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自古说“无商不奸”。
这句话的意思好像是在说:只要一入了经商这个行当,就跟无数的欺瞒、奸诈狡猾勾连在了一起。反过来说,按照世俗的看法,你如果“不奸”就很可能是赚不到钱。
现在要想卖出一件东西,第一个功课需要学会的就是“要谎”。
什么是“要谎”呢?就是120元进的,你要要价180,顾客要是会杀价就杀到150,这样你赚的是正常的差价。如果顾客不会砍价,他可能只杀到170,那么多出来的20块钱你就多赚了。
也就是说这个经商,刚进门你就得撒谎。
这是青邈很不适应的,因为她不善于撒谎,或者是撒了谎心里就不淡定,会被人看出来的那种。
她面临着选择上的难题:A,如果你直接说了自己的成本,那么无疑对方就知道了你赚多少钱,会觉得你多赚了对方的钱,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你多赚一分钱她都会觉得是多的。而且这属于商业机密,没有任何一个卖家会把自己的实底透露给顾客,除非这件东西真的是不赚什么钱,才会把底价告诉人。
B,多说成本,洗清自己,这样对方就会感到其实你也没赚什么钱,但是很明显这就是在撒谎了。
其实双方关注的焦点是挣多挣少的问题。也就是说沈素艳觉得可能是青邈多挣了她们的钱,以至于在两个人在拍照合影的时候都显得貌合神离。
而青邈定了这个价自己也叫不准是多还是少。因为她没有衡量和可比性。这个项目毕竟是她独创的,当然为此她也请教过老祁,老祁说按照我们行业的常规应该是不多,更何况你那边还跟了一些人,你得给他们开支。
尽管是有了老祁的话,自己这边也确实还有好几个人跟着工作,但刨除去这些,青邈还是有利润的,这就是她心虚的地方,觉得毕竟还是赚人钱了,尽管是付出了很多劳动和代价,但却依然心里不安。而另一方面她隐约又觉得自己的想法也有问题,但究竟是什么问题自己又说不清……困惑之下她找个时间拨通了老师的电话请教。没想到老师却把她“骂”了一顿:
这都是什么年代了,你的思想还这么原始……这都是些什么想法?做生意哪有不赚钱的,不赚钱那是慈善机构。你说那个功法,她不赚钱吗?学员不是也要交学费学功吗?不然她的活动经费从哪里来?
利润是你劳动付出所得,你的思想创意、写作策划、组织协调……包括其中的风险都是要你承担的,所以你拿其中的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
至于这其中是否合理,是根据各个方面条件的制约所决定的,比如市场行情,商品是否稀少短缺、成本核算、这个行业约定俗成的价格、你服务的完善程度和买卖双方的认同情况。现在价格的制订都开放了,完全都是市场调节价,能否订出一个符合规律的圆融价格,这也标志着你修炼的进境层次水平。
向道则生,背道则死,合于道你就兴旺发达,否则你就衰败自绝其路,天道是公平的。
只要你这方面是合理的,那么不管对方是否能够接受,你的心都该是平静的。买卖的达成毕竟是双方的事情。你没听说过有句老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吗?
她既然答应了,那就是承认了物有所值和这件事的价值所在,至于她有私心,想少花点,或者花出去了就心疼,那是她自己的事。你跟着在那乱想什么呢?……
青邈听了老师的训话很快就悟明白了,自己格物的功夫很差,看不清事物应有的规律个道理。大自然本来就是清清朗朗的,事物有它自己的规矩和轨道,只需客观公正,认识到其中的道,并循道而为,那么就人道天道并行不悖了。
事物一旦认识到道的层面,本就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因为一切本该如此,唯有如此,不过是道法自然而已。
那么老师所说的“标志着修炼进境”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认识事物进入到一个整体和立体的层面,看得更全也更深入……也就更接近了把握事物的本真和实相。
呵,原来道在寻常日用间……。
谢谢大家~!本来以为这两天看的人少想偷点懒……但发现各位依然在辛勤的顶贴,感动之下就不好意思不写^O^
(125)
就在青邈忙着做片的这段时间,她所学的舒老师的那个功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事呢?
一位重要骨干老张新娶不久的年轻妻子心脏病昏倒了。
老张和妻子虽然结婚时间不长,但两人却感情甚笃,新娶的妻子小吴比他小了十几岁。因为他是中年丧妻续弦再娶,格外珍惜这段婚姻。这个年轻的娇妻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希望,他已经有过丧妻之痛了,决不能再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老张眼里噙着眼泪去求舒老师。因为无疑他是最相信舒老师的,舒老师是有着起死回生大法的大师,他一定会有办法救活自己的妻子,更何况妻子也是学这个功的。
这道考题就摆在舒老师面前,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就得去帮这个忙。
你如果不去,这对于老张就是很残忍的事情,因为他忠心耿耿学你这个功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小吴也一直在学这个功,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见死不救。这是人之常情。否则就会在功内外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学你的功不但病没好还死人了,你这功号称有起死回生大法,关键时候就不灵了等等。
但舒老师心里明白,小吴命该短寿,所以他本不应该去做这种人意夺天的事情。
天道至公,大自然有公平的法则,每个人的生死祸福皆有一定的定数,如果不是有很高的修炼,是无法修改命定劫数的。而已有能力修改命运的大修行者,他们也并不改命,而只是超越而已。而超越本身即为不改之改,形式上依然如是,但内容已经全然不同了。
因为你如果刻意去修改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有私,希望自己不老不病不死永远活在这个地球上,希望自己的亲人也和自己一样……全剩下好的,而没有任何坏的留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每个人各有生命的因果,而生老病死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如轮转的四季,那么你把自然规律放到了什么位置呢?!
死,在常人的眼中来看就一定是个坏事。但如果从广义的生命进化来看就不见得是件坏事。人只是从一己之私来认定事物的好坏,那么就不是天眼所鉴,而是人心用事了。每个人在无事的时候,都会去承认那个天道至公;而有事的时候,便觉得天道不公了。
但这件事他还非去不可,哪怕就是做个样子安慰一下也是要去的。因为道法自然已经把他约定到了这一位置,那么就顺其自然吧。
舒老师领了两个人过去了。
进到房间里就看见小吴静静的在那里躺着,脸上祥和宁静,脸庞微红,就和睡觉是一样的,但已无呼吸迹象。
舒老师知道人其实已经走了。因为他看见小吴的灵体已经飘了出来,但没走远,就在房子墙角的地方徘徊……。
老张眼睛红肿的跪在那里,他在等待奇迹的发生。
舒老师决定试一下,至于是否成功要看天意了。
他让身边的弟子把小吴的灵体追摄过来,然后从百会送进丹田……顷刻间就见小吴有了微弱的呼吸……。
老张激动坏了,因为眼见着小吴要活过来。
但当舒老师让弟子移开封住的顶门进一步观察的时候,就见那个灵体在丹田徘徊了一会又从百会飘了出去,而且已经飘出了房间……。
小吴回返到了全无呼吸的状态,而且身体变冷。
舒老师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造化如此,非人意可违。
老张痛哭失声……当时他是没有理智的,只知道五内俱焚伤心欲绝。
但后来等恢复平静的那一天,他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人心有私,天道至公”,至于其中原委,只有有了宿命通方可知晓。而懂得了道理,再追查那些缘由已经是无意义的事情了。
(126)
与青邈他们合作搞片子,给小傅的工作增添了很多趣味性。
这让他见识到了很多过去从不曾见识的人和事。
对这些气功师他说不上信也说不上不信。
如果说信,过去他对气功从来没什么接触,印象也就无从查考。
如果说不信,那眼前这些气功师却有着众多的学员,都是活生生的人,在证明活生生的事……对此他也有一份好奇,但更多的则是带有几分趣味性的观察。
工作闲暇之余,他点燃一支烟,半信半疑的向青邈求证:你在这个行业时间久了,了解的多,那么你说句实话,这些特异功能和气功能都是真的么?
青邈很坦率的如实回答:肯定是有真有假的。沽名钓誉、滥竽充数的也不少。
小傅问:那你们怎么鉴别呢?
青邈说:主要还是看实际吧,假的就是假的,总会露馅。
接着她就给小傅讲了一件她亲眼所见假特异功能人唬人的事。
那是在一次各路豪杰纷纷出马的特异功能展示会上。
有一个女特异功能人,声称她能表演意念搬运,能现场搬来长白山的老山参。
轮到她表演了……现场黑压压的观众都目不转睛、屏息凝神看着她在台上表演。
就见她站在舞台中间的一个高台子上,手里拿着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口中念念有词……大家眼睛都不错眼珠的盯着她手里的瓶子,等着老山参忽然奇迹般的出现。
十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动静。就见这个女特异功能人又往桌子边站了站,更加大声的加紧念“咒”……大家也更盯紧了瓶子。
忽然就看女特异功能人大叫了一声“来了!”,接着就从台子上跳下来跑进了边幕,台上坐着的嘉宾气功师就看见她从自己裤腰里掏出来一颗老山参迅速的放进了水瓶里,接着马上跳到高台之上向大家晃动瓶子展示……台下一片哗然。
“什么玩意……!”台上坐着的嘉宾气功师顺手就把茶杯飞过去了。
小傅听了哈哈大笑:这也行啊。
其实青邈对于这个时代把修炼这样大张旗鼓的摆在了台面上很是困惑不解。因为她始终认为,修道追求的是无为不争,虚静空灵,返本还源,本应该是少数人潜修默炼的事情,因为从古至今也一直是这样,修炼者走的都是暗线,从不与世俗交集争锋。几千年来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涌现过这样大量的修炼人并由隐变显成为流行事物。
可如今这是怎么了?
这个问题她曾经和舒老师探讨过。舒老师和她说,这样的历史事件说明了,修炼能大规模的走到前台,是对应着地球将要面临的困境。地球也是个太极,随着人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地球的阳气越来越少,那么灾祸就会越来越多,多一个人修炼,就会多留住一份阳和真气,这对大自然的平衡、减灾是极其有益的。
但青邈依然不喜欢这种男女老少像跳广场舞扭大秧歌一样普及的修炼方式。
骨子里她还是喜欢像蟾光以及他百岁师父在深山里和道观里的那种修行,那样才符合道家清虚的味道。
于是她很少去和大家一起听气功课,也不跟大家一起去练功,她觉得什么东西一成为流行事物就变味了。
但很多年后她却因此而后悔,是因为自己有了分别心才错过了那么多难得的学习机会,而时光却一去不返。
小傅对青邈有一种欣赏。他觉得青邈有魄力,她有一种长驱直入的单纯、什么都不怕的坦率气质,敢于和任何人谈判,不管是气功师还是他们厂里的领导……而这种魄力恰恰是他所没有的。所以私下里他对她暗暗有一种钦佩,因为气功师都是占山为王很难搞定的人。
正在接手的这个密宗功法的掌门人看起来就很难斗,真不知青邈是怎么把他拿下的……。
(127)
小傅说的那个密宗功法气功师叫段培元。
他是在拍公园练功素材时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师的。
地点是公园草坪。他和同行们支开三脚架固定好摄像机,拍摄学员们的练功画面……
就见段培元站在草坪中央,穿着淡黄色的真丝练功服,手拿一柄道骨仙风的折扇,就见他折扇一点、一扬、一翻手腕,学员们就进入了自发动功状态,如痴如醉,千姿百态,有的人还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小傅边拍摄边感到神奇:这是心理暗示还是什么发功的作用?他搞不清楚。
但接近这位气功师便觉得此人傲气凌人不易相处,所以不免暗自佩服青邈的能力,竟然可以说服他做片子。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预感到这个片子无论是拍摄还是制作估计对方都要高标准严要求的,难处还在后面,而且可能会有阻碍。
而青邈第一次见到段培元时,是在一场气功师的报告会上,段培元是与会的气功师之一。散会后他正在给一群人讲着什么。此人长得高大、健硕,气质很傲,说话口吻充满了不容分说的霸气。
然后青邈又从别人那里了解到这个人是个奇才,除了有气功的本领,更有别的气功师所没有的文艺天赋。对于中医中药、武术太极、药膳美食、器乐声乐、诗词书画歌舞等多有擅长。
有本事的人通常都会高傲,目中无人也在所难免,他的学员经常被骂甚至被打,一般人更不会放在眼里,少有人能接近他的内心。
那么这样的人,怎么才能说服他做宣传片呢?
任何人都是优缺点并存的,气功师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只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就会十分泄气,好心情都会被焚琴煮鹤。
于是青邈决定自己多去看人好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善性,有自己的理想,会追求美的事物……那么就看人的这一面,并去赞赏和帮助他们发扬光大。老子不是说“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者吾亦善之”么?!一个修道的人应该以道之善来圆融世间之不善,那么就会推动事物向着良性循环发展。
于是青邈在和段培元谈做片的事情时,就从理解他的角度出发,先是称赞了他的功法优势,特别是他擅长的那些文艺特长方面,青邈表达了一个知音者的欣赏和赞扬,因为在这些方面青邈的素养和欣赏水平还是不低的,并帮他分析了做这个宣传片的种种好处。
末了青邈和段培元说:段老师,你的功法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而且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如果不宣传出去,外界根本不知道,应该说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这个宣传片因为有文化艺术内容,拍出来一定很好看。我们可以把它制成光盘,复制成本也很低,走到哪都可以带着,对功法推广非常有好处。而且一部宣传片可以记录功法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所有文化底蕴,它既可以作为功法历史的记录,也是十分难得的宝贵资料……。
段培元听了频频点头,很显然青邈的话打动了他的心,但他并没有马上表态同意,而是说:我考虑考虑再给你回话。
晚上青邈在梦中看到了段培元,看见他笑了并表示同意做片。
果不其然,第二天传来消息说段老师同意合作拍摄宣传片,并对所提费用没有异议,只是希望能把片子做好。
青邈的说服成功了。她想起了鬼谷子的那句话: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只有真正体查到别人的心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能顺利的达成双方有益的合作。
而舒老师则告诉过她:修到一定层次,你便可以做天下人的知音。而真正的做好一件事,那是要八面来风的,应该对方方面面都有益。
道,就是这般圆融。
按照约定,青邈带着摄制组坐火车赶往段培元所在的海滨城市进行拍摄。
然而这却是一次如大海般神秘莫测、充满波峰浪谷的不平常旅行……。
(128)
青邈和小傅带着摄制组一行人等到了段培元所在的海滨城市已经是傍晚了。
坐了好几个小时的火车又带着很多设备长途跋涉,等到了招待所大家都已经感到很疲乏了。
青邈满以为段培元会招待大家吃晚饭,然后明天再正式开工。
但没想到见了段培元,他却告诉他们今晚就要拍,而且口气有命令的意味。
青邈委婉的和他商量:段老师,摄制组走了一天也很累了,看看是不是晚上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拍效果可能会更好。
段培元口气很强硬的说:不行,今晚就得拍。他们是干什么的,既然吃这碗饭就不能怕辛苦。……
青邈终于领教了段培元的霸气。他一向是居高临下的,此刻也不例外。
无奈,青邈只好和小傅商量:你看怎么办,段老师态度很坚决……。
小傅明白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既然是答应给人家做活,那么雇主就有权利做决定,于是和青邈说:……那就拍吧,都照着他说的来。
青邈在内心里很感谢小傅能在关键的时候识大体。
段培元给摄制组安排的是晚上在海边拍密法的“仪轨”。
“仪轨”是什么呢?就是密法独有的一种特殊的仪式。
这种仪式可以沟通神灵信息,使之具有法力效应,是段培元功法的一大特点。
草草的吃过了晚饭,大家就向着海边聚集。
这天天气很不好,没有月亮,阴云密布风还很大。
海滩上风急浪高,就见黑暗中一排排潮水激涌着拍向沙滩边的礁石,发出骇人的巨响……青邈心想,这本不是一个什么拍摄的好天气,为什么段老师要这样执拗呢?隐约她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在心头升起,但她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段培元派人在海滩上燃起一堆堆篝火……篝火在大风中摇摆不定,更增添了诡异的气氛。
就见段培元领着学员开始施行仪轨作法。
具有神秘色彩的梵乐声响起……
只见段培元敲着手鼓,旁边学员配合着铃杵引磬……有人跳起了舞蹈。
风浪的嘶鸣轰响,篝火的摇曳不定,衬托着幻影般的人影攒动,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心悸不安的画面。
青邈感觉开机就不是一个好兆头,但她拧不过段培元,因为段培元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在他的领地他就像个皇帝,又像个任性的小孩,脾气大得很,一不顺心就会扇人耳光,几乎没有人敢违背他,这是他的性格,这种自负的性格既给他带来修炼上的自信(因为修法是需要自信的),同时也给他带来刚愎自用的负面效应。而且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更改,因为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人若真的能够修改了自己的秉性,那么也就不是人了,而是栖身于“非人”的领域,那么也就有希望达成“我命由我不由天”……。
然而易经的道理告诉青邈:过刚则折。这种性格会吃亏,但至于会吃什么亏,青邈并不知道,她只知道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似乎在预兆着什么事即将出现……。
(129)
第二天上午是拍段培元练功。
因为每部片子都是要拍掌门人练功的。
拍摄地点是在靠山的一片翠茵之中。
段培元依旧是穿着鹅黄色的真丝练功服,他在做着密法的手印动作……。
从他深沉的气质和飘逸的动作就能够看出来这是个有功夫的人。
青邈在想,段培元确实是有才的,这样的人在气功师里也并不多,他的高傲多半是因为别人的思想无法领会到他那种高度上去,而且做不出来他所需要的效果,于是便经常看别人不顺眼,从而产生了一种煞气,动辄发怒损人。
而青邈带领的团队并没有让他说出什么来,因为青邈和小傅在制片上还是有水准的,这种水准也得到了段培元的认可。
下午则是拍他的书画和药膳等文化一类的场景,展示出他的多才多艺。
晚上他便高兴了,招待大家吃饭也颇有规模,酒和菜都是他的发明研究,既养生口味又好,色香味形样样俱佳,令青邈他们都很佩服。席间他也是谈笑风生,显现出他孩子气的一面和博学多闻。
青邈此时觉得,这才是段培元这个人美好的一面,他的身上充满了理想的色彩且似有可无限挖掘的奥妙。无论在修炼上和文化追求上品味都很高,她觉得她能理解他,对他的才华也很钦佩,但却不想走近这个人,因为和这种人在一起你就像和老虎相处,你不知道老虎什么时候会勃然变色……。
于是青邈努力在其中协调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希望把片子顺利的拍完好领着摄制组安全的返回。
而万没想到,她那天晚上隐约预感到的不祥事件竟然在第三天就发生了……。
(130)
第三天按照约定是在剧场里拍摄舞蹈场面。
摄制组以及演出舞蹈的学员们都已各就各位。
带有密法色彩的功舞是这个功法的一大特色,所以段培元对这一天的拍摄格外重视。
他早早就来到了剧场,在舞台上下检查布景灯光。
他的眼光是严格而挑剔的,他希望呈现在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拍好,因为这也是他多年的心血集中展现的时刻。
青邈坐在台下观众席的前排看学员们走台……。
小傅他们在调整机器。
对于这个剧场大家都很陌生,无论是学员们还是段培元。因为剧场是一个骨干学员帮着找的,大家都是第一次来这里,所以对于环境就都是不熟悉的。
舞台上粉红色的背景灯已经点亮,学员们在做拍摄前的彩排。
不知为什么,青邈看着台上这一切却感到了无生气,有一种萧索和孤寂的氛围,全然没有了以前看到学员们跳舞时的那种灵动生机。
青邈经常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场有灵异的直觉,根据这种敏锐的感觉她会辨别出尚未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事件的吉凶祸福。
其实这种东西在易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外应”,也就是一种预兆。因为每一种事物都是天人相应全息的,事件的状态会直接反应在当下的外环境中,在中庸里孔子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至诚是什么?就是一个人的灵命本性,只要虚灵不昧,就可以了了常知。
冥冥之中,预兆中未知的一切正在发生着……。
段培元在舞台后面查看着顶棚上的灯光,他抬头边走边看,一点也没有留意脚下……忽然感到脚下瞬间一脚踏空,随之整个人跌落了下去……。
原来是维修舞台下面时一块通往地下的入口台板始终没有封上,此刻便张开了无情的大口吞没了段培元……。
前台依旧是梵乐声声,舞姿婆娑……。
人生的命运何其神秘。
过了一会,就见功法的秘书长小高急匆匆来找青邈,她神色严峻地对青邈说:段老师出事了!
青邈十分惊讶地看着她。
小高接着说:舞台上有一块台板没封上,段老师方才掉了下去……。
青邈赶紧问:现在怎么样?
小高说:不知道,他现在不能动,我们把他抬到了边幕那里躺着,看样子他很疼,不让我们动他,说要自己调理一下,并让我通知你们一切正常进行,不要管他。
果真是出事了!
青邈的心情十分沉重,因为她不知道段培元现在的真实情况,因为很可能是内脏摔出了问题。
她只能是按照段培元的要求通知小傅一切照常继续。
她自己则来到舞台边幕,就见一群学员围着,段培元躺在候场的长椅上,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布满了额头……。
青邈明白,此刻他一定很疼很疼,但谁也无法帮他,只寄希望于他能用自己的功力化解这无妄之灾。
大约过了40分钟,段培元低声告诉周围的人扶他起来送他去医院。
大家小心翼翼的把他搀扶起来,他一手捂着自己的腹部,坚强的在学员的搀扶下缓慢的走出了剧场。
青邈目送着他的背影,不禁在内心里竖然起敬:真是条硬汉!
从头到尾一声不吭,换了他人,早就倒下不行了,更别说自己站起来走出去。
第二天有人告诉她:段老师的脾被摔破裂了,是他自己用功力止住了内出血,但到了医院医生说已经无法缝合,因此做了大手术脾已被摘除。
青邈的心里十分难受,为什么恰好在和自己合作拍片的时候出事,而且是这么大的事故……。
(131)
青邈忽然很想看看段培元的八字,因为那里面会有他的性格信息同时也会包含这次事件的迹象。
于是她向小高要来了段培元的生日时辰。
果然她看到了反推猜测到的信息:段培元木盛克土,木盛的人有谋略理想高远,但也肝火旺易怒暴躁,五行上已经有了这种标志,且在流年里与原命局构成寅巳申三刑。也就是原命局已有三刑之二,再加上流年正好是三刑。寅巳申三刑被称为无恩之刑,刑,为战击之神,伤残之象。寅巳申三刑,是其中的人元相互混战,谁个遭殃,则要看外部环境。如果八字原局中木多,则土遭殃,脾为土,遂受克无生……。
青邈深深叹息:命运果然是一种真实而客观的存在,若有那个灾祸信息则在劫难逃,这真的是很可怕的。所以连孔子都很重视命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看到了段培元的八字,青邈不安的心情才稍有平静,因为她知道就是没有他们合作这件事,这个灾祸也难免会发生。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详知的因果,因为很多要推溯到上一届的生命和后天继承下来的遗传信息。
虽然知道段培元的性格非常霸道,暴躁的时候像个凶神,没有丝毫的理性,但青邈依然深深的为之惋惜;因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损失了脾脏对于一个资深的气功师来说,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再想获得更高的进境就很艰难了。
人身实际上与宇宙同体,五脏和法界是相对应的,因此不可或缺。
后来青邈和舒老师说了这件事,舒老师说:如果他懂得幻生法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先做出来一个幻的脾脏,然后慢慢就可以养出一个真的来……但恐怕他没有这个法缘了。
是啊,谁能去教给他这个法呢?因为他一向只信自己,而外菜莫入的。
按照段培元的嘱咐,片子还是坚持拍完做完了。
最后一次和他见面是在交片的时候,那时他已经出院了。
青邈看到段培元消瘦了许多,体质明显的弱了下来。
然而什么都不能提,哪怕是安慰的话,那都可能会引起他的不快。所以青邈就表现出平常的样子,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但在她心里有一种微茫的希望,希望他能够通过这件事有所内省,因为凡所发生灾祸挫折困难的事情其实都和修炼者自身状态密切相关,因为那意味着五行能量有不平衡之处,心性修养亦有问题。
这件事也给了青邈很大的警醒:自己也要注意了,要经常省察自己的心性中是否有那种尖锐的煞气,因为那种偏狭的能量会造成人生的祸患,而只有煞伏才能运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