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摘抄私筆記』.甚少情愛.專注自在

2916.
漢朝以來的結婚“六禮”,在唐朝也遵行不悖。
六禮,分別有個文縐縐的名字: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到了近代,民間一般管這幾個步驟叫:提親、合八字、過大帖、送彩禮、算日子、接媳婦。
2917.
柏拉圖對話錄中討論的是神、人的靈魂和永恆真理之間的關係。
亞裡士多德研究的則是自然界,包括人性,有生物學、解剖學、天文學、物理學、邏輯學方面的專著。
2918.
柏拉圖是神學家、神秘主義者、詩人和藝術家的發言人,亞裡士多德向科學家、經濟學家和思考技術、日常實用性的人發言。
他們一個認為現實是多重的、不停演進的,一個認為它是永恆的、同一的。
一個告訴我們要按事物的所有應對它們,一個說我們應該思考事物應該是什麽樣子。
一個決定了基督教的輪廓,另一個影響了啓蒙運動。
一個啓發了歐洲走出黑暗年代,另一個啓發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
一個帶來了美國憲法、曼哈頓計劃、購物中心,另一個帶來了沙特爾大教堂,以及古格拉和大屠殺。
2919.
必須放棄這些願望,或者學會正確地期盼。如果某天你學會了正確的祈求,笃信願望會被滿足時,你就會真的得到滿足。但你現在又希望又懊悔,又害怕。這些,你必須學會克服。
2920.
人們在自我實現過程中的主要特征,包括:
自然地表露自己的情緒和思想,笑看人生的困境與煩惱,樂于解決問題,有開放的心態和無私的愛心,不持偏見,敢于自嘲,有堅定的主見,能無視反對意見堅持走自己的路。
2921.
1954年,在布蘭迪斯大學念大四的我聆聽了傑出核物理學家萊奧•齊拉特的一場講座。齊拉特回憶起自己20世紀30年代執教于柏林大學時,慢慢意識到希特勒德國已容不下猶太人。于是有一天,他拎了一個小手提箱,跳上火車,逃出了德國。他走的那一天,火車車廂裏空空蕩蕩的,但第二天的車廂便人滿爲患,而且剛開到邊境就被迫掉轉車頭。
齊拉特的故事寓意深遠"你不必聰明絕頂——只要比一般人聰明一點點就行。" 在他的故事裏,“聰明一點點”體現在比其他人提前一天逃走。
2922.
小孩子們很難想象他們白發蒼蒼的爺爺也曾年輕過,更沒法想象安詳如聖哲般的爺爺也經曆過焦躁不安和失敗的人生。爺爺並不是生來就是這麽老的。

2923.沒有什麽比輸了棋更痛苦的了,尤其是你有一種幻覺覺得自己比對手強的時候。
2924.
在藏傳佛教傳統里,能預感某些未來的事件,并不稀奇。獨自一人,到荒野里待上幾天,不吃東西,慢慢會看到一些事情。有時候,感覺特別清晰。
過去和將來之間,不存在明顯的距離。那種感覺會讓人吃不消,除非你有過嚴格的內心修煉。

2925.對意義的迷戀,讓世界更美好,也讓世界更危險。
2926.
作家的自我賦權,即,在自己所寫的故事和題材中找到超出本身的意義,借之討論更廣大的世界。
正如一個孩子剛剛學會寫日記時,會被要求在結尾尋求主題的昇華一樣,沒有人能剋制這種更大意義的吸引力。
早晨...一眨眼,2014馬上過半... (沈言)

嗯。可不是么。
美食,祈祷和恋爱 (Emily)

嗯。沒錯。
2927.
固執的旅行者在自己看見的任何事物之上附加隱喻和雙關,把每個風景的縫隙都鑿開翻一遍,找找其中有沒有前人的足跡或者可供闡述的宏大故事。
2928.
我們通過滑雪和跑步了解兩種迥異的速度感。
滑雪時,環境設置的前提是即將失控的速度,獲勝的訣竅則在於控制速度,享受在感官可以駕馭的界限內前進,也得避免速度過快地增長至感官無法承受的速度。
跑步的訣竅則在於決定速度,需要抵禦的是我們內心深處那種力圖將速度殺死的惰性和疲勞。
2929.
在漫不經心的講述之中突然出現快進,而那些劇烈轉折的細節出現之前并不存在必要的鋪墊,彷彿在奔跑時突然轉彎,而我們本以為它要永遠那麼無辜的順著直線跑下去。

2930.終生在海上漂流的人也有一個離船上岸的年齡。
2931.
在家族的墓地上豎起一塊紀念他的墓碑,上面刻寫著:“柯希莫.皮奧瓦斯科.迪.隆多一一生活在樹上一一始終熱愛大地一一升入天空。”
早晨... (沈言)

晏晝...
2932.
那些密密層層錯綜複雜的樹葉,枝分杈,葉裂片,越分越細、無窮無盡、而天空只是一些不規則的閃現的碎片。
2933.
他在一種混沌的生活中冷眼旁觀,彷彿所有他經歷的歲月都發生在一個與他毫無關係的人身上,然後在其中隨手打撈,撈出的雜物又隨手堆放,堆出一團缺乏邏輯但具有驚人精神直覺的文字。
2934.
其中透露著一種精神價值,它不通過理性邏輯而通過難以解釋的感性力量抵達讀者,激烈地生活方式,血腥的隱喻,長久閉塞空間帶來的有力的穿透感。
2935.
讀完之後似乎什麽都沒有記住,但有些東西留在你心中不易察覺之處,總有一天你會發現。
這就好比生活一天天像淌水似的過去,你也不記得有什麽特別的事發生過,但總歸會發現你身上留著生活的沉渣。
2936.
我成了一只盛滿活水和死水的罎子,稍微側一側,許多蠻不錯的想法便會流淌出來,我的學識是在無意中獲得的,實際上我很難分辨哪些思想屬於我本人,來自我自己的大腦,哪些來自書本。
2937.
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里,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2938.
我有幸孤身獨處,雖然我從來并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
因為我有點兒狂妄,是無限和永恆中的狂妄分子,而無限和永恆也許就是喜歡我這樣的人。
2939.
生在死之後出現,花朵生長在潰爛的傷口上。
對抗中的事物沒有經歷緩和的過程,直接就是匯合,然後同時擁有了多重品質。

2940.用目光和內心的波動去撫摸事物。不斷地展示細部的時候,也不斷地隱藏著什麽。
2941.
卡夫卡和舒爾茨筆下的人物是在內心的深淵里流浪,辛格的人物則是行走在現實之路上。
這也是爲什麽辛格的人物充滿了塵土飛揚的氣息,而卡夫卡和舒爾茨的人物一塵不染,因為後者生活在想像的深處。

2942.就像寫下了浪尖就是寫下整個大海一樣。
2943.
作為夢想家的博爾赫斯似乎深陷于不可知的浪漫之中,他那簡潔明快的敘述里,其實瀰漫著理性的茫然,而且他時常熱衷于這樣的迷茫,因此他筆下的人物常常是頭腦清楚,可是命運模糊。
這句話好像在以前的摘抄里了。 (將行)

是似曾相識?還是真在?
真在的話,告訴我數字,那我就可以知道我重複讀過哪本書了。
第667個。
當時看到這個句子,印象還蠻深的。
記錄了這麼多,難免有重複。 (將行)

嗯。667的時候我在看2011年版的《过于喧嚣的孤独》。2938的時候應該是入了2014年版的又翻了一遍。
雖然都是十月文藝出的... ..雖然封面沒什麼改動... ..連我摘出來的句子都一樣。
再收一本是為了什麼,我現在才覺得不解... ..
《過於喧囂的孤獨》
難得你記得是從哪本書里摘抄的句子,準備入手一本了。 (將行)

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細想想差不多都能知道是哪本兒書里來的。
就是摘的時候懶得標註而已。
能同一本書摘兩次同樣的句子,要是記不住書名兒就太不走心了。

嗯,入一本吧,赫拉巴尔還是值得買紙版的來看的。

2944.生活既然毫無驚喜,也就不必過分展示殘酷,不用明確知道無力感來自何方。
喜欢 (你要吗?)

THX。

2945.看不見梯子在哪裡,也看不見誰扶著梯子,更不用說如何往上爬了。
2946.
人生之流終於慢慢沉寂,乾枯的河床醜陋的袒露著,留下破碎的遺蹤,水壩里沖過的一次水流,它掃過每一個洞穴和每一塊石頭底下,把所有的碎片沖刷乾淨。
而,那些碎片在終點集納起來,供人閱讀。

2947.山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

2948.口味不要太窄,什麽都要嘗嘗。
2949.
這樣的日子卻像動人的風笛聲飄散在山谷一樣,當我追憶它時,聽到的只是彌漫著的蒼涼的風聲。
我要搬去這裡了-http://www.douban.com/group/526004/(我們一起嗑刻奇)
此帖從現在開始不更了,我個人會保留,不會刪除的。
新帖鏈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4995107/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