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亲和母亲都有自己照顾孩子和培养孩子的态度与方法,甚至父母二人还常会在培养孩子的态度或方法上存在差异。前面有朋友提到我的孩子,这里简单汇报一下自己对孩子教与养的一些情况,仅仅是我个人对待孩子的态度,我知道有很多优秀父母在教养孩子上态度更加端正方法更加卓越。先说衣食,孩子穿的衣服大多都是旧衣服,也就是别人家孩子以前穿过的。人家孩子长大了,有的衣服穿不上了送过来我的孩子再穿,其中又一半还是人家孩子已经是穿别人二茬的衣服又打下来的,也就是第三手衣服,还有的就是身边比较熟悉的朋友给孩子买的新衣服,我们自己是很少给孩子买新衣服的。每一个孩子的思想天生原本单纯,孩子的注意力并不在吃穿用上,基本都是大人过早的有意或无意引导和影响了孩子而教会了孩子挑挑拣拣。第一种,孩子穿了一件大人喜欢的衣服,大人看着漂亮,进行了目光和语言的夸赞,甚至赞不绝口,这已经在暗示孩子教孩子挑衣服了;第二种,孩子挑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大人看着也不错,或为了鼓励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孩子的审美,对孩子做了夸赞,这种教育教会了孩子注重仪表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思想外放。所以,我一般对孩子的穿衣服不加赞扬,自己先不把注意力放在上面,孩子就跟着也不把注意力放在衣服上,让他注意干净卫生和整洁就可以了。
家中饭菜则是绝对素食,禽肉鱼虾等荤腥是不允许进家更别说进厨房了,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情况则随园内饮食走。春节期间去朋友家拜年,吃饭时看着朋友摆上桌的肉食,孩子说:“啊!可怜!太可怜了!”朋友还以为孩子嫌饭菜不够丰盛呢,紧接着孩子便连声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后来朋友才知道我家是不做肉食的。孩子从来没见过家中餐桌上摆过肉,所以一看到餐桌上摆肉便非常惊诧觉得被做成肉食的那些动物可怜,尤其是鸡或鱼一下子能看出形状的肉食。今年夏天带孩子一起给朋友帮忙,朋友想要请我们吃饭,不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便问孩子:“喜欢吃什么?我家小孩儿爱吃鱼,要不阿姨请你吃鱼吧?”孩子立刻紧张急躁起来,非要拉着我走,结果是我陪孩子婉拒了朋友的邀请,因为孩子的记忆中鱼虾泥鳅等是要买来放生的。最早的时候教孩子看到将要杀害的和贩卖的鸡鸭鱼肉等要念阿弥陀佛,孩子问为什么,简单的告诉他这样那些被杀的被动物就不会再痛苦了,后来孩子经过他看到的熟食店门前都会随口几声阿弥陀佛。孩子只知道凡是生命都是要爱的,肉是动物的,动物连命都没有了,我们还要把它的肉再吃了,是多么残忍。告诉孩子人和动物一样,都是从小长到大,然后变老,然后生病,病治不好了然后死亡,所以死的都是病的,病的就是会传染的,都是不能吃的。活的是不能杀的,死的是病的,孩子就记住了,所以孩子心中的饭菜,是和肉没有丝毫联系的。吃饭菜时,不和孩子讲哪些有营养,孩子本身没有哪一个有营养的概念,讲了哪个哪个有营养,孩子便有了分别心,就学会了分别和挑事。
孩子路过有佛菩萨像的地方,只要孩子看到了佛菩萨像都会作揖施礼。孩子问为什么到处都有佛菩萨像啊?告诉他大家都想菩萨,因为菩萨是大家的老师,老师出国了,去极乐国了,我们都爱学习,都很想他,因为见不着他所以就雕刻他的像恭敬礼拜,希望老师早一天回国继续教我们。孩子很容易在不同的场合看到佛菩萨像,就告诉他无论是哪里的人都爱学习,都在想老师,大人长大了不能时刻跟老师学习,多么遗憾啊。多带孩子到看书学习的场合去,告诉孩子大人因为见不到老师,所以只能看老师的书学习,而且只有表现好的学生才能看书。买书,对孩子来说就成了一种奖励,表现不好是不给买书的,所以孩子在不到三岁时已经可以顺利的背完《弟子规》了。孩子每次都会因为自己有老师教感到十分珍惜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光,也为自己还能得到书的奖励感到兴奋万分。看到大人供菩萨鲜花,便让大人和他一起买鲜花送给老师,孩子知道老师是他们小朋友的菩萨。
看看大自然的飞禽走兽,一身皮毛随着季节变化自然增减,饮食到处可觅。人类饮食上从野蛮的追捕渔猎发展到文明的种植采摘秋收冬藏,穿着上从兽皮树叶发展到纺织布匹裁剪衣物,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衣食是智慧的人类很久以前就最低成本和最大便利给完善解决了的问题。不知道又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又大规模的圈养代替捕猎(人类最早的圈养出现在不会种植谷物的狩猎时期,那时狩猎到猎物后一时吃穿不完便圈养起来),把血腥的杀戮生猛海鲜通过烹炒煎炸发扬成一种象征文明的饮食文化,再把残忍的剥皮裁剪抽绒染色发扬成一种象征文明的皮草文化,当这个“聪明”产生时,人类衣食上的烦恼和痛苦便又相应产生了。这种饮食文化和服装文化的兴起,不知道是人有更高的追求,还是人就在这个层面上就这点追求。大人要从根本上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本具的慈悲、善良、爱心、智慧上。每个大人都觉得孩子需要教育,其实我们每个大人也都需要从孩子身上学习。仔细的体味体味一天当中孩子有多少快乐是他们自己给的,多少痛苦是我们给的,我们自己多少快乐是孩子给的,多少痛苦是自己给的。大人带孩子,是他给我们带来了觉悟和欢乐,还是我们给他带来了觉悟和欢乐。从家庭成员的学习力上来说,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孩子懂得大人学会大人那一套很快,可我们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去深入体会孩子了吗?
孩子没有为社会做什么奉献,是不配享受过多的福泽。超出德行的福便是祸,福兮祸之所倚的根本就在于此,福多必病多,福多必灾多。很多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成就孩子,而是为了成全自己的爱欲,给出了父母想要给的,而不是给出了孩子真正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