不敢停下来喘一口气的中国人!这是骨气!这是勇气!这是用生命维护的国家尊严! 正像一个抗联战士对着白雪苍茫的群山喊的:***小日本鬼子,老子就是死!也要喷你一身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