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肠癌的难忘经历

  亲们:我今晚要出趟差,过几天才能回来,报歉这几天可能不方便及时回答亲们的问题,待我回来一定弥补 嗷!

  更新一段:
  接续:

  我们俩沉闷的走到候诊大厅一角落椅子上坐下来,开始商量接下来的治疗。
  这时我对手术治疗还是心存芥蒂,说:“难道必须手术吗?还有其它有效治疗方法吗?”
  老婆说:“肠癌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如果不及时切除,肠癌发展到晚期又是所有癌症中最让人痛苦的---肠道大面积梗阻、不能吃、不能喝、连滴流都打不了!”
  听她这么一说我下了决心:这个瘤子必须马上切除!
  老婆又说:怎么治疗我们还得听医生的。

  这时候我想到了陪护问题:按照现在病房条件和对患者家属的管理办法,以及老婆得罪了病房守门神的现实,按照前人“阎王易见,小鬼难缠”的经验猜测:在我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承担陪护重任的老婆肯定是要吃苦头的,特别是晚上连个睡觉的地儿也没有,很可能出现---我痊愈出院了或者还没有出院,老婆却因为心力憔悴、身心俱疲住进了医院?!
  想到这儿,我说:老婆,我这辈子还从未住过院,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了,我想要住就住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干病房。
  老婆听后一拍即合:这主意不错!就怕住不进去?!
  她当大夫的比我清楚:现在凡是比较热门的三甲医院不要说是高干病房,就是普通病房床位、如果没点关系有时还不定要等多长时间呢,更何况现在的这家医院是热门中的热门医院;就是现在这个我不想住的普通床位,还是老婆通过关系才要上的。

  这时老婆开始调动资源了,老婆知道该院腹部外科一把刀、博导Z教授(即前面提到的Z主任),与老婆医院内分泌科W主任是同门师兄妹。
  老婆先打电话给W主任求她帮忙,过了一会儿,W主任来电说:这个事儿她跟Z主任说好了,让老婆现在就去找Z主任。
  老婆马上给Z主任打电话,接通后Z主任说他现在正在出门诊,让我们现在就过去。谢天谢地我们的运气相当不错!Z主任每周只有1天是坐专家门诊的,要不然赶上他做手术,连电话都很难联系上,更甭提面谈了(象昨天下午我们到病房找他那样)。


  接续:

  来到Z主任门诊室,见门口前排着一排人,我们径直走进Z主任屋里,Z主任认识我老婆,向我们点了下头,示意我们“等一下”。
  这时我开始端详起Z主任:微胖白净的圆脸上配一对小眼睛、却给我一种慈祥可亲、学究的感觉,符合我心中专家教授的形象,而且我隐约产生了一种感觉---他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过了一会儿他问诊完了眼前的患者,通过助手告诉后面候诊的人稍等一下,开始答对起我们来。

  老婆说:“Z主任,我老公病理出来了,是恶性的,我们请你给他动手术”;一边将手里的一些诊断报告递给Z主任,眼泪开始无声的流下来,这是我今天第一次看到她流泪,有些不自在。但是无论从后来我们与Z主任达成的系列成果看、不是很快平息了门口排队候诊人愤怒的眼神来看---与老婆的这次泪腺分泌调控艺术还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 (恕我大胆预测:女人所特有的这种泪腺分泌调控艺术、绝对是地球人将来足以震撼整个宇宙智慧生物最值得炫耀的奇妙表情艺术!)

  接续:

  Z主任看过所有诊断报告后,即向我询问了病历(如:分别在什么时间曾出现过那些症状、现在还有那些不适感等等),然后让我仰面躺在床上,他在我腹部到处压一压,并询问所压部位是否疼痛,又在我脖颈周围压按一番,结束了检查。

  老婆开始询问手术方案(术前是否需放化疗?手术是开腹还是腹腔内窥镜?等等);
  Z主任说:从症状和目前检查结果看,这个瘤是原发灶,转移的可能性不大,术前不用放化疗,直接做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比较好,这样切除肿瘤干净彻底,也便于详查肿瘤病变情况和处理腹内未知问题。

  接着我提出了手术尽可能“保肛”的要求,Z主任和我老婆都笑了,Z主任说:“直肠癌手术才会出现改道造瘘,你的结肠手术保肛是没有问题的。

  老婆又问那天可以手术、并希望越快越好;
  Z主任说:术前检查还可以,肠道清理至少需要1天,如果准备的好,后天可以手术;如果后天做不了,就要等到下周3以后了,我xx号要出差。
  在我们的要求下,手术定在后天。

  随后,Z主任又指着B超检查报告说:肝部B超需要再做一遍;
  老婆有点紧张的问:肝部有什么问题吗?
  Z主任说:不是有问题,是上面的B超图像局部有些模糊,需要再复验一下。

  这时老婆提出了剩下的、也是我们当时最期待解决的大事---请Z主任给我们安排个高干病房。
  Z主任拿起电话给某护士长,大意是:我们俩人一会儿过去找她(某护士长),让她把我们安排在xxx号病房(高干病房)。没想到刚才我们还在发愁的高干病房这么快就轻易解决了。

  接续:

  之后我们来到了护士站找到某护士长,简单说明来意后,护士长狐疑滴审视着我---也许不知我是何方神圣?有何来头?微笑着说:“你这力度不小啊!还没手术,就住上高干病房了,厅局级身份也享受不到哇!”;
  我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俺也是有身份滴人!不信?(我手做掏衣兜状)你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给我的居民身份证?!”;哈、哈、哈……护士站众美女们笑的东倒西歪。

  我们来到高干病房,我眼前一亮,哇!20多平的房间里彩电、冰箱、电话、沙发、桌椅、衣帽柜、储物柜、集中空调、24小时热水、可供淋浴的独立卫生间一应俱全;

  最使我感到宽慰的是:房内除有一张医用病床外,还有一张专为陪护人员准备的睡床。这下老婆晚上睡觉的地方有了,而且还享受的是厅局长夫人的待遇。




  @琰梅 时间:2014-09-17 10:44:00   
  楼主客气了,对于我父亲患病,当初知道的人几乎都目瞪口呆,他的性格,知足常乐,属于那种比较慢生活的那种,对于日常饮食,也非常注重营养平衡,不吸烟不喝酒,蔬菜水果都在提倡要求上,而且直属亲戚中也从来没有人得过什么肿瘤之类,但是我还是要说,结肠癌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我父亲除了爱吃甜食,还爱吃速食粉条,和方便面一样,里面的添加剂就不想多说了。至于甜食,我做的无添加剂的蛋糕之类,他却嫌不甜,偏爱蛋糕店超市那些各种添加剂的蛋糕。饼干之类。

  我父亲发现结肠癌已经中晚期了,当时他和主治医生都不要求化疗,我坚持了的。他恢复的很好,头一二年确实有那种很频繁不多的大便,经常放屁,现在好多了。

  手术后第一,要求心态必须好,不能把自己当癌症病人,惶惶不可终日,自己都把自己吓死了。

  饮食上一个字“杂”,粗细粮杂食,大量应季的蔬菜水果,在自己楼上种了二十多苗西红柿,基本能满足他每天吃,特别是猕猴桃等富含维C的水果。当然我们这盛产猕猴桃。

  经常喝野生蘑菇汤。用野生灵芝泡水,当然,这一切,主要因为我们这是山区,这些东西容易找到。

  虫草这些也吃,但只能算偶尔吧。


  基本上不吃药店里卖的那些保健品。

  不吃的饮食,哎,我确实不想说,但既然说了,还是实话实说吧,鸡和猪头肉不能吃,虽然都认为鸡富含营养,只能说,我是从一本很旧的杂志上看见的,不是说这种东西是发物,而是说猪头肉和鸡容易让细胞增生。当然西医认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但是,怎么说呢?作为病人家属,病急乱投医,姑妄信之,反正,不吃鸡,可以吃鸭 哈哈~~

  甜食,不光是肠癌病人,所有的癌症病人还是尽量少吃吧,据说癌症细胞特别偏爱甜食。

  最后,祝大家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
  ---------------------------------------------------------------------------
  琰梅:
  我刚刚拜读了你为你父亲痊愈康复积累的经验,我感到十二分受益!

  有句话说:“人一不学习就老了,一不生病就死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确,一个人是不可能不生病的,除本人积极治疗外,博采众长经验,也是治好病的捷径。

  谢谢你给我们分享这些宝贵的经给,并衷心祝福你和你父亲及家人健康平安!万事如意!


  @琰梅 时间:2014-09-17 10:44:00   
  、、、、、、、、、、

  甜食,不光是肠癌病人,所有的癌症病人还是尽量少吃吧,据说癌症细胞特别偏爱甜食。
  、、、、、、、、、
  --------------------------------------------

  经“@琰梅”提醒,我以前确实偏爱甜食,常喝蜂蜜水,在家常煮八宝粥里面放较多冰糖连吃几顿都不厌。看来今后要尽量少吃甜食了。


  @聚能火金焰 时间: 2014-09-12 14:03:00 88楼

  阶段性总结:

  Ⅰ、当自己(尤其是45岁以后+原来身体倍棒---像我过去连滴流都没打过的人)如果有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排便习惯改变如便次增多、排便形状变细、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有排不净的感觉、粘液便、局部有压痛、不明原因低烧或高烧等症状后,在长达30天左右的时间里,虽然采取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但是上述或单一症状、或交替症状、或组合症状始终断断续续、时好时坏、不好利索,应尽快做肠镜检查;如果出现肠梗阻、局部包块、非痔疮引起的便血等,应立即做肠镜检查。这样能够早期发现和确诊结肠或直肠癌。

  ---------------------------

  特别补充一点:

  我在结肠癌确诊前1至2个月时间里、在左耳垂周边脸部常出现由内到外的搔痒症状,手术切除肿瘤后再未出现这种情况。
  不知其它得过乙状结肠癌病友是否曾有类似症状?





  亲们:我写到这里应该算是诚信滴兑现了承诺!接下来关于我诊疗的梗概要点、此前应网友要求、已经披露的差不多了,如果非要我把陈糠烂谷子再翻出来、让各位达人反刍一遍、索然无味、大倒胃口、扫兴而去,岂不败坏了老夫创立本贴以来建树的一世英名!

  但是为了答谢和满足一直关注本贴还意犹未尽的达人,鄙人再谈一些关于化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至于这些人和事的是与非、带给每个人的启示、还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为盼。




  第1件人和事 启示录:

  我化疗是在一家三甲肿瘤医院进行的,该院设有一座化疗专用大楼、大批量化疗各种癌症患者,原设计每房间仅容纳3名患者住院化疗,由于近些年癌症化疗患者剧增、在房间过道处又增设了2张床和2把木制座椅,所以最多时可同时塞进来7名患者化疗。每患者每疗程住的房间和床位是不定的,跟大夫关系较好的通常每次都能照顾给个标准床位,跟大夫关系一般又赶上人多时通常住偏床甚至在椅子上化疗。本市的患者几乎都是白天完成化疗滴流后回家去,只有外地的患者和陪护晚上住病房(一般人人有床睡)。在这个圈子里,每天都会看到和听到一些动人心魄事情,不妨说几件给大家听听:

  一、

  我第一次化疗左边床是一位厂企干部、刚退休的、肺癌脑转移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化疗期间他老婆整天陪着,有两个儿子看样子都刚成家不久还没有孩子呢,早晚化疗来去通常由一儿子接送,但我却从未看见他的2个儿媳来过医院。据说:在此之前已进行过多次放疗和6次常规化疗后,肿瘤灶已经缩小到仪器基本看不见的程度,就高高兴兴滴出院回家过大年去了,过完春节、离上次出院也就间隔3个多月、因咳嗽加剧、到医院检查方知:肺叶已有多处肿瘤灶、最大的达Ф40mm、并伴有脑转移(只是症状还未显现),马上到肿瘤医院进行医保允许的常规化疗,我遇见的这次是他的第3疗程。

  某天下午,他的2个儿子先是在屋里后又很快到走廊里争吵起来,原来,2个儿子见老爸当前化疗疗效不佳,不能遏制癌症转移发展势头,想上医院推荐的、进口的、完全自费的抗癌药物,每月仅药费近10万元,令人赞叹的是2个儿子都是孝顺儿子啊!哥哥争着要自己拿这些钱、不让弟弟拿钱,而弟弟也必须要自己拿这些钱、不让哥哥拿钱,于是兄弟俩互不相让滴争执起来。

  当老爸明白了乍回事后,也不知是那来的那股劲、一下子把滴流管拔了跑到走廊喝住两个儿子说:这个家现在还是我说了算!我知道我这个病现在你们就是每月花上100万也挽回不了什么的!我现在和以后就用现在的化疗药,如果你们给我换别的更贵的药,我就不治了!你们想要我治病,这事儿就必须得听我的。这时候有主管大夫和护士走过来劝,他又转而对他们大声说:你们必须把我儿子买的贵药给我退喽,不然我现在就出院不在你们这儿治了!直到在场的大夫告诉他:现在这些药还没拿到病房呢,并答应还按原化疗方案治疗时,他才善罢甘休。

  后来,这位老哥换到了单间病房治疗直到去世,我每次化疗前都要到他房间去看一看他,老婆儿子始终围前围行的,也许是止痛措施上佳,感觉他表情几乎没有痛苦,有种超凡脱俗的安祥担然。他是在我做完第5个化疗休养期间去世的。
  --------------------

  二、

  我第二次化疗遇到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家住外地的、没啥文化的、象似务农的、肺癌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他的癌肿瘤长在肺管上,曾在当地和外地许多大医院就诊检查都没有查出是癌、误当肺焱或气管焱治疗半年多却愈来愈重,才到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做PET/CT检查确诊的,即来到本院进行化疗的(在我遇见他之前已经化疗不知道几次了)。他化疗始终由1个没文化的朴实老婆陪着,他的病情是被家属隐瞒的,他以为自己得的是肺焱。

  虽然他看上去是个没啥文化的农民,但是他却有个十分聪明的、十分孝道的、靠经销钢材生意发家致富的优秀儿子,一提起他儿子他是满脸滴自豪:他儿子在市内买了商品房和经营门点,现在正在装修婚房,准备在8月份结婚,等等。他儿子给他老爸用的就是每月自费约10万元的进口化疗药,而且每次在医院化疗结束前还要买一大包各种抗癌药品带回家继续治,回家期间也不办出院手续始终挂着床位(怕下次来化疗时没有床位)。他的化疗费用那是真正贵丫!往往上午刚交完8千元、下午院方就又叫再去交5千大元。每当这时,他憨厚的老婆用不停的而且越来越颤抖的手缓缓点钱的样子,那真叫人心酸啊!也有钱不够的时候,就打电话让儿子送来,孝顺儿子送钱来后坐不上多一会儿、却对俩位老人没有一句问候的话、常常只顾着打电话说生意上的事。

  记得在我第6次化疗期间某下午,他那天正赶上本疗程结束等儿子开车来接回家的时候却对我说:大兄弟,我现在怎么坐也不行、躺也不行,乍这么难受呢?我一看他满脸红扑扑样子说:你是不是发烧了?结果把护士叫平一量高烧达41.5℃;我劝他说你今天不要回去了,否则半路、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发高烧是很危险的。但他还是叫护士打了退烧针后坚持回去了。原来我忘了---他是要回家参加儿子8月份婚礼的。

  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了。听与他本地的一位病友家属说:他儿子为了凑钱救回他老爸的命,不惜把婚房卖了,结果未娶进门的媳妇媳妇看见连婚房也没有了则拒绝结婚。这位老哥连病带气之下就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留给人间是人财两空的悲剧!
  ===========================

  阶段性思考题:

  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因此,我们每个人、尤其是人到中年后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怎样的生死观---当自己真的到了九死一生的时候、如何坦然面对、重于泰山腻???!!!

  注1:此题没有标准答案,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吧!

  注2:如果你认为这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不便在此回答,请顶下本贴好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