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确实也有这样一个规律,比如现在的美国虽然很强大,但他们打仗的成本却很高,投入每一个士兵都需要花大把的钱,相比之下阿富汗这样的落后国家打仗成本就低得多,骑驴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美国在阿富汗与塔利班作战很搞笑,经常是用价值几百万美元的一枚导弹打中一顶仅值几十美元的帐蓬,大亏了!所以在这样高度不平衡的战争中发达的美国是非常不合算的。明末当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面对满人的这些胡作非为,明朝政府宁愿多花些小钱买个平安,在朝贡互市中多吃点亏,也不愿意兴师动众花费巨资跟他们打仗,可总是这样迁就不是个事,时间长了人家会登鼻子上脸呀!
  其实包括努尔哈赤本人,也是从这种朝贡互市里面捞够了好处。相反,这些人吃着明朝的,喝着明朝的,还要动辄滋事,抢劫卤掠,这就是当时明朝与女真关系的典型写照。后来这个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越来越凶,有个叫裴承祖的明朝官员前往王杲的营寨索要王杲他们绑架掳掠的明人,居然遭王杲剖腹惨杀,连同带去的从人数十人一并杀害!于是明朝政府实在是无耐了,只好将王杲抓住法办,可这下就跟努尔哈赤结下梁子了。
  我前面指出过《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主要故事是从黛玉母亲贾敏去世而被寄养在贾家开始的,这也就是在影射崇祯皇帝小的时候母亲去世而被寄养在“西李”家,这一年是1614年。这是《红楼梦》作为一部隐写的史书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起点,我们可以根据它进行进一步分析,会发现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去世的时候,黛玉大约十岁左右,这也就应该是在暗示崇祯皇帝在十岁的时候父亲朱常洛去世,这一年是1620年。大家仔细看:书中隐写的1614年到1620年在这两个时间点之间,宝钗进贾府了!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宝钗开始了与黛玉争夺宝玉的较量!应该说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段,让我们对宝钗身份的领悟一下子更深的一层!
  原来1616年,努尔哈赤经过二十九年的奋战,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立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定都辽宁新宾的赫图阿拉,而这前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他也一直对大明采用欺骗手段,表面上很臣服,还多次来北京朝贡,让明朝政府放松对他的警惕,而暗底下慢慢做强做大,秘密准备发动叛乱。而到了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借口明朝偏袒女真族叶赫部,发布指斥明朝“害我祖、父”、“逞兵越界”等“七大恨”檄文,对诸贝勒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并以“七大恨”为由向明朝正式宣战,从此拉开了反明的大幕!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火影奈良鹿丸 9706楼 2014-06-11 09:13:51
  去年八月份,我写了一篇关于葬花吟的文,本来以为楼猪要提及的,整了一百页还没动静,我就发上来吧,算是为红学作点小贡献。
  先将原文贴出: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
  -----------------------------
  谢谢你的分析,确有独道之处!深感“洒上空枝见血痕”一句分析得很有道理。关于《葬花吟》我放到了中间部分,主要是结合历史来谈,其中一共分了三层意思来解读。
  我在我写的前面部分都是先找出一些主要人角的影射,后面一些再根据这些人物来分析对应的历史,所以《葬花吟》没有放在前面,后面还会有专门分析黛玉的很多内容。今天我更新的应该影射了一部分历史,但都比较描淡写。相比之下关于宝钗的内容特别多,所以我可能要把她的内容调整一下,不然大家看多了感觉好象我的研究没有别人了,其实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的分析我这里都有。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从大家的回复中也得到了不少启发。所以说《红楼梦》一书的方向理解对了,剩下的应该很容易悟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会让人感觉很有乐趣的。
  1618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突袭明朝辽东重镇抚顺,诱胁守将李永芳出降。班师途中全歼明朝总兵张承胤部近万人,同年七月,攻克抚顺东南的清河堡,斩杀守将邹储贤以下万余人,使明廷震骇。1619年三月初,努尔哈赤发动了对明大决战——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队约11万人,号称24万人,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突击战术,先后攻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南路刘綎部,歼灭明军约6万人,取得了此次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努尔哈赤野心越来越大,从此开始把眼光放在如何吞并大明的江山上来。之后在他的带领下又连续取得多次胜利,可以说战无不胜,让明朝政府相当的头疼,努尔哈赤对大明的威胁越来越大,虽然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推翻大明的政权的可能,但明朝需要不断派兵去应对,劳民伤财,空耗国力,成了明朝的心腹大患,也成了明朝最后灭亡的原因之一。
  如果把这段历史与《红楼梦》中的故事来对比着看,发现这应该就对应的就是宝钗一家进贾府的时间!也就是1614年-1620年之间,薛家进京会不会是影射努尔哈赤公开反明这段历史呢?或者说宝钗进贾府,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象征着“传国玉玺”的宝玉的主意呢?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坚信的,因为从几个角度来看都很契合。这样看来,宝钗的身份就非同寻常了,而她究竟是“红学家”眼中的冰清玉洁的婌女还是阴险狡诈的人就很明显了,这才是宝钗进贾府的真正内涵!
  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宝、黛、钗三人的年龄跟书中这几个时间点都可以对得上,真是让人意想不到!作者居然能够把历史的真实与书中表面的色情故事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在让人惊叹、佩服!作者并没有将满清叛乱对抗大明的史实用战争来描写,而是隐写成大家族内的儿女私情,争锋吃醋,让两个女的争一个男的,实在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也确实不容易让人看出来,所以这也是三百多年来没有被人看懂的真正原因。
  我们再回到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的情节上来,重新体会其中的含义,宝钗几经努力扑象征着宝玉和黛玉的“一双玉色蝴蝶”,象征着满清一心想夺取大明的皇权和江山,可是最终没有扑到,也让宝钗累得浑身是汗,只得罢手了,希望大家不要小看了这段描写,我们还可以结合历史的角度可以从中分析出更多的含义: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