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一回顾,818大白兔的成长史

  @__菩提树下__ 
  
  关于突厥,说得也对
  但是冻土分子很讨厌
  说到底,也是美帝豢养出来的
  国会资助,真是应了那个法国议员在08年说的话
  反共反傻了,瞎支持些神马玩意
  拉登还不是他们自己养肥的
  某种意义上说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也是西方国家逼出来的
  我还是先把阿拉伯的部分先发出来
  眼下的时局,明天再来细说
  今天先说历史
  
  
  第十七篇
  
  新天方夜谭------阿拉伯的漫漫统一路
  
  有时候想想,兔国真是个奇妙的存在
  不管怎么折腾斗争,最后总是分久必合
  融合壮大,似乎是几千年来不变的主题
  相比其他文明,算是“幸运”的存在?
  拥有共同语言文字的阿拉伯人
  虽然和我们一样向往统一
  却没有办法实现理想
  
  在太原李二开启贞观时代的同时
  穆罕默德在西方建立了一个可与大唐相匹敌
  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
  我们的史书叫他大食国
  欧洲人叫他萨拉森帝国
  
  这个大帝国很快在宗教旗帜的领导下
  完成了统一,并开始竭力的对外扩张
  甚至把疆域扩充到了我国边境
  统一的国度存在了六百多年
  最终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彻底土崩瓦解
  自那之后,阿拉伯世界就再也没有统一过
  派系林立,内斗不停歇
  (阿拉伯帝国最盛时期的疆域
  东起印度;西临大西洋及与法兰西接壤。
  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
  
  统一的阿拉伯帝国融合了犹太文化,罗马文化,波斯文化
  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伊斯兰教文明
  在文学,天文,地理,哲学,医学各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更不用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重要的桥梁作用
  这可算是阿拉伯文明最灿烂的时代了
  
  
  
  客观的说,
  阿拉伯帝国在蒙古人的铁蹄到来之前
  就已经开始四分五裂了,
  蒙古人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裂的阿拉伯后来又被土耳其人统治
  被欧洲列强统治
  曾经的文明古国成为了和我们同病相怜的“西亚病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大帝国解体了
  很多民族实现了独立
  奥匈帝国完蛋了,奥斯曼帝国更别提
  而在这过程中,
  一个个阿拉伯国家也相继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阿卜杜拉·一本·侯赛因和他老爸与英国人合作,
  在1916年领导阿拉伯部落发动了推翻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大起义
  (下面就简称一本侯了)
  战争结束后,
  在大马士革召开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大会通过决议
  一本侯成为了伊拉克国王
  而老侯家的第三个儿子费萨尔,
  成为了叙利亚的国王
  
  第二年,最爱与英国人对着干的法国人
  占领叙利亚,废黜了费萨尔
  于是一本侯就把伊拉克的王位让给费萨尔
  自己去组建军队,准备和法国人开火
  经过英国人的调停,
  一本侯在第二年去了英国人的另一个统治地外约旦
  (这里原来也可以算归叙利亚)
  同时接受当地酋长的效忠,
  
  二战以后英国人损失惨重无力再控制很多托管地
  于是一本侯趁机宣布自己是外约旦国王
  这个国家后来在1950年改国名为约旦,
  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
  (当上伊拉克国王的费萨尔,在1958年被推翻)
  
  再来说说沙特,
  沙特的第一任国王是伊本•沙特
  (后面就简称一本沙了)
  他走的路子,完全不同于一本侯
  
  一本沙童年的时候,
  家族就遭遇敌人的袭击而被迫流亡科威特
  科威特酋长萨巴赫是他们家族的庇护人,同他们家世代交好
  萨巴赫非常喜欢一本沙,
  经常给他讲讲治国之道政治神马的
  
  等到一本沙二十出头的时候,
  萨巴赫就给了他几十头骆驼几十条枪
  让他去恢复家族的荣耀
  后来的事情,恐怕连萨巴赫都没想到
  此后的三十年里
  一本沙不仅打下了利雅得,还征服了盖西姆,哈萨
  收复麦加,麦地那和吉达
  1932年,一本沙王国的名称由“哈萨与内志及其附属领地”改为沙特阿拉伯
  以沙特家族为核心的现代沙特王国正式建立
  (当时建国,也不是全部依靠武力解决,更便捷的办法,是娶妻
  一本沙同志为了联合所有分散的部落,不断的娶人家的闺女
  前前后后娶了三百多个,儿子生了四十三个,孙子更多
  整个沙特王室成员几万人,亲王5000多个,可谓世界上最庞大的一系)
  
  建国不易,建设更难,
  没发现石油之前的沙特欠了一屁股债
  凝视一望无际的瀚海沙漠,国王一筹莫展
  他期待这沙漠下是了不起的石油资源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正确
  美孚石油用3.5万枚金币换来了93.2万平方公里领土66年的租让权
  找到第一块油田,美孚公司只花了三年
  再三年后,二战爆发
  
  一本沙对战争采取中立政策
  但石油的诱惑让作战双方都在拉拢这个新建的王国
  日本人送来了国王酷爱的武士盔甲
  (可惜那尺寸国王根本穿不下去)
  德国人要扶植一本沙做“阿拉伯之王”
  一本沙始终无动于衷
  二战之后,因为他的“无所为”
  英美两国都给予沙特大量支持
  美国保证长期给予沙特王室支持,安全和稳定
  沙特则保证长期提供美国石油
  此外,美国还获得了自由使用波斯湾港口
  租用空军基地,在沙特驻军
  修建横贯阿拉伯半岛输油管道等权利
  这种“石油换安全”的模式一直维持到现在
  
  

一本沙同志,世界上最庞大王室的缔造者

  在阿拉伯国家中
  有七个是君主制
  其中沙特和阿曼实行君主专制,
  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和摩洛哥实行君主立宪制
  一个准君主制,阿联酋,
  七个酋长国的联邦君主制
  本来巴林和卡塔尔也考虑过加入阿联酋
  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独立建国
  
  仔细留意下大家不难发现
  这些君主制国家大都政局稳定,经济状况比较好
  上个世纪中东60多次军事政变,
  没有一次发生在这些国家
  连成气候的叛乱都没有
  (眼下的巴林,后面另说)
  
  一方面,这些国家相对亲西方
  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好
  自然缺少动乱的土壤
  (话说今年年初,科威特还给全国公民发红包来着
  每人能拿1000第纳尔,人民币23400块左右
  同时还能免费享受13个月的米,面,油等基本粮食的供应
  这还不是稀奇事,逢年过节啥的,经常发钱来着)
  
  
  除了君主制国家之外,
  其他阿拉伯国家在搞什么制度呢
  他们在搞社会主义,阿拉伯的社会主义
  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苏丹和利比亚七个国家,
  先后宣布奉行阿拉伯社会主义,并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这个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党派,复兴社会党
  这个党派很长时间统治了叙利亚和伊拉克
  他诞生在阿拉伯国家中最热爱革命的叙利亚
  叙利亚差点成为了阿拉伯世界里第一个共产国家
  它是唯一一个把党的领导写入宪法的阿拉伯国家(复兴党)
  也是政变次数最多的国家,记录是三年五次
  叙利亚为毛这么能折腾呢
  看看历史就知道答案了
  压迫与反抗,分裂与统一
  
  历史上的叙利亚,从古罗马时期到现代,
  先后被罗马、拜占廷、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统辖
  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人拿叙利亚人当炮灰,加上血腥镇压
  后来费萨尔带着义军由阿拉伯半岛北上
  和英国人一起,帮叙利亚人赶走土耳其人
  费萨尔当上叙利亚国王
  而这时叙利亚沿海部分和黎巴嫩由法国控制
  另一部分才是费萨尔的管辖范围
  
  第一次叙利亚国民大会在大马士革召开
  大会要求承认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叙利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欧洲人自然置若罔闻
  并且决定叙利亚黎巴嫩由法国人委任统治
  (注意,在此前,黎巴嫩也可以算是叙利亚的一部分)
  法国人要求费萨尔无条件接受法国的委任统治
  
  激战之后,费萨尔被废黜,
  叙利亚黎巴嫩落入法国人之手
  法国当局把叙利亚,黎巴嫩分成几个独自为政的区域
  由法国高官决定一切,取缔政党,掌控经济
  同时要求叙利亚人说法语,不说阿拉伯语
  因而统治期间各地武装起义不断
  二战期间,叙利亚黎巴嫩落入德国之手
  二战之后,两国先后宣布独立
  而此后的六十年里,叙利亚拒绝承认黎巴嫩
  因为在叙利亚人心里,黎巴嫩是叙利亚的一部分
  
  
  黎巴嫩人却不这么认为
  黎巴嫩地处叙利亚以色列之间
  纵贯南北的黎巴嫩山脉将西部平坦的沿岸地带与东部的山区隔开
  这样的先天条件,
  让黎巴嫩人的活动多是面向地中海,与西方联系更密切
  
  黎巴嫩人在6世纪接纳了基督教马龙派
  这种宗教信仰在土耳其人统治的时期也不曾改变
  后来又在法国人的统治下保存延续
  当然也有部分黎巴嫩人接纳伊斯兰教德鲁兹派教义
  但总体来说法国人的影响还是更大
  这导致黎巴嫩演变成一个中东最特别的国家
  
  不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阿拉伯语,和英语法语共存
  只有一半人口信奉伊斯兰教,这还分了几个派别
  有四成人口信奉基督教,这也分为几个派别
  众多的教派林立,
  让黎巴嫩内战不断,外部干预多多
  让他们和叙利亚统一,无异于缘木求鱼
  直到08年,两国才真正握手言和
  和平来之不易
  在所有中东国家中,
  叙利亚是最敌视西方世界的一个
  除了被分裂国家之痛以外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这里得插播下埃及,才能说得清楚
  
  古埃及咱就不说了,扯太远
  埃及在1517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
  后来英法两国轮流争夺埃及
  拿破仑占领过埃及
  1854年,法国获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许可权
  1857年,英国取得修建亚历山大经开罗到苏伊士铁路的租让权
  这两国的资本不断侵入埃及的各个经济部门
  买土地,办企业,建银行
  实际上控制了埃及的政治,算是半殖民地了
  
  1882年,英国人索性扯下最后一块遮羞布
  直接出兵占领埃及
  将苏伊士运河纳入自己的军事管制之下
  1914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沦为保护国的埃及当然任由英国人折腾
  英国人在埃及大面积种植棉花
  让棉花出口占据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
  而埃及原本占优势的粮食种植,
  大幅度缩减到不能自给自足的程度
  更不用提什么工业了,
  埃及就是英国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不断的反抗运动,
  让大英帝国在1922年不得不承认埃及独立
  但事实上还是保留了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
  直到经历了两次大战的折腾
  埃及才真正废除君主制,成立埃及共和国
  那埃及和叙利亚有什么密切的关联呢
  这要从一个共同的理想说起
  建立大阿拉伯联邦
  (萨达姆同志和卡扎菲同志也有这理想来着
  话说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关系
  也类似叙利亚和黎巴嫩)
  
  
  接下来,就要介绍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了
  就是二战之后,阿拉伯人的两种倾向
  开明专制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埃及总统纳赛尔,
  就是第一位阿拉伯人盼望的“正确独裁者”
  纳赛尔在二战后组织反政府军团,
  成功的在1952年发动政变
  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共和国
  但这并不是西方人概念的民主国家
  而是一种开明专制的独裁政体
  
  纳赛尔在埃及实施“阿拉伯社会主义”
  政治上一党说了算,经济上工业国有化
  征收了英法两国在埃及的企业,包括苏伊士运河
  本民族的私人企业也国有化
  大地主必须把部分土地拿出来分给没土地或土地少的农民
  甚至一直被歧视的妇女也有了平等权力,能上大学
  
  纳赛尔是个“泛阿拉伯主义”的信奉者
  他认为整个阿拉伯世界最终应该走向统一,
  形成一个大的阿拉伯联邦
  这个阿拉伯联邦政教分离
  只要是说阿拉伯语的,不管你什么民族,什么信仰
  大家都是阿拉伯联邦的成员
  这是终极目标
  而在此之前,必须先实现初级目标
  把埃及建设成一个富强的国家
  再收回被占领的巴勒斯坦
  最终建立统一的大联邦
  
  
  为了走好第一步
  纳赛尔学习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重工业,国防工业优先
  当然这个社会主义充满了埃及特色
  不结盟,不亲美,不亲苏
  (事实上后来还是不得不亲苏了)
  
  另一方面,纳赛尔计划歼灭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
  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大国的支持
  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美国支持以色列,那么埃及就投向了苏联
  苏联也在中东寻找战略伙伴
  于是很快,苏联成了埃及的军火供应国
  
  在苏联的武装下,
  埃及的空军和装甲部队有了明显的加强
  纳赛尔在一段时间内,成了阿拉伯世界的偶像
  亲美的阿拉伯国家禁止出售纳赛尔的画像
  人们就从黑市买来挂在家中,
  一个居住在普通平房里的总统
  没有绯闻,没有存款
  他只有一个关于埃及和阿拉伯的梦想
  他的演讲感动了无数的阿拉伯人
  很多阿拉伯国家都期待自己的国家与埃及合并
  接受纳赛尔的领导
  而第一个成功合并的国家,就是叙利亚
  
  叙利亚人被这样的演说深深的打动了
  “我们在与西欧列强和以色列双方作战。
  西欧列强制造了以色列,侮辱了我们阿拉伯民族,
  而且更有甚者,不管在1948年以前还是以后,
  西欧列强对我们阿拉伯人一直视而不见,
  对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权利,从未给过一顾。
  我们要教会西欧人,那些愚弄我们、侮辱我们、践踏我们权利的西欧人,
  懂得尊重我们阿拉伯民族,认认真真地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对手。”
  
  阿拉伯人最接近实现统一梦想的时刻
  恐怕就是那一时间段
  在埃及和叙利亚谋划联邦的同时
  伊拉克的复兴社会党也掌权了
  而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复兴社会党原本就是一个组织
  前面说过,组织1953年在叙利亚建立
  伊拉克和叙利亚,这两块土地
  是千年来阿拉伯半岛最繁荣的区域
  如果再加上埃及,还有已经合并的也门
  一个大阿拉伯联邦呼之欲出
  
  
  可惜,希望只是昙花一现
  埃叙联邦没有迎来伊拉克,反倒先散了伙
  其后是以色列,
  不能忍受阿拉伯联邦的诞生
  于是在1967年,对埃及发起突袭
  几天之内就摧毁了埃及十几年来装备起来的空军
  占领了整个西奈半岛,军事上的惨败
  粉碎了阿拉伯人的梦想,也打垮了纳赛尔的健康
  三年之后,纳赛尔心脏病发去世
  几十万人为他送葬
  阿拉伯人的复兴,统一
  转眼变成看不到希望的一片渺茫
  
  那个时代,是泛阿拉伯主义的时代
  卡扎菲和萨达姆都曾经试图继承纳赛尔的衣钵
  打造一个大阿拉伯联邦
  但资历,人品和威望,与纳赛尔无法相提并论
  最让人难受的一幕出现了
  泛阿拉伯主义被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代替
  
  这两种主义差别很大
  泛阿拉伯主义是非宗教性的
  目的是建立一个政教分离的联邦国家或国家邦联
  强调不分宗教信仰,不论民族血统
  只要说阿拉伯语的,都是一家子
  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则是宗教性的
  目的是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强调不分国家,不论种族,不论语言
  只要信奉伊斯兰教的都是一家人
  前者是以语言,文化为基石
  后者是以宗教为基石
  萨达姆是前者
  而阿富汗的塔利班是后者
  
  1960年以前,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少数派,没有多少支持者
  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这一派别迅速抬头
  出现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这样的原教旨主义国家
  (拉登就是这一派的信徒)
  连已经世俗化的埃及,都受到很大影响
  放弃了原来已经男女平等同权的法律,回归“传统”
  
  之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做民族解放战争
  所以成立于六十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叫“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而成立于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组织,叫做“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
  从为人而战,变成了为神而战的“圣战”
  这是阿拉伯人对国家政治的失望
  继而在神的旗帜下寻找解脱的心路历程
  
  
  了不起的纳赛尔,他打造了一个阿拉伯联合王国
  虽然很短命,没有成功联合伊拉克
  但他领导的时代,是阿拉伯民族
  最有希望的时代

  中东地图
  埃及,也门,叙利亚,曾经走到了一起
  黎巴嫩占据着叙利亚边上的小小一隅

  地图没有发上?

  明天来继续8
  巴以问题,卡扎菲
  和现在的中东局势
  
  
  @君灵子 
  
  一个大一统的阿拉伯世界,基本是不可能的
  那些君主制的不会参加
  但一个非政教合一的阿拉伯联合国家
  埃及加叙利亚加伊拉克还有巴勒斯坦
  我个人的感觉,是对我们有利的
  兔国,还不是美国那地位
  谈不上把人家分而治之
  我们本身就是世界上发展中的一极
  多极的世界才符合我们的利益
  有以色列在,我们和阿拉伯人就不是敌人
  (东突,是突厥人,和阿拉伯没关系
  出钱支持的也是老美他们
  就算有基地组织出力,那也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
  把阿拉伯人逼向原教旨主义,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loveusol 
  
  以色列是坑爹,今天就来慢慢8它
  那个对兔国人多好的帖子,纯粹胡扯
  完全不实,说是相反也不为过
  额,可真是别有用心了
  
  另外,或者是东突把大家搞怕了,
  有心理阴影了
  论坛上甚至对回族,
  整个伊斯兰教负面印象都很深
  这是很不好的倾向
  一会也来细细说下(*^__^*)
  
  
  @请叫我刘先生 
  
  刘先生的回复永远是看到这里
  我现在看到哪个贴有这四个字就想到你的ID
  (*^__^*)
  额,来晚了,
  想了半天又加了新内容
  先来简单8下宗教问题
  这样有助于大家理解关于以色列犹太人
  和欧洲人阿拉伯人的恩恩怨怨
  
  把宗教问题简短的说个明明白白真不容易
  希望可以让大家了解大概的来龙去脉
  (本人对宗教的了解是知识兴趣,不是信仰崇拜
  如有不敬不妥的地方,希望有信仰的童鞋包涵见谅)
  
  三大宗教的因果
  
  今天兔国的百姓,
  大多对基督教印象不算太坏
  不管信不信,
  也凑凑热闹过个圣诞节啥的
  也有结婚想去教堂行礼,临时信教的
  而对伊斯兰教,
  除了本身是穆斯林的之外
  往往感觉有些异样,
  比如通婚时的顾忌
  再就是国外恐怖分子留下的坏印象
  不少人就直接说这是很“可怕”的宗教
  其实绝大部分对宗教没兴趣的童鞋不知道
  基督教,伊斯兰教,根本就是同出一源
  上帝就是真主
  不过是称呼不同,
  就像香港人管奔驰叫平治一样
  而以色列人的犹太教
  更是这两者共同的源头
  《古兰经》与《圣经新约》基本翻版于犹太教的《圣经旧约》
  简直像是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
  核心思想和架构大同小异
  
  让我们先来理清下同人的不同名字
  基督教的亚当,伊斯兰教的阿丹
  (下面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一对应)
  夏娃-------好娃
  诺亚-------怒海
  约瑟夫---------优素福
  摩西--------------穆萨
  圣母玛利亚------麦尔彦
  耶稣----------------尔撒
  亚伯拉罕-------易卜拉欣
  (注意,这人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
  
  犹太人的群体,原来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上
  也是一个游牧民族,
  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就是游牧的人)
  根据他们的《圣经旧约》所说
  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就是易卜拉欣啦,
  原来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在现在的伊拉克南部)
  后来慢慢迁徙到迦南地区,
  也就是现在的巴以地区
  他有两个儿子,老婆生的小儿子以撒就是犹太人的祖先
  而他之前和侍女生的大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发音伊斯玛仪)就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换句话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缘很近)
  基督教则认为,是以撒的两个儿子,
  长子以扫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次子雅各是犹太人的祖先
  不管怎么说,总是两兄弟就对了
  
  既然如此,那争端从何而起呢
  耶稣
  在耶稣出现之前,是没有基督教的,
  只有耶和华,那是犹太人的神
  耶稣传教的时候,自称(或者被称)是耶和华的儿子
  并与耶和华合为一体(这是基督教认为的)
  但犹太人不认这个观点,并被犹太人认为是异端
  于是耶稣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耶稣死了,他也没有就此成神
  信奉他的人们没在耶路撒冷找到立脚点
  只好跑到神马塞浦路斯,叙利亚,埃及,罗马这些地方去传教
  这帮人造就了日后的基督教
  (这里说的基督教是广义的基督教了
  也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什么的)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
  基督教曾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
  犹太教从来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
  他们一直等着救世主的来临
  (这让信耶稣那帮人非常恼火)
  
  
  五百多年后,一个叫穆罕默德的人出现了
  他在山洞中冥想时候,
  自称遇到了耶和华传递信息的天使加百利
  天使把《古兰经》传给了他
  
  基督教由犹太教分出,
  伊斯兰教由基督教分出
  穆罕默德传承了基督教,承认耶稣
  但他只认为耶稣是耶和华派来的先知,并不是耶和华的儿子
  而他自己,也是先知,是耶和华选出的最后一位先知
  所谓“封印至圣”就这么来的
  
  穆罕默德认为犹太人亵渎了上帝,
  也就是真主传给易卜拉欣的纯正信仰
  所以真主才又派了耶稣来重新传递真正的信仰
  可是后来基督教也玷污亵渎了纯正的信仰
  (当时欧洲正黑暗的中世纪呢,确实如他所说)
  因此真主才又给启示于他
  作为最后一位先知传播最纯正的信仰
  
  几十年后,阿拉伯帝国诞生
  一百年以后,这个帝国横跨了三大洲
  一时之间,把基督教在这一地区给压缩成了打酱油的
  尽管后来阿拉伯帝国不行了,
  但这个地区还是牢牢被这种信仰统治
  于是打来打去,十字军东征,最后都无果而终
  这两小的打得死去活来,犹太人在干嘛呢
  更惨,四海为家,漂泊中
  
  
  
  作为三教源头的犹太教为甚么混得这么悲催呢
  还是要从教义入手
  和伊斯兰教不同,
  犹太人对耶稣,连先知的地位都不给
  更别提什么是救世主了
  
  这等于告诉信基督教的教众
  你们的经书,是赝品,假货,编出来的
  而只有他们自己才是上帝的选民
  除了犹太人,谁也别想得到拯救
  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完全不同
  犹太教不传教
  判断你是否犹太人的标准就是你的老娘是不是犹太人
  (也有老爹说,和父母双方之一即可说,
  但持这种理念的人数很少,基本被忽略无视了)
  只要母亲是犹太人,
  不管她子女信啥,都被承认是犹太人
  (换句话说,你就是嫁给犹太人,
  娶了犹太人,你也没资格信他的教
  得到拯救,不过,你的孩子就有机会了,⊙﹏⊙b汗)
  
  而基督教则承认犹太教的圣经,称为旧约
  这表示基督教承认犹太教所有的经典和先知,承认犹太人的神
  但讨厌迫害犹太人的缘由,是犹大出卖了耶稣
  明明旧约预言救世主到了却不承认
  
  犹太人认为,耶稣本来就是犹太人,
  竟敢自称是神的儿子,死了活该
  这个理念,对基督教徒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客观的说,基督教要比犹太教来的开明
  基督既是天父又是神子,
  从保罗开始宣称“因信称义”
  每一个人只要你愿意信仰基督耶稣,
  你就可以得到拯救
  宗教改革后,则更进一步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交流
  甚至不必通过上帝的经纪人教会组织
  因此,基督教的势力逐渐壮大
  对犹太教的围堵,也越来越严重
  
  
  而伊斯兰教表现得比前两者更包容
  他们认为三个教的神是同一个神
  承认犹太人和基督徒都是有经人
  (犹太人古代也不吃猪肉的)
  亚伯拉罕,摩西,耶稣都是真主派来的先知
  是合法的,
  但他们都是人,不是神,没有法力
  基督教认为耶稣有神力这是错的,
  他们的经典被篡改了,信仰误入歧途了
  把耶稣当做神,是渎神,
  不应该的偶像崇拜
  在伊斯兰教中,
  真主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令人敬畏的。
  除了神,没有任何人具有神性,
  就算是他们伟大的先知穆罕默德
  那也只是人,不是神
  
  基督教则认为,耶稣就是弥赛亚,没有死还会再来
  哪有什么封印使者,伊斯兰教纯属扯淡
  对于犹太教来说,基督教是扯,伊斯兰教更扯
  
  好了,宗教方面的瓜葛就说到这里
  接下来说历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