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件事情想与大家商量一下:
1、原本打算昨天更新花石纲的,不过因为昨天在写一篇非小说的文章,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大略修改完之后,已经今天凌晨5点了。这篇文章我会附在本层的最后及下一层(因篇幅比较长,一层贴不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大家交流一下。这类非小说的文章,我一般都收录在本人的新浪博客里,新浪微博也有同步链接,不过可能大部分看小说的朋友不会太感兴趣。而我之前说的我总情不自禁在平时花费极其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做一些小说之外的研究,那么这类文章就属于其中之一了。
2、我看天涯部落(二郎神犬马)和百度贴吧(二郎神犬马)里还是有不少朋友的,但因为缺少好帖子,所以大家之间的互动比较少,所以就在考虑,要不要将花石纲的首发地址搬到那边去。当然鬼话这边还是会连载,只是如果搬过去的话,鬼话这里的更新就会比那两个地方滞后一点点。因为虽然不想搞企鹅群、微信群,但总得有个地方让有兴趣的朋友能互相交流吧,所以有这么个想法,但还没有考虑好,想先跟大家商量下,听听大家的意见。
3、下面附的这篇文章,表面看似乎与小说无关,有人也许会认为我不务正业,净搞些没用的东西。但我想说的是,一个写故事的人,如果没有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立思考、深层次的思考,那么他的故事就会没有灵魂。我不但以前写,现在写,而且以后也会继续写这些非小说的文章,因为它们承载着我想透过小说故事来表达的观点或者见解。但故事里有时我不好直接写出来,只能透过世界观的设定以及情节的走向来隐示,所以很多朋友不一定能接收到我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而在这类文章中我可以直接点明。金庸说他认为故事就是娱乐的,不应该承载道理;但我认为,故事的确应该具有娱乐性,要好看,这是必须的,但能使故事真正得以升华的,正是其隐藏表达的道理,也就是“文以载道”,所以大凡IMDB上评分在8分以上的故事,基本都有创作者很深邃的思想在其中。文章如下:
《人类未来只有一条路》(第一部分)
作者:二郎神犬马
人类花了300万年的时间,才使世界人口在公元1800年首次达到10亿;但随后只花了130年,便在1930年达到20亿;接着仅30年,到1960年就又增加10亿,达到30亿……而1998年到2008年,更是仅花费弹指10年,就完成了10亿增量,使得全球总人口达到70亿。如果再以此速度发展下去,你能想象未来的景象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口增速越来越快,又为什么在古代,地球上的人口总是恒定在一个范围之内波动,永远不会有当今社会关于“人口过剩”的担忧呢?比如在唐朝、宋朝之前的整整一千多年时间里,世界总人口基本是保持在两三亿左右的,并且整个世界是在纯粹自然运转,无人为刻意设计与干涉的状态下,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天然协调与可持续良性循环的。
这里面有三个大的原因:
1、古代的各种战争,农民起义也好、国战也好、宗教战争也好,会极大地消灭人口,然后新的王朝或者国度建立,新统治者与民休养生息,人口由低逐渐变高,然后再发生战争,如此循环往复。而当今世界,自从原子弹等变态高科技武器出现后,世界范围内出现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降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因为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间一旦开打,那就不是决出胜负的同时损耗人口的事,而是整个地球还能不能存在,整个地球上的人类最终还能剩下多少的问题。谁也不敢贸然开打。所以我们看到,现今存在的只是局部战争,伤亡有限,战争对于人口的遏制作用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见血的金融战争、货币战争、文化战争等。
2、古代的粮食产量水平较低,防范自然灾害的水平较低,救援水平较低。而现在随着各种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运输设备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得农作物的产量有了成倍不可想象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人类防范灾害的能力加强,即使某地遭遇自然灾害等,其他地方的食物也足够调拨、能够迅速调配支援。
3、便于流水线、规模化作业的西方现代医疗技术,使得人们能够接受医疗的机会越来越多。这里必须着重强调一下,我指的仅仅是西方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而传统的中医技术在古代就早已非常完善、高超,并与自然规律相符,足以应对所有疾病(注意是应对,不是包治,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永远不可能出现包治百病、天下无病的情形;而这里的所有疾病,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病毒等,未来如有严重的新型疫情,最终出路一定在中医上),只不过不适合规模化、流水线化的医院模式,更多的是师带徒、手艺人的传统模式,导致古代能够接受正规中医治疗的人数比例不高。而西医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出现,随着它的发展,带来的是规模化、流水线化的医疗作业模式,使得人们接受医疗的机会增多,很多人其实已经被过度医疗了,甚至不治还没事,查不出来还没事,最后其实是被治死的。
对于以上三点,不可否认,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疾病等都是极为残酷的,没有人希望遭遇到这些,但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符合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的某些方面,恰恰正是非常残酷的,比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都很残酷。那么同样的道理,“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疾病”等,虽然残酷,但却正是自然法则。
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自然法则全都失效了,如上列举的三个原因,导致了世界人口的极度膨胀。所以我们很矛盾地发现,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美好,如果拿现在与古代比较,我们现今的生活幸福太多,现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条件可能就好于古代的一个皇帝;但另一方面,科技带给人们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终极绝症——无法避免的人口过剩。
接着,我们先来想一想科技的正面影响——带来的便利。乍一看,很对啊,现在生活很美好,但你深入想一想,生活美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追求幸福,对吧?可当今社会的人类,其幸福指数,果真比古代社会的人们高吗?你不要举例说现在有什么,古代没什么,你得知道古人那时候生活,是不知道我们现在社会有什么的,古人看一场戏获得的满足和愉悦,不会比你现在看一场电影得到的幸福少,说不定他们听一场名角唱的戏,会远比你现在看一场烂片高兴得多;他优哉游哉在阅江楼上喝顿酒、吃江鲜,听一曲琵琶,会比你现今在繁闹拥挤的火锅店里涮羊肉,舒坦不知多少;他点着蜡烛和佳人躺在拔步床上,只会比你现在开着台灯跟老婆躺平板床,更多情趣;他得了病毒性感冒,去找正规的中医郎中,几剂药下去,出一身汗好了,你得了病毒性感冒却吭哧吭哧在挂治细菌的抗生素,挂了一个星期不见好转,还越来越重,你说谁痛苦,最后终于好了,其实还是靠你自身扛过去自愈的。
苏东坡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是多少现代人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的幸福?还是苏东坡,他享受的“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你又体会过几件?到底谁更幸福呢?
所以,只要你不是从现在穿越回古代的,如果你身处古代的环境,幸福指数不会比现在少;同样的,如果未来因为某种原因,社会回归到了古代的水平,大胆设想一下,比如就是《行尸走肉》中的情况吧,只要是大灾变发生之后出生的人类,他们即使身处那样的环境,也未必真就不开心,因为他从出生时起,世界就是那样啊,不开心的只不过是那些经历了大灾变,由现代条件变为古代条件的人们罢了。
而且我敢保证,就算从现在穿越回古代,就算有了比较,你也未必就会不开心多少,相反,有些人可能在古代状态下,反而还会得到某种解脱——你用不着面对拥挤的路面、早上六点半出门去挤地铁、到处鸣着喇叭一不小心就撞着你的汽车、压抑的高楼大厦、到处急匆匆的人流、各行各业各种繁琐的流程和手续、操不完心的货币贬值和理财投资、背几十年的房贷、鸽子笼大小的住房、农药、雾霾、食品卫生和安全、癌症……所以我说,有很大一部分喜欢看《行尸走肉》的人,他们并非偏好什么丧尸,恰恰相反,他们是在《行尸走肉》的世界观设定中,寻找到了解脱,并深陷其中,乃至产生了向往——现代科技的消失,一切复归于古。
很多人喜欢武侠,其实喜欢的是武侠的那种古代江湖意境;很多人喜欢钓鱼,其实喜欢的是那份抛却纷扰的悠闲和自然。这些人,其实都是向往古代的。(未完,请看下一层)
1、原本打算昨天更新花石纲的,不过因为昨天在写一篇非小说的文章,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大略修改完之后,已经今天凌晨5点了。这篇文章我会附在本层的最后及下一层(因篇幅比较长,一层贴不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大家交流一下。这类非小说的文章,我一般都收录在本人的新浪博客里,新浪微博也有同步链接,不过可能大部分看小说的朋友不会太感兴趣。而我之前说的我总情不自禁在平时花费极其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做一些小说之外的研究,那么这类文章就属于其中之一了。
2、我看天涯部落(二郎神犬马)和百度贴吧(二郎神犬马)里还是有不少朋友的,但因为缺少好帖子,所以大家之间的互动比较少,所以就在考虑,要不要将花石纲的首发地址搬到那边去。当然鬼话这边还是会连载,只是如果搬过去的话,鬼话这里的更新就会比那两个地方滞后一点点。因为虽然不想搞企鹅群、微信群,但总得有个地方让有兴趣的朋友能互相交流吧,所以有这么个想法,但还没有考虑好,想先跟大家商量下,听听大家的意见。
3、下面附的这篇文章,表面看似乎与小说无关,有人也许会认为我不务正业,净搞些没用的东西。但我想说的是,一个写故事的人,如果没有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立思考、深层次的思考,那么他的故事就会没有灵魂。我不但以前写,现在写,而且以后也会继续写这些非小说的文章,因为它们承载着我想透过小说故事来表达的观点或者见解。但故事里有时我不好直接写出来,只能透过世界观的设定以及情节的走向来隐示,所以很多朋友不一定能接收到我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而在这类文章中我可以直接点明。金庸说他认为故事就是娱乐的,不应该承载道理;但我认为,故事的确应该具有娱乐性,要好看,这是必须的,但能使故事真正得以升华的,正是其隐藏表达的道理,也就是“文以载道”,所以大凡IMDB上评分在8分以上的故事,基本都有创作者很深邃的思想在其中。文章如下:
《人类未来只有一条路》(第一部分)
作者:二郎神犬马
人类花了300万年的时间,才使世界人口在公元1800年首次达到10亿;但随后只花了130年,便在1930年达到20亿;接着仅30年,到1960年就又增加10亿,达到30亿……而1998年到2008年,更是仅花费弹指10年,就完成了10亿增量,使得全球总人口达到70亿。如果再以此速度发展下去,你能想象未来的景象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口增速越来越快,又为什么在古代,地球上的人口总是恒定在一个范围之内波动,永远不会有当今社会关于“人口过剩”的担忧呢?比如在唐朝、宋朝之前的整整一千多年时间里,世界总人口基本是保持在两三亿左右的,并且整个世界是在纯粹自然运转,无人为刻意设计与干涉的状态下,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天然协调与可持续良性循环的。
这里面有三个大的原因:
1、古代的各种战争,农民起义也好、国战也好、宗教战争也好,会极大地消灭人口,然后新的王朝或者国度建立,新统治者与民休养生息,人口由低逐渐变高,然后再发生战争,如此循环往复。而当今世界,自从原子弹等变态高科技武器出现后,世界范围内出现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降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因为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间一旦开打,那就不是决出胜负的同时损耗人口的事,而是整个地球还能不能存在,整个地球上的人类最终还能剩下多少的问题。谁也不敢贸然开打。所以我们看到,现今存在的只是局部战争,伤亡有限,战争对于人口的遏制作用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见血的金融战争、货币战争、文化战争等。
2、古代的粮食产量水平较低,防范自然灾害的水平较低,救援水平较低。而现在随着各种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运输设备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得农作物的产量有了成倍不可想象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人类防范灾害的能力加强,即使某地遭遇自然灾害等,其他地方的食物也足够调拨、能够迅速调配支援。
3、便于流水线、规模化作业的西方现代医疗技术,使得人们能够接受医疗的机会越来越多。这里必须着重强调一下,我指的仅仅是西方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而传统的中医技术在古代就早已非常完善、高超,并与自然规律相符,足以应对所有疾病(注意是应对,不是包治,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永远不可能出现包治百病、天下无病的情形;而这里的所有疾病,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病毒等,未来如有严重的新型疫情,最终出路一定在中医上),只不过不适合规模化、流水线化的医院模式,更多的是师带徒、手艺人的传统模式,导致古代能够接受正规中医治疗的人数比例不高。而西医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出现,随着它的发展,带来的是规模化、流水线化的医疗作业模式,使得人们接受医疗的机会增多,很多人其实已经被过度医疗了,甚至不治还没事,查不出来还没事,最后其实是被治死的。
对于以上三点,不可否认,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疾病等都是极为残酷的,没有人希望遭遇到这些,但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符合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的某些方面,恰恰正是非常残酷的,比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都很残酷。那么同样的道理,“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疾病”等,虽然残酷,但却正是自然法则。
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自然法则全都失效了,如上列举的三个原因,导致了世界人口的极度膨胀。所以我们很矛盾地发现,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美好,如果拿现在与古代比较,我们现今的生活幸福太多,现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条件可能就好于古代的一个皇帝;但另一方面,科技带给人们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终极绝症——无法避免的人口过剩。
接着,我们先来想一想科技的正面影响——带来的便利。乍一看,很对啊,现在生活很美好,但你深入想一想,生活美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追求幸福,对吧?可当今社会的人类,其幸福指数,果真比古代社会的人们高吗?你不要举例说现在有什么,古代没什么,你得知道古人那时候生活,是不知道我们现在社会有什么的,古人看一场戏获得的满足和愉悦,不会比你现在看一场电影得到的幸福少,说不定他们听一场名角唱的戏,会远比你现在看一场烂片高兴得多;他优哉游哉在阅江楼上喝顿酒、吃江鲜,听一曲琵琶,会比你现今在繁闹拥挤的火锅店里涮羊肉,舒坦不知多少;他点着蜡烛和佳人躺在拔步床上,只会比你现在开着台灯跟老婆躺平板床,更多情趣;他得了病毒性感冒,去找正规的中医郎中,几剂药下去,出一身汗好了,你得了病毒性感冒却吭哧吭哧在挂治细菌的抗生素,挂了一个星期不见好转,还越来越重,你说谁痛苦,最后终于好了,其实还是靠你自身扛过去自愈的。
苏东坡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是多少现代人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的幸福?还是苏东坡,他享受的“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你又体会过几件?到底谁更幸福呢?
所以,只要你不是从现在穿越回古代的,如果你身处古代的环境,幸福指数不会比现在少;同样的,如果未来因为某种原因,社会回归到了古代的水平,大胆设想一下,比如就是《行尸走肉》中的情况吧,只要是大灾变发生之后出生的人类,他们即使身处那样的环境,也未必真就不开心,因为他从出生时起,世界就是那样啊,不开心的只不过是那些经历了大灾变,由现代条件变为古代条件的人们罢了。
而且我敢保证,就算从现在穿越回古代,就算有了比较,你也未必就会不开心多少,相反,有些人可能在古代状态下,反而还会得到某种解脱——你用不着面对拥挤的路面、早上六点半出门去挤地铁、到处鸣着喇叭一不小心就撞着你的汽车、压抑的高楼大厦、到处急匆匆的人流、各行各业各种繁琐的流程和手续、操不完心的货币贬值和理财投资、背几十年的房贷、鸽子笼大小的住房、农药、雾霾、食品卫生和安全、癌症……所以我说,有很大一部分喜欢看《行尸走肉》的人,他们并非偏好什么丧尸,恰恰相反,他们是在《行尸走肉》的世界观设定中,寻找到了解脱,并深陷其中,乃至产生了向往——现代科技的消失,一切复归于古。
很多人喜欢武侠,其实喜欢的是武侠的那种古代江湖意境;很多人喜欢钓鱼,其实喜欢的是那份抛却纷扰的悠闲和自然。这些人,其实都是向往古代的。(未完,请看下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