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事,是真实的,有点困惑。是这样,一个朋友(天涯认识的),是学佛的吧。她本是一名助产士。一天一个19岁女娃引产,是大月份的。引产下来是个男娃,会哭,她就问那个女娃,孩子你要不要,那女娃很坚定的说:不要。她连问了三次,结果得到了同样的回答。她就流泪了,她好像自己有一个孩子,收养了两个吧,然后就把这个也留下了。这样的慈悲心,当时我也很感动。但是她自己却说她这一举动介入了别人的因果。可不么,那个孩子,本来是要被引产掉了。但是因为她的善举却活了下来。那么,我在想:1.是否发慈悲心会介入别人的因果?2.如果因为自己善意的举动介入了慈悲,如何化解呢。3.如果这样并没有介入别人因果,那这事该咋理解。4.初学佛者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愚笨,想不通了,忘解答。
-----------------
因果现象万千,但类别不出三种,先从业因上说起。业分三等,何者为三?一等善业,二等无记业,三等恶业。人所做的是事,事所造的是业,也就是不同的事情产生不同的业力,不同的业力感召不同的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缘、果、报,所有的业都是因,所有的报都是果。业因若已造下,业果什么时候现前,则要依缘而定,缘分成熟了,报应自然现前,这个完整的程序就叫做因缘果报。善因得善果,来时投生善道中,恶因得恶果,来时投生恶趣中。在六道之中,这样的善恶业,其实都是染业。修再大的善业,都是六道里面的事情,是小修行。大修行修净业,从小修行到大修行就要把所有的善业统统放下,统统做回向,善业自然转化为净业。要做到像汪国真的诗词所写的那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净空法师讲离开“净业三福”就不是佛法。净业能了生死,出三界。如何让善业变成净业?“三轮体空”就是净业。何谓“三轮体空”?第一,造作的时候,不执著我能造作。如果执著我能造作,这是增长我执。无我相不是没有这个相,相还是有,事还是有,而是心上不执著,“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一天到晚很认真的在做,心里清净,痕迹都不著,就是无我相。第二,不执著所造的事业。再好的事业也不放在心上,认真努力去做,心里乾乾净净,若无其事。第三,我们造作为一切众生,不要执著为一切众生的相。造作时,执著为一切众生相,就又著相了。简而言之,不执著我能做,不执著我做的事,不执著我为他做,心多清净,这才真正是自度度他。
很多人纳闷经上说这样的因要得这样的果呀,可一个人造了那么多因怎么还不见果报现前?善恶报都会依因缘而报的。修了善业也不要急着马上报,那就不够究竟了。急什么?打个比喻就像工作一样,同样在工作,都在做事情,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经理人,有的是工薪族,有的是小时工。以小时获取劳务报酬的是小时工,以月度领取报酬的是工薪族,以年度收领薪酬的是经理人,而只是兢兢业业做事情,跌倒之后就再爬起来,看钱是王八蛋赔了咱再赚,钱是鳖孙没了再拼,不以一时利益得失论成败,只管踏踏实实来经营的是企业家。从小时工到企业家,你看谁利益收获最大?企业家。但在企业家眼里,钱是符号,钱是企业家所做的事情后面自动跟随的东西,企业家身上背的不是钱,是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做的是“1”,是社会责任,企业家无论有再多的钱,那都是“1”后面的“0”,一个企业家1后面的0越多是企业家1做的越好的代表,企业家的注意力不是在钱这个0上,是在1上。看真相要看明白,不能做2。称得上家的是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家”字不是随便称呼的,上面是宝盖头,宝盖是什么?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比如带“家”字的“家长”,家长就是要负担起家庭责任的人。把终极目标放在钱上的人顶多是个商人,看起来类似企业家而已,商人和企业家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商人以追求金钱利益为目的,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感,以繁荣经济发展解决人类生活需要为使命。修行家是以下济三途苦上报四重恩利乐一切有情众生为胸怀,因而发出了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修行是个大工程,最起码要拿出企业家精神来。很多人这一生不到头就急着要成果,怎么会行?人生选择了大修行,盖棺定论估尚且早,大菩萨修行都还清净庄严累劫修呢。不能把修行看做投机,就像做小时工一样,屁股还没暖热,就只一小会儿的功夫修行就立刻要见到成果,这样的修行很难道果圆满的。想想一个人以小时工的心态来做事情,他会容易成为一个大企业家吗?先要改变观念。出家修行就是要出离小家成就大家,并不是非得离开那几百十平米建筑的房子叫出家。现代社会,往寺庙里面经常跑的人,有的都不是修行人。连过去祈福都不是,一部分人是去乞福,就是去乞讨福。两块钱的榆树皮香(很多次香都是榆树皮做的)往香炉里一插,自己呛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心里还窃喜以为这就是“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还以为佛菩萨给自己有感应了呢。有的癔症还以为自己要附体了呢。法界蒙熏,可不是点把香把自己熏了,要烧香就烧个好香,燃一把赖香没熏到佛菩萨把自己眼睛熏坏可麻烦了。熏修,熏修,是用法义来熏修自己,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勇猛精进修行不怠。
为什么说盖棺定论有时候还尚且早呢?举些个通俗的例子,像卧底。例如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胡底,胡底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做卧底潜入国民党,从事信息收集等工作,后来因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不满,后被张国焘将他诬陷为“国民党特务”,1935年给他扣上“反革命”的帽子而杀害,盖棺定论十年后,于1945年才被中共七大追为革命烈士。中共卧底刘仲华1970年受迫害病逝。粉碎“四人帮”后,中共北京市委为其召开了追悼会,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曾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顾问、党组成员兼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李时雨也曾经从事卧底工作,李时雨1908年生于黑龙江巴彦,1931年在国立北京法政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潜入国民党。1946年9月,李时雨被军统以“汉奸”的罪名逮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零6个月。1949年2月被取保释放后,在上海以汇中企业公司副总经理的名义从事地下工作。同年4月,按照党组织的指示,李时雨由上海到达香港后,带着一部用线装书伪装的情报,取道天津来到北平,将情报交给了童小鹏,同时也穿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装,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被分配到中央社会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李时雨先后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及统战部门工作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都可以查到)。所以说人的一生,有时候盖棺定论尚且早呢。
佛菩萨了脱生死,但可以不离生死。因为佛菩萨法身是常住的,没有来去,也没有出没。佛菩萨为应化三界众生,也常化生到我们中间来。佛应机而现的佛形像,称为应身;应机化现的非佛形身,则称为化身。佛菩萨化现到我们面前不一定是什么形象,有的是现出家相,有的是现在家相。有修行功夫了得的修行人为了保护佛菩萨化现在我们中间不被魔骚扰,就是知道佛菩萨化身也不会胡乱说的。显宗对佛菩萨化身身份都是保密的,打个不恰当比喻就像卧底一般。但凡夫卧底是为了摧毁,佛菩萨化现不是摧毁而是度化。《大智度论》中说:“佛法非但佛口说者是一切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佛法中。如佛毗尼中说,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净空法师讲:众生灾难多,佛菩萨应化就多。这一讲好像有点讲多了,说回来,说说你说的这个介入因果。举例张三和李四因为一个原因而发生了矛盾这样的结果,现在大打出手,到此为止,这个因果已经形成了。设想这个时候有两个这样的人参与进来,我们看看结果会怎么样:
一个人参与了进来帮助张三或者是李四打对方,使矛盾愈演愈烈,因为他的参与,张三和李四的仇怨也越结越深,到最后弄得不可开交。
另一个人参与了进来开解了双方,使张三和李四反观了自己的错误,二人做了深深的忏悔并向对方道歉,因而使矛盾消除,化干戈为玉帛。因为这个人的介入,张三和李四的矛盾没有了,后来都觉悟了。
表面事相上看,这两个人都介入了别人的因果,根本实相来看,一个是介入因果激化矛盾,一个是介入因果化解矛盾。你说这两个介入别人因果的人哪个人有修行?或者哪个人修行好?只要发心纯正,方法善巧,处理圆满,介入因果能化解矛盾,那就是功德无量!要不然动不动就介入别人因果了,还要医生做什么?要法院做什么?生大病了就得死,因为那是他的果报,医生不能介入进来。这样是不是很糊涂?华佗不能给人治病,包拯不能给人断案,姜子牙也不能辅佐周武王,诸葛亮也不能辅佐刘备。真要这样,关公就只能闭关400年左右然后去战秦琼了,关关就成不了关圣帝君不能被封为伽蓝菩萨了,你想想看关公战秦琼和关公封帝,哪个是笑话?
-----------------
因果现象万千,但类别不出三种,先从业因上说起。业分三等,何者为三?一等善业,二等无记业,三等恶业。人所做的是事,事所造的是业,也就是不同的事情产生不同的业力,不同的业力感召不同的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缘、果、报,所有的业都是因,所有的报都是果。业因若已造下,业果什么时候现前,则要依缘而定,缘分成熟了,报应自然现前,这个完整的程序就叫做因缘果报。善因得善果,来时投生善道中,恶因得恶果,来时投生恶趣中。在六道之中,这样的善恶业,其实都是染业。修再大的善业,都是六道里面的事情,是小修行。大修行修净业,从小修行到大修行就要把所有的善业统统放下,统统做回向,善业自然转化为净业。要做到像汪国真的诗词所写的那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净空法师讲离开“净业三福”就不是佛法。净业能了生死,出三界。如何让善业变成净业?“三轮体空”就是净业。何谓“三轮体空”?第一,造作的时候,不执著我能造作。如果执著我能造作,这是增长我执。无我相不是没有这个相,相还是有,事还是有,而是心上不执著,“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一天到晚很认真的在做,心里清净,痕迹都不著,就是无我相。第二,不执著所造的事业。再好的事业也不放在心上,认真努力去做,心里乾乾净净,若无其事。第三,我们造作为一切众生,不要执著为一切众生的相。造作时,执著为一切众生相,就又著相了。简而言之,不执著我能做,不执著我做的事,不执著我为他做,心多清净,这才真正是自度度他。
很多人纳闷经上说这样的因要得这样的果呀,可一个人造了那么多因怎么还不见果报现前?善恶报都会依因缘而报的。修了善业也不要急着马上报,那就不够究竟了。急什么?打个比喻就像工作一样,同样在工作,都在做事情,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经理人,有的是工薪族,有的是小时工。以小时获取劳务报酬的是小时工,以月度领取报酬的是工薪族,以年度收领薪酬的是经理人,而只是兢兢业业做事情,跌倒之后就再爬起来,看钱是王八蛋赔了咱再赚,钱是鳖孙没了再拼,不以一时利益得失论成败,只管踏踏实实来经营的是企业家。从小时工到企业家,你看谁利益收获最大?企业家。但在企业家眼里,钱是符号,钱是企业家所做的事情后面自动跟随的东西,企业家身上背的不是钱,是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做的是“1”,是社会责任,企业家无论有再多的钱,那都是“1”后面的“0”,一个企业家1后面的0越多是企业家1做的越好的代表,企业家的注意力不是在钱这个0上,是在1上。看真相要看明白,不能做2。称得上家的是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家”字不是随便称呼的,上面是宝盖头,宝盖是什么?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比如带“家”字的“家长”,家长就是要负担起家庭责任的人。把终极目标放在钱上的人顶多是个商人,看起来类似企业家而已,商人和企业家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商人以追求金钱利益为目的,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感,以繁荣经济发展解决人类生活需要为使命。修行家是以下济三途苦上报四重恩利乐一切有情众生为胸怀,因而发出了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修行是个大工程,最起码要拿出企业家精神来。很多人这一生不到头就急着要成果,怎么会行?人生选择了大修行,盖棺定论估尚且早,大菩萨修行都还清净庄严累劫修呢。不能把修行看做投机,就像做小时工一样,屁股还没暖热,就只一小会儿的功夫修行就立刻要见到成果,这样的修行很难道果圆满的。想想一个人以小时工的心态来做事情,他会容易成为一个大企业家吗?先要改变观念。出家修行就是要出离小家成就大家,并不是非得离开那几百十平米建筑的房子叫出家。现代社会,往寺庙里面经常跑的人,有的都不是修行人。连过去祈福都不是,一部分人是去乞福,就是去乞讨福。两块钱的榆树皮香(很多次香都是榆树皮做的)往香炉里一插,自己呛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心里还窃喜以为这就是“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还以为佛菩萨给自己有感应了呢。有的癔症还以为自己要附体了呢。法界蒙熏,可不是点把香把自己熏了,要烧香就烧个好香,燃一把赖香没熏到佛菩萨把自己眼睛熏坏可麻烦了。熏修,熏修,是用法义来熏修自己,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勇猛精进修行不怠。
为什么说盖棺定论有时候还尚且早呢?举些个通俗的例子,像卧底。例如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胡底,胡底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做卧底潜入国民党,从事信息收集等工作,后来因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不满,后被张国焘将他诬陷为“国民党特务”,1935年给他扣上“反革命”的帽子而杀害,盖棺定论十年后,于1945年才被中共七大追为革命烈士。中共卧底刘仲华1970年受迫害病逝。粉碎“四人帮”后,中共北京市委为其召开了追悼会,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曾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顾问、党组成员兼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李时雨也曾经从事卧底工作,李时雨1908年生于黑龙江巴彦,1931年在国立北京法政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潜入国民党。1946年9月,李时雨被军统以“汉奸”的罪名逮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零6个月。1949年2月被取保释放后,在上海以汇中企业公司副总经理的名义从事地下工作。同年4月,按照党组织的指示,李时雨由上海到达香港后,带着一部用线装书伪装的情报,取道天津来到北平,将情报交给了童小鹏,同时也穿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装,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被分配到中央社会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李时雨先后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及统战部门工作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都可以查到)。所以说人的一生,有时候盖棺定论尚且早呢。
佛菩萨了脱生死,但可以不离生死。因为佛菩萨法身是常住的,没有来去,也没有出没。佛菩萨为应化三界众生,也常化生到我们中间来。佛应机而现的佛形像,称为应身;应机化现的非佛形身,则称为化身。佛菩萨化现到我们面前不一定是什么形象,有的是现出家相,有的是现在家相。有修行功夫了得的修行人为了保护佛菩萨化现在我们中间不被魔骚扰,就是知道佛菩萨化身也不会胡乱说的。显宗对佛菩萨化身身份都是保密的,打个不恰当比喻就像卧底一般。但凡夫卧底是为了摧毁,佛菩萨化现不是摧毁而是度化。《大智度论》中说:“佛法非但佛口说者是一切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佛法中。如佛毗尼中说,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净空法师讲:众生灾难多,佛菩萨应化就多。这一讲好像有点讲多了,说回来,说说你说的这个介入因果。举例张三和李四因为一个原因而发生了矛盾这样的结果,现在大打出手,到此为止,这个因果已经形成了。设想这个时候有两个这样的人参与进来,我们看看结果会怎么样:
一个人参与了进来帮助张三或者是李四打对方,使矛盾愈演愈烈,因为他的参与,张三和李四的仇怨也越结越深,到最后弄得不可开交。
另一个人参与了进来开解了双方,使张三和李四反观了自己的错误,二人做了深深的忏悔并向对方道歉,因而使矛盾消除,化干戈为玉帛。因为这个人的介入,张三和李四的矛盾没有了,后来都觉悟了。
表面事相上看,这两个人都介入了别人的因果,根本实相来看,一个是介入因果激化矛盾,一个是介入因果化解矛盾。你说这两个介入别人因果的人哪个人有修行?或者哪个人修行好?只要发心纯正,方法善巧,处理圆满,介入因果能化解矛盾,那就是功德无量!要不然动不动就介入别人因果了,还要医生做什么?要法院做什么?生大病了就得死,因为那是他的果报,医生不能介入进来。这样是不是很糊涂?华佗不能给人治病,包拯不能给人断案,姜子牙也不能辅佐周武王,诸葛亮也不能辅佐刘备。真要这样,关公就只能闭关400年左右然后去战秦琼了,关关就成不了关圣帝君不能被封为伽蓝菩萨了,你想想看关公战秦琼和关公封帝,哪个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