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的占卜术,共同谛听远古的声音

  我家宝宝嘴周也是湿疹,一年多了,此偏方不适合嘴周,给宝宝用药都不敢用了,嘴周的皮肤都有些黑了,可不用,一犯时嘴角干裂结痂也不行,那么小的宝宝给他吃什么都会问,这个沙嘴吗,希望看到这个帖子有谁有办法告知一下,多谢
  --------------------
  这个,你当做深刻忏悔,一定要认识到。看1月11号的短消息,当忏悔此过,小儿口病自动渐消,不药而愈。
  快乐是从心发的,真诚是从意发的,仁慈是从性德发的。快乐会感染,真诚会影响,仁慈会激发。
  反照我们的快乐,快乐是别人感染我的,还是我感染别人的,还是我们彼此互相感染的。如果是别人感染我的,这样的快乐不一定长久,除非别人点燃了我们自己心灵的灯火,一灯除却万年暗。如果快乐是从自己的心泉流淌出来的,那么这样的快乐是源源不断的,我走到哪里,快乐就感染到哪里。
  反照我们的真诚,真诚是别人影响我的,还是我影响别人的,还是我们是彼此互相真诚。如果是别人影响我的,这样的真诚还不够坚固,除非别人扫除了我们自己意念的障碍,拂尘扫去千年灰。如果真诚是从自己的意识流露出来的,那么这样的真诚会息息相通的,我走到哪里,真诚就传播到哪里。
  反照我们的仁慈,仁慈是别人激发我的,还是我激发别人的,还是我们是彼此互相激发,如果是别人激发我的,这样的仁慈不一定究竟,除非别人唤醒了我们自己觉悟的本性,一智消除万年愚。如果仁慈是从自己的性德展现出来的,那么这样的仁慈会楚楚动人的,我走到哪里,仁慈就布施到哪里。
  我们的眼睛观察经常在看外面世界,所以,不通过外面的镜子我们根本照不见自己本来的相貌。我们的心念意识经常放在别人身上,所以,不通过别人的反映我们根本照不见自己本来的性德。
  快乐、真诚、仁慈,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你发现了吗?
  每天告诉我们自己:
  我快乐吗?
  我真诚吗?
  我仁慈吗?
  如果没有,我们就要问清自己:
  我已经痛苦多久了?我为什么使自己痛苦而令他人也痛苦呢?
  我已经虚伪多久了?谁偷走了我的真诚换来了别人的虚伪呢?
  我已经自私多久了?爱人者,人恒爱之;爱是圆满的,有圆心,但却没有边际,因为大爱无疆。圆满的爱是有圆心核心的,有核心宗旨的爱才能团结,才有吸引力才有凝聚力,团结就是力量;人各怀其私,只能叫结伙不能叫团结。历届全国人大会议,历次新闻联播时政,经常会提出一个口号,什么口号?“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在以某某某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社会需要和谐,全人类需要团结。全党团结的核心是什么?党章;党章的要义是什么?为人民服务。宗教团体为什么能发扬光大,因为有着高尚的核心教义:自觉觉他。一个人愿意和人团结还是愿意和人结伙,甚或独来独往,能不能团结身边的人,能不能寻找到自己的真爱,取决于一个人对爱心的选择。不是人没有爱心,而是人没有爱心。
  一般别人看到我们自己身上的缺点有几种态度呢?
  不关心我们的,会有两种态度:
  第一种:反感甚至因看不惯而辱骂,感到厌恶并悄悄远离,抛弃了我们;
  第二种,不管我们能否接受,直接指出,反正他说出来自己就爽了,目的也不是真的对我们好,只是这样说出来他自己爽一点,改不改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关心我们的人,也会有两种态度:
  第一种,想要提醒我们,但不知方式我们能否接受,于是暂时保持沉默或者也会和我们打成一片,想要等待一个成熟的机缘来帮助我们,如果我们错的离谱,他们会更加认真的做好他们自己以此只做好示范工作,期待有一天我们自己觉醒;
  第二种,试探性旁敲侧击一下,看我们的承受力,然后觉得可以帮助我们时,会因材施教,或怒骂或呵斥或柔声细语,期待看到我们改善。
  无论别人看到我们自身的缺点是什么态度或者表现,他们都是我们的贵人。我们当细心观察,仔细察觉,如果我们能够敞开心扉闻过则喜,相信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是我们愚痴的自我防护思想不懂真正的谦虚而把我们自己送到了绝路,送走了身边的一个个朋友,从而失去了很多可贵的朋友和生命中的贵人。到时候再来感叹世间哪有真情在,感慨人情淡漠时,我们已经错过了无数次进步的机会。人更多的时候,不是社会抛弃了我们,是我们抛弃了社会;不是别人抛弃了我们,是我们抛弃了自己、抛弃了别人,使我们自己把自己圈在了一个小天地里。
  姓名:Bai(二声) Lu(四声) 性别:女 生日:1987 10 08(阳历) 居住地:甘肃兰州 您能帮我看一下以后父母身体是否安康。另外最近工作方面遇到颇大困难 很久不见转机 很烦恼。感情也基本一直空白 不知道自己今后的感情婚姻是否顺遂。
  ---------------
  老人身体注意四肢骨骼,我很不看好。
  自己工作从去年入今年都十分低谷,上面是个断档。
  感情方面,如果感情上一直空白,为什么我看到的盘像是早都破身了。
  请问河山老师,该如何看待遗体捐献这一问题?
  -------------
  如果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在为社会做奉献,周围的人都可以接受,为什么死亡之后他整个人不可以毫无保留的为社会做贡献呢?我们应当尊重捐献者的意愿。这是生死如一的为社会做奉献,不是一般的凡人做能理解的。捐献遗体是一种布施,大布施。非常值得尊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