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黛玉的这个灯谜里还给我们透露出一种夫妻分别以后妻子在家寂寞痛苦心境,而“琴边衾里总无缘”是指黛玉并没有跟宝玉真正结为夫妻,这里更深一层的意思需要等到“宝黛分离”那一章才能够讲明白。可能很多朋友坚持认为此谜应该是宝钗的,因为他们受到某些“红学家”言论的影响,认为这个灯谜是指宝玉跟宝钗虽然最后结婚了,但没有同居发生关系!也就是说宝玉一辈子只跟袭人嘿啾了一回,黛玉他没机会上,他又不上宝钗,之后又出家了!这对于一个男人是多么悲催的一生呀!也太难为宝玉了吧?宝玉可不是那种经得起诱惑的人!从他看到宝钗的雪白的膀子发呆就可以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货色。在后面分析宝钗的文章里,我会进一步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其实还有一些让人不太注意的小地方确实暗示了我们黛玉所影射的历史人物,在第二十三回里,宝玉跟黛玉开玩笑,有这样一段: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大家看看,宝玉居然说黛玉是“倾国倾城貌”,这也就意味着黛玉所影射的原型居然可以把国家给倾覆了,那她能是谁呢?肯定应该是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了!这一切是不是太不可思义了?在第三十二回里黛玉有一段很有“一喉二歌”风格的内心读白:
  “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蒙侧批:普天下才子佳人英雄侠士都同来一哭!我虽愚浊,也愿同声一哭。〗
  这段描写从“风月宝鉴”的表面故事来看,我们都知道描写的是宝玉和黛玉二人经常出现感情问题,也暗示了因为黛玉早死所以两个人没有结婚白头到老;但如果从反面的故事也就是黛玉是在影射崇祯皇帝的角度来看,自然是指崇祯早死,大明亡国!如果不是这样,那后面这条批语就实在让人莫名其妙了:不过两个年轻人谈恋爱,很曲折,就算是女的早死了,至于“普天下才子佳人英雄侠士都同来一哭”吗?这个哭的场面太过夸张了吧?只能说明黛玉这段描写里暗示的是崇祯皇帝之死才能赢得这么多人的哭声。
  在第七十九回迎春出嫁以后,宝玉感觉很失落,这里有一条批语很值得研究:
  因此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靖眉:先为对景悼颦儿作引〗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
  批书人提示我们宝玉在这里因为迎春的出嫁而在大观园里失魂落魄的样子应该是后回黛玉死后有类似情景的伏笔,也就是说在这里宝玉先提前预演了一下后回的情节,但肯定后面的时候宝玉肯定表现更悲伤,那什么叫“对景悼颦儿”呢?我们可以理解为对着景色悼念黛玉,但也有人认为“对景”应该还可以解读为对着“景山”之意!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在景山上吊而亡的,景山原名叫“煤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为景山,我觉得这样解读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黛玉真的是在影射崇祯皇帝,那她跟宝玉之间谈恋爱又是怎么回事呢?要想了解这二人之间爱情故事的内涵,那就得分析一下宝玉的身份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V哥掰谎 6429楼 2014-05-27 15:25:00
  黛玉因丧母进贾府自然是在影射朱由检1614年丧母被寄养在李选侍(西李)家的一段史实,所以只要我们能够认清书中角色所影射的 历史 人物,就能够很容易找出一些背后的 历史 事件,我也希望大家重新阅读《红楼梦》并开始研究明史,肯定能挖掘出更多的秘密来!那书中还有没有其他关于黛玉影射崇祯的暗示呢?我们再回到黛玉原型的分析上来,在第二十二回里黛玉有这样一个灯谜: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
  -----------------------------
  @123s789 6501楼 2014-05-27 17:32:00
  V哥如果有条件,恐怕得把此书成书的情况作个分析。个人认同此书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而主笔是其中文才最能和当年政治参与深度较深的一个,而多位批家其实就是参与者,批语即是索隐又是创作过程中的意见建议。从这个角度出发,红本多种本就如不定稿前的未定本。各本参考,不知可否一窥当年作书线索?
  -----------------------------
  好的,我在后面回提到这方面的内容的。我只是想先从简单的、大家感兴趣而又容易接受的地方谈起,慢慢地往难度大的方向过渡,所以别太着急,也要考虑一下大众的接受能力,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很懂“红学”中的各种知识的。
  第八章 宝玉的原型

  贾宝玉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形象,无论是他前世还是出生过程以及他的性格都相当的另类,他自幼生活在女孩儿圈子里,父亲天天逼他读书,对他管教得非常严格,可他就是不喜欢读书,到是“杂学旁收”,颇有几分歪才。而他的祖母和母亲又非常宠爱他,他的性格也很特别,他认为“女儿为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喜欢“意淫”,被称为“古今第一淫人也”,他平时呆呆傻傻,有时也很有灵性,第三十五回里有人是这样评论他:
  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这样的男人是太怪了,给人感觉就是因为身为一个富二代,吃多了闲的!他还被人称为“宝贵闲人”、“无事忙”,在第六十六回里,作者通过兴儿的口也介绍了宝玉的特性:
  (宝玉)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的话人也不懂,乾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见了人,一句话也没有。所有的好处,虽没上过学,倒难为他认得几个字。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
  其实宝玉的这些性格特点跟康熙年间著名的“纳兰性德”很有几分相似,所以作者很有可能是从纳兰性德的身上找到灵感,创作出了宝玉这样一位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怪人。甚至连乾隆皇帝看了和绅进呈《红楼梦》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乾隆也感觉宝玉的原型像是明珠家的“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初的一个有名的文人,关于这个人物大家可以去自己搜索一下他的资料,我就不细讲了,只提出一点我的猜测:会不会《红楼梦》的作者与这个“纳兰性德”认识呢?我觉得也许这一猜测可以帮助我们缩小作者的范围。
  宝玉的身上有很有些另类的地方,我在前面提到过:书中描写的越离奇古怪的地方,越是表明作者想给我们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这样的地方就越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多思考、多研究。那我们先看看,宝玉身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取不好名字怎么办 6526楼 2014-05-27 18:21:53
  我一邊很佩服樓主 一邊想請問您說的魏忠賢的 事 是否有史料證明
  -----------------------------
  谢谢,魏忠贤的事是有史料证明的,而且现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在网上比较多,建议你去找找。另外,从《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对魏忠贤的态度,所以非常鲜明的与我们现在的印象不一样,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