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的占卜术,共同谛听远古的声音

  天哪!我要说太准么?!父亲十年前车祸过世,母亲上火就神经性头痛!看过很多医生也无法根治!还有不明之处请教:
  1:什么是半盘?很不好吗?母亲的身体隐患可有办法避免?
  2:我与家无缘---我的确是个单亲妈妈,单身5年了,一直没有再婚对象,先生的意思是这方面没有什么希望么?
  3:事业3年后...那我眼下从事什么工作比较好?或者可否指点方向,要养老小,这3年怎样才好?
  问题很多,先生辛苦了...有什么好的不好的可以直说没关系,非常感谢!
  。。。。。
  一切负面情绪、烦恼等,如:孤僻、焦虑、恐惧、狂躁、自卑、抑郁、紧张、敏感、多疑、悲伤、嫉妒、强迫等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心率血脉失调、神经系统失调等,这些又会导致如过早衰老、容颜无华、心脑疾病、大脑异常放电(癫痫就是大脑异常放电严重的一种病)、大脑积液(人们常说的脑子进水了)、脑血栓、脑梗等,女性会提前绝经等。女性更年期烦躁焦虑等,不是因为更年期而出现这些状况,实际是因为这些状况而提前进入更年期。心脑疾病又会导致中风、老年痴呆等,其中中风又会导致半身不遂。
  心脑疾病的患者发病时基本都身体发热,尤其精神疾病,就像人们常说的急火攻心、头脑一热,这种情况下人就犯浑,头脑为什么发热?外邪侵入,这个外邪包括外部刺激(又称外缘,外缘只是引爆内因炸弹的导火线)、妄心邪念(又称本因、内邪)、邪性阴灵(又称外因、外邪,分撞邪、中邪和业力感召两种)等多种,精神疾病有实病和虚病,有时候是实病引起虚病,虚病加重实病,虚实同时存在是最麻烦的,需要虚实病同时治。可以说当前心脑疾病是最大的业障病,现代社会人的压力大而且很多人是亚健康状态,其实这都是没有福报的表现,善的业因少或不成熟而恶的业因多或现前成熟之故。
  情绪从哪里来?从贪、嗔、痴来,尤其是嗔,嗔轻为怨,嗔重为恨。贪嗔痴是因,同时又是果,因生果,果又生因,因果循环轮回不息。就像生意人,小钱投资挣大钱,挣了大钱之后,人还想拿这个大钱做资本挣更大的钱一样,赔了想挣,挣了想大。商人的思维和兵家思维接近,所以生意人喜欢看兵法。盈亏是商场中的正常现象,就如同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如果接受不了赔钱现实,那么作为商人这一点就不合格,没有大气。真修行人也一样,迷惑和觉悟是修行过程中的常事,迷惑时不生烦恼才叫大气,才会有成就,不但不生烦恼还要把烦恼化作菩提。淡定,先要看淡才能镇定,只有看淡了,才能入定,入定了才能生慧,有了智慧才能解开迷惑遣除烦恼而得自在安乐。兵家将胜败看淡,商家将盈亏看淡,那么居家就把祸福看淡,胜败盈亏各有其原因各有其机缘,祸福也自有其因缘,是谓诸法因缘生。如果不把事物看淡,人就很容易起情绪生嗔恨,嗔恨为让人失去理智,遮蔽智慧,贪令人嗔,嗔令人痴。祸福是生活中平淡之事,善恶是祸福之本因,不善之福必不久享,不恶之祸必不久受,皆因其无根,故不长久。古人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中便有这重意思。善恶是祸福的根本,生活中且不可舍本逐末。
  1,如果一个女人1,不但正当年时丈夫凶亡,一直守寡;而且2,常被医治无效的神经性头疼困扰虽多处寻医而不治;而且3,她的女儿也是一样经济紧张的无业守寡单身妈妈。单这三点放在你身上,你自己说是不是已经很不好了呢?女人是半边天,这就是,不但是自己孤独撑着的半边天,还是刮风下雨寒冷雾霾的阴天。
  2,有希望。身、心守净斋三年(心斋:杀、盗、淫,身斋:酒、腥、荤),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说的就是心斋是根本,心斋守好了,身斋才是无漏斋。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很多人发心放生,岂不知放生是要戒杀放生的,有了戒杀这个前提放生才功德第一。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不是你求佛氏门中的人,你有所求然后佛氏门中就会必应,是自己成为佛氏门中的人才会有求必应;佛的教导向来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设欲怎么怎么的,做到如何如何便可怎么怎么的,先成为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前提。守斋三年姻缘自来,要不然再找一个又是病灾凶咎,以后的路可就走死了。
  3,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想好行好,行好得好。不是说每个人都想好,要知道有的人想好是想得好,想享好福,想得好而不是想的好,这是想目标而已。想的好,是但行善事莫问前程,想得好的基础上行好则是所行善事皆为前程。与善相应才是真好,想的好而行好和想得好而行好是满善与半善的差别,所以得到的好果就不同。一个是有为而为,为果去种因;一个是无为而为,种因自得果。为、无为,是圣与凡的差别。只有心善、行善,才会得善报,这叫想好行好,行好得好。祸福皆从善恶来,行恶得恶果,行善得善果。行菩萨道,则得菩萨果;修行佛道,则得佛果。莫怨命,命自我作,怨命不如忏命。我若安好,便是晴天。人立天地间,人自身若好了,何止福人居福地,他的天空也是云卷云舒晴朗湛蓝的,他的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这三年了解善、学善、行善比较好。
  都说属马的比属羊的好,有这一说没有?
  。。。。。
  生肖中,属什么都好;生活中,属无故谈论是非最不好。
  请问老师1,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存在呢?2,人生几十年的意义是什么呢?
  。。。。。
  1,对于修行意识在心中生根发芽的人来说,时时都是修行时间,而他又不觉得时时是修行时间;对于将修行看做某种功课的人来说,则有修行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差别;对于将修行看做娱乐的人来说,则时时都不是修行时间。对于某种时间概念,因心而有分别,对于时间概念也一样是因心而存在。对于执着的人,刹那会成为永恒,对于顿悟的人刹那会超越永恒。刹那和永恒都是真的存在吗?只是一个概念罢了。
  说到时间,再说仁智,时间如同仁智,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眼中,到处充满智慧及增长智慧的学问,仁者眼中到处充满仁爱及培养仁爱的学问。快乐的人到处都能够获得快乐因亦能感受到快乐的果,悲伤的人则到处都会感受到悲伤因,亦会时时承受到悲伤的果。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发现什么样的因并感召什么样的果。
  大而言之,因为我们没有究竟涅槃,所以我们存在时空中。
  2,人生的意义就是:觉悟人生的意义。过程叫:看破,结果叫:放下。
  师父,发觉自己没有真正的慈悲心,不包容,看人先看到缺点,看事先看到坏处,为人计较。改起来很难,有时候都忘了改正
  。。。。。
  看人先看到缺点,看事先看到坏处,说明这个人是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看人先看到优点,看事先看到好处,说明这个人是一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和乐观的理想主义者截然相反却又极度相似,因为看待事物都先看到两个极端,根本上都是想要达到完美。乐观就是观察快乐,属于慈心度人需要具备的智慧,悲观就是观察悲哀,属于悲心度人需要具备的智慧。悲是救拔苦难,慈是施与快乐,慈悲就是拔苦、与乐。对人身上的缺点不包容,不一定是对人不包容。对缺陷的计较是严格,如同一个人疾恶如仇,就是对恶念恶语恶行等恶事不包容,这恰恰是一个慈悲心很重的人。在医生眼里,往往很多时候首先看到的是病症端倪,这个习惯性的观察角度不影响一个人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就好像一个修行人看身躯是臭皮囊看世俗为凡尘一样,也正是这样的观点成就了人。善人,基本都是这样:第一时间看到的是自己的恶,随着善心善愿的增长,在打破了‘我’的概念后看到的就是人性的恶,继而度脱众生使人远离恶。修身,需要时时检点自身之恶,齐家需要时时检点家人之恶,治国平天下则需要时时检点国人天下人之恶,有则改无加警。《普门品》中讲:“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悲观与慈观不是什么错,在这个基础上继而提升到智慧观,在提升到真观清净观就好了。功随德而进,智依愿而长,发大愿必生大智,无上甚深微妙法需要大智慧来悟、来解、来弘,诸功德中放生第一,诸布施中法布施最。有了智慧才好更善巧方便的做法布施,更究竟圆满的利乐一切有情。你一直以来积极参与我们,坚持修积功德,我知道你善根很深,我相信你会更加精进!
  感谢大师教诲!醍醐灌顶!需解释的是,1,我妈妈秉承了一切老一辈人民的传统美德,对老人孝顺,对周遭热心,对家人爱心,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什么到比地岁步,请大师指点,我们愿意改。
  2,我个人而言,虽然是一个女人,但凡有一点心计,也不至于如此光景,自问从未做过亏心事,从来都是吃亏的那个人,收养流浪动物,布施乞讨老人,热心助人,甚至如今地步也不亏他人一分一毫。不是说自己做得多好,烦请先生查缺补漏,我会竭尽全力做好,不胜感激!希望妈妈一切都好,这是天下所有儿女的心愿,盼先生有具体的指点,如何是了解善、学善、行善?愿倾力而为,谢谢!
  。。。。。
  如你所观:你和母亲身上都没可忏悔的地方。但凡有一点心计,也不至于如此光景。
  如我相信:你看这一切都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在你面前我要说的话绝对都是颠倒的。命若无从可忏,则命必无所怨叹。祝生活幸福快乐!
  师傅,如何去控制自己的脾气呢?对待外人,我很能忍,可是对待自己的父母,却很容易发脾气,觉得自己太坏了!
  。。。。。
  家庭条件应该是一般,而且家中估计是有人强势、脾气不太好,你受这个影响和感染比较重,这个人可能是母亲。
  能忍的人不一定是个善人,尤其一个时常说自己忍这忍那的人,不假思索便知此人是一恶人,恶人先告状罢了,能容、能化才是一个善人。你能觉的自己太坏了,难得!这起码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说的话,人最可贵的是感恩和忏悔。忍,是把事情压缩在心中,心里会不好受,因为心量小还要把事情装进去,难免会憋得慌,就像吃多了但又不消化一样;容,是把事情原封装进心里,什么事情都能装下是因为心量大,就像大海,有容乃大;化,是把事情涤荡干净排出心外,不会让事情染浊心灵,这颗心是清净空阔的。
  事情压缩在心中,压缩到一定程度则不定哪天会反弹,压缩时期伤害自己,反弹时候可能会伤害别人,真是伤人伤己。能容比能忍强,不管消化不消化,事情装进去了不难受,抽空了慢慢消化掉,能容则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临事不惊消灾解厄,能够百毒不侵而且可以化解一切灾厄,是最殊胜的修为。所以,忍不如容,容不如化。所以,诸佛菩萨救拔众生的方式方法都是度化。
  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呢?首先,归根结底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习气太重,缺乏智慧。其次,克制表象脾气的方法有很多,但这都治标不治本,因为脾气是表象之物,克制它没有根本意义。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把脾气化掉,而不是去控制或压抑。智慧,不是一触而就的,给你一副药立竿见影,智慧生起,似乎不太现实。多看开智慧的书,多从基础实践做起,脾气慢慢就化解掉了,起码自身先从《弟子规》开始实践或者实践《吉祥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