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阴兵
老鬼和赵金生这伙人,是真正做到了以船为家,船里跟五金杂货店似的,什么东西应有尽有。并且老鬼本人,不但精通轮机,而且各类电器也是熟门熟路,再加上还有个小徒弟跟着,梁丕说的发电机电线和卫星信号放大器,很快就做好了,连半天都没要。
我跟杜志发两人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
龙牙号驶到了预定地点,东海中央偏东的一处海域,但日子还有不少天,于是杜志发便整天戴着太阳帽钓鱼,其实有时我很羡慕阿发,因为他不太想事的,仿佛什么情况来了都不用担心,天塌下来了担心也没用。在这点上我不行,我总是会将未来的事情想很远,在等大明混一号出现的那几天里,我又想到了一个极为棘手的事情——万一船真弄到手了,怎么处理?
首先那么大一条船,而且是帆船,无机械动力的,需要多少人才能驾驭得了“九桅十二帆”?
其次,即便人数够,赵金生和老鬼会不会操作?毕竟那是几百年前的船,用的还是“过洋牵星”等航海技术。
再者,这么大体量的船,开到哪里去才好?没有地方来藏啊?除非提前确定好之后的航线。
我把这几个问题跟赵金生和老鬼商量,老鬼说,帆船的操作他倒是会,赵金生也懂一些,但却不敢保证,因为那船实在太大了,谁都没开过,而且就凭龙牙号上的人手,恐怕真不够。
最后赵金生一咬牙,说:“想那么多干嘛?先弄下来再说吧。实在不行,上船去把值钱的东西搬下来,船就扔海上不要了。蛇的胃口虽然大,但也吞不了大象,只能认栽。”
我问:“你不是说船上还有人吗?”
“那次我是见到了,但也有可能是眼花了,现在来都来了,说什么都没用。干了再说!”
三十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整个海面像是蒙上了一层蓝灰色的薄雾,万幸没有刮大风或者下雨,但即便白天,看起来也如同傍晚一样。设备均已准备到位,全船人员都各司其职,为了防止一些计划之外的情况,我和杜志发两人也将潜水器材拾掇好,以备不时之需。
正午十二点一到,船头、船尾,及两侧船舷,都安排了人员拿着望远镜观察。
但十分钟过去了,平静的海面上却仍如死一般寂静,让人有些焦躁。这时,左舷观察员从对讲机里报告:“左舷角50度,目标出现。左舷角50度,目标出现。”
我跟赵金生站在船首的驾驶舱,也几乎同时看到。在一片迷雾中,隐隐现出一个庞然大物,船首是龙头状,张着的龙口中,细细看去,竟然是船体某层的顶部出口,士兵在此处可以前置观察敌情;船身上果然如同传说中那样,立着九道桅,撑满十二面帆;通体柘黄,若在天气晴朗的海面,甚为醒目威风,而此时阴天,则如同一头怪兽,破开迷雾,从异界驶来。
尽管隔了很远,但那股气场实在过于强大,你能明显感觉到内心被某种无形的霸气给震撼到,也许当你站在一只成年霸王龙旁边时,才会生出这种敬畏与震惊。
赵金生将龙牙号调整到与大明混一号的航向一致,然后迎头赶上,来到正侧面之后,锁定速度,两条船,就像一大一小两头鲸鱼,在海上面齐头并进。
我在大明混一号的正右方,抬头向左看去,那景象令人终身难忘,就好像站在一楼仰望六七层的感觉,要知道龙牙号本身已经是一条1000吨的船。
“还能再靠近些吗?”我问到。
“已经最接近了,几乎就挨着它的隔离罩了。”赵金生满头大汗答到。
我一下子走出驾驶舱,来到左侧船身,将手伸到船舷之外,想亲手感受一下赵金生口中的隐形隔离罩,但我没能亲手碰到。于是立马跑向后侧老鬼和杜志发所在起居舱,他们此时正架起一具由伸缩旗杆改造而成机械臂,上面已经固定好了电线,只要伸出去接触到隔离罩后,机组那边就会听号令开始发电。
我二话不说,拿起旁边船舷上准备好的一根毛竹竿,然后伸出去,先探明位置所在,好给他们指明方位。大约伸出去两米多之后,竹竿触碰到了物体,虽然是看不见的,但确实有明显的感觉,就像一堵玻璃墙。心里有了数后,我喊旁边的一名水手一起,两人间隔五六米,各捧一桶红油漆,然后奋力朝外泼去,红漆遇阻往下淋的同时,也让那堵巨大的球形隔离罩终于现出了冰山一角。
老鬼和赵金生这伙人,是真正做到了以船为家,船里跟五金杂货店似的,什么东西应有尽有。并且老鬼本人,不但精通轮机,而且各类电器也是熟门熟路,再加上还有个小徒弟跟着,梁丕说的发电机电线和卫星信号放大器,很快就做好了,连半天都没要。
我跟杜志发两人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
龙牙号驶到了预定地点,东海中央偏东的一处海域,但日子还有不少天,于是杜志发便整天戴着太阳帽钓鱼,其实有时我很羡慕阿发,因为他不太想事的,仿佛什么情况来了都不用担心,天塌下来了担心也没用。在这点上我不行,我总是会将未来的事情想很远,在等大明混一号出现的那几天里,我又想到了一个极为棘手的事情——万一船真弄到手了,怎么处理?
首先那么大一条船,而且是帆船,无机械动力的,需要多少人才能驾驭得了“九桅十二帆”?
其次,即便人数够,赵金生和老鬼会不会操作?毕竟那是几百年前的船,用的还是“过洋牵星”等航海技术。
再者,这么大体量的船,开到哪里去才好?没有地方来藏啊?除非提前确定好之后的航线。
我把这几个问题跟赵金生和老鬼商量,老鬼说,帆船的操作他倒是会,赵金生也懂一些,但却不敢保证,因为那船实在太大了,谁都没开过,而且就凭龙牙号上的人手,恐怕真不够。
最后赵金生一咬牙,说:“想那么多干嘛?先弄下来再说吧。实在不行,上船去把值钱的东西搬下来,船就扔海上不要了。蛇的胃口虽然大,但也吞不了大象,只能认栽。”
我问:“你不是说船上还有人吗?”
“那次我是见到了,但也有可能是眼花了,现在来都来了,说什么都没用。干了再说!”
三十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整个海面像是蒙上了一层蓝灰色的薄雾,万幸没有刮大风或者下雨,但即便白天,看起来也如同傍晚一样。设备均已准备到位,全船人员都各司其职,为了防止一些计划之外的情况,我和杜志发两人也将潜水器材拾掇好,以备不时之需。
正午十二点一到,船头、船尾,及两侧船舷,都安排了人员拿着望远镜观察。
但十分钟过去了,平静的海面上却仍如死一般寂静,让人有些焦躁。这时,左舷观察员从对讲机里报告:“左舷角50度,目标出现。左舷角50度,目标出现。”
我跟赵金生站在船首的驾驶舱,也几乎同时看到。在一片迷雾中,隐隐现出一个庞然大物,船首是龙头状,张着的龙口中,细细看去,竟然是船体某层的顶部出口,士兵在此处可以前置观察敌情;船身上果然如同传说中那样,立着九道桅,撑满十二面帆;通体柘黄,若在天气晴朗的海面,甚为醒目威风,而此时阴天,则如同一头怪兽,破开迷雾,从异界驶来。
尽管隔了很远,但那股气场实在过于强大,你能明显感觉到内心被某种无形的霸气给震撼到,也许当你站在一只成年霸王龙旁边时,才会生出这种敬畏与震惊。
赵金生将龙牙号调整到与大明混一号的航向一致,然后迎头赶上,来到正侧面之后,锁定速度,两条船,就像一大一小两头鲸鱼,在海上面齐头并进。
我在大明混一号的正右方,抬头向左看去,那景象令人终身难忘,就好像站在一楼仰望六七层的感觉,要知道龙牙号本身已经是一条1000吨的船。
“还能再靠近些吗?”我问到。
“已经最接近了,几乎就挨着它的隔离罩了。”赵金生满头大汗答到。
我一下子走出驾驶舱,来到左侧船身,将手伸到船舷之外,想亲手感受一下赵金生口中的隐形隔离罩,但我没能亲手碰到。于是立马跑向后侧老鬼和杜志发所在起居舱,他们此时正架起一具由伸缩旗杆改造而成机械臂,上面已经固定好了电线,只要伸出去接触到隔离罩后,机组那边就会听号令开始发电。
我二话不说,拿起旁边船舷上准备好的一根毛竹竿,然后伸出去,先探明位置所在,好给他们指明方位。大约伸出去两米多之后,竹竿触碰到了物体,虽然是看不见的,但确实有明显的感觉,就像一堵玻璃墙。心里有了数后,我喊旁边的一名水手一起,两人间隔五六米,各捧一桶红油漆,然后奋力朝外泼去,红漆遇阻往下淋的同时,也让那堵巨大的球形隔离罩终于现出了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