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ai84 时间:2015-09-20 15:03:00
感觉跟采珠的帖子越来越两极分化了,难道大家都习惯到采珠帖子里去顶贴吗
————————
没事的,花石纲不管看的人多还是人少,我都会认真去写的,好事多磨。
而采珠会有那么多人看,我也真没料到。
不管如何,都得感谢大家。
好不容易等到带御器械换班,两人去找崔五魁,钟耀南急急问到:“崔大哥,怎么咱们回来后,圣上到现在还不予以召见?”
崔五魁摇头叹道:“昨日夜里是我当值,圣上便已知晓咱们回来了。但不等我说,官家便丢下一句话,此事全当没有发生过,若是泄露半点风声,咱们四人人头不保,我自然不敢再提半句。”
钟耀南又问:“林大哥知道么?”
“他前脚刚走,你们后脚就到了。林冲本以为这趟差事办得漂亮,多少能有封赏,岂止这般结果,此时正也苦恼得紧呢。”
连微却笑道:“伴君如伴虎,能平安度日,便是最大的封赏。此番无祸,已属万幸。”崔五魁道:“也对,好歹咱们一路快活,最后又没辜负圣恩,怎么说都不虚此行。”
二人回到延福宫,钟耀南道:“你说赵官家到底是怎么想的?”连微颇为神秘地道:“八成他真醒了,原先还只是疑心猜测,现在是千真万确。好比一个人活了两辈子,两辈子的遭遇,两种不同的人生,两个不一样的人,如今住到同一个身子里了,换成谁也没法短时间适应,何况还是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前一世被人杀,后一世却成了杀自己的凶手的后代,搞不好,人会疯的……”
钟耀南想了想,叹道:“真是造化弄人。”
连微道:“这可不是造化弄人,这是人弄人,李煜死不瞑目,所以才会投胎到赵家,他投胎之前,就是冲着报仇来的呀。否则天下生灵千千万,凡有九窍八孔者皆可投胎,做只鸟儿也逍遥自在啊,怎么就能这么巧,到赵家呢?”
钟耀南皱眉道:“一半是李煜,那必定要毁了大宋,一半是赵佶,又得维治大宋,别搞不好,到最后国不成国,却又一时灭也灭不掉,好端端的天下,被人抢走一半,如同南北朝般,只剩个南宋。”
连微道:“哥哥所言极是,我亦有此推断,大宋国运至此必定衰落,即便树大根深,一时难覆,终究也无法继续一统天下。尽管北方辽朝日趋衰微,但另外女真、蒙古,亦虎视眈眈,尤其女真完颜部,近年崛起异常迅速,故而南宋几成定局。”
钟耀南抬头看了看远方,许久后道:“乱世将至,只盼我能在乱世之前救出姐姐,血刃仇人,然后便找个真正的安宁之所、世外桃源,避开纷争吧。”
连微道:“救姐姐、刃仇人,这是自然,但世外桃源恐怕难寻,即使寻得,要想真正独善其身,也几无可能。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乱世之中,没一个人能够逃得了。唯有提前准备,方可度过危难。”
“如何才叫提前准备?这种事也能提前准备得了?”钟耀南不解地问到。“现在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准备,但只要心里知道,自然会相机行事,优势便会一步步逐渐积累,而不识大势之人,始终蒙在鼓里,最后便会很危险。你、我属于前一种人,林冲林大哥属于后一种人,崔大哥介于中间,林大哥咱们是没法帮的,因为完全是两种人,但崔大哥,如果哥哥你愿意,倒是可以拉上他。”
“那秦伟呢?”
“秦伟就像个孩子,只有跟着我们才能活命,况且天生异能,自然也得带上。”
钟耀南点点头,道:“如今只盼能早日了结万石图录一事,然后咱们再商量下一步。你在天台山时曾说,找本书也并非什么难事,那可有把握能寻到此书呢?”
连微道:“占卜寻物,只是咱们山海天门玄学最基础之运用,确实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延福宫里,书籍众多,也即干扰甚多,而且万一此书并非在延福宫,而在皇宫别处,那么难度就更大。我需要相当时间,逐渐排除,方可最终确定范围,然后咱们再想法子去勘验。”
“嗯,时间咱们还是有的,总比我一个人大海捞针,要好上百倍。”
两人就这么姑且商定下来,安心过了月余,这天忽有消息传来,林冲由金枪班教头,被直接提为殿前司都头,让钟耀南、连微颇感震惊。
钟耀南拉住那侍卫问:“你没听错?直接提为殿前司都头了?”
那侍卫道:“错不了,这都是前天的事儿了,诸班直早就传遍了,都说林冲怎么运气如此之好,初进宫就直接当上了金枪左右二班的教头,现在不过才一年多的功夫,竟然提为了殿司都头,直上青云啊!”
“也没说是因何功绩提的?”钟耀南接着问。
侍卫道:“这哪是我们能知道的事儿啊?恐怕韩都虞候都不是很清楚。”接着捂住嘴,小声道:“听他们说是官家的意思,直接下的圣旨呢!”
连微想了想,问:“其他还有人变动吗?”
“金枪左班的押班徐宁,顶替林冲的位子,由押班升为了教头。再其他就没有了。”
两人听后,不再做声,道声谢便朝里走去。
来到桃园,钟耀南道:“你说这怎么回事?”
连微淡淡一笑,道:“既然是圣上下的旨,那自然与咱们出的这趟差事有关,赵官家心肠还是好的,非但没有派人杀咱们灭口,而是封赏,难得啊。”
钟耀南翘起嘴,道:“这有什么可灭口的?反正他为李煜转世的流言,宫里早就屡禁不止,只要在宫里待过一阵子的人,基本都知道。杀不杀我们又有什么区别?还不如像这样论功行赏,培植些自己的心腹直系。否则他在这皇宫里恐怕免不了一直是孤家寡人。”
这几句话说得颇有埋怨恨恨之意,连微听得明白,他这位哥哥,心中倒也是有那么点功名念头的。此时听到林冲因为此次差事,连跳几级,由押班之上的教头变为都头,而自己从进宫就只是寻常侍卫,到现在侍卫不是侍卫,道童不是道童,简直跟太监在地位上没太大区别,因此言语中不免遣贬赵佶。但这也只敢与连微在私下并无六耳时,如此这般发发牢骚,再有第三人在场,无论如何是断然不敢的。
连微道:“哥哥不必在乎,咱们只消了结万石图录,就尽可远走高飞,徐图后计。如果捞个一官半职,非但没什么用场,反而是个累赘。”
钟耀南点点头,道:“刚才只不过发发牢骚罢了,其实道理我也明白,只因身在宫中,一时半会儿走不了,总是低人一等,那滋味可不好受。提个一职半级,哪怕只是当个押班,也总比现在的日子好过嘛。你以为我真稀罕什么官位功名么?只消救了姐姐,我立马离开这囹圄之地。”
正说话间,忽有侍卫来寻钟耀南,说是官家传他前去觐见。钟耀南心中一惊,看了连微一眼,而后忙整整衣冠,跟着走了。
两人来到罗金阁,钟耀南跪拜于地,狐疑满腹,一颗心脏突突跳着,刚从赤城山回来时,自己想着赵佶召见,却死活没动静,此时事情已经隔了月余,自己不想见他时,赵佶却陡然召见,真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平身吧。”
钟耀南站起身,赵佶背着手,不急不慢地道:“宫里的殿前侍卫,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没点本事可进不来,即便茶酒班的侍卫,也是如此。你小小年纪,会些什么?韩望遥是怎么把你召进宫的?”
钟耀南心中隐隐觉得似乎有些不妙,硬着头皮道:“我是与林冲、崔五魁三人共同击杀马贼时,被韩都虞候恰巧碰见的。我其他本事没有,唯有自幼气力大,能够双臂各提一只石狮子,因此召进宫,让我到茶酒班。”
赵佶冷笑几声,道:“气力大?我倒要看看你气力怎么个大法?”然后指着屋里的一张画案,道:“我也不要你提什么石狮子,你把这张画案给我搬到墙角去。”
钟耀南惊愕不已,饶是平日狡黠无比,此刻也想不出解救之法。这张画案乃是木质,尺寸极大,一人尽展双臂都无法摸到两侧,极为厚重,但重量比之石狮子,肯定不及,钟耀南当时之所以能以石狮子蒙骗韩望遥,乃是因为暗使移石神通,而此刻面对实木画案,便一筹莫展了。
赵佶在一旁冷冷地看着,钟耀南嘴里应了一声,然后在衣服上蹭了蹭手心渗出的细汗,咬牙走去。
来到画案前,弯腰紧紧倒搂住案面中央,全身使出吃奶的力气,双足腰部一起拧发,满脸憋成紫红色,嘴里喝了一声,但那张画案似乎生了根般,纹丝不动。
“怎么?今天没吃饭么?平日能够双臂各提一只石狮子的殿前侍卫,今日竟然连张画案都搬不动?”
钟耀南几番做劲,但始终无法挪动,浑身汗出如浆,最后无可奈何,恼羞成怒,却又不敢表现出来,心下一横,暗忖:“阎王要我三更死,谁敢留我到五更。如果赵佶真要杀我,就算移动了画案也仍旧没什么用。要死要活,来个干脆的,大不了老子豁出去,拿住他赵佶做人质,逼他交出《万石图录》,而后杀出宫去。”
这番思量,果然惊人无比,皇帝叫他出丑,他都能恼羞成怒,虽然姑且不敢表现在脸上,及至生出拿住赵佶,逼他交出石书,杀出皇宫的念头,更是胆大没魂。钟耀南其时才十七八岁,便性傲如此,若假以时日,恐怕天底下找不到一个人能令他驯服。换做寻常人,皇帝不要说作弄他一番,哪怕叫他去死,也不敢蹦出半个怒字。
于是单膝跪道:“圣上恕罪,卑职今日不知何故,气力全无,无论如何也移不动这张案子。”赵佶厉声道:“到这时还敢信口雌黄,当真以为朕不敢定你欺君之罪么!?”
此话一出,钟耀南心知事情不妙,别的不好判断,但至少自己具有移石神通,恐怕赵佶笃定已经知晓了,此时如再一味抵赖,毫无用处,忙道:“卑职罪该万死,求圣上宽宥则个!”
赵佶冷笑一声,道:“万死?你哪里该万死了?说来听听。”钟耀南道:“微臣身负移石神通,此等本事在宫中却从未曾敢亮出,因此欺君,罪该万死!”
“有这等本事却深藏不露,到底是何居心?”
“卑职入宫前,常听人说,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入宫之后,又见侍卫们个个如狼似虎,端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我除了能移石,其他只会些皮毛拳脚功夫,年纪又小,自惭形愧,生怕让人知道我会移石,招人处处为难下绊子,因此想等时日久些之后,再来启禀圣上,为官家誓死效力。”
赵佶缓步踱到那张紫檀大画案前,一手负于身后,一手提笔,沾饱墨汁,在纸上画出一簇墨竹来,边画边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竹亦高,风却奈何它不得,何也?”
钟耀南听赵佶口气,似乎有所缓和,但又怕自己一句不慎,再生祸端,因此不敢随便乱答,道:“卑职愚钝,请圣上示下。”
“竹有根,却不似木之刚;竹随风而曲,却不似墙头草弯后永不再直。有根,却能应时而曲;风过之后,又可继续秉直而上,此竹之贵也!”
钟耀南虽然低着头,但一双眼珠子咕噜乱转,拼命想着赵佶说这番话的意义何在:“是了,他现在既是南唐后主李煜,又是大宋官家赵佶,好比一根竹子,作为李煜,那他就向南弯,去削弱大宋,玩掉毁掉大宋的江山,作为赵佶,那他就向北弯,有机会还得处理些政事,不能让整个江山全都葬送掉,而真正的他呢?应该是直的,他自己要做的是既不南也不北,秉直而上,羽化登仙,他要得道!也就是说他要培植一帮自己的人马,单独来做助他修仙这件事?”
接着赵佶又在墨竹旁写下一行小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道:“你说之所以不敢抖出移石神通,是怕太过显山露水、遭人嫉恨,这番话,听起来倒还像是真的。但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硬本事亮出来,又如何在皇宫出头?甘愿在茶酒班待一辈子不成?”
钟耀南的一颗心逐渐放了下来,忙道:“卑职做梦都想像带御器械崔五魁那样,贴身守在圣上身边,着实不甘心只在茶酒班。”
赵佶扔下笔,背手道:“你们四人,都是在宫中资历最浅,最无门无派的,可谓是干净身子,这也是朕为何选你们四人出这趟差事的因由之一。虽然回来后没有召见,但即便朕不说,你们也能猜到,那又何必再说。自此事起,你们便是朕的心腹,林冲最简单,没什么可查的,因此直接升了他去做殿司都头;崔五魁本就在我身边,暂时还想留着他;至于你钟耀南,从见你第一面起,就一直在撒谎,却屡次被朕拆穿,你自己算算,该掉几次脑袋了?”
钟耀南连忙拜道:“卑职有罪,卑职愧对圣上。”
赵佶挥挥手,道:“起来吧,别跪着了。正因为你太过机灵,所以对你才不得不留一手。朱勔保荐你入宫,那么大的问题应该是没有,你这移石神通,他朱勔肯定也是不知道的,否则举荐信里早该写明……”
听到这里,钟耀南寻思:“看来朱勔这狗东西,果然狡猾至极,赵官家都不知道他满肚子坏水。”
@wangzai84 时间:2015-09-27 11:57:00
祝二郎中秋快乐!
————————
多谢wangzai84,也祝本帖所有朋友,心想事成、合家欢乐、中秋节愉快!
正在思量间,赵佶道:“跟朕过来。”说完,背手走向东边一间侧室。钟耀南跟了进来,赵佶从博古架上取出一本小册子,递给钟耀南,道:“看看这个。”
钟耀南接过书,不明所以,缓缓打开,却见扉页上赫然写着“艮岳图谱”四字,心中立马大惊,暗道:“艮岳?莫非就是玉京洞住持黄书才所说的,《万石图录》中记载的第五种极品洞天?”想到这里,双手不禁微微颤抖,于是赶紧朝后翻。接下来依次详细写着从整体结构、山石品种、风虫水木、五行方位,到最后精绘的整体、局部图谱,叠山造园高手只要按着这本小册子来,便可完全造出艮岳!
钟耀南心中忐忑不安,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官家要给他看这个。赵佶道:“你可曾听说过艮岳?”
钟耀南连忙摇头,但随即一想:“莫不是他故意来试探我的?要是直接说完全没听过,又似乎有点不像。最好能装得听不懂最好。”于是跟着又立马点点头。
“你这又是摇头,又是点头,到底是听说过,还是没听说过?”
钟耀南此时灵光一闪,忽然想到:“官家能知道我有移石神通,一定是有人告密,而这趟差事,前后一共只使过两次,一次是柳凤楼跟苗月疏逃避怪鸟,另一次便是在赤城山玉京洞,当时无非是崔五魁、林冲、连微,和黄书才等。苗月疏不可能告密,她跟李蕴不是官家这伙的;崔五魁、连微不可能告密,绝不是这种人;剩下林冲和黄书才,林冲虽然立意进取,对功名颇为用心,但却不似这种小人,而言谈举止中,黄书才对京师情况颇为熟悉,且似乎有意结交赵佶的师父——虚元、会元二位先生,另外只有他跟我提过艮岳之事。是了,是了,八成是他将我有移石神通之事,献殷勤般通告了那两个老道,又或者他本就是赵佶安排在那里,替官家观察我等四人举动的。”
这番思量虽然看来颇为繁冗,但其实在钟耀南的脑海中只是瞬间的功夫,想到此节,不禁吓出一身冷汗,道:“我在赤城山时,有个黄书才道长,曾跟我提过,说是在他们一派的什么典籍中,记载了几种洞天,似乎其中一种,是叫这个艮岳,但他只是那么一说,卑职也记不太清了。”说到这里顿了顿,抬头思索一番,而后故作惊呼道:“对了,先前卑职在朱勔府中做事时,似乎也曾听他说过。”
赵佶本来在听钟耀南前半段关于黄书才的话时,眉宇间流露出稍许嘉惬之意,及至听到朱勔也曾提过,不由皱起眉头,喃喃道:“朱勔也提过么?他倒是挺上心嘛。”
钟耀南心中大喜,其实自己从未曾听朱勔提过艮岳,这么说只是神来之笔,临时起意,既给赵佶以自己毫无保留遮掩的感觉,又摆了朱勔一道,虽然效果可能微乎其微,无法动摇赵佶对其信任,但毕竟这是自己对朱勔第一次可能产生影响的反击。
赵佶道:“黄书才所言非虚,这确实是《万石图录》中所记载的一章,你手上拿的册子,是朕叫人临摹的,单单只是其中关于艮岳的图谱。”
钟耀南暗暗吁了口气,寻思:“幸亏说了实话,黄书才果然是官家的人。”同时感概,眼前的这位皇帝,与坊间流传的昏君庸帝,实在判若两人。虽跟尧舜禹汤等励精图治的楷模圣君搭不上界,但单就智慧而言,绝对精明之至。想骗他,真是难上加难。
赵佶续道:“其实告诉你也无妨,天底下不知多少人想要《万石图录》,因为其中记载了成仙捷径,而这本书,古已有之,坊间多有听闻者。甚至还有人为此硬闯皇宫,脑袋被砍了也在所不惜,但他们就不想一想,朕的东西,有那样好拿么?”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极为狠厉。钟耀南听起来觉得怪怪的,似乎赵佶同时也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对万石图录有任何想法。
“其实数年前,朕便欲建艮岳,奈何登基伊始,向太后和一班旧臣着力阻挠,不得不作罢。现在,是时候该重新谋划此事了。”
钟耀南心道:“你要建艮岳就去建,跟我来说作甚?”
“朱勔的应奉局,搜罗的只是艮岳所需量最大最多的太湖石,兼及部分灵璧石、昆石、英石等,这些石头只是作为形势,以及基础底蕴气场,但却如死水,人置身于内,无法吸收其中灵力;若要将其聚合起来形成的这个气场,调动化为活水,还需要一种特殊的石头,称作万绛石。”
1777楼 | 评论(1)
@asv2000 2015-10-01 22:42:06.0 评论
俺本来很少看小说,无意中看到这个小说,感觉这个小说写得很有档次,算精品, 俺觉得无论如何也希望楼主耐心的静心的写下去! 所以多冒泡顶一下楼主的贴,也希望大家都积极冒泡支持,多给楼主加油,我们共同激励楼主积极的写出更好的故事
————————
非常感谢ASV兄一直的支持,祝您和看帖的所有朋友,国庆假期快乐!
钟耀南道:“万绛石?卑职从未听说过这种石头。”
赵佶笑道:“山海世界,玄奇博广,寻常人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之所以得名万绛,盖因此石会变色,且皆以各式红色为主,如粉、赤、橘、霞、血、大红、暗红、殷红、赭红……变化万千,故名万绛。”
“天下还有此等奇石?当真玄妙。”
“而此石最重要之处,在于其可以充当气引,如同人服药得有药引。没有它,艮岳就算气场再强,也是隐藏在地底的暗泉,有了它,艮岳蕴含的灵力才会喷薄而出,人在其中才能通过习练内丹,将灵力吸入体内,化为真气,当真气强到一定境界,便可冲破泥丸穴,羽化飞升。”
钟耀南故作欣喜道:“那圣上派人将它运来,等艮岳建成后在正确的位置按上,就大功告成了!”
赵佶道:“万绛石世间仅有两块,且均生于虎方国。大的一块高数百米,长数千米,非人力可移;其侧还生有稍小的一块,高四五十,长七八十,阔约六十。此二石被《万石图录》称为补天遗石,尤其大的那枚,巨巍如山,却竟然也是整体的一块石头,且生根与地脉相连为一体,实在是世所仅见。”
钟耀南道:“大的如果没法运来,那小的可以么?”
赵佶盯着钟耀南,目光如电,道:“这便是朕要你的缘由。虎方国远在海外,如要运来,必定需派巨舰,而小万绛单论体量,亦为无双巨石,且需先从虎方国内陆采出,而后运至海岸,最后载以巨舰,万里航运,回我大宋,其中艰巨可想而知。姑且不论路途遥远,单单采石装石,寻常工匠兵兵士便绝无完成之可能。但若无此石,即便耗举国之力将艮岳建成,也徒劳无用,故只有此石先到我大宋,而后艮岳方可开工。”
听及此处,钟耀南不禁后背渗出冷汗,暗忖:“古有苏武牧羊,留居匈奴十九年。今日赵官家派我去虎方,比匈奴远上不知多少,还隔着浩淼大海,恐怕没有二三十年,是绝对回不来的。况且海里有海怪,海上有狂风,一个不小心掉进海里喂鱼去,死都回不来了。惨了,惨了。”心中越想越狂躁,恨不得立马逃出去。
赵佶倒是意气风发,仿佛看到希望般,续道:“此事一直压在朕的心中,已成心病,朱勔搜罗的石头越多,朕反而愈发焦急。可一趟差事派下来,无意中竟然派出个有移石神通的钟耀南来,此乃天意啊!”
钟耀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就此拿住赵佶,逼他交出万石图录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因为心中对于此行,实在是一万个没底,生怕姐姐还没救出,家仇还未报得,自己却先葬身海底。但终究还是未敢莽撞行事,想着回去跟连微商量过后,再决定不迟。
赵佶道:“钟耀南听旨!”
钟耀南回过神,连忙跪道:“卑职接旨。”
“今封你为——艮岳使、带御器械、艮岳军统制,禄秩官阶与延福宫使同。不日将筹建艮岳军,造巨舰,由你率领赴虎方国,采万绛石。及至回宋,修建艮岳一切事宜,均由你艮岳使统领,召叠山能工、造园巧匠,于京师内选址,择吉日开工!”
原先让自己去海外虎方国,替他赵佶采巨石,就已经很是出乎意料,孰料此道圣旨却更是惊人。光是开头一句禄秩官阶与延福宫使同,便能吓死人,何也?
诸位看官需知,“延福宫使”乃是正五品的官位,而赵佶言“禄秩官阶与延福宫使同”,也即艮岳使的俸禄与官阶等,均与延福宫使等同,为正五品。此时的钟耀南不过只是茶酒班一名最低级的从九品侍卫,只比无品好一点,一下子飞升到正五品,简直就好比一个人从全无武功,瞬间成为如石泰一般的高手。
先前众人听闻林冲由金枪班教头升为殿司都头,便已惊呼不已,若知晓钟耀南这番直接升为正五品的大官,那估计下巴都得惊掉。
不过艮岳使虽然官阶甚高,但此前却从未设过,也即赵佶此时专为日后将要建成的艮岳,新设的官位。所以他敢将一个小侍卫,直接提至此位,否则怕是要遭大臣反对的。
不过无论如何,自太祖开宋以来,这算是破天荒的头一例了。
【更正】最后两段修改如下——
不过艮岳使虽然官阶甚高,但此前却从未设过,也即赵佶此时专为日后将要建成的艮岳,新设的官位,且其中风险巨大,不啻于大将领兵出征,另外最后能否回来,恐怕十个人里有九个都觉得是有去无回,做上这个位置,等同让人送死。所以赵佶敢将一个小侍卫,直接提至此位,否则定是要遭大臣反对的。
不过无论如何,自太祖开宋以来,这算是破天荒的头一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