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京城富人圈里的奇闻鬼事

  二十一、讲讲老何的事。老何是江南商人,自幼在*州的乡野长大。跨行业经营着现代农业、金融、影视、地产。很有经营头脑,加上长期与政*要员互动往来合作,所以也算挣得满满当当的。他没怎么读过书,十几岁家里父母不怎么给零花钱,凑学费都要凑半天的。他当时就很恼火,觉得一定要自己挣钱,自己挣自己花,不再过得这么抠抠索索的。现在愿望算是早就实现了,但老天爷也是公平的,财富上获得了极大成就感的老何,在感情上总是屡屡被人背叛和欺骗。给他扣上大绿帽的,当然是他挚爱的老婆。后面慢说。


  老何算是我在**公园一带活动的街里邻坊,大家没事聚餐吃个饭什么的。附近有活动或相关主题的商业酒会,有必要出面会会资源的,都会彼此拉帮结伙着携带一起出席。他其实面相略凶,就算不说话在那里坐着,他自我感觉挺平和的,但是别人眼里他就是那种不怒自威的状态。一般人不敢接触他,好在我对谁在没接触前都不会主观下定论,就算接触前听到传言,自己没实际深交过也不会擅自下定论。


  他这种人其实挺吃亏,面上凶悍,内心柔软。别人轻易不了解他算是个性情中人,也会被人欺骗和背叛,被人勒索,就只片面觉得他这类人都是态度强硬、架子老高、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身边从基层到高层见他都恭敬点头微笑,喊个“何总”。他心里也有很苦的时候,前些天吃饭,和我们说着话,居然眼眶红了。我当下就觉得,老何的事一定要写到这帖子里来。


  其实接触久了,老何慢慢觉得我这人可以交。酒桌饭局上,或者私人小聚上,他话也开始多了,滔滔不绝。虽然啤酒不是我喜爱的种类,但是为了照顾彼此交谈的情绪,我也会配合地碰个杯,续点酒,看着他的眼睛,仔细听他讲。讲到大家畅怀处仰脖子一口喝下,讲到难过出大家也碰杯一口闷。我始终算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吧。历数他的事情,有好多不可思议的部分,也有值得学习的大智慧。
  其实老何算是做了很多好事的,夸张点说,在他们的乡里算个“英雄”也不为过。在改革期间,开发商大量囤地的动荡时期,老何就已经是个小小的村干部了。他很为乡亲们深谋远虑,他总是有种感觉,觉得这样不行,觉得土地出让了就没有了,土地是什么,是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啊,祖祖辈辈大家都在这片土地上啊。**城是发展了,附近这些乡野的地方也成为中国的宝地了,但是大家锄头抗多了,以为拿土地年限换点银子最实惠,实际上得了桃子,少了果园啊。


  这一点,老何算是想在大家的前头了。他找到一把手,果断的说不能卖。一番苦口婆心算是说服了。然后他给全村做动员工作,讲土地的重要性,讲土地能繁衍出多少价值,讲我们可以与开发商一起合伙啊,我们可以以每家庭或者每个人的身份入股啊,以土地入股啊,这样不是更好吗?……乡亲们被他的激情澎湃显然是说动了。那个年代,大家心思也很单纯。大家都配合的,签了。没过几年,土地价值飙涨。乡亲们更高兴了,地产商们营造的效果也出来了,乡野好像也不是乡野了,一步步在向城中心靠拢了。


  现在村还是那个村,但是一派现代化景象。高楼林立,每家都是股东。现在,基本每年年底按人头分,每人都能拿到十几(还是几十,忘了)万块的分红。村里面人心都激动了,对老何算是感激不尽的心情。老何觉得这还不够,因为手里集体资金多了,他开始用村里得到的利润给乡亲们盖房。虽然投入的花费也不少,建设成本昂贵,但是老何就是觉得,这是值得的。这样不枉费大家这么信任他,跟随他。后来给每家都盖,每人都能住进去,每家都分到了一栋漂亮的二三层小楼。大伙入住的时候,村里张灯结彩,就差点把老何按在轿子里游街了。古代说什么,得人心者终得大业,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吧。


  后来老何开始涉足影视圈,他觉得电影好啊,那时候村里好多人等戏班子都等得不容易。他投资电影,他承包陆运交通,他投资地产开发,他做文玩玉器……这人也许有些金钱方面的天赋,做一样火一样。主要眼光老辣,定位也很准。客观说,时间上年代上都很合适。如果是现在刚起步开始做,那就未必了。


  其实人钱多了的时候,容易自信心快速膨胀。很容易找不到北,很容易傲气冲天,很容易俯瞰众生,觉得谁都不如他,觉得谁都不过如此,好像自己吃过天下最苦的苦,经历过最特别的事,别人的都不算什么。有好多人,就迷失在自己的第一桶金挣来的时期了。此后就给了人们大多数的印象,比如富人傲慢,比如富人目中无人,比如富人无恶不作。这些印象有些是真实的,不是空穴来风。
  我尤其佩服老何的一点是,他始终懂得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经历过什么,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没有晕头转向,还是一如既往待人诚恳。当然,后来岁月的磨砺,生意场上的骗局和随处可见的陷阱,造就出他一副冷漠的面孔,犀利的眼神,凶悍的表情,甚至为了局面被保障,黑白都广泛结交。因为没受过院校的熏陶,多少慢慢在面相上开始带点匪气。但掏心掏肺,卸下伪装,大家沟通说话的时候,亲近的朋友还是能看到那个真实的、诚心诚意、知恩图报的他。我有时候想,这也许是支撑他做到如今大格局的原因吧?


  其实上面这些,说起来容易,听起来不过如此,做起来是不容易的。在看帖子的各位,我不清楚你们的收入比例,不管你是月薪也就2000-5000,还是薪水10000-20000,还是月薪能100000以上,年薪百万计甚至更高。先尝试设想一下,你银行账户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千块,几万块,也许感觉是平淡的。那你银行账户里突然有了几百万,几千万呢?你是不是站在人群中有了舒出一口气的感觉?虽然几百万也许在北上广深核心区一套大面积的房子都买不到,但是你仍然能想到还有很多可以满足的愿望,可以做的事情。


  站在茫茫人海,你肯定觉得自己是有保障的。这时候,当你再看到那些挣2000一个月的,挣1200一个月的人,看到他们在奔波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肯定的,你可以承认你有优越感。但是你会温和的,微笑着对每一个不如你的人吗?未必吧。你可以控制自己在开着跑车飞驰而过的时候,下车时不要流露出自满和享受其中的表情吗?控制力和修为代表一个人的心境。


  再换个角度,当你看到你账户里不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小数目了,里面是50个亿躺着。旁边的人对你唯唯诺诺,异性对你谄媚撒娇,你又是什么心情?你能把持自己不要带着逢场作戏的想法吗?你能第一时间想到先回馈社会吗,或者先提携帮带一把这些年苦苦追随你的亲友和团队成员吗?而不是想到自己还有哪些曾经一直想买却买不起的,而不去想漫天盘旋的私人公务机和自己的私家码头?富人里很多是很狂妄的,在他们刚起来的时候就已经不可一世了。他们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找不到北。很快迷失。


  但有部分人是不同的,他们用更高要求来对待自己,他们尝试还过以往平静的生活。他们尝试在手握重金的时候,面对高官面谈或者名人约见时,不要流露出那么自满过度的嘴脸。多数人总觉得这时候面对送上门来、纷涌而至的诱惑,是该“犒劳”一下自己了。这时候也会迷失了。做官角度不同,不过道理相近。


  所以,心性的磨练是重要的。你的心静下来,不论是你草根还是你是巨商,依然是你。财富的持续累积,不过成了账目上的数字叠加而已。你有了金银做更多的事。这个当然是老何还有其他人后来经历过很多事,慢慢悟到的。初富的阶段,能做到收敛自己的优越感,表情不冷漠,温暖待人就很不容易了。所以,这也是我觉得老何可以打交道的原因。
  有一次老何说到自己“栽”过的一个跟头,连带后续也发生一些奇异的事情。说起这政&商%#圈里送礼也是一门学问。他说在那件事以后,他才彻底记住有些事是不可以有第三人在场或者经手的。这件事以后,只要他需要去回报某些人或者帮助人家办些事情,提供资金支持的时候,他会直接开车到外面,约对方也开车到外面,有时候人都不下车,从窗口扔包过去就开车走人了。


  现在做Guan的人也都很谨慎,不熟悉的人也带不进圈子,送礼人家都不要,也不敢收。Guan员们都有自己的几条腿,都是长期合作的老相识了。所以说,政&商一个裤裆,不是没道理的。这些腿们介绍来的可靠的人,求办事的,懂规矩的,知道这里送收规律的,他们才敢收。首先,绝对不要约对方来你说的地方。对方位高权重的,也不会来。因为保不齐你备上摄影、摄像、录音什么的,就坑了他。所有什么咖啡厅、餐馆、包厢、会所都不行,自己开立的私人会所就更不行了。


  另外,说明见面需求了,要对方指定地点。你去赴约。如果对方不指定,那就野外或者外面什么地方见面好了。事情会给你办的,见面不用接头,直接把钱款的包扔去对方车上就好。你车上不要有第三人,对方的车上也不会有。这事就只有天知、地知,你知、他知了。


  这些事,确实为老百姓所不屑。从公德心的角度看,Guan员不为百姓办事,只为少数人服务,是不厚道,是不配自己的职位,是品行败坏。从商人角度上看,他花了钱,你办了事,双方合作愉快,有付出有回报,再公道也不过如此了。从Guan员角度看……不做议论。呵呵。凡事确实有两面。像农夫杀了鸡,宗教上是杀生,天地不容,万物有灵,一条命啊。但农夫为了卖鸡,给孩子凑学费,是父爱,是养家糊口,是生存需要,有不得已的苦衷。而孩子,既不想看到杀生,又不想失去念书的机会,是为难。世间万物又何止两面,方方面面,多面。好像政&¥治上没有绝对的正派和反派,只有输家。输的人自然就成为反派。
  老何说,他当时就大意在对别人的信任上。那时候有个小男孩跟着他学做事,他其实是有心想培养的。他是吃过苦的人,也对有类似经历的人有种共鸣。看到别人不容易,现在的处境又和自己当年很相像,打心眼里就想帮带一把的感觉。这个男孩表现得又非常恳切和真挚,他觉得还挺放心。


  他看人大概还算准,很少走眼。老何有他独到的地方,基本能把握准一个人将来的发展,这当然需要他多年来江湖历练的老辣眼光和综合诊断。有的人公务在身,虽然暂时在基层劳作,但老何发现这人聪明有悟性,到处也人缘很好,适合在官场发展,估算得出他大概多久能混出头。所以人在基层的时候,关系上老何就一直处得很好。后来老何提早知道了消息,比如明后天人家才升局长,当事者本人都还不很清楚的时候,老何已经知道接下来该办什么了。


  当事就有这么一个人,就叫他王局长吧。王局是个脸皮很薄的人,当时家里条件也比较困难。老家正在盖房子,缺资金。王局嘴巴很硬,轻易不想给别人开口,更不愿意借钱。那时候他还没任局长,还在苦哈哈地在低层做事。老何也算是有钻营手段的人,头两天就知道王局会在几天后知获自己升任局长,而且眼下正在愁老家盖房的钱。当天夜里,他叫了个人,就是身边跟着做事的这个小男孩。老何递给男孩一大包现钞,一百万。叫他送去王局长家里,扔下就走人。男孩把事情办得很妥当。


  老何给王局长去了电话,说,得知你家里最近有难事,多的话兄弟就不说了,就当借你的,以后有能力再还,还不了也不着急。这自然让王局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那时候,谁会对他这无名小卒这么好啊。两天后喜获消息升职,他自然后来在心里,还是想着念着老何的。给老何后期也帮过不少忙了。


  但是老何这边出事了。大概一年不到的时候,小男孩突然失踪了。人也不来上班,打电话也没开机。最后一个月工资都没要。一两个月后,这男孩给老何来了电话。口气比较硬,大概意思是跟着他身边也这么久了,需要现在自己做点事。但是没有运营资金。大概需要100万吧,让老何给他。顺便还给老何发来了一堆照片,原来这男孩从给王局开车送钱,到下车,到进王局家楼道,到拐弯,到进门后王局手下,全部拍了。一沓的照片。


  老何心里暗自叫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改办的事情照办,他开车直接去了当地。去了小男孩的老家,他果然在家里候着。这也得益于老何平时就留了神,小男孩老家里来人在京城的时候,他就好吃好喝派人招呼接待,还当面给二老每人包了一万的红包,说你们孩子在公司里,跟着他做事,让老人家们放心,也会厚待这个年轻孩子的。夸了小孩聪明。这男孩父母自然也开心回去。过节时,老何经过这孩子家还去作客了,带了些年礼。也幸亏老何去过,所以熟门熟路找了过去。


  我估计,不管这男孩家里是不是清贫,只要人有悟性又好学,心又正,培养几年,老何这么赏识,招为入赘的女婿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他后来走歪了。老何现在也常给大伙儿说,希望他女儿将来找个心底靠谱一点的,不要是白眼狼那种,家产全卷跑还要离婚那种。哪怕男方家差一点,他自己这边都有了,不碍事的,只要人聪明又好学都可以培养,品行是关键。
  老何飞机赶到当地,又驱车挺久才到男孩家。进门后,男孩父母都不知情,二老自然是笑呵呵地热情接待,又宰鸡又炒菜的。后来剩下老何和这年轻人坐在堂屋里一言不发。然后老何意思是,钱拿来了,东西我要原本的底。男孩拿过装钱的提包,去屋里给他拿了底。老何也不清楚这是不是最后的底,有没有复制其他的,但是话他要说到位,断了这男孩以后多次讨钱的可能性。


  那时候二老的饭菜都上桌了,老何挺平静讲述了事情始末。这男孩低头不吭声。男孩妈就老泪纵横,说难怪怎么这孩子窝在家里一呆这么久不去上班了,哭着说着,让老何大人不记小人过。男孩爸直接去厨房抄家伙追着儿子开始满屋子打。老两口怎么样都不肯收下这钱,说这简直就是烫手的折命钱啊。


  老何劝他们算了,说这钱还是要收下。就当是孝敬两个老人的养老本了,看在老人面子上的。但是话要说清楚,不管身家多少,但这一百万也是自己的血汗钱,不是天上吹风刮来或者茅坑里蹲着就能来的。别说一百万了,就是二三十万,在皇城,买他一条命也够了。有的是人做。


  老何说,那样的做法,不是他自己的做事风格。这次的事就这样算了,但不会有以后。绝对没有第二次。要是男孩子不懂事,还敢过来,或者留底再来要挟,说二老难保以后就见不到自己儿子了。有办法弄钱,也得有命花才是吧?……老何的话挺重,但基本说到点上。说完就告辞了,只留下老两口在那里老泪纵横。
  事后老两口怎么都要把钱送还回去,还要自家儿子去道歉,去回老何身边做事。老何苦笑说,这种人,你们说我还敢用吗?钱老何也不收,放出去,就当破财消灾了。整件事情,老何算完结得漂亮。虽然花费了不小。最重要的是,王局那边一点都不知情,这就够了。惊动了人家,更不好办。


  事情到这里没有完。老何说,那男孩后来用那点钱折腾了点小产业,被人忽悠来去的,破费掉大半。剩下的钱好歹算是说了房媳妇,结了婚。遗憾的就是这媳妇也不算什么善主,这叫那什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媳妇儿经常动不动给公婆脸色看,教训自家男人,外出打牌、败金什么的,一宿一宿的不回家。谁还都不能说,谁说几句还当场急眼,不管外人不外人的,准叫你难堪。


  两个老人被折腾的难受,一个过世了,一个还在,但是身体不好。这男孩婚后有点搞得抑郁症,总是一根接一根没命地抽烟。这么多年了,两人也生不出个孩子来。这事儿是公司里另一个人,和男孩算熟络的,告诉老何的。
  那两年,老何不大顺。他在美国的公司开业了,人手不够。调了亲戚过去帮忙。一年年的,后来亲戚中饱私囊,客户也切了,自己养得膘肥膀园,回国报账据说是年年亏损。老何媳妇急了,说不行,还得自己人上啊。她就飞到洛杉矶去全权负责了。五年下来,总算是局面扭转,格局越来越好了。现在国内、国外接应得非常不错,收益也年年增高。遗憾的是,夫妻聚少离多了。


  然后老何的女儿大了,进了大学,也想往美国留学。但是老何媳妇怎么样都说不行,说国内挺好,就别住在妈这里了,你爸一个人在国内挺不容易的,多陪陪你爸。最后女儿在南方**市念大学。离京城也挺远。老何后来想想,开始觉得不对了。哪有当妈的常年在海外,女儿想去身边留学都不让的?又不是资金不到位,又不是女儿年幼需要她耗费时间陪。这些问题,到后来老何才恍然大悟。每年,只有春节的几天,老何媳妇才从美国回来,住也不超过5天,女儿也是,小姑娘小时候也在*州长大,对京城也没什么感情,更没有朋友。


  一家三口,春节了才团聚,以前全家人还在各国旅游走走看看。但差不多都去遍了以后,就还是在京城过节。然后那几天,老何只好自己一个人看电视。媳妇忙着给自己的校友们语音啦,微信啦,美国的朋友们去问候,语音了,YY了,推特,没完没了。女儿自己抱着电脑不放。一家三口,即使年底了短暂聚几天,也像是在不同的房间里各过各的。老何饭桌上这么说起来的,眼眶微红,大家都听着挺心酸的。


  他说,早些年父母还在,到年根了老来电话催着喊回家,问准备什么年货,他们都嫌烦,说到时候就回来了,什么也别准备,现买不就有吗?现在老人双双不在了,年底冷清。他好怀念父母的声音,想念那样的春节。兄弟姊妹们也聚的少了,年底没有人情味,也就没有年的意义了。*政%商圈里,很多话和事情,对家人不便说,对孩子说了也听不懂,给父母说是最放心的。但是这样的人,不在了。


  老何媳妇是那种丰腴的美人,中年后更加大腹便便,面上也比较旺夫相的那种。在中国数一数二的名校毕业,高材生。非常文艺。老何是个粗人,也顾不得什么文学文艺的玩意儿,两人就生意经和国内外形势还有点能聊,其他一概算是鸡对鸭讲了。随着媳妇在美国公司经营的风生水起,老何的困惑也越老越多。
  夫妻两人聚的时间少,基本都是每天一个问候电话。媳妇是北京人,婚后其实两人算恩爱的。岳父岳母待他也不错。但因为公司的事,老何去过美国住过几个月,还是不习惯,语言不通,翻译带着不方便,去哪里都吃不惯,没有朋友,老何这把岁数,还是很想念本土。折回来了,也不想再去。


  而老何媳妇算是那种心高气傲的,见惯海外的种种美好以后,还有不少同学也去了海外,更是如鱼得水,回来怎么看都是国内的不堪,不想回来。两人便有了分歧。这样的生活状态,已经好几年。直到有一天,有个短期派驻在洛杉矶出差的朋友,给老何来了电话,算是惊扰了这个人几年来的平静。


  朋友说,看到他媳妇了,但是和另一个男人挺亲密的。两人就像一对夫妻,手挽手去超市,在餐厅吃饭。亲昵无间。那人自然地推着车,老何媳妇像个年少姑娘一样还温柔体贴,偶尔撒娇两句。两人那个甜蜜程度。说,如果不相信,照片他都能发来。但是,建议还是不看的好。老何扔掉电话,气的已经要哆嗦了。


  他沉静了老半天,愤怒到不行。那一股气又发作不出来,生生憋得难受。打电话过去,老婆照旧接,一切照常说。他开不了口。老何决定马上买机票直飞洛杉矶,自己要眼见为实。不行的话,当面质问。晚上吃饭的时候,**部的部长,老领导,把老何劝下了。老领导说,何必呢,你怎么想的?你只想想结果。你如果希望结果是两人一拍两散,正愁离不了婚,你就大胆去,快马加鞭去。如果你还想有转圜,还要彼此留个余地,何必当面撕破?……后来,老何生生把火压下去。撤了出发的机票。
  老何难得的决定给自己放个假。他难受到不行,觉得岁数大了,摊上这么个事,心脏有点吃不消。生意场上做事有点容易走神。虽然父母不在了,他打算回老家走一遭,扫扫屋子。当散个心了,那时候*州正是梅雨时节。他打算整理下神龛什么的,理理旧物,他老家有个小小的房间,做得算是神堂吧。


  据老何自己说,别的房间布满灰尘。他开门的时候还满吃惊,因为神堂里挺清净。丝网都没有结。当时他吃饱喝足,坐下来,在蒲垫上开始回想自己这几年的事。钱没少挣,人呢,一个没有留住。老婆,孩子,好像都离他很远。他想一想,心头又酸了。他抬头看看神像的时候,当时下午是梅雨季里难得的一个晴天。有夕阳。一点光影从什么东西折射,又返照在其中一尊神像的眼睑下,正好像一滴眼泪。老何说,这情景像极了他那期间的心境。
  看到被质疑,说我身边不应该会有这些美女朋友,觉得假,我好忧桑。唉,非要身边是一堆样貌抱歉的朋友,才符合生活常态吗?我不是外貌协会的,但看到自己好好说着话,无端遭质疑,虽然有心里准备,却略微觉得辛苦……我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邀请她们来我的帖子。不是为我证明什么,我在想那样会不会很有意思。不过熟人圈还不知道我在写这文,也许有的事主会拒绝出现。那我也不意外。呵呵~ 总该有一个能来吧?
  回来了,继续写。
  老何当时突然想到,那些年的不顺和心酸,会不会和家里父母过世后,家里这间小小的神堂疏于打理有关。但是他不太敢确定。只是想起来,听人说,这种供了最好长期有人定期清洁,上香上水果鲜花的。他一下午就开始埋头苦干起来,又擦又洗,又挪动,还刷刮角落的墙灰。


  晚上老何躺在父母曾经睡过的卧房,睡得很香。还记得他那时候在朋友圈里更新的微信:好久没没睡得这么好了。我们大家都还纳闷,这人跑那里去了?说得好像他从来没睡过觉一样。老何这天夜里梦到他*州家的场景挪到了北京,包括这个小小佛龛。第二天,看着老家房里已经整理得焕然一新,老何心情好了很多。然后徒步去*州郊野外的**寺了。


  他顺便请教问了点问题,说,家里父母先后过世了,房子也就疏于再打理。因为老家也不常回来了,所以以前父母给家里设的神堂,里面还有什么小佛龛的,没人料理,是不是不好啊?寺里的师傅们很耐心地和他说,这供起来的神明当然是需要有人经常交流的,起码不要起尘结网,保持清洁和供养,不然是对神明大不敬啊。老何听得半信半疑,后来觉得为了不生事,那就还是带着吧。


  后来老何带着佛龛里几尊宝贝回京城了。路上,高速路几辆车连撞事故。老何的车在其间,但这几辆车里,只有他这车里的人毫发无损。下车后不愧很淡定,还拍了照片又发朋友圈,那句话是——老子的背运从此结束。那时候的老何还不知道后来还会发生其他事。


  回来后,老何好像某些事情看淡了一点。他给洛杉矶去了电话,给媳妇心平气和说,不要在美国那么辛苦了,他不想去美国,她又不想回中国,这么长久下去不是个事。一家三口,三个人呆在三个地方,家不像家。就到年底吧,年底要是还不愿意把美国公司出手卖了,回京城来过日子,就只能好聚好散了。但是孩子都这么大了,看着孩子面也还是好好考虑下吧。媳妇电话里挺沉默的,说容她想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