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多少有关加拿大的事

  (续#600)
    于是,决定去参加LINK的学习,万万没有想到,测试完毕后,那个慈祥的老太太居然说,我不需要参加学习了,语言可以过关。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 以过关,可是我连问路都很成问题。老太太告诉我,这是一个适应的过程,要相信自己,要自信,经过一段时间,你会感觉,自己的英语还是没有问题的。后来,朋 友告诉我,估计那个时候排队上课的人很多,看你还能说几句,就让你先等等,但是又不能明说,所以鼓励你说,适应一下就好了。原来如此。
  
    在租来的小小房子里,我们开始了紧张的找工作大战,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也没有生活。在这个租来的家里,只有一个时刻,能让我体会到家的感觉:周末,房 东的女儿从大学回来,一家人乐呵呵的在客厅里说着,笑着,看着电视。而我,偷偷的坐在通往地下室的楼梯上,静静的享受这租来的感觉,那种家的温馨,不知道 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体会。
  
    找工作的确是个持久战,打了很久,都没有一点回音。改简历,发简历,再改简历,再发简历,这个循环好像没有尽头。整个生活都被简历贯穿着,整个人也没有精 神,天天萎靡不振的,吃饭也没有味道,总是埋怨加拿大的盐不咸,糖不甜。没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连这种看上去很惬意的、孜孜不倦的找工生涯也很快走 到了尽头。我们决定放弃专职找工作的决定,换一种策略,一边工作,一边找工作。
  
    于是,那种小时工,那种工厂里最低级的操作工,超市的收银员,不需要任何技术背景就可以立刻上岗挣钱的工作,成了我们的新目标。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终于在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找到了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
  
    有了收入,一切都开始好了起来,心情也开朗了很多,生活也逐渐的开始有了一些情调。周末,我们会在小小的转不开身的厨房里,做几个拿手的中国小菜,美美的大吃一顿。晚上,我们还是会像从前那样,改简历,发简历。
  
    租来的小家里,东西也逐渐的多了起来,捡的东西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感觉呼吸也很压抑,于是,忍痛从中挑选一些相对差劲的,也在周二的早上扔了出去。
  
    加拿大的冬天真是很长,很压抑,漫长的冬天,伴随着连天的大雪,似乎印证了那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没有车的我们,似乎更加的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
  
    下雪的日子,铲雪车会把路上的雪都铲到路边,开车的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是,走路得我们,惨的要命,没过膝盖的积雪,让我寸步难行,呼啸的北风像刀子一 样在身边割过,一次次的顶住大风,痛苦的走着,连流眼泪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流出的眼泪会迅速的结成冰,还因为我在用心的走着,我不想也不能因为走的慢而迟 到,不想因为迟到而失去那本来就很可怜的几块钱,也实在不想和恶劣的大自然抗争。堆的像雪山一样的路障,让我不知所措,让我感觉真的很无助。好心的铲雪工 人,在我必经得雪山上用铲雪车拍出了几个台阶,我终于摆脱了爬越雪山的历史。
  
    偶尔天晴了,化雪的日子更是让我恼怒,到处都是水,让我无路可走。偶尔身边疾驰过去的车辆,让我躲闪不急,寒冷的冬天,也被溅了一身的脏水,从头到脚,到 处都滴着脏脏的水,狼狈得很。转天,这些流水又变成了明晃晃的薄冰,摔跟头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在摔打当中,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让自己受到的伤害最 小,什么姿势,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打工的生涯也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被老板谩骂,被工友排挤,天天累得浑身酸痛,回家倒头就睡,连吃饭都是睡醒以后的事情了。不过,好歹也算是积累了加拿大 的工作经验,再苦再累,也值得。这期间,我们一直都没有间断的发着简历,时刻充实着自己,从语言,从生活,从人生的各个方面,充实自己,时刻准备着,等待 机会的来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冬天还是那么的肆虐。一年就这样摸索的走了过来,农历新年的那天,我们相互祝福着,希望来年会更好!
  
  
  
  
  
  
  
  美国加拿大的生活成本对比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ublicforum/content/outseachina/1/48507.shtml
  父亲的困惑:教育6岁的儿子还真不容易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1日 07:23 来源:本网博客 作者:Rain Guan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儿子今年就要6岁了,面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作为父亲的我却感觉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了。
  
  作为70后的父亲,一直自认为经历了相对匮乏的童年,承担沉重学业压力的青少年(当然中国的大学阶段不应该称为沉重的学习压力,而是初步独立生活的压力),以及十余年社会工作考验,这三十余年的经历即使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但应该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基本完整的演绎了一部完整的自我奋斗,具备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元素,从物质观到精神世界,从经济理念到文化思索应该是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烙印。所以当儿子出生以后,感觉对儿子的教育自己是能够胜任的,自己三十年的人生阅历应该胜任为人父。
  
  在学习了一些中国古代的启蒙教育思想,以及西方和当代的教育理念后,就施展起自己的教育计划。首先我给自己规定了几条原则:
  
  1、不溺爱,不娇惯;(几年实践下来,虽然爱人和一些长辈有时坏规矩,但总的来说我们的教育是贯彻了这条原则的)
  
  2、多沟通,尽量不动用武力;(自认为执行的还可以,但按照语言冷暴力的现代观念,自己还是有不足改进之处)
  
  3、自己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已经尽力了,好多我们懒得做的事情,为了教育孩子我们也要去‘秀’)
  
  4、多表扬,少批评;(这个原则可能是执行的最差的,我不知不觉就脱离了赏识教育,但大体上只要孩子做的正确,我还是不吝啬夸奖的)
  
  可是我现在发现,孩子还是表现的不尽如意,爱撒娇、乱发脾气、不听解释劝告、胆小怯懦等缺点还是经常出现,我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到头来发现还是严厉的教育最有成效,特别是当儿子发起脾气时,只有我这个老爸脸一沉,大声一吼才能将那“小混蛋”拉回到平静的状态。可是事后跟自己的教育原则一对比,却发现自己教育挺失败。但是教育孩子可不像科学实验,可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来他个千百次实验也不气馁,关键是孩子成长就是这唯一的,无法重复可逆呀。每当想到这些,我都感到这个父亲真难当呀。
  
  说句实话,孩子从出生下来,因为在国内从事市场销售工作,我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处于放任状态,主要他妈妈和奶奶进行家庭教育,然后就是尽早将孩子送幼儿园或者早教班进行教育,我这个当爹的主要是承担经济功能。
  
  因为去年移民到多伦多,孩子的妈妈找到一份Survival job,我这个本应成为家庭顶梁柱的人却反而成了吃白饭的,为了掩饰自己无能找到工作,就主动承担起教育儿子的责任,美其名曰“子不教,父之过”,弥补一下孩子前几岁的父教过少。
  
  但是一年下来,我真的发现教育孩子真不容易,特别想让孩子全面发展的难度更大,也就深深的体会到为何国内的提倡的素质教育业很难进行下去,其实我本人倒是觉得并不是体制方面的原因,更大原因是在父母呀,父母设定了很多自己就难以实现的目标,转而压在孩子头上,能得到好的结果吗?
  
  想通了这些,我心中释然了,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过多的期望,不要老想把孩子培养成完美的孩子。这样再回头看我这一年的教育还是有很多成绩吗,为何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呢。有缺点的孩子才是我自己的孩子呀 。
  
  原文标题《父亲的困惑》出自: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u-232789/?p=6
  海外愤青
   海外愤青的个人空间 › 查看海外愤青的所有博文
  
   * 发表新日志
  
  论洗脑
  
  作者:海外愤青 于 2011-6-1 12:5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愤青述评|通用分类:政经军事|4 条评论
  “洗脑”大意是指通过对受众强制或半强制地反复持久地灌输某一观点,并不让受众接受其它观点,久而久之,受众就会坚信被灌输的观点是正确唯一的,并拒绝接受其它观点。“洗脑”通常被用于形容共产主义国家的舆论宣传,从历史上看,共产主义国家从小学到大学的政治课、政府严格审查千篇一律的新闻媒体等,确实符合“洗脑”的定义。
  
  但是,共产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全部垮台了,当俄罗斯人义无返顾地抛弃大祖国、当中国人疯狂地拥抱以金钱为主旋律的市场经济时,说明人类的大脑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简单机械地“洗残”了的,要想洗残人类的大脑,还要有更先进、更持久、更灵活的洗脑技术。
  
  1、譬如爱国主义,在我共产主义的旧中国,还真没有看到小学生每天唱一遍“Over the land of free,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或“God save our land, glory and free”,在如此高密度的洗脑下,社会中每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好孩子,都会认为自己的士兵在伊拉克、阿富汗、在世界各地,是为了自由而战,是最可爱的人;却完全忘了“the home of the brave”是指在自己的家,不是到别人家里去“BRAVE”,那叫BULLY!
  
  2、譬如信仰问题,大部分中国人都能克服“共产主义”的洗脑,但却克服不了“唯物主义”的洗脑,因为唯物主义即便是洗脑,它洗的东西也更接近客观现实,所以对神、上帝这等东西,大陆移民即便是因客观需求洗了的,真信到五体投地的不多。
  
  但国外长大的就完全不同了,从小,每周上教堂一次、传统的家庭更是饭前睡前天天数次祈祷、创世纪的故事是最早最认真的童话;长大后,到处都是 “In God We Trust”、最正规的演说一定以“God Bless Us”结束,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皇帝的新装”式的洗脑,不接受的个体,在道德水准上受人病诟、在政治前途上遭遇天花板。
  
  这种洗脑让科技最发达的国度里,很多人却接受愚蠢、无聊、骗钱的所谓2011-5-21的末日审判。而主流社会对这种诈骗钱财、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竟然可以当作“趣”闻对待,因为真严肃起来,就捅破了“皇帝没有穿衣服”的这层透明空气。洗脑的胆量之大、洗脑的程度之深、洗脑的收益之高、主流社会的所谓“信仰”勇拔头筹。
  
  3、有意思的是,常常是说别人被“洗脑”的人,却自己正处于被洗脑状态。刚刚和一个在加拿大长大的香港人,用英语聊了聊毛泽东,他义愤填膺地认为:是中共的洗脑,让不少中国人把毛泽东当神崇拜。他对毛的认识大概就是出自那几本近似野史的回忆录,和圈子内人士观点的一再强化;而他本人对毛泽东统治中国多少年,毛死后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却一无所知。
  
  诚然,40岁以上的中国人是经历过”红太阳、大救星、万岁万岁万万岁“的27年造神,但毛死后三年,这种造神运动就在“真理标准的讨论”中,轰然瓦解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中国官方、民间的去毛泽东化的运动也进行了30年,毛的功过是非、个人小节,早已不是什么密闻了。中国人走出去、请进来,已经和世界有了亲密的接触了30年,为什么还要寄情于土皇帝毛泽东?其内在的本质,和民主世界、自由人类认为的“被洗脑”恰恰相反,是中国低层大众,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认识,转了一圈,又回头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的轮回就这么有意思,“出国后更爱国”,可以是对大陆移民的一种嘲讽,也可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大陆移民经历了所谓的独裁专制,又感受了所谓的民主自由,很多象海愤这样的人,却从“反共拥西方”的土老右,转变为“拥中反西方”的洋老左,这可不是“被洗脑残”就可一骂而过的,这是中国人灵魂中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乡土情结的真实反映。不要小看这种意识的强大生命力:苏联-俄罗斯的变迁说明,一个民族即便被忽悠了一大圈,但强大的民族终归还是强大。对中国,我也有这样的信心。
  
  
  原创:海外愤青,倍可亲,2011-05-31
  
  Read more: 论洗脑 - 海外愤青的日志 - 贝壳村 -
  
  
  
  
  
  男子袭击浣熊被捕 如何合法驱逐有诀窍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2日 08:31 来源:本网综述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综述) 不少住家在春天都会遭遇浣熊的烦恼,但是如何对付这些小动物还真要小心注意有关规定,否则稍不注意就违法、惹来麻烦。昨日(周三),本市一名越南裔男子用木棒袭击破坏自家花园的浣熊而被警方逮捕、并被控以罪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居民后院棒打浣熊被控虐待动物
  
  昨日(周三)早晨5点50分,多伦多警方接到多名市民报告,称Bloor西街和Lansdowne Ave附近的Rankin Crescent上的一所镇屋(townhouse)内,有一名男子正在用工具袭击自家后院中一群小浣熊。 警员按址赶至现场调查,在事发现场的后园角落发现一只受伤的小浣熊,浣熊妈妈则已将另外的两只浣熊幼崽带走。
  
  警员在现场了解情况后,将该屋屋、53岁越裔男子阮东(Dong Nguyen译音)拘捕。警员用手铐将阮东双手反扣背后,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下带上警车并返回警察局。同时被带走的,还有在现场发现的阮东的“行凶工具”——一条木棍。
  
  阮东的邻居缪尔(Roddy Muir)表示,事发时他首先被阮东家后院传来浣熊的惨叫声所惊动。他爬上两家后园相连的篱墙,看见被告正用一只“铁铲”(后证实为一条木棍)袭击数只浣熊幼崽。一只母浣熊试图援救,但是没有成功,于是发出了“听着令人悲哀”的惨叫。
  
  缪尔站在篱墙上问阮东为何要打浣熊,后者回答说浣熊破坏了他后园中的花草。阮东还对缪尔表示,自己不会杀害浣熊,而只是想给它们一个教训。
  
  警方则透露,在阮东袭击浣熊期间,至少有一名邻居致电911报警。当警方赶到现场时,在在园中的一角发现了一只被打断手的浣熊幼崽,其他的则被母浣熊保护了起来。多伦多动物服务中心也前往现场,将受伤的浣熊崽带走检查。
  
  警方将阮东带至警察局之后,控告他虐待动物(cruelty to animals)和“使用武器作危险用途”(possession of a weapon for a dangerous purpose)两项罪名,并安排他在下月13日到法庭应讯。
  
  阮东太太:自己家深受浣熊侵害
  
  阮东的太太阮翠女士(Thuy Nguyen译音)对自己的丈夫被警方带走,表示十分不理解。她称,邻居一定是“误解”了她丈夫的行为。他只是想把浣熊吓跑,让它们远离自家花园里的花苗而已。至于警方和邻居所说的“危险武器”或“铁铲”,也只是一条木棒而已。
  
  阮翠女士还表示,自家后院深受浣熊的侵害,大家对它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春夏的时候,常常能看到“一大群”浣熊在院子里面招摇过市,还在露台上爬上爬下,吓得孩子们都不敢出去。
  
  阮东的邻居Van Dai Truc也向媒体表示,阮东是一名十分和善的人,十分爱护他的花草,犹如他自己的孩子一般。
  
  他透露,自己家的后院也深受浣熊侵害,常常自己一打开门,便能看到四五只浣熊。更糟糕的是,这些动物竟然一点都不怕人,自己走过去它们都不动。
  
  多市居民应如何合法驱逐浣熊?
  
  对于经常破坏居民的庭园,甚至伺机钻入屋内做巢的浣熊,居民可能对其深恶痛绝,但是在在重视人道观念的加拿大,法律规定人类不可对其加以伤害,更不用说杀害。
  
  多伦多警方新闻官德拉蒙德(Wendy Drummond)表示,在城市中伤害﹑射杀或向浣熊下毒,都是违法的行为。此外,随意设置陷阱也将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为了减少浣熊对居民家园的破坏,市政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供公众参考:
  
  (1)在草地上或水塘中撒入肥皂碎(soap flakes);
  
  (2)将骨粉(bone meal)混入花园的土壤中;
  
  (3)在花园内种植的蔬菜和水果上撒上稀释过的辣酱;
  
  (4)在浣熊经常出没的地方常常亮着灯;
  
  (5)尽量将垃圾存放在车库、地库或直立的垃圾箱中;
  
  (6)使用有盖的堆肥箱;
  
  (7)在堆肥箱和垃圾桶周围撒落有强烈气味的物质,如芥末油或氨水等;
  
  (8)及时清理烧烤过后的食物残渣,也不要将宠物的食物摆放在室外。
  
  如果上述方法都没有效果,市民可以考虑购买、使用带有踏板机关的笼子诱捕(上图),但是捕到后不可杀害浣熊,只能把它带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放生。在“关押”期间,市民还需要给浣熊提供饮水。处理浣熊的时候,请戴上加厚的工具手套,以免被利爪所伤。
  
  更多应对浣熊的方法,请见市府的网页(点击进入)。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animal_services/raccoon.htm
  
  
  
  
  
  
  
  
  在安省虐待動物 最高判囚兩年罰款6萬
  
  [2011-05-18]
  
  本報記者
  
  
   在安省虐待動物的最高刑期是入獄兩年兼罰款6萬元,令安省獲動物保護團體評為加國動物保護法例最完善的省份。
  
   安省防止虐畜會(OSPCA)發言人葛絲(Alison Cross)表示,安省從保護動物法例最差的省份,躍升為全國典範,全賴兩年前修訂的防止虐畜條例。以往法例只保障貓、狗,因此被愛護動物者嘲稱為「貓狗法例」。2009年修訂案,將法例適用範圍擴展至所有動物,亦不論牠們是飼養或野生都同樣獲得保護。連警犬和其他執行任務的動物亦有更多保障。
  
   她說,防止虐畜會的執法人員曾經遇到不少屢次被控虐待動物的人,卻束手無策;但在新修訂的法例下,法庭可以頒禁制令,終生禁止虐畜者飼養某一種或各種動物,甚至是不能夠主動靠近動物。法例大幅提高虐畜的處罰,最高罰款6萬元及入獄兩年。最常見虐待動物是疏忽,包括未有足夠食物、保護或照顧等。她說,安省防虐畜協會的工作以教育為主,只有屢勸不改或個案嚴重情況才會提出起訴。
  
   多倫多動物協會貓科動物專家羅素(Sara Russell)指出,與人一樣,動物虐待也包括身體、心理、情緒以及言語虐待等多種。普通人看見一隻皮包骨的狗,很容易就察覺到牠營養不良,未獲適當的照顧。心理和情緒虐待,則由於沒有明顯癥狀而往往被忽;但會對動物的心理和行為,造成很深遠的傷害。飼養過多動物,令牠們缺乏足夠的空間,可能會令牠們毛髮脫落,甚至自殘。如狗隻被長期拴在後園角落,雖不算虐待,但也忽視牠們需要與人為伴以及足夠運動,也會產生焦慮和其他健康問題。
  
  
  
  
  
  
  
  爱护动物会涉虐畜 5高层被拘控
  
  发布: 2009-11-27 09:37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明报专讯 | 查看: 20次
  
  【明报专讯】多市警方昨日下午突击多伦多爱护动物协会(Toronto Humane Society) ﹐执行搜查令﹐并当场拘捕和带走了包括主席特罗(Tim Trow)在内的5名高层﹐对他们提出「残忍对待动物」和「串谋犯罪」等多项罪名。这是《环球邮报》今年6月曝光该协会涉嫌虐待动物之后﹐警方的首次拘捕行动。
  
  昨日下午3时﹐安省防止虐畜会(简称OSPCA)在多市警方的协助下﹐突然抵达市中心河街11号的多伦多爱护动物协会总部﹐并执行了搜查令。另外还有一处私人住宅也被搜查。防止虐畜会发言人随后宣布﹐有5人被拘捕且被提出刑事控罪。
  
  这 5人是﹕协会主席特罗(Tim Trow)﹐被控2项串谋策划犯罪、2项虐待动物、3项妨碍警员执法﹔总经理Gary McCracken﹐被控2项串谋策划犯罪、1项虐待动物、3项妨碍警员执法﹔首席兽医Dr. Steve Sheridan﹐被控1项串谋策划犯罪和1项虐待动物﹔兽医Romeo Bernadino﹐被控2项串谋策划犯罪、1项虐待动物、3项妨碍警员执法﹔协会总监Andy Bechtel﹐2项串谋策划犯罪、1项虐待动物、3项妨碍警员执法。
  
  除了刑事控罪外﹐上述5人以及协会董事会所有成员﹐都因违反《安省保护动物法》而被控另外5项「虐待动物罪」。5人昨午被戴上手銬﹐由警车送往52分局接受调查。
  
  防止虐畜会发言人称﹐拘捕行动是依据今年6月开始的针对该协会涉嫌虐待动物的调查中取得的证据。今年6月﹐《环球邮报》推出了系列深度报道﹐指多伦多爱护动物协会饲养的动物在痛苦中被折磨至死﹐而不是人道毁灭。
  
  少做人道毁灭令动物痛苦
  
  报道採访了协会多位前任和现任僱员﹐他们一致指协会主席特罗和一些管理层恐吓员工尽量不要做人道毁灭﹐使人道毁灭的数字保持很低﹐完全不顾兽医专家的意见﹐令动物长期陷於痛苦中而不得解脱。
  
  报道推出后﹐防止虐畜会立即展开调查﹐又有一大批协会的员工寧冒被解僱的危险﹐站出来指出协会长期存在的问题。防止虐畜会随后僱了私家侦探协助调查。
  
  在昨日的行动结束后﹐防止虐畜会调查员斯特班德(Kevin Strooband)对记者们说﹐6月时有4隻猫脱水﹐也得不到食物供应。
  
  刑事律师埃佛里(Christopher Avery)表示﹐协会在3方面疑应承担责任﹕没给动物提供基本生活需要、没有疾病和细菌控制、医务的最后决定权在无兽医训练的管理层身上﹐因此导致上百动物在笼中被痛苦折磨致死。
  
  埃佛里说﹐未来几日协会将被关闭﹐调查工作将逐一个笼进行。目前﹐所有指控都未在法庭中被确认。
  
  
  
  
  法律越多, 警察,监狱,法庭,律师赚钱越多.
  法律是他们的赚钱工具, 法律不是用来被宣传的.
  法律是常常是可用于赚钱的一件秘密武器.
  这就是西方的"人权"
  在加拿大,法律只是用来欺压平民百姓的,不是用来对付官老爷的.
  608#中,针对爱护动物协会(Toronto Humane Society)人士的指控被全部撤销.
  =====================================================================
  Charges dropped in Toronto Humane Society Animal Cruelty Case
  by Toronto Dog on August 17th, 2010
  
  Charges dropped in Toronto Humane Society Animal Cruelty Case
  The case that saw one of Canada’s oldest and largest animal-welfare organizations hit by sensational allegations of animal abuse took an unexpected turn Monday when prosecutors dropped all 46 charges against the Toronto Humane Society, its former board and some senior staff members.
  
  
  
  爱护动物会的人自己虐待动物充分说明西方道德的虚伪性.
  爱护动物会的人自己虐待动物而不受法律制裁,却到处指责别人虐待动物,动辄动用警察抓人充分说明西方法律的只是一件攻击性武器,而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他们的行为同指控别人虐老,把老人们从家里抢出, 放入养老院虐待一样.
  他们的行为同指控别人虐童,把儿童从他们的父母身边抢走, 放入寄养家庭虐待一样.
  他们的行为同鼓动妇女离婚,把妇女从他们的家里抢走, 放入庇护所虐待一样.
  
  这些丑恶现象都有同一原因, 为了向政府要钱, 由千千万万辛勤劳动的人交的税.
  
  
  
  
  
  
  
  
  斗智斗勇比耐性:看看我家如何抓浣熊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3日 07:16 来源:本网征文 作者:红尘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今天一打开51网站,就看到越裔男子阮东(Dong Nguyen译音)因袭击浣熊被拘捕的消息,想想去年夏天我家和浣熊斗智斗勇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写出来让大家看看在这场长达半年的拉锯战中,我是如何费劲了脑力,体力,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
  
  自从买了房子,没少折腾,第一年就换了屋顶,修了外墙。换屋顶的时候,发现房檐下有一碗口大小的洞口,修房师傅说是动物掏的,随手就给补上了。因为没有经验,当时没发现这是个极大的隐患。其实师傅只是在洞口表面随便贴了瓦片,而洞口并没有严实的堵上。
  
  
  浣熊英文名字Raccoon, 北美浣熊
  
  去年春天大概4月份左右,每天清早和傍晚都听见房顶上有动静,起初以为是松鼠,没太在意,后来发展到有一天早上,我正在酣睡,居然听见几声巨响,好像要把房顶掀起一样,我吓得忙起身,看了下表,才6点多钟,邻居也不可能这么早就干活吧。过了一会儿,似乎动静小了些,我也懒得起床查看了。就这么给浣熊以可乘之机了。
  
  随后两三日,声音时大时小,总是在清早响动。一日邻居汉斯敲门, 指着我家房顶说:你知道吗,昨天晚上这个位置有raccoon窜来窜去,一定是在你家房檐里安家了。随后,汉斯递给我一摞纸,原来是从网站上收集的如何对付浣熊的文章。回到家,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发觉大事不好,浣熊在这个季节安家,是要生小浣熊,而小浣熊在3个月之内是没有视力的,所以不会出窝。如果不及时赶走她们,只能和这一家子共处一个屋檐下了。可是看看高高的房顶,心里头真发怵,没办法打电话找人吧,好不容易找了几家干这活儿的公司,要价 500-1000不等,有一个公司的回答很搞笑,说在洞口撒上药,然后堵上,就完事了。我问: 浣熊堵在里头出不来如何是好?他居然说:你放心,浣熊不会自取灭亡的,会自己找地方出去的。我的天,难不成要在别处再给我家房子刨个洞钻出去?
  
  思来想去,还是自己想辄吧,先上网找找看。了解一下浣熊的习性。
  
  浣熊原产自北美洲,因其进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浣洗,故名浣熊。浣熊种类繁多,包括小熊猫也属于浣熊科。浣熊的显著特点是它茂密、带有斑纹的尾巴和黑色的面孔,喜欢居住在池塘和小溪旁树木繁茂的地方,主要靠触觉感知周围的世界。浣熊为杂食动物,食物有浆果、昆虫、鸟卵和其它小动物。浣熊的交配季节为1或2 月,在4或5月产下幼仔,一胎4~5仔。浣熊并不冬眠,但严寒的冬季会匿藏起来。浣熊一般只能生活几年,野生的已知最长寿命为12年。
  
  正在我们忙活着找对付浣熊的办法时,这些浣熊也没闲着,几日安静之后,突然那些嘈杂的声音改成了吱吱的细声,这下可好,小浣熊已经生出来了。看来只能与这一家子共处一屋檐下了,总不能不发扬人道主义,把个刚出生的小生命驱逐出境吧。
  
  就这样忍了大概有3,4个月,一天晚上大约12点左右,从厨房的窗户往外无意中看见有几只动物从我家后院方向径直朝对面马路排队前行,仔细一数,竟然有四只。我赶紧招呼家人,立刻断定这就是与我家和平共处了4个月的一窝浣熊。机会就摆在眼前了,尽管已是深更半夜,我俩还是立即到后院查看敌情,两层楼高的房檐在夜色中也是微微高耸,依稀能看出黑黢黢的洞口,我想无论如何今晚也要阻止浣熊再次回到这个洞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可是我俩谁也不是handy man, 时间又很紧迫,工具也没有任何收藏,咋办呢?最后还是我急中生智,把地上的地砖若干块掀起,速派我家领导,登上了颤颤悠悠的梯子,我在下边一块一块砖头往上送,天黑加上着急,地砖带着泥土就传递了,我还仰着头,结果土渣渣落了一身,还险些迷了眼睛。因浣熊是啮齿类动物,一般不坚固材料还抵挡不住。在这黑灯瞎火的情况下,用砖头封堵应当是最好的选择了。最后,领导还不忘在砖头缝之间插上一把尖刀,以解心头之恨。我俩这才带着一身灰尘,数个蚊子叮咬的大包收兵回师。清晨又是六七点钟,只听头顶有瑟瑟的响动,想必是一家四口班师回朝了。我在暖暖的被窝里窃喜,有种偷袭成功的快感。
  
  可惜好景不长,浣熊非常执著的认准了我家这个温暖的窝,趁我放松警惕的日子,又把侧面墙的瓦片掀掉,露出里面的洞洞,就是装修师傅没有堵严的洞口,又来安营扎寨了。
  这是浣熊掏的洞。
  
  我气不打一处来,咱这么大活人,居然让浣熊给折腾的身心疲惫,给领导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领导仔细的研究对策,决定对浣熊实施药物,立即买来一瓶颗粒状药粉,在洞口实施喷洒。可惜浣熊根本不予理会,照样大摇大摆出入家门。作息时间和人类正好相反,搞得我寝食不安。
  
  第三天,领导自己跑到RONA抱回一个大铁笼子,说是要捕捉浣熊。我对此有些将信将疑,浣熊自己会自投罗网吗?我们把笼子装上诱饵,放在位于洞口下的地面上。第二天一早就急忙出去查看,连续两天,没有任何动静。我已然按捺不住,抱怨这招儿不灵,不如趁早把价格不菲的笼子退掉,不管浣熊死活,实行彻底封杀。领导却显出十足耐心,把笼子的摆放位置调换在前院门口,这一布局,对捕捉浣熊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晚12点,领导出外巡视,回来兴奋的通告:逮住了。待我俩仔细观察笼子,突然笼子里发出“喵”的一声,敢情是抓住了一只野猫,令人沮丧,马上放生。不过这也给了我们一个信息,就是在这个位置有成功抓捕的可能。于是第二天如法炮制,换上更为美味的诱饵(人工螃蟹肉),就守株待兔了。还是深夜12点左右,只听得外面咔嗒一声,我们立刻跑去观看,这次可是货真价实的浣熊了,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浣熊,觉得浣熊的样子远不如他的名字可爱,甚至有些丑陋,可能是我深受这家伙的骚扰,没留下好印象。于是拿起一根小棍子吓唬一下,这家伙还很凶悍,跳起脚回击。这还了得,于是乎锁入车库,待天亮再做打算。
  
  清早起来,我们决定把浣熊发配至边远山区,因为从资料上建议,至少要16英里以外,浣熊才不至于自己回流。其实我是真想把这家伙彻底消灭,可惜咱是个守法良民,只能委屈自己了,开上我的新车,装上笼子就上路了,一路上,浣熊散发的臭味儿,差点把我熏晕。就盼望着快点释放这个囚犯,可是领导却开足马力,直往北开出四五十公里,找个僻静树林,打开笼门,浣熊立刻落荒而逃。回到家里,收拾残局,但是心里倒是高兴,毕竟小有胜果。当晚下起大雨,于是没有继续实施抓捕。而晚上和清早还听见房顶有响动,证明还有残余部队。过了两日,天气渐好,又把笼子摆放好,只等浣熊自投罗网。这次的收获令人意想不到,同时逮住两只。这么低概率事件居然发生了。要是有摄像头跟踪拍摄,一定会精彩异常。又往返近百公里,释放了这两兄弟。回到家里,我和领导发生了分歧,我认为应该马上封堵洞口,以防别处的浣熊跑来驻扎,领导却认为应当继续观察几日,确保房檐里头没有浣熊了。于是取折衷,把洞口虚掩,晚上仔细倾听。这一听不要紧,还真有瑟瑟的微弱响动。没有办法,只能如法炮制又抓住一只。
  
  余下来的日子,我的耳朵异常敏感,不论睡的多沉,只要房顶稍有动静,我马上能醒,估计神经衰弱的病人也不过如此。最后一天,居然抓了一只臭鼬,这下可真麻烦了,臭鼬是万万不可用车装载的,因为一旦它认为遭到威胁会放臭屁,这个臭屁的能量吓人,是液态的,如果喷到人眼,会造成暂时失明。味道也非常刺鼻,长久。领导身上全副武装,提起笼子就往后院走,刚走几步,臭鼬就发威,放了一个臭屁,这下可麻烦了,臭味立即散发出来,连正在睡觉的儿子也闻到臭味,被熏的起了床。我立马拿出空气清新剂,全屋喷洒,感觉臭味持续了有两日,才渐渐散去。
  
  下一步,领导不顾酷暑,连续两日又凿又锯,把洞口封个严严实实。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总结起来,和浣熊的斗争长达半年,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万不可掉以轻心,平日还要多在房屋周围加以巡视,发现敌情,马上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高枕无忧啊!
  
  
  
  
  
  
  
  看加拿大如何利用法律提高犯罪率,使警察,法院,监狱得到更多税钱,使律师得到更多收入:
  =======================================
  
  性、犯罪和法律 檢控官如是說
  ( 2011-06-02 )
  
   “強奸”、“猥褻”這些對于華裔移民并不陌生的詞匯,在加拿大似乎很少見,取而代之的是“性侵”、“性剝削”、“性邀請”等,其中有些詞匯到了簡直難以理解的地步,新環境下的性形勢如此复雜,新移民亟待補課才能跟上,不然的話稀里糊涂犯了法豈不可惜。
  
  本報記者 李海濤
  
   天气漸暖以來記者的電子郵件信箱,几乎每天都會收到警方有關性侵案件的案情通報。多倫多警隊反性犯罪組的探長克諾涵(Suzanne Kernohan)在接受《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性侵案的确跟天气有很大關系,据估測多倫多平均每天有各种類別的性侵案多達40起,但是報案的每天平均只有7起。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對于性侵的界定模糊,害羞甚至害怕。
  
  檢控官布朗為我們普法
  
   檢控官布朗(Maggie Brown)是安省司法廳的一名檢控官,從業已經12年,兩年前開始常駐多倫多警隊。專門在警方提出指控前為其進行法律指導,要求補充調查以備足材料,确保指控有效。身為女性,布朗与警隊反性侵組合作密切,因此由她來解釋這些專業的控罪是再适合不過了。
  
   布朗的辦公室位于警隊6層重案數据管理辦公室的內部套間,桌頭就是一本2011年版的《刑法》,在整個采訪中她不時翻動厚厚的刑法為記者普法。然而,需要几年苦讀才能搞明白的法律術語,哪是短短几個小時就可以說得明明白白呢?在整個采訪中布朗也不時抓耳撓腮,試圖盡量找出比較恰當的比喻來說明這些枯燥的法律名詞。
  
   布朗表示《刑法》總是在變動之中,加拿大以前也有強奸罪名,后來都用性侵取而代之。關于儿童性犯罪的條款,最近的一次變動是在2008年,主要是把受害者年齡界限從14歲提高到16歲。
  
   為了使讀者明白,布朗就以下的一些法律名詞作了解釋。
  
  性騷扰(Sexual Interference)
  
   指對16歲以下儿童,對其身体任何部位,實施含有性含義的直接或者非直接的触摸。最高處罰為10年監禁。
  
   布朗表示,這里的身体部位不僅僅是指性器官,而是指所有部位。接触方式可以是用手触摸,也可以是身体其他部位接触,也可以是拿著筆、工具等來接触,并不需要強迫,無論孩子同意与否都不行。
  
   關鍵的是這些触摸是含有性意味的,如果僅僅是意外碰撞,或者提醒性的触摸,是不算作性騷扰的。這里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盡量不要与他人有身体接触,有的國家或者民族有自己的傳統,大人撫摸他人家的孩子表示喜歡,這樣很容易會被誤讀,或者被坏人利用。因此新移民需要改變以往的行為准則,盡量不要碰別人家的孩子。
  
  引誘進行性接触(Invitation to Sexual Touching)
  
   引誘、教唆、煽動16歲以下的儿童,具有性含義地直接或者間接地触摸另一個人,包括教唆者本人。這种触摸可能是儿童的肢体或者讓儿童使用物体來触摸。最高處罰是10年監禁。
  
   這個罪名在中國是沒有專門列出的,很多新移民也對此不甚了解或者理解。布朗表示,這种引誘教唆可以是用語言或者手勢建議、要求、鼓勵孩子來触摸自己(或第三方)身体的任何部位,并且是含有性意味的触摸,無論孩子同意与否都屬犯罪。
  
  性剝削(Sexual Exploitation)
  
   任何身處對18歲以下儿童有監管和教導權的人,諸如老師、教練、長輩,以任何方式對儿童進行有性含義的直接或者間接触摸。或者引誘、教唆、煽動儿童對其(或他人)進行性含義的触摸(直接或間接)。最高處罰是10年監禁。
  
   性剝削對于華人來說也是比較陌生的罪名,布朗表示這個罪名受害者年齡僅限于16和17歲,記者對于這一年齡界定以前也是不清楚的。布朗指出,《刑法》里有一個專有名詞“年輕人”,是特指16到18歲年齡段的人,過了18歲生日就不是了。另一方面比較重要的因素,犯罪者對受害人有一定的掌控權,利用這种管理的權利來威逼利誘受害人,無論受害人是否同意的情況下都屬犯罪。
  
  性侵(Sexual Assault)
  
   性侵是強奸的法律術語說法,包含了性騷扰類的触摸以及傳統意義上的強奸,被分為三個級別:性侵、使用武器性侵(導致受傷)、惡性暴力性侵(至殘)。
  
   布朗表示,以往是有強奸這個罪名,后來法律修改一律稱為性侵,性侵是針對成年受害人的,這個性侵包括了一般性的性騷扰到實質的強奸。她表示立法原則是性騷扰和強奸僅僅是程度不同,但是這种行為的惡劣程度是相同的,因此一律統稱性侵,同時也是保護了受害者的隱私。
  
   一般人會認為性侵都伴隨著极度的暴力,布朗解釋說加拿大的性侵最被分為三個級別,這三個級別都有可能是有強奸的實質行為,也可以是触摸之類的性騷扰。之所以級別不同,區別在于是否使用武器,是否造成傷殘,是按照行為方式和后果來看的。有的性侵犯罪過程可能是沒有暴力的,只是違背受害人意愿的触摸,或者執意而為,并非都有拳打腳踢的強制行為。
  相信警察可以幫你
  
   多倫多警隊總部有性犯罪調查組,各分局也有同樣的机构。布朗指出,如果嫌犯和受害人是相識的,一般由分局調查,如果是陌生的性侵者,這樣的性侵者其危害性更大,還有可能四處性侵其它受害者,需要整合警力調查嫌犯的身份,就需要交由總局性犯罪調查組。總局性犯罪調查組有70多名探員,都是經驗丰富的 “老”警察。比如克諾涵從警27年,在性犯罪調查組已經7年。
  
   在接受《加拿大都市報》專訪的時候,克諾涵希望傳達一种信息:性罪案中的受害者要相信警察會認真查案,一定要報警而不是啞忍。如果不幸發生了性侵案,受害人可以選擇報警,警察會帶你到醫院作檢查,并允許家人或者朋友陪同。受害人最好能妥善保護現場,不要移動或者消除任何痕跡或者證物,不要立刻洗澡、更換衣服或者丟棄脫落的頭發等。也可以直接去醫院,告訴醫院主管醫生發生了什麼。或者和性侵熱線、其它設會服務机构聯系。重要的是你要寫下來任何可以記住的細節,任何時候報告以往的性侵犯罪都是可以的。
  
  疑犯被捕后可能會被保釋
  
   如果警察認為有足夠的證据,就可以拘捕疑犯。克諾涵表示,不少受害人都擔心嫌犯被抓之后,往往是第二天就放回家了,直到審判結束都看起來非常自由自在。她解釋說,法庭如果覺得疑犯不會對他人造成威脅,疑犯是可以得到保釋,直到審判結束。但是不用擔心,嫌犯的保釋是有條件的,意味著他不可能与受害者有任何接触,甚至通過第三方也不行。嫌犯也不能在靠近你家、公司、學校等地方出沒。如果他違反這些禁令,就會再次被捕不得保釋,并會被指控新的罪名。
  
   如果嫌犯最終被判定有罪,法官會要求受害者填寫一份《受害者受影響報告表》。主要是讓法官了解受害者被性侵后情緒、生活、身体方面所受的影響,法官在判決時會依此作為參考,因此受害人的陳詞可以說非常重要。當然受害人可以不填此表,如果在填寫時需要幫助,該案警員和社工會提供幫助。
  
  性侵罪犯的刑罰
  
   根据以往的審判總結,克諾涵指出法官的判決一般有如下几种:
  
   社區服務監管(Probation): 要求罪犯參与社區服務一定的時間,以觀察其行為是否走入正軌。警方有專門的督察監管他們的社區服務活動,是否符合法官判決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禁酒、遠离某些特定的人群、遠离某些區域、宵禁等。這种處罰最多不能超過三年。如果罪犯在此期間違反禁令,會被拘捕并多加一項“違反禁令”的指控。
  
   受監管釋放(Suspended Sentence With Probation):要求罪犯遵守一定禁令下予以釋放,在監控官的監管下免于牢獄監禁。法官在一定時間內依此觀察罪犯是否能遵守法官禁令,然后在觀察其結束后決定是否實以更加嚴厲的處罰。
  
   間歇性監禁(Intermittent Sentence):當法官判決90天以下的監禁,罪犯只需在周末去監獄服刑。允許罪犯在每周日常時間去工作或者上學、照顧孩子等。這樣的處罰都會伴隨一定的禁令,罪犯在非入獄時間要遵守所有禁令。
  
   監禁(Imprisonment):罪犯需要在監獄服刑。法官也可同時下“禁止聯絡受害人令”,要求罪犯在監獄內向外打電話時禁止与受害人聯絡。如果刑期少于兩年,罪犯會被送進省立監獄,罪犯出獄后也可能還會有一個“禁令”傍身,以保護受害者。如果刑期超過兩年,罪犯會到聯邦監獄服刑。
  
   大部分罪犯不需要在監獄服滿刑才能被釋放,通常在服一定時間的刑之后可以獲得假釋。受害人可以要求出席罪犯的釋放或者假釋聆訊。
  
   假釋:一般犯人在服刑超過三分之一,或者7年以上時可以申請假釋。假釋委員會根据犯人在獄中的表現作出是否允許假釋的決定,如果犯人的假釋申請被拒絕,他可以兩年以后再申請假釋。一些在聯邦監獄服刑的犯人,即使已經服刑超過三分之一也不得假釋,法官有最終決定權。犯人獲得假釋并不意味著脫离監管,假釋期間仍要在假釋官的監管下,遵照一定的禁令做一些社區服務。
  
  媒体禁令的作用
  
   在當今媒体非常發達的時代,受害人也擔心自己會出現在各种媒体上,因此不敢報警。克諾涵表示,警方不會公布受害人的名字,或者其它任何可以确定受害人身份的信息。受害人可以在首次出庭的時候告訴法官,要求法官頒布媒体禁令,禁止報道受害人的任何故事。
  
   但是受害人出庭作證的時候,會接受法官和辯護律師的提問。如果嫌犯和受害人之前是認識的并有過性關系,受害人有可能需要回答以往二人之間性生活的問題,非极端情況下,不會向受害人詢問其与其它性伙伴之間的性生活,這与性侵成立与否無關。因為性侵是指一切違背受害人意愿的性接触,可以是一個不想接受的吻、擁抱、騷扰、強奸和試圖強奸。由于前一段“蕩婦論”事件的發生,警方特別強調性侵案中受害者永遠不存在過失,無論你穿成什麼樣,無論你和誰在一起或者你身處何出,都不應受到性侵害。
  
  
  性侵小統計
  
   加拿大女性反暴力小組研究發現,女性遭受的性侵有38%來自于其丈夫、同居者或者男友。被性侵的女性們其中69%的性侵者是她們認識的男人。
  
   這些僅僅是報警的案件,研究者相信還有很多女性采取了啞忍的態度。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据給出一個惊人的數字,只有6%的受害者報警。
  
   据估計80%的受害者擔心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讓她們的心靈遭受二次傷害。
  
   根据2003年加拿大司法統計顯示,報警的受害者60%是17歲以下的少女。性侵案的施暴者97%是男性,受害者有8%是男性。
  
   2002年統計顯示,報警的性侵案件有64%發生在家里,26%發生在公共場所,10%發生在商業區。
  
   報警的案件中80%是認識的人作案。性侵者10%是朋友,41%是熟人,28%是家人,只有20%是陌生人。(2003年數字)
  
   80%的性侵案發生在家里,其中38%是在受害人家里。(1999年數字)
  加拿大為什麼沒有強奸罪?
  
   英文強奸“Rape”一詞原意是盜竊的意思。
  
   加拿大早期女性是屬于從屬地位的二等人,因此這种定義似乎把女性視為己有物品,被強奸就是被偷的感覺。
  
   1983年以前,強奸被定義為“非婚姻關系下的男性未經女性同意,將陰莖插入其陰道內。如果陰莖未插入僅發生其它性行為不界定為強奸。”
  
   這意味著男性不會被強奸,丈夫不可能強奸其太太。當時還有一些傳統的觀點被普遍認可,比如男性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有權与其他女性性交,諸如女性穿著暴露,勾引男性等情況。
  
   隨著女權運動的發展,女性的社會地位得以提高,更多的女性進入政界、法律界等,促使法律進行改革。
  
   1983年加拿大通過C-127法案,修改對強奸、試圖強奸、猥褻的定義。C-127法案消除了以性別為基礎的刑法界定,男性也可能成為受害者,婚內性侵也屬犯罪等。
  
   C-127法案通過之后,加拿大的性侵犯罪一度飆升,主要是因為新的界定于人們傳統觀念的混淆矛盾造成的,強奸和性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
  
  
  相關案例的判決
  
   加拿大暴力受害者協會2011年2月公布一份《儿童性虐研究》的報告,列舉了加拿大一些性侵儿童罪案的最終判決:
  
  1. Bill Bradley 強奸和雞奸19名儿童,判6年。
  
  2. Wray Budreo 性侵3名儿童,他在30年內性侵男童22次,判6年。
  
  3. Cecil Miller 強奸和雞奸8名儿童,其中一名是還帶著紙尿褲的幼童,判7年。
  
  4. 一名男子酒后性侵2名12歲的女孩,判罰500元罰款,45天監禁(周末服刑)。
  
  5. 牙醫Masura Fujibayashi 自1962年到1988年先后證實17次性侵儿童病人,估計應該有450名受害者,判刑4年。
  
  6. 天主教神父John Monegahan 14項猥褻罪,3項性侵6歲儿童,估計應該有250名以上受害者,判刑4年。
  
  7. 一名男子性侵其妻子名下托儿所的2名女童,判4年監禁,1年半后假釋。
  
  
  多倫多警隊性侵罪統計表(2005年 到2009年)
  
  年度 報案數 結案數 結案率
  2005年 2,899 2,293 79.1
  2006年 2,707 2,177 80.4
  2007年 2,537 1,962 77.3
  2008年 2,569 1,996 77.7
  2009年 2,667 2,008 75.3
  
  
  
  
  
  
  
  加拿大立法系统的惯用技俩是利用或制造极端案例,无限推广使用到家庭琐事,以便收获大量税金和钱财.
  
  
  
  
  "相信警察可以幫你", 这是加拿大公务员最常用的一类谎话. 加拿大警察的任务从来不是帮助人,他们的训练科目只有如何找茬抓人,只要能抓人,他们不会为你想任何问题,比如抓了你丈夫会如何影响你的未来生活.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钱.
  
  
  
  
  
  华裔女性离奇失踪一个半月 警方无头绪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5日 08:43 来源:本网综述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综述) 从4月21日至今,万锦市华裔居民林芳(Fang Lin)失踪已经有一个半月,但是警方仍然没有她的任何线索。前天(上周五),约克区警方向民众透露,凶案组已经接手了这桩案件,并就案情做了一个更新。
  
  背景:华裔单身母亲离奇失踪
  
  据悉,林芳现年40岁,是说国语的华裔人士;棕色头发,齐肩长;肤色偏白(light complexion),身高1.60米(5.3英尺),体重119榜,身材偏瘦。失踪时穿黑色T恤衫、黑毛衣及黑裙子。婚姻状况离异,育有一名14岁的儿子,并和他同住在万锦市Warden 和Hwy 7附近。
  
  林芳最后一次露面是4月21日下午约4时30分,曾在Bayview和16街一带出现过。她本已约了到美容院美容,并和家人约定一起吃晚饭,但是都没有如期出现,也没有返回其住处。家人感觉事情蹊跷,随后报警。
  
  两天以后(23日)的早上,约克区警方在靠近Valleymede Dr处的7号公路420号一个华人商场的停车场发现了她新买不久的保时捷Cayenne四驱车,当时该车没有上锁,人却不见踪影,和她一起失踪的还有随身的手包。
  
  警方透露,车上及汽车附近没有血迹和任何明显的挣扎痕迹,这让他们对其失踪显得有点茫然无头绪。此外,她的手提电话在她失踪后一直关机,银行卡及信用卡等在过去一周也没有被使用过的迹象。警方也曾前往她的住处调查,发现家中的物品如常摆放,没有任何远行或离开安省和加拿大的迹象。
  
  鉴于扑朔迷离的案情,但是又没有任何迹象显明林芳已被绑架或被害,警方遂将此案定为“离奇失踪案”(mysterious disappearance),并让凶案组接手此案。
  
  林芳生活奢华,靠利息过活
  
  尽管警方对破案毫无头绪,但是仍然通过调查得知了一些关于林芳生活方面的信息。据透露,林芳五年前从中国来加拿大,除了儿子以外,在这里没有其他亲人。她失踪前正领取政府的伤残津贴,而且曾因交通意外而获巨额赔偿,并利用该笔款项作私人借贷,以赚取利息。
  
  据警方目前掌握的消息,林芳是从大瀑布到蒙特利尔众多赌场里的VIP客人,尤其喜欢玩“巴加拉纸牌”(baccarat)和“21点”,且赌注“数以万计”。当遇上有其他赌客败北时,她会向这些赌客借出金钱。警方不清楚林芳收取的利息有多高,以及别人欠了她多少钱,所以无法确定她是否是高利贷者,但是她的生活来看,估计她收取颇高的利息。
  
  然而,警方也表示林芳并非是那种“典型的”冷血高利贷者(loan shark)。她在社区里有很多朋友,且口碑不错。他们中也曾有人向她借钱,但是当这些朋友想还钱时,她却已失踪。
  
  这些朋友还透露,林芳穿着时髦,经常穿金戴银,尤其她手上的劳力士表更非常昂贵。警方也查到,林芳与儿子租住高级的共管公寓单位租金不菲、且驾驶名车,近期还曾计划与同儿子往欧洲旅行。
  
  值得注意的是,林芳银行帐户里的现金并不太多,无法支持每月的开销,但是她的紫色保时捷Cayenne已经付清。
  
  警方还提到,找到林芳座车的plaza离她家只有5分钟路程,她经常在这里搭乘前往赌场的班车。在林芳失踪后,警方曾仔细查调查了赌场班车,但是并没有发现是她失踪前后有登车。
  
  警方也曾与中国政府联系,查看她是否已回到中国,但中方表示,并没有林芳的入境纪录。林芳一名在中国大陆的兄弟对她的安全感到担心,目前正计划前来加国,并呼吁公众协助寻找她的下落。
  
  警方呼吁知悉林芳下落的人士,致电1-866-876-5423内线7541,与约克区警方联络,或可拨打匿名灭罪热线1-800-222-TIPS(8477)。
  
  
  
  
  
  真伪之间:一只多伦多股票害了多少人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7日 08:04 作者:奔远的天空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说到打假,可能中国人都知道有个方舟子。方舟子以揭露学术界造假而闻名,有个称号叫“打假斗士”。但要问方舟子在中国的打假收益是多少,可能很少人知道,也许并不见得是个可观的数字。然而,有位美国的学法律的学生,到了中国取了一回经,学会了怎么打假,却成立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的打假公司,现在已经发了大财。
  
  这位美国的打假人士叫卡森.布劳克( Carson Block) , 他的公司名字叫浑水研究(muddy water research), 取名来自中国成语“浑水摸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个打假恶魔,因为他是实实在在地利用打假来赚取个人利益。
  
  carson-block.jpg
  
  布劳克毕业于Chicago-Kent 的法学院, 今年35岁,成长在一个股市研究行业家庭。在大学的时候就用业余时间做分析员,并考取了经纪的执照,1998年去过中国北京,上海,2005年在学完法学学位后又回到上海,在一家法律行从事外国直接投资工作,一年后,他辞掉了工作,在新加坡开始了储藏出租方面的经营,经营并不出色。
  
  然而在2010年当他参观了中国的一家在北美上市的公司东方纸业后,他却开始了一项新的业务—-做空股市。在参观完东方纸业之后,他发现这个在股市里颇得赞誉的小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低级的工厂,他认定其中必有机会,于是他开始认真研究该股,并对该股票做空,也就是说他先从股市里用高价“借”来股票,而后等股票价格跌下去以后,再“还回”股票,这样赚得差价。所以如果一只股票跌得越惨,他赚得就越多。
  
  2010年6月28日,浑水公司第一次发布了对东方纸业的研究报告,强烈建议股民卖出该股,因为他列举了一系列证据,说明该股在业绩报告上做假。东方纸业固然否认他的指控,但那天起,该股却跌去了57%。这次成功,使B布劳克越发猖獗,此后,他又先后针对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四家公司进行了打假研究,并分别做空,然后再发布研究报告,致使他们的股票大跌,他也从中获得巨额收益。使他成名的两次做空中,两只中国在美国上市的股票分别下跌了96%和93%。使他声名大振,不光揭发属实,而且该两只股票被停牌了很久。总体来说,到6月3日为止,这五家中资公司的市值和他发布报告前日相比,整整消失了四十亿美元!
  
  上个星期的周四和周五,可能是很多加国投资人所不愿看到的一天,尤其是很多华裔投资人,因为可能很多华人把资金投在一只在多伦多上市的中国公司—— 中国林业上。中国林业(Sino-Forest,TMX代码TRE)一向是加国很多分析人士推荐买入的股票,从1994年该股在多伦多上市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收益稳定增长的股票,即使在金融海啸的时候,该公司都报道利润和产值在稳定增长,TD银行把它列为action list buy(强烈推荐买入), 目标价位为34刀,是6月1日收盘价18.2的186%。
  
  然而布劳克的魔爪却在6月2日伸向了它。当天布劳克发布了他对中国林业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十个调查者两个月的调查,他认为和中国政府部门记录对比,该公司有9亿多加元的资本空洞,并强烈建议卖出该股票,目标价位低于1元!并指出该公司从1995起一直在做假帐,是个庞氏骗局,一直在利用发行新股来资持自己, 并说如果该股不发行新股, 股票很快就会崩盘。此文一出,中国林业的股票即可大幅下跌,在6月2日和3日两天里,股价整整跌去了71%!市值消失了近32亿刀!
  
  针对布劳克的恶意攻击,中国林业在这个周末才发表公告,说布劳克的研究是不准确而且没有根据的,并指出他们完全是出于私人盈利目的,中国林业要组织一个独立的调查组对公司的财务和资产进行调查,并在考虑要采用法律手段,昨天中国林业在网上发布了大量和中国政府部门签署的协议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但布劳克也不示弱,他说他最近收到了死亡威胁,但即使这样,他也要出示更多的证据,坚持做空,一直到该股票的价值变为零。
  
  这场真假之争仍在继续上演,致于将来谁会获胜,中国林业的股价将说明一切。但无论如何,受害的是无数的中国林业的股民,因为在两天里他们手中股票的价值已经蒸发了70%,以后可能很难回到从前的位置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打假恶魔实在太可恶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如布劳克说的:“这种造假公司就像金融界的癌症,它会每年不停地吸走更多的钱。”
  
  作为多伦多股市的股民,我真心希望中国林业会度过难关,证明它的清白,因为它似乎是一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象征,是一面欣欣向荣的旗帜,是一种希望。
  
  注:本文根据Bloomberg和The Globe And Mail的报道整理而成,本人目前不持有中国林业的股票,也无意做空,目前该股风险极大,谨慎为之。
  
  原文标题《真伪之间》出自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u-178907/?p=637
  
  
  
  
  
  
  
  报告称加国仇恨罪剧增 多数民众不认同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8日 08:51 来源:本网综述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综述) 据联邦统计局昨日(周二)公布的报告,加拿大仇恨犯罪案(hate crime)有逐年增加趋势,2009年比前一年度增加了42%之多。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和种族歧视有关,而多伦多地区的仇恨罪案增加数目居全国第二。
  
  这份报告在本地社区内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认同报告的观点,大部分读者都认为统计局夸大了事实,加拿大并没有遭遇“仇恨罪案突增”的危机。
  
  背景:加拿大仇恨犯罪大增
  
  联邦统计局指出,本国警方曾在2009年记录了1473宗仇恨罪案,比前一年度增加了42%;而2008年的仇恨罪案数目则比2007年上升了35 个百分点。在09年有记录的仇恨罪案中,54%和种族歧视有关,29%和宗教有关,13%和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有关。
  
  调查还发现,警方报告的每10宗仇恨罪案有4宗涉及暴力,如袭击受害人。在这种暴力案件中,犯案动机涉及性取向的歧视和仇恨尤其普遍。超过五成的仇恨罪则并不涉及暴力,而只是“行为不当”(mischief offences),例如涂鸦或蓄意破坏。
  
  当年,所有类型的仇恨罪案皆出现了大幅增长,其中和宗教有关的案件55%;犯罪动机源于种族仇恨的罪案上升35%,与性取向有关者则上升18%。另值得注意的是,仇恨罪案中的受害人与犯罪双方同属青少年的比例偏高。
  
  该局报告同时提到,2009年每10宗跟宗教引发的仇恨罪案就有7宗是针对犹太教,合共283宗,较2008年上升71%。针对回教的仇恨罪案则由2008年的26宗增至2009年的36宗。警方报告针对天主教的仇恨罪案有33宗,较2008年多了3宗。
  
  在涉及种族歧视的仇恨罪案中,当年出现最大增幅的是针对阿拉伯裔或亚西裔,由37宗增至75宗。最普遍被针对的族裔仍然是黑人(272宗),大约占所有跟种族有关的仇恨罪案38%。
  
  当年,本国仇恨罪案数字增加最多的4个城市:排首位的是渥太华,增加了83宗;接着是多伦多,增加79宗,基秦拿-剑桥-滑铁卢地区,62宗;以及蒙特利尔,61宗。如果以人口比例计算,基秦拿-剑桥-滑铁卢是警方报告的仇恨罪案数字最高,每10万人之中就有18宗。
  
  多数民众并不认同报告观点
  
  统计局的这份报告公布后,在社区内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本地某家英文媒体的新闻评论版上,24小时内的评论数目超过了1000条。然而,只有有极少数的人认同报告的观点,大部分读者都认为统计局夸大了事实,加拿大并没有遭遇“仇恨罪案突增”的危机。
  
  一位支持报告观点的人表示,加拿大虽然一直标榜“多元文化”,但是忽视惩治仇恨犯罪,而正是这种忽视,导致今天仇恨罪案突增。
  
  另一位读者则指出,现在全球都面临着仇恨罪案大增的现实,而不仅仅是加拿大一个国家。其实,自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后,西方国家大多“右转”,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欧洲,就知道加拿大的情况还算好的。令他担心的是,加拿大人刚刚选出了一个保守党多数政府,他们可能更认同主流的理念、宗教和文化,忽视少数族群的需要。
  
  不过,大多数读者并不认同报告的观点。一位读者表示,统计局的报告对本国民众玩了一场“数字游戏”。仅从统计数字和增长率来看,而不是分析具体的案例,根本不能判断实际情况。其实,警方的定义也有问题,很多民事案件也能上升到“仇恨犯罪”的等级,这也令案件总数上升。从他所居住的城市来看,他看不出本国已遭遇“仇恨罪案突增”的危机。
  
  还有一位读者则分析,统计局的报告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当年的仇恨案增长中,和“宗教歧视”有关的占据了大部分,二是统计数字来源于“报告”。可是,这两点都是很主观的东西,无法勾画出完整的图画。其实,加拿大的宗教环境已经很和平且自由了,所谓“宗教歧视”更多出于信徒的主观观念,而非第三者的观点;至于统计数字来源于“报告”,而不是分析具体的案例就充忙下结论,则显得太过武断。总而言之,这个报告不过一个“政治游戏”而已,当不得真。
  
  =====================================================
  不管是不是游戏,只要警察一来,纳税人就要掏钱。
  
  
  
  不能请住家保姆,不然就会被告24小时奴役
  ==============================================
  华裔夫妇涉奴役菲佣24小时全天候工作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9日 07:30 来源:本网综合 作者:谈海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温哥华一对来自香港的华裔夫妇帮助一菲律宾裔女子自香港进入加国后,涉嫌以奴役方式强迫她从事家庭保姆工作,一年365天每周7天不分昼夜劳动。温市警方认为菲佣被人强迫成为“家奴”(domestic servitude),控告这对夫妇两项偷运人口的相关重罪,两被告将于本月22日在省级法庭提堂。而遭奴役的38岁菲裔女子现已获得加拿大合法居留身分。该夫妇则向传媒宣称无辜,认为事件对自己的生活已造成困扰。
  
  警方控以偷运人口重罪
  
  温哥华市警局发言人Jana McGuinness表示,华裔女子禤爱玲(Oi Ling Nicole Huen,译音)以及男子柯耀昆(Franco Yiu Kwan Orr,译音),涉嫌在2008年从香港带一名菲律宾女子进入加国,警方指女子被强逼成为家奴。该名菲律宾女子现年38岁。
  
  麦吉尼斯指出,警方是在去年6月前往温东Grant街3100号路段处,调查另一宗不相关的事件时,发现屋内一名菲律宾女子持有过期的旅游签证,在加国非法居留。她指警方调查后相信该名菲律宾女子在这间房屋内被迫照顾屋主一家人,一星期工作7天,不分日夜的工作。她称该名菲佣有得到工资,但不愿说明工资的具体数目。
  
  麦吉尼斯说,该名菲佣进入加国后,护照涉嫌被扣下,而菲佣也因为害怕遭到遣返,因此未有主动向当局举报。但麦吉尼斯也透露,该名菲佣在香港时,也是帮这家人工作。
  
  Jana McGuinness认为这是非常罕见的偷运人口控罪,而且温市警还是首次因为这种家奴事件对疑犯提出检控。至于菲律宾女事主,目前仍在加国。
  
  当事人称无辜 女户主是地产经纪
  
  禤爱玲是温市的地产经纪,该房屋前有她售屋的招牌。据本地电视台Global TV报道,男户主柯耀坤称有3个孩子需要抚养,他成为加国公民已有31年,与妻子一直努力在温哥华生活,不知为何会被控告。柯耀昆否认扣押任何人的护照,称警方在没参考他的说法前便将案件公开,只听对方片面之词,对他很不公平。
  
  柯耀昆对24 Hrs报透露,他的3名子女分别是6岁、4岁及3岁。他说,当初在香港时与一名菲律宾女子有家佣合约,工作了一年。当他们搬家到加拿大时,为该名女佣担保申请为期6个月的旅游签证,当初说好只需要她6个月,之后准备送她走,但是她拒绝,她只要跟我们家一起住,这就是双方的协议。他对24 Hrs否认该名女子是替他们工作,“我自己都是赚时薪12.5元的薪水,我怎付得起请她?”
  
  偷运人口属重罪 最高可罚款50万囚10年
  
  据明报报道,移民律师王仁铎指出,在此案中警方提出的是移民法第117条,有关故意组织、引诱、协助或教唆,未持合法证件人士入境加国的条文,属于偷运人口(human smuggling and trafficking)的重罪,轻者可被判罚款10万元,或监禁两年;若属于严重情况,罚款最多更可达50万元,或监禁十年;再犯者最高罚款100万元、入狱14年。
  
  王仁铎表示,如果是以旅游签证入境者,不能担任家佣,而是必须是申请工作签证,例如申请住家护理(live-in caregiver)的签证,才能在加拿大工作。
  
  本地保姆请不起 黑工有市场
  
  有在大温地区提供专业保母家政服务,以及以女佣为由代理海外人士来加工作签证的本地业界人士表示,因本地正规保姆费用较高,导致很多雇主在海外找保姆,然后申请访问签证而非较难获得的工作签证来加。也有雇主在本地寻找黑工,令本地家政市场较为复杂混乱。
  
  一位本地家政公司负责人坦言,很多雇主之所以违法找保母,主因是由于本地正规保姆太贵。 她具体解释说,以雇主不包食宿的本地正规保姆来说,按每周5日,每天8小时工作计算,雇主即使支付8.75元的最低时薪,每月也要支出约1,615元。另外,请保姆的家庭大多为夫妻两人均全职工作,他们每天上下班如果平均各需一个小时,这两个小时请保母则需要支付加班费,如此计算每月雇主要支付近 1,900元。
  加拿大的法律,请个海外保姆,监禁十年,杀人犯有的2年就被放。
  这就是所谓“人权”。
  
  
  
  
  
  高温狂风暴雨冰雹 安省10万居民停电
  
  昨天不仅是今年迄今为止最热的一天,且在傍晚时分突发一阵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一时间天昏地暗,雨点夹着冰雹一阵狂轰,多市东北约200公里的小镇 Minden Hills附近地区出现龙卷风。多伦多在一天之内经历了平常难得一见的多种天气现象。昨天下午3时气温达到摄氏33.3度,打破6月8日单日气温的最高纪录,此前的最高温纪录为32.2度,时间是1950年。1名男子在多伦多东北150公里的Balsam Lake驾驶水上飞机时遭遇雷电风暴,结果飞机失控,飞行员身亡。根据CTV电视台的报道,雷电击中多市一幢民居,将阁楼击穿,露出一个大窟窿,所幸当时无人在场。
  
  安省电力公司表示,安省南部至少10万户电力供应中断,有的地区已经恢复电力供应,该公司的工人仍在抢修。昨晨多伦多东区也发生停电事故,影响范围包括Danforth至Gerrard、以及Broadview至Carlaw的块状区域,不过这次事故与暴风雨没有直接关系。环境部气象局表示,这此暴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此波热浪仅持续1到2天,今天直到周末气温恢复正常,最高温摄氏24度左右,不过间或有阵雨。
  
  =================================
  
  邮差一周将只送信三天
  
  加拿大邮局(Canada Post)发言人周三表示,自邮政工人工会开始轮流接力罢工以来,信件数量几乎下降一半,服务量减少也令成本降低,为避免损失并维持运作,将会裁减邮件分拣中心的人手、减少递送邮件的次数为每周3次,时间为每周一、三、五;多数小包裹和文件也会改为每周3次,重要邮件每周5次,以此来应对劳方持续不断的罢工行动。该发言人重申,邮局工人不会被解雇,但一周只工作3天,因此薪水会相应减少。
  
  工会方面则回应说,对资方的策略并不意外,但这不能阻止邮务工人的罢工,工会周四将扩大轮流罢工的范围,安省、魁省、卑诗及缅省等省13个中小型社区将展开罢工行动。
  
  =================================
  
  皮尔区男子确认为欧洲大肠杆菌病例
  
  安省卫生厅昨天表示,化验结果证实,皮尔区(Peel Region)1名男子染上欧洲大肠杆菌,这是本国出现的首宗与欧洲大肠杆菌有关的确诊病例。迄今为止,大肠杆菌疫情在欧洲肆虐,已致2,700人患病,最少26人死亡。
  
  据悉,病者居住在皮尔区,不久前曾经到德国春游,并在那儿吃过色拉产品,他在5月底返回加拿大;他目前已经出院,并在康复过程中。卫生厅发言人说,除此患者之外,本国尚未发现其它与欧洲大肠杆菌有关的感染病例。
  
  =================================
  
  警方确定撞死加油站职员嫌疑人汽车款式
  
  根据市民尤其目击证人提供的信息,皮尔区警方已确定涉嫌于上月撞死密市加油站职员涉案汽车的款式,该车为淡淙色或金色的的日产Altima,为2002年至2006年间生产(下图)。警方希望涉案司机在与律师联系之后向警方自首,解释案发经过。
  
  事发在5月19日,地点在密市Truscott Dr夹Southdown Rd一家加油站,该站62岁的职员Atifeh Rad发现1名司机加完油后准备不付钱离开时,立即上前阻止,但作贼心虚的司机却将他撞死。警方表示,涉案司机为一名年约20至30岁的黑人男子。据悉,有数名目击者称,事发前他们看到涉案司机有意将其车牌遮盖。 
  
  =================================
  
  昨日连发3宗案件 青年男子中刀命危
  
  昨日多市连发2宗伤人案,其中1名青年男子中刀命危。昨晨在多伦多西区Martin Grove Rd与Silverstone Dr交界处发生枪击事件,有人从1部Mazda1汽车内向外射击,子弹击中另1部汽车后部,穿透后车窗,所幸无人受伤。
  
  下午1点45分左右,东区Birchmount Rd夹 Finch Ave附近发生伤人案,1名24岁的男子颈部中刀,其伤势严重,有生命危险,已经送医院抢救。到晚间10点半左右,北约克Steeles夹 Bathurst也发生一宗刀伤案,1名30多岁男子被人刺伤,警方暂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多伦多男子拒绝擦车窗行乞 被打得头破血流(组图)
  
   文章来源: 明报 于 2011-06-09 08:43:29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正当多市政府打算对街头乞讨及相关活动,实施更严厉的规管时,一名不愿接受抹车窗服务的男子,前日在多市中区被抹车窗男子用抹车窗刷子打至头破血流。
  
  警方很快就将疑犯拘捕并控以伤人罪名。这宗事件,将会令市府及警方更重视如何管制乞讨及抹车窗等活动。
  
  前日下午3时50分左右,当时该名来自新市的43岁受害人,驾驶一辆房车沿士巴丹拿道向南行驶至皇后街路口,因红灯而停下时,一名抹车窗男子拿@一瓶水和一个刮车窗的小刷子走过来,自行洒上水后就开始清理车前窗挡风玻璃。
  
  司机不愿接受这样的「强制」性服务,把车窗降下来,一再要求男子停止抹车窗,但他置诸不理。
  
  
  被抹车窗人打至头破血流的受害人,状甚可怜,也很可怕
  
  司机见言语无效,只好下车试图上前阻止,没想到该名男子突然发难,不但挥拳勐打司机的头部,还用抹车窗的刷子连续狂砸受害人的头顶,把他砸得头破血流,鲜红的血液顺@受害人的脸部流下,情况十分可怖。
  
  受害人称,那名抹车窗男子高举刷子,几乎是用尽全力来击打他的头部。「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是不是要从此随身携带一些防御性的武器?比如胡椒喷雾器。要怎样我才能在多伦多市感到安全?」事后该名叫奥兹(Jason Ortiz)的23岁青年被警方拘捕,并被控以抢劫罪名。
  
  
  抹车窗讨钱活动,在多伦多市中心随处可见
  
  多市副市长霍利戴(Doug Holyday)表示,他目前正努力推动在市议会通过一条附例,禁止抹车窗者主动接近市民。他又表示,这种事情早就应该对付。他又抱怨前两任市长赖士民及苗大伟没有决心去对付,所以留到现在都没有解决。
  
  「我很肯定,省府需介入此事,所以需比较长的时间讨论,可能在今年10月省府都不会开始讨论。」
  
  
  
  
  
  
  
  “民主”有公平吗?看看美国的法律,是否公平是由金钱决定的。
  =========================================================
  为什么桑兰案只有海明律师一个人签字?
  
  作者:纽约海明律师 于 2011-6-10 04:5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法律相关|15 条评论
   昨天中新社驻纽约的记者跟我聊天。 有向我提了众多网友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号称律师团队是“联合国” 律师团队。 而在联邦法庭所有需要签字的文件上只有海明律师一个人签字,其他律师不签字?
  
   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律师所签署的每一个文件,那个签字本身就是律师对法院的庄严承诺。 向法院保证所签字的文件内容没有弄虚作假, 符合法律条款,而不是烂告,烂诉,无理取闹的恶意诉讼。 桑兰案件从第一天起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桑兰跌到摔伤是十三年前发生的事了,很多重要项目已经错过了时效追溯期。 也是基于此,莫虎律师不断的威胁恐吓,要求法院处罚律师。而且, 被告都是大公司和亿万富翁,美国打官司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财力和物力的较量。 所以, 我律师楼的老外员工律师虽然也参与起草诉讼状等工作,但是他们宁可辞职不干, 也坚决拒绝在桑兰案件任何一件文件中签字。 作为老板, 我不可能因此解雇已经为我打工五,六年的老外律师。 我也早已习惯了凡是有风险的案件都是我亲自出马。 有麻烦我来承担,谁叫我是老板呢? 律师楼几千个案子,还指望着做工的这些老外律师们去当牛做马呢。
  
   网络上有人挑拨离间说:我未经桑兰同意就把桑兰索赔提出的二十个亿美金给悄悄的修改了。 修改成由法院去定了。 黄健发email来问我:这是真的吗? 为什么?
  
   我是搞法律专业的,你们不是。 措辞该怎样措辞是我的工作。我知道怎样措辞最好。 桑兰案子提出的赔偿金额早在立案的时候就在法院登记了,谈不上悄悄撤掉了。 第三份起诉书里, 把最后的赔偿金额的实际数字交由给美国陪审团在终审时确定,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讲的是百分之百的事实和大家都懂得法律的规定。 谈不上什么放弃赔偿金额。 这些都是专业的法律术语,不懂的人看热闹可以,议论也可以,但是挑拨离间就是别有用心了。
  
  Read more: 为什么桑兰案只有海明律师一个人签字? - 纽约海明律师的日志 - 贝壳村 -
  
  
  
  
  
  
  “民主”社会是这样的:美国警察的罚款创收
  ============================================
  案例
  
  美交警一天18张罚单?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民众最近发现,由于经济不景气,警察开交通罚单更频繁,但警方一直否认有意多开罚单。最新的一件诉讼案披露,洛杉矶警察开罚单原来真有定额,不完成定额的警员将被认为“不合格”。两名警官指控洛杉矶警察局,在工作中每天给出18张交通罚单的定额,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洛杉矶高等法院今年4月作出裁决,一名华裔退休警官及另一名现职警官,两人共获高达200万的赔偿。
  
  华裔退休警官陈豪沃和贝尼奥夫是洛杉矶警察局西城交通分局的警员。在2007年,陈警官向警局的管理部门提出抗议说,他每天被要求给出18张的交通罚单,而他因为没有完成配额,结果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造成了心理伤害。陈警官现已退休。他将因所遭受精神压力而获偿112万美元。现职警官贝尼奥夫获赔 95万美元。
  
  该项诉讼案是2009年7月提出的。代表原告的律师史密斯说,每天开18张罚单的定额,是为了提高政府的收入。陈警官是摩托车巡警,他与他的同伴被要求对摩托车超速和其他违章开出一定数量的罚单。史密斯说,这种定额现在依然存在。
  
  代表洛杉矶市的律师则否认有任何“定额”的存在,他称那只是一个“目标”。
  
   “钓鱼执法”无处不在
  
  小普因工作在美国呆了两年,说到“美式罚单”,她向记者讲了自己的经历。
  
   无人停车场要小心
  
  在美国,很多停车场没有专人看管,都是车主自己取单、离开时交费。有一次,她将车停到了这样的停车场,也取了单子,走时也交了费,可后来还是收到了罚单,令人非常不解。经过别人指点才知道,原来单子上写着,必须将单子放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必须能让警察看到。她当时没注意到这样一行字,很“不幸”被警察抓住了,罚了40美元。她后来去投诉,可警察告诉她,单子上明明写着,你说你没看见也好、不懂得“前挡风玻璃”的单词也好,都得罚。小普说,在美国,你如果说没看见标志或抱怨牌子太小看不清,是没用的,因为肯定都有牌子做了说明,算尽到了告知的义务,抓住了就狠罚,只有自己小心为好。
  
  高速路收费要看清
  
  还有一次走高速路,在美国多数高速路是不收费的,可小普那天走的那条是收费的,她也看见了牌子,在路边——她觉得已是中国人认为的“辅路”那么 “边”,有一个小小的收费站,心想是在这里交吗?这也太远了吧,这一犹豫,车就开过了,之后再也没发现收费站,后来她收到了200美元罚单。
  
  商场购物记清时间
  
  还有一次,去商场购物,牌子上写的是三小时内不收费,既没给时间记录的卡片,也没人看管,等购完物,停车费这件事真的“淡忘”了,可就是不知什么人、在哪里盯着,反正罚单没“淡忘”。
  
  小普说,在美国两年,深刻体会到,美国有“钓鱼执法”,而且是合法的,这可能跟经济危机有关,政府想靠这个增加点税收。有的路段,既没车也没红灯,有一个人悠然要过马路,你必须让他先过,因为不知在哪儿就有正在“钓鱼”的警察呢。记者 应晓燕 X152
  
  经济危机闹的
  
  美国很多地方近年来深陷财政困境。以旧金山为例,为了应对严重的财政赤字,旧金山市甚至要求交警加大开罚单力度。
  
  旧金山市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减少预算赤字2100万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个部门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旧金山市负责停车管理的交通局最近命令所有的交警多开罚单,同时减少警察加班时间,以缩减工资开销。在旧金山,交警对乱停车开罚单,一张罚单的金额少说也得75美元。
  
  旧金山的停车罚款数额是目前全美所有大城市里最高的。违规停车罚单的罚金范围在45美元至275美元之间,多数在100美元左右。除了增加开罚单力度之外,交通局还在旧金山市街头增加安装了许多停车计时收费器。
  
  
  
  
  
  
  
  
  
  
  
  
  Canadians can’t afford price of justice 加拿大负担不起公正
  Published On Sun Feb 15 2009
  
  By Angelo Persichilli Political Columnist
  
  When provincial NDP Leader Howard Hampton says the $23.4 million the Ontario government spent on outside lawyers and consultants for a corruption case related to its real estate agency is "simply money blown out the door," he is right.
  
  However, he is wrong when he blames Dalton McGuinty’s government. Queen’s Park had a duty to pursue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Had the government stopped the legal proceedings, I’m pretty sure we would now have the NDP accusing the government of colluding with corruption.
  
  Given the legal quagmire we live in, there is no middle way. You either give up and allow the abuse, or you put up a fight and spend such a huge amount of money on lawyers that the fight seems pointless. It’s a lose-lose situation for politicians and taxpayers, and a win-win situation for lawyers and for crooks with money – because the issue is all about money, not justice.
  
  Let me elaborat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rights that should be guaranteed to every citizen are access to the health-care and justice systems.
  
  Unfortunately, while we all enjoy a basic medicare system, justice is still just an aspiration for most of us. There are only two groups of people who can enjoy it: the rich because they have money and the very poor because they have legal aid. For most Canadians, justice is like a Ferrari: You can have it if you sell the house.
  
  When former prime minister Brian Mulroney felt unjustly targeted by the RCMP, he fought and he won. Do you think that if he didn’t have the $2 million for the legal fees he would have had any chance to win the case? Yes, he got the money back, but only after his lawyers were able to defend him.
  At the other extreme, we had to pay millions of dollars to provide top lawyers to defend Karla Homolka and Paul Bernardo.
  
  In the middle are the majority of Canadians like you and me who are neither rich nor poor. For us, justice is only an aspiration because we don’t have the money to get through the convoluted legal system that seems to have been built to help lawyers make money.
  
  Someone told me he believed he was unfairly overcharged $5,000 by Revenue Canada. He went to a lawyer who told him that he could win the case but there was no guarantee. Furthermore, the legal bill could go over $5,000. Basically, he was told, "If you don’t have money to gamble, pay and shut up." He paid.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many corporations that, with the help of good lawyers, challenge Revenue Canada and many are able to slash their payments by millions.
  
  There are companies that have more lawyers than managers to protect them from possible legal nightmares. They succeed in that, but entrepreneurship suffers and the only people left unprotected are the majority of Canadians. Every day we sign papers with fine print even to buy an extension cord in an electronics store. You can rest assured that the fine print is not there to protect the customers.
  
  But even if we stay away from lawyers, we receive hefty bills from them via governments.
  
  Do you remember the Gomery inquiry? It spent almost $90 million to find out what happened to $60 million. In the end, only $3 million was recovered and the only people arrested were those charged by the RCMP. There are many other examples. The legal system is failing Canadians twice: We pay millions of dollars to run it and in return most of us cannot afford to use it when we need it.
  
  If Hampton believes, rightly, that $23.4 million in taxpayers’ money to fight a corruption case is "simply money blown out the door," he and McGuinty should start working together to make the justice system less convoluted and more accessible.
  
  Everyone may be equal before the law, but justice comes only if you have money.
  ★★★★★每个人在法律面前可能是平等的,但只有当你有钱,公正才能到来。★★★★★
  
  
  
  
  
  
  
  
  
  
  
  
  
  
     
  都市報-加東 → 頭條直擊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你家孩子早戀了……
  ( 2011-06-09 )
  
   轉眼間大批技術移民的第二代,已經從懵懵懂懂的小孩子,變成小伙子大姑娘。當孩子們到了情竇初開的時候,當他們上网的時候變得躲躲閃閃,或者“煲電話”變得越來越熱的時候,做父母的就要面臨孩子的新轉變。
  
  本報記者 李海濤
  
   我們當年和現在不同,父母具有絕對的權威,談戀愛先要經過父母這一關。現在對于不少移民家庭來說,這孩子大了還真的不好管。當我們天天盼著他們長大的時候,他們卻又開始早戀了。
  
  孩子大了由不得你管
  
   加拿大真愛家庭協會慕襄烈牧師接受《加拿大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分為兩個階段,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父母就像上帝一樣,有絕對的權威。孩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父母可以大喊大叫,他們不得不听。但是隨著孩子長大,父母會發現孩子已經不是自己的了,不能隨心所欲地管教,孩子也變得不听話,一旦出格儿童保護机构也會出面。也就是說在加拿大,國家的權力已經深入到家庭,社會環境導致家長對青少年沒有控制權。在青少年時期發現問題再去教育,往往已經晚了。
  
   因為在這种環境下,孩子一定要預先被設計好,就像電腦程序一樣,在他們幼小的時候植入他們腦中。這個程序就是教他們樹立是非觀,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只是片面地在生活上滿足,在思想上不重視,可能會培養一個廢物甚至怪物。只把父母當提款机,一旦不能滿足就惡言相向。
  
   他認為,小孩子習慣一般在三歲的時候就會形成,習慣建立之后以后就很難有大的更改。家長和孩子之間有良好的關系,孩子會有一种安全感,父母就會有尊嚴,并以此來影響孩子的成長。他發現很多新移民把孩子送回國內撫養,爺爺奶奶只養不教,回來后孩子和家長之間沒有依賴感和信任感,往往錯過教育的最佳時机。
  
  性教育不是性交教育
  
   在加拿大,學校從小學就開始性教育,慕襄烈認為這里學校完全是性交教育,教你怎麼性交,教你怎麼避孕和避免性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性教育。因此家長就要負起責任,教孩子正确的戀愛觀。讓他們意識到早戀的愛情是不穩定的,人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這种教育從4、5歲就要開始,在青春期到來之前就形成一個觀念:早戀時的愛情与婚姻的愛情是完全不同的。
  
   家長可以用自己的故事去和孩子溝通,而不是訓斥和說教。比如向他們解釋初戀是美好的,但往往是無法走下去的,因為很多現實的因素沒有考慮進去。父母也不是天天摟抱在一起的,因為那是一种激情而不是長久的愛情,往往是一种化學反應的結果。總之,家長要盡量延遲孩子的愛情、性活動,最好推遲到大學為好。
  
   美國1995年一份統計顯示,女孩第一次自愿發生性關系的年紀与其一生性伙伴數目的關系是,12歲就有性關系的一生有21個性伙伴,13到14歲的有14個,15到16歲的有8個,17到18歲的有7個,26歲以上才有性關系的一生只有1.8個性伙伴。
  
  与其防守不如陪伴
  
   華人家庭專業輔導中心的社工張燕云,是一位專事家庭教育輔導的社工,也是一位三個孩子的母親。談到青少年早戀問題她表示,這是人成長必須經過的階段。就好像孩子到了會走路的年紀就一定要走,成年了就要會開車一樣,如果上班了天天還要你開車送,相信每個家長都會發愁。同樣,由于生理發育的原因,在青春期孩子對异性或者說對性有一定的情感需求,是誰都擋不住的。
  
   如果說一上來父母就是斬釘截鐵地反對,等于是把溝通的橋梁給破坏了。張燕云表示孩子是很聰明的,會用別人的故事來探家長的口風。如果家長否定他人的交友行為,孩子就會把自己的愛情故事隱藏起來。如果孩子真的把戀愛的事情告訴你,家長就特別緊張刨根問底。孩子就會想我就剛說一點點你們就這樣,好了不說了。
  
   另一方面,家長不可能24小時跟著孩子,孩子有很多社交活動,如果你想阻止他和什麼人交往,限制他的行為完全是不可能的。比如他可以趁著你沒下班的時候做很多事情,趁你深夜睡著了起床和朋友聯系,极端的話甚至逃課、出走,這都是家長們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張燕云看來,家長對早戀的態度一定要先調整好,要接納而不是像防賊一樣地防著孩子,這真的不是一個辦法,相反能夠花時間陪著孩子則是唯一的方式。
  是誰將“親情”堵死?
  
   華裔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往往是孩子的成績,即使在早戀問題上家長最大的擔心還是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張燕云認為,這也就是孩子不愿意听家長話的原因。其實孩子的成績不是他生活的唯一,他有自己的興趣、快樂、友誼和愛情。如果家長僅僅關心他的學習,那是你們關心的問題,他就認為你根本不關心他的生活,和家長見面就是談學習,其他就沒有任何話題,那麼很容易就陷入溝通的死循環。
  
   家長要關心的除了功課,還要包括他們的興趣愛好和交友,這种關系是全面的。我們華人家長很少跟孩子講“Have a nice day. Have fun”等,這其實包含了一种全面關怀的信息,而不僅僅是功課。
  
   張燕云表示,要從孩子小時候就養成与其無話不談的習慣,如果家長從小就知道訓斥孩子,長大了就很容易出現溝通不良的問題。
  
   張燕云表示孩子如果腦子是空白的,那麼做事的時候就是靠沖動。如果腦子里有事非概念,比如說知道自己為來的目標,那麼做事的時候就會有分寸。當然,孩子在青春期對父母的話有抵触,因此讓孩子變得听話,建立良好的關系要從小開始。
  
   青少年往往是報喜不報憂,然而憂的部分往往是孩子需要幫助的地方。家長除了吃飯時候和孩子交流之外,盡量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玩游戲等,在日常生活中傳輸自己的觀念。比如利用孩子在家里開派對的時候,觀察孩子的同學,僅對感到滿意的异性同學加以評論,從而引導孩子的交友觀。張燕云表示,只能評論那些好的,家長不喜歡的就不要說了,因此孩子比較維護自己的同學。
  
  孩子真的早戀了
  
   張燕云認為,如果孩子真的早戀了,家長先不要大事聲張,放一段再跟孩子交換看法。比如孩子找的男朋友主要是因為學習好,家長可以教育孩子對方既然學習好,一定也要求你學習好,因此你要努力才行。家長要經常和孩子談未來的發展,這樣他從小就會意識到我的目標是什麼。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會把目標看得重,即使有戀情也會因為目標而克制自己。
  
   此外要經常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比如對方到家里來玩,如果時間太晚了就要告訴孩子注意提醒男朋友該回去了,不然對方家長會擔心,還會責怪你這個小女友太不懂事。孩子會認為家長在保護自己,會從中學會掌握分寸。
  
   她認為最忌諱的事情就是和對方家長、老師談孩子的早戀問題,這樣會把小事化大,把矛盾激化。老師是不會在孩子交友問題上予以干涉的,這是每個家長自己的私事。
  
   慕襄烈也認為家長不能斷然制止,而是引導他們和接受他們。比如讓他們交往,但是要在公眾場合接触。也可以邀請對方到家里,但是要有大人在家,指導他們的交往,幫助他們順利度過熱戀期,孩子們自然會有一种思考。家長要認識到不是每個孩子都要走家長的路,孩子的發展往往是出乎家長的預料,每個人都是有差异性的。
  
  
  美國青少年性愛統計
  
   很多人以為睾酮素只有男生有,其實男女都有只是數量有差別,男性的睾酮素是女性的20倍。男孩子9到15歲之間睾酮素會增長25倍,女孩子從8到 14歲增加5倍。因此一般來說男孩子會早一些主動一些追求女生,女生在青春期則會注意發散自己的魅力,吸引男生的注意力。因此說在心智不夠成熟的時候,僅靠化學反應去作出的判斷,很難是正确的。
  
   慕襄烈列舉了我們的鄰居美國在1996年的一份統計資料,他表示加美的情況差不多,而且從加拿大的統計來看,1996年与目前的情況也差別不大。一份家庭狀況与青少年性生活活躍度的關系報告顯示,完整家庭的青少年(14歲到18歲)32.3%有性經歷,而离婚或者分居家庭的青少年有52%和 51.1%的有性經歷。
  
   他還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女儿和父親關系很好,往往會延遲她們交男朋友的時間,也會延遲她們的性發育時間。如果父女關系不好,她們會很早就想找一個大男生來彌補這种父愛。同樣來自美國1995年的統計顯示,父女關系良好的女孩處女率為68.2%,父女關系很差的女孩處女率為37%。
  
  
  加拿大青少年性愛統計
  
   加拿大社區健康調查報告指出:2005年15到19歲的青少年有43%承認有過一次以上的性經歷,1997年的數据為47%。如果從男女分類來說,這個數字女性從原來的51%降到43%,而男性青少年兩次比率都是43%維持不變,說明女性青少年對性生活有所檢點。
  
   在這些聲稱有性經歷的青少年中,三分之二是18或者19歲的,三分之一是15到17歲的,8%的是15歲(2005年數据)。三分之一15歲到19歲的青少年的性伙伴超過一個以上,這种情況發生在大一點的孩子中較多。
  
   在使用避孕套比率方面,2003年到2005年的數据顯示有性經歷的女性青少年65%到70%使用避孕套,男性大概80%。值得注意的是,15歲到17歲的使用避孕套比例要高于18、19歲的。
  
   高中階段的青少年經常會參加一些派對,其實想想都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無非是一起玩耍、喝酒或者做愛。加拿大統計局2005年的數据顯示,15到 17歲的少年中有12%有性經歷,18到19歲有28%的有性經歷,24歲的則80%有性經歷。這15到24歲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在一年中有超過一個以上的性伙伴。青少年怀孕的比例在過去25年有大幅度增長,患性病的比率也在上升。
  
  
  少男少女体內的化學反應
  
   早戀的殺傷力很大,不少父母會感到家庭被外敵入侵一般,少男少女的行為也因此有很大改變,令父母不知所措。父母要想幫助孩子度過這段叛逆期,就要先了解一下少男少女的腦子在這段時間是如何工作的,荷爾蒙是怎麼控制孩子的行為和思想的。
  
   加拿大作家David Walsh在一本研究青少年早戀的書中描述說:在孩子10歲左右身体開始產生雄性荷爾蒙,也就意味著青春期的開始,開始對异性感興趣,早戀有可能從這時候開始。無論男女的下丘腦這時也開始激生睾丸素,使負責產生快感的多巴胺水平提高。由于男女生理成長水平不一,會導致不同孩子對早戀和性有不同的態度。
  
   睾丸激素使男孩子那女生當作性對象,而女生也變得妖嬈多姿,吸引著男孩子和她們膩在一起交談玩耍。盡管性是戀愛的重要環節,但是孩子初戀時節不一定就會有性經歷,因為青少年的前大腦皮層(負責決斷)還沒發育完善。
  
   當人墜入愛河的時候,通常用沖動來代替理性的思考,主要由多巴胺等激素引起的快感來主導人的行為,這是人体一种強有力的化學“核”反應力。然而這种禮花式的反應通常不會維持多久,青少年墜入愛河的強烈感受比成年人要更短一些,熱戀感受平均為三個月左右。此后要麼移情別戀,要麼進入戀愛的平靜期。
  
   在平靜期階段他們的大腦前皮層也在發育中,因此他們會思考“我為什麼愛他?”。隨著發育,男女其他不同的激素也開始分泌,比如女性的催產素,也叫做“擁抱感”荷爾蒙,使她們產生對男友的依賴感。男性的抗利尿激素也開始分泌,使他們更加呵護、忠誠和關注他們的伴侶。
  
  
  
  
  
  
  
  
  
  
  
  加拿大的言论自由?骗人。
  ======================================
  卑省城鎮禁反HST宣傳牌
  
  (06-10 18:27)Share
  「Vote Yes to Extinguish the HST」宣傳牌再起風波。網上圖片
  
  卑詩省支持廢除統一銷售稅(HST)的宣傳牌再鬧新聞。有關運動發起人抨擊,芝里華克市(Chilliwack)政府引用附例,把市內數以百計的宣傳牌移走。不過,市長蓋特茲(Sharon Gaetz)反駁,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繳付500元訂金。
  
  反HST運動統籌人湯普森(Glen Thompson)指出,蓋特茲曾經告訴他們,市府不會向「Vote Yes to Extinguish the HST」宣傳牌發出批文。
  
  
  
  
  都市報-加東 → 頭條直擊
  
  購物遭拘押 圣誕不快樂 新移民誓言投訴警察取公道
  ( 2008-01-03 )
  
  
   圣誕對于許多人來說,幸福的感覺就是可以瘋狂地購物。但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圣誕節,林女士(化名)母女因在購物中心不滿一家禮品店店員的無理服務,被警察、保安粗暴地關進商場保安室。林女士的母親更因在羈押室打了一個求助電話,被3、4名人高馬大的保安猛頂在牆上戴上手銬
  
  記者 李海濤
  
   居住在烈治文山的林女士母女,平時難得一起前往位于Sheppard Ave East夾Don Mills Road的Fairview Mall購物。圣誕節前的最后一個周五(12月21日)她們來到這個購物中心,一樓走廊一家名為Key Man Engravables的禮品店,以其可以將個人姓名雕刻在禮品上的特色服務,吸引了她們的目光。
  
  林女士稱被警察拎起來
  
   据林女士說,當時她正想購買一個獨特的禮物送給朋友,因此一看覺得非常合意,立刻向店員要了訂單,寫下要刻的名字。后來因為擔心刻出來的效果不佳,就向店員提出希望先在電腦上看看效果的要求。店員因此覺得太麻煩,開始找一些理由來搪塞,但林女士仍堅持要先看看效果。在店里面的一名中年女店員不耐煩地走過來,表示林女士買東西太麻煩,不做她這筆生意了,并隨手將她的訂單撕成碎片。
  
   移民加拿大已經7年的林女士說,當她一看店員這樣粗暴無禮,立即表示要投訴她們的服務,并隨手舉起可以拍照的手机,想把這家店拍下來作為投訴的證据,哪知道那名中年店員見此猛然從柜台內沖出來,迅速搶下林女士的手机,兩手用力一掰即刻將她的手机掰成兩半。
  
   林女士聲稱當時她的本能反應就是上前搶奪自己的手机,由此与女店員撕扯起來。林女士說因為受到這突然襲擊,覺得一定要報警,就拿了她媽媽的手机撥打911,与此同時估計店方也按響了報警按鈕召喚商場保安。
  
   林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還在電話里与911接線員交談,接線員問她方位和詳情時,她听到亂糟糟的身邊有人在喊“保安到了”,然后,突然間她感到自己像被拎小雞一樣揪了起來并往前推,由于她當時右手拿著電話在講,左肩挎著包,左肩也被人緊緊抓住,她試圖扭頭向后看是誰動手抓她,但都被那雙強有力的手控制住了。
  
   林女士說,當時她正和警察通電話,所以只能高聲叫到:放開我!根据林女士回憶,由于她正在報警,完全沒意識警察已到達現場,自然更意識不到后面那個人就是警察,于是就掙扎著要捉著她的人放手,不要阻止她報警,她因此被指控襲警。
  
   后來,据林女士說,后面那雙大手伸了過來一把將她的電話關掉,中斷了她的報警。林女士的母親看到女儿被一幫保安和警員扭住,情不自禁地大聲呼喊:不要動我女儿,不要動我女儿,是她們折斷我女儿的手机。并上前拉女儿的胳膊,不讓他們把女儿帶走。在這個過程中,她有可能接触到警員的身体,据說后來在警方的報告中,出現了她襲警的字樣。
  
  母親被警察拷起來
  
   据林女士介紹:由于她報了警,33分局的其他警員也來到了現場,在商場值班的警員對他們說,這件事情由他處理,其他人不用管了。那位警員隨后和保安將她們母女帶到了离現場不遠的商場保安室,分別關進了兩間小羈押室內,之后就都离開了那里。
  
   林女士聲稱:當日下午5時40分左右,林女士的母親拿出手机想給住在不遠的妹妹打個電話,接電話的是她的妹夫,不料剛剛說出自己在 Fairview商場被關了起來,几名保安就沖了進來,伸手就搶去了電話和她的包,林母不愿保安拿走自己的包,就緊緊護住包,此舉激怒了几名保安,几雙大手將她雙臂反擰定在羈押室的牆上,麻利地戴上手銬,并將她的背包拿走,事后她發現自己的雙臂和胸前都有明顯的抓痕。在隔壁的林女士听到母親凄慘的掙扎聲,也拼命叫喊她們不要動她母親,但是根本無濟于事。
  
   第一次受到這种無理待遇的林母气坏了,她說5個小時之后她們到醫院驗傷的時候,心跳還在每分鐘120下左右。林媽媽質疑:這哪里像法制社會的加拿大,在中國也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沒想到在加拿大買件東西就遭到這种待遇。
  
   据林女士稱:這名在商場值班拘捕他們的警員,看上去和商場的保安非常熟悉,他們之間有說有笑。在她們關押的一兩個小時中,就沒有過來問過她們發生了什麼。只是最后才過來,十分傲慢地說:我已經很清楚發生了什麼,現在只有兩种選擇,要麼指控你和你母親,要麼你就簽署這個文件走人。
  
   按照林女士的理解,警察所指的文件就是禁止她們母女一年內踏進該商場的禁止令,林女士想向這名警員詳細敘述一下事情經過,表明是店員阻止她拍照,沖出來先折斷她的電話才引起的爭端。但這名警員卻說,我沒有耐心听你說這些,你到底如何選擇?
  
   林女士說,自始至終,警察沒有為林女士錄取口供,僅憑著一面之詞,就斷定這對母女是到此是尋釁滋事。林女士當時提出要找律師看過才可以簽,這名警員竟然口出臟口: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去找你的Fuck律師吧。
  
   林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覺得已經無理可講,只有离開羈押室才有可能繼續申冤,于是就違心地簽下了禁止令,但是林母就一直拒絕簽字,警員和保安無奈在羈押她們兩個多小時之后,讓她們离開去醫院。而整個漫長的驗傷過程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5時才算結束。林母說她回到家中林母心中仍舊難以平靜,惊嚇和屈辱令她久久難以入睡,覺得這樣平白無故被關,像嫌犯一樣被戴上手銬,到底為什麼?
  
  警察傲對林家投訴
  
   与許多投訴者一樣,林女士在遭遇這樣不公的待遇后,想到了《加拿大都市報》的報料熱線。
  
   12月22日晚,林女士母女和林母的妹妹及妹夫,邀請記者一起前往Fairview Mall所屬的多倫多警隊第33分局,她們希望對商場保安粗暴的行為提出指控,同時也對舉止即為偏袒商場一方的警員提出投訴。
  
   由于臨近圣誕節,警局內一片祥和溫馨的圣誕气氛,在她們投訴之初,記者僅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站在一邊,并沒有表露身份。
  
   負責接待林家的是一名警員,他耐心听取了林女士的敘述,与此同時名為Cole的值班警長,也在附近旁听了她的敘述,并到電腦前察看了當天的案件記錄,又和另一名警員進行了簡短的商量后,就開始出馬直接和林女士母女談話。
  
   令記者感到困惑的是,這位警長態度极其強硬,且邊說邊做著甩手的手勢,令人感到他在表達一种驅赶的意思。他聲稱“已經看了報告,事情很清楚,你女儿打了店員耳光且襲警。現在沒有控告你們打人和襲警,帶你走的時候沒有上手銬,你們已經很幸運了,說感激還來不及呢,現在又回來做什麼?如果你們現在要指控對方的話,所有的調查都會重新來過,你們同樣也會被指控。”
  
   林女士极力辯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對方毫無听取的意思,十分堅信自己警員的處理意見。警員當時的報告上稱,她們母女在在商場內襲擊店員,林女士打了店員耳光,因此店員報警。林女士還涉嫌拒捕襲警,這些都有其他店員和商場保安作證,而林女士母女卻沒有證人。林女士也解釋,當時自己正在和911警員打電話,那名商場值班的警察從后面控制住自己,她怎麼也不會相信一名警察會粗暴地打斷她和警察的報警對話,因此根本看不到和意識不到對方的警員身份,而且對方從頭到尾沒說過自己是警察。
  
   33分局的一位警員卻表示:我身上的制服難道你看不到,你不知道我是警察嗎?你現在敢碰我一下,你就是襲警,我就可以抓你。說話的態度极為蠻橫,根本不問清楚林女士當時所站的位置方位是否能清晰看到他的制服。
  
   對此,林女士希望警方查看商場的閉路監控錄像再作決定。但這名警長表示,那名被打的店員不想指控她們,因此她們才被釋放,已經是很幸運了。如果林女士母女還想指控保安襲擊她們,就讓她們去法庭打官司,卻絲毫沒有提示她們如果對警員不滿可以有投訴的選擇。整個過程,值班警長對林女士的解釋毫無興趣,他僅僅一再強調她們沒有被指控就不錯了。
  
  林家誓言要投訴
  
   后來,值班警長听林女士說同來還有媒体的記者,立即停止不停甩動的雙手,語气也明顯平緩下來。他讓一行四人先坐到一邊,而不是像原來那樣,試圖直接把她們支走了事。大約等了十几分鐘之后,警方派出2名警員,其中一名華裔警員,讓他們來為林女士母女做口供,這是案發后林女士母女首次正式向警方陳述自己的經歷,而上一份警察的報告里全然沒有她們的口供。林母在錄口供的過程中,再也難以抑制心中的悲憤,淚如泉涌。
  
   不過后來換班的高級警長高斯喬克(Brian Gottschalk),也就是33分局案發當晚值班的最高級別負責人,看到記者的到來卻非常不滿。他表示,該起案件已經結案,警方對她們不提出指控,不明白記者在這個時候還介入做什麼,是什麼意思。
  
   記者為此向高斯喬克表示,林家母女認為警方處理不公,非常委屈,希望投訴當值的警員。對此高斯喬克不以為然,表示不想再解釋什麼,她們愿意怎麼樣都行。
  
   林母說在經歷了到警局投訴的經歷之后,對加拿大所謂的法制体系是否完善存怀疑。她表示,如果警察串通一方誣陷他人,別人還有出頭之日嗎?飽受冤枉的人,能到哪里說清楚呢?
  
   林女士聲稱她投訴警員的不當行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點:
  
   首先,警員自始至終沒有表露身份,即使穿著警服,但是由于他從后面抓住林女士,并強制她無法回頭,因此林女士不能知道她的警員身份,在他突然中斷林女士的報警電話時,林女士的掙扎反應是正常的;
  
   其次,作為警員強行中斷市民的報警通話是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
  
   第三,在作筆錄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沒有記下林女士母女的口供,以單方口供為准指控她們;
  
   第四,他自知無理最終放棄指控,但是滿口粗言穢語,与警務人員的身份极不相符。
  
   林女士稱自事件發生后,她一直与母親衡量著和警方、保安公司打官司或者投訴的利弊,在征詢了很多人的意見之后,她們還是覺得無論如何,對警員的不當行為投訴是必須的,即使不成功,一旦他以后還這樣偏袒一方,警方也是有記錄的,不能讓這樣肆意踐踏市民權利的警察毫無顧忌,要讓他知道有輿論的監督。
  
   事實上,警方有一整套的投訴体系和調查机构,但是林女士說她在33分局卻沒有得到警方的任何提示或資訊,她們有權力對警員投訴。這是造成林女士覺得警察處理不公的原因之一,也促成林女士与母親踏上加國上訪路。
  商家沉默是金
  
   記者在案發后的第二天(12月22日)來到該商場,希望采訪事件的另一方,也就是名為Key Man Engravables的禮品店。這家店是一個有40年歷史的連鎖店,在加拿大有51個連鎖店,几乎占全了各大城市的主要商場個。該商鋪是設立在商場中心一樓的走廊內,并非是通道兩邊店鋪,商場內距离該店最近的兩個監控攝像頭,也設在距离該店鋪十米左右的距离,由于中間還有一個店鋪相隔,再加上陳列柜台的阻擋,相信即使攝像頭當時正對著案發方向,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錄到,更何況攝像頭是四處轉動的,因此取證談何容易。
  
   記者遇到一位在柜台內黑衣中年店員,向她表明身份希望了解12月21日的事發經過。不料對方面色一轉,冷冷地說:我什麼也不能對你說。
  
   記者隨即轉往商場管理辦公室,由于正值周末無人值班,只好再去保安部。雖然几經周折找到了保安部負責人,他也是以十分官方的口吻表示,需要和商場管理辦公室商議之后才能接受采訪。
  
   記者在圣誕節后的12月28日再次來到該商場,終于見到了商場的值班的總經理助理杰法拉杰(Imran Jivraj),他表示知道發生在節前的事件,但是由于屬于警方處理,因此他不會對此評論和透露任何信息,這已經超出了商場的職責范圍。記者追問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商場如何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杰法拉杰表示,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戶,都是他們的客人,商場是管理部門,顧客一旦和商家發生矛盾,最好是投訴但不要自己強行處理。
  
  林家應該怎麼辦?
  
   33分局當值警長認為,林女士母女在遇到店員蠻橫不講理的情況,應該選擇立刻离開換一個地方購物,之后再向該店投訴。不應該在現場和對方硬碰硬地理論,那樣會扰亂商場購物秩序。保安完全有權利來強行驅逐,將你列為不受歡迎的人,并根据過失條例開出《禁止令》是合理合法的,不存在不公平的問題。而且根据條例規定,商場屬于私人地方,如果有人在商場里不是在購物,只是在游蕩,一但保安确認這种情況,也可以隨時請你离開。所以,如果發生了糾紛,一定要叫走就馬上走,找專門的部門去投訴,不要意气用事,或者希望用大喊大叫來博取同情,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适得其反,很容易触犯法律。
  
   華裔保安王先生向記者表示,一般遇到顧客和店方糾紛時,他們都會要求顧客暫時离開商場,通過正當渠道投訴。如果顧客過于激動且有危險企圖,就會開出禁止令。但對于手銬的使用則有嚴格的行業規范,不是隨意就可以銬上對方。如果按照林女士所述,在保安室內因阻止打電話才對對方上手銬,是一件嚴重的違規或違法行為,客戶可以投訴或者上法院指控對方。
  
   一名經驗者也這樣告誡消費者,假若讀者在遇到挑釁時采取不抵抗,直接報警的方式,就能不給對方以借口,事情的結局就會相反。一旦雙方發生毆斗,往往無論誰先動手,警方大多會按照打架處理,從而使自己失去主動權。而面對執法者,無論是保安還是警察,市民都要完全服從,一點點抵抗或者不服從都很容易會造成襲警的罪名。
  
   至記者截稿時獲悉:林女士將于下星期一到多倫多警察局再次投訴,希望警察總長能為她爭回公道。《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將會跟蹤該案并作后續報道,讀者對于林家的遭遇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可以透過editor@ccue.ca或傳真416-861-0740,直接告訴我們。
  
  攝影 李海濤
  
  
  
  
  
  
  
  
  
  
  
  加拿大的法律是攻击人的工具。
  多伦多每年的告票比多伦多的人口多。
  没有人想攻击你的时候,法律没用。
  友善的市府官员支招,教你如何违法而不被抓。
  ==================================================
  Yard sale:被市府部门踢皮球的经历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12日 08:50 来源:本网编译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编译) 夏天到了,很多市民都喜欢在自家的门口摆一个yard sale的摊子,把存货处理掉。可是,对于在公寓楼里面的住户,他们没有后院,想搞一个yard sale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近日,本市公寓楼居民杜利特女士(Robyn Doolittle)想尝试找一个地方把自己的存货卖出去,可是竟被市政府的各个部门踢起了“皮球”。万幸的是,事情终于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了。
  
  问题:公寓居民该如何办yard sale
  
  一个月前,本市某英文媒体的记者杜利特女士(Robyn Doolittle)刚刚搬进了一幢公寓楼,成为本市数以万计的公寓业主之一。整理完房间后,她发现有很多东西放不下,便想搞一个yard sale,把它们处理掉。
  
  杜利特女士首先去公寓管理处,看看是否能在公寓的某个共有地区(common areas)摆摊,但是被一口拒绝。当然,这也在杜利特女士的意料之中:一个大楼里有几百号住户,一旦开了先例,以后人人都要求在路边摆yard sale的摊子,那还不乱了套?
  
  杜利特女士没有放弃,她把目光放到了公寓旁边的公园上。那里人来人往很热闹,办yard sale效果一定很好。然而,她可不敢贸然就前往摆摊。作为新闻工作者,她深知“法规无处不在”的道理,一个不小心犯规就可能被罚。真要被抓了,yard sale的收入还不够罚款的。
  
  按照省府和市政府执法人员对待在公共场所“无证摆摊”的处理方法,一般是第一次抓到是教育,第二次就要被罚款105元,然后惩罚力度逐次渐进,最高可以罚5000元以及一张法院的传票。在本省的某些城市,处罚可能还包括没收所有货物。
  
  被市府各个部门踢起了皮球
  
  于是,杜利特女士前往市政府的公园管理处(parks permit booth),问问他们是否允许市民在公园里yard sale。
  
  “不行!”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口拒绝,“根据多伦多都会管理法案(City of Toronto Municipal Code)608章46A条第二款,任何人或公司不可以营利为目的在公园出售或展示商品、设备、工具,包括宣传品(promotional material)和纪念物。”
  
  “那如果我不管法案怎么规定的,执意要在公园摆摊,会不会被罚款?” 杜利特女士问。
  
  “不知道,问问市政法规处(bylaw office)吧。”
  
  市政法规处的人也没有给杜利特女士一个明确的说法,一个皮球又把她踢到了“市政牌照及标准局”(municipal licensing and standards)。牌照及标准局的人也不能解决她的问题,又让她回到公园管理处咨询。公园管理处的人说这事管不了,让她再回牌照及标准局解决……
  
  整整一个上午,杜利特女士就像皮球似的在市政府各个部门被踢来踢去。最后,一个非常友善的市府官员对杜利特女士说:你就直接在公园里摆摊吧,如果只是摆一个早上,没有人会来处罚你的。
  
  于是,事情就这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了。可是杜利特女士郁闷了,如果我可以直接摆摊就早说,一个上午被踢来踢去的算啥事呀?
  
  万幸的是,事情总算有了个解决方法,杜利特女士便没有多计较。下一个周末,她“贿赂”(bribe)了一个邻居,大包小包的把东西从家里拿出来运到公园靠人行道的一边,摆开了yard sale的摊子。到中午“收市”的时候成绩还不错,销出了四分之三的东西,赚到237块钱。至于市政执法人员,果真连影子也没出现过。
  
  
  
  
  
  
  
  我的加国高中生活:试着给大家归个类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14日 07:26 来源:本网征文 作者:胖和尚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作为一个声称自己不会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人,我觉得稿费对我的诱惑力好像有点出奇的高——自从我妈告诉我上51胡侃几句就有可能能弄到买食儿的经费,我没事儿就开始纠结要怎样白话了。想了半天我发现自己:一做饭不够hardcore,二对政治不够了解,三感情生活一片空白,四没有baby可以展览,五不会写小说写了也不敢发表,六家里刚入的单反整天粘在我妈手上,七……你们明白的。
  
  最后结论就是要做自己擅长的:吃老本。我决定试图讲述一下我的高中生涯,满足一下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对移民子女在学校里属于哪一个群体的好奇心。
  
  在我开始标签化我的高中经历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背景。
  
  我是三年级和爸妈移民加拿大的。总的来说,我应该不算是特别正常的文化混合体,因为我认识的小学来的人一般都已经同化为CBC类型的人了,然后少数由于天天和中国人混,基本上习性还是比较纯正的新移民。而我觉得我对中国和北美的文化的认同基本上是很平均的50/50,有点在哪边都不和谐的感觉。
  
  估计下面的评论还是会带有很浓的个人偏见,以上为我的观点的来处,以便各位看官们平衡我后面说的。
  
  我上的高中处于一个相对来说算是富人区的位置,所以racial diversity(种族多元化?)这方面比较弱,主要成分为白的和黄的,而零星的棕的和黑的掺杂在里面不是太成气候。我觉得也正是因为不够多元化,我们学校的大部分亚裔都喜欢自己玩儿。就连CBC们也都因为数量充足而独成一派。我见过的几个别的更多元化的高中里,社交圈会比我们学校的和谐,什么种族的都有。 不过当然也不是完全说没有和谐的圈子。比如说我平常中午一起吃饭的那群人就是什么种族都有。但是大部分群体还是会是主要白的或者主要黄的为主。
  
  如果可以笼统的分一下我们学校几个大的社交圈的话,那基本上主要为下面几类(排名按人数,从多至少):
  
  “popular”CBx们(包括任何远东亚国家的,主为CBC和CBK – CB是canadian-born的简写;后面的字母,C为Chinese, K为Korean)
  
  各种FOBs(分:中国,韩国,然后如果那届人够多,还有台湾,香港 – FOBs是Fresh Off the Boat的简写,用来形容新移民。一开始说来是带贬义的,但是现在在少数青少年当中,也开始被当作中性的一种形容词)
  
  走主流路线的白人们(主流路线其实也分n种分支:比如有天天化妆+爱party型的,有学习不错体育健将型的等等……但是由于networking意识强,这些群体之间的交流要比别的群体之间的交流要来多。)
  
  frenchies(我们学校有french immersion program,这个群体学习好,体育强,而且还算和谐。属于比较阳光向上的群体,明日的领导人啊!不过这段时间结交了几个爱聊天的frenchies,按她们说,内部结构也很复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主流半和谐组合(学习中流,但是一般会有几个学习还不错的在里面,组织内会有几个亚裔(CBx系列的),内部沟通方式为主流白人和CBx的混合体:有时候会有party,但是不会是经常有)
  
  不算那么“popular”的CBC们
  
  hipsters(抽烟,爱在dt混,主要是白人,但有时候有点别的种族。本质接近于国内的小清新的,多属伪文艺青年。不同的在于穿衣打扮非常潮,而且说话彪悍多于哀伤。)
  
  还有各种和谐组合(一般为学习好,属于比较文艺路线的)
  
  我需要再重复一下,这些归类确实很标签化。每个群体里面的每个人也不一样,大部分人虽然主要在一个圈里面,还是会认识一些别的圈的人。然后 “popular”vs不那么“popular”的区别应该主要是在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玩儿什么的。基本上“不那么popular”也就是等于宅系的……我是实在词穷才用popular这种用烂的词儿来着。但是因为这些很鲜明的群体存在,每个群体确实还是有些很明显的特征的。
  
  我觉得家长需要明白的是这里群体化应该比国内来的要凶猛的多。国内因为班级意识很强,交朋友什么的不用太担心,对大部分人来讲自然就有了。而这里却是一片混战,大部分人从初中升高中的时候由于Mean Girls类型的电影看太多,都会有意无意的开始寻找他们的“归宿”,造成高中早期各种友谊各种波动周折。虽然肯定没有电影里来的那么恐怖,但是高中期间找朋友(圈)这事儿确实挺费脑筋的。
  
  我听过有些新移民小孩儿说觉得自己和当地人玩儿不到一起是个坏事儿,因为妨碍学语言或者别的原因。他们大部分人也因为换了新环境想念国内每天都暗暗(或者明着)不爽,觉得加拿大这个农村很烂。我觉得在孩子高中的时候移民不光难的是父母,孩子适应也很花费时间。
  
  而不是新移民的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可能选择会更多。但随着选择的来临也有更多的压力。因为你选择和谁混也就代表了你以后三年里放学后的课外生活和对学习的态度。
  
  家长们最好还是能试着理解一下小孩比较好:你们在职场战斗,我们进高中的时候在社交场战斗啊,反正谁都不容易啊!
  
  
  
  
  
  
  
  
  
  
  加国生活无小事:聊聊民事责任和赔偿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14日 07:37 来源:本网博客 作者:wangsun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加拿大的很多华人移民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你不扫自己屋前人行道上的雪,路过的行人由于人行道滑而跌到受伤的话,行人可以起诉屋主要求赔偿。这个事实之所以被很多华人移民知道跟华人钟爱买房有关,华人住房拥有率在各个族裔中名列前茅,加拿大冬天扫雪又是一个必备项目,所以对华人来讲,‘各家自扫门前雪’ 这就话是很深入人心的。
  
  上述事实实际上是一个民事责任和赔偿的典型例子。下面我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谈一谈民事责任和赔偿的问题。
  
  导致民事责任CIVIL LIABILITY的情况大体有三种:
  
  1. 疏忽NEGLIGENCE 导致民事责任。这是最多的一种情况。
  
  作为一个房屋的拥有人,由于疏忽,不管是忘记了,还是由于外出旅行,没有清扫自家门口的雪,行人经过时不小心滑到受伤,屋主是有责任的LIABILITY. 行人如果请律师起诉屋主的话,屋主极有可能被判要赔偿受伤行人的各种损失DAMAGES。
  
  由于疏忽导致民事责任在交通事故中是很常见的。一辆车绿灯穿过路口,另一辆车从另一个方向闯红灯,两辆车撞个正着,车辆损毁,乘客受伤。闯红灯的司机就会因为疏忽导致承担民事责任,他自己或者他的保险公司就要赔偿另一方的各种损失。
  
  购物商场的经营者有责任保障购物环境的安全。如果一瓶油漆从货架上掉落下来,撒了一地,商场却没有及时派人清扫。如果这时有顾客踩到油漆摔倒受伤的话,商场就会因为疏忽而导致承担民事责任,要赔偿受伤顾客的损失。
  
  2.故意侵权INTENTIONAL TORT是导致民事责任的另一种情况。
  
  两个人吵架,一个人气急败坏,顺手拿起一根木棍,指向另一个人。如果木棍离另一人很近,他感到对方会殴打自己,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即使木棍没有打到他的身上,持棍人也会由于故意侵权而导致承担民事责任。
  
  不少移民知道在加拿大一定不要随意接触别人的身体,这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人当在另外一个人不同意的情况下,接触到对方的身体,这就可能因为故意侵权而导致民事责任。曾经有一个人在不自愿的情况下被另外一个人亲吻一下,于是起诉另一个人,要求赔偿,结果法院判定另一个人故意侵权,要承担民事责任,并向原告赔偿损失。
  
  3.无过错责任LIABILITY WITHOUT FAULT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公司经营易燃易爆等危险产品的生意,当在生产中一个既没有疏忽也没有故意侵权的事故发生后,造成了其他人的损失,法院就可能判经营公司承担无过错责任,赔偿相关人员的损失。
  
  例如在一个社区内有个加油站,一天由于地震导致油品泄漏,起火爆炸,导致附近一些房屋损毁。在这个事故中,加油站既没有疏忽也没有故意侵权,但由于加油站建在离居民区很近的地方,给居民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法院也可以判定加油站无过错责任,赔偿居民的损失。
  
  上述例子只是简单的说明了在某种情况下会导致一方在理论上承担民事责任,但在实际生活中要想获得民事赔偿往往要经历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伤害律师PERSONAL INJURY LAWYER扮演着重要角色。
  
  
  
  
  
  
  
  
  
  
  安省吸食大麻者占13% 超过酗酒人数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14日 08:58 来源:本网综述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综述) 大麻在很多国家被认为是一种毒品,吸食大麻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在加拿大和安省,吸食大麻虽然并不是十分罕见的现象,但是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不良嗜好”。然而,据本国医学界昨日(周一)公布的一份报告,本省使用大麻的人数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经过连续几年的“稳步增加”,现在每十名居民中就有一位大麻吸食者,比酗酒的人还多。
  
  青年吸食大麻者比例翻倍
  
  据悉,这份报告是总部在多伦多的“瘾癖及精神健康中心”(Centre for Addiction and Mental Health) 持续32年研究的一部分,它追踪安省成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况和瘾癖指标。这次的数据是该中心2009年通过电话调查获得,共有2037个成年省民接受了问询。
  
  报告显示,本省吸食大麻的人士正在增加,已从1996年的8.7%,增加到2009年的13.3%,这意味着每十名居民中就有一位。
  
  研究还发现,在过去的13年中(1996年到2009年)18到29岁的大麻使用者的比例差不多增加了两倍,从18.3%增加到35.8%。此外,较多年纪较大的成年人吸食大麻,50岁及以上的大麻使用者增加超过3倍,从1.4%增加至于4.7%。
  
  上图:今年5月7日,超过1.5万人在多伦多的Queen’s Park举行第13届大麻游行(Global Marijuana March),参加者希望此活动能促使吸食大麻合法化,图为公园里面一名大麻吸食人士。
  
  报告指出,本省使用大麻的人数上升应该引起官方的“注意”,因为它往往和“心理疾病”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能令患有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人士病情加重。
  
  其实,安省省民使用大麻的比率在全国还算比较低。据业内200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本国吸食大麻人数比例最高的是魁省,其次是BC省、大西洋三省,然后才排到安省。在魁省中学第七至第九年级的学生中,高达32%的人承认曾吸过大麻。
  
  据悉,加拿大早在2001年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联邦立法允许大麻医疗的国家;而商业生产和贩卖大麻,以及非医疗用途的使用仍属于犯罪行为。
  
  报告还提到,在过去的13年中,本省除了吸食大麻的人数上升,成年人使用抗焦虑药物也从4.5%增加到近7%。此外,抗抑郁药物使用量增加,从 1999年的3.6%增加到目前的6.6%。每7个受访者中就有1人说(近15%)有“严重心理困扰”症状,近6%的人说精神健康欠佳。
  
  烟民和喝酒狂欢者比例下降
  
  报告也有“令人鼓舞”的发现,即本省烟民和喝酒狂欢者的比例有所下降。2009年,本省烟民的比例已经从前一年度的19.7%减至18.6%,其中14%天天吸烟。
  
  喝酒狂欢的人则大幅减少,从2006年的12.6%降至2009年的7.1%。其中,年轻成年人的减幅尤其显著,从24%降至11.5%。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每天喝酒的比例从2002年的5.3%增加到2009年的9%以上。
  
  此外,酒徒每周平均喝酒,也从三杯增加到4.6杯。当年(2009年),成年人喝酒超出“低风险饮酒指引”所设立的标准者为22%,比例依然偏高。在19岁至29岁的年轻人当中,饮用两杯酒(或以上)后一小时便开车的比例从2005年的7.7 %上升至12.8%,也是个“令人担心”的变化。
  
  研究的主要调查员曼医生(Dr. Robert Mann)指出,从数据来看,本省喝酒人数变化不大,但他们喝酒的方式改变了:人们更常喝酒,摄取更多的酒精,但是饮酒狂欢的次数较少。
  
  就地区看来:安省北部居民最有可能是烟民和天天吸烟,多伦多居民喝酒的机会最小,安省西南部居民的每周喝酒量最大。在安省西南部和中南部,人们最有可能酒后驾驶。
  
  
  
  
  
  
  
  
  加拿大的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让为了降低犯罪率,而是为了法律产业多赚钱.
  
  
  
  
  
  
  加拿大有钱人正在变得更有钱,中产阶级正在变穷,有钱人和其他人的差距在变大.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stormy-skies-canadas-middle-class-151419160.html
  
  Stormy Skies for Canada’s Middle Class
  By Ken Lewenza | The Mark News – Sat, 11 Jun, 2011
  
  The Canadian middle class is in crisis. Each year, its share of our national income shrinks, relative to that of the richest few. Recent reports show Canada’s wealthiest one per cent accounted for 32 per cent of all income growth between 1997 and 2007 – the most in recorded history. Thanks to skyrocketing executive compensation levels and an aggressive attack on well-paid, family-supporting jobs,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rest of us grows ever wider.
  
  
  
  
  
  
  
  全国第一季度家庭总负债15万亿
  
  根据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家庭总负债达15万亿元,为可支配收入的147%。加拿大央行行长坎尼(Mark Carney)提醒国民,不要过度借贷,否则利率攀升之后将无力还债。财政部长费拉逖(Jim Flaherty)则表示,联邦政府有权限制借贷,以干预本国过热的地产市场。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ertified General Accountants Association)的一项调查显示,58%的负债者称,他们不得不欠下大笔贷款,以应付日常食、住、行等的开支。该报告还显示,本国4口之家平均负债达17.6万,而单亲家庭、退休者和年收入5万以下的家庭情况更糟。不过根据TD银行的分析,由于美国和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经济复苏显著放缓,本国央行下半年可能不会加息,贷款利率会继续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上。
  
  
  
  
  
  
  
  
  联邦政府拟立法强制加航罢工雇员复工
  
  联邦政府已下达正式通告,称加航劳资双方如果48小时内仍然不能达成协议,国会可能以法律介入,把强制复工的法案列入议程,要求加航罢工雇员重返工作岗位。财政部长费拉逖(Jim Flaherty)表示,该通告将在周二晚间送达国会众议院。根据该通告,政府可以在48小时之内立法并下达复工令,也可以拖延更长时间再立法或是根本不予立法。劳工部长雷特(Lisa Raitt)也表示,本国经济恢复仍然相当脆弱,经不起本国最大航空公司长时间罢工的折腾,国家的整体经济不应因为劳资纠纷而受到损害。
  
  加航劳资双方的谈判持续到午夜,双方都表示要避免罢工,但谈判却几乎没有太大进展。资方显然低估了雇员罢工带来的影响,因为昨晨罢工开始后多少引起一些混乱,也有数十航班被延误。为将罢工对乘客服务的影响减至最低,公司一方面让经理们顶替在场外游行的雇员为旅客办理登机手续,另一方面从外部公司(Garda World Security)临时请人应急。在1号客运大楼有不少身着加航制服的工作人员协助旅客使用电脑,加航专柜前未见人龙。不过,逾百名加航员工则在大楼外示威(下图),有个别旅客步入客运大楼时,罢工职员则在入口处分列两行,呐喊示威。
  
  加航当局特别提醒乘客,最好提前24小时在网上办理登机手续,同时提前赶到机场进行安检,以免在通过安检时排长队。
  
  =====================================================
  如果立法了还不复工,就是"犯罪"了,可以抓起来了.
  
  
  
  
  
  
  
  Riots erupt in Vancouver after Canucks loss
  Dozens injured amid scenes of violence, looting
  CBC News
  Posted: Jun 15, 2011 7:54 PM PT
  Last Updated: Jun 16, 2011 2:32 AM PT
  
  Riot police fired tear gas, pepper spray and flash bombs in downtown Vancouver Wednesday night to try to disperse angry rioters who set cars on fire, looted stores and taunted police officers after the Canucks’ 4-0 Stanley Cup final loss to the Boston Bruins.
  
  Police declared the downtown fan zone area near the CBC building and the central post office a riot zone. Anyone not leaving the West Georgia Street area immediately could be arrested, they warned.
  
  Police used batons and also turned police dogs on the rioters, slowly pushing the crowd back along Georgia Street from Hamilton Street to Cambie Street.
  
  Two police cars were set on fire in a parking lot on Cambie Street near one of the areas where police were being confronted by a few dozen people among the hundreds present who were throwing debris at officers.
  
  Most people who stayed in the riot areas were watching the confrontation, while a few young men who covered their faces were confronting police.
  
  "You don’t ever hope for a situation like this," said Vancouver police Const. Jana McGuinness.
  
  "You celebrate the good times and you prepare for the bad times and that’s exactly what we’ve done. Unfortunately, the tables have turned tonight."
  
  In addition to the riot police, officers were also called in from several neighbouring departments to help control the unruly crowd.
  
  Vancouver fire department Capt. Gabe Roder said it was not clear how many fires had been set. Fire crews were instructed to leave the downtown core by police, and the department made a decision early in the evening to respond to fires only where the public was in danger.
  
  
  
  
  Rioting can carry a life sentence
  
  Under Sections 67-68 of the Criminal Code of Canada, a public official may read what’s colloquially called the "Riot Act" in order to disperse an unruly crowd:
  
  "Her Majesty the Queen charges and commands all persons being assembled immediately to disperse and peaceably to depart to their habitations or to their lawful business on the pain of being guilty of an offence for which, on conviction, they may be sentenced to imprisonment for life."
  
  People who do not "peaceably disperse" within 30 minutes are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life."
  
  
  
  Rioting can carry a life sentence 动乱可判终生监禁
  
  Under Sections 67-68 of the Criminal Code of Canada,....
  加拿大刑法 第67-68条...
  
  People who do not "peaceably disperse" within 30 minutes are "guilty of an indictable offence and liable to imprisonment for life."
  30分钟内没有"和平地离开"的人就犯了一个可起诉的罪行,可被判终生监禁
  
  
  
  
  
  加航仍未恢复谈判 邮政服务可能下周恢复
  
  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劳资双方的集体合约谈判,截至周三午夜时仍未取得任何进展。工会发言人表示,劳资双方有一些非正式的对话,但没有安排正式的面对面谈判。联邦政府则再次警告说,最早会在周四提出强制复工法案,要求加航罢工者复工。周三在温哥华与满地可机场均有示威活动,而在多伦多皮尔逊机场,近300名仍在岗的行李处理员工、机舱清洁工人以及部分机械师则举行25分钟左右的短暂停工,以表示对3,800罢工雇员的支持。不过,各大机场的服务没有中断。
  
  
  此外,加拿大邮务工人工会(Canadian Union of Postal Workers)指责邮务公司突然决定关厂,全国停工,显然是为了把事情搞大,以便政府介入采取行动,而资方显然达到了目的。联邦政府在周三已发出通知,表示会立法强制邮务工人复工。法案最早会在下周一辩论,因此邮政服务下周可能恢复。但联邦新民主党领袖批评说,邮局职工只是轮流罢工,并没有影响到全国运作,因此没有必要立法强迫他们复工,最好由劳资双方继续谈判。
  
  
  
  
  
  警方:不离开温哥华市中心骚乱区者将会被捕
  
  (图 见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tianyacity/content/339/1/5770.shtml #85,#86)
  
   2011-06-15 21:15 环球华报
  
  加人队输球后温哥华球迷在市中心闹事。
  
  【环球华报快讯】警方已宣布在温市中心靠近CBC大楼以及邮政总局附近的球迷区为骚乱区,警方警告说,任何人如不离开西佐治亚街(West Georgia Street)一带,马上会被逮捕。
  
  愤怒的温哥华加人队球迷现仍正聚集在温哥华市中心的街道上。球迷们焚烧垃圾,推翻了七辆汽车,并在闹市横冲直撞。至少有一辆警车已被放火烧毁。
  
  有报告指,温哥华市中心理查兹街(Richards Street )上部分商户的玻璃被人投掷石块打破。
  
  而大批骑警正向温市中心增援已在那里维持治安的大批温哥华警察。
  
  防暴警察在温哥华市中心的多个交通要道与咄咄逼人的球迷对峙,并发射催泪弹试图驱散愤怒的球迷。这些失望的球迷在加人队在最后一场生死决战中以0:4输给波士顿棕熊队后,开始在温哥华市中心焚烧汽车泄愤。
  
  大温运输联网(Translink)已经停止了所有往返温哥华市区的巴士服务。
  
  
  
  
  
  
  
  加航今复工邮局闹得凶:网友咋看罢工?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17日 07:55 来源:本网综合 作者:谈海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劳资双方16日达成临时协议(集体合约),参加罢工的加航雇员17日复工。代表罢工雇员的加拿大汽车工人工会和联邦劳工部长蕾特(Lisa Raitt)都向公众宣布以上消息,提心吊胆等着坐飞机的乘客终于长出一口气,看来是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迄今已造成邮局1亿元损失的加拿大邮政工人在各大城市轮流罢工也有了新动向,不过结果与加航罢工相反,资方14日午夜对已进行12天的邮政工人罢工突然做出反击,宣布即起关闭全国所有的邮局、邮件分检中心和其他的工作场所,要求正在工作的员工立即离开,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
  
  罢工永远是把双刃剑
  
  
  
  工会发表声明指责邮务公司突然决定关厂,全国停工,显然是为了把事情搞大,以便政府介入采取行动,而资方显然达到了目的。联邦政府在周三已发出通知,表示会立法强制邮务工人复工。法案最早会在下周一辩论,因此邮政服务下周可能恢复。
  
  
  加航的罢工今天就结束了。邮局也算有了眉目,不知道下一个会是谁?
  
  对于接二连三的罢工,网友怎么看?
  
  网友“永爱中华”说:同胞们不要误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百利而无一害,昨天[星期二]午后我路过多伦多市中心的Young与Bloor的交叉路口,好多人观看,原来是玩跳舞呢!一群男女在十字路口猛跳舞,四面八方的车都堵了,堵的比较长;这帮年青男女也不说因为啥跳,都很高兴,猛跳舞!还有人录像,后来结束了。在加拿大最大城市、最重要的两条街的交叉路口猛跳舞,消防车和救护车就进不来,媒体报道和转播,都很高兴。
  
  我认为所起的主要作用是阻碍交通,这没办法,是加拿大自由民主的体现。
  
  网友“loveRwmtgb”说:作为消费者,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坚决反对工会的,加拿大的邮费已经这么高了,看看美国吧,我相信是工会过分了。
  
  网友“法官”发帖说:这帮工会就胡闹吧,他们应该庆幸自己还有份工作。现在基本都电子化了,使用邮局的人少了,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还要涨工资?睡醒了吗?
  
  网友“小马识途” 说:邮局早就决定给工会员工涨工资了, 只是工会要求涨的更多才行。
  
  另外邮局在退休金上亏损几十亿, 因为以前邮局给退休的工会员工退休金太丰厚了(固定收益退休金), 现在邮局的收入根本负担不起那么高的退休金。邮局想改革退休金,就是邮局只负责拿出固定比例的钱作为工会员工的退休金(作为投资),但不象以前那样还负责保证无论经济好坏工会员工拿的退休金不变(雇主负担退休金的投资风险)。
  
  这是工会反对的主要原因。因为当前的固定收益退休金,邮局要额外再多掏几十亿补偿退休金投资的低收益,保证退休的工会员工拿的退休金不变。
  
  退休金福利占政府员工和邮局等公营公司员工收入的很大比例, 基本可以保证他们退休后生活很好,不用象私人企业员工那样存RRSP养老或靠低收入补贴养老。为什么政府员工和公营公司员工的总收入大大高于私人企业的同行,退休金等其他福利的收入是主要原因。千万别以为私人企业的员工挣6万年薪比政府员工挣5万年薪的收入高哟,何况政府员工的年薪不比私人企业员工的年薪低。
  
  网友“普通老百姓”说: 邮局那些活,跟收垃圾的一个难度,是个人都能干,还挣那么高的工资,太不合理了。
  
  网友“西风纵”发帖说:我都多少年没写过信了。平时收到的信主要就是银行statement之类。没有邮局根本不影响我的生活。何况还有FedEx这样的快递公司竞争......。这些邮局工人真是不知道好歹,他们以为自己是TTC呀。
  
  网友“健康美丽财富”说:有关大众利益的部门总是时不时罢工,就没见哪个私企敢罢?!TTC,教师,警察,垃圾工人,邮局,轮番表演示威,这加拿大的政府确是无能与腐败!下一个是谁?!
  
  
  
  
  
  
  
  
  女省长亲上阵扫街 骚乱后的温哥华平静反思(组图)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1-06-17 08:25:29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当地时间6月16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Christy Clark(中者)来到街头帮助清理因暴动满是玻璃渣的街道。
  
  
  当地时间6月16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Christy Clark在一块木板上留言。
  
  齐心救温哥华 满目疮痍华裔加入扫街志愿军
  
  
  Black & Lee服装店职员在清理。(加新社)
  
  
  Black & Lee的店员Linda所指的这个区域几十套西装,全部被抢走。
  
  
  Swimwear店遭到破坏。(张伶铢摄)
  
  一群被温市警察局长称为「暴徒」的滋事分子前晚在史丹利杯赛事后在温市中心打砸抢烧四小时,饱受蹂躏的市中心满目疮痍。约有50间店铺被波及,其中以London Drugs遭暴徒闯入搜刮店内大量电脑、相机等电子产品,损失达到百万元(见下文),在所有商家中损失最惨重。昨晨有逾百包括华裔的市民自发前往市中心帮忙清理暴乱后的现场,挽救温哥华的声望。
  
  在距离放火烧车地点不远转角的Blenz Coffee,昨日大门玻璃还未来得及派工人补上,店内碎玻璃及被毁损的家具残骸散落一地,即使是铁制的椅子,暴徒也没放过,明显遭到「人手摧残」。
  
  Blenz隔壁的Black & Lee西装店,整间店的新旧西装,全部被暴徒「洗劫一空」,有新郎已订好将于本周末婚礼穿着的西装,也全被拿走。相对于Blenz Coffee店内满目疮痍的情况,Balck & Lee里面倒是被「抢的很干净」,店内主管科茨(CJ Coates)说,「损失好几万元,还在清点。」
  
  距离暴动区较远,但与The Bay百货所在的格兰护街(Granville St.)属于同一排的Swimwear泳装店,也成为暴徒下手目标。暴徒似乎对假人身上所穿的性感泳装没兴趣,只是将泳装剥下,可怜的「假人」也无法逃避被「火烧」的命运,假人被熏黑,也有好几个假人手臂被折断「惨被分尸」。有市民经过泳装店,看到店内被破坏的景象,也在门前留言说「抱歉」。
  
  曾经历1994年暴动的一名商店东主普拉特(Jim Pratt)说,17年前暴动时,只有几间商店被砸,完全不像这次,如此大规模的商店被破坏。
  
  Blenz的负责人昨日守在已被砸烂的商店外,她说,前晚暴动时,其实她的店还未关,她和丈夫当时躲在吧台内,不敢出声,看到暴徒当中似乎有人拿刀进来破坏,想起来仍是心悸犹存。
  
  店家昨日整天均忙于「收拾残局」,对于找到搞破坏的人士,有商家获好心客人提供短片,交给温市警方进行调查。
  
  Black & Lee的科茨说,有客人将当晚看到叁名内穿加人队球衣,外面套上Black & Lee西装的人士,相信可以找到偷窃店内西装的人。
  
  至于暴动发生前已被人攀爬,险象环生,位于乔治亚街(George St.)夹荷马街(Homer St.)的红绿灯,昨日也已经紧急修理,市府维护人员Christie说,她和同事Terry这一组总共分配必须修理6个红绿灯,塬来,破坏分子连红绿灯亦不放过。
  
  众志成城扫街救市
  
  
  行动不便的市民Jamie投身街道清理的行列。(王俞欣摄)
  
  
  华裔市民带喷漆到市中心修復暴动中被烧毁的垃圾桶。
  
  
  有咖啡店送上免费咖啡,为义工送上点点温暖。(王俞欣摄)
  
  史丹利杯生死战最终演变成暴动,令不少「真正的球迷」感到愤怒又沮丧,有好心市民在社交网络发起扫街活动,一大清早,有逾百市民自发前往市中心帮忙清理暴乱后的现场,希望众志成城挽救温哥华的声望,尽快将市中心恢复塬貌,而市中心的咖啡店也向市民送上咖啡,温暖再次满载温哥华。
  
  在暴动过后没多久,facebook马上有人发起「暴动过后清理活动——救救温哥华」(Post Riot Clean-up - Let’s help Vancouver),该活动得到了逾一万名的网友回应。
  
  行动不便,坐轮椅的Jamie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活动,昨日一早8时,特地来到户外球迷区附近捡拾垃圾。她表示,前一晚看电视重复播放滋事分子蹂躏城市的画面,令她很心痛,希望能来为城市的修复尽一分力。
  
  今年刚获加拿大央行聘请、在渥京工作的潘欣莹(右下图),为了看加人决赛,请了一周假期,返回温哥华为加人队加油,昨日也自动加入扫街行列,与一群素未谋面的球迷及市民,努力清除邮政局外火烧车现场留下的垃圾。
  
  潘欣莹说,她参与街头清洁,是为了证明绝大多数的Canucks球迷都很理性,虽然夺杯好梦成空,也不会为泄愤而破坏自己居住的城市。
  
  另外,来自爱尔兰,持工作签证在温哥华工作的Daireen 与Lori,手拿温哥华市府协助社区清理街道组织Vancouver Spetacular的蓝色胶袋,趁走路上班之际,沿路捡拾地上的垃圾。该组织上个月才完成年度??街头清扫活动,想不到现在因输球暴动,必须再扫一次。该组织昨日准备数百个胶袋,上午已发出超过一百个。 加拿大家园,
  
  华裔市民邬小姐与朋友也同样看到社交网站上的活动,一早带家中的清洁用具,来到市中心清理街道,他们称抵达市中心时,已经有很多市民在清理,而这同心协力的景象才像真正的温哥华。
  华裔喷漆修复垃圾桶
  
  除了清理碎玻璃和捡垃圾外,也有市民带工具来修复被火烧毁的路边垃圾桶。华裔市民Tie身披上加国国旗,为垃圾桶喷上新漆。他说,如果垃圾桶没有修好,街道上会出现更多垃圾,会让温市的复塬时间拖得更长。
  
  市中心来往的路人,看到扫街的市民纷纷表示支持,附近商家也在路旁供应免费咖啡。派发咖啡的Serena说,他们店里的餐桌及椅子也受到破坏,反正店内也需要时间整理,不如利用这时间送上爱心咖啡。
  
  在市中心还有市民用粉笔在地上写上「温哥华很遗憾」(Van City is Sorry)等道歉字句,引起许多路人的共鸣。
  
  居民受罪有家难归 市中心封路有出无入
  
  市中心前晚发生暴动后,当晚10时起警方封锁全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令到很多夜归的市中心居民「有家归不得」。有华裔大学生盛装出席毕业礼后,却在通往市中心的桥口位置呆等4小时才可归家。
  
  居住在市中心豪街(Howe St.)的华裔学生Cindy表示,冰球决赛当天是自己的大学毕业典礼,在晚餐结束后驾车回家。发现甘比桥(Cambie Bridge)被警方封锁,之后绕往布勒桥(Burrard Bridge)、乔治亚天桥(Georgia Viaduct)等都只开放单向通行,车辆由市中心「有出无入」。
  
  她说当时在路口值勤的警员亦不清楚何时市中心会再度开放进入,所有巴士也停驶,唯一能回到市中心的方法就是步行。她事后无奈的表示,当晚身盛装、踩高跟鞋,捧毕业花束,实在无法步行横跨桥返回市中心。最后只能把车停在布勒桥旁,等待开放,没想到一等竟是4小时,直至凌晨2时才获准过桥回家。
  
  市中心封锁后,布勒桥路边停满了等待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车主们下车聊天交换「暴乱情报」,以打发等待时间。带新生婴儿等候回家的罗伊斯(Royce)夫妇说,婴儿需要换尿布吃东西,他们虽心急如焚,但无能为力。
  
  罗伊斯说,警方应该至少公布预计的封锁解除时间。若要防止再有暴徒进入市中心,在场指挥车辆改道的警方应该以临检方式,让无辜的市民先行回家。
  
   
  
  警吁全民报料缉暴徒
  
  暴徒们的照片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icture-gallery.php
  
  全城谴责暴徒,许多市民更主动提供线索,希望警方早日将闹事分子拘捕,截至昨日上午,温哥华警方已收到市民提供的120个线索。温警同时呼吁市民将在骚乱现场拍到的相片和录像提供给警方。
  
  根据温警发出的信息,相片以电邮寄到robbery@vpd.ca。
  
  
  
  提供录像则可到网站Youtube(youtube.com),以私人录像(private video)的方式传送到Youtube,再将录像传给警方。程序如下:
  
  1. 登入自己的Youtube个人帐户
  
  2. 上传录像,完成后点击网页右上方的帐户连结(account link)
  
  3. 点击「已上载的录像」(Uploaded Video)连结,选择你想要提供给警方的录像,然后点击编辑(Edit)按键
  
  4. 在网页左下方的「广播及分享选项」(Broadcasting and Sharing Options)区,你会看到一个「私隐」选项(Privacy options),点击黑色小箭/三角形按键,你就会看到属于你的所有私隐选项
  
  5. 如果录像设定为「私人」(Private),你就会看到一个传送电子邮件的区域,输入温哥华警方的电邮信箱robbery@vpd.ca
  
  6. 点击网页下方的储存改变(Save Changes),完成整个程序。
  
  
  热议:多伦多市民的素质是否越来越差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21日 11:33 来源:本网编译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编译) 历史上,多伦多市民一直以礼貌著称,整个城市被冠以“美好的多伦多”(Toronto the Good)之美名。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本市市民的素质似乎越来越下降,这个城市几乎变成了“粗鲁的多伦多”(Toronto the rude)。
  
  昨日(周一),本地某家英文媒体就此话题发表批评文章,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你遇到的粗鲁之举是否越来越多?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经历:人行道上的交通灯变绿了,你刚刚要过马路,一辆自行车(也可能是汽车)从你面前高速擦过。骑手还很酷地踏了两下脚蹬,感觉他不是在多伦多,而是正在参加环法自行车赛。
  
  骑车经过行人,没有提前警告、也没有打铃铛。吓着行人了,竟然也没有道歉。
  
  或者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步行经过一间路边的酒吧,只见人行道上挤满了吸烟的人。忽然,一个点燃的烟头从你的身边飞过,几乎烧到了你的身体。
  
  同样的,对方仍然没说“对不起”,甚至脸上一丝愧疚也没有。
  
  (图片来源:Toronto Life)
  
  就在10年前,类似的行为在多伦多几乎绝迹,现在却屡见不鲜,这令不得不令我们深思:这些究竟仅仅是个别人的行为,还是多伦多市民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差、行为越来越粗鲁?我们希望,即便是“美好的多伦多”(Toronto the Good)美誉不再,这个城市也不应该成为“粗鲁的多伦多”(Toronto the rude)。
  
  市长福特最近表示,他打算给市民“松绑”,取消一些繁琐的市政法规(bylaws)。多伦多不要成为“条规城市”(City of Rules),而要变为“快乐城市”(City of Fun)。这听起来是个不错主意,但是市长大人取消这些条条框框的同时,是否需要考虑出台一个行为指导守则(guiding principles),让市民至少知道什么是“基本的礼貌”和“公共礼节”?
  
  热议:多伦多市民素质是否越来越差
  
  这篇批评文章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在英文媒体的评论版上引发大讨论。
  
  一位网友表示,自己一生都生活在多伦多,主要是在市中心周围居住,在这里能充分感觉到这个城市的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和“自我为中心”。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开车过路口的时候只要慢一点,后面的司机就会鸣笛。甚至还有汽车对着行人鸣笛的,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过,这也不是仅仅是多伦多遇到的问题,全球的大城市都有。
  
  一位网友称,对于每天生活在多伦多的人来说,可能很难切身感觉到市民素质的变化,但是如果在本省的其他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再回来,便会知道“粗鲁的多伦多”(Toronto the rude)一说并非空穴来风。6年前,他被公司派往一个小镇工作,每周回来一次。每次回来他都觉得不适应:每个人都如此自我为中心,而且表情非常冷酷,难道多伦多人不会笑吗?
  
  也有网友指出,多伦多市民的素质越来越差,是“多元文化”的“副产品”。某些人觉得“粗鲁”的行为,在其他文化下可能是可以接受的。民族越多,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合理行为”(acceptable behaviour)就越少。总之,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一位老市民则表示:本市已经成为“粗鲁的多伦多”(Toronto the rude),而且很早就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然而,每次讨论市民素质的问题时,人们都喜欢职责别人,却忽略了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越来越少地说 “谢谢、请、打扰一下(Excuse Me)、对不起”;是不是越来越不顾别人的感受……多伦多市民确实需要更加恭谦一些,但是这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密西沙加一19岁男子被人活活打死
  作者:加国地产 来源: 加国地产 发布日期:06-22 点击:8
  
  周一凌晨2点,密西沙加Torbram Rd夹Derry Rd East附近一家餐馆(Tasty Bite Restaurant)的停车场发生冲突,1名男子被打死。
  
  虽然警方目前还没有确认死者就是19岁的Nitish Khanna,但是现场目击者和死者的朋友告诉记者,死者是被骗出去,然后被几名男子用高尔夫球杆攻击致死。
  
  据知情人透露,这次残酷的杀人行为缘于一场很小的争执。Khanna当时在Tasty Bite Restaurant与两位朋友就餐,在卫生间与一群陌生人发生了争执。然后整个事件似乎已经结束。然后一名男子过来建议大家一起出去为之前的小争执互相道歉,Khanna和朋友就出去了。不料,外面的一群人都手执高尔夫球杆,Khanna的两位朋友都设法逃离了,但是Khanna不幸被攻击了。警方赶到现场时,Khanna身上有明显的伤痕,然后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
  
  据悉,死者从未做过违法之事,大家都表示他是“Good boy”。
  
  警方表示,他们现在正在寻找5名男子,案发后5人乘坐一辆浅色4门汽车逃离现场。同时,警方也向民众寻求协助,希望附近商店的监控能提供线索。
  
  如果有人可以提供线索,请联系凶杀组探员,电话(905) 453-2121, ext. 3205,也可以匿名向皮尔区灭罪热线提供线索,电话1-800-222-TIPS (8477),网址www.peelcrimestoppers.ca。
  
  
  
  
  
  
  
  加拿大人谈警察国家加拿大
  
  mikedavid00 Icon
  
   * Full Member
  
   * Group: Members
   * Posts: 2,518
   * Joined: 06-June 06
   * Gender:Male
   * Location:Ontario
  
  Posted Today, 02:15 AM
  Well in my opinion, we already live in a socialist country and already practice socialism. It’s just done in a ’less direct’ manor though.
  
  We have communist hospitals here, in my province I have to go to a communist beer store to get beer.
  
  I am not allowed to become an electrician. The gov’t decides who, how, and when someone gets a license.
  
  Half of my money gets taken away from me involuntarily or I will lose my property at gun point and go to jail. It goes into the pockets of the communist ’red coats’ (civil servants).
  
  I am told how I must act and behave for the ’social good’. I can’t go to a stream and go fishing without checking with our communist fishing authority saying where I can and can’t fish. This is for the social good.
  
  I can’t go into a corner store and buy a damn can of beer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social good’ of our society.
  
  I am not allowed to grow weed in the privacy of my OWN house (not that I want to but just an exampl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ocial commune.
  
  I am not allowed to buy a pellet gun, take it home, and shoot that pesty squirrel that’s been chewing off branches from my tree. This is for the ’public good’. The commune. Big Brother tells me how to behave in the public good. Just like Big Brother here on the site just recently banned me AGAIN for 2 weeks for something that I can’t even remember what I did.
  
  I am not allowed to take a cow, milk it, and simply sell the milk to my neighbor unless I go through the communist, red coat, milk cartel. If I don’t, I will be arrested and gun point and thrown in jail and lose my property. Just like in the Red Soviet Union.
  
  I am not allowed to open a small burger joint, without big brother inspecting the property multiple times, telling me how to do it, how to design my ventilation and seating plans, setting up a million paper processes, and then driving my startup capital so high, that it’s no longer feasible to open a mom and pop restaurant and have it survive. Similar to Russia and Cuba. You could own a private business, but they really frowned upon that kind of initiative and set so many rules in the way, you wouldn’t open up shop.
  
  I could go on and on but you get the point.
  
  We live in a full blown socialist society in my opinion where everything is regulated. Your pay, your life, who your neighbor will be,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 Etc.
  The thing that people don’t understand or realize, is something called the ’police state’. We are already socialist, but the ’police state’ isn’t here yet. The last decade saw major strides in the police state and it’s growing and growing. With all the rules come enforcement. Lot’s of it. We are at the point now where if you try to drop a line and go fishing, big brother will be there to harras you and ticket you. They’ll find something to get you on. We’re at the point that every one of us on the forum is in some sort of ’violation’ or ’breaking a law’ in our home.
  
  You see, the gov’t has legislated all of us into criminals or in violation of this or that. When this happens, it justifies a police state. Enforcement. THEN you will see how much like Russia we really are. You will see how the gov’t controls of all of us and it will be clear that we’re in a police state.
  
  Speeding cameras, red light cameras, helicopters with infrared detection flying over homes to see if someone is growing weed in their house. Police on the side of the street hiding in bushes in known ’under posted’ speed zones so they can make criminals out of law abiding citizens who are simply trying to get to work. Park rangers inspecting your cooler at a camp sight and ticketing you when they find some beer and making your spill it out. Getting stopped on your boat and your whole boat being inspected for a few cans of beer and then asked for your boating license. You were just trying to enjoy your own land and waters and are getting harassed and shaken down. This never happened in the old days. Why so much now?
  
  The police state is coming. Mark my words it’s slow, but with more of our decline, you will see an increase of the police state. More laws regulating how we are to live. Where we are to work. And what we are allowed to say. Even here on the forums we have people like Michael Harder who does nothing but patrol the forums and report people when he happens to dislike anything they say. He is policing the forums and taking away speech. He and Anthony determine what we are allowed to say like little children.
  
  Socialism? It’s been here for a long time.
  
  The Police State? It’s coming and happening slowly before your eyes. From all levels of gov’t, down to this forum. It’s an attitude. A way of being.
  
  The Police State of Canada.
  
  
  
  
  
  
  
  加拿大人谈警察国家加拿大
  
  William Ashley
  
  Posted 18 June 2011 - 08:36 AM
  Vancouvers riot was very similiar to the G20 but far more incited.
  
  I have information I can’t digress but there were multiple organized forces at work on all sides. It was a staged demonstration and instance of social engineering.
  
  The police imo really messed up in firing the gas canisters, for multiple reasons.
  
  1. Starting a stampede in a packed city street put people at grave risk.
  
  2. They police could have advanced with a moving barrier.
  
  3. Police should have started on both ends in clearing people not one -- providing people a means of moving.
  
  4. Police should have offered a protective service for some for example free public transportation - example buses to take people out of the center. (and protected or the APC’s they have...)
  
  5. A 10 minute timespan was not sufficient. They needed to keep things calm instead they incited emotions.
  
  IMO they wanted it to happen and the govt was involved in its development.
  
  I think overall they are using it as a pawn peice.
  
  
  IMO duress and mob rage should mitigate non criminality of the occurence.
  
  The real risk is that the riot act was read and so anyone who was present is potentially subject to life imprisionment.
  
  A really sad day for the administration, as many steps could have been taking to reduce harm.
  
  It is difficult in these circumstances to know what really happened, and that is concerning.
  
  
  And yes most definately cars and windows are a target so why wern’t cars removed? And why wasn’t a safety lane kept clear, and why wern’t the barriers put infront of windows and locked together. Instead you have barriers that can be used to crush bystandards or police in the event of a human stampede.
  
  The situation was grossly engineered and desired imo.
  
  Of course we hear next to nothing about injuries or arrests.. it is black out more or less.
  
  
  100 people atleast were arrested if they get real jail time (rioting holds a potential life sentence if the riot act is read which it was) then that is atleat 5 million dollars a year for those 100 people.
  
  Also the jail time = the whole facebook reporting phenomenon is aother social engineering spur getting people to narc on people.
  
  Fact is that photos can be photoshoped so to can videos.
  
  It is a quagmire of policing that was water thrown down by the administrators.
  
  Two other points.
  
  1. What happened to all the security city spending from the olympics.. still ineffective to prevent a mass riot?
  
  2. Why let schools out early.
  
  Many little why’d that happen contexts are at play and it is clear that this was a broad attempt at potential civil risk.
  
  If a riot was likely then why wasn’t the reserve called up? Was it, what side were they on?
  
  It is absolute idiocy. I stayed up and watched the game cause I was currious on the riot news.. and sure enough.
  
  
  
  @至爱泓 2011-6-23 15:27:00
  为什么这个帖子里没有人出来反对楼主的观点?
  -----------------------------
  因为这个帖子绝大多数都是楼主转贴的生活在那里的大家的观点. 是事实, 骗子们知难而退了.
  
  
  
  西方民主制度是骗子,是扯淡,是笑话。
  经济形势不好,还加税给公务员涨薪,这就是加拿大。
  民意毫无用处。
  抢劫老百姓,好处归大的利益集团,才是民主制度的永远的首要任务
  ================================================
  省警公务员涨薪:安省冻薪令有名无实?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24日 08:22 来源:世界日报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省府2010年宣布了两年冻薪令,这个意味着至2012年为止,任何公营机构雇员涨薪都得不到政府的拨款。
  
  即使这样,仲裁员有时不受政府控管,照样给参加工会的雇员涨薪,因此导致长期护理院成本升高。
  
  安省长期护理院协会执行长毕桑兹说:「长期护理院总要设法抵消这些成本,譬如有些方面与看护服务有关,那么在政府拨款不增加的情形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裁员。」毕桑兹指出,裁员意味着像清理房间或洗衣等基本服务再也不能照常完成,增加了内部住客染病的风险。
  
  仲裁员已经给安省多个长期护理院工会雇员涨薪,譬如, 一名仲裁员2011年4月给安省索圣玛丽大北方护理中心雇员两年涨薪2%。该中心在仲裁听着会中称,政府不增加拨款,任何涨薪都会迫使他们削减服务。
  
  安省政府表示,政府拨款以年度方式进行,对以上做法,政府几乎无能为力。政府在2010-2011年度给全省长期护理院增加7%的拨款,拨款总值高达35亿元。
  
  不过,最大的劳资双方薪资谈判很快就会来临,在安省长期护理院工作的最大工会之一─安省护士协会6月28日和29日要透过仲一名调停员,与雇主进行薪资调涨的谈判。安省护士协会主席斯楚德说,护理院护士都希望涨薪,这样她们的薪资就能与医院的同行看齐。
  
  安省护理协会的长期护理院分会(工会)代表属下的2200名会员,正与163间长期护理院进行薪资谈判。如果双方无法透过调停员达成协议,雇员的新合约将于7月19日和20日透过仲裁员进行仲裁。
  
  为消弭近200亿元的财政赤字,安省政府对公营机构雇员实施了冻薪政策,但是他们不久前照样给予安省省警和公务员工会属下会员涨薪。
  
  安省保守党代表艾略特批评,省府在控管开支方面软弱无能,既然实施了冻薪制,就应该对仲裁员实施问责,方法之一就是迫使仲裁员每次在作出涨薪决定时给予说明。
  
  
  
  
  视频:美国超市蔬菜含67种农药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u85/v_NjE0NjcwMTg.html
  
  加拿大农业标准和美国差不多。许多水果蔬菜还从美国进口。
  ========================================================
  
  Special report: Toxic America
  
  If you’re eating non-organic celery today, you may be ingesting 67 pesticides with it, according to a new report from the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The group, a nonprofit focused on public health, scoured nearly 100,000 produce pesticide reports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o determine what fruits and vegetables we eat have the highest, and lowest, amounts of chemical residue.
  
  Most alarming are the fruits and vegetables dubbed the "Dirty Dozen," which contain 47 to 67 pesticides per serving. These foods are believed to be most susceptible because they have soft skin that tends to absorb more pesticides.
  
  "It’s critical people know what they are consuming," the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s Amy Rosenthal said. "The list is based on pesticide tests conducted after the produce was washed with USDA high-power pressure water system. The numbers reflect the closest thing to what consumers are buying at the store."
  
  The group suggests limiting consumption of pesticides by purchasing organic for the 12 fruits and vegetables.
  
  "You can reduce your exposure to pesticides by up to 80 percent by buying the organic version of the Dirty Dozen," Rosenthal said.
  
  The Dirty Dozen
  Celery
  Peaches
  Strawberries
  Apples
  Domestic blueberries
  Nectarines
  Sweet bell peppers
  Spinach, kale and collard greens
  Cherries
  Potatoes
  Imported grapes
  Lettuce
  
  Not all non-organic fruits and vegetables have a high pesticide level. Some produce has a strong outer layer that provides a defense against pesticide contamination. The group found a number of non-organic fruits and vegetables dubbed the "Clean 15" that contained little to no pesticides.
  
  The Clean 15
  Onions
  Avocados
  Sweet corn
  Pineapples
  Mango
  Sweet peas
  Asparagus
  Kiwi fruit
  Cabbage
  Eggplant
  Cantaloupe
  Watermelon
  Grapefruit
  Sweet potatoes
  Sweet onions
  
  What is a pesticide?
  
  A pesticide is a mixtur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used on farms to destroy or prevent pests, diseases and weeds from affecting crops. According to the USDA, 45 percent of the world’s crops are lost to damage or spoilage, so many farmers count on pesticid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he FDA and the USDA work together to monitor and set limits as to how much pesticide can be used on farms and how much is safe to remain on the produce once it hits grocery store shelves.
  视频:加拿大枫叶食品公司出厂的熟食导致十多人死亡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rograms/view/jDVFayjEgT4/
  
  李氏杆菌已夺19命 枫叶食品厂重新开工
  www.sinonet.org 2008-09-28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李氏杆菌引致死亡总数已达19人﹐最新死亡案例发生在魁北克省。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周六报告﹐另外5宗死亡案例还在调查。
  
  据加新社电﹐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公布﹐与枫叶食品公司(Maple Food)多伦多厂有关的第19宗李氏杆菌死亡病例﹐来自魁省﹐但未透露其它任何细节。此前﹐安河录得14宗李氏杆菌死亡病例﹐卑诗省出现两宗﹐阿尔伯达省及纽奔驰域省各一宗。
  
  公共卫生局说﹐另有5宗死亡病例仍在调查之中。
  
  此次李氏杆菌疫潮的源头在枫叶食品公司多伦多厂房﹐它的切肉设备深处检验出李氏杆菌。该厂8月20日关闭﹐上周重新投入生产。
  
  爆发李氏杆菌污染事件以来﹐全国各地正在进行数宗集体诉讼。
  
  幼童﹑长者﹑孕妇及免疫力薄弱﹐最容易成为李氏杆菌受害人。摄食李氏杆菌污染的食物﹐通常2天到30天出现李氏菌症甚至死亡﹐但有时最多90天后发病。加拿大华人网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
  
  
  
  西方人权?骗人
  ==========================
  视频:裸提被拘押者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u36/v_NjE0ODkzMjE.html
  ==========================
  “I was in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t a Jays game three days before (the G20 summit) and I got caught up in it all,” he said. “And it’s changed my life.”
  此人被捕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错误的时间呆在错误地点。
  但他确实遭到的逮捕,并被脱光,被打。
  
  “Well, good luck on Saturday.”
  
  These were the five words Sean Salvati cheekily uttered to two RCMP officers on June 23, 2010, three days before the G20 summit. And with that one sentence, what had been a fun evening of friends and Blue Jays baseball quickly became a hellish 11-hour ordeal in which Salvati claims he was arrested, strip-searched, beaten, denied access to a lawyer and left naked in a cell for nearly an hour.
  
  In one video, Salvati is shown being led from an interrogation room by three officers and escorted naked past a female officer.
  
  Salvati also alleges he was beaten while officers forcibly strip-searched him.
  
  “One of the officers grabbed the neck and began punching me,” Salvati said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Star Thursday. “(He) mentioned something about ‘These are your rights.’ You know? Like: ‘You think you have rights? These are your rights.’
  
  “And I just started screaming.”
  
  Salvati, a 33-year-old licensed paralegal, claims he was an innocent victim caught up in the G20’s overzealous security effort. The charge that allegedly got him thrown in jail — Salvati was pulled from a cab and arrested for public intoxication — was never filed in court.
  
  “You just never imagine when you go about your daily life that this is the kind of thing that could happen to you when you’ve done nothing wrong,” said lawyer Paul Quick, who is representing Salvati along with Murray Klippenstein. “And Sean hasn’t done anything wrong.”
  
  In his court filing, Salvati claims he and his friends encountered several police officers on the evening of June 23 and were intrigued by the robust security in downtown Toronto, stopping several times to chat and even take pictures with officers.
  
  At the end of the night, while trying to hail a cab, Salvati said he encountered two female RCMP officers and tried to engage them in conversation, too. He said the officers ignored him, prompting Salvati to say they should be more polite because taxpayers are paying for their overtime.
  
  A full year has passed since the G20 summit, but Salvati still has no answers for why this happened to him.
  
  
  
  
  
  58小时创记录辩论 邮政复工法终获通过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6月26日 08:30 来源:本网综述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综述) 经过了长达58小时马拉松式的辩论,联邦国会众议院终于在昨日晚间通过了邮务工人复工法案。今天下午,法案将递交参议院批准,而本国的邮件送递服务有望于数日内回复正常。
  
  保守党:三天的辩论完全没有必要
  
  据悉,邮务工人复工法案是上周一由保守党政府提出、本周四在众议院辩论。由于国会最大的反对党、新民党(NDP)的层层阻挠,法案自出台开始就非常不顺利,仅辩论的程序就走了三天,创下了“历史纪录”。
  
  新民党认为,强制复工法案明显偏向资方,它给邮务工人薪酬比起加拿大邮务公司之前所建议的还要低。一旦开此先例,以后劳资谈判时候资方便更加有恃无恐。
  
  新民党方面也清楚:只要法案进入到投票程序,他们便无法阻止占多数席位的保守党通过法案,所以只能采用拖延战术,利用辩论环节尽量争取时间,让工会方面便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和资方“周旋”。
  
  面对新民党的“拖延战术”,哈珀的保守党则拿出了打“疲劳战”的决心。他们坚持,必须通过法案才可休会。
  
  在经过58个小时的冗长讨论后,新民党终于放弃抗争,法案得以进入到投票阶段,并最终获得通过。
  
  周六晚举行最终投票程序时,保守党议席举座欢呼庆祝胜利;新民党一方虽然起立相互鼓掌打气,但大部份人明显对投票结果感到泄气。
  
  哈珀总理表示,众议院就复工法辩论了三天完全是不必要的拖延。不过,他还是为法案能够最终获得通过而高兴,相信大多数加拿大人、尤其是小商户和慈善机构也为之欣慰,他们很快就能再次获得邮政服务。
  
  劳工部长雷蒂女士(Lisa Raitt)则强调,在这次的“较劲”中,保守党占到民众的一边,掌握了民心上的主动。至于对手新民党,他们也最终慢慢意识到自己并非代表大多数民意。
  
  新民党:已经尽了全力
  
  新民党的拖延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仍然给工会方面争取了最后一次谈判的时间。然而,劳资双方仍然没有达成协议。新民党本可以将辩论拖到下星期,但是在获得了工会和资方的谈判再次破裂的消息后数个小时,终于决定放弃抗争。
  
  在投票结束后,新民党党魁林顿脸色发青,不接受记者采访便径自走开。只有新民主党副党魁缪凯尔(Thomas Mulcair)留下来勇敢地面对这场败仗。
  
  缪凯尔表示,新民党将辩论程序拖得如此之长,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保守党试图不经辩论程序通过复工议案,所以新民党要设法阻挠、“给他们个警告”;二是他们希望争取时间让劳资双方有更多时间协商、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协议。然而,邮务公司有恃无恐,根本无意跟劳方沟通。
  
  他还强调,国民应该直到这次时间将导致坏的影响,其他公营机构的工会会员将来可能被同样对待。公司雇主们得到保守党撑腰,将来可以继续打击工会会员应有的权利。
  
  据悉,今日(周日)下午较后时间,复工法案将会在保守党参议员占大多数的参议院获通过,而本国的邮件送递服务有望于数日内回复正常。
  
  加拿大邮务公司方面表示,他们在昨日早上和工会方面谈判仍存在重大分歧、没有进展,将来双方将有更多的交涉。邮务公司发言人汉密尔顿(Jon Hamilton)拒绝评论众议院投票通过复工法案,称法案仍然未正式通过,不宜过早发表观点。
  
  加拿大邮务工人工会(Canadian Union of Postal Workers)主席勒梅林(Denis Lemelin)则称赞新民主党的拖延战术、为工会获取时间。复工法案正式通过后,工会也有权拒绝执行,但是将面临每位罢工工人每天1000元、或者全工会每天10万元的巨额罚款。从工会方面目前的态度来看,他们不准备抗拒。
  
  
  
  
  
  
  指责西藏如何如何,朝鲜如何如何,加拿大70%的学龄前土著儿童没有足够的食物.
  两种可能性:
  1. 无病呻吟,该组织意欲向政府要更多的税钱.
  2. 确实是事实,看这个所谓西方发达国家是如何重视"人权"的
  ==========================================================
  Early release, published at www.cmaj.ca on January 25, 2010. Subject to revision.
  
  CMAJ Research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CMAJ012510.pdf
  
  Food insecurity among Inuit preschoolers: Nunavut Inuit
  Child Health Survey, 2007–2008
  Grace M. Egeland PhD, Angela Pacey MSc, Zirong Cao MSc, Isaac Sobol MHSc MD
  @@ See related research article by Luo and colleagues and related commentary by Cunningham
  
  Abstract
  
  Background: Food security (i.e., a condition in which all
  people, at all times, have physical and economic access to
  sufficient, safe and nutritious food to meet their dietary
  needs and food preferences for an active and healthy life)
  has been noted to be lower i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Canada. We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of inadequate
  food security, or food insecurity, among Inuit households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Methods: 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the health
  status of 388 randomly selected Inuit children aged three to
  five years in 16 Nunavut communiti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7 to 2008. From the survey data, we classified levels of
  food insecurity specifically among children. We also classified
  levels of overall food insecurity of the household of each
  child. We calculated the weighted prevalence of levels of
  child food insecurity and of household food insecurity.
  Results: Nearly 70% of Inuit preschoolers resided in households
  rated as food insecure (69.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64.7%–74.6%). Overall, 31.0% of children
  were moderately food insecure, and 25.1% were severely
  food insecure, with a weighted prevalence of child food
  insecurity of 56.1% (95% CI 51.0%–61.3%). Primary caregivers
  in households in which children were severely food
  insecure reported experiencing times in the past year
  when their children skipped meals (75.8%), went hungry
  (90.4%) or did not eat for a whole day (60.1%). Primary
  caregivers in households in which children were moderately
  food insecure reported experiencing times in the
  past year when they worried food would run out (85.1%),
  when they fed their children less expensive food (95.1%)
  and when their children did not eat enough because there
  was no money for food (64.3%).
  Interpretation: We observed a high prevalence of household
  food insecurity, with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severely food insecure status. Interventions are needed
  to ensure a healthy start in life for Inuit preschoolers.
  
  
  
  
  
  学者:正视人口外移 让负债变资产
  【温哥华讯】 世界新闻网 北美华人社区新闻
  June 28, 2011 09:00 AM | 210 次 | 0 0 评论 | 1 1 推荐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
  愈来愈多取得公民资格的移民返回原居地。图为移民部长康尼(中)与即将宣誓入籍的新加拿大人合影。(移民部提供)
  
  愈来愈多取得公民资格的移民返回原居地。图为移民部长康尼(中)与即将宣誓入籍的新加拿大人合影。(移民部提供)
  slideshow
  资料显示号称移民国家的加拿大近200万公民长住海外,占人口总数8.8%。学者认为当局应正视这个问题,并将这些海外公民视为资产,而非负债,透过政策连结并善用这些人脉。约100万公民移居美国,人数居冠,其次为香港30万人。取得公民后回流的移民以台湾最严重,占总数三成,其次为香港24%。
  
  长居海外加拿大人占人口总数的比率,仅次于英国的9%,全球排名第二,远高于澳洲4.3%、法国3.3%、中国2.6%及美国的1.7%。
  
  亚太基金会主席胡元豹表示,「移民国家」是加拿大根深柢固的自我形象,并将移居海外的公民视为失败的移民或不忠的加拿大人。但他强调一定要超脱这种心态,否则在其它国家致力于连结海外公民的同时,加拿大将被抛在后方。
  
  他说加拿大现行政策助长海外公民对国家的疏离感,例如离境超过五年即丧失选举权,海外出生的公民权只能世袭一代等。就像资产负债表的两端,海外公民究竟是政府的资产或负债,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政策。
  
  尽管他不认为政府短期内会改变对海外公民的政策,但至少现在是开始讨论的时候,有助于做出正确选择。
  
  苏格兰、澳洲、印度、中国和新加坡早已执行若干政策,拓展国家与他们海外公民的紧密连结,从商业网络到返乡旅游等,爱尔兰每年从海外公民取得数亿元慈善捐款也是一例。
  
  负责这项海外公民研究的西门菲沙大学(SFU)经济系教授狄瓦雷兹(Don DeVoretz)认为,加国政府并未致力于强化与海外公民的连系。他也建议政府应支持海外公民成立联谊组织,让像硅谷的C100社团,结合加拿大籍企业家,并与本国大学及校友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报告也指出,近年移民人数大增也加剧公民移居海外现象,特别是亚洲地区,这些移民在加拿大居住一段时间,取得公民身分后返回原居地或其它国家。尽管目前海外公民仍以本地出生者居多,占58%,但1996年到2006年间,归化取得公民者移居海外比率较本地出生者高出三倍。
  
  由于加拿大海关是「管进不管出」,因此很难确实掌握究竟有多少公民移居海外,但从人口普查资料及其它国家的纪录发现,有超过100万名加拿大人住在美国,其次为香港的30万人。而台湾移民取得公民后的回流比率最高,达30.37%,其次为香港的23.98%,第三是伊朗15.14%,日本12.5%,中国仅 2.74%。
  
  针对长住香港的加国公民调查发现,三分之二海外公民希望继续拥有投票权,逾半数期盼政府成立服务海外公民的整合机构,三分之二仍有家人住在加拿大,逾两成受访者表示时时都想着要搬回加拿大,近三成会将小孩送回国受教育,14%会将孩子送往加拿大海外学校,20%仍继续在加拿大报税。
  
  Read more: 世界新闻网-北美华文新闻、华商信息 - 学者:正视人口外移 让负债变资产
  
  
  
  
   華青帶萬元現金闖關未成  
  (2011/6/29)
  
  【明報專訊】一名24歲華裔青年去年12月在溫哥華國際機場準備搭飛機前往香港,被查出虛報金錢數額以及超額攜帶現金1.2萬多元,被警方起訴相關罪名,他日前承認控罪,其攜帶的逾1.2萬多元現金被當局充公,並追加罰款2500元。
  卑詩皇家騎警指出,涉案24歲華裔青年李學勤(Hok Kan Li,譯音),英文名Peter,去年12月3日,在溫哥華國際機場乘坐飛機前往香港。他在出境處被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執法人員調查時,向執法人員提供假口供。
  加國執法人員聯同皇家騎警聯邦整合罪案組其後在他身上檢獲合共12,070元。他於今年5月3日,承認違反一項「洗黑錢為恐怖分子提供緩助」虛報金錢的法例,當日在機場被搜獲的現金全部被沒收,另外再罰款2500元。
  
  
  
  
  
  
  加拿大人谈加拿大:看看什么是加拿大的“民主”,这是你要的吗?
  =============================================================
   Oleg Bach
   Senior Member
   Posts: 11,784
   Joined: 17-November 07
   Gender:Male
   Location:Lower east side TO
  Posted Today, 09:14 AM
  
  ============================================================================================================
  Post mikedavid00, on 02 July 2011 - 02:11 AM, said:
  
  Oleg Bach is one of the few real intellectuals on the forum. I thought we can get his perspective on something.
  
  So the question is this:
  
  "Are you a victim of your own government in your life’s pursuit of happiness and liberty?"
  
  This is in the context of living in this country, Canada, trying to be a citizen, and then basically being a victim of our government oppressing you.. robbing your purpose of life from you if you will.
  
  The older I get, the more I begin to realize that this is what the gov’t does to citizens. Making paper criminals out of all of us. Keeping us afraid of them. Punishing us.
  
  I juts wanted to hear your thoughts on this.. I’ll read every word you write.. I respect your opinion..
  
  ============================================================================================================
  
  My education consists of two years in grade nine - then eloping with an heiress...I am not an intellectual. Just a person with a highly active mind that is highly judgemental and observant...I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lowest of the low - and to the lofty elite...that is my back ground...now to the question at hand.
  
  Here is what I learned as a very young man regarding power - Governments really have no power - those that control the banks and judical system do have power. There is oppression in Canada and it comes from an old elite that is both cheap - controlling - racist and arrogant. I was attempting to move a screen play a decaded ago - little did I know that a family that I had supposedly offended in my youth - own all the companies - I was on a black list.
  This sounds conspiratorial but it is not so far fetched - LOOK at it this way - This corporate family and their associates back 30 years ago were acquireing 30 companies per month...This hungry and on going acquistion of buisness continues to this day - Imagine if the same group of people took control of 30 companies a month over a 30 year period - we have in our society persons that own EVERYTHING....and the dots are unconnectable - As a young guy I had a problem in the courts - I went and spoke to a certain man....later the room was filled with Canadas most powerful lawyers - The judge set me free and the big shots were so livid they were foaming at the mouth.
  
  
  What I figured out 30 years later was that visit to the man at his office caused my release from the grip of some real nasty persons...I gave him a belated thanks a few years ago - He laughed - This old lawyer simply called the old judge and said - send the boy on his way....I was told to `bow out gracefully` which I did...
  
  
  So who controls the nation and it`s institutions - NOT the government - but an old established ruling class of people that hold the average human being in contempt....live with it my friends - cos this system is currently being re-staffed as the old guard leaves.
  
  I am NOT a victim of any government other than the bureacrats at the tax department that out of spite crippled me finacially...I consider myself the government..with some rebelious and nasty small minded servants.
  
  
  
  
  
  
  
  
  
  
  国庆杂谈:挖一挖加拿大的“历史花絮”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7月1日 09:08 来源:本网编译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编译) 到今天,加拿大已有144岁了。随着近一个半世纪的沉淀,本国已经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国家的标志。在国庆日,让我们挖一挖“历史的花絮”,看看一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加拿大特产”最初是什么样子的。
  
  关于加拿大的税
  
  首先,我们说说加拿大给人印象最深的特产——税。说到税,人们很容易想到本地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加拿大只有两样东西是有保证的,一是死亡、一是税。加拿大的税率之高,历来令很多人不满。然而,历史上加拿大的税并非一直都是这么高的。
  
  据记载,加拿大居民在1917年之前是不用缴个人所得税(Income taxes)的——你能想象吗?在加拿大竟不用交税!可是,由于本国随英国一起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财政出现短缺。个人所得税作为一项临时税(temporary taxes)开始征收,作为平衡政府财政的最后手段。
  
  当时的政府甚至承诺:只要政府填平了战争时的成本,就会取消这项税。然而,看看我们今天的税单就知道,政府从没有履行过这样诺言、也不打算履行。
  
  关于加拿大皇家骑警(RCMP)
  
  今天,皇家骑警(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的作用已不仅仅是维护加拿大的司法系统,更成为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个象征。每逢加拿大遇到大事,无论是前年多伦多申办泛美运动会,还是去年参加上海世博,都能见到威武的皇家骑警警员。然而,历史上的皇家骑警可远远不如今天这么“风光”,甚至差点遭遇被解散的命运。
  
  皇家骑警的前身是19世纪中晚期的“西北皇家骑警”(Royal Northwest Mounted Police),其主要的作用是维持本国中西部大草原的治安、抓捕罪犯。那时候的骑警着实是个苦差事:不仅常年骑在马背上奔波、风餐露宿,而且工资和休假待遇远远无法和今天的相提并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遭遇财政不平衡,“皇家骑警”几乎被解散。战后,政府为了应对国内一些激进的政治运动,以及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苗头,便于1919年将“皇家骑警”改组为秘密警察组织。
  
  “皇家骑警”扮演了几十年的间谍角色,直到二战之后才慢慢担任起今天的职责。
  
  西北皇家骑警(Royal Northwest Mounted Police)
  
  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系
  
  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几十年来一直是加拿大外交政策的标志,很多人以为两国关系一直就这么亲密,其实是大错特错。在19世纪初期至加拿大建国(1867年),加美两国的一直处于对立、甚至是公开的敌对状态。
  
  自18世纪末期美国独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人对北方殖民地(也就是今天的加拿大)驻军的传统印象是“邪恶的龙虾兵”(evil redcoats)。他们从英国远渡重洋来到北美,是为了掠夺殖民地的税收,以及干犯当地居民的“自由”。
  
  1812年,美军横渡尼亚加拉河,发动了对加拿大的“解放战争”,并占领了约克镇(今天的多伦多)6天。据史料记载,美军在占领期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还把议会大楼和总督府给付之一炬。
  
  一年后,加军(英军)反扑,一路南下杀到华盛顿,把他们的总统府和国会也给烧掉,才算出了这口恶气。为了掩盖被焚烧的痕迹,美国人把总统府给刷成了白色,所以有了今天的“白宫”。
  
  直至19世纪90年代,美国和英国建立了良好的盟友关系,加美两国的关系才渐渐走向亲密。
  
  加拿大国歌原是赞美魁北克的?
  
  啊,加拿大!我们的祖国,可爱的家乡!
  您的子女对您充满真爱!
  颗颗闪亮的心深情凝望,
  那一片强大自由的北国之疆!
  啊,加拿大!我们保卫您。
  ——无论身处何方!
  上帝啊,让我们的祖国自由辉煌!
  啊,加拿大!我们保卫您!
  
  加拿大的国歌充满了爱国主义,在电视上一些二战老兵常常唱得热泪盈眶。可是谁又能想到,这首充满爱国之情的歌曲最初竟是赞美魁北克的。魁省人天天吵着要独立,国歌竟出自他们之手可真是个莫大的讽刺。
  
  在加拿大,魁省人恐怕是最没有爱“国”(加国)情结的国民了,他们从来只庆祝“圣施洗约翰日”,“七.一”对他们来说不是国庆,而是个搬家的日子。(注:“圣施洗约翰日”,英文是St. Jean-Baptiste Day。圣施洗约翰是魁省的“守护圣人”,所以这天也是魁省省庆日和“民族日”。)
  
  加拿大的国歌创于1880年,最初是用法文撰写,是用来庆祝魁省的“圣施洗约翰日”的。国歌的英文歌词是20世纪早期在法文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并广为流传。在1967年本国建国100周年,国家才立法将它设立成国歌。
  
  
  
  
  
  
  
  
  
  
  林林總總 千變萬化 你不能不知的海關規定
  ( 2011-07-01 )
  
  
   夏季是到國外旅行的旺季,很多華裔移民更是在這時回國探親訪友。返加時什麼可以帶什麼不可以帶?每個人都朦朦朧朧知道一些,但又知道得不周全不確切。還有一些人則抱著僥幸心理帶違例品闖關。不論有意無意,一旦被發現觸犯海關規定,物品被罰沒,以至留下不良紀錄,從此成為海關“重點照顧”對象,麻煩上身實在得不償失。
  
  本報記者 李海濤
  
   從國外回加的人總會琢磨什麼能帶什麼不能帶,實際上加拿大海關絕沒有傳說中的那樣這不能帶那不能帶。海關規定:旅行者進入加拿大可以帶隨行的個人用品,這些個人用品包括服裝、野營和運動用品、相机、個人電腦,甚至包括私家車輛、游船,但旅行者必須在抵達加拿大第一個口岸海關的時候申報以上物品。
  
   如果旅行者离境時攜帶同樣的物品,就不需要交關稅,不過這些申報的物品不能是供加拿大居民所使用、不能由加拿大境內的商業机构使用、不能作為禮物送給加拿大居民、不能銷毀或遺棄在加拿大。如果旅行者攜帶物品很多,海關有可能要求你存一定量的保證金,在离境的時候如果沒有問題再返還。
  
   這里所說的禮品,是指旅行者給加拿大的朋友帶的免稅禮物。每件禮品价值要在60加元以下,超過60元的禮物需要交稅,但是煙酒或者商業用途的物品不能當作禮物。
  
   由于加拿大移民政策緊縮,從中國來的留學生現在明顯多于新移民。海關對与到加拿大工作和學習36個月以上的人則有另外規定,可帶的東西比一般旅客要多得多。比如可以免稅帶入個人用品和居家物品,比如家具、餐具、裝飾品和車輛等。但是這些物品不能是送給加拿大境內居民使用,不能把所帶物品在加拿大境內銷售或者處理掉,最終离境時必須把所有仍可使用的上述物品帶走。當然從理論上來講,監管把自己的東西在加拿大境內賣掉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作為留學生一定要心里清楚這些規定。
  
   如果攜帶珠寶,在入境前則要准備2份行李清單,包括品牌型號、价值、序列號等。類似難以估价的珠寶,最好使用珠寶投保的保險公司使用的描述術語,外加珠寶商簽名和日期的珠寶照片。
  
   在入境首次入關的地方,個人需要提供入境物品清單。海關關員可能會要求你存一定的保證金,當你最終离開加拿大時如無違反相關海關規定會予以返還。
  
   如果暫住人在期滿36個月之后,希望繼續留在加拿大或者身份有所改變,在到期之前需要通知當地海關。在离境返回原居地之前,向當地海關辦公室報告你准備什麼時候、怎樣把個人物品運出加拿大,海關人員會交代你有關事宜。
  
  煙酒不分家 免稅有額度
  
   作為旅行者或者暫住居民到加拿大,出境游玩回來時可以免稅帶入一定限額的煙酒產品。攜帶酒類產品(指酒精含量超過0.5%的產品)進入阿爾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和魁北克省的人要18歲以上,其余各省要求是19歲以上。你可以免稅帶入下列產品中的一項:1.5升的白酒或者1.14升的酒精飲品或者 8.5升的啤酒。煙草類免稅物品包括以下所有种類和數量,200支香煙、50支雪茄、200克煙草、200支煙條(tobacco sticks)。但如果同時帶有香煙和煙草或煙條的話,有可能只有一部分可以免稅,除了在免稅店買的或標有免稅品字樣的部分外,其他可能要被徵收特別關稅。
  
   其它物品則根据离境時間長短有不同的規定,比如离境24小時有50加元的免稅額,即在境外所買物品總价值50加元以下的部分免稅。超過50元部分則需要交稅,沒有扣減50元這麼一說。所購的物品必須隨身攜帶入境,這些物品則不包括煙酒制品。
  
   如果個人离境48小時有400加元的免稅額。离境7天以上有750加元的免稅額。關于計算离境日期,离開加拿大的當日不算,返回日要計算在內,只計算日期不計算鐘點。
  
   有人誤以為几個人出去,你買得少我就可以多買一些,大家共享免稅額,這种想法是不對的。海關規定免稅額不能轉讓、合并,每個人都是單另算。在日期計算方面,7天以上是一個最大額度,如果你在海外是9天,同樣也還是750元的免稅額,而不是750元加上48小時的400元。
  
   另外要注意,利用免稅額購買的商品只能是自己的個人或者居家所用,海外親屬朋友送的禮物价值也要計算在內。如果帶入的商品屬于商業用途,或者給他人帶的則不符合免稅規定。免稅額所含的商品必須是隨你同時入境,煙酒制品可以通過郵遞過來。
  
   如果瞞報、謊報,海關可以暫扣物品,只有繳納罰款之后才能拿回。罰款額度根据具体情況而定,約占扣押物品价值的25到80%。
  
   如果沒有申報煙酒制品,海關將予以徹底沒收。
  
   旅客的違法記錄將被存在海關的電腦系統中,對有違法記錄的人,未來入關被查的几率會高一些,并且不能加入快速通關服務。
  大量現金要報告
  
   不久前兩個華人攜帶大量現金出入境加國被海關檢獲,案情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一起是一位裔男士攜帶7万元加幣現金和价值 3万多元的名表入境未如實申報,最終被判罰3300元,現金与名表最終得以拿回。第二起事件是一華裔女士攜帶13,000加元現金出境也沒有申報,最終她被定罪,所攜款項則全部沒收。
  
   按照加海關規定:進出海關如果攜帶任何現金、金融票据价值超過1万加元,必須向海關報告。本報今年初采訪皇家騎警反洗錢中心是得到的解釋是,這樣做主要是防止洗錢犯罪和恐怖組織資金周轉。加拿大洗錢犯罪額度在几十億加元左右,加拿大出台了《反洗錢和恐怖組織資金法》來打擊這一系列犯罪。
  
   但是,法律并沒有限定個人帶入(出)加拿大的錢數,不過价值超過1万加元就要向海關申報,這有助于政府調查相關犯罪。如果隱瞞不報將會被罰款500到5000加元,攜帶款項也可能會被沒收。
  
   也許讀者已經注意到,上面列舉的兩起案件的處理結果大相徑庭。一個量大反而僅僅處以罰款而沒有沒收,另一個錢數少卻沒沒收。原因就是第一起案件的被告可以說明財物來源,法官相信是合法的,只不過沒有申報因此處以罰款。第二宗被告因無法解釋現金的來源,則最終判決其所帶現金全被沒收。
  
  食品植物不可輕心
  
   華裔旅客入境往往會攜帶一些中國的土特產品,這在原居地中國來說是一种太正常的風俗。但是一旦進入加拿大就成了問題,比如大閘蟹在加拿大就成了非常聞名的禁品。由于加拿大禁止入境的食品和植物的名單每天都有增加,因此無法公布統一的名錄。旅客和進口商在入境前最好利用加拿大食品安全檢疫署(CFIA)的自動檢索系統(AIRS),可以幫你迅速識別所帶物品是否許可入境。
  
   一般來說常見的情況是,很多旅客不申報所帶的肉食、獸皮、活鳥、植物和水果,主要是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潛在的危害。這些東西有食物(如腊腸、土豆或水果)、手工制品(如羽毛圍巾、植物、木制品)、活鳥、家庭花園砍下的植物等。究其原因是食品可以攜帶動物疾病和植物病毒。植物和植物制品可能攜帶外國攻擊型物种入境,諸如昆虫、有害微生物、病毒、真菌和細菌。動物和動物制品可以攜帶疾病,比如禽流感和口足病等。据估測2003年全國因外來物种造成的損失在350個億。
  
   此外,一些很小的國外虫類一旦進入加國會變成有害物种,包括國外所有的活的動物、魚類、植物、昆虫和微生物。這些有害外來物种有的是食肉動物破坏加國物种,与本地動植物爭搶資源,寄生虫類會危害本國動植物安全,或者帶來疾病等危害。這些物种到了新環境中,會肆意擴張會對國家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坏。因此,你如果在國外去過農場、接近過家禽或者野生動物,進入加拿大之后14天內不要造訪農場、不要接近動物,不要逛動物園等。尤其是你穿過的鞋子和服裝要徹底洗滌,高溫烘干。
  
  
  其它禁止攜帶的物品
  
   如果帶武器、槍械入境必須向海關報告,否則會被指控,武器可能會被沒收。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可以攜帶爆炸物、焰火和某种彈藥入境,詳情要与自然資源部聯系。
  
   加拿大居民自設航空、航海、業余無線電發射裝置需要向加拿大工業部申請許可,因此要有許可才能帶入類似設備。如果進口車輛、農場設備或其它大型設備用于建筑、工程等,或者其它貨物用于貿易,需要交納相應的稅。
  
   加拿大禁止許多可能危及大眾安全的物品入境,如嬰儿學步器、紅豆(用于制作工藝品)等。主要有以下几類:
  
   ▲所有攜帶的食物、動物、植物等都必須申報。食物可能帶有疾病病毒,植物可能帶有海外進攻性的物种,動物和動物制品也可能帶有疾病病毒等。這些禁入名單每天都不盡相同,而且可以免稅帶入的也有嚴格的數量和价值限制,如果有違禁品被查出,會被處以价值1.5倍或者3倍的罰款。
  
   ▲不能攜帶淫穢物品、仇恨宣傳品或者儿童色情制品入境。
  
   ▲未有消毒證明的二手床墊禁止入境。
  
   如想攜帶健康保健類產品進入加拿大,需要登陸加拿大健康衛生部网站查詢相關信息:www.hc-sc.gc.ca.
  
   攜帶他國文物入境,需要相關的出口文件。
  
  
  出入境注意事項
  
   出發前注意帶齊返回加拿大的有效證件,比如護照、加拿大出生證明、公民卡、楓葉卡等。如果帶有未成年的孩子,你不是法定監護人,需要攜帶相關法律文件,在返回加拿大時可能會需要。
  
   离境需要攜帶一些貴重物品,最好在出境前到海關辦理登記手續,海關會給其貼上標簽,以便返回加拿大時比較方便認定。或者在出關時向海關生命帶有貴重物品,海關會讓你填寫一張卡片(Y38表),在上面填寫貴重物品序列號,當你返回遇到檢查時可以出示該卡。
  
   由于珠寶价值難以斷定,因此海關不會使用表Y38來登記,海關建議出游盡量少攜帶珠寶。如果必須攜帶珠寶,請按照以下程序做:從加拿大保險公司、珠寶商、寶石專家簽字的珠寶估价書、鑒定書,并配有珠寶照片;要攜帶珠寶購買的發票。
  
   如果在境外對珠寶進行改制,比如給戒指增加了鑽石,重新入境時將按照新珠寶對待,要申報新的价值。
  
   當你返回加拿大的時候,記住向海關申報所有在海外得到的物品,諸如購買的禮物、獎品、獎金等隨身物品,以及隨后運到加拿大的物品。還要記住在海外修理、改裝車輛、船舶和飛机的費用也要報告海關。
  
  
  海關關員權利
  
   海關關員有權仔細檢查旅客的行李,旅客有責任打開、重新包裝自己的行李。除了檢查旅客是否違反《海關法》之外,他們還對《刑法》、《移民和難民保護法》部分犯罪有執法權,諸如發現旅客酒駕、屬于通緝犯、盜竊、誘拐或綁架等犯罪,他們可以立即拘捕嫌犯。任何人不管是不是加拿大居民被捕的話,都需要在加拿大出庭,并受《加拿大人權憲章》的保護。
  如何避免高額罰款
  
   攜帶違禁品者如何避免高額罰款呢?可以采取主動申報、交出的方式,把違禁品投入到机場的專用違禁品回收箱。如果你不确定攜帶的物品是否屬于違禁品,可以向海關關員咨詢,如果屬于則主動拋棄會避免引起罰款。如果拒不申報被查處,則罰款難免。
  
  允許從美國帶入的產品:
  
  動物脂肪或牛油:每人最多20公斤。
  
  烤的食物、糖果:不能含肉,每人最多20公斤。
  
  圣誕樹、松枝圈:有些從吉普賽娥泛濫的地區帶入的會被禁止入境,旅客最好事先查詢CFIA國家進口服務中心。
  
  奶酪、牛奶:每樣每人最多20公斤(价值20元以下)
  
  魚和海鮮:除了河豚(pufferfish)、中國大閘蟹(Chinese mitten crab)外,每人最多20公斤。
  
  干的蔬菜、水果:每人最多15袋,總重不能超過250公斤。
  
  冷凍和罐裝的蔬菜、水果:每人最多15袋或者罐,總重不超過250公斤。
  
  新鮮的蔬菜、水果:每人一袋商業包裝的美國1號土豆(不超過4公斤);15袋(不超過20公斤)的蔬菜(除土豆外);所有蔬菜必須不帶土壤、害虫、葉子、枝干、蔬菜碎片等;要注意有些從 California、Idaho、 Oregon和Washington出產的蔬菜水果是被禁入的;加拿大各省還有各自的細節規定。
  
  狩獵所得獵物:需要狩獵執照同行。
  
  草藥、調料、茶、咖啡:允許入境。
  
  嬰儿乳品:商業密封的原包裝,供個人使用不超過20公斤。
  
  皮草制品:僅限鞣革
  
  家禽肉類制品(肉干、香腸、肉餅等):每人最多20公斤,包裝必須標明產品种類,附原產地證明。
  
  家禽肉(新鮮、冷凍):每人最多20公斤、1只火雞、包裝需標明產品种類、原產地證明。
  
  貝殼和沙子:必須干淨沒有海洋生物、泥土和沙子;沙子不能進口。
  
  木制品:不能有樹皮、昆虫,或者有昆虫活動痕跡。
  
  
  從除美國以外其它國家可以攜帶入境的食品:
  
  烤的食物、糖果:不能含肉,每人最多20公斤。
  
  奶酪:每人最多20公斤(价值20元以下)
  
  牛奶、奶制品(任何品种):禁止入境
  
  魚和海鮮:除了河豚(pufferfish)、中國大閘蟹(Chinese mitten crab)外,每人最多20公斤。
  
  干的水果蔬菜:每人最多20公斤
  
  冷凍、罐裝的水果蔬菜:每人最多20公斤
  
  新鮮的水果蔬菜:有的國家生產的禁止入境,需要原產地出口許可證,必須不帶土壤或者其他雜物。每人不超過15袋,低于250公斤。根莖類蔬菜,類似胡蘿卜、土豆之類的禁止入境,或者厚度小于1.5厘米可以入境。
  
  草藥、調料、茶、咖啡:允許入境。
  
  嬰儿乳品:商業密封的原包裝,供個人使用不超過20公斤。
  
  皮草制品:僅限鞣革
  
  貝殼和沙子:必須干淨沒有海洋生物、泥土和沙子;沙子不能進口。
  
  木制品:不能有樹皮、昆虫,或者有昆虫活動痕跡。
  
  
  ■海關關員有權執法《海關法》、《刑法》和《移民、難民法》。
  
  
  
  
  
  
  
  
  
  
  
  原有信息: [返回] [收藏] [新浪微博]
  序  号: 660507
  标  题: 安大略湖最毒:吃鱼也不安全(前年的文章) (9千字)
  发 信 人: 冷月大哥 [发短消息]
  时  间: 2011-05-09 21:13:53 EDT
  阅读次数: 38
  详细信息: [只看帖主]
  
   来源:加拿大都市报
  
   如果你在安大略湖钓到一条令你欣喜的大鱼,并且准备拿回家大显厨艺美餐一顿的时候,你应该想一下,这条鱼很有可能已经被严重毒化了,吃了它你有可能患上癌症。或许你会问:美丽的安大略湖,我们眼前的一泓净水,难道真的被污染了?
  
   根据安河环境厅《2008安大略湖污染报告》,以及2009年安大略湖水质的一个通报显示,安大略湖的毒物含量几年来(2005年到2009年)并没有减少,并且是五大湖中最为严重的。
  
   就安河环境厅发出报告,捍卫环境组织经理雷顿(Mike Layton)就此评价:随着湖水污染的严重,鱼类体内汞和多氯化联苯(PCBs)的含量将会急剧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可怕的现象,一方面人类在避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污染,一方面又在乐陶陶地大量钓鱼吃,丝毫意识不到自身所处的危险。
  
   鱼大含毒深
  
   从政府部门发出的安大略湖污染治理报告可知,污染物一般以低浓度的形式残留在水体表面,以高浓度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有机体中,这些污染物不容易分解,诸如汞和PCBs,长期危害着水体和生物。
  
   由于水生物的食物链作用,这些毒物主要集中在食物链的末端生物中,也就是最强悍的鱼中,比如安大略湖中的鲑鱼和大型三文鱼,尤其是年龄大和体积大的鱼,它们体中的有毒物质浓度可以比湖水中有毒物质浓度超出百万倍。这对孕妇、儿童的危害更大,因为她们更为敏感。
  
   一位钓鱼爱好者在网上表示,他最近曾经到Credit河(汇入安大略湖的河流之一)垂钓,那里的河水已经变得浑浊,连水里的鱼都看不清楚,而且有一些气味儿。虽然每年他都来此垂钓,但是心里明白这里的鱼他都不敢吃,只不过钓了放,放了钓,以娱乐为主。令他担忧的是很多亚裔面孔的钓鱼者,大筐大筐地把钓到的太阳鱼、三文鱼和鲑鱼带回去吃,却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鱼不能吃,他希望有关机构要尽力推广这些知识。
  
   据安大略湖水域守望者组织主席马森(Mark Mattson)所发出的警告,多伦多市附近水域的鱼类是完全不能吃的,样品中包括鲑鱼和鲤鱼。大鱼看着好不能吃,即使小鱼也不能掉以轻心,千万别吃过量而摄入大量污染物。马森强调,不是不让人们吃鱼,而是希望在吃鱼之前搞清楚鱼是从哪里来的,以及在食用上有何指引。
  
   记者未能就马森发出的这个警告取得政府方面的响应。不过,安河有专门的可食用鱼区域指南,钓鱼者只要去网上搜索《Guide to Eating Ontario Sport Fish》,就可以找到这份文档,以确定哪里的鱼毒性小;也可以直接到安河环境厅的网站上找到(www.ene.gov.on.ca.)。他们每年检测 4,000 到 6,000条鱼,然后编辑成这份小册子,监测鱼类已经有25年的历史。目前,安大略湖鱼体内污染物主要是PCBs(47%)、汞占26%、灭蚁灵占 24%、杀虫剂占2%,其它毒物占1%。广大钓鱼爱好者一定要选好水域再行垂钓,不然钓的鱼越多,家人就越遭殃啊。
  
   谁弄脏了我们的水缸?
  
   安河水资源丰富,但是并非取之不尽用之无忧。安河有890万居民依靠城市供水系统,占总人口的82%,其它居民依自家水井供水。而66%依靠城市供水的居民,水源来自大湖之中,23%依靠地下水。
  
   安大略湖多伦多附近的水域,有六条河流自市区汇入,水域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其中13%已经都市化,因此造成湿地、植被、水生物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
  
   冲刷过城市的雨水变成污染物丰富的污水,大部分直接流入河流和湖中。其中含有大量细菌、有机物质、重金属、化学污染物,是造成湖水污染的最大原因。此外,早期工业的无限制发展,直排污水几十年危害才被发现,再加上当时的排污管道和设备设计不尽合理,没有设计处理化学废水的功能,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排污管道内,最终造成湖水被严重污染,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会在水中形成胶状泡沫,非常难以清理。其中蜿蜒在DVP高速公路边的Don河是多伦多的主要污染源,Hamilton的重工业区是主要的有毒物质入水口。多伦多的排污系统是安大略湖10大污染源之一,主要排放污染物是汞(占到88%),其它铅占 71%、砷占37%。
  
   此外,农业生产产生的有机废物、杀虫剂等污染物,也随各种水系流入湖中。一位在安河西南部长大的居民表示,他记得小时候他家周围很多农场主都有自己的垃圾填埋场,常常是利用农田边上的沟壑和小溪。农夫把农业和生活垃圾倾倒在里面,垃圾在雨水的冲刷下最终流到河流和湖里。里面还有那么多生锈的农药桶残余大批农药,当时他就觉得这样不太合适,他家的烟草农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
  
   还有一个污染源就是到多伦多周边到处存在的高尔夫球场,由于保养场地的原因,它们需要大量使用杀虫剂,这些有毒物质最终也都流入河流和湖泊中。
  
   安大略湖商业捕鱼产量最高时曾经达到150万元(1980年代),随后由于鱼量的减少而降到25万元(2004年),一些鱼类逐步从捕鱼目录中消失,比如美洲鳗鱼。湖另一边的美国在1995年鱼产量是6.8万美元,2004年为4.6万美元。污染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
  有毒因必有恶果
  
   以往,安大略湖的主要污染物都是来自粗放的工业、农业生产活动。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DDT,从1964年到1872年间在北美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后来由于污染严重而被禁用。然而这种污染的后果是长期的,安大略湖在1993年到2000年间才发现湖水被大气中的DDT所明显污染,1998年以后才有所减弱。
  
   后来又出现了灭蚁灵,后来也被禁用。主要污染物汞常用于医药、牙科制品、电器和其它化工产品中。还有生活中常用的杀虫剂等,都会随着雨水冲到湖中。
  
   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个新的快速增长的污染来自于医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Trent大学教授Chris Metcalfe于2003年就在多伦多和Hamilton附近的水域发现这一现象,鱼体内发现很多人类药物成份。不需要医生处方的退烧药比较常见,需要处方的抗生素、抗感染药物、治抑郁性药物和心脏病药物也有被发现。
  
   在鱼体内甚至发现了人类避孕药和雌性激素药物的残留,科学家们对此非常担心,这会导致鱼类雌性化,雄性鱼类会失去繁殖功能。有明显的证据显示,一些鱼类的数量受药物的影响在减少。他表示,即使避孕药物没有直接扔进废水系统,通过人体排泄也能进入污水系统。
  
   研究人员在解剖鱼类是除了发现此激素药物之外,还发现了香水、腋下除臭剂、抗菌药、牙膏和漱口水等,人类食用粮比较大的化学制剂的成份,这是十分令人震惊的事实。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强化污水处理过程,以应对化学制剂不断增加的现实威胁,加拿大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这个单靠市级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省级和联邦层面的财政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Chris Metcalfe呼吁市民在丢弃药品的时候要分外小心,不要随意丢进坐便器里,各级政府应该推广一些项目去教育市民如何处理家庭药物垃圾,正确的垃圾分类也很重要。另外常见的污染行为就是在自家车道上,使用清洁剂洗车。他表示,不要以为自己家里湖滨还很远,这点行为不会污染到湖水,实际上这些化学制剂通过排水系统,集中了所有居民的化学污染物,很快都传送到湖水中,这种集体行为的危害性是难以估量的。
  
   鱼儿长瘤也疯狂
  
   据2006年的安大略湖污染报告显示,鱼类肿瘤在近岸鱼类中非常普遍,比如褐色大头鱼等。安大略湖鱼类肿瘤早在1900年代就有所记载,那时候有毒污染物问题还不像如今这么严重,湖内鱼类肝脏肿瘤在1960年代首次被确诊,有关方面还在继续研究鱼类肿瘤和污染的关系。
  
   除了肿瘤变得多发之外,安大略湖的鱼类大量集体死亡也变得比较常见,这可以归结于水温等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等,一些新发现疾病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例如在 2005年春天发现的败血病(VHS)病毒造成石首鱼(Drum)大量死亡,这种病以前是没有发现过的,科学家怀疑是由于水温变化引起病毒的繁殖扩散。此外还发现大梭鱼和虾虎鱼的大量意外死亡,原因却不祥。
  
   第二种新疾病是由于寄生虫传染的叫做Heterosporis sp,在太阳鱼和黄鲈鱼中发现小孢子虫,导致市场上此类鱼的肉质损坏、浑浊。科学家们也不知道这些寄生虫是从哪里进来的,美国威斯康新洲的一些水系里也发现类似现象。安大略湖鱼类的常见疾病还包括疱疹、黑鲈鱼病毒等。
  
   我的水源我作主
  
   美国和加拿大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是在1970年代,两国共同开始携手治理五大湖区的污染问题,一系列的监测研究也是从那时开始,安大略湖周边城市大型的污水处理工程有110个之多。
  
   安河渔猎协会的生物学家Jeremy Holden指出,也不是说到处一团糟,天还没有塌下来,安河还是有不少水域是非常干净的,那里的鱼是可以安全食用的,这种宣传主要是让大家有防范意识,选好钓鱼点而已,但是安大略湖的确不是一个首选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河已经高度重视污染的防治工作。2005年开始,多伦多市推行一项减少城市排水污染的计划,涉及市区4500公里的排水泄洪管道和2600个直通湖中的排水口,安河对5个主要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升级。
  
   多伦多还制定了一个为期25年的治理污染计划,包含要保证游泳沙滩水质的安全、防止地库倒灌、防止混合型下水道污染、防止城市地下结构受雨水侵蚀、重建落后的排水系统、提高对雨水的处理程度、抑制水体藻类生长、重建水生物生长环境体系等。为了检测这一系列计划的成效,多伦多市政府还设计了一套三维软件,来形象地体现水质的变化。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安大略湖水域的污染得以改善,但是在雨季和溶雪季节,污染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新修公路和新开发地区,氯化物使用量非常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消除汞污染责任大
  
   上面说到,鱼体内的汞含量是严重超标的,这对食用者的危害极大。安河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来应对汞污染。比如“除汞”计划实施于2001年6月,主要是减少废弃机动车辆中汞对环境的污染,在安河11个汽车回收工厂实施,这些工厂2001年大约回收2,500部车。2004年这一计划推广到三个省涉及 400多个汽车回收厂。
  
   2002年又推行了一项计划,把冰箱、洗碗机、干衣机内含汞的电器配件及时回收,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几个城市也相继效仿,在2003年就回收了45公斤汞,这些汞本来是要流进湖中的,以前每年又有多少汞毫无遮拦地流进安大略湖呢?
  
   由于汞在牙科行业被广泛使用,2001年安河牙医协会开始一项名为牙科清洁计划。据估算牙医工作中有9%的治疗都要使用汞,该计划就是希望牙科医生在工作中注意不要随意让汞流失。
  
   此外安河环境厅在学校中也推行环保行动,提醒师生们注意防止教学和实验仪器中汞的流失,汞要由专门的公司回收。据监测,自1988年以来向湖中排放的水银量已经减少了88%。
  
   兄弟姐妹站出来
  
   安大略湖水域守望者组织(Lake Ontario Waterkeeper)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环保和慈善组织,2001年2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训义工和一些热心人士,来监控水质的变化,举报一些污染源,并提起诉讼。
  
   他们的另一项工作是唤醒大众对水污染的认识,他们的目标就是保证我们的后代可以拥有安大略湖这一汪净水,保证她的自然生态不受破坏。这个组织隶属于基地位于纽约的水质监测联盟,他们的工作人员监控着所在地的水体质量,发现威胁水质的源头,使用法律和民主的手段去限制污染的蔓延。
  
   上周末他们在Kingston市Wolfe小岛上举行了为期4天的音乐聚会。由众多有号召力的音乐家,为关心环境的人举办音乐会,同时也为该组织筹款。让环保人士在娱乐中共同探讨关心的话题。
  
   该组织主席马森以前是一位刑事律师,现在专门做环境法律师。他表示,虽说政府应该是发现污染的主体,但是还是要靠大家的力量,发现污染源可以报告他们,由他们来指控对方。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安大略湖的污染情况,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很多并不是马上就可以看到的,比如说核电站的污染,目前来说虽然没有太明显的现象,但是核电站刚刚运行15年而已,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虽说该协会的会员遍及美国和加拿大,他还是遗憾地表示,没有华裔成员参与其中。他表示,华裔可能总认为这个话题太大太空泛,或者说没有认识到污染的严峻形势,随着宣传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他相信有更多的华裔居民会关注环境保护,即使没有参与环保组织的活动,在生活中注重采取各种环保行动,也是一种很好地参与,我们共同为后来留一泓净水。
  
   原文出自: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ccp_east/2009-08-13/1250211303d1963550.html
  
  
  
  
  
  
  
  
  
  
  
  
  联邦拨款14亿建廉租屋:150万家庭受惠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7月5日 08:13 来源:本网综合 作者:谈海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经过两年的谈判,联邦政府与省区政府在政府廉租屋建设项目上达成一个为期三年、价值14亿元的框架协议。这个协议旨在帮助加拿大150多万低收入家庭找到安全体面的住所居住。按照协议,联邦政府在今后三年里每年向省区政府拨款2亿3870万元,省府则要透过各种办法,无论是民营企业出资、还是市镇或慈善机构出资,提供另一半的对等资金。
  
  安省目前有多少人在等候廉租屋
  
  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安大略省拥有房屋者共有320万个家庭,租户共130万个家庭,其中约20% 的租户住在各类社会福利房屋内,约 6000居民每天住在庇护所内。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1月份安省等候入住可以负担房屋的家庭激增至逾152000个,比去年同期增7.4%,比 2009年的129,000个家庭增加了近18%。
  
  申请廉租屋要等候多久?
  
  目前安省等候申请廉租屋的家庭有152000个,如果所有等候的市民排成队,这个队伍将延伸到250公里以外。如果申请人选择等待,平均要等上7个年头。
  
  正常情况下,单身公寓的轮候期是一至五年;一睡房单位七至十年;两睡房单位五至十年;三至五睡房单位十至十二年。申请者需要在轮候名单上排位,直到选择的房子有空缺。已经排到的申请者有三次机会挑选中意的房子,如果三次机会都遭到申请者拒绝,房屋公司会取消申请者在轮候名单上的排位,那就需要重新申请,申请者的的姓名将会排在轮候名单的最后面。
  
  如何申请廉租房
  
  廉租房是加拿大一项重要的福利待遇,政府大力推进廉租房政策就是要让低收入者,甚至无收入者拥有自己的房子和空间。
  
  政府规定,入住廉租房每人享有的面积不能少于43平方尺,一般情况下,廉租房的一半房租由政府补贴并且包括水电费。因此这是一项很高的福利待遇。申请者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第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有合法居留身份。公民、移民自不必说,即便是获得了难民身份也可以申请廉租房。第二,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6岁,居住者要有自主居住能力。对于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政府还有另外的福利住房和照料制度。第三,家庭成员中,不能有一人拖欠过廉租屋住宅局的钱。第四,申请表格中必须如实填写所有家庭成员的信息,不能有任何欺骗。谁都知道住廉租房便宜,但是你如果在申请政府廉租房上作假,瞒报收入来骗住廉租房,那是坚决不行的。第五,家庭成员中不能有人收到驱逐令。这很简单了,联邦政府都要把你驱逐出去了,安省政府怎么还会再给你房子住呢?
  
  其实,申请廉租房设置的门槛几乎不叫门槛,只要是低收入的正常居民都具备申请资格。而且对于困难群体有照顾,比如单身母亲。
  
  费用确实低廉
  
  入住廉租房费用低廉,这主要跟家庭收入息息相关。比如一个家庭的月收入是1200加元,所选住的房子月租为900加元,那么他们应支出房租400加元,余下的500加元由国家负担。在目前房价飞涨、房租居高不下的形势下,每月支付400元租金就可以住进宽敞的房子,确实值得期待。
  
  廉租屋的房租是家庭税前收入的三分之一,已经包括水电费,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确实划算。但这个划算是相对于收入来说的,因为它随家庭收入变化而变化,当家庭税前收入为1000元时,你每月交300元,当家庭税前收入超过3000元时,每月就要交900元,而900元可能令你选择到一个条件更好的居所,那么租户可能就要考虑搬家了。所以租户每年要给管理处交报税单,以此计算房租价格。
  
  王女士是个单身母亲,有两个孩子,按规定她申请到了一个三室的Townhouse,因为她靠福利生活,所以每个月的租金只有不到300元,水电气全包。
  
  一位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据她所知,有许多华人虽然符合条件但也拒绝申请,一来是等候时间过长,二来廉租屋周边环境较差,居住群体复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社会治安是不是也比较成问题?是不是枪击案比较多,抢劫,偷窃比较多?)
  另外,政府热衷于给富人减税,这些开销,都要由中产阶级的税收支付,中产阶级会被剥削得更穷。
  
  
  
  
  
  
  
  
  
  
  卖的不只是商品,还有道德! 加国华人市场假货充斥问题严重
  
  “当道德成为稀少品的时候,商人卖的就不是商品的价值,而是道德的高贵。”
  
  这是一位华商面对今日加国华人市场假货泛滥现象的肺腑之言。
  
  三家加国华人公司因贩卖假冒名牌皮包,近日被联邦法院判决重罚250万元,成为加国史上最大侵权“打假”案。
  
  诸如假冒LV,巴宝莉等名牌商品之类的事,在华人消费群中早就见惯不怪,依附着世上最强劲的中国“假货”制造工厂,世上任何名牌商品都可以廉价“复制”于消费市场,“价廉物美”令无数消费者趋之若鹜,很多人认为这无伤大雅,也不会如染毒食品般毒害人体,但有无想过,当“假冒伪劣”逐渐渗入社会肌肤,朴实民风丧落,商家不再有道德的约束规范,那消费者得到的绝对不是谈笑一过之事,尝到的结果就可能很悲哀。
  
  于是,满怀喜悦准备回国探亲,买上了号称加国本土农场自产的花旗参,准备作为礼品馈赠国内亲友,但却是买到的源自大陆本土的“催化”廉价冒牌参,真是“出口转内销“,买了号称北美专产的诸如补肾养滋,补钙延寿,增智商免疫力等保健食品,结果可能其中营养不及糖水,甚至添加化学剂或抗生素...。
  
  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消费者日益猖獗
  
  难道华人社会还能容忍“假冒伪劣”商品吗?
  
  从事安省农场花旗参直销生意的ž小姐称,现在市面上到处都充塞着大陆生产的所谓本地自销花旗参,店铺及私人都有售卖。大陆参冒充本地参以前一直都有,但现在是越来越猖獗,销量甚至超过本地参,主要原因是其批发价至少比本地产参便宜一半以上,从外表上又不易分辨,很容易骗过不懂的顾客,但实际上两者质量差别很大,只要用口尝一下,或放在水中一尝,大陆假参味苦而淡,没有正宗花旗参甘甜回味,消费者应学会清楚辨识。
  
  据熟悉内情者称,大陆产参是用北美花旗参种子,在大陆东北地区大面积栽种,而且是以化肥及化学农药催化成熟,在北美需要5,6年才能长成的人参,在那里只需1,2年催化成长,品质很差,但利用廉价土地及劳动力,其成本最多只及本地的一成,所以可以廉价外销,进口加国有的是以中药名义,有的是先出口加拿大真正花旗参进中国,然后以加工品名义将替换后假冒的大陆参运销加拿大。
  
  在加国“打假”可能比中国都难
  
  本地一位华商L先生为自己保健品正名,花了约一年时间,上万元请律师来“打假”,但最终却是无奈“认输”,他失望感叹,估计不太可能在加拿大打败假冒品,加拿大在“打假”方面投入资源太少,全加针对假冒伪劣食品,保健品的全职调查员才35人,平均一省才3人,而且这类案件主要发生在华人或其他少数族裔社区,调查难度更大。皇家骑警负责受理报案,但在加国存在着一种潜规则,即是非致命或是媒体大量曝光案,一般都不会全力去追查,这可能与加国是一尊从诚信的社会有关,其假设人人都能遵纪守法,不会去犯法制造假冒伪劣食品,但实情并非如此。
  
  L先生认为,加国在现行法律程序上不利于“打假”如果你向监管部门投诉假冒商品,自己需要举证,而且他们办事效率很慢,一宗案调查可能就要耗时4,5年,所以建议你以民事诉讼方式直接控告假冒商家,但这也要2,3年的诉讼期,一般正当小商人没有像LV 大公司的财力,自己花时间精力收集证据告倒对方的能力很有限。
  
  伪劣保健品充斥市场消费者极易上当
  
  目前消费市场确实存在“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假货不受监管,四处泛滥,反而正当产品需要填几十份报表申报检验,而且受到严格监察,熟悉保健品行情的商人称,现在北美华人市场所谓的保健品,绝大多数是假冒伪劣产品,即使吃了死不了人,但功效与宣传吹捧的完全搭不上关系,但少数正当商家向假冒商家发动“打假”攻势,却受到越来越狡猾不法商人的挑战,孤立无援,就如L先生所言,现在北美大陆移民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经验的造假高手,他们假冒商品主要是对华人社区下手,只要能骗到钱,什么保健品都能假冒出来,而且都有高超“避险”能力,他们先是登记注册一家有限公司开始造假,对外联络只有一个信箱地址,他们完全不理传票及诉讼,即使法庭有判决,根本没有资产可追查,执法单位也就难以执行处罚,而他们倒一家后,可以另外再登记注册一家公司,开一个信箱地址,重操旧业,继续骗人。
  
  怎么办?邪恶最终还是会败在正义之下,武器就是道德诚信。就像对未来从不失去​​信心的L先生所言,当社会欺诈,假冒走向极端之时,道德就是最稀贵品,产品及商家的诚信会唤回顾客,试过假冒品的顾客总是会回到诚信的一边,不会永远受骗上当。 (王迅雷)
  
  
  
  怎么办?邪恶最终还是会败在正义之下,武器就是道德诚信。
  ==========================================================
  只是西方社会,只有成为老爷们摇钱树的庞大法律系统,没有什么道德可言。
  在西方,法律没有规定的什么都可以干。
  法律多如牛毛,没有人搞得清楚。因此,法律规定的,只要没有人告,干了也没事。绝大多数人犯过法,多伦多一年的罚款单比多伦多的人口还多。
  法律不过是富人抢钱的工具和必要时攻击人的武器而已。
  
  
  
  
  
  
  
  西方的法律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和缺德的。
  
  
  
  
  
  
  
  多收了三五斗(多伦多版)
  
  多伦多的国际机场,横七竖八停着中国来的客机。客机里装载的是新移民,把机舱塞得很满。装的快要裂开的行李箱给黄色的安检带捆扎着,一堆一堆地,填没了这飞机和那飞机之间的空隙。机场出去就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的多伦多了。XX Job Agency就在市区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整洁的玻璃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张LP上。
  
  那些拿LP的大清早坐TTC出来,到了市区,时差也不倒一下,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IT7块,Labour6块半,”Job Agency里的小姐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拿LP的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说IT年薪6万么?”
  
  “7万也招过,不要说6万。”
  
  “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移民象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
  
  原来出力申请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最近天照应,很多人免了面试,体检的医生也不来作梗,一年多就拿到了签证,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拒签更坏的课兆!
  
  “还是不要干的好,我们回去呆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小姐冷笑着,“你们不干,人家就关门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硕士,洋博士,头几批还没分派完,外洋大公司又有几批lay off下来了。”
  
  洋硕士,洋博士,外洋大公司,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已经落地的移民不干活,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干呢?老婆孩子的生活费是要花的,为了雇移民顾问,买机票,交落地费,借下的债是要还的。
  
  “我们到美国去找工吧,”在美国,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
  
  但是,小姐又来了一个“嗤”,眨着微翘的睫毛说道:“不要说美国,就是找到硅谷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IT7块,Labour6块半。”
  
  “到美国去干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美国要签证,知道他们收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给,哪里来的现美刀?”
  
  “小姐,能不能抬高一点?”差不多是哀求的声气。
  
  “抬高一点,说说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话。我们这Agency是拿本钱来开的,你们要知道,抬高一点,就是说替你们白当差,这样的傻事谁肯干?”
  
  “这个价钱实在太低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去年的工资是5万5,今年的行情又涨到6万,不,你小姐说的,7万也招过;我们想,今年总该比5万5多一点吧。哪里知道只有7块!”
  
  “小姐,就是去年的老价钱,IT5万5吧。”
  
  “小姐,IT人可怜,你们行行好心,少赚一点吧。”
  
  另一位小姐听得厌烦,把手里的空咖啡杯扔到街心,睁大了眼睛说:“你们嫌价钱低,不要干好了。是你们自己来的,并没有请你们来。只管多罗嗦做什么!我们有的是position,不给你们,有别人的好给。你们看,飞机场又有两只飞机停在那里了。”
  
  三四张LP从台级下升上来,LP后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黄色的脸。他们随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西服的肩背上。
  
  “听听看,今年什么价钱。”
  
  “比去年都不如,IT只有7块钱!”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神色。
  
  “什么!”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进裂了三四个。
  
  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飞机里的新移民可总得落地;而且命里注定,只有落地在这加拿大。加拿大有的是加刀,而西服的空口袋里正需要加刀。
  
  在体质好和坏的辩论之中,在Day shift和Night shift的争持之下,结果拿LP的朋友把自己送进了各个工厂的车间,换到手的是数额或多或少的一张支票。
  
  “小姐,给Full time,有福利的,不行么?”干活拿不到正式的合同,好象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大陆#&%!”夹着一枝口红的手按在键盘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干一天活就拿一天钱,谁好少作你们一个Cent。我们这里没有Full time,只有Cash工。”
  
  “那末,换西人公司的吧。”从名称上辨认,知道手里的Offer不是西人公司的。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种族歧视!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
  
  不要这Offer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弄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弄明白,大家看了看Offer上的Terms,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名字签在了上面。
  
  一批人咕噜着离开了XX Job Agency,另一批人又从机场跨上来。同样地,在柜台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ME以来望着厚厚的LP所感到的快乐。同样地,把万分舍不得的自己送进工厂的车间,换到了并非花花绿绿的加刀的支票。
  
  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拿LP的朋友上加拿大来,原来有很多的计划的。黑市上换的洋钱用完了,须得赚十万八万回去。洋电器也要买几件。洋大学如果用国际学生的身分来念,几万块只能上这么一二门课,太吃亏了;如果落地后成了永久居民,就便宜得多。陈列在停车场里的花花绿绿的洋汽车听说只要几千刀一辆,女人早已眼红了好久,今天登陆就嚷着要一同出来;自己几时怀孕,阿大几时生,阿二几时生,都有了预算。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张耀眼的洋文凭,一趟加勒比海的旅行,或者一个生得很好看的金发的洋老公。难得最近天照应,一年多就拿到了签证,让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松一点,谁说不应该?缴税,还债,付房租,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付过去之外,大概还有多馀吧。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有些人甚至想买一个House。这东西实在怪,自己付首期、每月交Mortgage,年底照旧要交地税的;比 起国内的单元房来,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他们咕噜着离开Job Agency的时候,犹如走出一个一向于己不利的赌场——这回又输了!输多少呢?他们不知道。总之,袋里的一张支票没有半张或者一角是自己的了。还要添补上不知在哪里的多少张钞票给人家,人家才会满意,这要等人家说了才知道。
  
  输是输定了,马上坐飞机回去未必就会好多少,在加拿大走一转,买点东西回去,也不过在输账上加上一笔,况且有些东西实在等着要用。于是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Job Agency。女人臂弯里钩着包,或者一只手牵着小孩,眼光只是向两旁的店家直溜。小孩给赛璐珞的洋囝囝,公园,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机器人,洋玩具车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
  
  “小弟弟,好玩呢,机器人,玩具车,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 是——冬,冬,冬,——叭,叭,叭。
  
  当,当,当,——“鱼油冰酒刮刮叫,4.99一瓶真公道,乡亲,带一瓶去吧。”
  
  “喂,乡亲,这里有各色Used car,特别大减价,八千五一辆,包过尾气测试,要不要买辆回去?”
  
  XX,XXX,XX几家的店伙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乡亲”,同时拉拉扯扯地牵住“乡亲”的西服,他们知道惟有刚来时,“乡亲”的口袋是充实的,这是不容放过的好机会。
  
  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之后,“乡亲”把刚到手的钞票一张两张地交到店伙手里。房租之类必需付,不能不花,只好找地下室。洋大学的价钱太“咬手”,不上了吧,还是贷些款上College。电器呢,预备买电视的就捡了一件,预备买组合音响的就单买了个CD机。洋大学的Offer拿到了手里又放进了抽屉。新新的汽车开出去试车,刚刚合式,给老婆一句“不要买吧”,便又开了回去。想买House的简直不敢问一声价。说不定要二三十万吧。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回去,别的不说,国内白头发的老太公老太婆就要一阵阵地骂:“这样的年时,你们贪安逸,花了二三十万买这些东西来住,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你们看,我们这么一把年纪,谁住过这些东西来!”这罗嗦也就够受了。有几个女人拗不过要孩子的欲望,便在这里生了可爱的小洋囝囝。小洋囝囝的英语特别的好,要他说就说,要他唱就唱,而且一生下来就是公民;这不但使从国内带来的孩子眼睛里几乎冒火,就是大人看了也觉得怪有兴趣。
  
  “乡亲”还沽了一点酒,向熟肉店里买了一点肉,回到散布在多伦多各处的自家的地库,又从冰箱里拿出盛着咸莱和豆腐汤之类的碗碟来,便坐在桌边开始喝酒。女人在厨房里煮饭。一会儿,这地库也冒烟,那地库也冒烟,个个人淌着眼泪。小孩在公园的草坪上跌交打滚,又捞起游在湖边的小鱼来玩,惟有他们有说不出的快乐。
  
  酒到了肚里,话就多起来。相识的,不相识的,落在同样的命运里,又在同样的地库里喝酒,你端起酒碗来说几句,我放下筷子来接几声,中听的,喊声“对”,不中听,骂一顿:大家觉得正需要这样的发泄。
  
  “IT7块钱一小时,真是碰见了鬼!”
  
  “去美国是拒签,解决不了身分,打工。来加拿大算是有身分,没工作,还是打工!”
  
  “在加拿大打工比在美国都厉害;美国还赚美刀呢。”
  
  “又得把自己吃饭的钱交税去了。唉,打工这么点钱还要交税!”
  
  “为什么要交税呢,你这死鬼!我一定要留在家里,给老婆花,给儿子花。我不交税,宁可跑去吃官司,让他们关起来!”
  
  “也只好不交税呀。交税立刻透支信用卡。借了18%的债去交税,贪图些什么,难道贪图明年背着重重的债!”
  
  “工真个打不得了!”
  
  “退了房回流去吧。我看回流的倒是满写意的。”
  
  “回流去,债也赖了,税钱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做海龟!”
  
  “谁出来当头?他们做海龟的有几个头,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听头的话。”
  
  “我看,到美国去做IT也不坏。我们公司里的小王,不是么?在美国什么公司里做IT,听说一年工钱有十几万。十几万,照今天的价钱,就是十份工呢!”
  
  “你翻什么隔年旧历本!美国经济泡沫破灭,好多的公司关了门,小王在那里做叫化子了,你还不知道?”
  
  路路断绝。一时大家沉默了。酱赤的脸受着太阳光又加上酒力,个个难看不过,好象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
  
  “我们年年移民,到底替谁移的?”一个人呷了一口酒,幽幽地提出疑问。
  
  就有另一个人指着Agency的半新不旧的金字招牌说:“近在眼前,就是替他们移的。我们吃辛吃苦,交登陆费靠雅思,移了出来,他们嘴唇皮一动,说‘7块钱一小时!’就把我们的油水一古脑儿吞了去!”
  
  “要是让我们自己定工资,那就好了。凭良心说,5万5一年,我也不想多要。”
  
  “你这囚犯,在那里做什么梦!你不听见么?他们公司是拿本钱来开的,不肯替我们白当差。”
  
  “那末,我们的民也是拿本钱来移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为什么要替老板白当差!”
  
  “我刚才在车间里这么想:现在让你们沾便宜,税交给你们;往后没得吃,就来吃你们的!”故意把声音压得很低,网着红丝的眼睛向上斜溜。
  
  “真个没得吃的时候,什么地方有吃的,拿点来吃是不犯王法的!”理直气壮的声口。
  
  “今年春天,政府不是退过税么?”
  
  “后来又来了信,说要申报登陆前的收入。”
  
  “今天在这里的,说不定也会找到工作,谁知道!”
  
  散乱的谈话当然没有什么议决案。酒喝干了,饭吃过了,大家回自己的工厂上班。地下室便冷清清地荡漾着潮气。
  
  第二天又有一批客机来到这里降落。多伦多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加拿大各处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我移民了,结果是花钱买罪受
  
  只讲几个故事
  
  故事一:
  
  我朋友去美国近十年,由于不能拿美国身份,只好移民了加拿大,一起带了全家移过来,不过小孩生在美国,有美国身份,母亲由于要抚养小孩可留在美国,朋友只好在加拿大糊口.好在他每老婆半年来一次加,以消他寂寞.他英语顶瓜瓜,工作我不说你们也知道的.
  
  上个月他三岁的宝贝儿子随母亲从美国来看他,不小心从不要钱的公园里的滑梯上栽下来,头只冒血,那时是7时半,太阳还在天上亮着,他慌慌张就抱着儿子跑进了离此只有100米不到的医院,一看医院里面满是人,凭北美生活的经验他知道不能等着排队,只好又到医院门口拿起手机打 911,这时从社区跑来Ambulance把他一家三口再接进医院,你道这911容易打的?得付250$,况且这种事没有主子,只好自己掏了,进了医院, 护士只是简单止了血,还得等,因为挂911的人也太多了,所幸那911警察也许因为晚了,只简单录了下口供,没有起诉我朋友,不然,搞不好还要关上几天, 还得掏钱保释出来.
  
  他录完口供后,进得医院见他老婆怀里的儿子头上只是多了块纱布,哪有那么灵的止血药,当然还在渗血,心里个疼啊,顿时在医院里大吵,马上来了两个 security餐guard,想将他哄出去,所幸他在美国生活了多年,身体很壮,两个guard不是对手,根本拖不动,我朋友吓唬他们,If you draw me out today,I ’ll let you out tomorrow.这句果然厉害,洋人也怕狠人.这时里面一个管事的医生出来,问其余的洋鬼子是否愿意让这位小朋友先行治疗,洋人果然有风度,让我朋友儿子先包扎,缝了五针,出来医院,已是半夜12点多了.(此故事内容,如果有在加拿大看过病的人认为不实的话尽可提出)
  
  故事二:
  
  越南会馆,我们戏称名字应该改为中国会馆了,为什么?里面95%以上是中国人, 我住得比较近,经常去,每天不同的中国面孔,还经常为排先后几乎自相残杀,大打出手,如果不是那个介绍工作的"越南婆"以"Here is Canada,not China",否则真有好戏,(因为我亲眼看见住在我旁边的人因为被人打了,结果被关了17天,因为没有人交钱保释他.你绝对不会相信的.)
  
  这样的目的是什么,为争4-11元之间的工作,是不是写错了?不是最低保障工资是6.85吗,信不信由你.所谓工作,在加拿大是有洋名词的,那就叫labour,我不知道在国内的其它城市叫什么,只知道在武汉叫"扁担",什么意思?你打电话到武汉问问就知道什么是扁担了.如有假话,朋友可骂我
  
  故事三:
  
  我曾住在一个地方时认识一个人,他曾是清华计算机专业高材生,谈吐起来,学问渊博,我刚到加国时遇到他时,真的很佩服他,因为他15岁就以天才大学生被清华录取,后来了解到,他已来加国两年,左臂在一次机器出故障时,砸伤.找了劳工局,打了官司,最后,工厂决定同意付全问医药费,(怎么加拿大不是看病不要钱吗,是啊,看病不要钱,吃药自己掏啊),在半年内不能裁掉,他只好在工厂里继续干一些最轻松的活,但工资一直是7.5$/H,两年了,没有换过,也买了一辆在中国是绝对不许上路的锈迹斑斑的NISSAN.缝这次9.11事件,他也被layoff,可以吃EI了,我多想吃EI,可是不够格.
  
  故事四:
  
  一认识朋友来加拿大已五年,在上上个月,一次吃饭时,因为不满老婆经常晚上不回,将气发在孩子身上,结果被老婆打了911,被关了17天不说,法院裁定他以后永远不能接近他孩子,否则将被继续关押.可怜他因为他孩子在家,他现在是有家不能归,更可恨的是,他老婆把野男人带到家里竞住下来,他目前暂时住在因连续亏损而关闭的中国城接待中心里,下个月将如何呢,因为下个月,房东已将此地转租过其他人开美容院学院了.
  
  其它诸如中国学生,移民自杀的报道,其它如一在多大留学读医学博士的中国人因为在街上乞讨时,惹怒了洋人,被警察连射头部三枪,其它如在安省政府门口一白人被冻死,头版新闻照片上的死白人手里还拿着一本C++.其它如一中国人在多大读完了博士时已是四十多,据说死时还是处男,毕业后,没有工作,就拿了在多大读博士时所有的钱,租了一个HOUSE,买了一部车,终于通过网上交友能从北京大学娶了一女子,那女子来加一看,什么事都明白了,居然在当天就通过SUN报找了个洋人走了.
  
  ....这些是旧闻了,
  故事五:
  
  自己的事,不好意思了,来了8个月了,做了许多Voulunteer,也帮助别人修复了几个计算机系统,网络的,POS的,软件的别提了,email发了近千封,别人公司就是不要你,没法,糊口,做着Labour,因为这个厂比较大,在来加所认识的一些朋友中,他们一致说我幸运.你说呢?邻居来加两年,研究生,人很聪明,在这里花钱读完学校,拿了北美的证书不下10个什么oracle,java,msce,msde等,每门考试费都是US$200,结果现在比我还差,拿7$/h,昨天才涨到7.3$/H
  
  故事之六
  
  许多人一定认为在加拿大交通一定方便,买汽车一定像中国买自行车容易啊,是的,卖苦力一个月就能买一辆不错的Car,但保险,停车费,维修费,还有罚单等等等等保你不出三个月准卖掉车.而且要亏一大笔.莫想有便宜.
  
  你知道我现在的工厂为什么这么红火吗,50年不衰,这个厂生产的产品都是Rework, 在中国这样的工作叫捡破烂,而在加拿大,这个厂是加拿大最大的企业之一,韩国的包装盒子里装的全部是这个厂的包装小盒,小盒子里面是什么:有日本的传动轴,美国的刹车,欧洲的水泵等等等有四大类好几百个小类,最近由于美国911,所以现在这些东西没有回收的,我们部门全体人员花了近四天的时间,外加加班一天才能清点完.
  
  这么多东西,要是在中国早就被列为假冒伪劣产品了.这是说加拿大为什么汽车这么便宜的事了.
  
  话再转回来,卖掉CAR只好坐公交了,月票是93.5刀一个忙死(dollor/Month),英语这种读法确实有其意义.坐公交车真的会忙死,你以为武汉如何,这里公交车一样会挤死你,而且不如国内,还会跑死你,等死你.
  
  缘何?公交车向来准时的,但是大部分车前一班车与下一班车时间间隔很长,黑人不仅在奥运会跑得最快,挤公车也是如此,白人跑得不快,但他有特权,车要是起动了,你作为中国人,别人拦得住,但是跟在白人后面就不一样.你知道平均一辆公交车值多不吗:60万加币,还不算税,这是什么概念,一辆公交车值人民币 350万元(含税),可是坐起来与武汉8字头的车子没有区别.你知道8字头的车在武汉起家在银行贷款多少吗?仅160万人民币.你个数字
  
  不仅告诉你加拿大公交费贵,还告诉你,如果你真有本事,还是在中国发展好.
  
  故事之七:
  
  去年的各家报纸刊登了加拿大移民部长2000年移民讲话:你们这些移民,不管是技术的还是团聚的,不管是投资的, 还是企业的,或者是难民移民,你们这一代,I couldn’t care, so I will not care,but your next generation will add Canada fresh.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移民,你们不要感到荣幸,因为你们不过只是人口繁殖机器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新移民过来加拿大后,就像没妈的孩子,是根草啊.
  
  我要是能重新选择的话,一定不会选择出国,现在出国的人们拼命在想回国,出来很久与刚出来不久的人,可怜啊,成功的移民者,不成功多好还有...
  
  武汉老乡,你真是不到加拿大心不死,依你目前的状况,一定比在加拿大强,你知道吗,我现在给许多人修电脑时,发现他们都还装Windows95.........
  
  --
  devil
  
  
  
  
  
  
  
  
  
  
  
  
  孔乙己之加拿大移民版
  文章来源: 刁德二
  
  加拿大A省鲁镇新移民聚居区附近的Tim Hortons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是炉子,预备着热咖啡。新来的移民,傍午傍晚打完了工,每每花四加元,买一碗加国Cappuccino,--这是二年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元,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元,便可以买一碟Donuts,或者Muffin,做下咖啡的小点心了,如果出到十几元,那就能买一碗SOUP,但这些顾客,多是技术移民,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西装的投资移民或难民们---即从中国卷款而逃的前贪官或奸商,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咖啡要SOUP,慢慢地坐喝。  
  
  我从移民加拿大起,便在新移民聚居区的咸亨Tim Hortons里当伙计,值班经理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西装的投资移民或难民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技术移民,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咖啡从坛子里倒出,看过咖啡碗底里是不是干净,又亲看将咖啡放在微波炉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兼督下,潺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值班经理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代理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加热烧咖啡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值班经理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咖啡而穿西装革履的唯一的技术移民,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愁云;一副瓶底一样的眼睛。穿的虽然是西装革履,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朗讯”,”e-commerce“的,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鲁迅的“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小说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咖啡的新移民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皱纹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热两碗咖啡,要一个Muffin。”便排出九加元硬币。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在简历里加水被发现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听说前天有人亲眼见你的造假的简历被发现,被当场炒掉,差点被送RCMP。”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简历潺水不能算造假!……技术移民为找工作的事,能算造假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在中国也是读CS的,但因为整天跳舞吃喝追MM,课程学的巨差,毕业终于没有分配到到好单位;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文章写的好,便替人家当当文员,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铁了心想另谋高就,有机会就向职业介绍所跑。由于无心工作,写文章常错误百出,结果弄的领导发怒,同事也受牵连。于是群众关系也巨臭,领导怕犯众怒,所以也根本不敢提拔使用他。孔乙已不检讨自家的行为,反而到处报怨领导不知人擅认,如是几次,连领导也讨厌他了。孔乙己没有办法在公司存身,便办了加拿大移民。但因为技术太差,来加拿大后也没有公司雇用他。孔乙己没有办法只好重去上CS,但可惜上的却是唐人街上专骗新移民的社区学院。课堂上除了教学生向简历中加水,别什么也不讲。孔乙己毕业了依然失,没办法就只好一边用课堂上学来的向简历中加N桶水的办法找工作,一边去打零工,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还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过半碗咖啡,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是学CS的?”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HELLO WORLD’ 也不会写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值班经理是决不责备的。而且值班经理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计算机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CS,……我便考你一考。你知道JVM么?”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回答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应该记着。将来找程序员工作的时候要用。”我暗想要我编程的日子还很远呢,而且也编程时从不用想这些问题;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Java virtual machine 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SUN公司的这JVM有四种版本,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掏出笔,想在柜台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值班经理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加元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咖啡的移民说“他怎么会来?……他连打零工也没人敢用的。”值班经理说,“哦!”“他总仍旧是简历造假。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把假简历递到北方电讯并且骗到一份固定工作。可是北方电讯是那么容易骗的了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被公司背景调查,后来是警方介入了。”“后来呢?”“后来被警方调查。”“警方调查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进去了,要不就是被遣送回国了。”值班经理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天气阴冷,刮着大风,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热一碗咖啡。”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站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地下放着着一个塑料旅行包;见了我,又说道,“热一碗咖啡。”值班经理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加元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咖啡要热。”值班经理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发假简历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发假简历,怎么会被警察调查?”孔乙己低声说道,“为别的事,……”他的眼色,很像恳求值班经理,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来喝咖啡的移民,便和值班经理都笑了。我热了咖啡,端出去,放在柜台上。他从破衣袋里向外掏钱。掏出一大堆东西后才摸出四元硬币,放在我手里,然后,端着碗大口喝起来。一阵阵冷风吹来,他却全然不顾。孔乙己不一会喝完了咖啡,便又在其他移民的说笑声中,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没有再看见孔乙己。到了新年,值班经理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加元钱呢!”到第二年的复活节,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元钱呢!”到感恩节可是没有说,再到新年也没有说。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再见到孔乙己,但是这也并不奇怪,因为那天在孔乙己掏钱时带出东西里,有一张回中国的单程飞机票。
  
  
  
  
  
  
  
  
  
  
  多市增发街道临时通宵停车证
  
  从昨天开始,前往多市探望亲友的人士可以更方便地得到临时通宵停车证(temporary on-street parking permit),车主可从网上购买过夜或者一个周末的停车证,其中24小时停车证需8元,48小时则要12元,一周的价钱则为18.74元。
  
  有需要的市民可在市府交通局网站(www.toronto.ca/transportation)填写申请表格,以信用卡付款后即可在家中打印停车许可。不熟悉网络的市民也可前往市府(Toronto City Hall)、Etobicoke民政中心(Etobicoke Civic Centre)以及东约克民政中心(East York Civic Centre)申领通宵停车许可。有关详情,可致电市府服务热线电话311查询。
  
  =================================
  市中心公寓大火由烟头所引起
  
  安省消防当局周二发表报告,指去年9月发生在市中心Wellesley St 200号公寓火灾由烟头所引起,这个罪魁祸首引燃放置在阳台上的纸张等易燃物,导致6级大火。虽然事件中没有出人命,但有5名小童及3名消防员受伤,更令 1,200名住客被迫撤离,度过一段不堪回首的艰难日月。
  
  此外,昨晨1点45分左右,多伦多西区Kipling Ave夹Rexdale Blvd一修车房发生2级火警,所幸无人受伤。警方表示,消防员赶到现场即将火熄灭,当时车房内无人。
  
  
  =================================
  国庆日烧烤聚会命案疑犯自首
  
  多伦多警方发布的消息说,就在警方发布国庆日烧烤聚会命案疑犯坎贝尔(Anthony Campbell,下图)的照片之后,这名27岁的嫌疑人周一向警方自首。他因涉嫌将人刺死,被控二级谋杀罪名。
  
  
  
  案发在国庆日晚6点半左右,地点在多伦多东区Eglinton Ave East 夹Victoria Park Ave交界附近的Biggin Court,当时有近50人出席烧烤聚会,同时举行棒球联赛,期间有人发生争执,39岁男子查尔斯(Shawn Charles)出面劝解,但被坎贝尔刺伤,送医院后宣告不治。查尔斯成为多伦多今年第25宗命案的受害者。
  
  
  
  =================================
  万锦2男子入屋抢劫
  
  多伦多警方发布的消息说,上周六下午4点左右,2男子闯入万锦Warden夹16街附近Loweswater Ave上的一幢民宅,将屋内的1男1女捆绑起来并进行殴打,在屋内抢走财物之后逃离。
  
  警方说,受害人受轻伤,作案者则是2名年龄在25至35岁的男子,其中1名白人男子穿蓝色牛仔裤,另1名南亚裔男子则用黑色大花手巾遮面。警方为此案提醒市民,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梦工作室 当前在线
  
  UID 24165
  帖子 4385
  主题 629
  精华 13
  积分 5015
  经验 4609 点
  银币 100 个
  阅读权限 90
  性别 男
  来自 嘎仙洞
  在线时间 20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8
  最后登录 2011-7-7
  个人空间 查看详细资料
  论坛元老
  Rank: 8
  
  
  54#
  发表于 14 分钟前 | 该作者此主题的帖子 | 该作者所有的帖子
  虚张声势!--实在没有更恰当的形容了。
  
  警察在加拿大的社会形象并不高,并非武装着就是英雄,他们的对手是平民加实力与其不成比例的歹徒,白痴都知道胜算100%。
  
  世家堡爱停电,每当这时,一群充满喜感的男女胖警察翻着雪白的睫毛扎堆在路口三八,他们在好整以暇地迎接外星人侵略世家堡,我犲,我犲,我犲犲。来来往往的路人一天创造的财富不够付他们们们工资的。
  
  一次家里失窃,两天后看见地下室地上一个精光瓦亮的烤蓝小器件,以为是炸弹,通知警察3次,大白天就是抽不出人来看(有胆量的警察不够用)。后来气不过,打开一扇窗,想把它当手榴弹扔出去,一拿,原来是贼用手电筒。
  
  另一次发疯,练美声(是红歌),只听邻居窗户砰的一声关了,心想犯错误了!五分钟不到,一男一女俩警察就来砸门调查虐待妇女儿童(感情这次没生命危险)。
  
  来一个问卷调查,这里有人见到加拿大警察对老百姓扶老携幼没?
  
  只有那些喜欢跪着活的人才对警服膜拜。
  
  
  
  
  
  
  
  骑手逆行重伤华人女士 或仅被罚400元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7月7日 08:41 来源:本网综述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综述) 前天(周二)上午,市中心唐人街发生了一起单车撞行人事件。一名56岁的华裔女士被撞倒、头盖骨严重受伤,至今没有出院。然而,根据安省公路法,无论被撞的女士能否恢复,肇事骑手可能只需要支付400元的罚金。这桩事故随即引起了本地媒体和居民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提高安省公路法对粗心驾驶行为的判罚水平。
  
  骑手逆向骑车撞倒华人女士
  
  前天(周二)上午近11点,三位华人市民在市中心唐人街Dandus和Huron St路口,遭遇一名闯红灯的单车骑手。三位华人市民中的一名56岁的女士当场被撞倒,头部猛烈地碰击地面,头盖骨严重受伤。
  
  据多伦多警方交通组新闻官史密斯警官(Hugh Smith)透露,三名行路的华人市民并无任何违章。当时他们正沿着Dandus南侧人行道向东行走。走至Huron St路口时,他们等到行人交通灯变绿才沿着斑马线过街。撞击华人女士的骑手则负担全部事故责任,他不仅闯了红灯,而且在单行线上逆向行驶。肇事骑手骑车速度极快,令三人闪躲不及。
  
  待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伤者的伤势相当严重、几乎危及生命,便立即将她送往附近的医院抢救。目前,该名女士还没有出院,但是伤势已基本稳定。
  
  尽管这名肇事骑手把路人撞成致命伤,但是根据安省公路法,无论日后被撞的女士能否完全康复,他可能只需要支付400元的罚金。由于省民骑车不需要执照,所以他也不可能被吊销驾照。
  
  史密斯警官表示,警方已对肇事骑手控以“粗心驾驶”(Careless driving)并导致行人受伤的罪名,可能被罚款400元至2000元,也可能是最高6个月的刑期。由于这项控罪不是刑事控罪,而是按照安省交通法控罪,所以警方不会公布肇事者的姓名。
  
  他强调,警方控罪的标准是按照行为,而不是按照后果。从目前的调查来看,肇事骑手并无任何犯罪意图,所以没有刑事控罪。即使骑手将受害人撞死,唯一的不同仅是这桩案件将交由民事法庭(civil courts)处理。
  
  在安省,马路踏单车者与摩托车手、驾驶汽车的司机一样,都受到交通条例管制。汽车司机与骑单车的人唯一区别,就是骑单车不用考车牌。
  
  史密斯警官最后称,尽管警方只给骑手开出400元的最低罚单,但是不排除伤者的家人将此案诉诸民事法庭(civil litigation),届时他便可能面临上万的赔偿。
  
  交通法对粗心驾驶判罚过松?
  
  据悉,上述这起事故已不是近年来的第一起华人被单车撞击、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子。2009年8月,来自上海的蒋成黎女士在士嘉堡区Kennedy和Sheppard的人行道上,被一辆迎面而来的单车撞倒。蒋女士在送医院抢救一天后不幸去世。
  
  史密斯警官解释,发生在士嘉堡区的那宗意外,肇事少年所骑的单车车胎直径没超过61厘米,符合多市市府制订的法规标准。换句话说,那少年在人行道上骑车没有违规。其次,单车少年与受害人蒋成黎女士相撞时,两人都互相看见对方,都曾试图躲闪,却因为闪避的是同一个方向而最后撞上,因此被警方定性为意外。第三,肇事者是一名15岁少年,不能当成人看待。因此,市警方经过仔细的调查后,决定放弃对那名肇事的15岁少年提出控罪。
  
  可是,如果按照本市的法规(点击查看),即便是单车轮胎的直径超标,肇事骑手可能也只需面临90元的罚款而已。
  
  安省汉密尔顿居民博尔斯(Daryl Bowles)表示,在安省司机(或单车、摩托车骑手)被控“粗心驾驶”重伤、甚至撞死行人后只要支付几百元就能了结案子,简直让本省的交通法成了一个笑话。
  
  2008年,博尔斯的父亲不幸被撞身亡,肇事司机只被判4个月监禁。从那以后,他创办了一个网站(familiesfightingcarelessdriving.com),呼吁对造成死亡交通事故的肇事司机判处强制监禁、强制吊销驾照和处以高额罚款。截止目前,已经有2000人签名表示支持。
  
  此外,去年4月13日安省Brampton市居民、65岁的凯珀斯女士(Tina Kuipers)在过马路时,被一辆卡车碾过(run over)身亡。一年后,肇事卡车司机、39岁的乌曼文(Obarasiagbon Umanmwen)在宾顿法庭承认“未让渡行路优先权”(failing to yield)。法庭判乌曼文缴纳罚款500元,这也是交通法定义中司机对过路行人造成事故这一单项罪名的最高刑罚。
  
  去年10月2日,多伦多居民、32岁的威尔逊女士(Alsea Wilson)在密西沙加市撞倒了88岁的罗顿女士(Diana Rowdon)。次日,罗顿女士在医院因脑受伤不治身亡。威尔逊女士在庭上承认了自己“未让渡行路优先权”后,也仅被处以500元的罚款。
  
  
  
  
  
  
  
  乘客和TTC员工对峙 再次挑起紧张关系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7月9日 08:25 来源:本网综述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综述) 近日,一场TTC员工和乘客对峙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再次挑起了市民和TTC之间的紧张关系。一名女乘客先是因公车晚点而向司机发难,后者则拒绝已经支付车票的乘客登车。两人折腾了近半小时,把一件本来很小的事情闹得很大,甚至引起了将近50名乘客和TTC对峙的局面,最后还是警察出面才解决纠纷。
  
  事件:50名乘客与TTC对峙
  
  据悉,这场乘客和TTC工作人员对峙的事件发生市中心Bathurst地铁站的街车(street car)登车处,而整件事情的起源就是一句简单的话:“你(街车)为什么迟到?”
  
  本周一下午五点,正值交通繁忙的高峰期,刚下班的乘客归心似箭,在登车处排成长龙。然而,他们等了足足40多分钟后,一辆街车才出现。
  
  一名中年女乘客(事后获律师提醒拒绝透露姓名)看着严重晚点的街车,满心怒火油然而生。她上车后便对司机发难:“你为什么迟到?”司机则很冷淡地回了一句:“我不喜欢你的态度,你别坐我的车。”说罢,他不再理会乘客,径自下车小休。由于一直没有其他街车到站,该名女乘客便登上该辆街车,找了一个靠近车头的位置坐下。
  
  5分钟后,司机回来。当他看到女乘客已上了车,便朝她吼叫:“立即下车!”这名女乘客则表示,自己已经购买了车票,有权登车。然而,该司机还是坚持,而后者仍然拒绝让步。街车车厢内顿时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这时,车上的其他乘客加入了争执。一些人开始帮女乘客说话,对司机说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可以发表意见。该名司机觉得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便致电上级要求处理。
  
  不久,TTC的一名监督员抵达现场,对该名女乘客说:“一是我们无止境地坐在车里;二是你现在下车,之后我替你安排乘另一辆街车。”女乘客拒绝了监督员的要求,坚持要乘坐这部街车。
  
  从此时开始,事情开始失去控制。越来越多的乘客站在了女乘客的身后,指责TTC监督员的要求 “太过无理”。一个名叫莎莉(Shari)的乘客拿起相机拍摄吵闹场面,但是被监督员发现。于是他急步上车,用手遮挡相机的镜头。
  
  下面的事情则谁也说不清楚:中年女乘客表示自己看到监督员和司机“攻击”莎莉,并试图抢走相机。TTC发言人罗斯(Brad Ross)则表示,监督员没有拿走相机,而只是将相机向下推,目的是想化解当时的僵局。可是,一名乘客还试图从后用力紧抱该名监督员,好让莎莉继续拍摄……
  
  一旦发生身体接触,这个争执事件便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TTC人员统统下车,站在候车平台等候警方派人到场;而大约50名乘客均拒绝下车,要求TTC给他们个说法,双方对峙了30多分钟。
  
  街车并非巴士,只能沿着轨道而行,前面的车一旦停住,后面的车便无法绕行。在对峙期间,后面的其他街车排成长龙,而大量下班的乘客一个也走不了。
  
  最后,警方派人到现场调解,事件终于得到解决,没有任何人被落案检控。
  
  对峙事件挑起市民和TTC的紧张关系
  
  虽然这起事件已被圆满解决,但是再次挑起乘客跟TTC员工之间的紧张关系。事后,莎莉把拍摄到的对峙视屏传给了CityNews,后者则把它作为独家新闻报道,顿时引起了民众的关注和争议,其效果不亚于18个月前有人将TTC一些员工在工作时睡觉的照片录像放上网。
  
  昨日(周五),TTC主席、市议员斯汀丝女士(Karen Stintz)告知CityNews,有关TTC一名监督员被指涉嫌攻击一名街车乘客的事件仍在调查中。目前,根据TTC内部调查,没有发现员工有任何违规。
  
  TTC工会主席金尼尔(Bob Kinnear)则表示,司机有权拒绝提供服务。金尼尔表示,TTC员工经过一整天疲累的工作,有人可能在说话时语气会重些,但大多数员工待客都彬彬有礼。金尼尔表示,自己驾驶巴士已有十年,经常下班回家后会自我反省,想想那些白天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其实可以处理得更好。饶是如此,公车司机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可能会严重影响心情。
  
  金尼尔最后表示,他并非要给这名街车司机找借口,但是公众必须明白:TTC员工也是有尊严的人。
  
  TTC发言人罗斯则强调,每日平均有两名TTC员工在工作期间遇袭,而这一情况在过去数年中毫无改变。
  =========================================
  这次,监督员可能又可以说他遇袭了,不过他先袭击了拍录像的女士。每日平均有两名TTC员工在工作期间遇袭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解释为每日平均有两名TTC员工在工作期间袭击他人,只不过没有人录像。
  
  
  
  
  
  
  
  
  
  加拿大移民生存环境每况愈下 白人垄断权力层级
  加拿大移民, 多伦多, 法律援助, 唐人街, 毕业生
  2011-07-09 来源: 明报
  
  由多市中区唐人街附近的Scadding Court社区中心组织的「街头谈论系列」昨天开始,系列中第一谈的主题就是移民。著名华人维权人士、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吴瑶瑶应邀做主题演讲。她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为有色族裔维权的心路历程。
  
  吴瑶瑶表示,希望多元文化不要成为口号,而应受到人们的切实祝福。(余曦摄)
  
  吴瑶瑶是多伦多大学法学院毕业生。她说,进了多大法学院,让她经受了一次加国的「文化震动」,因为法学院内白人学生占压倒性多数,许多人的父母是法官、政客,其中还有一位是当时总理的女儿。
  
  入学首日,教授告诉在座学生,你们当中三分之一将成为法官,三分之一将成为卑街的成功律师,另外三分之一将成为民选政客,或占据权力的其他层级。
  
  吴瑶瑶闻言大惊,但让她更加惊讶的是她环顾教室,看到许多学生充满信心地点头,表示完全相信教授所言必将成为现实。
  
  课堂所教和现实生活脱节 华人没偷就被人检控
  但就在实习过程当中,她就体会到课堂所教,和现实生活脱节。她在唐人街一处多大法学院的法律援助中心做义工时,亲眼见到卑街(Bay street,加拿大华尔街)上的商店和伊顿中心那些带种族歧视的保安无故将华人当做小偷捉起来。其实这些华人没有偷东西,但他们不会讲英文,无法为自己辩护,就被人检控。
  
  她还发现,有色居民受到警方的恶意对待、袭击,甚至死於警察的枪下。
  因此,她从法学院毕业成为律师後,没有从事教授预计的上述3大类职业,而进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
  
  移民每况愈下 多市族裔贫困升3倍
  不过,吴瑶瑶表示,奋斗了20年,多伦多有色族裔的生存环境并无实质改善,而且有的还出现恶化。比如,从1981年到2000年,多伦多白人社区的贫困率下降了28%;但有色族裔社区中贫困率却上升了361%。
  
  1981年,白人男子每赚取1元,移民男人赚取89分;到2005年,白人男子赚1元,移民男子仅赚65分。为此她在2007年参与创立了贫困的色彩运动。4年来,运动取得了一些进展。
  
  多名族裔人士应邀讲话,本区市议员魏德方也参加会议。未来4次街头系列谈的主题分别是环境健康、警察执法、单车行、建设城市。
  
  
  
  
  
  
  
  
  一起交通事故,警察很高兴,因为他们又能利用这个来巧立名目,制定一大堆罚款项目了.没见到任何民主程序制定这些新法规.
  西方民主是骗人.
  ==========================================
  多市警队55分局辖区骑单车冲红灯罚325元
  
  多伦多警队55分局将从下周一(11日)开始严格执法,在其辖区内骑单车冲红灯者要罚325元;前天下午已经在Donlands Ave夹Danforth附近发出第一张罚单,1名在红灯前未停车的女骑士被罚325元。此外,按交通法规,单车没有正确照明系统要罚20元、没有装喇叭罚85元、在停车牌前不停车罚85元、转弯时没有正确打手手势罚85元。
  
  55分局表示,本月5日,1名55岁华裔女子在中区唐人街被1名逆行且冲红灯的单车骑士撞倒,伤者头骨破裂,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虽然已对肇事者控以不小心骑车造成身体伤害的罪名,但即使罪成,被告也只罚款400元。事实上,多数违规骑车者都知道闯红灯不对,但是他们仍照做不误,因此有必要加大执法力度。不过,警方也不会一味地向所有违规者派罚单,同时也会采取其它辅助措施,比如加强教育和宣传等,让越来越多的单车骑士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
  
  
  
  
  
  
  
  
  
  皇家骑警醉酒驾驶召妓 仅被扣五天薪水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7月10日 08:42 来源:本网编译 作者:牧涛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本网编译) 近日,一名皇家骑警警员醉酒驾驶去召妓的丑闻被媒体曝光。该警员在召妓后拒绝支付嫖资,不料警用手机、钱包、个人信用卡,甚至骑警的证章全部被妓女偷走。然而,由于他举报及时并坦白交代,该警员仅被扣五天的薪水作为惩罚。
  
  丑闻:皇家骑警醉酒驾驶去召妓
  
  据《渥太华公民报》(Ottawa Citizen)的报道,曝出丑闻的皇家骑警警员名叫雷鲁(Shyamal Ramlu),在BC省份的兰里市(Langley)就职。2009年12月12日,雷鲁参加同僚的退休派对后喝醉,以至要打电话给“红鼻子行动队”(Red Nose Operation)的义工,让他们接载自己回家。
  
  雷鲁回家之后不久便再次驾车外出,在素里一带寻觅妓女。午夜之后,他物色到了一位“站街”的妓女。按照雷鲁的说法,是妓女先朝自己招手,然后他把她叫上车。两人经过了简单的交谈后,妓女爬上了乘客座位,与雷鲁进行口交(oral sex)。
  
  (图片来源:《渥太华公民报》)
  
  在提供“服务”期间,妓女发现雷鲁的黑莓手机和钱包放在汽车音响旁边,于是便“顺手牵羊”。在皇家骑警随后的调查和录取的口供中,这名妓女表示自己有偷嫖客钱包和手机的习惯,那次也没有例外。
  
  雷鲁曾对调查的警员表示,他并没有支付妓女一分钱就让她下车走人,自己则开车回家。不过,对妓女的口供,雷鲁没有做出过任何评论,所以人们也无从得知究竟是他先拒付嫖资,妓女才“顺手牵羊”;还是她先行偷窃,然后雷鲁才拒绝付钱。
  
  到家后,雷鲁才发现手机和钱包被窃。被偷走的黑莓手机是骑警署给警员统一配备的,钱包里不仅有他的私人证件和信用卡,而且还有骑警的证章。
  
  雷鲁深知此事干系重大,便立刻报警,并且坦白交代一切、没有丝毫隐瞒。同时,他还将这件事告诉他的妻子,并声称得到妻子支持。
  
  坦白从宽,雷鲁仅被扣五天的薪水
  
  雷鲁的这桩案子立刻引起了上层的关注。去年1月28日,警方在一家毒品屋内找到失窃钱包以及皇家骑警证章,但黑莓手机则仍然没有踪影。此外,雷鲁的信用卡在2009年12月13日至2010年1月28日之间遭人盗用。
  
  警方透露,雷鲁在调查期间“非常合作”,并且亲自参与了抓捕、辨认妓女的行动。警方去年搜查毒品屋并找到失窃钱包和骑警证章,雷鲁也有参加。
  
  今年三月,皇家骑警在渥太华举行纪律聆讯会。纪律委员会最后裁决,认为雷鲁让妓女上车进行性交,并随意放置皇家骑警的装备是一项羞耻的行为(disgraceful),应该受到纪律处分。然而,律委会也认为雷鲁坦白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上报,并愿意承担责任是正确的表现,所以最后判决扣除他五天薪水以示惩罚。
  
  文件还透露,骑警高层认为该名骑警事发后立刻举报、没有隐瞒,并且与调查警员合作,再加上他以往从来没有召妓和醉酒驾驶的记录,所以他这次的两项不检行为均没有被警方检控。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technology/Mountie+docked+five+days+after+prostitute+swiped+wallet+BlackBerry/5075024/story.html
  Mountie docked five days pay after prostitute swiped his wallet and BlackBerry
  
  
  
  
  
  
  
  
  
  
  浪费几百元:未经许可私自拆改地下室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7月11日 07:45 来源:加国地产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如今,很多华人移民买了房子后,都会将房子的一部分,尤其是Basement进行改造或者装修,然后将改造好的部分房间出租出去,以租养房。然而,在多伦多的众多出租房中,有相当多的房主是在没有获得市政府的Permission的情况下就私自将房屋改建,但是,这种没有施工许可证的改造改建行为一旦被政府发现后,所有已经完成的部分,都会面临被勒令拆除,所有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都将前功尽弃。这不,家住Christie St.的安先生(化名)就遇上了这样的烦恼。
  
  2010年秋天,安先生一家在Christie St.购买了一套半独立屋。房子买下来后,安先生觉得Basement的楼梯和楼上是连通的,不方便出租,另外,Basement的面积很大,足可以改造成两个比较宽敞的单间,如果改造好并且装修后,就可以招两个房客,多一份租金了。
  
  于是,从今年5月份,安先生便利用每个周末,凭着自己在国内学到的一些装修经验,在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对Basement进行改造和装修。首先,他拆除了Basement原有的连通楼上的楼梯,然后将Basement通往后面Garden的门重新改造。为了加快改造装修进度,他每到周末都早早起来,一直做到很晚才收工。
  
  一个多月后,正当安先生的改造装修工程干得起劲的时候,没想到多伦多市政厅的工作人员前来检查,勒令安先生停止已经改造一半的工程,并拆除已经搭好隔断的两个房间的框架,要求他尽快向市政府申请Permission,待手续齐全后,方可重新开始装修改造。
  
  就这样,安先生不仅搭进去了好几个周末的时间,还浪费了好几百元的材料费。
  
  对于安先生的遭遇,Firmrock Consetruction CORP(磐石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Frank Li表示,按照正常的程序改造分租房,屋主需要投入一笔改建投资费用,比如防火墙、消防设施的安装、地下室逃生窗口的设置、房屋的车库或是车道需提供足够的车位供所有租客停车等等,所有这些改建项目,最终完成后还需要通过市政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出租。但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投资成本,许多分房主私自改建分租房,自行增添厨房和加装炉头,因此,肯定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Frank提醒那些正在改建装修房屋的房主,施工前,必要申请施工许可证,否则一旦动工后被政府发现,不仅会被勒令拆除,还很有面临被高额罚款的可能。
  
  Frank施工许可证的正式说法是Building Permit,是政府部门颁发的允许对所居住房屋进行施工或拆除的正式许可,其范围涉及到新建、改建、装修、附加及拆除等。安省的每个城市和地区都有自己相关的法规对此做出要求,目的在于确保建筑安全、合法及符合社区要求。任何需要许可证而没有申请的施工都是不合法的,房主会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到底哪些情况该申请许可证?哪些不需要申请呢?Frank介绍说,一般说来,以多伦多为例,下列情况一定要申请许可证: 新建建筑;房屋装修、改建或加建;拆除全部或部分建筑;改变建筑的用途;安装、改变或移动某些墙体;任何新开门窗或改变门窗尺寸;修建车房、凉台或Deck;地库分门或修建基础;安装或修改暖通、空调、水管或壁炉;修建烟囱;其他相关工程。
  
  不过,有些工程量不是很大,而且不影响房屋安全或社区要求的施工,也可以不需要申请许可证,比如:更换相同尺寸的现有门窗,同时还取决于建筑红线;不涉及到结构工程的更换屋面;安装屋檐排水槽且不超过红线;更换或提高绝缘材料、墙板或灰泥;地库防水;粉饰;不涉及任何管道改动的橱柜安装;栅栏。但是,Frank强调说,游泳池的栅栏施工则必须申请许可证。
  
  
  
  
  
  
  
  加国慈善机构高层 数百人年薪逾35万
  加国无忧 51.CA 2011年7月11日 06:23 来源:世界日报 [ 加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世界日报) 加通社分析了加拿大税务局数据库的报税数据后发现,加拿大慈善机构的雇员很多人支领高薪,不少人个人年薪超过六位数。此事因此让人质疑,慈善机构是否合理使用了以慈善名义募集到的钱?
  
  加拿大税务局数据库中保留了全国有登记注册的慈善机构,总数约8万5000家。按照规定,每一个慈善机构都必须公开前十名高薪雇员的薪资数目。
  
  全国约有100万名慈善工作人员。加拿大税务局数据库显示,去年有6000多人领取个人年薪超过12万元,其中有几百人的年薪甚至超过35万元,另外有1万2000人领取个人年薪在8万元至12万元之间。
  
  鉴于慈善机构仅被要求公开前十名高薪的雇员,否则,领取个人年薪超过六位数的实际人数会更多。
  
  慈善机构辩解说,支付高薪,是要吸引最好人才。加拿大慈善机构倡权组织「加拿大形象」 Image Canada代表罗兹耶(Marcel Lauziere)说:「如果你真正想让慈善机构有影响并做出一些成绩来,你就必须想法吸纳最佳的人才入行。高薪请人不仅发生在政府部门和商业领域,它照样适用于慈善机构。
  
  加拿大慈善机构的概念有点模糊,并不是每一个登记注册的慈善机构都有在世界贫穷地区建设学校或出资帮助穷人治病。加拿大很多医院、教育局、大学、学院也是慈善机构,这些机构往往支付高薪请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才出现有多人薪资超过六位数的现象。
  
  至少10名雇员个人年薪超过35万的慈善机构包括安省士嘉堡的La Salle Manor养老院、雷琴纳嘉贝勒医疗署(Regina Qu’Appelle Regional Health Authority)、沙斯卡其旺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多伦多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
  
  慈善机构也包括很多教堂、宗教组织或社区团体。这些机构登记成为慈善机构后,就可以给捐款人出具报税发票。
  
  加拿大有些慈善机构花费数千万元支付雇员的薪资,譬如加拿大乳癌基金会去年为156名全职雇员和30名兼职雇员支付薪资近1300万元,该机构的头十名最高薪者去年薪资均超过12万元,其中三人个人薪资在20万元至24万 9999元。该机构去年在研究赠款和奖学金等慈善项目方面支出2300万元。
  
  加拿大乳癌基金会安省分会主席帕马洛(Sandra Palmaro)说,这个是个市场行情,慈善机构支付的薪资幅度受市场影响。
  
  为多伦多病童医院募款的病童基金会(Sick Kids Foundation)去年为136名全职和兼职雇员支付薪酬近1200万元,年薪最高的前十名去年每人都领到超过16万元,其中五人去年年薪超过20万元。
  
  病童基金会去年为多伦多病童医院募集到5100万元,去年在另外一些慈善项目上支出100万元。该基金会主席加拉德(Ted Garrard)说,雇员薪资每年由董事会审核和决定,「我们是个庞大复杂的机构,我们要确保能吸引到合格的人才来监管和打理我们不同的慈善项目。」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