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姐弟在东坪乡附近转悠了两天,像知青们出去采风一样,一路上说说笑笑。进财媳妇和孩子给他们做向导,一行人到处走走看看。其实在晚上休息洗漱的时候,杜小姐才感觉到粗糙环境带来的真正不适应感。因为这里都把水盛在脸盆里,然后兑了热水以后洗脸。相比较家里水龙头开出就是可调温的水流,这里的生活细节当然还是不方便很多。
其实有脸盆可供洗漱,就已经算不错的了。村里还有些家里缺水严重,又没什么劳力可供一趟趟挑水供给。有些时候都糊弄了事,随便湿毛巾抹一把算了。到了这个时候,杜家姐弟才有点想念起家里那套从海外引进的净水温控设备的重要性。好像还能把北京城那种碱性很强的硬水给转换为软质水,并增添离子含量什么的玩意。
杜小姐又想念起铺垫在自己房间地上那软适的羊毛毯,想起每天玉婶都给备好的柠檬蜂蜜水,早晨要喝的枸杞燕窝红枣羹,还有那温柔床褥的舒服触感……再看看周围进财家的环境,这些粗糙的床被和昏暗的分辨不出颜色的墙皮,她深深感叹天下苍生的生活如此不同。
白天,聊天中杜小姐知道了刘进财的儿子名叫东升(谐音“生”)。只因为这孩子出生在东坪乡。所以取了个谐音又寓意不错的名字。之后,在进财媳妇的陪同下,东升领着路,他们一起去了东升曾就读的一座破落的山村小学。四处转了转,看了看。还顺便找校长留了个邮寄地址。
杜小姐看到这里的教室墙皮也是一层层泛起。课桌椅上是斑驳的漆面,还有一推就咯吱乱响的木门。偌大的土坪上(操场)就只有一个残缺不全的乒乓球台,算是孩子们唯一的娱乐项目了。她觉得这里实在是该修缮一下了。但又因为不了解学校情况和校长的为人,暂时也不想贸然留下修缮资金交给校长打理。
姐弟俩回了进财家以后,琢磨了半天。最后决定等回京后,还是先采购一批图书和跳绳、球拍之类的运来。既能充裕一下师生们的课余生活,花费也不是太多,书籍又可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这些山区的小孩若是眼界开了、心像广了,再添一些人间正气,又何愁将来发展不好呢……
这两人是越计划越开心,谈论中有了一种全身充满力量的感觉。两人觉得除了解决进财媳妇母子的困局,对于改善这所学校的临时起意,也将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好事。真是不虚此行!
杜家姐弟俩商议后决定,等图书的事情处理之后就托付别人在这座省城中心再置办些新的课桌椅,拉车一起运送来东坪乡。至于其他装修改善的细节都是小事,日后再议吧。其实越是涉及钱的东西,越是关乎贫困潦倒的地方,就越是敏感。所以有时候,宁可支援物件,也不要大宗给钱。毕竟人性是现实的,有些控钱的人若是稍有不慎没有把稳,发生些中饱私囊的事就不好了。帮人确是好事,至于怎么帮却是要方法的。
这小东升其实很可爱。不过穷困山村间长大的孩子,物资的长期匮乏而形成的一些习惯,总是令人唏嘘的。饭后菜盘上的油水,东升都会舔尽。杜小弟给的口香糖,虽然一再交代之后要吐出来。可东升就是不听,眼睁睁地嚼完几口就吞下去。让杜小弟揪心的时候又很担心,过后也不敢再给口香糖。
杜小姐在登机前,曾在机场商店里买了个儿童铅笔盒,是给小朋友准备的见面礼。拿来给了东升以后,小家伙抱在怀里仔细地看来看去,摸了又摸。开合的时候也极其小心,爱不释手,非常宝贝。晚上睡觉的时候,笔盒还要放在自己枕头边的。这些表现,让姐弟俩心里又是难过又是欣慰,真是五感陈杂。
因为这两天发现进财媳妇的手工活儿还挺巧,杜小姐的心底就有了想法。她说,将来让进财媳妇给自营的**养生堂做些带有民族风格古典刺绣花纹的绣片,到时候可以镶嵌在自制的锦盒面上。先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然后可以按件数给她算工钱。毕竟,手工的精致才是真正的精致啊。民族的就是可以走向世界的。一方面让进财媳妇以一技之长开始自力更生,另一方面也充分顾及到了进财一家人的自尊心。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杜小姐觉得也不便久留。于是带着杜小弟就告辞了进财媳妇和小东升。她留下了东升需要的一笔学费,又添了点娘儿俩的生活开支。进财媳妇对做手工绣片的想法,也是非常地激动和期待,忍不住总会念叨说,真是天上掉下个活菩萨啊!杜家姐弟告辞的时候,进财媳妇牵着东升的手,依着门口都要有点泣不成声了。最后杜小姐抱了一下她,话到嘴边,还是没有说刘进财的那个梦。拍了拍进财媳妇的后背,示意她要保重身体。
其实有脸盆可供洗漱,就已经算不错的了。村里还有些家里缺水严重,又没什么劳力可供一趟趟挑水供给。有些时候都糊弄了事,随便湿毛巾抹一把算了。到了这个时候,杜家姐弟才有点想念起家里那套从海外引进的净水温控设备的重要性。好像还能把北京城那种碱性很强的硬水给转换为软质水,并增添离子含量什么的玩意。
杜小姐又想念起铺垫在自己房间地上那软适的羊毛毯,想起每天玉婶都给备好的柠檬蜂蜜水,早晨要喝的枸杞燕窝红枣羹,还有那温柔床褥的舒服触感……再看看周围进财家的环境,这些粗糙的床被和昏暗的分辨不出颜色的墙皮,她深深感叹天下苍生的生活如此不同。
白天,聊天中杜小姐知道了刘进财的儿子名叫东升(谐音“生”)。只因为这孩子出生在东坪乡。所以取了个谐音又寓意不错的名字。之后,在进财媳妇的陪同下,东升领着路,他们一起去了东升曾就读的一座破落的山村小学。四处转了转,看了看。还顺便找校长留了个邮寄地址。
杜小姐看到这里的教室墙皮也是一层层泛起。课桌椅上是斑驳的漆面,还有一推就咯吱乱响的木门。偌大的土坪上(操场)就只有一个残缺不全的乒乓球台,算是孩子们唯一的娱乐项目了。她觉得这里实在是该修缮一下了。但又因为不了解学校情况和校长的为人,暂时也不想贸然留下修缮资金交给校长打理。
姐弟俩回了进财家以后,琢磨了半天。最后决定等回京后,还是先采购一批图书和跳绳、球拍之类的运来。既能充裕一下师生们的课余生活,花费也不是太多,书籍又可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这些山区的小孩若是眼界开了、心像广了,再添一些人间正气,又何愁将来发展不好呢……
这两人是越计划越开心,谈论中有了一种全身充满力量的感觉。两人觉得除了解决进财媳妇母子的困局,对于改善这所学校的临时起意,也将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好事。真是不虚此行!
杜家姐弟俩商议后决定,等图书的事情处理之后就托付别人在这座省城中心再置办些新的课桌椅,拉车一起运送来东坪乡。至于其他装修改善的细节都是小事,日后再议吧。其实越是涉及钱的东西,越是关乎贫困潦倒的地方,就越是敏感。所以有时候,宁可支援物件,也不要大宗给钱。毕竟人性是现实的,有些控钱的人若是稍有不慎没有把稳,发生些中饱私囊的事就不好了。帮人确是好事,至于怎么帮却是要方法的。
这小东升其实很可爱。不过穷困山村间长大的孩子,物资的长期匮乏而形成的一些习惯,总是令人唏嘘的。饭后菜盘上的油水,东升都会舔尽。杜小弟给的口香糖,虽然一再交代之后要吐出来。可东升就是不听,眼睁睁地嚼完几口就吞下去。让杜小弟揪心的时候又很担心,过后也不敢再给口香糖。
杜小姐在登机前,曾在机场商店里买了个儿童铅笔盒,是给小朋友准备的见面礼。拿来给了东升以后,小家伙抱在怀里仔细地看来看去,摸了又摸。开合的时候也极其小心,爱不释手,非常宝贝。晚上睡觉的时候,笔盒还要放在自己枕头边的。这些表现,让姐弟俩心里又是难过又是欣慰,真是五感陈杂。
因为这两天发现进财媳妇的手工活儿还挺巧,杜小姐的心底就有了想法。她说,将来让进财媳妇给自营的**养生堂做些带有民族风格古典刺绣花纹的绣片,到时候可以镶嵌在自制的锦盒面上。先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然后可以按件数给她算工钱。毕竟,手工的精致才是真正的精致啊。民族的就是可以走向世界的。一方面让进财媳妇以一技之长开始自力更生,另一方面也充分顾及到了进财一家人的自尊心。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杜小姐觉得也不便久留。于是带着杜小弟就告辞了进财媳妇和小东升。她留下了东升需要的一笔学费,又添了点娘儿俩的生活开支。进财媳妇对做手工绣片的想法,也是非常地激动和期待,忍不住总会念叨说,真是天上掉下个活菩萨啊!杜家姐弟告辞的时候,进财媳妇牵着东升的手,依着门口都要有点泣不成声了。最后杜小姐抱了一下她,话到嘴边,还是没有说刘进财的那个梦。拍了拍进财媳妇的后背,示意她要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