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的占卜术,共同谛听远古的声音

  1,wen(2声)xiao(3声)ting(2声) 81年,女,现在广州。想问子女和财运。
  2,我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化解。。。。。。如能,恳请指点解决的方法
  。。。。。。
  1,要人,结果是没人;求财,结果是没财。最终一句话:人没人,财没财。
  2,化解方法:修功德,做回向。
  mo(二声)yun(四声)xiao(三声),女,1970年 问感情。另,有心向善,该如何做?
  。。。。。
  1,难得幸福,感情盘凶星太多,婚姻不好,想要一个婚还不行,姻缘都不到头儿;
  2,男方有灾,白虎和病符双加临。
  有心向善,该如何做? 恶业和善业都是由身(即行为)、口(语言)、意(思想)的造作来成就。有心向善,那么就付诸行动。像上面帖子中的话:“比如说在佛像面前点一根香、供一盏灯、磕三个头,这说明自己对佛陀并不是口头上的恭敬心。如果什么都不做,光是说“顶礼阿弥陀佛!”这样在他人看来,也有一种不太实在的感觉。”无论是感恩、孝顺、恭敬、忏悔、慈悲、向善等一定要有实际行动,把心愿仅停留在口头上不会有结果。心想事成,是祝福,更是真理。心是福田,想是种子,事是助缘,成是果报。一样的种子,一样的劳作,不一样的收成,为什么?因为田地自身厚薄不同。这就是很多人都在想好事儿,也在努力,但结果不会成好事儿,根本原因就是心地不同,把想法种在什么样的心田里非常重要,心地清净则杂念不生杂事不起,可专心一意,如田地杂草不生而专长庄稼一般;心念精进则动力充沛,不生懈怠,如田地商好滋润,不旱涝不均一般。田以肥沃为美,种啥收啥;心以厚实为美,想啥成啥,这叫厚德载物。踏踏实实的付诸实际行动,一切都会心想事成的,祝你心想事成!
  你说得挺准的,就象天花板里面的小虫子,满头是包眼看蓝天却飞不出去呢。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
  天花板里面的小虫子满头是包眼看蓝天却飞不出去,是因为不懂得降低姿态。心可以想的高,但姿态一定要低,这时可以说低调是最牛的炫耀。你该踏实,去除燥气,把姿态放低。
  平时我也会适时放生,也请先生您提点 放生哪些对自己的子孙后辈好?生福德和智慧的,恳切求教
  。。。。。
  佛教的适时放生是救命于倒悬之际,放生于将杀之时,我们心生慈悲将其解救,这叫适时放生。适时放生,就是适生命遭难之时,解放其一条生路,而不是适我心血来潮之时、或闲暇之时、或有所求得之时,若是这样的适时则功德极微。适时放生是四弘誓愿其中一愿的实际行动,这一大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慈悲和智慧,或者说善根和慧根,都是我们自性中本具的。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众生谁来度呢?自性众生自性度,是我们的自性慈悲和自性智慧在度脱自性众生,这样的适时放生功德殊胜!人将获得无上福报。一切功德善行非从自性出发,功德甚微。用我们的自性慈悲和自性智慧来度脱自性众生,这才叫诸功德中放生第一,这才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的修为不同放生的功德大小就不同,举个最通俗的例子,人的厨艺不同,所做饭菜的色、香、味、形、养、意等则不同,为什么请厨师、或亲自学习厨艺,因为厨艺越高所做的饭菜质量越高、各方面价值越大。境界修为越高,放生的功德则越大,提升修为,放生的意义和功德才更加殊胜!你对放生的认识越深刻,意义越大,功德越大。殊胜的功德不仅仅是利益子孙后代而生福德智慧、端正有相之儿女这么狭隘,功德无量,则获福更是无量。
  这事不说是我冤枉吧,也确实有点难以接受……紧急避孕药,还是避孕阶段,怎么就有胎了呢?还有婴灵!上了那么久的学(我说这话没有别的意思),我觉得那只是个细胞啊,不是生物学上的人啊,堕胎杀人,不存在的事啊!……看不到他们,怎么对他们好?怎么才能化解他们的仇恨?我就不明白了,那么多堕胎流产的婴灵不去找她们,怎么偏偏我的无心之过就惹的她们这么仇视,惹来报应呢?
  。。。。。第一,婴儿是怎么入胎的,佛陀在《佛说入胎经》中说的非常明白。现将其中一段摘录翻译白话如下:
  佛告难陀:“虽然有个母体,但是有时候能够怀孕受胎,有时候不能。究竟怎么样才能进入母体受胎呢?假使女性的经期过了,又正好是排卵期,这个时候,父母两人动了情欲,进行房事,而准备投胎的中阴身恰好现前,这就入胎了。中阴身的相貌有两种:一种形色端正,一种容貌丑陋。转生地狱的中阴身,容貌丑陋,就像烧焦的、扭曲的木头;转生为畜生的中阴身,形色就像烟雾一样;转生饿鬼的中阴身,形色就像水一样;转生人道、天道的中阴身,形色是带著金黄色的光;转生色界天的中阴身,形色鲜白;如果转生无色界天,它的中阴身就看不到了,因为无色界本来就是没有形相的。这些中阴身,有的是两只手、两只脚;有的是四只脚,或者很多的脚;也有的是没有脚。随着每个生命先前所造的业因,应该转生到那个业道,这个中阴身就会呈现那个业道的生命的影相。如果转生天上,中阴身就头朝上的上升而去;如果转生为人、畜牲、饿鬼,中阴身就横行而去;如果转生地狱,中阴身就头朝下的向下而去。中阴身都有神通,可以乘空而去,犹如天眼能够从远处观察到即将投生的地方,这时如果有个女人的排卵期到了,她就可能会受胎。有的女人或许经过三天,有的或许经过五天、半个月、一个月,甚至过了很久才排卵。有的女人,身体不好,多有辛劳,容貌丑陋,没有良好的饮食,虽然到了排卵期但是很快就结束了,就像在干燥的地面上洒水,一下子就干了。有的女人,身体健康,常受安乐,仪容端正,得好饮食,排卵期不会很快结束,就像在湿润的地面上洒水,不会一下子就干了。什么情况不能入胎呢?父亲射了精,而母亲当时没有排卵;或者母亲排卵时,父亲没有射精;或者精子卵子都没有释放,这些情况下都不会受胎。如果母亲在经期,或者父亲的生殖器官有疾病,或者两者皆有,也不会受胎;如果母亲有生理方面不能受孕的一些病症(经原文有很多举例病症,这里不累举),也不会受胎;或者父母尊贵,而中阴身卑贱;或者父母卑贱,而中阴身尊贵,这样也不能受孕成胎。如果父母和中阴身都尊贵,但是业缘不合,那么也不会入胎。如果等着入胎的中阴身,没有碰到男女的房事,那么也无法受孕成胎。
  原经文摘录如下:
  佛告难陀。虽有母胎有入不入。云何受生入母胎中。若父母染心共为淫爱。其母腹净月期时至。中蕴现前。当知尔时名入母胎。此中蕴形有其二种。一者形色端正。二者容貌丑陋。地狱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其色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元无中有以无色故。中蕴有情。或有二手二足。或四足多足或复无足。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中有即如彼形。若天中有头便向上。人傍生鬼横行而去。地狱中有头直向下。凡诸中有皆具神通乘空而去。犹如天眼远观生处。言月期至者谓纳胎时。难陀。有诸女人。或经三日。或经五日半月一月。或有待缘经久期水方至。若有女人身无威势。多受辛苦形容丑陋无好饮食。月期虽来速当止息。犹如干地洒水之时即便易燥。若有女人身有威势。常受安乐仪容端正得好饮食。所有月期不速止息。犹如润地水洒之时即便难燥。云何不入。父精出时母精不出。母精出时父精不出。若俱不出皆不受胎。若母不净父净。若父不净母净。若俱不净亦不受胎。若母阴处为风病所持。或有黄病痰癊。或有血气胎结。或为肉增。或为服药。或麦腹病蚁腰病。或产门如驼口。或中如多根树。或如犁头。或如车辕。或如藤条。或如树叶。或如麦芒。或腹下深。或有上深。或非胎器。或恒血出。或复水流。或如鸦口常开不合。或上下四边阔狭不等。或高下凹凸。或内有虫食烂坏不净。若母有此过者。并不受胎。或父母尊贵。中有卑贱。或中有尊贵。父母卑贱。如此等类亦不成胎。若父母及中有俱是尊贵。若业不和合亦不成胎。若其中有于前境处无男女二爱亦不受生。

  神识一旦入胎,这颗小小的受精卵已经不单纯是生理细胞的组合,它同时和合着意识方面的活动。一个新的生命在母体里形成了。这颗小小的胚芽,照佛法的分析、归纳,已经具备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命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  在色、受、想、行、识里面,“色”是指物质、生理部分,看得见的,譬如胚芽的细胞、组织。其余的,“受、想、行、识”是看不见的,属于精神、意识层面的,我们可以把它一起归纳为“名”。于是,佛法就把胚芽、胚胎这段生命,拢总叫为“名色”。也因此,中阴身入胎,进入受精卵这个过程,在“十二缘起”里,就称它作“识缘名色”。
  第二,面对看不到的被堕胎灵,因为看不到,所以无法对他们好。试想,假如我们经常在外工作,时常看不到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爱人、我们的孩子和所有我们关心的朋友,如果我们是那么诚挚的爱他们,我们是不是就无法对他们好呢?如果他们因为自己而受伤害心生嗔恨怨我们,我们一定有方法化解这个怨恨。因为我们不一定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们对所有的问题都一定有解决的方法。如同医院不一定可以治好所有的病症,但对所有的病症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医院太平间做什么用的?就是为尽力但却无力回天准备的。以什么态度来解决是一个话题,能不能解决掉是另一个话题,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的态度要端正。
  第三,莫道他人打胎无报应,我们自己打胎受报,深受其报尚不自知,我们又以何智慧观察他人知他人打胎无报应呢?因果报应、事实真相不以我们的知见颠倒而颠倒。
  我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孝顺父母,认真持戒忏悔。看住每时每刻的念头,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多多行善积累福德。虽然出家是从小的念头,也很希望有一天可以,不过,现在知道,只要真正发起菩提心,那么在家和出家不必用分别心看待,也许我现在只要行善积福,至于出家还是在家,以后哪种身份能更方便的利益他人,那就哪种身份吧,由佛菩萨替我决定吧。此外,弟子净信想为印经书出一点力,不贪功德,只希望更多的人得到善知识,为他们减少点生活的烦恼,升起善念,因为还是学生,所以也出不了多少大的钱,但知道您在乎的不是金钱的多少
  。。。。。
  第一,“我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孝顺父母,认真持戒忏悔。”对。作为学生,父母供我们学习,一定不要让父母失望,不可以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健康快乐的成长,把学习搞好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负责。发菩提心度脱众生,胸怀大慈大悲之大愿,这是软件;有真功夫扶危救难,拥有大雄大力大智慧,这是硬件。用道家的话说愿力和能力协调统一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愿力大但没有相应的能力也不行,空悲叹,比较悲剧的就是端午节的来历;能力大但没有慈悲的愿力也不行,即便有翻天的本领但也是孙悟空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若没有相应的功夫和能力,善心悲愿很难落到实处,会让一个人呼吁的很累,因为一个道理呀:人微言轻。不是我们呼吁的不对,而是自我分量太轻,不能够引起众生足够的重视而猛然回头警醒、忏悔改过。慈:是与乐,悲:是拔苦。 给予众生快乐,称为慈;拔除众生之痛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修行,不仅要心怀慈悲,更需要身怀绝技,因为扎实的硬件是实现卓越软件的基础。把学问搞好,能力提高,就是把硬件打造坚实。四大菩萨的表法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智文殊菩萨,代表佛法教义的悲、愿、行、智。悲愿是大海,行智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这是菩萨的精神,大悲大愿,是靠大行大智来实现的。作为学生,一定要踏踏实实按下心来把学习搞好,这是敦伦尽分的本职工作。
  第二,出家还是在家,那种身份更方便利益他人,一切由天定。小乘修行,可以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因为这个时候有人我之分,物我之见。这个端正的态度重要意义在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正确的认识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切都由我自做来还自受,对戒除贪嗔痴而自觉自省和自求多福很有帮助。大乘修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人我之分,物我两忘。已经没有了我执,只是为方便而说有我。既无我,也就无‘我命’之说,更没有‘我命在我’之说,一切都是‘天’定,“天”是什么?天是真理、是因缘果报。这个受报之身的‘我’根本就是一个假我之象,又有哪个真修行人会执着此身呢?若无我执,则不生我贪,不生我贪,则不起我嗔。“遇逆境随恶缘,无嗔恚业障尽消;遇顺境随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净空法师说的很好。这个‘我命由天不由我’是在‘人定胜天’的基础上。‘人定胜天’的‘定’是戒、定、慧的‘定’,是大智慧的定,而不是‘一定’的‘定’。你还是学生,把学习搞好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智慧提升而愿不退转,就难能可贵了。
  第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功课上吧,即便你已经有一定的自身经济能力,此时出资助印经书还有诸多不便。以后吧,日后走出校园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完全的社会人,此刻不是拒绝,是建议,我非常欢迎你的随喜助印!现在先随喜你的无上发愿功德!
  善有半满,和财物没有关系,和发心有关系。看《了凡四训》中内容: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佛寺里去,想要送些钱给寺里,可惜身上没有多的钱,只有两文钱,就拿来布施给和尚。而寺里的首席和尚,竟然亲自替她在佛前回向,求忏悔灭罪。后来这位女子进了皇宫做了贵妃,富贵之后,便带了几千两的银子来寺里布施。但是这位主僧,却只是叫他的徒弟,替那个女子回向罢了,那个女子不懂前后两次的布施,为什么待遇差别如此之大?就问主僧说:我从前不过布施两文钱,师父就亲自替我忏悔。现在我布施了几千两银子,而师父不替我回向,不知是什么道理?
  主僧回答她说:从前布施的银子虽然少,但是你布施的心,很真切虔诚,所以非我老和尚亲自替你忏悔,便不足以报答你布施的功德;现在布施的钱虽然多,但是你布施的心,不像从前真切,所以叫人代你忏悔,也就够了。这就是几千两银子的布施,只算是半善;而两文钱的布施,却算是满善,道理在此。”
  “知道您在乎的不是金钱的多少”,对。钱只是一个介质,物也只是一个介质,学过《弟子规》都知道:“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属于自己的财物尚不可吝啬,不可太重财物,属于别人的财物更不可悭贪,人不贪恋财物不被财物牵绊和束缚便会减少招怨,幸福指数就会提升。我提供的只是一块福田,要不要在这块福田种福修功德,那是福主的事情,金钱的多少我更不会在意。对于福主来说,我能做的也只是在福主种福田的时候劝导尽量端正态度(如果是半善,尽量把它化为满善,将善愿善行圆满),然后亲自代为忏悔、回向,和对其无限的祝福。很多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吉祥圆满,祈求愿望达成,希望我代其做功德回向。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功德才有功德回向,所以才有这样一块福田存在。
  富而不仁终归贫,貴而不义到底贱。如果一个人找你求办他自己的事儿都一毛不拔十分吝啬,更别说真诚的主动出钱来行善做功德帮助别人了,连公平都没有,还期望他去奉献,有点要求过高。这样自私自利不考虑别人,心里只有自己的得失,这是胸无大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不自私,善心的人不自私的人总是特别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自私自利的贪欲大、执著心大、争强好胜心大,那不叫志气大。“志”为上‘士’下‘心’,士子之心为志。读书明理忧国忧民有文化有觉悟这样的士子之心才叫志。“弟子净信想为印经书出一点力,不贪功德,只希望更多的人得到善知识,为他们减少点生活的烦恼,升起善念”,没有自己个人的得失,只有善心悲愿,难能可贵。学生士子,此时经济条件不会太佳,但人穷志不短!真正的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学校有你这样的学生是学校的骄傲,社会有你这样的栋梁,真是社会之福!人是有志气才会有出息,‘息’是止息、停息的意思,出息就是打破止息,突破局限,从平息状态走出去脱颖而出更上一层楼。人生的坎坷总是难免,但有志气的你将来一定有出息!我看好你
  先好好读书,等走上社会以后,相信帖子里张贴的善书中会有你出资的部分,公共印经账单不久会出现你发心的善款金额,祝你身心健康!学业有成!
  
  大师,我父亲叫 li 三声 hong二声 qing四声 1950年阴历2月16。我们家邻居,这么多年就和我们家一直吵架。总是一点一点的挤我们家的土地面积。早些年吵。中期有几年不吵架。如今,他们俩的儿子长大了,就总想要扩张地盘,总是找茬吵架。我父亲如今岁数大了,打架也不能打,吵也吵不过他们。他们俩(这估计是打错字了,是想说“他们家的人吧,打成他们俩的人”了)的人都不讲理。昨天我回家,又吵起来了。我父亲有时候都有杀了他们家人的念头。  大师,我想问问您,我们家人从未做过损事,为什么我父母这么多年不得安宁?他们家人伤天害理,为何没有报应? 我父母什么时候能安顿下来,过上舒心的安稳的日子? 对于邻居,他家会有好的果报吗? 我该如何呢?
  。。。。。
  对你印象很深刻。

  最下面有曾经和你的沟通提要。无非前世你打他,今生他打你。冤冤相报何时了?莫说他家伤天害理为何没有报应,父母多年不得安宁又岂不是报应?是不是伤天害理,《感应篇》中讲:“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就是伤天害理。不损怎有杀念?恨就要杀,这个道理说的过吗?又怎不是伤天害理?欲知邻家有无好果报,先看看自家可有好果报。自家若是讲理人,起码还有个居委、村委可以去讲理协调去,再不济也有个法院可以讨理去。万不可轻举妄动,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忍了自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