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孝顺父母,认真持戒忏悔。看住每时每刻的念头,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多多行善积累福德。虽然出家是从小的念头,也很希望有一天可以,不过,现在知道,只要真正发起菩提心,那么在家和出家不必用分别心看待,也许我现在只要行善积福,至于出家还是在家,以后哪种身份能更方便的利益他人,那就哪种身份吧,由佛菩萨替我决定吧。此外,弟子净信想为印经书出一点力,不贪功德,只希望更多的人得到善知识,为他们减少点生活的烦恼,升起善念,因为还是学生,所以也出不了多少大的钱,但知道您在乎的不是金钱的多少
。。。。。
第一,“我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孝顺父母,认真持戒忏悔。”对。作为学生,父母供我们学习,一定不要让父母失望,不可以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健康快乐的成长,把学习搞好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负责。发菩提心度脱众生,胸怀大慈大悲之大愿,这是软件;有真功夫扶危救难,拥有大雄大力大智慧,这是硬件。用道家的话说愿力和能力协调统一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愿力大但没有相应的能力也不行,空悲叹,比较悲剧的就是端午节的来历;能力大但没有慈悲的愿力也不行,即便有翻天的本领但也是孙悟空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若没有相应的功夫和能力,善心悲愿很难落到实处,会让一个人呼吁的很累,因为一个道理呀:人微言轻。不是我们呼吁的不对,而是自我分量太轻,不能够引起众生足够的重视而猛然回头警醒、忏悔改过。慈:是与乐,悲:是拔苦。 给予众生快乐,称为慈;拔除众生之痛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修行,不仅要心怀慈悲,更需要身怀绝技,因为扎实的硬件是实现卓越软件的基础。把学问搞好,能力提高,就是把硬件打造坚实。四大菩萨的表法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智文殊菩萨,代表佛法教义的悲、愿、行、智。悲愿是大海,行智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这是菩萨的精神,大悲大愿,是靠大行大智来实现的。作为学生,一定要踏踏实实按下心来把学习搞好,这是敦伦尽分的本职工作。
第二,出家还是在家,那种身份更方便利益他人,一切由天定。小乘修行,可以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因为这个时候有人我之分,物我之见。这个端正的态度重要意义在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正确的认识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切都由我自做来还自受,对戒除贪嗔痴而自觉自省和自求多福很有帮助。大乘修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人我之分,物我两忘。已经没有了我执,只是为方便而说有我。既无我,也就无‘我命’之说,更没有‘我命在我’之说,一切都是‘天’定,“天”是什么?天是真理、是因缘果报。这个受报之身的‘我’根本就是一个假我之象,又有哪个真修行人会执着此身呢?若无我执,则不生我贪,不生我贪,则不起我嗔。“遇逆境随恶缘,无嗔恚业障尽消;遇顺境随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净空法师说的很好。这个‘我命由天不由我’是在‘人定胜天’的基础上。‘人定胜天’的‘定’是戒、定、慧的‘定’,是大智慧的定,而不是‘一定’的‘定’。你还是学生,把学习搞好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智慧提升而愿不退转,就难能可贵了。
第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功课上吧,即便你已经有一定的自身经济能力,此时出资助印经书还有诸多不便。以后吧,日后走出校园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完全的社会人,此刻不是拒绝,是建议,我非常欢迎你的随喜助印!现在先随喜你的无上发愿功德!
善有半满,和财物没有关系,和发心有关系。看《了凡四训》中内容: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佛寺里去,想要送些钱给寺里,可惜身上没有多的钱,只有两文钱,就拿来布施给和尚。而寺里的首席和尚,竟然亲自替她在佛前回向,求忏悔灭罪。后来这位女子进了皇宫做了贵妃,富贵之后,便带了几千两的银子来寺里布施。但是这位主僧,却只是叫他的徒弟,替那个女子回向罢了,那个女子不懂前后两次的布施,为什么待遇差别如此之大?就问主僧说:我从前不过布施两文钱,师父就亲自替我忏悔。现在我布施了几千两银子,而师父不替我回向,不知是什么道理?
主僧回答她说:从前布施的银子虽然少,但是你布施的心,很真切虔诚,所以非我老和尚亲自替你忏悔,便不足以报答你布施的功德;现在布施的钱虽然多,但是你布施的心,不像从前真切,所以叫人代你忏悔,也就够了。这就是几千两银子的布施,只算是半善;而两文钱的布施,却算是满善,道理在此。”
“知道您在乎的不是金钱的多少”,对。钱只是一个介质,物也只是一个介质,学过《弟子规》都知道:“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属于自己的财物尚不可吝啬,不可太重财物,属于别人的财物更不可悭贪,人不贪恋财物不被财物牵绊和束缚便会减少招怨,幸福指数就会提升。我提供的只是一块福田,要不要在这块福田种福修功德,那是福主的事情,金钱的多少我更不会在意。对于福主来说,我能做的也只是在福主种福田的时候劝导尽量端正态度(如果是半善,尽量把它化为满善,将善愿善行圆满),然后亲自代为忏悔、回向,和对其无限的祝福。很多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吉祥圆满,祈求愿望达成,希望我代其做功德回向。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功德才有功德回向,所以才有这样一块福田存在。
富而不仁终归贫,貴而不义到底贱。如果一个人找你求办他自己的事儿都一毛不拔十分吝啬,更别说真诚的主动出钱来行善做功德帮助别人了,连公平都没有,还期望他去奉献,有点要求过高。这样自私自利不考虑别人,心里只有自己的得失,这是胸无大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不自私,善心的人不自私的人总是特别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自私自利的贪欲大、执著心大、争强好胜心大,那不叫志气大。“志”为上‘士’下‘心’,士子之心为志。读书明理忧国忧民有文化有觉悟这样的士子之心才叫志。“弟子净信想为印经书出一点力,不贪功德,只希望更多的人得到善知识,为他们减少点生活的烦恼,升起善念”,没有自己个人的得失,只有善心悲愿,难能可贵。学生士子,此时经济条件不会太佳,但人穷志不短!真正的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学校有你这样的学生是学校的骄傲,社会有你这样的栋梁,真是社会之福!人是有志气才会有出息,‘息’是止息、停息的意思,出息就是打破止息,突破局限,从平息状态走出去脱颖而出更上一层楼。人生的坎坷总是难免,但有志气的你将来一定有出息!我看好你
先好好读书,等走上社会以后,相信帖子里张贴的善书中会有你出资的部分,公共印经账单不久会出现你发心的善款金额,祝你身心健康!学业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