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八万众期待的散光啦!
何谓散光?一般的散光,打个比方,把角膜比作一个时钟的表面,分为一点钟到十二点钟这十二个刻度。散光就是角膜表面出现了不规则的凸出,这种凸出一般是呈直线状的,就好比一点到七点之间的连线,或者两点到八点之间的连线,其他的是三点对应九点,四点对应十点,五点对应十一点,六点对应十二点。
所以散光的轴位,可以用量角器来区分,可以分为 1 到 180 度,当然如果是 181 度,那就等于是 1 度了。
所以散光的软性隐形眼镜,除了近视度数,光度还有轴位,和散光度数,加起来一共三重参数。
软性隐形眼镜散光的度数,一般分为 75,125,175 和 225,部分日抛可能只提供以上的两个或者三个度数。专门定做的年抛散光度数可以高达 1000 度。一般来说散光 75 度以下,可以增加近视度数来弥补,但是散光大于 75 度,最好还是戴散光的比较好。
轴位,1 到 180 度,一般的散光片是没 10 度一跳,提供十八种轴位,但是部分日抛只提供少数度数,有的两种,有的四种,有的六种。而专门定做的年抛,1 到 180 度时 1 度一跳的,轴位可以达到一百八十种!
下面再来说说散光隐形眼睛的工作原理。
如果把角膜比作一个钟表面,把隐形也比作一个钟表面,那戴隐形的时候,隐形钟表面的一点到十二点的刻度,必须和角膜钟表面的一到十二点的刻度都吻合,这样才能确保成象清晰。
但是隐形眼镜不像框架眼镜一样,靠框架固定,隐形是戴在眼睛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来固定。
楼主上高中时还没有散光,但是出于对隐形的好奇,就猜,散光的隐形戴在眼睛里面要不转动,可能必须要采用和不倒翁类似的设计,把镜片下半部分做得厚一点,利用地心引力,让镜片在眼睛里不转动吧?
前几年楼主也开始散光了,就去钻研了一下,没想到还被楼主当年给蒙对了!市面上大部分牌子的散光,都是采用的地心引力定位原理,就是把镜片下面做得厚一点,这样因为重力的关系,镜片下一端,就始终朝下,和水平面垂直,利用重力,最大程度减少镜片在角膜上的转动。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不在受重力限制,人不需要站直或坐直,只要眨几下眼睛,镜片便会迅速定位。
而且这种设计虽然镜片中间的连线部分会稍厚,但是总的来说不会像地心引力设计的散光隐形那么厚,虽然也会减低透氧量和佩戴舒适感,但是总的来说,降低的幅度不像地心引力设计的散光那么大。
目前四大品牌里强生的所有散光,还有视康的天天抛散光,就是采用的这种设计。
当然,这种设计的缺点是,眼皮过于松弛的人,戴起来的话,散光定位角度不好。
以上两种设计,谁好谁坏,是因人而异,最好的办法就是戴上后,让验光师用仪器观察眨眼时镜片定位是否准确,再决定选择哪一种镜片。
不得说不说个残酷的现实,再好的散光隐形,定位都不像框架隐形那么准确的,散光的隐形,定位再好,或多或少在眼睛里还是会有点转动,影响成象的。
而且同一个系列的隐形,散光和普通近视相比,直径必须要做更大,厚度也要更厚,所以同一系列,散光的戴起来,出现异物感的几率是要比普通近视高的,所有的散光片戴起来,都不如同系列的普通近视舒服,而且散光的也会贵很多。
还有就是散光度数位于 75 好 100 度左右最头疼,这个度数是个分水岭,不戴散光吧,貌似很远的细小的事物有一点看不清,心理接受不了。戴了散光吧,银子多花了好多,而且也和不带散光的差不到哪里去,头疼呢!不过对于大于 100 度的散光,戴散光隐形的纠正效果,肯定是很明显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