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纲(“道君皇帝”宋徽宗的特殊癖好)

  今天有件事情想与大家商量一下:
  1、原本打算昨天更新花石纲的,不过因为昨天在写一篇非小说的文章,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大略修改完之后,已经今天凌晨5点了。这篇文章我会附在本层的最后及下一层(因篇幅比较长,一层贴不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大家交流一下。这类非小说的文章,我一般都收录在本人的新浪博客里,新浪微博也有同步链接,不过可能大部分看小说的朋友不会太感兴趣。而我之前说的我总情不自禁在平时花费极其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做一些小说之外的研究,那么这类文章就属于其中之一了。
  2、我看天涯部落(二郎神犬马)和百度贴吧(二郎神犬马)里还是有不少朋友的,但因为缺少好帖子,所以大家之间的互动比较少,所以就在考虑,要不要将花石纲的首发地址搬到那边去。当然鬼话这边还是会连载,只是如果搬过去的话,鬼话这里的更新就会比那两个地方滞后一点点。因为虽然不想搞企鹅群、微信群,但总得有个地方让有兴趣的朋友能互相交流吧,所以有这么个想法,但还没有考虑好,想先跟大家商量下,听听大家的意见。
  3、下面附的这篇文章,表面看似乎与小说无关,有人也许会认为我不务正业,净搞些没用的东西。但我想说的是,一个写故事的人,如果没有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立思考、深层次的思考,那么他的故事就会没有灵魂。我不但以前写,现在写,而且以后也会继续写这些非小说的文章,因为它们承载着我想透过小说故事来表达的观点或者见解。但故事里有时我不好直接写出来,只能透过世界观的设定以及情节的走向来隐示,所以很多朋友不一定能接收到我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而在这类文章中我可以直接点明。金庸说他认为故事就是娱乐的,不应该承载道理;但我认为,故事的确应该具有娱乐性,要好看,这是必须的,但能使故事真正得以升华的,正是其隐藏表达的道理,也就是“文以载道”,所以大凡IMDB上评分在8分以上的故事,基本都有创作者很深邃的思想在其中。文章如下:
  《人类未来只有一条路》(第一部分)
  作者:二郎神犬马
  人类花了300万年的时间,才使世界人口在公元1800年首次达到10亿;但随后只花了130年,便在1930年达到20亿;接着仅30年,到1960年就又增加10亿,达到30亿……而1998年到2008年,更是仅花费弹指10年,就完成了10亿增量,使得全球总人口达到70亿。如果再以此速度发展下去,你能想象未来的景象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口增速越来越快,又为什么在古代,地球上的人口总是恒定在一个范围之内波动,永远不会有当今社会关于“人口过剩”的担忧呢?比如在唐朝、宋朝之前的整整一千多年时间里,世界总人口基本是保持在两三亿左右的,并且整个世界是在纯粹自然运转,无人为刻意设计与干涉的状态下,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天然协调与可持续良性循环的。
  这里面有三个大的原因:
  1、古代的各种战争,农民起义也好、国战也好、宗教战争也好,会极大地消灭人口,然后新的王朝或者国度建立,新统治者与民休养生息,人口由低逐渐变高,然后再发生战争,如此循环往复。而当今世界,自从原子弹等变态高科技武器出现后,世界范围内出现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降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因为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间一旦开打,那就不是决出胜负的同时损耗人口的事,而是整个地球还能不能存在,整个地球上的人类最终还能剩下多少的问题。谁也不敢贸然开打。所以我们看到,现今存在的只是局部战争,伤亡有限,战争对于人口的遏制作用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见血的金融战争、货币战争、文化战争等。
  2、古代的粮食产量水平较低,防范自然灾害的水平较低,救援水平较低。而现在随着各种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运输设备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得农作物的产量有了成倍不可想象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人类防范灾害的能力加强,即使某地遭遇自然灾害等,其他地方的食物也足够调拨、能够迅速调配支援。
  3、便于流水线、规模化作业的西方现代医疗技术,使得人们能够接受医疗的机会越来越多。这里必须着重强调一下,我指的仅仅是西方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而传统的中医技术在古代就早已非常完善、高超,并与自然规律相符,足以应对所有疾病(注意是应对,不是包治,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永远不可能出现包治百病、天下无病的情形;而这里的所有疾病,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病毒等,未来如有严重的新型疫情,最终出路一定在中医上),只不过不适合规模化、流水线化的医院模式,更多的是师带徒、手艺人的传统模式,导致古代能够接受正规中医治疗的人数比例不高。而西医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出现,随着它的发展,带来的是规模化、流水线化的医疗作业模式,使得人们接受医疗的机会增多,很多人其实已经被过度医疗了,甚至不治还没事,查不出来还没事,最后其实是被治死的。
  对于以上三点,不可否认,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疾病等都是极为残酷的,没有人希望遭遇到这些,但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符合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的某些方面,恰恰正是非常残酷的,比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都很残酷。那么同样的道理,“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疾病”等,虽然残酷,但却正是自然法则。
  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自然法则全都失效了,如上列举的三个原因,导致了世界人口的极度膨胀。所以我们很矛盾地发现,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美好,如果拿现在与古代比较,我们现今的生活幸福太多,现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条件可能就好于古代的一个皇帝;但另一方面,科技带给人们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终极绝症——无法避免的人口过剩。
  接着,我们先来想一想科技的正面影响——带来的便利。乍一看,很对啊,现在生活很美好,但你深入想一想,生活美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追求幸福,对吧?可当今社会的人类,其幸福指数,果真比古代社会的人们高吗?你不要举例说现在有什么,古代没什么,你得知道古人那时候生活,是不知道我们现在社会有什么的,古人看一场戏获得的满足和愉悦,不会比你现在看一场电影得到的幸福少,说不定他们听一场名角唱的戏,会远比你现在看一场烂片高兴得多;他优哉游哉在阅江楼上喝顿酒、吃江鲜,听一曲琵琶,会比你现今在繁闹拥挤的火锅店里涮羊肉,舒坦不知多少;他点着蜡烛和佳人躺在拔步床上,只会比你现在开着台灯跟老婆躺平板床,更多情趣;他得了病毒性感冒,去找正规的中医郎中,几剂药下去,出一身汗好了,你得了病毒性感冒却吭哧吭哧在挂治细菌的抗生素,挂了一个星期不见好转,还越来越重,你说谁痛苦,最后终于好了,其实还是靠你自身扛过去自愈的。
  苏东坡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是多少现代人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的幸福?还是苏东坡,他享受的“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你又体会过几件?到底谁更幸福呢?
  所以,只要你不是从现在穿越回古代的,如果你身处古代的环境,幸福指数不会比现在少;同样的,如果未来因为某种原因,社会回归到了古代的水平,大胆设想一下,比如就是《行尸走肉》中的情况吧,只要是大灾变发生之后出生的人类,他们即使身处那样的环境,也未必真就不开心,因为他从出生时起,世界就是那样啊,不开心的只不过是那些经历了大灾变,由现代条件变为古代条件的人们罢了。
  而且我敢保证,就算从现在穿越回古代,就算有了比较,你也未必就会不开心多少,相反,有些人可能在古代状态下,反而还会得到某种解脱——你用不着面对拥挤的路面、早上六点半出门去挤地铁、到处鸣着喇叭一不小心就撞着你的汽车、压抑的高楼大厦、到处急匆匆的人流、各行各业各种繁琐的流程和手续、操不完心的货币贬值和理财投资、背几十年的房贷、鸽子笼大小的住房、农药、雾霾、食品卫生和安全、癌症……所以我说,有很大一部分喜欢看《行尸走肉》的人,他们并非偏好什么丧尸,恰恰相反,他们是在《行尸走肉》的世界观设定中,寻找到了解脱,并深陷其中,乃至产生了向往——现代科技的消失,一切复归于古。
  很多人喜欢武侠,其实喜欢的是武侠的那种古代江湖意境;很多人喜欢钓鱼,其实喜欢的是那份抛却纷扰的悠闲和自然。这些人,其实都是向往古代的。(未完,请看下一层)
  (接上层)
  其次,我们看看科技的负面影响——无法避免的人口过剩是其中一个巨大的麻烦,除此以外,实在还有太多其他风险,比如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近日在《卫报》再发警告性文章称,我们所发展的科学技术将可能毁灭我们的地球。在一个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完成大多数工作的新世界里,人类必须要“重新再教育”。他说:“现在比人类历史上其它时候都要危险。人类必须要共同努力。我们面临糟糕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食品生产、人口过剩、物种灭绝、流行病、海洋酸化等。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我们发展的技术摧毁了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但我们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力。也许在百年后,我们将可以在其它星球上建立起人类殖民地,但现在我们还只能呆在地球上,因此我们必须要团结一致保护它。”
  所以,有人说人口过剩到地球爆炸是自己这辈子遇不到的,就留给后人担心吧,这种想法极为愚蠢,因为科技带来的麻烦,远远不止人口过剩一个。任何一个你目前看起来似乎完全无害的技术,在经过迅速发展后的某一天,也许就会成为魔头。比如汽车,当时有人能预料到当今世界几乎要被汽车所掩埋吗?能预料到代客泊车成为生意吗?能预见到当今世界汽车排出尾气的总量有多少吗?能预见全球每天有3000人死于车祸吗?
  这还只是汽车。而现在开始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生化技术、基因技术等,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不是目前某些专家随便做些实验就可以预测的。人类就是在玩火自焚,还自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中。
  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正在孜孜不倦地朝移民火星努力,你以为他和霍金都是疯子吗?我看,认为他们是疯子的人,才真的是疯子。他的这种行为,与判断灾难即将来临之前,提前储备食物的人是一样的;与大洪水来临前,造方舟的诺亚是一样的。灾难降临前,不会事先给人类发通知,真正的灾难是无法预测的,可能你现在正在看二郎的这篇文章,看到这句时,它就来了。地震至今都无法预测,你觉得比地震更恐怖的全球性灾难,能为大多数人所预测到吗?
  每个人都知道,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但有几个人明白,其实科技也是一种毒品,科技为人类带来的巨大便利性、享受性,对于人类是有致命诱惑的,整个世界都已经被科技致瘾。最糟糕的是,自从文艺复兴,及至工业革命,科技一旦被人类释放,世界就再难回去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个人特别反感汽车,总是觉得如果路上没有汽车,人不知道会有多安心,因此对于每年9月22日的世界无车日,我是极为赞同的。但在这样一个社会,你有可能因为赞同本文观点就放弃用车吗?你坚决不用汽车,别人会当你傻逼;你家人会觉得你不可理喻;如果家人生了急病,你不可能不开车、不打车、不坐车去医院;一个国家如果不用汽车,很快社会生产就会落在世界之后……
  所以,科技已经绑架了世界,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但如果不回去,只要有前瞻性的人,都会明白,一定会有无法预知的大灾难,等待着人类。那么人类未来该怎么办?当然也可以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因为你无法知晓这场灾难的降临,到底是现在还是未来。但归根结底还是未来,因为从当前这一刻往后,都可称为未来。
  也许只有一条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科技伦理组织,不仅仅是顾问,而且要具有决定的权力:一方面对于新科技的出现和发展研究方向进行大范围的、全面的论证;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科技,进行合理的重新规划和筛选;第三方面,建立以东方传统技术为核心的参照系,因为东方传统技术根源于东方哲学,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是符合天道运行的,比如中医。
  有人说这条路根本就是痴人说梦,毫无实现的可能。其实能不能实现之以遏制灾难,与灾难究竟何时会降临一样,都是无法预测的,只要有人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去努力,还是有可能的。如果真的不能,也许人类最终会面对世界核大战、新型生化病毒、人工智能终结者等灭世级别的事件;如果这些都不会出现,那么最终将在人口达到地球承载极限的时候,由自然界出面解决,介时降下的自然之力将会彻底改变整个地球,史前大洪水、沧海桑田、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些都不是神话。
  灾变过后,也许全球人口将只剩下100万人,地球上的一切将重新开始下一个周期,萌芽、发展、毁灭。你以为这是说笑?目前的人类才仅仅存在了300万年,而地球已存在46亿年,你真的觉得在前45亿9700万年中,在如此漫长到无法想象的时间里,从没有过人类吗?还是人类其实早就一期期出现,但每一期的人类,最终都被自己发展出来的科技毁灭了;在超出地球承载极限时,被自然之力毁灭了呢?(完)
  陆成林刚滚摔到台阶下,便被驰援涌来的兵丁层层叠叠压住,最后捆了起来。而广场偏东处,一模一样两个徐宁正缠斗不已,只不过一方明显处于劣势,边打边退,旁边几个侍卫看傻了眼,不知究竟该帮谁。
  睿思殿前,钟耀南捂住伤口,极力想运气移石,哪知体内不但丹气如同一潭死水,动也不动,而且越是运气,血流便从丹田处涌得越猛。若说真气如水,那此时便彷如水囊被戳破了一个窟窿,真气即便未从窟窿中流失,但至少是无法运转循环了。气若不存,神力何来?
  而林冲二话不说,毫不犹豫劈脸又是一棒,金枪前端杆部正中钟耀南眉心,登时鲜血长流,片刻后倒了下去,不省人事。
  原本广场上的侍卫亲军已损伤殆尽,此时源源不断涌进来的乃是袁信陵手下初时在延福宫罗金阁假湖边的人马。而袁信陵原本气愤功劳被虚元、会元抢了,此时放眼望去却不见二人踪影,不一会儿的功夫竟有手下来报,两位先生此时被毒藤缠绕,裹得如同粽子,虽仍残存一丝气息,但周身已然开始腐烂,并发出恶臭。
  袁信陵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但随即隐藏,然后拔出腰间宝剑,振臂一挥,大声道:“随我救驾!”然后直直朝睿思殿狂奔而去。
  这时,两个徐宁中的一个,忽然撤了阵势,转而朝殿东面狂奔,身影飘忽轻盈;后面的徐宁拖枪猛追,却竟然始终慢了一步。只见前者到了原本虚元站立作法的高台后,立即撑枪朝上一跃,便如燕子般立到了高台上,接着继续朝前跳到睿思殿前。
  林冲猛然回头,见是徐宁,立马转身护到赵佶身前,挺枪作防御状。赵佶大惑不解,道:“林冲,这是徐宁啊,你做什么?”
  徐宁见地上躺着的钟耀南,立马朝赵佶跪拜道:“末将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林冲道:“少废话,谁知你是真徐宁,还是假徐宁。”
  地上跪着的徐宁,沉默片刻后,忽然抬头,半跪着向前刺出金枪。但林冲早有防备,挡住这一击的同时,又瞬间跨步前攻,枪法奇快,几乎是瞬间刺向对方上中下三路,但上中路皆是虚晃,刺腿方为真。
  但这徐宁似乎并无意打斗,早就朝右退去,接着忽然间跃上房梁,林冲以为他要逃,追上前一步,谁知他却陡然又从房梁上跳下,落到了赵佶身旁。此人虽然似乎枪法上斗不过林冲,也斗不过后面的徐宁,但身形的确飘忽如鬼魅。林冲急忙回枪,但及至看到眼前景象时,却又生生止住——徐宁已然不见,两个赵佶立在了那里,并且还在互相扭打,片刻后才分开。
  不一会儿,真徐宁带着四名侍卫赶到,袁信陵也带人喘着粗气爬了上来,但见状后,都愣在那里。除了让人将钟耀南绑了拖下去,又救出了崔五魁以外,面对这两个赵佶,皆束手无策。
  @wangzai84 2016-12-21 09:07:00
  楼主冬至吉祥
  -----------------------------
  多谢多谢,也祝你一切顺心!
  此时,但见一名武将从广场南门赶来,步履虽快,但却透着骁悍;身形高长,但却散着矫健。乌云遮月下,冷峻面庞上的一对眸子,闪过两抹金光,接着步伐不停,伸左手取弓,以右手搭箭,不管远处睿思殿门前黑压压叠着人影,只便力挽雕弓如满月,借着眼神金光,噌的一声,怒射出一支羽箭。
  那支箭呼啸着划破夜幕,瞬间杀到殿门前,依次擦过一名侍卫的肩头、徐宁的耳垂与林冲的左侧脖子,最后竟直直射中左边的那个皇帝。
  倏忽间被射中的赵佶,恰似柳凤楼顶被射中的李蕴,捂着肩窝处的伤口,活生生就被钉到了后面的廊柱上。
  这一箭得手,那武官便变劲步为速跑,同时将弓于身子左侧插好,到得殿前台阶下,施展开猱猿身手,蹭蹭数下就由断成小崖壁的台阶左侧的角落上了宫殿,最后勾着上方石质护栏,跳到众人面前。
  人群定睛一瞧,竟是殿前司都虞候——韩望遥!
  不待众人开口,剩下的赵佶首先抢了过来,一手拉着韩望遥,另一手指着他道:“韩望遥啊,你真乃朕之福将、悍将、爱将!”接着回转身,面对众人,“你们都好好看看,要不是韩望遥,今天瞧你们怎么收场!?”
  林冲、徐宁等人唯唯诺诺,均不敢言语,但心里仍旧不知真假,可若此时再出口质疑,万一这人是真赵佶,岂不自讨苦头?尤其是林冲,好不容易救了皇帝一命,万万不愿此时触霉头。
  袁信陵原本因为虚元、会元二位先生没能抢到功劳,他却及时赶到了而喜出望外,可偏偏冒出两个赵佶来,到此时硬生生又杀出个韩望遥,还是自己手下,万一真的被他给射准了,岂不是功劳又被抢了?因此极不痛快,眼珠子左右转转,看了看,就在韩望遥让人将被射中那个赵佶绑走时,拦住道:“慢。”踱上前去,先给剩下的赵佶行了个礼,然后转身,“韩望遥,你怎么就能肯定哪个圣上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呢?此事非同小可,咱们都是忠臣,为了圣上着想,可来不得半点含糊。”
  韩望遥道:“此易事耳,请都指挥使查验。”说罢,从右侧腰间抽出一柄寒光匕首,径直走向那人,左手卡住其脖子抵住殿门,右手一刀刺进丹田。
  众人看着均惊出一身冷汗,袁信陵更是惊得瞬间额头挂满汗珠,要知道那人可跟赵佶一模一样啊。甚至有几人跳将出来,想要阻拦,生怕出了差池。可韩望遥是身手如何麻利之人?而且心里明白,此事务必快刀斩乱麻,因此哪里能让其余人拦到。
  血流顺着刀身槽径流出,片刻后抽刀,放手。那人跪倒于地,然后如妖精变身一般,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由赵佶的样子,一点点变成了女儿家的模样,确是苗月疏无疑。可直到完全变好,睿思殿前的这些人回想起来,仍难以确切想象出这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呈现的,委实太过惊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