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邈修道记

  上一个故事是完全纪实的,几乎是没有一点水分,但也有可能因完全忠实于原貌而在故事氛围上少了一些阴阳平衡。这次写的这个故事还是纪实的吗?我不确定。准确的说是因为我想写一个好故事,那么至于在写一个好故事的过程里,我是遵循了完全的纪实还是虚实的结合,亦或是7分真实3分虚构,或者说干脆就倒过来……我真的不知道,这要看道法自然的安排,用我的话说就是一切“视情况而定”。

  而且我不知道我写出来是否会好看,这要写出来大家评论。作为笔者的我只遵循一个自然自在舒展、保持内心最大的迂回空间且不计得失的状态就可以了。

  每天会不定时更新,欢迎新老朋友前来关注!
  (1)
  青邈,是一个女子的名字。
  这篇故事写的就是她修道的经历。
  青邈接触修道这件事是26岁。
  我们的故事就从她26岁开始说起……
  (2)
  青邈此时的身份就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女宝她妈。
  青邈属于天生弱质的那种人,不消说生这个女娃她几乎累个半死。
  女娃脐带缠脖,青邈生她生了17个小时。
  过去俗语说:鬼门关走一趟才见儿面。此语不谬也。
  孩子生出来7斤4两……跟个大胖小子差不多。这闺女一点不秀气。。。

  人家都说生小子祛病,生姑娘添病。
  还真是应验了这句话,青邈自从生了这女娃之后就元气大亏,身体虚弱三好四怯。
  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喜欢躺着,连自己的孩子时间稍长一点就抱不动,全然没有了这个年龄的人应有的青春光彩。
  过了三年,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大一点上了幼儿园。
  青緲也勉强去上了班,好在上班的那个地方是个新开的门市,没什么人也不累。
  然而某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这件事成为了她修道的引子。
  (3)
  青邈的单位是个什么门市呢?是卖自行车的,都是国产名牌好车。
  长相清秀、心高气傲的青邈怎么就落得个卖自行车的工作,这也是命运使然,暂时按下不表。

  这个新开的门市环境很好,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可以看到街上的行人车辆络绎而过。
  先要把这些自行车装配起来,然后才可以卖。
  于是青邈和大家一样开始装车。
  青邈很幸运,有一位帅哥被分配到和她一个组装车。
  幸运不是因为看着帅哥养眼,而是帅哥和她一个组,无形中会减轻了她很多的劳动量,之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帅哥姓杨,年龄和她相仿。一米八的身高,大眼睛双眼皮,睫毛像女孩子一样浓密修长,牙齿也整齐洁白。
  但青邈对他无感。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已为人妇,最主要是她觉得杨帅哥有点“娘”,所以就一直没把他当男人看,他在她心里就是个“姐妹”的位置。
  (4)
  杨帅哥虽然外表有点娘,但人还是相当聪明的,和他在一起保你不会无趣。
  休闲时,他会摆扑克八卦算命,说起来振振有词,而且他说出话来有一定分量不由你不信。
  他给青邈算命,很多说的都是对的,但其中有一句话却让青邈足足郁闷了一个星期,杨帅哥对青邈说:你有可能短寿,寿数不长……。
  这句话让青緲十分忌讳,当时脸就黑了。

  青邈十分厌恶这句话,每天都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为此她在内心里开始讨厌杨帅哥,每天对他不阴不阳的。

  正在这时,无独有偶,青邈又遭遇了另外一件事,应该说是这一件事正式领她走上了修道的道路。
  早上打的豆浆都还没喝……喝豆浆去
  (5)
  青邈遭遇的另一件事有点和杨帅哥所说的事情暗通。
  那是件什么事呢?

  某一天青邈的妈妈领到家里一位气功师。

  那年头气功可火了,都火的不行了,早上你一进公园就见密匝匝黑压压左一群又一队的,全是练气功的。
  还都是有组织的,有自己固定的地盘,扯着条幅,大声放着录音机,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我是某某功的”……那叫造势。
  青邈她妈她爸全都投入到这股洪流中去了。

  青邈她妈练的是老子全真气功,她爸练的是香功。

  领来的这位练的也是道家的什么功。
  (6)
  青邈妈领来的这位气功师,人称“孙大圣”。
  言外之意就是有点道行就是了。
  貌似有些子功能。
  看见了青邈,上下打量了一番就说:这孩子根基不凡呢……
  青邈本来就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主,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平庸心下已经是忍无可忍了
  听人这么一说,不由心头一亮,因为不平凡的说法来了,不由得仔细聆听。

  孙大圣说:你来头还很高,应该是四重天上下来的……。
  又说:你应该是观音菩萨旁边那个童子下凡。
  青邈很多年都在研究这句话,观音旁边的童子那不就是善财么?是不是善财她不知道,反正她知道自己挺“散财”的。
  (7)
  接下来孙大圣看看青邈的丈夫,又看看青邈,等着青邈老公出了房间之后则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修炼,你活不过他。

  又是一句这样的话!
  青邈的心里如雪上加霜悲戚的很:我还活不过他……!本来嫁了他这么个人就够委屈的了,居然还要死在他的前面……真是没处讲理了。

  杨帅哥和孙大圣的话竟然是异曲同工的,如何这样巧合?!
  看来这件事是真的了。
  青邈的心别提有多晦暗了。

  人都走了的时候她一个人揽镜自照,镜子里现出她由于身心俱疲而显得憔悴的面庞,眼神也是黯淡无光的,于是她开始相信他们的话是有依据的。因为就看现在这个样子,那么再往前推演……也真的差不多。
  修炼?那么怎么修炼呢?
  青邈开始对这个名词关注起来。
  (8)
  其实除了说青邈短寿这个话让她真的走心了,其他的话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对于气功师孙大圣说的那些神神怪怪的话她压根就不相信的,因为凭空的没有依据。青邈是受唯物主义教育长大的,所以根本不会轻易接受那种种轻飘飘的神鬼之言。

  但凡事架不住总有人吹风。
  孙大圣成了爸爸妈妈的朋友,隔三差五就会来,而青邈一家三口又是住在娘家的,难免会碰面。
  后来孙大圣不是在讲她了,而是讲一个叫做“蟾光”的人。
  他口中的蟾光可真是个神人,早年在部队时就有功能,后来竟离开待遇丰厚的部队去当了老道……隐居终南山和他百岁的师父一起修行,到后来那功夫是出神入化十分了得……
  只听得青邈一愣一愣的,因为这些奇闻都是她长到26岁闻所未闻的。
  青邈依旧是半信半疑,但心中却有了想要求证的念头。

  听说这个蟾光就住在本市的三清宫,于是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找个时间前去拜访,看看这老孙说的是不是真的。
  (9)
  于是就在初夏时节,青邈安排好了拜访的时间。
  而且还安排了单位的女徒弟云燕陪着她一同前往。

  不消说两人都是第一次进道观。
  一种很陌生的感觉,内心难免是忐忑的,因为这里是她们不熟悉的修行的地方。
  进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古建筑常有的影壁墙。
  上面镌刻着道家祖师的名言警句: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
  青邈见了不禁心中一凛……虽然这时她还说不出这种感觉源自何处。

  绕过影壁墙就见大大的四合院里散布着素净古朴的房舍,远近错落着灌木花池,瓦缸里粉白的莲花于一片片青翠的荷叶中展露出出尘的娇艳。
  有高挽发髻身穿道袍的道姑手持经书从身边轻盈掠过……好个道骨仙风。
  “真是个清雅的所在!”青邈不禁在心中赞道。

  前面过道拐弯处有一个写着“省心”字样的角门,据说就是蟾光居住的院落,他现在已经是副道长了。
  (10)
  就要见到蟾光这个神奇的人物了,然而青邈还一点不知他现在的年龄和现有的状况。
  她只是听孙大圣说了他从前的那些神奇,就是顺着枝蔓摸到了这里。
  其他的还一概不知。

  这样陌生而有些冒失的拜访,青邈还是第一次。
  因为好奇,也因为她心中的迷局需要有人开解。

  “蟾光道长在吗?”
  门帘一挑,走出一个神清气爽三十多岁的男人和颜悦色的看着她俩。
  啊,原来他这么年轻?
  青邈差一点叫出声来,因为在她的心里他应该是个老头。

  听说是练气功的孙大圣介绍来的,蟾光礼貌地把青邈师徒二人让到了屋里落座。
  (11)
  室内檀香清幽,茶具古雅,案头摆放着经书,一尘不染,家具都是仿古的。

  青邈说明来意,向蟾光求证老孙所说他的那些事迹是否真实?
  蟾光点头应承,说都是真的。并且补充了她还不知道的一些情节。
  比如讲到他在山中修炼可以听见千里之外家里母亲在和别人讲话,打坐可以坐到骨头像婴儿一样软,天目可以看到心中所念的任何地方……
  青邈听了有些困惑,愣怔发傻。因为这些现象全都超出了她所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话是从蟾光本人嘴里说出来的,不由人不信。而且蟾光的长相就是有修行的样子,皮肤光泽细腻,额头高耸明亮,满面红光,看起来神采奕奕,二目有神,精力十分充沛。讲起道来声如金石,抑扬顿挫,侃侃而谈。

  当讲到人生,他对青邈说道:人生百年,人们追随业力营营碌碌贪求不已,大多纠葛于财色名利之内,深陷于五欲尘劳之中,身心少有安宁的时刻,什么人可以经得起这样的消磨呢?……其实人生是很短暂的,在庄子的形容里就如同“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就像一匹白马掠过门缝的时间那么短暂。很多人只知道有这一世的生命却不知道还有超越被动轮回法网的长生久视之道,舍真求假……这就是见识短浅的缘故,就好比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尘劳一场的结果就是两手空空、沉疴大病随身,落得个衰败死亡,再度轮回受报。“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青邈听到这里内心触动伤感,眼泪滚落下来。
  蟾光所说的这些都是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她感到自己正在被一个无形的业力之网牵扯,被动而无奈的生存着。
  她的生命正在被一点点侵蚀,走向枯萎凋零……

  她的灵知开始觉醒,她对蟾光说:老师,我要修道!

  好像是开始的调门起的平了。。。现在还没什么人关注
  谢谢楼上各位的安慰,我又有动力了……

  这个故事是逐渐展开,慢慢看进去才会品尝到它的味道
  (12)
  蟾光的话句句刺到了青邈的心灵深处。
  其实在青邈的心里埋藏着很大的一个苦衷。
  那就是,她的老公并不是她想要嫁的人。
  只是因为报考电影学院她落榜了,万念俱灰之时遇上了他,而他对他好,于是就嫁了。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此言不虚。
  青邈和老公是结着婚就想离婚的……。
  主要是她想。
  其中想离婚的理由她能说出108条,但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画面便说明了问题的实质:她和他在一起,她经常会抬眼去看满天的星辰而眼中噙泪……她和他没有话说,她很清楚一点,和这个人在一起,她那些所有的高远的理想都被葬送了。
  (13)
  如果做一个形象比喻的话,那么她是天,他是地。
  天,总是向往高飞、高远的志向、超脱的精神境界。
  地,总是保守务实,赚钱享受,吃喝玩乐,完全的物质世界。
  天和地的距离由于太远而造成了“天地否”而无法沟通。

  老公是蛇男。是一个卖韩国服装的专卖店经理。
  中等身材,长的也算是个帅哥,睫毛也是长长的像扇子。
  讲究穿戴,总是穿名牌戴名表,经常出入高级酒店。
  两口子最大的共同语言就是谈吃的了。……终于两个人找到了一致的共同点。
  青邈也喜欢美食,于是谈川湘闵苏,潮汕鲁粤……和老公生活的那几年里,青邈发现自己的美食知识增长了不少。而且这人的做菜技术不错,会吃的人大多会做,他做出来的菜足够个三级厨师的水平。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了一个物质男,那么青邈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去跟着过完全的物质生活。她不看书不写字,每天考虑的就是菜米油盐酱醋茶和吃喝拉撒睡,她觉得自己的精神领域基本上已经死了。
  (14)
  但这精神领域并没有死透,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有痛感。
  青邈和丈夫生活在一起感到很压抑:
  他们的看法经常是相反的,意见不一致又很难协调。
  蛇男狡猾而滚刀肉,经常是胡搅蛮缠让你丧失方向感。
  应该就叫不讲理吧。
  不讲理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你胃疼,他不是体贴的去给你买药端茶倒水,而是说你装病。
  不但说你装病还说70多的外婆也是装病,只让你气得火冒三丈。
  说晚上9点回来让你等门,然后10点也没回,你打电话他会说过一会就回,然后11点也没回……最后是下半夜2点你刚要睡着,他回来了。你困的不行想继续睡,他却不让你睡,因为他想办事,他不管你是不是很困,他不管你身体不好,反正他吃饱喝足陪客户玩完麻将泡好澡回来办完事才能舒坦睡觉。
  丈夫就是这样一个专门利己、毫不利人的人。

  而且青邈可以感受到丈夫是占上风的,她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因为青邈是喜欢讲道理的人,而道理在他这是没用了,
  正应了那句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15)
  然而青邈的内心很痛苦。因为她每天活得像个行尸走肉而不像个灵肉合一的人。
  她的身体本来就弱,经不起折腾,再加上被这没有规律、没有理性规范的生活不断啃噬、丈夫蛮横性格的打压……就更是疲累不堪,内心十分抑郁。
  于是她便开始寻找这痛苦的种种原因。
  嫁错人是一定的了,这一条毫无疑问。
  进一步的探索,那么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命运,究竟为何这样,未来究竟会怎样?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学八字算命。

  在八字中她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蛇男是土命,而她是水命。
  土是克水的,而且对于她的五行还是个偏煞,也就是克力最大的那个十神。而且他还很命硬。青邈还是个命弱的……
  怪不得他始终占上风,而她对于他却感到无能为力。
  而且这人克劲很大,会克跑2个老婆……

  然后最重要的一条是青邈还看出了他们会离婚。
  (16)
  说来“离婚”这俩字一直是青邈和丈夫从结婚开始,始终贯穿如一的主题。
  即便是在怀了宝宝的时候也不例外。
  两人吵架谈离婚奇葩到什么程度?
  竟然探讨肚里宝宝归谁……
  当然是一直也没离上了,不然也不会有这个故事的开端了。

  其实蛇男是没心思离的,因为他一直都在上风,气势压人,所以没觉得有什么不爽,而且自己的毛病是屡教不改,依然我行我素不受限制。所以每次都是青邈提,而他火爆子脾气去响应而已。
  青邈是实在拿这个滚刀肉没招,所以只有求离婚得解脱,因为她还想多活,不想被这个蛮横不讲理的家伙早早克死,克死了还属于自然死亡没处伸冤去。

  但是有了孩子,一切就都不好办了……。
  两个人可以横眉立目,但看向孩子的时候就都低头顺目了。
  不用说,两人都是爱孩子的。
  女宝的到来暂时降低了青邈想要离婚的愿望。
  但她要寻找生路。

  自从见了蟾光之后,她的心仿佛开了一扇窗。
  她看到了生路……收视返听,修真得道,长生久视,与天齐寿……
  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事情啊!
  (17)
  青邈要修炼了!
  她从蟾光那里借来了《张三丰全集》
  因为蟾光教给她的修炼方法就是基础的意守下丹和中丹。
  要领如三丰丹法所言:
  “心止于脐下曰疑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炁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在青邈的心里,修炼这件事既神秘又令人振奋。而且变成了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因为她想修炼成丹,修出婴儿……脱离这人世间的苦海。
  所以她对这件事无比虔诚。
  虽然家里有年幼的宝宝,还有丈夫那么个魔头,但她因为内心有了希望和信念,也就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

  每天她都在等待老公孩子都睡了,她好开始练功。
  说来这女宝也属蛇,也属于难缠那伙的,晚上睡个觉要求甚高
  先是需要“拍”(就是有节奏的一下一下拍在身上起催眠作用的那种)
  然后是要让青邈“唱”,就是唱催眠曲。
  第三个最要命的是需要“拉手”……拉上手青邈就不容易把手抽出来,因为抽出来她很可能就醒。
  等这三样都达到要求了,她小人家才能安稳入睡。
  每天都是青邈使出浑身解数把她哄睡了,才开始自己的修炼,其实这时她已经很疲乏了,但却一点不困,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因为蟾光说过,睡着那就是昏沉,就不是练功了。修炼要除睡魔,斩三尸。

  青邈与女宝拉开距离,采取有时是吉祥卧,有时是仰卧的姿势开始如法调息。
  她发现她在逐渐入静,呼吸越来越细微,偶尔似有中断的迹象。
  (18)
  随着调息的深入,青邈发现丹田开始暖融发热。
  由于感冒而堵塞的鼻子随着“咔咔”的微响自动就恢复了通畅。全身有通畅之感。
  第二天感冒就都好了。
  然后在某个时刻她忽然发现手脚身体的感觉都消失了,她进入到一种虚空的状态,物质世界似乎不存在了……
  这使青邈很兴奋:修道真是个神奇的事情!

  她开始写修道日记,想把这些珍贵的感受都一一记录下来,这是她心中的珍宝。

  再接下来神奇的现象不断发生:
  某一天晚上,她按调息的过程逐层深入,当然这完全是自然变化的。
  呼吸由显至微,忽然一个从未有过的神奇现象发生了:
  她忽然感觉到自己口鼻呼吸停止了!
  接下来只感到腹部在微微起伏……
  她在细微的意识活动中判断,这应该是蟾光老师所讲的“胎息”。
  然后她想起此时只应该“惟致虚守静而已”。
  于是她便继续静观……

  虽然是口鼻的外在呼吸停止了,但身体内部却豁然洞开,另有天地,竟然十分宽阔一点也不憋闷。而且身体内部有一个开阖的东西出现了,随着内在的开阖,能够感受到气息可以通天达地,顶门、脚下,身体的四稍,充满了气。从未有过的柔和与充实,从未有过的舒畅。这让青邈明白了庄子所说的“真人之息以踵,常人之息以喉”其中的真实意义。这就是人体真的有一个“内呼吸”,也就是真息,也就是橐籥。
  之所谓: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
  如丹经里描述的:两重天地,四个阴阳。
  (19)
  再接着练下去,青邈忽然觉得瞬间跌入真空……
  那是完全的真空,什么都没有
  当时她心里有一点恐慌
  只这一念,她就由那个状态闪出了。

  结束练功后她很后悔,干嘛要害怕呢?有什么可怕的,下次一定不要有这个杂念了!
  青邈的心理素质好,几分钟就可以入静。
  后来她想一想当年,也不是什么心理素质好,关键在于内心的高度重视,心重于道,那么自然杂念就少了。就像人家常说的那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修越远了。
  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修疲沓了,自然也就进境全无了。

  又一次夜里练功,青邈按程序走到胎息之后,忽然胎息也停止了,全身毛孔开始发涨,一收一缩毛孔开始呼吸,青邈明白这就是体呼吸了。
  (20)
  修炼,给青邈带来了超凡的乐趣,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为此她十分感恩蟾光,她真心的认为他是人生里重要的领路人,对她的影响很大。
  于是她每个星期的周末都会带上水果去看老师,并听他讲道。

  蟾光讲什么她都爱听,因为对她来说都是新知识也都是重要的知识。
  但她也发现了一点问题,那就是蟾光会不时给她讲一些阴阳栽接方面的法。
  比如会讲起三丰祖师也是懂阴阳法门的,大道不离阴阳,没有阳气是修不成丹的,比如男的会反映到外肾阳举,女人会有春意出现,这都是阳生的表现。是好现象。就好比人到老了阳气衰落,就不会有这种现象了。但仙道逆返,和常人的性欲是不同的。顺则人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按照人道的性欲去走,那就是衰败死路,因为精华能量都泄出去了。如果走仙道,那么就是把这股能量收回来荣养自身,烹炼成丹。又有清浊之分……。

  听到这些,青邈是比较尴尬的,虽然她也认为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但涉及男女阴阳,以及神交体不交之类的话题,她还是觉得有点不舒服,虽然她都已结婚生子。
  最主要她是觉得不仅仅是话题的事,凭着直觉她发现了他每次见到她都有那么点恍惚,或者说略微神不守舍。
  (21)
  这未免让青邈觉得:这岂不是和凡人一样了?
  她只是想学道,学那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道。
  为什么还要有这些呢?
  看着蟾光那种有些闪烁游离的目光,她暗暗在心里给他打了折扣。
  有一次正说说话蟾光干脆和她说:走,我们去坐一会。
  青邈怀着忐忑的心情和他进了一间很隐秘的房间,隐秘的意思就是说这里不会有人进来。
  蟾光拉过一个凳子,让青邈在他对面坐下,他自己则以打坐的姿势开始静坐。
  青邈的心有些慌乱,这样对坐着她根本静不下来,因为她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修炼方式。

  过了不大一会,蟾光叹了口气,说我们出去吧。
  本来这就是青邈不愿意的,听说结束了她暗暗松了口气。
  蟾光问她:早上你吃什么了?
  青邈答:鸡蛋炒韭菜。
  蟾光无奈地揶揄她:你吃了多少根韭菜,味道这么重。

  哦,原来是这样。青邈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概蟾光想和她对坐神修,但他那高灵敏的嗅觉闻到了韭菜浓重的气味,不消说是干扰入静的,于是就终止了这件事。
  末了送她出来时,蟾光说了她一句,你还是着相了,并不是常人想的那样。

  当时的青邈是无法理解这种事的。
  直到过了很多年她研究道家经典时,才明白确乎有这样一种方法调补阴阳,也就是《金丹真传》里说的“灵父母也,其用之进,神交体不交、气交形不交,男不宽衣,女不解带,敬如神明,爱如父母,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外阴而内阳,其卦属坎,在内者所血而已。将彼气血,以法追来,收入黄庭宫内,配我精神,炼作一家,名为四象和合。……此为筑基之功,复成乾健之体。功夫到此,图子者必生聪明端正之男、长命富贵之子,保守无漏,可作人仙。再得炼已还丹,调婴面壁,现出阳神者为天仙。此道至简而不繁,至近而非遥,其效如立竿见影之速。经云:倘非慈悲利物济人阴德之士,万难遇也。 ”

  简单的说就是:这是一种筑基的法门,要点在于神气融合,并没有那些形而下的东西,也就是说不接触身体,据说是这种方法由于有阴阳的激发进境速度会比较快,但是练己不纯熟的人来不了这个,如果起心动念想有肉体接触那就不对了。

  所以后来青邈想了想蟾光当时的情形,觉得他还在神气之修的范畴里,没有更进一步那种凡人的东西。但心意有没有心猿意马那就不好说了。

  看起来“练己”的功夫还真是难修。道家的练己类似于佛家的修心。
  炼己不纯,修炁无益。如同楞严经中所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蟾光早年在终南山跟随师父修炼,就曾有过炼己不纯的教训。

  (22)
  蟾光那时只有19岁,就追随他百岁的师父在终南山做了道士。
  每天打坐修炼给师父种菜做饭。
  他的师父已经修成了人仙。什么叫人仙呢?就是你要背着他说他坏话他马上就能听到。具有他心通、千里眼、顺风耳这类的能力。
  蟾光因为年龄小,元气足,又不接触男女,以童子身去修行功夫的进境是很快的。
  不久他就修得骨弱筋柔,复归于婴儿之象,皮肤也如婴儿般白皙细嫩。
  未免私下里有一点骄傲,觉得自己大成有望。
  师父一眼就看明白他心里怎么想,摇摇头对他说:未经世事,无炼己之功,你还早着呢……。
  蟾光心里很不服气,因为到了这会,师父身上有的功能很多他都有了。

  有一天师父对他说,今天你要帮我下山办事,去集市药店买些朱砂回来,我要配制丹药。
  自从上山之后蟾光就一直没有下过山,他和师父都是自己种点粮食和菜,有时还会辟谷食气,所以也就不需要下山买什么。所以这次师父让他下山买东西让他觉得有点奇怪。但毕竟青春年少,这样在山上闭关已有快一年了,也想下去看看凡尘世间是什么样。

  于是带着一点兴奋的心情下山去了。

  他觉得自己似足不履地,身体十分轻盈,一连走了20多里路却一点也不累,心想,这成仙了跟凡人就是不一样,不免心中得意一番。

  正赶上八月十五,山下小镇里的集市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比平时赶集的人多了一倍还不止。
  蟾光在人群中被推来搡去,内心十分不爽:这人世间的生活真没意思,还是山上清净的好。于是想着赶快办完事好回山上去。
  但没想到考验来了……。

  蟾光正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的行进着,迎面挤过来一个漂亮的姑娘,粉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唇红齿白,更重要的是身材丰腴,胸脯老高。也是缘法凑巧,后面有个推车的大汉吆喝着往前冲撞,这姑娘脚步不稳一个趔趄就倒在了蟾光的身上……。
  蟾光忽然被一个温软的身躯撞在怀里,姑娘的胸脯就紧贴在他身上,胭脂的香气飘进鼻孔……只瞬间蟾光就失守了,只觉得一股热流奔涌而出,他漏丹了。

  回到山上自己的茅舍,偷偷解开裤子一看,大腿已被走漏的精液烫出了大泡……不禁万分沮丧。因为修丹者修到一定程度几乎全身都是宝,因为都是高能量构成的。正如三丰祖师所说:“浑身气机无不是大药,鸡餐成凤,犬饵成龙,凡人服之皆得长生。”但他却仅仅因为这么简单的偶然事件就动了心走了丹,别提多懊恼了。

  这时师父走了进来,笑着对他说,我说你无炼己之功还早着呢吧?
  蟾光惭愧的低下了头,此时他明白了,这应该是自己的一劫,师父早就料到了。
  然后师父对他说:你应该下山了。从此之后娶妻生子在人世间红尘炼心,待到炼己纯熟才可以继续入山修行……。
  蟾光明白师父所说的深刻意义,因为自古以来“练己在红尘,养气在山林”这是修丹道的必由之路,自己尚无炼己之功,那么只有返回世间淬炼去了。
  想想人世间的喧闹与嘈杂,自己是否能够适应,不禁有些泫然。
  但他明白大势所趋,于是三天后拜别了师父,走进了红尘。
  (23)
  青邈听了蟾光这段故事的感受是:男的好像都经不起诱惑,我怎么就不会有对谁动心这种感受呢?也许是蟾光师父过着半出家的生活缺少经历的缘故吧。
  在青邈看来,男女其实就那么回事,已经没有神秘之处。
  她和丈夫从开始就不是什么恋爱,不过就是自己心灰意冷就打算把自己嫁出去了而已。丈夫一点也不浪漫,第一次初吻让她感受到的就是极其失望,你看人家电影里的镜头和小说描写的多么激情浪漫火辣缠绵,怎么到了现实中竟然是这么寡淡无味呢?
  乃至于两人第一次ML,用上了所有的知识忙活半天感受竟然是味同嚼蜡……于是中途停止,俩人决定去吃火锅,因为吃火锅都比这有意思。

  所以青邈对男女之间就没有什么神秘感。她和丈夫之间基本上属于“完成任务”,她巴不得他不找她,这样她没人打扰可以好好练功。
  通过修炼,她已经找到了自己身中的阴阳,自家阴阳自交媾,阴阳二气的结合可以产生胎仙,这可是头等大事。

  练功给她带来了一系列新奇而美好的感受:
  身体和劳宫会散发出香气,据说这是身体净化的结果,而人味太重的人只有浊气、臭气。她老公就是这样,酒肉饭局醉醺醺的回来躺在床上鼾声大作,让她觉得就像一头猪而避之不及。
  两眉心不时如春水涌动,令她想起蟾光和他说过的“淫淫若春水,缓缓若解冰”。
  练得好的时候会一夜有息无睡。满室馨香。
  人整个的空掉,惟一灵独存,意识也停止了,即便是想要想点什么也想不起来,完全的进入清净的境界。有一种没有光源的光在笼罩着她,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通过修炼她证实了经典的真实不虚,那不是神话,而是真实。
  原来这个身心有着无穷的奥秘……她越来越渴望自己能像孙不二那样六年成道。

  然而她也发现了其中的困难,那就是——修丹是需要条件的。
  (24)
  修丹都需要什么必备条件呐?就是法、财、侣、地。
  法,就是方法,道法。首先要得法,也就是要有名师授受。
  首先这名师就难求。青邈还无法判定蟾光能教到自己哪一步,因为他自己目前也只是小周天已过的温养阶段。也就是说前面的路他也只是听闻而没有自己的实践。

  第二个是财。先说外财。无财不养道,修道是很费钱的,一需要安置家庭儿女,他们都安居乐业你才可能放下心修道,就是佛家六祖也是把母亲安顿好了才出家修炼的。二是保障自己的饮食起居游仙访道等活动经费。所以过去修道人都是有福报遇见财力丰厚大的护法,很有钱的人,他们自己修道的素质不够,那么就用财物来支持那些大修行者,这样的行为既为助道之举,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福德,要是将来护持的这个人成道了,那可不得了,全家拔宅飞升,护法也会跟着沾了大光。

  可那是古代。现在有几个有钱人会肯拿出钱来助道护法的?这也需要自己有福德因缘才是,而在青邈心中,这一切都很渺茫。难度太大了。
  就是内财,自己也很难具备。因为生活在红尘之中,老公孩子家庭……连个功都要巧为筹措才能练上,这个丈夫又是个拖后腿的,他认为这些都是迷信,是完全的反对派,不提还好,只要一提就要吵嘴打架。

  侣,就更难了,修丹道属于专业修道者,需要有人服侍生活起居,还要有冲关的护法陪伴,防危虑险,这个人要同心同意同德。哪里去找呢?!

  地,谈起来就更为奢侈。要寻找有生气的地方,人在山边即是仙,好多修炼人都是山中隐修的。“须得洞天福地,泉水清奇,叠嶂廻峦,烟云舒卷,藏风聚气,门户幽深,松径茅庵,离尘绝俗……”。择地还要分一二三步的,更是难上加难!

  青邈望而却步了。
  同时她心里升起了另外一种念头:大道应该是怎样都能修的,这样局限,应该还不是那个包容一切圆融一切的道。
  她要找到那个道,就是不受这些限制,随时随地都能修的道!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由于蟾光给她的某些印象还是境界有些小了,所以她还要更广、更深的去求索。

  大道的原理就是心想事成的,当你坚定的去想一件事的时候,机遇就回来,这样青邈有缘结识了她的第二位师父。
  我以为写到这里会把人都看跑呢……看来还没

  跑一批,还会来一批
  (25)
  那时是气功很火的年代,到处是气功师办班,做带功报告。
  青邈她家爸妈加她一家三口都在练着。
  事情的缘起是青邈她爸参加了一个气功学习班,学了两天回来说听不懂,讲的都是什么宇宙太极图啥的,由于听不懂就有点不想去了,可后面还有好几天的课。
  青邈一听,这个深,她就喜欢深的,于是和她爸说,你不去那我去。

  这样青邈就去听课去了。
  去听课的当天,出了家门走在路上她就感到了与平时不一样的感受;全身像有火一样往上窜,嗓子发干想喝水……。
  到了那里课还没开始,就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像体育老师模样的人在请教什么。
  她问了别人,别人告诉她这个就是主讲老师。
  于是她也围了过去,她想看看这个人有什么特别。

  她上下打量着他,觉得很失望。因为他太平常了,穿着半旧的类似运动服的衣裳,人长的也其貌不扬。就这样人能教出什么来呢?青邈差点就想打道回府了。
  但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要听听再说。
  不过她那潜在的桀骜不驯的性格此刻却露了头角,她抽了个别人说完话的空当,向这个老师有些挑衅地发问了第一句话:老师,练这个功,你说我的近视眼什么时候能好?
  按常规她推测那老师一定会给他好好解释一番,会说你要练多久多久然后怎么练就会好之类,因为青邈确认他的功法还在推广期。
  但她万没料到,结果是出乎她所有的意料。
  这个老师抬起眼皮(平时他总是内敛眼光眼皮略垂的),用一种很茫然且空洞无物的眼光看了她一眼,轻轻的说了句:我不知道。
  青邈当时就呆住了。因为她已无法判别这个人,但有一点她领教了,此人绝不是善茬子,也就是难斗之意。

  就这样她认识了她的第二位老师,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
  (26)
  这位老师姓舒,大家都叫他舒老师。
  遇见舒老师,青邈完全的失去了方向感。
  青邈从前的修道知识基本上来自于蟾光所讲和道家经典。
  然而这舒老师既不讲佛也不讲道,而是讲宇宙天体的运化规律,28星宿,紫微星垣,易经八卦……这是青邈过去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也是她从前不感兴趣的知识。八卦还好,因为学命理有所涉猎,而天文……她似乎已经八辈子没学过天文物理了,听着是完全的生疏,居然还有公式……她晕了:这是学修炼么?我这是准备要深造成科学家么?……
  为此她问过舒老师:咱学的是修炼,老是研究天有什么意义呢?
  舒老师的回答是:天地人是一体的,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谈天说地你怎能说不是修炼呢?
  青邈无言以对。

  她发现他很深邃,这种深邃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智力范围。
  原本她总是心高气傲的,因为聪明因为悟性高因为自命不凡……总之是觉得自己是个处于“潜龙勿用”的龙,总有一天会“飞龙在天”。
  但认识舒老师之后,她觉得自己没优势了,而且很伤自尊。
  因为有一天她问他:老师,你看我什么时候能成?
  他笑着问她:你要成个啥?
  只这一句话就把青邈给问住了。是啊,成个啥呢?
  她忽然感觉到自己原有的目标居然不是个终点。她所向往的目标就是修出“婴儿”,在她的心里出了婴儿那就是成道了,她想问的就是这个,啥时出婴儿。
  舒老师似乎全然了解她心里所想,又是很轻的一个微笑,下了个评语:羊群里的骆驼。
  只这一句就把青邈的骄傲气焰全都打下去了。原来我是矬子里拔大个啊……。

  从此她开始承认天外有天。
  (27)
  学习班期间,青邈也跟着大家练功,那是一种动式。都做下来也要40分钟的。
  过去青邈都是打坐静功,这种动式的功夫没做过,一套下来觉得很累。
  看着男女老少都那么做,她夹杂在他们中间觉得很无趣。
  她不喜欢从众,觉得大家都做的事情一定很平庸。
  她的悟性告诉她:真东西肯定不在动作里。
  于是学了一个班之后她就不跟班了,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和老师聊天学东西。

  于是她直截了当和舒老师说:以后我不跟班了,但想找你聊天。
  很少有人有这种胆量,因为大家对老师都是敬畏的,而且也由于礼貌而不敢打扰老师。
  而她敢。她心里无所顾忌和畏惧且完全自信。就像一个儿童心无杂念。
  舒老师欣赏了她这一点,就答应她开课前30分钟或者上完课之后可以。
  从此她就以这种方式继续学道。后来他们成为了朋友,这是她一生的幸事。

  在这个阶段里,她的生命之舟也于不经意中滑进了波澜起伏的大海,生活开始发生一系列动荡的巨变。
  明天以后就进入男女老少都爱看的情节剧了,特此预告一下:-D
  感觉是写修道的部分没几个人爱看,即便是铁粉也可能是在忍着,毕竟修炼属于小众的话题,有点远离人间烟火。大家更爱看的还是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我说的对吗?
  还是在起伏跌宕的故事中品味人生和修炼吧……
  (28)
  修炼使青邈的体质转好,这时她决心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她要换一个不坐班的工作。
  她要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卖自行车。
  恰好赶上那三年她走的是印运,也就是助学,利于科考的运。
  于是她连中三元,先是拿下了10门自学考试课程毕了业。
  接下来又考取了省内的一家养生杂志,做了编辑。实现了她不坐班的愿望。
  她写的一些文章也在各报刊陆续发表。

  但古语说得好“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她的家庭也走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她与蛇男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他的粗俗无礼、蛮横无知的性格让她越来越无法忍受,而且他对她父母也缺乏尊重。“离婚”的主题再一次浮出水面。
  这时发生的一件事更是成为导火索。
  (29)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孩子都已经睡了,青邈一边调息一边等门,因为他一向很晚回来。总是陪客户吃饭洗桑拿KTV这类事。
  将近夜里12点的时候,蛇男回来了,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说话舌头都捋不直了。
  青邈厌恶的不行,陪客户是你的工作,难道一定得喝醉才行吗?为什么不控制点自己?
  蛇男踉跄着扶着她的肩膀:我……我没喝……喝多,就,就是一瓶白酒多,多半瓶红酒……还有几瓶啤酒……
  他嘴里的酒气能把人熏倒。
  青邈心里气的不行,没好气的:你就在沙发上睡吧,别把孩子熏着。
  蛇男:哦……好,好,好,我在,沙发上睡……
  忽然间他做出了一个让青邈惊愕的动作:拉开裤子开始在屋子里撒尿……

  青邈气疯了,她喊了起来:你这是在干什么呀!!!
  孩子也被惊醒了,哇哇哭了起来。
  蛇男也没理她,一头倒在沙发上昏睡过去了。

  青邈抱起孩子,收拾了一下背包就出了家门。
  她已经被气得没有了思维,心里就剩下两个字“离婚!”
  (30)
  出门打了车就直奔蛇男的父母家。
  半夜去找公婆,这样的场景已经不知有多少次了。
  青邈在问自己,为什么后来都妥协了呢?!
  都是因为舍不得孩子!此时肉墩墩的女宝正依偎在她怀里……
  孩子不懂这一切,靠在妈妈怀里又睡着了。

  说来这对老公婆也是倒霉,半夜就被喊醒,只因为有这么个儿子,惹来媳妇的哭诉怒骂。他们也只道是自己儿子不好,所以对媳妇的哭喊也就只有忍和劝说。
  青邈说完了理由,最后跟公婆说,这次我一定要和他离婚,明天你们让他回这边住。

  老公老婆为了息事宁人赶忙连连答应,并且说你把孩子放这吧,你也好好休息一下。
  青邈想了一下,把孩子放在这边也好,免得他以孩子为借口来打扰我。
  青邈的想法是先分居,把他和自己隔开,然后等他也冷静下来再谈离婚。
  (31)
  这次青邈是心意已决,孩子也大了,放在奶奶家一段也没关系。
  而且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只有舍一段才能把婚离成,然后再把孩子要回来。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是难以离成这个婚的。

  第二天青邈回到家中,屋里已经被妈妈收拾干净了,也不见了蛇男的踪影。应该是被他父母给召回去了。
  青邈的妈妈也是同意离婚的,因为这个女婿她实在是看够了,他们夫妻的生活过得这样不幸,离婚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接下来家里就剩下了青邈一个人。
  完全的清静下来,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于是她在等待他们之间完全冷却,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办离婚。因为她知道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现在就和他谈的话,很可能或者说一定就会被他那滚刀肉的性格搅了局。

  青邈依旧上班,好在一周只去两天,别人也根本看不出她家里发生的事。
  然而就是在青邈与丈夫分居并准备离婚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她后来人生的大事件,并掀起了轩然大波。
  想知道一下,看我帖子的都多大岁数
  嗯,我的感觉就是偏成熟点的人才能看进去这种修行的题材,欣赏其中的理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