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宝钗金锁的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薛家的说法很让人怀疑,这就需要我们对“案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前后有几次出场,在第一回里跛足道士的一首《好了歌》就把甄士隐直接给忽悠出家了。我们再看看第一回里还有这样一段关于这二位的情节:
  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性子太着急了些了,如果他俩再耐心一点,注意一下方式方法,也许甄士隐就可能被说动让二位把英莲带走了!这样也就不会导致甄家家亡人散的命运,薛蟠也不会因为打死人而全家进京,宝钗也不会进贾府而跟黛玉争宝玉,贾家也不会出现家亡人散各奔腾的结果,都是甄士隐的一念之差呀!在第三回有一条批语对此二位进行了点评:
  〖甲眉:奇奇怪怪一至于此。通部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非袭《西游》中一味无稽、至不能处便用观世音可比。〗
  看来批书人也觉得二人奇怪,这里也告诉我们不要把他们当成一般神化故事中的神仙,实际上他们两个人是有象征的意义的,我在后面会文章专门分析这二位。
  而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再次出场,是在第三回里从黛玉的口中说出的,而且这次是要度黛玉出家,这个过程好象跟英莲身上发生的情况很类似: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癞头和尚的这两次出现,一个明写,一个是暗写,让人感觉很离奇!写作的手法很巧妙,全书的故事中总是隐隐约约能感到这一僧一道莫名其妙的存在,在第三回这里一条批语是这样说的:
  〖甲眉:甄英莲乃副十二钗之首,却明写癞僧一点。今黛玉为正十二钗之冠,反用暗笔。盖正十二钗人或洞悉可知,副十二钗或恐观者忽略,故写极力一提,使观者万勿稍加玩忽之意耳。〗
  癞头和尚分别要化英莲和黛玉两个人去出家,确实是将此二人之间的影射关系点明了,应该说其中的寓意深刻!相比之下癞头和尚对待宝钗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了,居然不是度她出家,而且是主动关心宝钗的婚姻大事,这真是太奇怪了!为什么这个癞头和尚对宝钗如此偏爱呢?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经验和常识告诉我们:和尚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向人们索要施舍、潜心修行、吃斋念经、再不就是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除此以外,其他的工作重点就是普渡众生,渡人出家,劝俗人别在凡间受苦,归依佛门,这才是正道,好像自古以来从来没听说过和尚关心人家的婚姻大事的,因为这本身就不应该是他们应该管理的职责范围!
  所以薛姨妈跟王夫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个的话很值得怀疑,也就是说宝钗金锁的来历就可能有问题!我们先看看在第八回里莺儿介绍金锁来历这里有条批语值很有意思: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蒙侧: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甲侧:妙神妙理,请观者自思。〗
  大家看看:连批书人都觉得癞头和尚关心人家婚姻之举纯属多事了,说明和尚这样做很不合情理,批书人还称和尚为“作如此勾当”,感觉像是在做很下作的事一样!本来就是,不去念经而关心人家婚姻大事,那还叫和尚吗?寺庙改婚介算了!
  而莺儿说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这一句非常值得研究,本来我们想听莺儿还会给我们透露出什么更惊人的信息呢,可惜这时宝钗忽然打断莺儿的话,貌似怕她说把“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类似的话说出来,那多让宝钗难堪呀?
  大家有没有发现莺儿的话跟薛姨妈的话之间有矛盾,因为结合宝玉刚刚说的“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这句话来看,莺儿说的“是个癞头和尚送的”这句话并不是指的宝钗的金锁,而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莺儿的意思是说和尚并没有给薛家这把金锁,而只是给了这“八个字”,莺儿又说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这个“錾”是刻字的意思,也就是指癞头和尚给了宝钗“八个字”,并让薛家人把这“八个字”刻在“金器”上,而且没有说一定要刻在金锁上,于是薛家按着和尚的意思自作主张把这“八个字”刻在了这个“金锁”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看宝钗是怎么说的:
  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果不其然,宝钗说的意思跟莺儿说的完全一样:之前有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这个人应该就是癞头和尚了,给的也就是这八个字,然后薛家找人将其刻在金锁上的,从此宝钗天天沉劬甸甸地带着!于是我们发现:莺儿和宝钗说的金锁的来历与薛姨妈说的居然完全不一样,出现了两个版本!看来这其中有人在说谎!那到底是谁在说谎呢?看来“案情”出现了新的疑点!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