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勿惊龙(日薪八千拿命换,记录我当珍珠潜水员的日子)

  杜志发冲大门里头望了望,说:“这些年见倒是见过不少道观,在澳洲时,还去过一座供奉黄大仙的,但供奉阎王的庙,还真是头一次见。”
  梁丕说:“甭管是供哪位大神,什么大仙,一个地方只要能请到一方神祗保佑,就是福气了。阎王怎么了?阎王可是管人生死的,我还想求他保佑呢。”然后,转头朝四周看了看,“咱们八成是找对地方了,如果后面的黄泉洞不是通向十狱阎殿的话,这里又怎么会叫阎王庙?”
  几人边说边朝里走。
  这庙除了看起来阴森恐怖,但说实话,建筑布局倒十分齐整威武,一点不显落魄,反而很是气派,而且庙里树木成荫,除了老松苍柏,还有几株两人抱粗以上的银杏,没个几百上千年长不成。
  我们走进一座偏殿中,里面有位道长,见到我们后打了个稽首。梁丕连忙回了个礼,这时杜志发没头没尾地突然冒出一句:“哎?怪了,这里不是庙吗?怎么住的却是你们道士,不是和尚?”
  道长微微一笑,也不生气,说到:“谁说庙就一定得是和尚?城隍庙里不也是道士?本庙主祀东岳大帝,是道教的神,那在这里侍奉的,当然是道士了。”
  杜志发听得迷糊,继续问:“东岳大帝和阎王怎么就联系上了呢?不是叫阎王庙吗?”道长朝殿里立着的十座神像指了指,说:“阴曹地府一共有十个阎王,每个阎王都有一座殿,称作十殿阎君。我们常说的阎罗,其实只是第五殿的阎王,即阎罗天子——包拯。而东岳大帝主管世间一切生养大权,阴曹地府自然归他所管,乃十殿阎君的上司。所以本庙虽叫阎王庙,但主祀东岳大帝,副祀十殿阎君。”
  杜志发走到第五个神像前,转头说:“老梁,我记得在下面时,你也说过这包拯是第五个阎王。”
  见他嬉皮笑脸的模样,道长说:“你在这阎王庙里可不要大声喧哗吵闹,小心惹到神明,登时要你的小命。”随后接着说:“包拯因为公正严明,死后本是阴曹地府第一殿的阎王,但后来可怜屈死之鬼,屡屡放回阳间让他们伸雪,所以被贬到第五殿。”
  赵金生朝杜志发瞪了瞪眼,他这才稍微正经起来。随后梁丕说:“道长,我们想打听一下,庙后面的地下溶洞怎么走?我们想去看看。”
  道长一听,神秘地说:“我劝几位不要过去,那洞里通向阴曹地府,人进去,会被拉进黄泉的。”
  我故意问到:“拉进黄泉?这话怎么讲?”
  “当年张士诚有一部二万人马,逃进洞里,唯一的出口被朱元璋派兵在外面死死围住,整整九九八十一天,按理来说,里面的人马都该死透了,谁知最后进去一看,这些人马全都消失不见了,人们这才晓得,他们是全被拉进黄泉里去了啊。”说到这里,道士向前探出身子,稍微压低一点嗓子说:“而且一直流传个说法,东岳大帝要重修阎王殿,因此才要了这二万人马,拉进阴曹地府当鬼卒呐。”
  杜志发呵呵笑了起来,说:“感情跟秦始皇抓壮丁去修长城一样啊!嘿嘿。”
  道长连忙做个手势,说:“有事没事可千万别拿阎王爷开玩笑。指不定牛头马面过来,牵住你的魂就走,这人说死可就死了。”
  我说:“道长,我们几个是科考队打前站的,大部队后面马上就到,所以得先去看看。您还是给我们指个路吧。”
  道士依次看了看我们四人,最后有些不情愿地说:“生死有命,你们要去便去吧,怪不得贫道未曾提醒。”然后伸手指向北面,“过了后面的正殿,有扇小门,从小门出去后不远就是一片很大的林子,黄泉洞呢,便在林子中央,树丛最密的地方。”
  梁丕有些兴奋,说:“那里真叫黄泉洞?”
  “里面是黄泉,那还不叫黄泉洞么?”道长一边说,一边抬脚跨出偏殿,正准备走时,又停下步子,“你们知道为何黄泉洞未曾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么?”
  我们摇头不知,道士继续说:“因为那洞,拿棒子赶着人进去都不进。不要说人,连动物都不敢进。猪牛羊,狗猫鸡鸭鹅,你就算硬牵着它们进去,只消一松手,就会没命似的往外逃,牵到黄泉边上,连狗都会吓得尿出来。这是实打实的真事,我劝你们一定要想清楚,不要枉送性命。”
  我说:“多谢道长提醒,我们会注意的。能不能麻烦您给我们带个路到后门?”
  “跟我来吧。”
  于是那道士在前面引路,我们几个在后面跟着。杜志发轻声嘀咕着说:“这道士说话怎么文绉绉的?跟古代读书人似的。”梁丕戴着墨镜,一边朝前走,一边说:“说不定他就是从古代过来的。”
  杜志发又当了真,问:“穿越?”
  梁丕在前头说:“开玩笑啊。”
  随后几人向北来到正殿,当中乃是一座高大威严的东岳大帝神像。我说:“东岳大帝除了是十殿阎王的上司,本身也是泰山之神吧?我记得古代的皇帝,经常要到泰山拜东岳大帝的。”梁大红说:“东岳嘛,自然是泰山了。”
  我低头想了想,说:“泰山的神——东岳大帝,主管阴曹地府,而咱们现在是从江苏泰兴这里下去,莫非如果不通过望乡台上来的话,十狱阎殿最终能延伸到泰山附近?”
  梁大红转头说:“那也说不定哦,按照我手里的那张地图来看的话,本来就涵盖了山东的地下。”
  杜志发朝四周看看,说:“这阎王庙似乎香火不旺,来的善信也不很多,半天都没见着一个人,怎么整个庙却气派得很?一点不像落魄小庙。”
  道长在前面听到了,停下来说:“早在明朝初年,便已有本庙。但非常小,完全是村里人出于对黄泉洞和张士诚那事儿,说害怕也好,说尊信也好,才筹钱建的,但几无外人来拜,就跟一般村里头的土地庙类似。后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从海外来了一个华人,捐了大笔钱给村里,明言要重修本庙,这才有如今规模。这么大个庙建好后,再加上本来就有黄泉洞,因此虽无法开发成旅游景点,但名气好歹散出去些,因此多多少少周边还有些人来敬香火。”
  我听了咂咂嘴,说:“这人倒是很奇怪啊,捐钱建阎王庙,也真是够性格。”
  赵金生说:“这种人多半是还愿的,天底下最奇怪的就是人的心思,什么想法的都有,人家就认为是阎王爷保佑了他,那你也没辙。”
  这时,道士在一扇小门前站定,道:“从这里出去后朝北走,便是一大片林子,那黄泉洞就在正中间,其中没有现成的小道儿,可能找起来还要费些功夫。”
  听他这么讲,我们也不好意思再说让他带到洞口,于是再三谢过,就从后门出了庙,片刻后开始进入一片阴森森的树林,里面全是上年头的老树古藤,遮天蔽日。虽然地处平原,但不知为何,林子里却坑洼不平。
  野外定向找点是梁大红的强项,几人最初时只是打算往里走着看看,找不到就回江边,等老鬼他们的船到后,再正式出发。谁知跟着老梁,走走停停,不知多久后,眼前竟陡然出现一座巨大的鬼头雕像,单纯的只是一颗脑袋,却足有两层楼高。石像上披着青苔,爬满藤蔓,掩映在阴森的树木当中。而既令人称奇又感到心惊胆战的是,这块巨型鬼头石像的血盆大口,竟是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也就是说,人若从这个洞口进去,就如同钻进了阎王鬼头的那张嘴里。洞口黑幽幽,不透一丝光线。旁边立着一块缺了一角的石碑,上面刻着“黄泉洞”三个字。
  杜志发抬头看着上方的鬼王脑袋,说:“我操,这他妈也太有创意了吧,什么年代的石像啊这是?”梁大红掏出一把匕首,地质学家般的习惯性动作,刮了刮又敲了敲带有青苔的石头,然后再抬头看看,摇着脑袋说:“这雕像可有些年头了,据我估计在明朝左右,结合张士诚的事情,八成应该是朱元璋建大明后,张士诚的后人偷偷来修的。”接着后退几步,整体瞧了瞧,“你们看,这颗鬼头,是由一块巨岩整体雕成,单说这块巨石要运到这儿,就得费多少劲儿?”
  赵金生在一旁抱着双臂,感叹着说:“老梁,你也太牛逼了吧?就用刀子这么刮刮敲敲,就能知道是明朝的?”
  @sweet5201 2016-05-13 22:32:00
  好早啊
  -----------------------------
  哈哈 还行 今天回来的早 多谢沙发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