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街第三部——《危机边缘》

  第八节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NPD”也盯上了这个计划,这是凯瑟林内心所深藏那个秘密计划获得的最好的机会。
  在获得了自己的身世后,凯瑟林和很多“希特勒孩子”的后裔一样,开始将希特勒时代的约瑟夫·门格(Josef·Mengele)被人称为“死亡天使”的尊称为“父亲”。
  因为正是这个纳粹党卫军医师策划和实施了“希特勒孩子”计划。
  客观上说,门格勒是纳粹集中营最凶残和最冷酷的屠杀实施者,他以毒气和活体解剖杀害了难以统计数量的犹太人;但同时,他在人类遗传基因学方面的研究也使得当时的人体基因和形态学的各种研究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当然他的众多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各种极为血腥和残忍的活体实验基础上的。
  二战后期的DNA研究成果有相当的研究是参考了门格勒的研究报告,门格勒也是侥幸逃脱了盟军追捕的纳粹战犯之一。战争结束后,他先是使用假名隐匿在德国,然后逃亡至南美洲不同国家居住,直到意外溺死在巴西,对遗体的DNA测试才确认了他的身份。
  二战时期,门格勒就涉及了基因遗传学,他利用自己掌握的遗传和基因知识,试图建立一个纯粹血统的雅利安人世界。
  为此,在希特勒支持下,他秘密招募了大批德国和北欧的金发碧眼青年进行“希特勒孩子”实验,孕育和抚养了超过数万名的所谓“纯粹雅利安人”,但是战后这些人以及子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反而被有些左翼团体斥责为没有父母的“实验怪胎”,有的“希特勒孩子”不得不隐姓埋名,甚至背井离乡,这样环境下,就有相当多的“希特勒孩子”后裔非常自愿的加入了“NPD”(新纳粹),他们抱怨这个世界被贪婪的犹太人和异族人给弄得混乱肮脏,希望有机会可以去掉这些可恶的“寄生虫”,将世界还给他们这些纯粹的“雅利安人”。
  作为“纳粹公主”,“父亲”心愿就是凯瑟林的心愿,这个世界的各种纷争和丑陋的一面让凯瑟林受够了,在现实世界里,她只是名普通的历史老师,毫无改变世界的能力和机会。
  但是,安藤似乎给她送上了一份大礼,让她无能如何都不能拒绝和放弃的大礼。
  于是,表面上,她很配合地按照安藤的请求派出了两名经验丰富的“钢盔团”去护卫李怀明登机起飞,但是暗地里,她悄悄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她获悉M航的机长Daniel是经常飞M国至中国航班的机长,而他离婚后,有个19岁的女儿在法国留学,女儿几乎是机长Daniel的一切。
  凯瑟林派人很轻易控制住了Daniel的女儿,并联系到了Daniel,威胁他要服从“NPD”的指令,他们有个计划需要Daniel帮助一起实施,计划成功话,不但Daniel的女儿可以获释,Daniel父女也会得到足够他们父女在欧洲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的酬金。Daniel因为早年丧妻,性格十分抑郁,他也厌倦了在M国的生活,犹豫许久,最终表示愿意协助“NPD”完成计划。
  有了Daniel的配合,凯瑟林兴奋异常,她的计划就是制造一起空难事故,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李怀明转移走,她来找最好的生化方面的专家从事病毒研究和疫苗开发的工作,在她的团队里,这样的人才不在少数。
  按照她的计划,飞机将正常起飞,飞机上有他的人看护着李怀明,但是机长Daniel在飞机即将进入中国空防领域前就开始转向飞行,因为他事先不但对飞机的飞行仪表做个手脚,对飞机的增压系统也做了手脚。
  按照计划,他会故意将飞机迅速抬升到近两万米的高空,飞机一般随着飞机高度的上升,飞机的增压系统会缓慢的给飞机增压,使飞机上的旅客不至于因为高空压力小和氧气不足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果在高空机舱失压的话,由于机舱里的氧气外泄和压力减小,会使旅客在瞬间身体膨胀、缺氧窒息从而逐渐的失去意识,波音777-200飞机的氧气储存一般只有10分钟时间,只要在超过2万米的高空飞行约15分钟,除了那两名事先有准备的德国人会按照计划从机长事先藏在他们座位下找到迷你登山氧气瓶,这种氧气瓶大约可供20分钟左右氧气。飞机上乘客几乎全部都因氧气面罩氧气耗尽而陷入昏迷中。
  飞机这时再逐渐降至低空,避开一些国家的雷达监控,低空直飞目的地。。
  目的地是印度洋一处俄罗斯的废弃基地,那里只驻守了约一个排的兵力,大部分都被凯瑟林买通了,少数几个到时也会被其他人控制住。
  飞机只是临时降落在这个基地,凯瑟林会派一架轻型飞机提前守候在那里,等她的人将李怀明弄出,机长Daniel再将飞机设置为自动驾驶模式,但是输入的目的地却是印度洋的某个深海位置,人为地制造一起空难事件。
  等世界反应过来,飞机早已葬身深海中,而他们早乘坐飞机返回了欧洲。
  这个计划,可谓既毒辣又阴险,而客机这般“过山车”式的飞行计划,也只有当过战斗机飞行员的Daniel可以应付了,为了万无一失,Daniel还自己在家添购了一台高级的飞行模拟器,多次模拟可能实行的计划。
  至于,副驾驶Mahathir,Daniel,Daniel根本没放在心上,这个纨绔子弟,只知道到处泡妞,专业技术也不扎实,到时找个机会将他支开到客舱,锁上驾驶舱,让他和那些乘客一起见鬼去吧。
  202X年3月8日晚8时许,一架湾流G750公务机正急速向西南方向飞驰,目的地正是位于印度洋上的某种俄军废弃的军事基地。
  飞机上,徐度盯着满是DNA结构图和细胞分子的电子屏幕,当他知晓这是李怀明的血液样本时候,他十分惊讶地询问身边的露露,李怀明不是失踪了么?又如何有他的血液样本呢?
  露露解释道:“哦,是这样的,当时李怀明逃脱时候,可能因为不慎,手臂被基地建筑的一个金属构件给刮伤了,流了一些血在雪地上。后来我们的人在地上采集了这些血液样本,并将全部资料传输给了我们。”
  邱队长看了看屏幕,有些迟疑,他带着请教的口吻询问徐度:“徐老师,你说这些血液样本会不会因为在户外暴露时间过长,有污染呢?会导致化验的结果与实际有偏差?”
  徐度仔细询问了露露当时采集时候的环境以及气象条件,他感慨地点了点头,然后抬起头告诉邱队长:“南极的环境十分特殊,这种高寒地区,也是最洁净的环境。洁净到什么程度呢,我说个故事啊:早几年有一国科考站来了运输船搬运物资准备到科考站,但是因为操作不慎,吊机将一名工作人员撞伤,造成大出血,雪地里流了一地的鲜血,当时这个工作人员就不行了,急需输血,但是因为他的血型有点特殊,考察站根本没有合适的血型,再派人从大陆运输来,根本来不及了,万般无奈下,考察站的医生就将伤者滴洒在雪地上的鲜血整体收集起来,然后进行提取过滤再输血给这个伤者,据说伤者这才因此获救。”
  “真的假的?徐老师?”徐度的故事太匪夷所思,周围几个年轻人显然有些不详细。
  “真的假的,你们自己去想,但是起码这个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南极大陆有多洁净,因此如果你们的人操作程序没有问题话,是可以完整获取对象的血液样本的。”徐度对邱队长的疑问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徐度回复完,没理任何人完全沉浸在对李怀明血液样本的细胞分子图研究中,他呆呆看了很久,仿佛想起什么,抬起头,急切地对邱队长说:“邱队长,我向麻烦你个事情。”
  邱队长不知道徐度意思,连忙回复:“不必客气,徐老师,我的任务就是配合您,您说吧,什么事情?”
  “能否帮我详细调查下李怀明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习惯么?最好就是他平时喜欢做什么?吃什么?”
  “哦,没问题,包在我身上。”邱队长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是什么重要的请托,没想到是这么个小事情,其实不要徐度吩咐,这些工作他的同事应该早调查的清清楚楚了。但是为了显示慎重,他还是严肃的答应了下来。
  “队长,还有半个多小时我们就要到达目标地了。”大鹏看眼窗外,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军用北斗平板,抬头冲着邱队长提醒了一句。
  大家这才缓过神,有的扒着舷窗向外眺望,有的打开自己的导航设备开始定位。
  这架飞机因为采用的矢量发动机,属于小型超音速客机,速度很快,大概5个多小时就到达了位于印度洋北部。
  邱队长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圆形的坐标尺,在一旁比比划划起来。
  徐度有些好奇,如今都是数字化时代了,怎么这个邱队长还在使用这种老式的航空尺?
  邱队长有些得意地向徐度介绍,这是把国产的E6B领航尺,也叫飞行仪,当年他学开飞机时候,他们还没有那么先进的导航设备,都用这家伙进行空中、地面领航计算以及各类航行数据,这是他们那时飞行最不可缺少的计算工具。
  徐度有些好笑,他觉得这可能正是当初我们设备落后,技术不如人的最直接证据了。
  可能徐度的不以为然态度让邱队长有些不快,他冷冷地说道:“我知道你们都习惯使用了高科技的玩意,但是在战场上,如果这些玩意失灵了没电了,怎么办,仗还打不打?最靠得住的还是这些看上去最笨最原始的工具。”
  邱队长的话让徐度心念一动,他似乎联想起什么,但是一时脑子有些混乱,无奈地摇摇头,又开始思索起面前的一堆细胞图了。
  其他几个人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起自己的行李,他们每个个人都有个战术背包,里面分别装有一些电子设备和小型的检测仪。
  邱队长看见大家整理的差不多了,默默地从一旁的地上拎起个银色的金属箱放到桌上,在众人注目下打开,里面是几把国产NP34 9mm手枪,枪弹分离嵌在箱子里的硬塑包装上。
  徐度有些惊异地看着邱队长从箱子里掏出一把手枪,熟练地装上弹夹,拉了下枪栓,关上保险,反转枪口后笑眯眯地递给了徐度,徐度慌乱地倒退了几步,连忙摆手“不要,不要,我不会用这个!咱们不是真的要去打仗吧?”徐度心有余悸地问邱队长。
  见徐度如此紧张,其他几个年轻人开心地笑了起来,大鹏上前二话没说,学着邱队长样,取起手枪,细心地检查下了弹夹,然后装进枪内,箱子里还有一堆快速枪套,他随手捡了一个,将手枪装了进去,搁在自己面前。
  其他几个人也没客气,上前各自摘下手枪,有的检查了枪膛,有的则熟练地拆下枪机、套筒座,认真地检查里面的所有部件。
  徐度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那什么?你们都是当过兵的么?”惹得所有人再次开怀大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