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邈修道记

  曾经很多的失去,让我明白了:只有看淡那个得失,才会有更好的收获,这个收获往往是不经意而得……。----------------------
  @灵山大佛1982 2016-04-11 11:21:00
  楼主,再次感谢你的杰作,真是引人入胜,又哲理深刻。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个道理也听过,也懂。但是也只停留在知道的层次,没有也无法再做进一步的思考,进而造成我们在做具体事情的时候根本做不到这些,等到事情过后我们又恍然大悟,又后悔万千。所以我们每次就是陷入这样的怪圈里不可自拔。所以我想请教楼主,我们该如何通过具体的心法或手段才能走出这样的怪圈,才能接近楼主说的这种境界?万望赐教!
  -----------------------------
  做不到,1、是因为没有真懂,若是真懂了,就自然会选择那个大道之理。
  一般人说明白,只是浅表意义上的明白,并没有真正的明白。
  道为什么不让你执着那个利益得失?因为得也即失,失也即得,得失是同一的……但这个更大的智慧,人们很难在具体事上参悟明白,因为塞翁失马的结局常人是看不到的,所以才会在过程里患得患失。

  因为道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曲尽万物而不遗,如果顺应规律走,则曲则全。大道会给予每件事物最恰当的安排,不是说“道,无所不能”么?所以你把这个人心松开,自己不去主宰了,而是去让那个道来主宰,不是更高明么?道太高了,也太大了,以人的智慧永远无法弄懂一件事的前因后果。人们因为想不明白“失去为什么就是获得了”,明明是失去就是失去了嘛,所以就缠缚其中,如小狗追自己的尾巴,绕着圈子出不来。

  其实你不必在每件事都了然它的具体原因和结果,但其中的规律性道理是要悟透的。比如青邈的那句话“只有看淡那个得失,才会有更好的收获,这个收获往往是不经意而得……。”为什么会这样?你就要解答这个问题,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去证它。如果你能解答明白了,道理才算弄懂。你现在就可以练一练,回答一下这个“为什么”。

  2、是在修心上没有功夫,人心业习的思维惯性没有改变。什么叫“转识成智?”如果你的识心没有得到转变,那么在具体事上就会依然故我,也就是还是人的那套。那么这个识心怎么才能转变?要训练自己按照大道之理去思维、去认识问题、去做事。也就是不断的悟道,认识道的规律。

  作为普通人来说要经过长时间的心性修养,才能达到这样的境地。

  (307)
  其实,郭鸿达并不仅仅是因为青邈说了那些话就相信了她,如果这些话换作别人说他还是不会信服的,只有从青邈嘴里说出来才显示出来特别的力量。
  这是因为青邈作为修炼人会自带一种定力十足的场,说出的话具有穿透力,会直接打到别人的心里,这样才会令对方深信不疑。
  郭鸿达按耐住自己内心的起伏,不动声色地继续追问道:你这个话我感到其实是充满哲理的,你知道吗?……我经商多年,生意场上拼杀一路走过来,最后悟到的东西也有这么点意思。那么这个原理是什么呢?
  青邈说:我是这样看的,如果一个人特别在意那个得失的时候,他就会用力过猛。就好像打桌球劲使大了一样,那个球就会偏离既定的轨道而跑偏了。而在具体做事的时候,就等于是干扰了事物应有的规律。就像人们常说的欲速则不达。本来应该做成的事由于这种非正常的干扰,很可能后来就做不成了。所以我觉得还是看淡一点比较好,这样事情的发展会比较正常。而顺其自然的结果可能会更为周全,成功的几率也更高……

  “你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个道理。我也有这种经验积累,但却讲不清楚,而你却能把它说得很简单明了……一个女人真的很厉害。”郭鸿达那个起伏的心又开始动荡了。他忽然产生了一种想法,要是能把这个人纳入麾下那将是一桩非常美妙的事情。如果能在一起工作,时间久了,有可能会双全其美也没一定啊!
  (308)
  但这个想法还要先放一下,因为他要问那个潜意识里很关心的问题。
  他忽然问青邈:谁娶了你是真有福气,请问那个幸福的男人他是谁呀?

  这场宴会的转折点终于来临。
  摊牌的时候来到了。
  青邈想,这个转角可得转得圆一些,不然就会得罪人了。
  她笑着说:真的对不起了郭大哥,道玄他没有告诉你……
  郭鸿达看着她的表情听着她的话语……不禁满脸狐疑:你、你是李道玄的什么人?
  “我是他太太……真不好意思,我们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您。”
  郭鸿达听了果然脸现愠怒尴尬之色。
  (309)
  青邈赶忙诚恳地解释说:当初他没有告诉您其实也是好意,怕您知道我是他的老婆而不好意思跟我谈价格。希望能自然点儿,这样会比较公平。……
  “原来是你们两口子合伙算计我……”郭鸿达知道李道玄离婚后又娶了个老婆,但人还没见过。没想到竟在生意买卖中遭遇……对于李道玄对他的欺瞒不禁恨得牙根痒痒。
  “郭大哥,真的没有。再一个就是您到我这里来也没有问到这些,所以也就没有机会向您说明。”
  郭鸿达听了这话觉得也是这么个理,情绪稍好了些。不过觉得就这一件事把他做了一晚上的美梦都打消了,但似乎又无从发作,因为毕竟李道玄也不是什么歹意。只是粗着嗓音问了句:他今天怎么没来?

  青邈说:您今天晚上请的是我,叫他来做什么?其实本来今天晚上这顿饭应该是由我来请的,答谢您照顾我的生意。……
  “你请什么?应该叫李道玄请才对 ,这小子给他老婆拉生意还蒙唬我,你看回头我不找他算账去……”
  “那就改天让他请您作为赔罪。我们之间跟他就两码事,我已经把您看成是我们店里的VIP客户了,为了答谢您对我店里的支持,这两天我专门为您设计赶制了一条高端的108颗佛珠手链。”
  说着青邈从包里取出一个高档华贵的黑色金丝绒盒子。当她把盒子迎着灯光打开的时候,那珠宝手链满眼的华光璀璨把郭鸿达从眼到心都震慑了……
  明天继续……
  (310)
  虽然郭鸿达对那佛珠手链上的珠宝叫不出名字来,但只是看那光泽和柔润凭直觉就知道是上等的货色,……当时就感动了。
  他的感动并不仅仅是因为青邈送了他价值不菲的珠宝,更主要的是他从佛珠手链的设计和制作上看到了她对人的真心,她知道他拜佛信佛,然后便集七宝之精华为他量身度做,她的灵感制作让他心花怒放。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宝贵?惟有人的真心。只有真心才能真正感动人。
  尤其像郭鸿达这样阅人无数、遍看虚假的人,无论你玩儿什么花样,他都会一眼洞穿。所以能够感动他的唯有你的真心,当他看到你的真心之时,他的心也会瞬时就软下来。
  这份贵重的礼品成为了一个戏剧化的转折点,顿时驱散了郭鸿达内心的乌云并给他带来喜悦。
  这个青邈不但会做生意,而且知情重义,深谙礼尚往来之道。自己没有要她的3万元优惠,看来她都记在心上,然后借宴请之机投桃报李。

  然而这却并非仅仅是一种商业性行为,如果是那样一种,青邈完全可以拿一个等价的成品来送给他,既省事又简单,而不是亲自设计赶制。正是在这设计和赶制中,郭鸿达看到了其中的人情味,那是真正让人感动的东西,这其中的种种用心已经远远超出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和商场上的利益计较。
  (311)
  珠宝有价,情义无价。商场上能不能利益和情义兼得?这其实是一个很难企及的高度。利益之争,让骨肉至亲都变得反目……
  但有人就做到了,比如眼前这个青邈。
  一切都做得相当到位,而她的阅历看起来却是一个经营新手,这只能归结为她素质高了!除此之外,郭鸿达再也找不到什么其他理由。

  但这些对于青邈来说,却是修道的结果。
  修道修到一定高度,处理事物便自然会是圆融完美的。正像老子所说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因为能够放下了私我,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整体的层面上来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而且能够首尾相顾,具有前瞻性、自洽性和合理性。……虽然在生活中的表面上看,不见得每件事都做得完美,因为事情往往伴随着很多阻碍和限制,事物大多会遵循一个“事缓则圆”的规律,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完善。但从整体上来看,却是智慧圆融而近道的。
  明天来……
  @一心110900 2016-04-08 12:40:00
  铁粉报到!
  本贴是继特事工地之后,又一荡人心魄的精品贴!
  人人道同,强盗土匪也属道用.所以,本贴的摄受力是强大的.......
  非常希望能通过明月老师的笔触,完整地窥探道的真实!正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望明月老师无须多虑,把您之所悟,现诸笔端,则我等幸甚之至!

  -----------------------------
  大道之理有其悖反或者说大悖常理的一面,就像正负数一样,现在小说里所讲的还都在世人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如果讲得更多,那么就涉及悖反之理了,那恐怕就会引起哗然、争议、困惑和无法理解。所以讲到什么程度是要看读者能接受的程度,同时我也没有必要找麻烦。

  举个例子:天灾人祸,按照常理,人们只是看到悲惨的一面而全然同情死难者。但有个黑色幽默段子里的死神却说:我把这些人凑一起我容易么。。。
  这就是背反之理。人们经常挂在最边上的话就是“天道至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不虚”……可一旦面对灾难降临之时,这些话就会全被推翻了,没有任何一个人再敢于承认——天道是公平的,因果是不虚的。
  (312)
  接下来形势又重新变得顺畅起来,郭鸿达喜笑颜开地向青邈表示了感谢。
  青邈这边如果换做别人,紧跟着很可能就会借机附加一番生意人的套话,比如会说“以后还请郭总多多关照生意……”之类。
  但青邈却什么都没说。在她看来,那些话都是画蛇添足。对于郭鸿达这种人,说那些话显得档次太低了,你只要把你的好意表达出来就好,至于今后怎样,那是他的事情了。而且青邈确信,以后他还会来,甚至带其他人过来。
  郭鸿达同样也没有表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是心照不宣。这是有层次人之间的默契。
  临别前郭鸿达只是对青邈说:说句心里话,如果你不是李道玄的太太,我可能会邀请你到我那边管理公司,……祝你发展顺利!以后有什么事你让李道玄跟我说就行了。
  青邈诚恳地表示了谢意,并落落大方地微笑着说:郭大哥,欢迎你一有机会就到我那里坐坐,喝喝茶聊聊天。不关李道玄什么事,咱们来往咱们的。
  郭鸿达也笑着说“好!”因为青邈的话消除了他内心里的一丝拘谨。想想也是自己多虑了。
  (313)
  青邈回到家,已经是晚上9点了。
  见客厅里李道玄正在烧水泡茶……

  李道玄抬眼看她走进来,说了句:还好,回来的不算太晚,我打算再等半小时你不回来,就打电话跟老郭要人了。
  青邈听了心里很温暖,虽然北方春天的夜晚外面依旧是寒风料峭,但有人挂念着,便散尽了所有的寒意。
  李道玄接着问了句:这顿饭吃的怎么样?老郭请你吃啥了?
  青邈在挂着大衣,她故意卖了个关子,拉着长腔说:还怎么样呢,就因为你差一点儿变成了鸿门宴……
  “因为我?什么意思啊?……”李道玄拎起开水壶在茶海上冲洗茶杯,听到这话停顿了一下手反问她。
  青邈坐到了他旁边接手泡茶。

  “都怨你,干嘛不跟人家说实话?弄得我和他都尴尬……”接下来青邈把赴宴的前前后后给李道玄讲了一遍。
  李道玄听罢,夸了句:处理的不错,把我的面子也圆了,看来你送的佛珠手链作用很好。
  接着又深深看了青邈一眼: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有心机了?连老郭都不敢小瞧你了。
  青邈把泡好的普洱茶端给他,自己也端起茶杯嗅了嗅茶的香气……稍微想了想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心机,就是顺其自然,到了某个关节点意识中就会提醒你该怎么做,然后就那么做了。
  “嗯,自动化了是吧?”
  然后青邈又接着说:在我的认识里,心机是个小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机的出发点就有问题,核心就是为了自我的私利,然后最大化地去算计别人,这里面完全忽略了客观规律和全局的视点……那么你既然忽略了别人的利益和感受,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加大了!在经商里我有个体会,那就是——平衡。这个平衡不一定是表面看起来的平衡,也不是金钱价值上机械的对等。而是整体衡量上的平衡……
  (314)
  “你真是当编辑的出身,说话总是喜欢咬文嚼字,太绕口令了……”李道玄讽刺了她一下。
  青邈白了他一眼:“道”这玩意太抽象了,说不了大白话。
  “胡说!人家六祖一个大字不识,不也照样给人讲法?……你就说你说不来就完了”
  “哎呀,你……”青邈被堵得气急败坏地在他肩上推了一把。
  李道玄说:能说明白你继续说啊,不要说不赢就动手。就说这个平衡吧,我想做生意的人都会把双赢、利益的平衡挂在嘴边上,可能心里也想这么做,可一但牵涉到具体利益,问题就来了;平衡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内心里的标准都不一样,这就有了偏差,公说公理,婆说婆理,都觉得自己的标准最客观、最公正,可到头来你会发现还是全都站在自私自利的观点上。

  青邈觉得老公提出来的这个观点很有道理,确实反映了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她思索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就要看格物的功夫了,格物的功夫越深,那个平衡点就找得越准。
  “不要听理论,你就跟我说实际操作,就比如这次你和郭鸿达的生意,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平衡点的?”
  晚点再更~
  (314)
  青邈说:我是通过这么几个判断来找到平衡点的。这其中伴随着层层的格物,也就是说要透过表象,表象里有真有假,去看到真相。只有看到真相,我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并找到恰当的方式对待。如果没有准确的格物,那么跟着下来的一系列判断都可能是错的。而我的思维状态你也知道,就是先天灵觉加后天常识吧。那种对人心灵的感知帮了我大忙。这也是练功人的优势。我想你在日常中也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个东西……
  “嗯,肯定有。”李道玄接道。

  青邈继续说:我的第一个判断,他是真心想在我这里买东西的人。依据嘛,当然是因为——人是你介绍过来的,而且你跟我讲了他的背景。根据这些背景让我知道他不差钱,礼品他也是一定要买的,而且在哪花钱都是花,在我这里花也是打算给你一个面子。
  第二个判断是他在和我聊天还有看样品的过程里产生的。他在和我看似自然松散的聊天中,有意无意的了解到了很多珠宝的常识和制作流程,这在当时我就有个信号;他在了解、摸底。应该是多年经商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而且简单的寥寥数语就让我感觉到这人在世俗中是个高人,他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就在他看展柜里样品时,我看到了他目光中的贪婪……我知道他动心了,他喜欢我这些珠宝。他的眼神已经肯定了这些珠宝本身的价值。因为信息已经打过来了,而余下的不动声色其实就是在掩饰内心的喜欢,为的是拿到一个实在的价格。

  第三个判断是在我说了价格他的反应出现之后。当时他并没有直接说什么,但意识中的信息已经打过来了,那就是他怀疑我的价格里有水分。当时我头脑里迅速反应出来的对策就是以不卖来证实我做生意诚实的清白。当时我也确实是做好了有可能放弃这单生意的思想准备,虽然在灵觉中我又隐约的感知到最后可能会做成。

  在婉拒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找到这个平衡点了,那就是我这个东西堪称是精品,而且是尚没有走进市场的精品,我对我的设计和许碧薇公司的精湛工艺有足够的信心。所以不可能还没进入市场,就开始自挫锐气打折出售,这不符合精品营销的原则,该坚持的就一定要坚持,哪怕坚持的结果会有暂时的损失。
  另一点,我知道隔行如隔山,郭鸿达对于珠宝行业并不熟悉,他是凭着商业经验引发的价格怀疑,实际也是一种试探,而且这其中还包含对庸俗的商业欺瞒那种骨子里的厌恶。第三点,他本来的愿望是想要达成这笔生意的,你的人情和我的精品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购买的可能性……那么好了,我只需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消除他的疑惑让他顺心就可以了,虽然看起来这也是一步险棋。因为其中若要有半点虚以委蛇让他心里不满意了,那么也很可能掉头而去。象他这种人如果买东西那么就要买得顺畅、舒服,决不允许被宰和欺骗。

  最后他终于买了,而且送了我一个人情,就是没有接受那个三万额度的优惠。虽然这是产品的实力和可能涨价的趋势被他也估算到了的结果,但毕竟从表面的意义上说确实是个人情,所以你才看到我那两天的时间里精心的为他赶制佛珠手链,他的这款无论是价值还是款式设计都是档次很高的,这样送给他,便基本实现了价值和情感上的平衡。

  李道玄一边喝茶一边听她理性的分析,等听完了,禁不住由衷的赞叹了一句:青邈,你不当侦探屈才了!
  (315)
  青邈听了噗嗤一声笑,差点没把茶水喷出来:那是,我应该有FBI的潜质。
  李道玄马上又提出异议:不过啊,我表示怀疑,你这都是事后的总结报告,当时哪里会有时间想这么多?
  青邈说:人的大脑有100多亿脑细胞,每个细胞有几百个神经,并行运算比现在最快的计算机运行速度还快20个数量级……可以说信息处理速度超过闪电,处理结果几乎瞬间就完成了,这也是让我感到非常奇妙的地方。经常会感到惊讶,怎么我刚提出个问题就立即有答案了?我现在给你讲的,已经转化为清晰的语言,而在当时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那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是不是真的卖了高价宰了郭鸿达?”
  青邈坦率的承认:我确实是卖了高价,但我不承认宰他。因为物以稀为贵,这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这批原创珠宝产量低质量好,有收藏价值,而且很可能断货,那么它的价值就只能是一路居高不下。就比如你从旧货摊上收到一个古董,收的时候很便宜,而拿到拍卖行却拍出了天价,但这却是符合收藏规律的……我对自己的产品只不过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估价。正常的市场调节价不能说是宰人,这是符合商品价格行情的。
  在青邈看来,真正的商道,本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一切都是真实度量的结果。只不过是你比别人看得更全,谈判的理由就越充分,胜算几率就会更高。

  李道玄想了想:嗯,也是,而且你又把人情还回去了……好啦,特工老婆,不早了,赶紧打坐睡觉。
  “嗯嗯,好……”青邈忽然想起什么和李道玄说:我觉得咱俩住的那个房间太大,现在这个季节还是有点冷,你又不喜欢打空调,要么搬到北面那个小房间里去吧,会暖和些。
  李道玄却联想到了其他,蓦然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北面的卧室据说是有利于夫妻感情的……莫非你是想?
  青邈腾的脸就红了:呸,谁想?!不要乱联系……
  然后闪身到他的背后推着他:赶紧练你的功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