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旅行皆修行
你的想法是很好的,关于修道这件事,完全是可以结合个人的愿望,因为道是无所不在的。不管在哪个层面,不管是入世出世都可以修,都会获得根本性利益。
道家的东西其实也不少,经典可以看《一贯天机直讲》《性命圭旨》《清静经》《太乙金华宗旨》……
偏重于气功道家修炼的论坛:野百合 漏尽阁 气功人论坛
台湾按说国学方面一直是延续保持很好的地方,当然骗子到处都会有。至于具体的禅修等情况接触的少,就不是很了解。
(101)
没过两天,马跃在手机上就收到了邮件提示,青邈给他回信了。
马跃,我知道片场的工作是没有规律性的,那么打坐和练功,对于你来说就显得很奢侈。
那么我给你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做好身法八要。要领就是我以前给你讲的那些。你在行住坐卧中,都要注意保持这个姿态,再加上松静自然,那么就是练功了。过去气功里有一句话叫做“正身灭无明”,身法就是心法,姿态端正了,会祛除很多妄念,得到很多微妙而又不可思议的效果。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身法八要,做好了它可以使你心肺经络畅通,沟通任督两脉,命门生火,使命门和肾气连接通畅,做好了你的身体就会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会使你精力充沛,气血健旺,神志安详。
再一个就是注意调息。古人说“心息相依”,息调则神定心安。人是有内外两重呼吸四个阴阳的,关于内呼吸你现在还涉及不到,那么就注意调外息就可以了。道门管这个呼吸叫橐龠,意思就是像风箱一样,通过开阖鼓荡,将气机舒布全身。智者大师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里有一部分是专门讲调息的,等你不拍戏的时候我发给你,你可以下载仔细揣摩。
生活在红尘世间、名利场中,我知道很难,因为我自己也是阻碍重重,现在连个稳定的工作都没有……但要想在世间修炼,其实就不能讲那么多条件。过去我总是怨天尤人,觉得自己因福德因缘欠缺而不具备好的修炼条件。可埋怨是无济于事的,命运如此,或者说你已经站位于此……所以现在我不这么想了,而是上天给什么牌就打什么牌,哪怕手中的是一副烂牌,也要险中求胜,化腐朽为神奇。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希望你不要因环境的干扰而放弃修炼,只要用心,只要坚持,就一定会获得好的收获,让我们姐弟共勉!
马跃看了完信,深以为然,而且觉得有一种力量在心头升起,生活中的修炼有了方向,并暗自对青邈深深感激。
(102)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电子信件的往来。
尽管已经快到经济上的山穷水尽,但青邈心里却已不起波澜。
一是因为她已经想明白了道理,二则是马跃给她带来的另一种支点,那就是度人反馈回来的自度作用。
宇宙的法则是平衡的,当你在施舍与人的同时,你则会得到大道无形的精神加持。
这种加持令青邈心安。也叫“舍实得虚”。
有人需要她舍法,需要她的帮助,如羔羊待哺,这给她增添了新的动力。
这让她想起了《羚羊飞渡》的故事。
故事里叙述了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但没想到几分钟后羚羊群却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在老羚羊的组织带领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了生命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是什么让老羚羊产生这样无畏的勇气?
是担当,是责任!
能够给予的人是强大的,现在客观上她已经成为马跃的老师,那么作为老师总应该言传身教,自己首先也要能做出表率才行。
(103)
在贝贝来的这段时间里,青邈尽量领她玩的尽兴,因为下一次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
在开学的前夕,贝贝因为要返校回去了。
送走了贝贝,青邈只剩下不到100块钱。
她已经决定了下一步做什么。
她要找一份离家近且马上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的工作。
她已暂时打消了文字工作的任何想法,因为也没有时间在这方面大费周章。
她要放下身段和虚荣心去务实,用实际行动去落实老师所说的“高必以下为基”。
她要像六祖一样,做一份劳其筋骨的工作。
运气不好,是因为自己没有“改造”好,所以她要继续好好“改造”自己,磨练自己……人必先自助而后得天助。
经过一段深思熟虑。她决定到附近的亿客隆超市去做理货员。
@怒放的山茶花 关于择偶问题,这一点也令人困惑,虽然您说的在理性考量的基础上再加上性心理的互相吸引是最靠谱的,但还有两个变量因素很难考虑全面,一是在年轻时择偶状态下的心理和阅历都决定了无论如何仔细审视也总有自身局限性;二是对方是否能和你在精神上同步成长,一旦不能,即使选择时是合拍的人,也会出现不同步现象而互相很难忍受对方。总之,这个因缘这个事情不是自己考虑全面就会完全不出差错,也还是存在概率问题的,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淡定对待,合则聚,不合则散。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所以,要看是否能修炼出一双“慧眼”了,也就是说不但要看到当前的定量,还要看到未来的变量,而且还有个过程中的调适问题……无论是眼光还是调适,都涉及修炼、修养。这是从人的主观努力方面说的,若从另一面看,那就是因缘,要看人的命运。而这二者其实是合二为一的一个东西。
我前面所提倡的就是在建立关系之前要多做观察考虑。一旦建立了关系结了婚,那么就要考虑调适,调适也调不了了,那么就随缘,缘在则相互努力,缘尽则好合好散。
……话说,在这整个的过程里,还是要看修炼素养的,不然也处理不好,甚至于鸡飞狗跳。
万物同源,万物皆有灵性……看看央视这期《挑战不可能》里的那只狗狗凯瑞就知道了~
才统计了一下真实度的印象:
50% 1人 60% 2人 65% 1人 70% 1人 80% 2人 85% 1人 90% 2人 95% 2人
100% 8人
其中有有小数点的都已四舍五入归类。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非常真实的。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我写的小说就是希望能有代入感,希望人物是活的,会喘气的。
那么我还希望知道一个问题:你认为不足之处是什么?
也是为了真实感,所以没有添加花里胡哨的情节。
突出真实感,是为了还修炼一个真实的面貌,以免误导人。在这方面我是比较谨慎的。否则现在的青少年以为网游和玄幻小说里写的那些就是修炼了,不能不说是很遗憾的事情。
如果写玄幻,那就不一样了,会写很多离奇的情节。
关于真实性,我披露一点给大家,当然不会披露的多啊,就一点。那就是,小说里所写的修炼的事,修炼的道理基本都是真实的。而且是以比较朴素的方式写出来的,没什么渲染。
至于故事的真实比率……嘿嘿,属于最高机密,打死不能说啊~
保持神秘感,对你我都是最好的,这就像男女谈恋爱,互相都了解了也就爱情变亲情了,左手摸右手了……。
其实写到这里,从某方面来讲,我有一点悲哀~,这也是我更新缓下来的原因之一。不起劲的原因,坦白说,是因为我很少看到悟道修炼方面深刻的评论。
那就是我发现,我除了收到大多数网友的支持、褒奖和诚恳的评论之外(其中也有一定的真知灼见),还没有怎么看到深层次的感悟和共鸣探讨。
其实在行文过程中,沿着故事的走向我写了很多修炼中宝贵的东西,但我发现那些东西其实也都被一带而过了……于是很多人还是继续期待,期待后面的精彩,这就像小熊劈苞米一样,劈一穗丢一穗。很多人你问他前面都写的啥?他可能忽然就心里一片空白……可能和这种网络连载形式有关。当然大家也都很忙。
我倒不是期望我写的东西能像经典一样让你倒背如流念念不忘(其实我知道很多人经典也记不住的),我也没有经典那个水平。
我只是希望,那些修道中很有价值的东西可以被你注意到,可以引发你心灵的震动和感悟,会对修炼层次的提高大有帮助……那些东西其实都来自师门宝贵的经验。
一位同门的师兄说我:我以为你只是玩玩,没想到你到玩真的了。
当然我也能理解到,那些东西只有你修到某个高度或某个层面时才会引发触动,否则就只是当故事看了。
有时我就有点犹疑,那些我认为很宝贵的法理,究竟还要不要坚持写下去,对人是否有意义?
当然我知道我一定会完整的把故事写完的。
再次感谢大家辛苦的顶帖,热情的支持!
都理解错了……我不是想什么高手过招,对于那类东西早已失去兴趣。
真正有层次的人对于言说的东西都不会有兴趣了,因为已经超越了对立的层面,且各自有自己的法,他们会潜心注重更深入的实修。
我只是在考虑写很高的东西是不是有点无意义,或者可以多说点基础的对大家更为有益。
出于个性,发发牢骚而已……该怎么做还会怎么做,不过希望大家都不要朝任何方向认定的去想,因为我本来是无目的而为的,但反过来你也可以说什么目的都涵盖其中,但你如果朝一个方向去认定,就肯定会是错的~
(104)
青邈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卖自行车的年代……。
也就是说她又回到了服务行业。
走到今天这一步,这是她一直以来万万没有想到的。
当初在做公司的时候,她以为从此之后就会转运了,一切都会逐步的上升。
从来没有想过还会跌入低谷。
这次几乎是又一次回归为零,就像刚离婚时一样。
她又经受了一次事业的惨败……。
看来命运并非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时她才想起,为什么当初舒老师对她那么好。
到了这会她才明白了,那是除了缓冲她离婚的痛苦,还预示着她日后依然有一段坎坷的路要走。
于是老师才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
这就是一个大修炼人的德行:“益人所不知,是为德至。”
真正的仁慈,是暗中帮人,而并不让对方知道和感恩戴德。
因为老师并没有告诉她未来将要面对的坎坷,而只是做了当下对她最有利的事,几乎是有求必应的给她讲法,开导她的心智,那其实也是在帮她奠定着面对未来的勇气。
(105)
老师的妻子,功法里的二掌门,曾经和青邈有一段谈话,令她记忆犹新,现在想起来她猜测,那其中的内容很可能也是老师透露给二掌门的。
二掌门对她说:你先天的站位很高,但后天却有相当的一段距离,你必须通过修炼把这一段距离补上……那时你就会很厉害了……。
在说这番话时,二掌门竟有几分羡慕的语气,这使青邈不禁暗中回味,那话里的含义,是说她会进入一个出神入化、很高的层次。
其实她自己也明白,她的先天素质比较高,而后天素质和条件却很差,她需要弥补这一段差距。这一点也在于奶奶那里得到了证实。
但弥补的过程是艰难的……。
就像她如今不得不为生存而蹉跎蹭蹬,尽管这也是修炼内容之一。
(106)
青邈从来都没有做过体力工作,包括在自行车店工作的时候,也是没累过,因为力气活都让杨帅哥他们男同胞干了。
但现在她却专门选择了体力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得到锻炼,应该说是有着一番设计的。
体力劳动对于活跃周身气血更有好处。
六祖不是踏椎舂米八个月么?那就是榜样,修炼人本该为法忘躯。
体力劳动可以养神,使大脑得到休歇。
她其实已经被脑力工作给克伤了,现在就什么都不想最好,就是干活吃饭练功,过一种最简单的生活。
想的很好,但第一天工作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她被分配去管理饮料那一面墙的6个货架。
她要用1个小时的时间去清洁货架和地面卫生。
然后是整理货架排面、出货、补货。
她要去仓库里用叉车把整箱的饮料提出来,再逐一拆包码放在货架上和促销区,一箱饮料有十来斤的分量,这一过程和搬运工类似。
每天上2个班:8点到12点一个班,然后下午2点到6点是第二个班。
……一天下来,从未做过体力工作的青邈累得浑身骨头节都酸疼的不行。
晚上连饭都不想做了,功也不想练了,只想躺床上。
(107)
身体的疲累使她的内心蓦然闪出一丝酸楚,并渴望一个男人的拥抱……在她感到脆弱的时候,她很需要一个支点,这样她便不需要总是辛苦的一个人支撑。
她很想能有一个人来给她安慰,哪怕只有几分钟。
然而没有。她从来都只能是孤独的舔舐自己的伤口。
窗外是万家灯火遮蔽了繁星满天。
那每一扇窗户似乎都透出一种诱人的温馨。
某些时候她的目光也会在那些灯火中流连……。
这让她联想到一个问题:修炼人的命运为什么大多坎坷遭罪,或者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会失去常人的幸福与欢乐?难道修炼就一定要舍一得一吗?
觉知在梳理中逐渐告诉她,那是因为修炼人本身具有的偏性造成的。
青邈在思考中觉得也确乎如此。
多数修炼人的八字里往往都显示出很鲜明的偏性,伤枭并立、七杀重重、五行偏胜偏衰……。
这样的八字体现在人生里,就会表现出事业不兴,家庭不睦,孤独无靠……。
表现在性格上则是“孤僻”不合群、难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人脉,看问题“偏激”,或者一心着意于修炼,全然忽视人伦,以至丧失正常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人生里也就很难如意,而是处处坎坷磨难。
因为你想的就和人家“正常人”不一样,所以也就难以得到本该具有的物质条件生活。
最重要的是,这种偏性并非是符合大道之理,而是由种种前世今生的业缘造成的。
道是圆融,是圆满无缺。是平衡。
一个完整的太极应该是阴阳平衡、五行俱全、八卦九宫配位、能量均等的,只有均衡才能周流。
逢多必少。如果哪方面的能量多了,势必其他方面就会少,就会造成某方面的能量缺失,而五行的偏胜偏衰就都是“病”。这个道理无论是从命理还是中医就都能看得很明显。“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所以偏激的人生并非合于道。
(108)
从不断的反思之中,青邈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很多“偏性”。
那么她准备一点一滴的去不断修改她的“偏性”。
当前就是要适应这份体力工作,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吃饭问题,也可以用来综合脑力劳动形成的身体惯性。
脑力工作很明显的一个弊端就是“心识上缘”,气血会习惯性的集中在头上,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上实下虚”。
那么如果做体力工作就不一样了,会完全改善这种局面。
只有脑力工作才会得神经官能症、失眠,而体力工作就不会得这种病,他们的饮食睡眠都特别香。
这就叫劳累身体,却休息了大脑。
青邈在不断的参悟中,解决了自己的消极情绪。
她重新又变得积极起来,鼓起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她去冲了个热水澡,疲劳缓解了大半。
她暗暗下决心,要调整自己尽快适应理货员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相适应的修炼方法。
(109)
每一种劳动都是有技巧的。
只要掌握了这种技巧,就会使劳动变成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修炼。
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那就是一种技近乎道的舞蹈,令人拍案叫绝。
所以什么不是道呢?
一切事物推究到极致处就都入了道,如百川汇海。
青邈的脑海里出现了藏族人打阿嘎的画面,他们一边踩着阿嘎土,一边唱着欢乐的歌,身体也跟着节奏协调摆动……这就是一种天然的修炼,身心整体和谐一致,沉浸在一种无人无我的劳动快乐之中。
且劳且修且欢乐!
青邈就是要学习这种东西,打这以后,她就把韵律感、节奏感,心无旁骛的专注和整体协调融入劳动之中,形成顺畅的流水作业……一个星期后她就适应了这份体力工作。
打扫卫生的时候,她就用“扫心地”之法,既扫除了尘垢同时也清理了心垢。
在没有顾客的空闲时间,因为她必须站立服务,所以她就借此机会练站桩,因为只是一个微屈膝,和松腰的动作,别人也看不出她有什么异样。
在进到营业厅前,她先给自己一个提调:进入无心应物的状态。
这样她便能在一整天的工作中贯穿“半梦半醒之法”,做事行云流水,效率高还大大减轻了疲劳。
但她明白,要想保持好这个状态,那么就不能“破气”,也就是说要处于没有突出的人事干扰之下。
比如周围的人要是有对立情绪,那么她的“功”就不好练下去了。
于是她便谨慎维护与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周围的人际关系场始终保持着一团和气。
即便有了某些矛盾现象也会尽快低调解决。
她采取的办法,就是多谦让,多埋头干活,闭口不涉及任何是非,怎么安排就怎么做,不好处理的地方就用智慧方便善巧的办法圆融下来。
一晃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因为工作忙,青邈和马跃减少了联系,她只是告诉他,她去超市工作了。
(110)
听说这一消息,马跃心里很不是滋味。
因为在他的感觉里,让这样一个才女、他心目中的女神去做超市理货员的工作……于心难忍。
同时也忽然意识到,自己一个大老爷们一直在向一个弱女子做精神上的索取,向她讨教各种修炼问题,有时还会向她诉说心情上的失意,却全然忽略了为对方着想,太不应该了!
他只是听她说孩子在她这里……就没再去考虑她的处境。
可邈姐也是个北漂啊,上一个组失败了,那么她的经济就显而易见的成了问题。
自责之余,他都想把自己的劳务费给她寄去一部分了……但想想她一定不会收,况且也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他准备另想办法来帮助她。
我想,可能记不住是因为没有体验,所以就产生不了联想或者内在联系,也留不下印象……
Fisher898:
尤其法理穿插在故事里,读来更有深度,也更容易共鸣与细品,没有法理只有故事成了白开水,只有法理没有故事成了经卷……
---------------------------------------------------
这个话还是有意思的,我也类似于这么看。故事好比是肉,理法是骨,相互承载,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