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孽镜台
听到这儿,我后背凉气直窜。我刚才看到了陈霜,与此同时,杜志发看到了朱瑞,两人虽然不是在梦里,但却在一个同步的真实幻觉中。接着我把刚才我所见到的情形跟杜志发讲了,他同样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好一阵沉默过后,我说:“阿发,这个地方咱们不能再待下去了,一定有诡异,能诱发人产生幻觉。这次算咱们命大,要是再来一次,说不定就挂了。”杜志发点点头,说:“只是我这手,如果没有消炎药的话,一旦开始发烧,恐怕撑不了几天。”
我叹了口气,说:“兄弟,你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没准在发烧之前,咱们就已经出去了。”杜志发点点头,费力地爬起来。我将东西全都装到一块旧布中,打了个包裹,扎到身上,然后扶着杜志发下了船。
外面的雨停了,天色依旧昏暗,两人走到坡顶中央,我最后一次环顾四周,却瞥见正北面的几艘船中间,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之前上来时,由于只顾找船躲雨,没看到。我心里很奇怪,这里竟然有人立石碑?说不定上面写了这是哪里呢!
于是两人走到石碑前,却见白森森的碑面上,刻了几个黑色大字——孽镜台前无好人!配合着周围满坡的沉船,像极了坟地前立的墓碑。这一来,我们惊呆了。孽镜台前无好人?这算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座小土坡叫孽镜台?这个沉船坟场叫孽镜台?另外,又是谁立的石碑?
虽然有太多诡异的未解之谜,但有一点却能肯定,那便是一定有很多人生活在此处,但似乎不在林子里。想弄清楚这是哪儿,如何回去,那就非得找到这些人不可。
带着满脑的疑问和惊魂未定,我与杜志发下了坡,来到林地后,心有余悸地回望了一眼这处沉船坟场,或者按石碑上的说法——孽镜台,然后头也不回地扎入密林。
当置身于一大片未知区域中,确定一个中心点,然后以此为参照物,才不容易重复勘探。所以我们按原路返回,来到原先的小棚子。
杜志发的手又开始流血,我们不得不先停下来,看着棚子里石头上的那几个字“我能回得去吗?”,我的心开始有些颤抖,这几个字,化为一个声音,反复出现在耳边。
杜志发半躺着,说:“林子里没有干燥的地方,所以根本没法生火。如果这里确实有人,那他们肯定在北面,林子以外的山里。”
我看着已经被血迹渗透的布条,说:“我明白,等你血止住了,咱们就往北走。”
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四个鸟蛋早生吃完了,手里没有任何远程武器,打猎也无从谈起。有人会说,怎么不继续爬树掏鸟蛋吃?有些技能不是想练就能练出来的,即便在那种饥饿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不管如何努力,我始终都没能学会爬树,而杜志发手心的血,不知流了多久,最终虽然完全止住,但伤口迅速化脓发炎,爬树也只能望洋兴叹。还有些人说,做弓箭啊,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做弓身的适合木材就难找,其次没有绳子,只有布条,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只是小孩子的玩具罢了。
更要命的是,这里真不分昼夜,永远是一样的光线,所以连走了多久,还是走了几天,都无从分辨。另外,这里降雨极多,两次降雨之间的间隔,不会超过三个小时。鬼雨法螺是死不了了,但是对于人而言,简直就是折磨,虽然脚上有了鞋,但因为长期浸泡在雨水中,最后两人的脚掌几乎全都泡烂。
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尽快穿过这片森林,运气好碰到生活在此处的居民,那些将沉船拉上孽镜台,那些立下石碑的人,遇上他们,或许还有一救。否则,无处避雨、无法生火、没有食物、没有药物,一定十死无生。
在一次靠着树干休息时,我无意中掀开一处落叶,发现下面的土壤上,有许多奇怪的甲虫,虽然极其瘆人,但人饥饿起来,连观音土都吃,所以这种甲虫就成了我们除了雨水以外,仅有的食物来源。
人有时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杜志发的手,真如他最初担心的,因为感染引起了发烧。无论我如何鼓励,如何想办法让他抱有希望,说再坚持一阵子就能出林子了,就会遇到人救我们了,最终,他还是烧到无法继续前进,整个人神志不清,斜靠着一颗树瘫了下去。
该死的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我使劲用手拍打着杜志发的脸颊,想让他醒过来,但徒劳无功,我明白,如果不在极短的时间里找到消炎药,他可能再也不会醒过来。瞬间,强烈的愧疚感涌上心头,我抬头仰天发狂般地大喊,泪水跟雨水混合交织到一起。
这时,忽然从背后传来一阵悉悉吱吱,还有灌木摇动的声音,我惊得身上顿起一层鸡皮疙瘩,连忙转身,只见以我和杜志发靠着那颗树为中心,半圆弧内,出现了七八只超大的蜈蚣模样的怪物,每条都比人长,约有三米,扁平超宽的身体覆盖着金黄色的硬甲,火红的圆头上,一对大如镰刀般的腭牙,不停摩擦着,发出令人战栗的声响。
我站在昏迷不醒的杜志发身边,背靠树干,面对突然出现的这么多恐怖巨虫,惊得几乎窒息,握着四棱刺的手臂不停颤抖。如果只是一条,说不定还有生还的希望,此刻被七八条同时包围,十几二十双锋利腭牙,昂头挥舞着朝向两个肉靶子,看着眼前这一切,绝望占据了我的心头。
听到这儿,我后背凉气直窜。我刚才看到了陈霜,与此同时,杜志发看到了朱瑞,两人虽然不是在梦里,但却在一个同步的真实幻觉中。接着我把刚才我所见到的情形跟杜志发讲了,他同样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好一阵沉默过后,我说:“阿发,这个地方咱们不能再待下去了,一定有诡异,能诱发人产生幻觉。这次算咱们命大,要是再来一次,说不定就挂了。”杜志发点点头,说:“只是我这手,如果没有消炎药的话,一旦开始发烧,恐怕撑不了几天。”
我叹了口气,说:“兄弟,你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没准在发烧之前,咱们就已经出去了。”杜志发点点头,费力地爬起来。我将东西全都装到一块旧布中,打了个包裹,扎到身上,然后扶着杜志发下了船。
外面的雨停了,天色依旧昏暗,两人走到坡顶中央,我最后一次环顾四周,却瞥见正北面的几艘船中间,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之前上来时,由于只顾找船躲雨,没看到。我心里很奇怪,这里竟然有人立石碑?说不定上面写了这是哪里呢!
于是两人走到石碑前,却见白森森的碑面上,刻了几个黑色大字——孽镜台前无好人!配合着周围满坡的沉船,像极了坟地前立的墓碑。这一来,我们惊呆了。孽镜台前无好人?这算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座小土坡叫孽镜台?这个沉船坟场叫孽镜台?另外,又是谁立的石碑?
虽然有太多诡异的未解之谜,但有一点却能肯定,那便是一定有很多人生活在此处,但似乎不在林子里。想弄清楚这是哪儿,如何回去,那就非得找到这些人不可。
带着满脑的疑问和惊魂未定,我与杜志发下了坡,来到林地后,心有余悸地回望了一眼这处沉船坟场,或者按石碑上的说法——孽镜台,然后头也不回地扎入密林。
当置身于一大片未知区域中,确定一个中心点,然后以此为参照物,才不容易重复勘探。所以我们按原路返回,来到原先的小棚子。
杜志发的手又开始流血,我们不得不先停下来,看着棚子里石头上的那几个字“我能回得去吗?”,我的心开始有些颤抖,这几个字,化为一个声音,反复出现在耳边。
杜志发半躺着,说:“林子里没有干燥的地方,所以根本没法生火。如果这里确实有人,那他们肯定在北面,林子以外的山里。”
我看着已经被血迹渗透的布条,说:“我明白,等你血止住了,咱们就往北走。”
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四个鸟蛋早生吃完了,手里没有任何远程武器,打猎也无从谈起。有人会说,怎么不继续爬树掏鸟蛋吃?有些技能不是想练就能练出来的,即便在那种饥饿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不管如何努力,我始终都没能学会爬树,而杜志发手心的血,不知流了多久,最终虽然完全止住,但伤口迅速化脓发炎,爬树也只能望洋兴叹。还有些人说,做弓箭啊,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做弓身的适合木材就难找,其次没有绳子,只有布条,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只是小孩子的玩具罢了。
更要命的是,这里真不分昼夜,永远是一样的光线,所以连走了多久,还是走了几天,都无从分辨。另外,这里降雨极多,两次降雨之间的间隔,不会超过三个小时。鬼雨法螺是死不了了,但是对于人而言,简直就是折磨,虽然脚上有了鞋,但因为长期浸泡在雨水中,最后两人的脚掌几乎全都泡烂。
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尽快穿过这片森林,运气好碰到生活在此处的居民,那些将沉船拉上孽镜台,那些立下石碑的人,遇上他们,或许还有一救。否则,无处避雨、无法生火、没有食物、没有药物,一定十死无生。
在一次靠着树干休息时,我无意中掀开一处落叶,发现下面的土壤上,有许多奇怪的甲虫,虽然极其瘆人,但人饥饿起来,连观音土都吃,所以这种甲虫就成了我们除了雨水以外,仅有的食物来源。
人有时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杜志发的手,真如他最初担心的,因为感染引起了发烧。无论我如何鼓励,如何想办法让他抱有希望,说再坚持一阵子就能出林子了,就会遇到人救我们了,最终,他还是烧到无法继续前进,整个人神志不清,斜靠着一颗树瘫了下去。
该死的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我使劲用手拍打着杜志发的脸颊,想让他醒过来,但徒劳无功,我明白,如果不在极短的时间里找到消炎药,他可能再也不会醒过来。瞬间,强烈的愧疚感涌上心头,我抬头仰天发狂般地大喊,泪水跟雨水混合交织到一起。
这时,忽然从背后传来一阵悉悉吱吱,还有灌木摇动的声音,我惊得身上顿起一层鸡皮疙瘩,连忙转身,只见以我和杜志发靠着那颗树为中心,半圆弧内,出现了七八只超大的蜈蚣模样的怪物,每条都比人长,约有三米,扁平超宽的身体覆盖着金黄色的硬甲,火红的圆头上,一对大如镰刀般的腭牙,不停摩擦着,发出令人战栗的声响。
我站在昏迷不醒的杜志发身边,背靠树干,面对突然出现的这么多恐怖巨虫,惊得几乎窒息,握着四棱刺的手臂不停颤抖。如果只是一条,说不定还有生还的希望,此刻被七八条同时包围,十几二十双锋利腭牙,昂头挥舞着朝向两个肉靶子,看着眼前这一切,绝望占据了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