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小说 @三年半小马甲
这个提议貌似很难实现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讲得还不够清楚,不够完善
有些关联的事件,关联的人物
略不得,说简单了又难免不周全,给人片面的感觉
在论坛说说无妨,想到哪儿可以补充
想不到的还有其他童鞋可以补充
出书,
或者在现在很多人眼里看来
已经不是什么很神圣的事情
有人看就有人出
什么样的文字只要有卖点就能变成书上市
对我来说,
出书却仍然是一件神圣的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不管别人怎么看
要过得了自己这关才行
我只是一个还算努力但天赋一般的人
只有花足够的时间打磨才能有对得起自己和观众的文字
如果哪天我做到了,自己掏钱出书也没问题
@xiaomin8
这两位一言难尽
要细说的话,应该是内政多于外交了
就顺着时间的历程来说吧
想起了朱公当箴言的一段话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
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他的确是做到了
殊不易
第一个说上面那段话的人是明初的曹端
曹端,渑池人
生活在明朝最强盛的永宣时期
从秀才到乡试第二,会试副榜第一
走上仕途,几十年为官清廉有为
知府郭晟向他请教治理政事的方法
曹端的回答就是“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明朝的官员薪水低得可怜
曹端死在任上,死后无钱归葬家乡
霍州百姓出资将他留葬在本地
当时的霍州百姓连买卖都不做了,
街巷中充满哭声,连小孩子们都痛哭流涕
活在人们心里,应该就是这样了
一个人要在把握有权力的几十年里
克己慎独,真的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所以西方人才会说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不过不论其他人怎么做,坚持自己的操守
这样的人一直都存在
嘉靖三年,有一个叫郭允礼的县官
把这段话丰富了下,并铭刻在石头里
到了清朝,泰安知府颜希深将其作为颜氏家训传诸后代。
颜氏祖孙三代严格遵守“官箴”,连出四个督抚。
他们每莅新职都携碑上任,以警戒自己
(当然铭记此箴言的官员,还远不止以上几人)
很多人说,治理腐败要靠制度,不能靠自律
当然,这话丝毫没有问题,我认同
不然也不会那么多贪官外逃
只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
还是有那么多读书人,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
不受环境影响,虽然把握权力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难道不是文化的力量么?
相比西方的历史,廉洁出于自律,少之又少
说这些丝毫没有要以自律反贪这想法
纯粹感慨一下古人而已
向他们致敬!
郭允礼的碑刻

说完上面这段话,有点后悔了
感觉又可以成为歪楼的话题
贪腐这件事上
今天的西方和古代的西方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而我们却还和过去区别不大
曾经有几十年翻天覆地
到现在。。。
在这个问题,最值得说的是香港
短短几年时间从腐败之都变成最清廉的地区之一
往事并不如烟,不知我们是否能借鉴学习下
@云荒之南 @卡丹裘1985
谢谢关心(*^__^*)
今天忙活一天
吃完饭就睡着了
十点多才醒
好吧,这就继续睡去
明天再来说吧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