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而贾政这回冲宝玉发火的原因居然是因为袭人这个名字,这算是个小插曲,不过却让宝玉出了一身冷汗,好在贾政这回表现得居然还算和蔼,而且王夫人又在身边,所以总算是有惊无险,安全过关。第二十三回里是这样描写的:
  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来,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庚辰侧:几乎改去好名。〗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说毕,断喝一声:“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
  贾政和蔼的时候居然也是对宝玉张嘴就骂,实在有些严厉得过头了,这也给后回宝玉挨打埋下伏笔。说实在的,我记得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就觉得袭人这个名字很怪,没想到贾政也是这样认为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如果我是贾政,我也得问问宝玉这是怎么回事,不过态度肯定会温柔很多。好象贾政从来就没给过宝玉好脸,见到就骂,难怪在第二十五回里贾母会这样说呢:
  “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象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那一个!”
  于是可能有人会感觉很奇怪了:宝玉既然是象征着“传国玉玺”,那贾政天天这骂他算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贾政对宝玉如此严厉,也是很有深意的,这涉及到贾政这个人所影射的原型,不过大家不要着急,慢慢地答案都会出来的。
  而这次贾政因为袭人的名字小题大做,又将宝玉臭骂了一通,看似一如既往的严厉,但作者却另有一番目的。也就是说贾政每一次冲宝玉发火,虽然看上去都是因为恨铁不成钢,原因都很类似,可实际上作者每次想表达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从表面上看,宝玉居然给自己的丫头取这样的名字,显示出纨绔子弟的生活实在是太穷极无聊了,不求上进,让贾政又气又恨,但我们一定不要简单地这样来理解,否则就只能把它当成普通的故事了。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这回贾政看似对宝玉同样的教训,其实也是一种对读者的暗示,意在让大家一定要好好想想袭人名字的本意,千万不要当成闲文才成。
  而书中居然第三次提到袭人名字的来历,这是宝玉跟朋友们在一起吃饭做酒令的时候,是蒋玉菡的酒底里说出来的,而且还引得薛蟠在一旁直起哄,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这应该是作者再次提示我们对袭人这个名字要高度注意。这个情节出现在第二十八回中,是这样描述的:
  (蒋玉菡)说毕,便乾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众人倒都依了,完令。薛蟠又跳了起来,喧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蒋玉菡怔了,说道:“何曾有宝贝?”薛蟠道:“你还赖呢!你再念来。”蒋玉菡只得又念了一遍。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只问他。”说毕,指着宝玉。宝玉没好意思起来,说:“薛大哥,你该罚多少?”薛蟠道:“该罚,该罚!”说着拿起酒来,一饮而尽。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
  看来袭人这个名字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必需先从这个线索入手进行分析,看看到底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其实第三次提到袭人名字来历这个情节作者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巧妙地将蒋玉菡与袭人之间建立起联系,用来暗伏后回二人结为夫妻,作者总是在这样很随意的细节中不知不觉为后会埋下各种伏笔,所以需要我们非常留心。而作者这也是在提示我们:“袭人”这个名字的本意就是出自那句旧诗,“花气袭人知昼暖”来自陆游的诗《村居书喜》: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说实在的,我没从这首诗里看出什么特别的暗示来,应该讲的是春天到来得非常快的意思。不过大家注意:“花气袭人知昼暖”和“花气袭人知骤暖”这两句有一字之差,一个是“昼暖”,另一个是“骤暖”,其实两个意思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指的是白天变暖,另一个指的是快速变暖,不知道作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也许又是通假字?我还没看出这两个不同的写法在《红楼梦》里对隐写的历史进行解读会得出什么不同的重要结论,古人写通假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希望哪位朋友能看出其中的问题请告诉我。
  我们还是先将重点放到袭人这个名字上来,那她的名字到底有什么不一般的含义呢?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其实袭人这个名字也是在影射宝钗!这一点我们好象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可实际上影射之深、之巧妙令人很是惊呀,所以我们需要从宝钗身上的这个特点入手进行分析。
  在第七回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情节,也是多少年来没有人太在意的内容,读者往往认为这都是瞎扯,其实是非常有深意的,所以今天我们要转换思路重点地分析一下。这一回里周瑞家的来到宝钗的住处送宫花,于是两个人聊起天来,宝钗跟周瑞家的说自己从小有一种病,而且需要吃一种奇怪的药才能治,还需要终生坚持服药。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周瑞家的也忙陪笑问:“姑娘好?”一面炕沿上坐了,因说:“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宝钗笑道:“那里的话。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所以这两天没出屋子。”周瑞家的道:“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儿,也该趁早儿请个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一势儿除了根才是。小小的年纪倒作下个病根儿,也不是顽的。”宝钗听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宝钗的病居然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这一点真是太奇怪了!完全违反基本的医学常识,大家可不能简单一带而过,不要以为这是作者在瞎忽悠,书中越是这样奇怪的地方越是作者有不可直接告人的自信想传递给我们。
  好在宝钗的这股“热毒”发作起来好象也没什么特别吓人的表现,好在不是吸毒犯毒瘾。“热毒”在中医里是指“温毒”,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西医上认为是肺部或气管有炎症,病毒感染引起的,现在需要打抗生素才成,然而宝钗的这个病可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肯定治不了她的病。
  宝钗忽然提到了“秃头和尚”,他应该就是前面提到的仙人“癞头和尚”,他跟跛足道人时不时在书中露一小脸,时明时暗,乐此不疲。他很喜欢在书中到处管闲事,作为出家人不但管人们的婚姻大事,还时不时给人治病,专治疑难杂症,真是什么都会几手,而他给宝钗治病的药却实在太离奇了,实际上这其中有很多象征意义。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宝钗说自己的病是请仙人来医治的,普通医生治不了,看来得的肯定不是一般正常人得的病,她的病需要终生服药。这个“秃头和尚”算是找到了问题的所在,但却不为她除根,一直留着让宝钗解闷。
  宝钗的病确实人间少见,还没听说先天就有肺炎、气管炎的,生下来就咳嗽。而宝钗吃的药也非常古怪,不但配制复杂,而且用料更不可思议,还要有那么多的时间限制,能配出来都是个奇迹,第七回里是这样描写的:
  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
  这段描写虽然很长,而且相当夸张,但我觉得非常重要。作者是想告诉我们这个“冷香丸”绝非是人间之药,所以不要把宝钗的病往普通人身上的病上来理解,可惜的是一直以来读者都没有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甚至专门有人写文章来研究宝钗到底得了什么病,应该说这不是作者的本意。书中说宝钗的“热毒”是“无名之症”,本身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太当真。
  我们发现宝钗的体质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那就是“怕热”,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能够让她得病,所以得吃“冷香丸”去热,刚宝钗还提到了“十二分黄柏”,这个就是清热燥湿的。而关于宝钗怕热这一点,书中有一个情节专门告诉了我们,就是宝钗意外发火的那一回,应该说这非常值得大家玩味。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薇夏流萤 12260楼 2014-07-17 10:14:51
  @V哥掰谎 红楼梦是一部批阅十载,字字珠玑的古典巨著。从批注者已经批注的内容来看,无论随手拈来的一个不重要的人名或地名等都暗含了人物的命运,性格,来历,在故事中的作用等重要信息。对于本书中一些浅显易懂的部分,参与此书创作的批书者已经点名了,比如 “霍启”谐音“祸起”。“仁清巷”“人情项”。我就在想对于这些浅显易懂的,不重要的部分,作者都能煞费苦心起一个信息量十足的名字。那对于书中的重要人物,......
  -----------------------------
  你分析得非常好,我一直对贾芸这个人研究不多,而且也感觉他这个人有些奇怪。贾芸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影射过宝玉,而“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这一回的回目说得就非常清楚了,其实这完全是在影射八十回以后的故事。后回宝玉落难,醉金刚仗义去营救;而黛玉死前也曾为宝玉遗上帕子,为的是能够让宝玉找到自己的尸首!
  所以作者实际上是将后面的故事变着花样在前八十回在另类的演绎了一下,实在是让人惊叹!这样看来,贾芸在某一时刻影射着后回的宝玉,小红在某一时刻影射着后回的黛玉,她的名字“林红玉”也是在影射“林黛玉”,真是让人不敢想象。
  实际上前八十回中有类似的情节还有,需要我们仔细地去体味。四儿我已经找到了一种解释了,不过估计在8月份登出来。
  @薇夏流萤 12263楼 2014-07-17 10:49:35
  @V哥掰谎 关于明朝遗民,突然从曹雪芹的字上还想到了一点,之前你们不是说曹雪芹 有“朱家血亲”和“雪耻清朝”两种解读,只是说曹是朱的化名,我无意中就发现 曹 拆开了 不就是 “昔日”二字,日可以喻为明,曹就是 昔明。这样曹雪芹,就解读为 往昔朱明王朝的血亲。就印证了之前 推测的 可能是前明的皇子 朱慈踉。
  -----------------------------
  这个思路很好,大家应该集思广议。要怪就怪他为什么非要取一个女人的名字,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个女生就叫曹雪芹!
  在第三十回里,宝玉因说话不当,惹得宝钗大怒,来了个“借扇机带双敲”,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宝玉又笑道:“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天生怕热,这在书中我们隐隐的可以感觉到,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她为什么怕热呢?这与她的天生从娘胎里带来一股“热毒”不无关系,相映成趣,其实这其中还有很多含义。
  大家有没有发现:“冷”是宝钗体质、人品以及性格的主基调,她吃的药是“冷香丸”,她的住所、穿的服饰、甚至她写的不少诗中,都与“冷”有关,所以也被大家称为“冷美人”,在第五回的曲子《终身误》里,称其为“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她又姓“薛”,谐音“雪”,所以在第四回的“护官符”里又被称为“丰年好大雪”,所有这一切让人感觉到宝钗仿佛就是“冷”的化身。在第六十五回里,兴儿说过这样的话:
  “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
  “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
  兴儿的话居然透露出这么多信息,居然把宝钗的特点全都说出来了,我们一直以为这只是玩笑话呢。
  其实我们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要把宝钗当成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是明白这只是一种象征就容易理解了,宝钗既然象征着满清,那满清这股“热毒”和“怕热”又是象征着什么呢?这应该正象征着满清的某种特质,而且是一种作者不方便直接说出口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去理解体会。
  而且“冷香丸”的制作过程中提到的这些时辰都非常独特,感觉是根本没法配成的,周瑞家的还说过:“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没想到宝钗居然在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不知道宝钗把配好的药吃完了怎么办?万一没有这样运气好的情况配不出药来,那不就要了宝钗的命了吗?
  宝钗说那个和尚“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这个仙方“冷香丸”是用很多花配成的,这种配法不仅是很少见,应该人世间是没有的,其中包括:白牡丹花蕊、白荷花蕊、白芙蓉蕊和白梅花蕊,吃的居然都是花蕊,这可都是花的最精华的部分,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些花真当成制药的原料来理解,因为花在书中应该有特殊的含义,而宝钗又是出了名的不喜欢花的女人,实在是太另类了!这些是在说明什么呢?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宝钗介绍了自己的病和“冷香丸”的制作工艺过程以后,在第八回有一条批语说得非常有意思:
  〖甲戌双行夹批:以花为药,可是吃烟火人想得出者?诸公且不必问其事之有无,只据此新奇妙文悦我等心目,便当浮一大白。〗
  批书人居然说“可是吃烟火人想得出者”,怎么感觉是在骂作者呀?可能是批书人看到这个神奇的情节太激动了,所以实在找不到更合适话来夸人了。
  这个批语明确告诉了我们人世间根本没有这样的病和药,不要对此太认真。而这是在强调说宝钗发病的时候就是要吃大量的花做的这种“冷香丸”,也就是说宝钗实际上吃的是大量的花,所以重点应该在“花”上,而不是“药”上,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宝钗将“冷香丸”吃下去以后,还真有效果,书中在第七回里是这样描写的:
  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猛一看感觉象是支气管肺炎,吃下“冷香丸”也只能缓解一下,但吃完以后宝钗身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居然出现了“副作用”,这怎么讲呢?在第八回里有描写说很清楚: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蒙侧批:这方是花香袭人正意。〗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 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甲侧:点“冷香丸”。〗
  吃完这个“冷香丸”以后,宝钗身上发出来的一种香味,是“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怎么感觉这么吓人呢?作者在描写这个香气的时候还不忘突出一“冷”字。在第十九回里,黛玉跟宝玉开玩笑,有这样一样:
  (黛玉)一面理鬓笑道:“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宝玉见问,一时解不来,因问:“什么‘暖香’?”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
  这也是黛玉对宝钗的一种调侃,也说明宝钗发出的香气本质上是“冷”的,这也和她身上所拥有的“冷”这个特点全完一致。
  宝钗不吃“冷香丸”的时候应该是没有发出这种冷香,所以刚宝玉问她熏什么香的时候她才说:“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这也证明宝钗自己不会发出香气,而是吃了这个“冷香丸”导致的,也就是说用实际上这是“花”做的“冷香丸”吃下去以后,从宝钗的身体发出的冷香,这里有条批语非常重要:
  〖蒙侧批:这方是花香袭人正意。〗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这里有条批语非常重要:
  〖蒙侧批:这方是花香袭人正意。〗
  这条批语明确地把宝钗和“钗副”袭人的名字的影射关系给指明了,作者为了说明这一点费了太多的笔墨,绕了一个大圈子,现在总算是让我们找到了正题,但还没有真正接近主题。
  这样看来,袭人的名字是在影射宝钗吃“冷香丸”以后的药物反应,也就是说真正“花气袭人”的是宝钗而绝非袭人!我们要注意的是宝钗发出的香气并非是类似盛开的鲜花那样自己发出来的,而是吃下花做的药以后再从体内发出的被消化的花的香气,并非自产,而是吃“冷香丸”以后的“副作用”,这一点很重要。有了这一个突破以后,我们可以顺藤摸瓜,就可以发现宝钗身上另一件更神奇的事情。
  宝钗身上“花气袭人”的这个特点,应该涉及到关于她本性的很多方面,而绝不是局限于一个“冷香丸”,也就是作者绞尽脑汁构思的一种宝钗本性的一种象征。作者虽然没有直接给我们的答案,但却又从其他方面为我们给出了更多的暗示。
  除了宝钗吃的药是这样的古怪,她古怪的地方还很多,最突出的是她住的地方也非常特别,但我好象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对此表示过任何疑问,估计是大家看书的时候把这些地方都直接跳过去了。如果大家仔细读这些地方,就会发现宝钗住的大观园里的“蘅芜苑”仿佛跟“冷香丸”有某种特别不一般的关系,我们先看看宝钗的住处是怎么样描写的。在第十七回里,贾政、宝玉等人游大观园,来到了蘅芜苑,这时宝钗还没搬进来住,这个情节中有很奇怪的描写:
  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 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
  贾政进院以后,首先看到了不少各式各样的大石块,而且还“突出插天”,样式相当奇特,居然“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天呀,这得多大的一堆石头呀,这是人的住处吗?谁家的院子里一进门会用石头把房子都遮住呢?感觉这里整个象是一个山洞呀?
  而且院子里居然没有看到一株“花木”,实在是更让人奇怪了,这里毕竟是大观园中的景致,大观园给我们的感觉应该是个大花园,应该到处是花花草草,五彩缤纷,可蘅芜苑却没有一株“花木”,这是怎么回事?蘅芜苑里实在是太邪门了!然而还远不止这些。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