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的占卜术,共同谛听远古的声音

  我想知道先生平时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或者一直追求的梦想不能够实现的郁闷心情会如何得以排解呢?如果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处变不惊呢?。。。。。。。。。。。。。。。。。。。。。。。。。。。。。。。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我就从自身的贪嗔痴慢反思,贪嗔痴慢会通过自身的身口意来表现,我就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来调整。我只想把人做好了,做事是副产品,人要做好了事就好做了,做事做的好坏能否成功是证明做人做的如何的一个镜子而已。如果人做好了事情很容易成功。追求的梦想不能够实现,我会第一个思考,我追求的东西是否正确?第二,我追求的方式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正确?因为正确的目标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追求即便偶然追求到了也不够圆满;如果所设立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很难有正确的方式来实现。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对夫妇外出旅游,准备登山去看风景,一路上经历了很多坎坷终于到达了山顶,女主人此时精疲力尽所有的心情都没有了,而男主人却欢呼雀跃。男主人十分不解的问女主人为何闷闷不乐没有丝毫兴奋之情。女主人很没心情的说了一句:“如果过程是痛苦的即便到达了目的地又有何意义呢?”。其实这是两种人的思考模式罢了,一种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或者不在乎中间有多少苦,以达到目的为乐;一种人似乎目标感不很强烈,而以过程安逸快乐为主,不计后果。这两种人生态度,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选择正确的人生归宿方向这个大目标,通过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去实现。只要有目标脚下就有路,脚下有路那么耐下心脚踏实地去走便是。就像唐僧取经,既然决定前去西方取经,何日取到,走着说着吧。只要有梦不怕梦不实现,只要有路不怕路遥,以此平静心来求索即可。如果没有贪执哪有钻牛角尖实现不了梦想而郁闷的心情?如果没有愚痴心明眼亮哪有不开心?如果没有嗔恨心哪里需要排解?如果外无所求怎会处变而惊呢?
  那个老僧人敲响金钵(是这样称呼那个法器的吗,老师?)。。。。。这个叫大罄
  其中一个朋友在老僧人那里算了命抽了上上签付了钱,我突然就觉得有些失望,觉得这里是清净之地,这样以来不是不那么纯粹了吗?
    其实好像老僧人给我的朋友算命,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和指引。
    我这样的想法是愚痴吗?心怀敬意,可是又会心存怀疑。。。。。。。。。。。。。。。抽签的准确度我没有经验,自己从来不抽签不知道。如果老僧人给他做心灵安慰和指引你朋友出钱供养也倒不为打过,只要不是僧人明码标价,那也可看做是僧人的内财布施。末法时期寺庙里的僧人有多少是真修行呢?你信佛可以随便信一个批袈裟的人不一定圆满。
  求之不得得之不惜 。。。。。。。。。。。。。。。你一定要知道婚姻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那么感情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战争时期,士兵们互称同志,是建立在志向一致的基础上,有共同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很少有矛盾。婚姻感情也应该是建立在几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使命上的。人做事的行为方式方法可以调整,这一点可以磨合,只要价值观趋同方式稍有不同叫做殊途同归,否则人很难和睦相处的。你看看,几乎所有不被原谅的矛盾大多都是价值观的问题,方式方法即使稍有不当人们都很容易包容的。
  不知道养宠物会不会有什么罪孽?。。。。。。。。。。。养宠物不会有罪孽。养龟,有一种龟巴西龟是生态杀手,环境破坏能力很强,放生都不敢放那种龟。你不知道养的什么龟,你上网搜一下,如果养的是巴西龟,将来不能放生。以后千万记得环境保护不要随便放生这种环境杀手。
  工作学业和婚姻的关系吧。现在感觉这3件事已经扭在一起打成一个团了。纠结的要命。。到底是去工作还是继续考学,到底现在谈朋友还是过几年,身边2个男孩子到底该选一个还是都是过客。chen(2声)jiao(1声)long(2声) 女 农历1988年正月十八。。。。。。。。。。。。。。。。。。。。。。。。。。。。。。。。去工作也没好工作,去考学也没个结果,谈婚姻感情吧,何止现在身边有两个不知道选哪个还是都是过客,你之前也不是没有过客经历。等等吧,耐住寂寞等等吧,希望你已经理解。你家的祖坟来看呀,你家中就出婚姻乱麻的事情,连父母都不能婚姻干净顺利了。说话直勿怪。无量天尊!
  
  比如里面讲发心立愿应取大去小,不应只求自度而不欲度人,但又讲自性即众生,自性即佛性,那不意思是度己即度众生,不矛盾么?怎么理解呢?而且从我个人来讲,觉得要做到对自己和家人发愿很容易,但对其他人真是很难,尚且自顾不暇,怎顾他人呢?发广大愿固然很好,但是能做到的人真是不多啊。尤其又在这样的末法时代,是不是更应注重引导让大家人人自度即可,一样也能达到度众生的目的,而且把目标立的具体一点,也比较便于施行吧。。。。。。。。。。。。。。。。。。先说自性,自性是自身本具之属性,即本性。本之属性是净而不染的,是正而不邪的,是觉而不迷的。自性迷失即众生,自性觉悟即佛性;所以众生是因为迷而不觉,佛是因为觉而不迷。用道家阴阳两仪学说来说,阴阳两仪中阴中有阳(众生(阴)皆有佛性(阳),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阳中有阴(佛是己经觉悟了的众生),太极生两仪(成佛成众生皆由本性而来)。,正气成阳邪气成阴(觉而成佛迷而成众生)。度众生是度众生的迷惑颠倒之心,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以颠倒妄想故,不能证得。如何破除众生的颠倒妄想呢?那便是皈依佛法僧。皈依佛觉而不迷,归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三皈依其实也是一皈依,觉了自正觉了自净,一心清净自会觉一心清净自会正,所谓清净自正无畏自化。说到底也是三而一一二三的事情。众生如何会颠倒妄想呢?因为贪嗔痴呗。如何破除贪嗔痴呢?戒定慧呗。道理其实不深奥,一点即破。发心立愿应取大去小,所谓“取大”是让人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即利他心。“去小”是让人不自私。你若想只要自己好,必然要先让别人好。说通俗点,你对社会没有任何利益社会会给你回报吗?想要实现自己价值首先要自己有价值,自己就没有价值,那如何来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的什么价值呢?要想好颠颠倒。道家说天道以其无私而成就其私。佛家叫人发菩提心。社会通俗来说付出才有收获。这些道理不是一样的吗?你对家人好家人会关心你,你对社会好,社会才会成就你。你的想法就叫做妄想颠倒,以妄想颠倒之心如何求福报呢?
  不自度怎么度人呢?一个只能以低保为生的人整天说要回馈社会不是一种笑话吗?不能度世人就作好自己,不要给社会找麻烦;没办法要给社会找麻烦的人,就不要整天说社会不公,嫌低保太低…高地位才能有高回馈!。。。。。。。。。。。。《弟子规》言“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只能以低保为生,便是曾经对社会没有价值的果报。不能回馈社会还不能忏悔,不能有菩提行却也不发菩提心没有随喜心,这才是一种笑话。一个人对世人没有任何价值想做好自己都难,因为世人不会对其有回报。社会低保是社会对其的慈悲,社会的菩提之行。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名望地位高是才能和行动感召而来。
  同样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那些人用和家人相处的时间,用他们的健康去换来的…这和卖器官换来的钱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善举应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大众用舆论去避别人捐款…所以愿意成人的就做人做的事,想成神就做神做的事,谁都别逼人当神…。。。。。。。。。。。。。。。。。。。。。。。。社会上没有任何人逼人去捐款逼人向善,只有提倡。劝人为善是没有错吧?
  人们总是苛求有钱人去捐款,因为他们觉得有钱人的成就是社会给的,但有钱人的个人努力和辛苦旁人又总是视而不见…假设一个人有一千万,那是他卖肾卖肝赚的,那么我们还会去要求他捐一百万吗?。。。。。。。。。。。。。。。。。。。。。。。。。人们希望有钱人捐款行善没有错,是不希望富人为富不仁。第一帮助了别人,第二也是让富人给富人自己种了福报的因。有钱人的个人辛苦和努力因为利益了社会,所以社会回报给他们了财富。小偷贼够天天辛苦努力去抢去偷而没有利益社会,所以这种辛苦努力换来了牢狱之灾。没有人强求别人去捐一百万两百万的,至少,我没看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