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XIAO(三声)JIAN(四声)女,1977年出生,生于河南西峡,家在辽宁大连, 现住加拿大西部。求问工作和事业
因为今年我.和丈夫一起毕业,正在面临择业问题,不知何去何从,压力极大,我家大宝宝在国内,小宝宝在我身边,所以急切的想知道我们两人是否能顺利找到工作并把大宝宝接到身边来。恳请楼主指点。
我丈夫的名字 刘 MENG(三声)1976年辽宁出生。万分感谢!!!。。。。。。。。。。。。。。。。。。。。。。工作可以顺利找到,孩子团圆还要等到明年。你的肠胃注意保养好,你这么老是大便不好可不是长远之计呀。
郭 ning ning 二声,1983年,想问 事业 婚姻。
山东人 。非常谢谢啦!能算到很详细嘛?谢谢啦。。。。。。。。。。。。。。。不知道是男是女,不过满盘的阴气,婚姻一点也不好。。。。能算到很详细嘛?。。。那么,人能贪得无厌嘛?免费品尝的糕点可以让你吃的很饱嘛?天上掉馅饼嘛?你回答我好嘛?。。。。
--------------------------------------
唉~~~~大师啊,别激动。
我仅仅只是很好奇你算命的方法,所以随口问一下,冒犯到您了吗?至于说那么难听的话回答我吗? 拜托您不要诅咒我就好!!!谢谢啦~~~。。。。。。。。。。。。。。。。。。。。。。。自求多福吧,无量天尊!
粉丝,凶星盖头,根本之处科仪拜斗。你还没反馈,你这个盘少见。
楼主,我的问题您就随缘给我算吧,您前面提到说是文化交流,由于才疏学浅,这是第一次听说可用音来预测(那个算盘算的倒是有所耳闻),就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一下,算是了解的学习吧!1、看了好多回帖您算的都比较准,那这算不算泄露天机?2、不是说泄露天机会遭报应,如果算那您能避免吗?3、既然都是通过名字预示自己吉凶祸福,那像您说的那些不是很好的音,改一下会好点吗?悉心请教!谢谢!。。。。。。。。。。。。有一部分可以参看199楼。你说的算盘算,音韵占算就是算盘算卦的一种,占卜体系基本分为三种,术数,神通,二者合一这三种。神通又分为,自我证得和借助外界灵力两类,自我证得的神通比较究竟和圆满,比如气功(气功是浅层次的神通,中功,慧莲功,万法归一功等,其中的神仙一把抓,借体感应,信息水等都是不错的神通表现,只不过气功可以得道但不成仙,能量等级最高在4极,也有最早修气功后来修佛修道的,目前印度的红莲教主就是,此人比较厉害达到7极能量,7极已经是菩萨道的级别)和道教雷法(大五雷小五雷浑圆雷穿心雷等,雷法可祛病,趋邪还可增加占卜时的灵力,还可役使天兵。更可以帮助禅定时的元神出窍登28层天),在说借助外界灵力:出马仙,神仙附体,耳报身,柳儿郎,六甲天书等都是属于此类,而一般的出马仙,很少是正神附体,多为低灵黄狐莽之类,并以折寿为代价。在港台一带还流行乩童。再说术数类,术数类的连山,归藏,周易,这三类又是术数的根源。术数占卜分类上有两大派系:第一式盘类,像奇门,太乙,六壬,紫薇八字等,以式盘布局。第二算盘类,铁板神数,邵子神数,皇极神数,南极神数,铁算盘等,此类以数入盘开盘布局。还有一个边缘占卜梅花易数,外应,不用式盘和算盘。这个大家入门容易,别人来问,生男生女,你看到男孩就说生男,看到女孩就说生女之类。再者说神通和术数两者合一类的:其实有的(我说的是有的,一部分在民间)占卜术的卦像,看是卦卦,真身却是最早写此书者开天眼看到的画面记录,根据看到的画面得出结果的是卦辞。后来人的灵力慢慢退化,就只能般书本看卦辞言吉凶啦。两者合一占卜,可以在半练功状态下运用术数来占卜,这样更加精准到位。接下来说泄天机之话题,谈到占卜术的易之精髓:不易,变易。是否泄漏天机,看占卜师存心何在和道行深浅。观世音菩萨门品中讲到:。。。。。。。“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观世音菩萨点化人帮人就不遭报应为什么?存心不同!不是因为他是观世音你是人,不要有我执,忘掉人神之分,关键是行的什么道,是行菩萨道还是替天行道还是助纣为虐。人善鬼神敬善心善行的结果自可消灾免难,有善神护卫。这是个师傅存心的前提,再说道行深浅,白的给人指成黑的,向东给人指成向西。颠倒黑白,胡说一通,道行微浅还要强指点,误人前程,损己德行。老子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弟子规云:“身有伤,父母忧,德有伤,父母羞”百善孝为先,误人前程让父母蒙羞自是不孝,不孝自是不善,善恶因缘果报岂可强躲,俗言:天作孽尤可获,自作孽不可活。归根结底:三教同源呀。(199楼也有简单说法)提高水平的心态要摆正途径要正确,功与德俱进,德高功自高,功到自然成。何来报应?最后谈该音该命的事情,改命的根本是心,改心的外界辅助手段有多种,改音,是其中一种,道理很简单,就像一个人,行为会影响心态,心态反过来也可以影响行为。心情好了人会笑,可你先笑,笑一会心情也自然莫名好了。福人居福地,好人有好名。反过来,把人放在福地不久的将来自会慢慢变成福人,当然这是概率,归根揭底是心。谨此浅略回复。无量天尊!
不用回国了,回啥国呀,在那儿吧,换个城市可以,工作很快就到,别着急。我南阳新野人。
回帖(431):作者:stamp470530 2010-3-28 21:33:00作者:梦彪 2010-3-28 20:19:00 429# 感谢楼主真诚的回复!我先更正一下我问那三个问题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姓名您随缘帮我算”,不敢妄语心里还有侥幸的,当然没算我也不去强求!像您说的但做好事莫问前程!好了,接您给我回复的我又引申问题,虚心请教,随缘而答!看了您回复的才觉得自己考虑的是多么浅显,您在回复中提到百善孝为先,我就在想什么是孝?这个问题跟什么是善从大方面来说是一个问题,即“有是无,无是有”的问题!(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从小方面狭义的角度我就想听楼主对于自己理解给开示一下,打个比方,我妈特别敬佛,但由于在农村接触真正的佛经佛学又少,故去相信那些道行浅的马仙、草仙之类,我的了解她所相信的跟她眼前的不是一类,那我应该告诉她还是不告诉她,告诉她打破了她现实中的精神寄托,不告诉她又不想让她心与行为不一,试问楼主哪种才是孝?是从真出发还是维护她现实中的精神寄托出发!?如果从真出发她不相信,那我又应该努力执着的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孝还是就此放下是孝呢?由楼主的回答引发的思考,望楼主随缘而答!愿世界和平,楼主安康,家人幸福!。。。。。。。。。。。。。。。。。。。。。。。。。。。。。。。。。。。。。。。。。。。。。。。。。。。。。。。。。。。。。。。。。。。。。。。。很高兴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我简单给你说明一下,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修行人大部分人所迷惑和不善处理的一个问题:福与慧的关系。你母亲修佛求福,但慧命有待提高,你希望帮助她使她能够走出偏见福慧圆满,但苦于所知有限不知如何帮助。佛家言: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下面我们简单就我所看所知一起探讨: 什么是福?什么是慧?我们应该如何去修福修慧?现在就此问题,可分五点来说明:
一、福德的内容;
二、福德的培植;
三、智慧的类别;
四、智慧的开发;
五、福慧双修的重要性。
一、福德的内容
福德的内容,包括人间有漏之福,二乘圣人无漏之福,以及佛道圆满无上之福。
世间有漏之福,除了富贵、长寿、健康之外,还要好德、善终命。即是说:一个有福气的人,除了拥有无量的财富,享用如意,加以地位高贵,受人尊重之外,还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仁慈爱物,广积阴德,子孙满堂,最后寿终正寝,无疾而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然,就算是富甲天下,但地位并不高贵;或富而且贵,却不长寿;或长寿而欠缺健康,都是人生的缺憾,固然非福。即使财富与尊贵、寿命与健康都占有,若然为富不仁,报在晚年,或后继无人,或不得善终,亦属于非福。
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好命的人,必须具备富贵、长寿、康宁,加以好德、善终命等五福,所谓“五福临门”,才是人间真正的幸福。但在佛眼看来,世间的幸福,亦不过是短暂的占有,既是无常,又非永恒,所以,我们如果希望,获得永恒的幸福,非进一步追求出世间的福报不可。
出世间的福报,是超越三界时空的限制,摆脱人间天上的烦恼,不再漏落生死轮回,名为无漏之福。学佛的人,因为接受佛法的启示,知道人天福报“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并非久享。
所谓五福,不过暂时占有;所谓寿命,不过下寿八十,中寿一百,长寿一百二十,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到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何必为短暂之福寿而作诸罪业呢?!何况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夺走人的生命?
至于天人的寿命,虽然数以劫计,但“纵经八万劫,终归落空亡”,福尽还堕,仍然要接受轮回之苦,根本不值得我们贪求。
所以学佛人,不应该热衷于世间的名利财富,不应该追求人天福报,而应该寡欲知足,积极进取出世间的七圣财。
什么是七圣财呢?
一是信财:因为信受佛法,能够长养一切善根,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可以说:信是佛道的基金。
二是进财:精进办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积聚功德,作为成佛的资粮,等如世人勤俭积蓄财物一样。
三是戒财:戒能防非止恶,我们受持佛戒,止恶行善,进德修业,自然可以获得解脱的财富。
四是惭愧:心怀惭愧,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此取消一切不良心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是开发功德法财的资源。
五是闻财:多闻佛法,启发智慧,明白事理,如说修行,终必成佛,是以多闻,正是增长佛道功德财富的工具。
六是舍财:学习佛法,以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实行财施,法施,无畏施,内财外财,随求给予,心不恪惜,以增益佛道的财富。
七是定慧财:学佛人修习禅定,广学般若,止观双修,止观不二;不仅摄心不乱,同时照见五蕴皆空,离相度生,无住布施,如是悲智双运,就可以速成菩提,证得佛道无量功德。
因为以上信、进、戒、惭愧、多闻、布施、定慧等七种,是成佛的资粮,亦是转凡成圣的基金,所以名为七圣财。
二乘圣人,拥有以上七种财富,由戒定慧的力量,断除见思烦恼,超出三界,远离生死,享受生命宁静、轻安、而且永恒的快乐,是以名为出世间无漏之福。
至于佛道圆满无上之福,是诸佛因中,发心行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修六度万行,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度以修福,广学般若以修慧;因此,广开福德智慧的花朵,结成福慧具足的果实。自此,彻底清洗心中无明烦恼的污垢,以及消除因无明烦恼所引生的种种不良心理,亲证本来具足的法身理体,福圆智满,到达福德之最,智慧之极。功德法财,无穷无尽;广大智慧,无量无边,世出世间,再无过其上者,是名佛道圆满无上之福。
二、福德的培植
褔德的内容,虽然包括世出世间各种不同的福,但其中最殊胜的,该是佛道无上的福,可惜世人不懂得追求佛道之福;反而贪恋世间短暂的名利财富;在日常生活中,谁不喜爱金钱、地位、健康、寿命、平安与快乐?谁不渴望五福临门?可惜追求幸福人,却不知道如何去修福、种福与惜福。既不耕耘,何来收获?所以佛陀劝导我们,如要享福,就要努力修福,还要种福、惜福,不断散播幸福的种子,然后才有幸福的收获。
何谓修福?
修福,是指我们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以及修学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大乘法门,所得的福报。因为我们受持五戒,不杀生而仁慈爱物,固然是修福,不偷盗而义利群众亦是修福,不邪淫而礼节是修福,不妄语而守信用也是修福,不饮酒保持头脑清醒,提高理智,处世做事,自他兼利,当然是在修福。而身不杀、不盗、不淫,是身修福;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是口修福;心及不贪、不嗔、不痴,是心修福。若能运用清净的身心,实践六度万行,自觉觉他,利己利人,更是修福。此外,我们进入佛门,礼佛念佛,可以灭罪生福;诵经拜忏,也可以灭罪生福;布施财物,供养三宝,更是修福,而且积福。或在佛门执役服劳,清洁佛殿,修理僧房,拔草浇花,扫地洗地,无一不是在修福、积福。
可是很多人都不懂修福,来到佛门,除了烧香求佛保佑,多多赐福外,不是希望住持特别招待,就是贪取佛门一点东西带回去,供给家人共享,以为这样,就可以合家老少平安。殊不知仅此一念贪心,已经犯了侵损常住的罪过而不自觉。结果,求福反而损福,实在可惜。原因是佛门的东西,属于十方常住物,不但在家佛弟子不可以侵犯,即使是佛门住持、当家、
或清众,亦不可私人随便取用;否则,便犯了偷盗罪中最重的罪,若不忏悔,必堕恶道。
十方常住物,可分为四:
一、常住僧物:只属于本寺僧众,所共同拥有之物,包括花果田园,厨房僧舍,以及库房中所有食物,或日用品,永远都是属于此处常住所有,不得转赠其他常住使用。
二、十方常住僧物:是指佛门中每日用以供僧的食物,应该是所有出家人所共有,十方僧至,皆可享用。
三、现前现前僧物:是指僧团中各别比丘、比丘尼,个人私有之物,即现前僧的现前物。
四、十方现前僧物:指亡僧遗物,理应归十方僧所有,但轻小遗物,可独施现前僧众。
据此,可知出家二众,生前固然不可侵用常住物,往生之后,私人遗物,亦应归十方常住所有,不可由其出家徒众,或俗家眷属承受。至于在家佛弟子,更不应该蓄意侵损十方常住一切饮食财物,更不应该承受出家亲人的遗物。不然,就犯了偷盗罪中最重的罪。因此,我们进入佛门,无论是用财物,或用体力,甚至用心意布施,都是修福;若然不恭敬三宝,或侵损常住财物,何止损福,而且是非常罪过。
清朝有一富翁名王文简,浙江省人,二十岁结婚,连生九个儿子,个个傻头傻脑,食得睡得,做不得。王氏夫妇个性良善,既好施舍救济穷人,又敬信观音菩萨。乾隆年间,天旱成灾,饿死者众,王氏变卖田地家宅,赈济大众,活人无数。旱灾过后不久,长子突然死亡,不出三年,九个宝贝儿子相继夭逝,亲戚朋友,都怀疑佛教所说:“善因善果”的问题。王氏夫妇更痛不欲生,特别写一篇疏文,陈词悲切,在观音菩萨像前焚烧。当晚,王氏夫妇同时梦见,观音菩萨告诉他们:“你们家虽富有,但祖上缺德,九个儿子,都是债主投胎的败家子。幸而你们夫妇,乐善好施,赈济灾民,活人无数;故上天收回九个败家子,不久,当遣文曲星降生汝家,不要悲伤。王氏夫妇转悲为喜,继续布施修福,三年后连生五子,聪明好学,官至尚书;王氏夫妇健康长寿,子孙世代显贵。
又有一相师说:波斯慝王仅有七日寿命,王恐怖忧愁,求佛救护。佛教他发心、持戒、修最上福。发心,是发慈悲喜舍心实行布施;持戒,是受持不杀生戒;修最上福,是建佛塔寺,供养三宝。王依教奉行,终得长寿。据此可知,修学佛法,力行众善,就是修福。福由修行得来,因名修福。
何谓种福?
种是种植,例如农夫,将植物种子,种在田地上,经过一番耕耘,必有一定的收获。同样,种福就是把幸福的种子,播种在福田中,加以努力灌溉,自然开幸福的花,结幸福的果。
什么是幸福的种子?福田又是什么?
答案是:“布施”就是幸福种子;“三宝”就是福田。我们将布施的福德种子,种在三宝福田中,生生世世,必定福报随身。因为布施是众善之门,六度之首,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福报,皆从布施中来。所以佛在大般若经中告诉我们:“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菩提,一切行中,应先行布施。”
布施的种类很多,用自己的财物与众人分享,是财布施;用知识技能教导他人,或演讲佛法,教化众生,是法布施;见义勇为,保障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无畏施。
仁慈博爱,给予众生的快乐,是慈心布施。悲愍同情,拔除众生的苦恼,是悲心布施。随喜赞助,慈善公益,是喜心布施。不分贵贱,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是舍心布施。用友善亲切的眼睛看人,用敬爱的态度,注视父母师长,是好眼布施。态度恳切,微笑对人,是容颜布施。赞叹三宝,歌颂父母,善言教化众生,鼓励他人向上,劝导他人学佛,都是言辞布施。在佛门尽点义务,或对父母师长执役服务,或无条件帮助别人,是身行布施。见人困苦,心生怜悯;见人布施,心生欢喜;见人学佛,赞叹随喜;见父母师长,恭敬尊重,是心意布施。敬老尊贤,舟车让坐,居家让床,是床座布施。建造佛寺,供佛安僧,或以私人房舍,供给父母师长居住,是房舍布施。
还有,修理佛寺、佛塔、佛经、佛像是布施。在佛前燃灯、烧香、献花是布施。以花果树木,供养佛门是布施。清理佛殿,整理僧房是布施。在佛门种花拔草,清除杂物是布施。吸尘扫地,煮斋供众是布施。讲经、弘法也是布施。
总之,在佛教团体,或在公众场所,尽一切义务都是布施。只要我们发心,随时随地,都可以用自己的心力,体力,智力,财力,物力实行布施。我们将布施的福德种子,播种在福田中,再灌以慈悲水,就会开幸福的花,结幸福的果,就是种福。
什么是福田?
在梵网经中,佛说福田有八种:一佛,二圣人,三得戒和尚,四阿阇梨,五僧人,六父,七母,八病人。但归纳而言,不出三种。佛、圣人、僧众,是功德福田,又名敬田。戒和尚、阿阇梨、以及父母是报恩福田,又名恩田。病人、残障人士,以及贫苦群众,是贫穷福田,又名悲田。我们用尊重恭敬的心,布施供养佛、僧、及一切圣人,是在功德福田种福。用孝顺报恩的心,布施供养父母师长,是在报恩福田种福。用悲悯同情的心,布施病人,救济贫苦大众,协助残障人士,是在贫穷福田种福。无论是在敬田、恩田,或悲田种福,都应该用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尊敬心而行布施。
如何惜福?
惜福,是珍惜自己,由修行与布施所得的福,既要小心保护,不可随便浪费已经拥有的福报,还要不断播种,继续努力,以免福尽还堕。俗语所谓:“有福不可享尽”。可惜现代人,大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嫌己之不足,嫉妒他人的成就。或贪慕虚荣,讲究排场,挥金如土,不知节约。今日用尽,明日求人,求不得时,则生怨恨。甚至为了财富的占有,不惜谋害亲人,杀害父母兄弟子女,何止损福、折福,简直是罪大恶极。
明朝有同学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又同年考试,同月高中,同日见皇帝,同时授官,一为刺史,一为知府。二人相约,彼此互通讯息,互相照顾。不久刺史死,知府为其料理后事,在灵前祷告:“我与先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同年考试,同月高中,同日面圣,同时授官;今先生辞世,我仍未死,是何原因,请托梦告我。”当晚,果然梦见剌史来告诉他:“我自少生在富贵家,衣食享用非常丰富,又不知节约,折福而死。而你出身寒微,未得享用,故能长寿。”知府自此力行节约,积德行善,自求多福。结果,官至极品,福寿康宁,年过百岁,无疾而终。
可知个人祸福,非关出生年日时。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所以我们欲想增福延寿,非修福、种福、惜福不可。无奈很多在逆境中挣扎的人,都不知道修福、种福、惜福,却到处求神问卜,占卦算命却不知修福种福惜福而希望神佛保佑,皆因愚痴无智之过。
从前有个诚实的商人,心地良善,人缘又好,所以生意兴隆,钱愈来愈多,可是他心中的烦恼,亦随之而增。终日愁眉苦脸,难见笑容。原来他是为了钱的收藏而苦恼。因为以前旧社会,既无银行可以储存现金,又无投资证券等行业服务,钱银放在家中,恐怕盗贼来光顾;藏在地下,又恐怕被人掘走;交给妻子,又担心妻子夹带私逃;托朋友保管,又担心被朋友吞没。因此日夜忧虑,寝食不安。最后,唯有将零钱碎银找换金子,缠在腰中,日夜守护,好不辛苦。
有一天,适逢盂兰胜会,很多善男信女都到佛教寺院,供佛及僧。此时,腰缠黄金的商人,刚巧路过此地,不觉随着人潮进入佛寺。看见很多人将金银钱财,以及日常用品,投入盂兰盆中,由于好奇心所驱使,特别请教住持。住持很慈悲的为他解说,盂兰胜会的起源及其意义,并告诉他“盂兰盆”是公众福田,用以方便世人,将世间不牢之财投入盆中,供养三宝,则善因善果,生生世
水、火、盗贼、败家子,以及政治因素,随时可以令亿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穷汉。有智慧的人,若能将世间不坚牢的财物来种福,不管是种在功德福田,报恩福田,或贫穷福田,都比较存在银行更安全,而且利率更高。所以,我们除了修福、种福、惜福之外,还要修慧。因为有智慧,才懂得运用金钱来修福、种福,更懂得惜福。
三、智慧的类别
佛教所讲的智慧,并不是世间一般人的聪明才智,而是包括二乘圣人的一切智,菩萨的道种智,以及诸佛的一切种智。因为世间一般人的聪明才智,只能认识世间一切事物的现象,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本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被现象界迷惑,发生错觉,导致见解不正。
二乘圣人学习佛法,因闻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得知世间诸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苦空无我。因而放下个人名利财富的追求,抛弃世间物质的享受,修心圣道,开发智慧。外不再为诸法现象诱惑,内不再为五蕴假我困扰,断除个人因见解上、以及思想上的错觉与固执,所引生的种种烦恼,无漏智慧显现,亲证诸法空相的真谛理,得一切智。
菩萨的智慧,是由修六度万行,所证得的道种智。“道”指诸佛所说的无量法门;“种”指一切众生各各不同的种性;“智”是能理解诸佛的无量法门,又能了解一切众生不同个性的智慧。菩萨虽然已远离烦恼,解脱生死的束缚,但不忍坐视众生沉溺生死,因观众生苦,起大悲心,入俗利生,观机设教,实行六波罗密成熟众生,利乐有情,因名道种智。
诸佛的智慧,名一切种智,是包括二乘圣人观真谛空理的一切智,以及菩萨观机设教的道种智。“一切”概括空、假、中三谛理,“种”是指诸法种种不同的个性,如法华经所说: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智”是诸佛所证的实相般若,不仅能深入理解一切诸法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等种种差别名相;还能亲证诸法本体的实相理。同时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种种不同法门,教化开导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因名一切种智。
佛智观一切诸法总相空理,如二乘圣人所见,但不落于空;佛智观一切法的差别相,如菩萨所见俗谛理,但不着于有;佛智观诸法相假性真,证中道理,而不滞于中。双照双遮,遮照同时。三智皆能见实相理,超越人间的聪明才智,超越二乘圣人的一切智,超越菩萨的道种智,又能同时发挥三种智慧的功能,因名一切种智。
世间人的智慧,真妄混杂,善恶交参,利害各半;谨限于事物表面的认识,以及人我知见的分别,既自私,又有限。三乘圣人的出世智慧,虽纯真无妄,纯善无恶,但各有所偏,二乘执空,菩萨著有,见理未圆,仍属有限。诸佛智慧,能透视事物现象,深入诸法本体,既知事物总相的真空理;又知事物差别相的俗谛理;更能究尽诸法实相的中道理。世出世间,无过其上者,故佛的一切种智,又名出世间上上智。
四、智慧的开发
我们欲想自己成为一个聪明才智的人,进而证得佛道的智慧,就应该从闻、思、修三慧下手。由于多闻佛法,启发智慧,是闻慧;由思惟佛法,心生慧解,是思慧;由如法修行,亲证真理所得的智慧,名修慧。闻慧是用耳朵去听,思慧是用心去想,修慧则由行动去实践。
人的耳朵是用来听取外界的音声;而外界的音声往往影响人的情绪。例如:我们听到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音乐,自可发人深省,或令人心旷神怡;反之:如果听些诲淫诲盗的乐曲,或粗言恶语,将会令人想入非非,或无明火起,嗔恨心生。所以一般人的听觉每为境转,闻赞则喜,闻谤则嗔,情绪变化无常,也就难免善恶不定,于六道轮回中,升沉不已。佛为令众生解脱六道轮回生死的苦恼,教人远离恶友,亲近善知识,多闻佛法;由闻善知识宣说真理的文字般若,启发内心本具的觉性,或由见闻读诵大乘经典,心生慧解,开佛知见,谓之闻慧,即从耳根听说真理所得的智慧。
思慧,是属于人的思想与意志方面。人的思想最为复杂,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前后的想法都不同;由于人的思想不同而又善变,所以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无法融洽,和平共处,每因思想不能一致而起冲突,互相斗争。佛为针对人因见解的错觉,而导致思想斗争,所以说五戒,说十善,说八正道,说六波罗密,以及说种种法门,用正觉的知见来纠正人的错觉,导世人止于至善。我们若能将所闻的佛法,加深思考,从而认识真理,启发正智,谓之思慧。
修慧,是将所理解的佛法,付之实践。在解行并进、定慧均等的实际行动中,破除烦恼,揭示人生光明的另一面,进入智慧的境界,不断进修,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谓之修慧。
如是由闻佛法的道理,进而了解佛法,再运用佛法,来修改自己不良的习惯与行为,令身口意三业,远离邪恶,转向菩提觉道,修学诸佛无量道法,开发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所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自然证得佛道无上的智慧。
五、福慧双修的重要性
学佛的人,既然要修福,同时也要修慧,所谓“福慧双修”也,然后可以成就圆满无缺,正觉、幸福、快乐的人生。否则,有福德没有智慧;或有智慧而没有福德,都是人生的缺陷。因为,一个只拥有福气而没有智慧的人,虽然享受如意,生活富裕,但也会令人生活腐败,人格低落,不懂得如何处世做人,更不懂得怎样去利已利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为了我的满足与享受,贪名贪利,贪财贪色,甚至阴险奸诈,或恃势凌人,何止“生无益于世,死无利于后”;而且生时要受法律裁判,死后要堕恶道受苦,永劫沉沦。
反之,只拥有智慧而没有福气的人,虽然明白人生的意义,是贡献不是占有,是互利不是独利;可是生活穷困,衣食不足,无以利己,何以利人?结果,虽然希望当仁不让,济世益群,可是每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徒自苦恼。因此,佛教我们福慧双修,以提升自己;以福利群众,甚至觉悟成佛。
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佛教:“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应无所住是修慧,行于布施是修福。修福,用外财布施,不及用内财布施;用内财布施,不及用法布施;用法布施,又不及无相布施。所以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修慧,追求世人妄想非真的智慧,不及修学出世圣人的真空智慧;获得出世圣人见诸法空相的智慧,又不及诸佛亲证实相理的无上智慧。我们若能多闻佛法,凭借文字般若的启示,成就闻慧;进而思维修习观照般若,“应无所住”以修慧,“而生其心”以修福。修福故能严净佛土,成就众生,修慧故能断尽无明,亲证法身;如是福慧双修,福慧具足,即可成等正觉,圆成佛道。所以福慧双修,正是圆成佛道的主要条件,对学佛修行的人,非常重要。
虽然,我们初发心学佛,未能做到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我们一定要福慧双修。不但要修福,种福,惜福,勤俭节约以自求多福;还要亲近善知识,多闻佛法,多思维佛法,多修学佛法,以开发智慧,使自己在充满幸福与智慧的生活中,自利兼他,造福社会,以发挥人性的美德,以建造人间的乐土,以续佛慧命于永劫。
据说从前有二个师兄弟,同时出家修行,师兄沉默寡言,喜欢研究经典,专心修习禅定,非常用功,不久即断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道。可惜平日很少与人结缘,又不布施修福,所以虽证圣道,却很少人供养,出外乞食,多数空钵而还。师弟则个性好动,喜欢布施修福,广结善缘;由于追逐名利,高攀显贵,常受国王大臣们供养。可是戒行不净,又不肯多
无法满其所愿。
反之,修福不修慧,生来福相,名成利就,财富亿万,身为富僧,雄视同伦。可是没有智慧,不能弘经演教、广度众生、续佛慧命;加以信施难消,一息不来,财富带不去,业力却随身,业果报应降临,将悔之已晚,不可不慎。
因此,无论在家学佛,或出家修行,非福慧双修不可,愿与各位共勉,谢谢!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宣化上人主讲)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有一天五祖大师唤所有的徒众集合起来,对他们说:‘世人最重要的事即是生死,无论你曾如何地荣华富贵,仍免不了死。应知生如何生法,死如何死法,若对生死不了解,那么这一生可说是糊涂而来糊涂而去。你们这些修行人,每天只知求人天的福报,而不知修慧,不想办法了脱生死,总在生死苦海里转来转去。若自己的本性迷昧了,尽求福报,怎可救你自己生死的问题呢?’所谓‘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象身挂璎珞,也就是迷昧自性,修福是救不了你自己的。
听了这么多解释,你首先要知道,你母亲信佛是为什么?精神寄托?精神寄托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她的行动可以达到终极目的吗?要知道,目的不明确,什么方法都是不恰当的。所以你先要弄清楚她信佛的根本追求。如果目的明确方法正确,那么实现目标的结果只是早晚而已,如果目标是错误的,那么就根源和长久来说,所有的方法都不够究竟和圆满。不知道能否帮助你开导你的母亲?
继468楼于469楼中间。。。。。。。。。。世,福报随身,享用无尽。当时良善的商人,也许善根成熟,闻法欢喜,欣然大叫:“我找到收藏钱财最好的地方了,”随即解下腰间的黄金,全部投入盂兰盆中,寺僧为他忏悔、祝福,即证初果,立刻获得不可思议的福报。
这个故事并非寓言,事实上,保管钱财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福田。因为世间财富,五家所有,
谢谢楼主这么热心,我也想请教楼主。李 zong一声, yun二声 ,女,1970 ,山东沂蒙,我想知道婚姻是否要持续,还有事业是否必须做什么通灵人,附体人,或者皈依佛门?我自己只想做自己的事情,可行否?谢谢。。。。。。。。。。。。。。。。。。。你的事情我特意用另一路铁算盘打了一遍结果如下:1,婚姻持续。2,阴邪纠缠。具体你是否必须要做通灵人,附体人可看414楼“再说借助外界灵力”话语部分,轻重你自可掂量。我讲一大德曾给我朋友聊天时的一句话:“你知道是真菩萨假菩萨?不要我执就可以了。”事情是这样的,曾经一次陪朋友去山上进香,在方丈室与方丈聊天,我朋友做佛具生意,我朋友问大德:“我最近老看见菩萨,请问是怎么会事?”,大德便回复了刚才的那句话。要知道佛经也记载:在末法时期魔王将带领魔子魔孙闯入佛殿。现在是佛陀灭度后第三个一千年,也就是末法时期,事情应了吧,一些寺院里昌行打卦预测什么的啦,水平没有一点忽悠劲却令人感叹。其实老师也说过,在末法时期寺庙的和尚都敢是假的。像郑州城隍庙里,有几个僧不僧道不道的人经常坐在城隍爷像旁边向来拜香的人拉算卦生意,我去仔细听了,说的狗屁不是,对每个人都是那么几句。我看不过去,暗中用雷掌向其中一个骗子打去,现在呢?还在这里算呀?跑啦。说这些告诉你,不要迷恋开眼附体和算卦等,包括找我在这里算,我在这里也只是简单批算,人世宇宙的真理和复杂岂是一把算盘便可全部算清查明。即便是破法,(除非破阴邪)也都是外界助力,根本改变还要考自己。所以,你该做自己的事情还做自己的事情,守中报一即可。万事只要合乎天道便可,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4,最后给你一个外界辅助的破解办法:你家西南的阴水(厕)和西北的恶煞(火)处理一下即可有效调整你的状态。西南坤位和西北乾位通气交合便出现你这种现象。
老师,我老公最近一直没找到工作,如果下月内找不到,我们就必须离开现在呆的地方。我想老师帮我老公算下,他能找到工作吗?恳请指点。谢谢!
Chen 二声. Jie 二声. 男。 。。。。。。。。。。。。。。。。。反问你一个事情,春节大过年的你们在闹口舌闹什么呢?有这回事吧?反馈,我往下说。
是的。春节有闹过矛盾,好像为了他承诺了什么事情而没去做。老师,下面一个月他找工作能成功吗?哎!最近大家心情都不好。
。。。。。。。。。你这个架真会吵,吵得真是时候。犯了个咒神,我帮不了,该回家回家吧。
啊?老师,真的没办法解决了吗?如果真不能挽回了,确实只能回家了。谢谢老师! 。。。。。。。。。。。。。。。。。。。让你老公嘴巴以后说话别那么嚣张,春节到现在都不顺,今天不说,你还不知道咋的了,忏悔去吧。别再这样,可得解脱。无量天尊!
粉丝,凶星盖头,根本之处科仪拜斗。你还没反馈,你这个盘少见。
这个事什么意思啊 我愚笨····。。。。。。。。你不是问怎么办吗?凶星盖头,采用道教祭星法事处理,也就是科仪拜斗。在百度里搜《科仪拜斗》连视频都有。这是打消灾的,法事消业,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