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那怎么来分析黛玉的判词呢,我们还是换个角度来分析吧,先不要把书中判词当成一个个体,应该从整体上来看找找其中有什么共同规律。首先我综合地分析总结一下第五回中所有人的判词,看看有什么规律。
  第五回里一共出现了十五个人的判词,我们除去黛玉和宝钗的判词,看看其他十三个人的判词的特点:
  晴雯:寿夭(死)
  袭人:嫁给优伶
  香菱:香魂返故乡(死)
  元春:大梦归(死)
  探春:远嫁
  湘云:湘江水逝楚云飞(死)
  妙玉:终陷淖泥中
  迎春:赴黄粱(死)
  惜春:青灯古佛旁
  凤姐:哭向金陵事更哀(死)
  巧姐:巧得遇恩人
  李纨:枉与他人作笑谈
  秦氏:有一美人悬梁自缢(死)
  这十三个人的判词都是伏笔,是预言,透露的是这些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从整体来看这些人的结局无非两种:死或最终的归宿。也就是说黛玉和宝钗的判词也应该符合这一原则,讲的是此二人的结局,而绝对不会是类似于“牵挂”这样的心情的状态或人倒着读出黛玉的名字这样弱智的情况!我们都知道黛玉后来是早死的,正所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冷月葬花魂”,在第二十二回里有一条批语说得更明确了:
  〖庚双:问的却极是,但未必心应。若能如此,将来泪尽夭亡已化乌有,世间亦无此一部《红楼梦》矣。〗
  既然黛玉后来是“泪尽夭亡”,所以她的判词也应该跟其他人的判词一样是指她后来是如何死去的,应该说这样的推测是相当的合理!在“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句后面,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批语:
  〖甲戌双行夹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蒙双行夹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这条批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个人认为如果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是这样:“寓意深远,都不是黛玉和宝钗活着时候的境地的意思。”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通俗地说,应该是指“寓意深远,都是象征着两个人死时的情景”!这也清楚地证明:“玉带林中挂”和“金簪雪里埋”确实是象征着黛玉和宝钗之死,而绝不可能是其他别的什么“牵挂”或“沉湖”的意思。
  @qllaa555212 5030楼 2014-05-26 10:49:17
  @V哥掰谎
  不管红楼梦是不是真的写的亡明史,但是如果按楼主的看法,魏忠贤一案是个天大的冤案,仔细想想倒真有可能.我读明朝 历史 的时候看到天下大肆给老魏生祠时,有一点疑惑,没有仔细思索,现在想来发现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疑点,中国自古以来权奸重宦,多如牛毛,但是从来没有哪个享受过老魏这个待遇.如果老魏真是一个贪污腐化的腐败份子,那要巴结这种腐败分子一般就2个方式,一个就是做文章歌功颂德,这叫华而不实,或者......
  -----------------------------
  你写得太好了!建议转各级领导学习。
  还有一点非常不幸的是:明末遇到了所谓的“小冰河期”,居然有几十年的异常气候,农业严重减产,我个人怀疑跟太阳黑子有关。从万历末年开始,一直到崇祯朝之后,这也是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真可谓天灭大明呀!所以我一直有所担心,万一这样的小冰河期在现在忽然出现会怎么样?现在世界人口这么多,本来就不够吃,前一段的中东那边闹的“茉莉花革命”本质的原因之一就是那边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而中国的粮食现在相当依赖进口,所以很不安全!
  《红楼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明末历史,其中的不少细节相当惊人,与正史区别很大,作者努力抱着客观的态度,也让人耳一新,非常难得。所以《红楼梦》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我希望能以后能更多地介绍书中展示给我们的历史事件,真的很惊人!这才是《风月宝鉴》的真正意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