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这是我亲自拍的,“玉带林中挂”处,历史的真实与书中的幻笔的结合点!让人感慨万分。
  明天我接着发《两株枯林》一文的剩余部分,希望大家前来捧场!谢谢。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好了歌》注释里有这样一句也证明了这一点: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
  也许有人会怀疑这一点,因为批里语黛玉和晴雯并提了,可前八十回里没有晴雯化为白骨的介绍呀,为什么也会出现在这里呢?会不会白骨是个死亡的代称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释,大家普遍认为:晴雯为“黛副”,是黛玉的影子,所以她是用来影射黛玉的。而黛玉发生的很多事情也会在晴雯身上有所表现,而这种表现也都进行过加工,让人感觉似是而非,但也都是重要的伏笔,这个以后我会专门进行详细解读。晴雯死后,宝玉悲痛欲绝,为她创作了感人肺腹的《芙蓉女儿诔》,实际上也是黛玉后回惨死的情景伏笔,这个得到了普遍的赞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芙蓉女儿诔》中发掘出黛玉之死的信息。其实《芙蓉女儿诔》写得有一点象《哀江南赋》的味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对比一下。而《哀江南赋》是庾信伤悼梁朝亡国而写的,大家想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吧?但是在《芙蓉女儿诔》中这样两句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落日荒丘,零星白骨。
  这两句的意思是:“落日下的荒坟上,白骨散乱难收!”这里貌似是说晴雯之死也是暴尸!所以作者在这里用“白骨”这样的词来尽可能的影射黛玉,是一个重要的伏笔。这些也说明了黛玉之死是最难以让人想象的悲惨结局,应该这也是《石头记》一书悲剧的最高潮,应该是实在让人不忍想象!
  有个叫“用户1115273022”的网友告诉我一些史料,我感觉非常重要:
  如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就直称思陵为“攒宫”,并加以解释说:“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帝陵图说》的作者梁份亦云:“烈皇帝殡于田妃墓,国耻未雪,不谓之攒宫不可也!以陵称不可也!以思称尤不可也!”显然,他们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认为明朝的国耻未雪、君父之仇未报,因此,崇祯帝虽葬于田妃墓中,但却不能称“葬”,思陵也不能称“陵”。
  据顾诚的<<南明史>>讲,闯军进城后,崇祯尸首被直接暴尸示众,当然时间算太不长,后才被简单收殮,更可能是影射这个史实。也就是说黛玉暴尸的描写应该是有历史依据的!
  在第十八回点戏的情节里有一条批语:
  〖列、庚辰:《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从这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黛玉之死是书中重中之重的环节,所以我们猜测后回贾家遭难,家亡人散,宝玉也不知所终,两个人天各一方,黛玉在无可耐何之下上吊而亡,印证了判词里的“玉带林中挂”,之后因为没有人来掩埋而化为枯骨。而这只是“两株枯木”的第一层含义,这不但是小说表面的故事情节,更影射了崇祯皇帝因城破而上吊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暴尸的惨状,这些就是“两株枯木”的第一层含义!应该说这层含义非常形象,也能很好地切合书中表面故事的情景,又能恰当地影射崇祯最后时刻的历史。而作者智慧远比我们想象得要高深得多,因为“两株枯木”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那“两株枯木”第二层意思是什么呢?应该说这层意思非常巧妙,巧妙得令人发指!当我悟出来以后兴奋不已,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再一次惊天地、泣鬼神,应该这也是我第一次发现!这就是我研究此书的乐趣所在。

  (我的新浪博客将此贴中零散登出来的文字进行了整理,欢迎大家前去围观: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