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纲(“道君皇帝”宋徽宗的特殊癖好)

  @u_96759621 时间:2015-03-21 08:59:00
  每天来顶!
  ————————
  多谢支持,晚上更新。
  第五回 万石图录

  石泰将钟耀南扶起,道:“哭什么?等你大事完成,说不定到时候还得回来找我呢!”
  钟耀南拭着眼泪,道:“那是自然,您对我的恩情,我这辈子可都报答不完。只要报了家仇,我便回来。”
  石泰笑着摇摇头,道:“为师并非此意,如果助人是为了图报答,那还不如不做。所以你用不着觉得亏欠我,我门下弟子众多,也不缺你一个人来陪。”
  钟耀南疑惑道:“您的意思是?”
  “道士炼丹,不管是冲虚观他们炼制外丹,还是我们金丹派修炼内丹,为的都是成仙不死,这是道门中人修行的最终目的。所谓‘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你天赋异禀,他日必成大事,你现在想报仇,以后一定还会有其他欲望,但当所有想要的东西全部得到后,那时你会追求什么呢?”
  钟耀南摇摇头,满脸惘然。
  石泰道:“你现在年纪尚幼,可能这个问题对你来说还太遥远。但是自古帝王,多数最想要的是——长生不死、羽化登仙!你想吗?”
  钟耀南思量了一下,道:“弟子父母双亡,留下我一个人在这世上,若非遇到您,只怕生无可恋,生不如死;以后娶妻生子,若是我长生不死,就得承受失去妻儿之痛,只怕即便活着,也孤苦思念得很。还是不要成什么仙了。”
  石泰叹道:“世上欲求成仙者众,但大部分都是有妻有儿之人,奈何他们只想到长生,却想不到长痛,尚不及你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然后话锋一转:“所以我们金丹派,但凡入道,就不得娶妻生子,已有家室的,也需了却尘缘,方可来投。”说到这里,微微笑了起来,“你看为师,无家室、无妻儿、不图虚名、财用于修观传道,当初朝廷招我,三辞而不就,无拘无束、孑然一身、闲云野鹤、天地遨游,这等逍遥快活,即便皇帝要把位子让于我,我都不换。”
  钟耀南道:“弟子这辈子若孤独一生,偏偏又死不掉非要成仙的话,还是做个地仙罢了。”
  石泰听了这孩子气的话,心里颇觉好笑,问到:“为何这么说呢?”
  钟耀南一本正经道:“天庭里的神仙品秩虽高,但规矩甚严,不过若做个地仙,纵使未受天箓,却逍遥快活。那‘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乃地仙至尊,手下梅山六圣,并一千两百草头神,据灌口,对天庭向来‘听调不听宣’,平日里搜山驰猎、仙果琼浆,若百姓有求,供奉其神像,烧香拜之,他便游访世间、降妖除魔、保民平安,带领地仙自成体系,偏不与那玉帝佬儿一路,这才是真逍遥!”
  末了,石泰拿出一本书,递与钟耀南,道:“此书中载有祖师张伯端《悟真篇》《八脉经》,以及为师《还源篇》等本门最上乘的内丹功夫,你自今日起,便可自行参照丹诀习练。丹诀虽精简,但功夫却不是朝夕之事,你万万不可仗着资质悟性极佳,便想着一两年就能练到最顶层。为师已修炼内丹数十载,尚未至炉火纯青,你更要当成日常功课。”
  钟耀南接过,道:“弟子记住了。”
  “我明日起要带薛式云游:一来既然我道号杏林,自然得悬壶济世;二来‘访遍世间山水、寻采天下仙果,探尽洞天福地、享得日月精华’乃为师平生夙愿。你也不要再在悟真观中待了,若我不在,只怕其他徒弟,会想着法子来与你为难。虽然你有神功,但与其被人扰乱心境,倒不如寻觅当去之处。只是内丹要长练不懈,才能终至‘雪破泥丸穴,真身驾火龙,不知谁下手,打破太虚空。’的境界。”
  钟耀南一时有些难以接受,正在踌躇间,石泰又道:“没什么可犹豫的,若是缘分未尽,咱们日后定会相见。内丹诀均已授你,外家功夫虽然你只习得一年,但既有移石术,又何须外家功夫?你在这里待得越久,就越是耽误自己。”
  钟耀南心中不舍,道:“既然如此,那当时您为何又非要从汴京将我抢到这里?”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未遇苗月疏,不知她除了‘画理丘壑’,竟还能随心化形,更不知其师莫测高深;当时也不知你有移石之力。处境不同,自然抉择不同。你明天早上随我和薛式一同下山,到了山口的酒店,你便留下,等我们走后,苗月疏自会来找你。”
  @上灯台的小老鼠来 时间:2015-03-22 19:33:00
  二郎快更吧,大家都等着呢!
  ————————
  实在抱歉,今晚可能更不了,明天一定更。对不住各位……
  次日上午,当悟真观众弟子送石泰、钟耀南和薛式,牵着一黑一白一赤三匹马下山时,杨科德和许文广在人群中面面相觑,均气得横眉咧嘴,却也没奈何。
  三人来到山下小酒店,石泰取出两只紫金葫芦,递给店小二道:“来三碗酒,另外把这两只葫芦也打满。”
  小二奇道:“石真人,这大上午的就喝酒?”
  薛式因为已经入了道,为避免露出原先的和尚相,是以裹着头巾,道:“喝酒还分早中晚的么?想喝就喝,赶紧拿来便是。”店小二碰个没趣,转身离去,一会儿便将酒打了上来。
  石泰道:“你我三人,师徒一场,缘分匪浅。耀南因有家仇在身,不得不暂且一别。咱们饮了这碗酒,一祝耀南能了却心愿,平安喜乐一生,二是愿我们终能再会。来!”
  三人饮罢,薛式拍着钟耀南的肩膀,道:“钟兄弟,你有神功异力在身,来日前途无可限量。但你涉世尚浅,还不知人心之险恶,远大过任何神力。如果这个世上有谁能真正伤到你,恐怕只有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切记!”
  钟耀南内心有些惶恐,但还是坚定地点点头,为何昨晚师父也说“任何人都不可轻信,天底下像我这般帮你却毫无私心之人,怕是不多。”,现在薛式也是一般说法,难道世上人心就有这般可怖?
  薛式将流珠和另一匹白马牵过来,先扶石泰上了黑马流珠,然后自己翻身上白马。石泰对着钟耀南道:“从这里出去后,便没人会再把你当孩子看,凡事都得多个心眼,学那狡兔给自己留条后路,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扬鞭策马,两骑绝尘而去。
  钟耀南独自站在酒店的小旗下,看着石泰与薛式的背影渐渐模糊,眼眶不禁有些潮湿,心道:“是啊,不要说现在已经快十五了,当年十三岁时让我去拉花石纲,可也没一个人将我当小孩子看。”
  正想到伤心处,忽然后面有人拍了下自己的肩膀,钟耀南猛然转身,回头看去,但见苗月疏一袭白衣胜雪,双颊桃红,靥辅巧笑,清眸流盼。四目交投下,当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片刻后,苗月疏道:“嘿,发什么呆呢?”
  钟耀南两腮发烫,道:“没什么,师父和薛式走了,我正想事呢。”然后抬头,“对了,你怎么知道我也会下山,还晓得到这里找我。”
  苗月疏道:“前夜你打败紫贤,昨天肯定要和翠玄子说这事,无论如何都会有情况,我自然得盯紧些。再说我在山中又没什么事可做,悟真观里的一举一动,还能有我不知道的吗?”
  钟耀南嘀咕道:“你们怎么都这般聪明?师父早就料到你会来这里,你呢,又知道来这里找我。就我一人跟个傻子一样,自以为聪明,其实蒙在鼓里。咳!”
  苗月疏来到赤马边,摸着马脖子道:“能像你这么机灵的已是少有了,只不过年纪尚小,又没人出谋划策,自然不能和我们比。”钟耀南道:“说得好像你自己有多大,又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似的。”
  苗月疏不再接话,转而道:“这马浑身似炭火赤红,鼻梁处耸起,颇类兔头,真是极品宝驹,不差于流珠。给他取名字了么?”
  钟耀南摇头道:“师父没告诉我,不知有没有名字。”
  苗月疏轻盈地跃到马背上,道:“自古不论宝剑亦或是良驹,必须要取名字。既然他浑身似火,又是兔头,干脆就叫他‘赤兔’吧!”
  钟耀南奇道:“赤兔?你是说当年吕布的那匹赤兔?”
  “是啊!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的赤兔,不就因为是匹红色的兔头马,所以才得这名字的吗?”
  钟耀南拍拍马屁股,笑道:“好,好!常言道英雄配宝马,老子有匹赤兔,也就是英雄了!哈哈!不杀得那帮龟孙子哭爹又喊娘,老子就把姓的右半边倒过来写!”
  苗月疏噗嗤一笑,轻声道:“你总是改不掉这油嘴滑舌的腔调。”
  钟耀南一本正经道:“我只是与熟人才这般,通常情况下还是很能上得了台面的。要知道,我自幼读书很好,哪个先生不夸我?”
  苗月疏笑意盈盈地看了钟耀南片刻后,道:“你可有何打算?”
  钟耀南叹道:“虽然移石术威力已颇为惊人,我自忖应可对付朱勔。但说实话,石真人‘羌甲飞束’的威力也自不弱,不过面对朱勔时,却连使都没法使出来。所以他让我一定要先摸清朱勔的底细。”
  踌躇一番后,续道:“所以,我想先回苏州。”
  “你不跟我去见我师父啦?”
  钟耀南想了想,道:“等我察访清楚,如能报仇,那么得手之后便去找你;如若不成,自然更得找你,再拜你师父为师,我就不信天底下没有能收拾他的人!”
  苗月疏有几许失落,钟耀南续道:“你家住哪里?”
  “问这个干嘛?”
  “问清楚,我日后才能寻着你啊!”
  苗月疏道:“这一年来,你看我回过家吗?要找我,到家里可寻不着。”
  钟耀南涨红了脸,颇显为难。
  苗月疏见状,忽然道:“汴京的柳凤楼,是不是有个小姑娘,名叫李师师?”
  钟耀南极为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苗月疏笑道:“我知道的事情多着呢,紫贤的事当初不也是我头一个知道的么?这算什么。等你想找我时,便去柳凤楼问李师师,然后就可知我在哪儿了。”
  这下钟耀南更觉匪夷所思,不禁道:“李师师不过才五岁,还是个孩子,她怎么可能知道你在哪里?”
  “你只管去问便是,我还能骗你不成?”
  钟耀南将信将疑地点点头,道:“好,一言为定。此行苏州,不管最后成与不成,不管一年还是两年,到时我定去寻你。”
  苗月疏这才笑了,道:“若非南阳独山还有要事,一直未完,且在罗浮山中耽搁日久,我定要陪你同去苏州。不过虽然你没有画理乾坤,也不会什么变化,甚至连外家拳脚功夫也只习得一年不到,但只需凭借移石一术之威,便可超越这许多本事。不消说寻常人,哪怕官府派个几百人,也敌你不过;即使身陷囹圄,只要有石头,那便困你不住。故我陪与不陪,实无太大干系。”
  钟耀南叹道:“师父和你,还有李爷,你们三个,我此生是不会忘掉的。”
  苗月疏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就此上路吧。但愿这赤兔宝马,能把你安全送回汴京。”
  “那你呢?你没马可怎么走?”
  “这个不消你操心,否则我如何从南阳到的罗浮山?难不成真的跟鲍靓一样,以燕代步吗?”
  钟耀南走到马旁,将马背上的两只皮囊扎好,里面装着干粮和衣物。平时手脚甚为麻利,但此刻却磨蹭不已,似乎舍不得就此上马。好一会儿后,又回转过身,盯着苗月疏一双秋水似的眼睛,猛地牵住了她的纤手,胸腔狂跳。
  苗月疏也不挣脱,含羞微笑着垂下头,一对儿玉人似的少年男女,偎依到一起,赤兔在旁轻轻打着响鼻。酒店里有一两个食客瞧见,倒也不觉十分惊讶,实乃大宋一朝,民风颇为开放,青楼花酒、才子佳人,极为寻常,而且那时十五六岁谈婚论嫁,真是再普通不过。
  依依惜别后,钟耀南骑马上路。去年被石泰从汴京抓过来时,骑在马上还不太驾驭得了,可在悟真观一年下来,不知是因为修炼内丹,兼习外功,再加上吃喝不愁,亦或是因为本就正逢长身体,故而比上年几乎高了一头,骑马自然稳当许多。他本就身材修长,一年中又勤学苦练,此时稚气大减,初露英骁,虽然骑术不精,但看起来却潇洒十足,路人见了,都不禁喊一声好个少年郎君!
  这一路下来,因为是初次独行出门,路不认识,经验也极为欠缺,免不了走错路,错过店,是以大部分过宿,倒都在荒郊野外。不过有移石之力在身,打些猎物,实在如探囊取物,到后来,更将以石打猎,作为练功之法,比如只移动一颗石子,在空中追逐飞鸟,最终将其打落,甚至控制数颗石子同时分开追逐数只麻雀,几只麻雀竟被同时击落,幸亏无外人瞧见,否则当真能以为是神仙戏法。
  这一日,远远瞧见前面城门楼上写着朱红的“苏州”二字,钟耀南心中说不清是兴奋,还是紧张。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了城,看见眼前熟悉的街巷楼阁,甚至有些店铺里的掌柜,自己不但能认出来,而且连名字都还记得住,心中唏嘘不已。但他认得别人,别人却认不出他来,离开苏州已有两年,诸多经历曲折,身材相貌均与昔日截然不同。
  不要说正在长身体的少年,即便成年人,当他处境遭遇发生巨大变化时,相貌随之改变也是一定的。皆因“相由心生”,只要一个人心境变化,那么其精气神必变,而精气神一变,则相貌必变,无论是否已经成年。
  来到“福临客栈”前,钟耀南停下,一名伙计利索地走过来牵住马,道:“客官,住店吗?里面请。”刚说完,上下打量一番,大概觉得钟耀南过于年轻,又道:“就您一个人吗?”
  钟耀南笑道:“难道住店还非得两人不可?”伙计讪讪笑道:“像小爷您这般年轻就独自赶路的,平日里倒真不多见。”然后指着赤兔,“单您这匹马,恐怕就得大票银子,一般都是带着仆从的官爷或者豪商,才骑得起,所以小的才有此一问。”
  钟耀南学着柳凤楼里那些客人的口气,大大咧咧道:“我就一个人,来此住店。给我开一间上房,然后好酒好菜赶紧端进来便是。这匹马确是宝驹,你可得留心照顾好,出了岔子,被人顺走,恐怕免了我的宿资和饭钱都抵不了。”
  “好嘞,您里边请。”
  跟着伙计上了二楼的一间厢房,推门一看,房内陈设典雅,家具简洁明快,颇对钟耀南的口味,便住了进来。将行李安顿好,躺在床上小憩了片刻,待得一炷降真香烧完,小二便敲门将酒菜开始端了进来。
  这一路风餐露宿,虽然没怎么饿着,但委实过得颇为清苦,行囊里倒是有石泰提前备下的不少银子,可是有钱没处花,基本都在野外。是以刚才头一件事,便是让人准备好酒菜。此刻见到满桌佳肴,不禁食欲更甚,险些当着店小二的面,就要流下口水来。
  待得伙计一出去,钟耀南关起房门,立刻坐到桌前,抄起一只卤猪脚就啃起来,另一只手端起酒壶,也不往杯子里倒,而是直接朝嘴里招呼。
  狼吞虎咽了好一阵子,腹中饥渴才渐渐止住,满意地打了几个饱嗝,重新斟了一杯酒,开始细品慢嚼起来,同时想着到底该怎么去查朱勔。
  正在这时,屋外却隐隐约约传来哭声。
  钟耀南心下奇道:“大白天的,谁在外面哭?”侧起耳朵又听了片刻,这回不但听得真切,而且依稀是个女孩子的嘤嘤哭声。
  钟耀南放下酒杯,将手上的油擦拭一番,然后缓缓走过去,打开门,但见一个姑娘,手里捧着琵琶,正倚在窗栏上哭泣。
  见有人开门,那姑娘泪眼回眸,似乎有些羞愧,便欲离去。钟耀南在柳凤楼待过些日子,一看便知这姑娘定是酒楼里卖唱的,但为何却独自在此哭泣,倒是奇怪,便道:“姑娘,请慢。”
  “客官可是要听小曲儿?”
  “正是。你进来吧。”
  那姑娘听到如此,便也暂止住泪,用袖子抹抹眼角,施施然跟着进了屋内。钟耀南回到桌前,用手指了指屋角的凳子,道:“你便坐到那边吧。”待得坐定,那女子将琵琶在怀中捧好,强作笑颜道:“客官真是好心人,您想听什么?我可给您多唱几曲。”
  钟耀南道:“其实我并不想听小曲儿,只是方才见你哭泣,因此让你进来,想问个究竟。”
  那姑娘瓜子脸涨得通红,并不应答,钟耀南续道:“你放心,唱曲钱我照给,只是你不用唱了。酒楼卖唱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我看你年纪与我相仿,一人哭泣,定是遇到了难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句乃出自前朝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但钟耀南本出身大富之家,并非穷苦百姓,只是年幼家中便遭天灾人祸,自此家破人亡,说起来倒也跟出身贫苦差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自幼家贫得好。此刻见到这姑娘,独自卖唱偏又遇着难事,因此心生感概,引用这句。
  大约是钟耀南说得真心,那姑娘缓道:“公子心善,定会有神明庇佑。小女子姓夏,单名一个敏字。家中本有几亩薄田,虽不富裕,但日子倒也过得安乐。前年官家在苏州弄了个应奉局,专管花石纲,偏偏我家中院子里有一棵上了年头的黄杨,被他们看中,说过几个月就要征走。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月后,那黄杨却莫名其妙就枯死了。这下可是闯了大祸,应奉局的朱老爷说那棵黄杨的树龄至少已有三百岁,本来要献进皇宫,这下死了,要治罪。于是抄家,把我父亲抓走去拉花石纲,又把我拉到他家里当奴婢。剩下老母亲一人,哭瞎双眼,最后活活饿死在家中。”及至此处,虽然话未说完,已是泪满双襟。
  @文字苍白 时间:2015-04-01 12:11:00
  停更了啊
  ————————
  请放心,一定不会的。只是最近写得慢,还望诸位见谅。但无论如何,这个故事我都会尽力写好,因为我自己很喜欢这个故事,后面的情节还是很有意思的,并且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地方。今晚会更新,我也尽力写快些,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万谢!
  @u_96759621 时间:2015-03-21 08:59:00
  每天来顶!
  ————————
  多谢支持,晚上更新。
  第五回 万石图录

  石泰将钟耀南扶起,道:“哭什么?等你大事完成,说不定到时候还得回来找我呢!”
  钟耀南拭着眼泪,道:“那是自然,您对我的恩情,我这辈子可都报答不完。只要报了家仇,我便回来。”
  石泰笑着摇摇头,道:“为师并非此意,如果助人是为了图报答,那还不如不做。所以你用不着觉得亏欠我,我门下弟子众多,也不缺你一个人来陪。”
  钟耀南疑惑道:“您的意思是?”
  “道士炼丹,不管是冲虚观他们炼制外丹,还是我们金丹派修炼内丹,为的都是成仙不死,这是道门中人修行的最终目的。所谓‘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你天赋异禀,他日必成大事,你现在想报仇,以后一定还会有其他欲望,但当所有想要的东西全部得到后,那时你会追求什么呢?”
  钟耀南摇摇头,满脸惘然。
  石泰道:“你现在年纪尚幼,可能这个问题对你来说还太遥远。但是自古帝王,多数最想要的是——长生不死、羽化登仙!你想吗?”
  钟耀南思量了一下,道:“弟子父母双亡,留下我一个人在这世上,若非遇到您,只怕生无可恋,生不如死;以后娶妻生子,若是我长生不死,就得承受失去妻儿之痛,只怕即便活着,也孤苦思念得很。还是不要成什么仙了。”
  石泰叹道:“世上欲求成仙者众,但大部分都是有妻有儿之人,奈何他们只想到长生,却想不到长痛,尚不及你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然后话锋一转:“所以我们金丹派,但凡入道,就不得娶妻生子,已有家室的,也需了却尘缘,方可来投。”说到这里,微微笑了起来,“你看为师,无家室、无妻儿、不图虚名、财用于修观传道,当初朝廷招我,三辞而不就,无拘无束、孑然一身、闲云野鹤、天地遨游,这等逍遥快活,即便皇帝要把位子让于我,我都不换。”
  钟耀南道:“弟子这辈子若孤独一生,偏偏又死不掉非要成仙的话,还是做个地仙罢了。”
  石泰听了这孩子气的话,心里颇觉好笑,问到:“为何这么说呢?”
  钟耀南一本正经道:“天庭里的神仙品秩虽高,但规矩甚严,不过若做个地仙,纵使未受天箓,却逍遥快活。那‘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乃地仙至尊,手下梅山六圣,并一千两百草头神,据灌口,对天庭向来‘听调不听宣’,平日里搜山驰猎、仙果琼浆,若百姓有求,供奉其神像,烧香拜之,他便游访世间、降妖除魔、保民平安,带领地仙自成体系,偏不与那玉帝佬儿一路,这才是真逍遥!”
  末了,石泰拿出一本书,递与钟耀南,道:“此书中载有祖师张伯端《悟真篇》《八脉经》,以及为师《还源篇》等本门最上乘的内丹功夫,你自今日起,便可自行参照丹诀习练。丹诀虽精简,但功夫却不是朝夕之事,你万万不可仗着资质悟性极佳,便想着一两年就能练到最顶层。为师已修炼内丹数十载,尚未至炉火纯青,你更要当成日常功课。”
  钟耀南接过,道:“弟子记住了。”
  “我明日起要带薛式云游:一来既然我道号杏林,自然得悬壶济世;二来‘访遍世间山水、寻采天下仙果,探尽洞天福地、享得日月精华’乃为师平生夙愿。你也不要再在悟真观中待了,若我不在,只怕其他徒弟,会想着法子来与你为难。虽然你有神功,但与其被人扰乱心境,倒不如寻觅当去之处。只是内丹要长练不懈,才能终至‘雪破泥丸穴,真身驾火龙,不知谁下手,打破太虚空。’的境界。”
  钟耀南一时有些难以接受,正在踌躇间,石泰又道:“没什么可犹豫的,若是缘分未尽,咱们日后定会相见。内丹诀均已授你,外家功夫虽然你只习得一年,但既有移石术,又何须外家功夫?你在这里待得越久,就越是耽误自己。”
  钟耀南心中不舍,道:“既然如此,那当时您为何又非要从汴京将我抢到这里?”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未遇苗月疏,不知她除了‘画理丘壑’,竟还能随心化形,更不知其师莫测高深;当时也不知你有移石之力。处境不同,自然抉择不同。你明天早上随我和薛式一同下山,到了山口的酒店,你便留下,等我们走后,苗月疏自会来找你。”
  @上灯台的小老鼠来 时间:2015-03-22 19:33:00
  二郎快更吧,大家都等着呢!
  ————————
  实在抱歉,今晚可能更不了,明天一定更。对不住各位……
  次日上午,当悟真观众弟子送石泰、钟耀南和薛式,牵着一黑一白一赤三匹马下山时,杨科德和许文广在人群中面面相觑,均气得横眉咧嘴,却也没奈何。
  三人来到山下小酒店,石泰取出两只紫金葫芦,递给店小二道:“来三碗酒,另外把这两只葫芦也打满。”
  小二奇道:“石真人,这大上午的就喝酒?”
  薛式因为已经入了道,为避免露出原先的和尚相,是以裹着头巾,道:“喝酒还分早中晚的么?想喝就喝,赶紧拿来便是。”店小二碰个没趣,转身离去,一会儿便将酒打了上来。
  石泰道:“你我三人,师徒一场,缘分匪浅。耀南因有家仇在身,不得不暂且一别。咱们饮了这碗酒,一祝耀南能了却心愿,平安喜乐一生,二是愿我们终能再会。来!”
  三人饮罢,薛式拍着钟耀南的肩膀,道:“钟兄弟,你有神功异力在身,来日前途无可限量。但你涉世尚浅,还不知人心之险恶,远大过任何神力。如果这个世上有谁能真正伤到你,恐怕只有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切记!”
  钟耀南内心有些惶恐,但还是坚定地点点头,为何昨晚师父也说“任何人都不可轻信,天底下像我这般帮你却毫无私心之人,怕是不多。”,现在薛式也是一般说法,难道世上人心就有这般可怖?
  薛式将流珠和另一匹白马牵过来,先扶石泰上了黑马流珠,然后自己翻身上白马。石泰对着钟耀南道:“从这里出去后,便没人会再把你当孩子看,凡事都得多个心眼,学那狡兔给自己留条后路,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扬鞭策马,两骑绝尘而去。
  钟耀南独自站在酒店的小旗下,看着石泰与薛式的背影渐渐模糊,眼眶不禁有些潮湿,心道:“是啊,不要说现在已经快十五了,当年十三岁时让我去拉花石纲,可也没一个人将我当小孩子看。”
  正想到伤心处,忽然后面有人拍了下自己的肩膀,钟耀南猛然转身,回头看去,但见苗月疏一袭白衣胜雪,双颊桃红,靥辅巧笑,清眸流盼。四目交投下,当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片刻后,苗月疏道:“嘿,发什么呆呢?”
  钟耀南两腮发烫,道:“没什么,师父和薛式走了,我正想事呢。”然后抬头,“对了,你怎么知道我也会下山,还晓得到这里找我。”
  苗月疏道:“前夜你打败紫贤,昨天肯定要和翠玄子说这事,无论如何都会有情况,我自然得盯紧些。再说我在山中又没什么事可做,悟真观里的一举一动,还能有我不知道的吗?”
  钟耀南嘀咕道:“你们怎么都这般聪明?师父早就料到你会来这里,你呢,又知道来这里找我。就我一人跟个傻子一样,自以为聪明,其实蒙在鼓里。咳!”
  苗月疏来到赤马边,摸着马脖子道:“能像你这么机灵的已是少有了,只不过年纪尚小,又没人出谋划策,自然不能和我们比。”钟耀南道:“说得好像你自己有多大,又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似的。”
  苗月疏不再接话,转而道:“这马浑身似炭火赤红,鼻梁处耸起,颇类兔头,真是极品宝驹,不差于流珠。给他取名字了么?”
  钟耀南摇头道:“师父没告诉我,不知有没有名字。”
  苗月疏轻盈地跃到马背上,道:“自古不论宝剑亦或是良驹,必须要取名字。既然他浑身似火,又是兔头,干脆就叫他‘赤兔’吧!”
  钟耀南奇道:“赤兔?你是说当年吕布的那匹赤兔?”
  “是啊!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的赤兔,不就因为是匹红色的兔头马,所以才得这名字的吗?”
  钟耀南拍拍马屁股,笑道:“好,好!常言道英雄配宝马,老子有匹赤兔,也就是英雄了!哈哈!不杀得那帮龟孙子哭爹又喊娘,老子就把姓的右半边倒过来写!”
  苗月疏噗嗤一笑,轻声道:“你总是改不掉这油嘴滑舌的腔调。”
  钟耀南一本正经道:“我只是与熟人才这般,通常情况下还是很能上得了台面的。要知道,我自幼读书很好,哪个先生不夸我?”
  苗月疏笑意盈盈地看了钟耀南片刻后,道:“你可有何打算?”
  钟耀南叹道:“虽然移石术威力已颇为惊人,我自忖应可对付朱勔。但说实话,石真人‘羌甲飞束’的威力也自不弱,不过面对朱勔时,却连使都没法使出来。所以他让我一定要先摸清朱勔的底细。”
  踌躇一番后,续道:“所以,我想先回苏州。”
  “你不跟我去见我师父啦?”
  钟耀南想了想,道:“等我察访清楚,如能报仇,那么得手之后便去找你;如若不成,自然更得找你,再拜你师父为师,我就不信天底下没有能收拾他的人!”
  苗月疏有几许失落,钟耀南续道:“你家住哪里?”
  “问这个干嘛?”
  “问清楚,我日后才能寻着你啊!”
  苗月疏道:“这一年来,你看我回过家吗?要找我,到家里可寻不着。”
  钟耀南涨红了脸,颇显为难。
  苗月疏见状,忽然道:“汴京的柳凤楼,是不是有个小姑娘,名叫李师师?”
  钟耀南极为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苗月疏笑道:“我知道的事情多着呢,紫贤的事当初不也是我头一个知道的么?这算什么。等你想找我时,便去柳凤楼问李师师,然后就可知我在哪儿了。”
  这下钟耀南更觉匪夷所思,不禁道:“李师师不过才五岁,还是个孩子,她怎么可能知道你在哪里?”
  “你只管去问便是,我还能骗你不成?”
  钟耀南将信将疑地点点头,道:“好,一言为定。此行苏州,不管最后成与不成,不管一年还是两年,到时我定去寻你。”
  苗月疏这才笑了,道:“若非南阳独山还有要事,一直未完,且在罗浮山中耽搁日久,我定要陪你同去苏州。不过虽然你没有画理乾坤,也不会什么变化,甚至连外家拳脚功夫也只习得一年不到,但只需凭借移石一术之威,便可超越这许多本事。不消说寻常人,哪怕官府派个几百人,也敌你不过;即使身陷囹圄,只要有石头,那便困你不住。故我陪与不陪,实无太大干系。”
  钟耀南叹道:“师父和你,还有李爷,你们三个,我此生是不会忘掉的。”
  苗月疏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就此上路吧。但愿这赤兔宝马,能把你安全送回汴京。”
  “那你呢?你没马可怎么走?”
  “这个不消你操心,否则我如何从南阳到的罗浮山?难不成真的跟鲍靓一样,以燕代步吗?”
  钟耀南走到马旁,将马背上的两只皮囊扎好,里面装着干粮和衣物。平时手脚甚为麻利,但此刻却磨蹭不已,似乎舍不得就此上马。好一会儿后,又回转过身,盯着苗月疏一双秋水似的眼睛,猛地牵住了她的纤手,胸腔狂跳。
  苗月疏也不挣脱,含羞微笑着垂下头,一对儿玉人似的少年男女,偎依到一起,赤兔在旁轻轻打着响鼻。酒店里有一两个食客瞧见,倒也不觉十分惊讶,实乃大宋一朝,民风颇为开放,青楼花酒、才子佳人,极为寻常,而且那时十五六岁谈婚论嫁,真是再普通不过。
  依依惜别后,钟耀南骑马上路。去年被石泰从汴京抓过来时,骑在马上还不太驾驭得了,可在悟真观一年下来,不知是因为修炼内丹,兼习外功,再加上吃喝不愁,亦或是因为本就正逢长身体,故而比上年几乎高了一头,骑马自然稳当许多。他本就身材修长,一年中又勤学苦练,此时稚气大减,初露英骁,虽然骑术不精,但看起来却潇洒十足,路人见了,都不禁喊一声好个少年郎君!
  这一路下来,因为是初次独行出门,路不认识,经验也极为欠缺,免不了走错路,错过店,是以大部分过宿,倒都在荒郊野外。不过有移石之力在身,打些猎物,实在如探囊取物,到后来,更将以石打猎,作为练功之法,比如只移动一颗石子,在空中追逐飞鸟,最终将其打落,甚至控制数颗石子同时分开追逐数只麻雀,几只麻雀竟被同时击落,幸亏无外人瞧见,否则当真能以为是神仙戏法。
  这一日,远远瞧见前面城门楼上写着朱红的“苏州”二字,钟耀南心中说不清是兴奋,还是紧张。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了城,看见眼前熟悉的街巷楼阁,甚至有些店铺里的掌柜,自己不但能认出来,而且连名字都还记得住,心中唏嘘不已。但他认得别人,别人却认不出他来,离开苏州已有两年,诸多经历曲折,身材相貌均与昔日截然不同。
  不要说正在长身体的少年,即便成年人,当他处境遭遇发生巨大变化时,相貌随之改变也是一定的。皆因“相由心生”,只要一个人心境变化,那么其精气神必变,而精气神一变,则相貌必变,无论是否已经成年。
  来到“福临客栈”前,钟耀南停下,一名伙计利索地走过来牵住马,道:“客官,住店吗?里面请。”刚说完,上下打量一番,大概觉得钟耀南过于年轻,又道:“就您一个人吗?”
  钟耀南笑道:“难道住店还非得两人不可?”伙计讪讪笑道:“像小爷您这般年轻就独自赶路的,平日里倒真不多见。”然后指着赤兔,“单您这匹马,恐怕就得大票银子,一般都是带着仆从的官爷或者豪商,才骑得起,所以小的才有此一问。”
  钟耀南学着柳凤楼里那些客人的口气,大大咧咧道:“我就一个人,来此住店。给我开一间上房,然后好酒好菜赶紧端进来便是。这匹马确是宝驹,你可得留心照顾好,出了岔子,被人顺走,恐怕免了我的宿资和饭钱都抵不了。”
  “好嘞,您里边请。”
  跟着伙计上了二楼的一间厢房,推门一看,房内陈设典雅,家具简洁明快,颇对钟耀南的口味,便住了进来。将行李安顿好,躺在床上小憩了片刻,待得一炷降真香烧完,小二便敲门将酒菜开始端了进来。
  这一路风餐露宿,虽然没怎么饿着,但委实过得颇为清苦,行囊里倒是有石泰提前备下的不少银子,可是有钱没处花,基本都在野外。是以刚才头一件事,便是让人准备好酒菜。此刻见到满桌佳肴,不禁食欲更甚,险些当着店小二的面,就要流下口水来。
  待得伙计一出去,钟耀南关起房门,立刻坐到桌前,抄起一只卤猪脚就啃起来,另一只手端起酒壶,也不往杯子里倒,而是直接朝嘴里招呼。
  狼吞虎咽了好一阵子,腹中饥渴才渐渐止住,满意地打了几个饱嗝,重新斟了一杯酒,开始细品慢嚼起来,同时想着到底该怎么去查朱勔。
  正在这时,屋外却隐隐约约传来哭声。
  钟耀南心下奇道:“大白天的,谁在外面哭?”侧起耳朵又听了片刻,这回不但听得真切,而且依稀是个女孩子的嘤嘤哭声。
  钟耀南放下酒杯,将手上的油擦拭一番,然后缓缓走过去,打开门,但见一个姑娘,手里捧着琵琶,正倚在窗栏上哭泣。
  见有人开门,那姑娘泪眼回眸,似乎有些羞愧,便欲离去。钟耀南在柳凤楼待过些日子,一看便知这姑娘定是酒楼里卖唱的,但为何却独自在此哭泣,倒是奇怪,便道:“姑娘,请慢。”
  “客官可是要听小曲儿?”
  “正是。你进来吧。”
  那姑娘听到如此,便也暂止住泪,用袖子抹抹眼角,施施然跟着进了屋内。钟耀南回到桌前,用手指了指屋角的凳子,道:“你便坐到那边吧。”待得坐定,那女子将琵琶在怀中捧好,强作笑颜道:“客官真是好心人,您想听什么?我可给您多唱几曲。”
  钟耀南道:“其实我并不想听小曲儿,只是方才见你哭泣,因此让你进来,想问个究竟。”
  那姑娘瓜子脸涨得通红,并不应答,钟耀南续道:“你放心,唱曲钱我照给,只是你不用唱了。酒楼卖唱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我看你年纪与我相仿,一人哭泣,定是遇到了难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句乃出自前朝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但钟耀南本出身大富之家,并非穷苦百姓,只是年幼家中便遭天灾人祸,自此家破人亡,说起来倒也跟出身贫苦差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自幼家贫得好。此刻见到这姑娘,独自卖唱偏又遇着难事,因此心生感概,引用这句。
  大约是钟耀南说得真心,那姑娘缓道:“公子心善,定会有神明庇佑。小女子姓夏,单名一个敏字。家中本有几亩薄田,虽不富裕,但日子倒也过得安乐。前年官家在苏州弄了个应奉局,专管花石纲,偏偏我家中院子里有一棵上了年头的黄杨,被他们看中,说过几个月就要征走。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月后,那黄杨却莫名其妙就枯死了。这下可是闯了大祸,应奉局的朱老爷说那棵黄杨的树龄至少已有三百岁,本来要献进皇宫,这下死了,要治罪。于是抄家,把我父亲抓走去拉花石纲,又把我拉到他家里当奴婢。剩下老母亲一人,哭瞎双眼,最后活活饿死在家中。”及至此处,虽然话未说完,已是泪满双襟。
  @文字苍白 时间:2015-04-01 12:11:00
  停更了啊
  ————————
  请放心,一定不会的。只是最近写得慢,还望诸位见谅。但无论如何,这个故事我都会尽力写好,因为我自己很喜欢这个故事,后面的情节还是很有意思的,并且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地方。今晚会更新,我也尽力写快些,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万谢!
  钟耀南气得咬牙切齿,道:“朱勔这个狗贼,我迟早要将他千刀万剐。”攥紧拳头的同时,腰间锦囊也不由自主被里面的棋子拽的动了起来。
  夏敏紧张地朝门处看看,道:“公子小声些,千万别叫别人听到。您莫非也知道朱勔?”
  钟耀南点点头,然后问道:“你刚才不是说,被他抢回去做丫鬟了么?怎么又会在此处卖唱?”
  夏敏道:“朱勔的夫人是出了名的母老虎,尤其对我们这些丫鬟,似有不共戴天之仇,特别是长得标致的,稍有不慎便遭其毒打。朱老爷有次让我单独一人给他端茶,被那母老虎瞧见后,自此便对我左右看不顺眼,最后因为不小心打碎她房间的一只盘子,就将我毒打一顿后逐出朱府。我家中全无亲人,只得卖唱为生。”幽幽叹了口气,“不过这倒是件好事,到底能出了那里。只是这次,几天也没客官听曲,因此方才在廊道内,想到苦处,不由伤心落泪。”
  钟耀南想了想,从怀中掏出些碎银子,放到夏敏对面的桌角,道:“这些钱你先拿着,救救急吧。”
  “这如何能使得?您能听我唱曲儿,已是照顾我了,怎敢乱收银子?”
  钟耀南见她不肯收,灵机一动,道:“那这样,我拿银子问你买样东西,你给我我要的,那这钱就不是白送的,你便可以安心收下了。”
  夏敏隐隐有些担忧,道:“公子,我除了会卖唱,其他什么都没有。”
  钟耀南哈哈大笑,道:“你一定有。你只要告诉我朱勔最厉害的功夫就成。我要的就是知道这个。”
  夏敏更奇了,道:“功夫?”
  “是啊。你是他的丫鬟,这个你一定知道。”
  “公子你莫不是在说笑话?他哪会什么功夫,连一招半式都不会的。”
  钟耀南听了,两眼精光绽放,道:“真的?”
  夏敏道:“这个难道还会有假?你要是问别的,我可能还真不知道。但功夫,朱勔确实是一窍不通啊。他只是仗着蔡丞相和官家的恩宠,才当上这应奉使。”
  此话一出,钟耀南心中仿佛落下一块大石头,情不自禁喃喃道:“好啊,好啊。”说着,抬起头,将银子又往前推了推,“拿着,这是你应得的。”
  夏敏犹豫了片刻,最终款款起身将碎银拿住,伸手时雪藕似的手腕上露出一颗浅浅的红痣,小声道:“多谢公子。敢问您是想去,想去找他报仇?”
  钟耀南心中一惊,随即立马道:“不是,不是,虽然他恶名在外,但跟我却没什么关系。江湖上甚传朱勔武功不但很高而且很邪门,因此我便借机随便问问。行了,我喝多了酒,想休息,你走吧。”
  夏敏抱着琵琶向外行得两步,又停住,道:“不管公子意欲何为,我只告诉您,朱勔每晚都在朱府北面倒数第二间的屋里独自休息,而且房内通宵亮灯,深夜时一看便知。”
  钟耀南转头也不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
  夏敏道一声:“公子保重。”然后也同样报以微笑,拉开门便出去了。
  当门关紧后,钟耀南独自一人在房内来回踱步,胸口起伏不已,浑身甚至激动地有些发抖。最后重又坐到桌前,斟满一杯酒,灌进口中,道:“今晚便去要了朱狗的命!”
  大街上守更人刚敲过子时的梆子,钟耀南早已换好一身劲装,诸事准备妥当,便借着夜幕,从后窗滑了下去。一路上除了时隐时现的月光,住户家中全都漆黑一片,钟耀南想起两年前的苏州,即便再晚,总会有些灯火,哪里会像现在这般死气沉沉?连狗叫都听不到半声,心中对朱勔的恨意不禁更甚一层。
  远远看到朱府,深夜中府前的两盏灯笼微微摇曳,钟耀南躲在街角暗暗观察一番,无甚不妥,便沿着院墙外侧,向后进摸去。
  本来寻常十五岁的孩子,要让他半夜三更独自做事,尤其是这种偷偷摸摸的事情,一定极为惊惶不安,但钟耀南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每晚子时都是独自偷偷出观,穿过后山狮子峰,去双燕亭与薛式过招,因此这时竟不觉如何害怕。
  整个朱府呈矩形,坐北向南,南北长,东西窄,在街道沿着高大的青砖院墙,很容易便摸到了最后一进的房屋围墙外侧。钟耀南抬头朝上看去,整个墙壁虽是由青砖砌成,但几乎毫无缝隙,砖砖之间耦合极密,似无法攀援。
  街面由一尺见方的石板铺就而成,只见钟耀南不慌不忙将双手朝地一探,脚下两块石板便微微松动,进而脱离地面载着钟耀南朝上飞去。
  这一招端的匪夷所思,乃某日钟耀南走到悟真观北面的遗履轩时,灵机一动所想到。当时寻思,既然葛洪的丈人鲍靓能够“以燕代步”,那自己为何不能“以石代步”呢?人站在石头上,然后用移石术控制脚下所站之石,不就能够飞起来了么?后来寻机将想法付诸实施,发现竟确实可行,欣喜万分之余,却也发现,此招虽然移动的重量只是脚下石块与本人躯体,但耗费的心力与内丹之气,却远远大于移动数块巨岩,当时钟耀南大惑不解,后来猜测大约是因此举等于施术者对自己本体施术,虽然只是间接作用,但所需的心灵效应要比对外物致动大太多。故而以现时功力,远远没法达到仙人以燕代步、腾云驾雾的程度,但越过高墙或短距离腾空移动之类,还是不成问题。
  两块石板载着钟耀南向上升起,而后朝里移动,缓缓落在后进院落的一处花丛中。钟耀南借着花影,四周观望。果然如夏敏白天所言,只有倒数第二间屋子亮着灯,想来便是朱勔住处。
  想到杀父弑母的仇人近在咫尺,钟耀南胸如鼓捶,呼吸急促,体内真气顿时乱了方寸,惊得他连忙平复情绪,暗中调息。深夜中万籁俱寂,静得似乎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钟耀南如同鬼魅一般钻出花丛,向亮灯的房屋摸去,及至门前蹲下躲好,本想在窗户上点开一个小洞,观察一番,但转念一想,这狗贼既然通宵亮着灯,万一此刻真没睡,或者每晚打坐其实并不睡觉,这一抠窗户纸,反倒容易被他发现,打草惊蛇。
  正自踌躇间,忽然回头一望,只见屋前堆砌着一座石头假山,其东侧还有一块巨型太湖石单独耸立。钟耀南一眼便认出那块太湖石乃原本洞竹山庄所藏,父亲钟传景给此石取名为“万岳”,因为此石体量巨大惊人,单独一块石头便与寻常园林中的一座假山大小相当,而且神奇的是,此石天然形成的石基平稳,恰如盆景之底盘,石基之上的形态则是变化万千,有峰峦叠嶂,有幽谷深潭,有玲珑窍穴,有洞天福地,高处会当凌绝顶,低处抬头望晓月,真如将万岳千山的美景全都集中于这一块单独的巨石上,故名“万岳”。
  钟耀南睹物思人,悲愤难当,心中却生出一计:“我便将这块万岳,移到房屋正上方,而后从房顶砸将下去,将屋子整个压塌,朱勔这厮还不被压成肉饼?”想着暗自窃喜一番,可转念又道:“这个方法其他都好,也干脆,但是唯独不能让我亲眼瞧见狗贼的模样,着实不解恨。”最后定下主意:“无论如何,好歹让我先看见他一眼才成。”
  于是猫着腰微微站起,用手指头在窗户纸最下方悠悠戳出一个小洞,而后缓缓将眼睛凑近,但见榻上有一人正盘腿打坐,旁边火烛照耀下,钟耀南看得真切,正是自己记忆中朱勔的模样。
  死死盯住那张脸良久,钟耀南才恨恨退到假山旁,当下运转内丹,念动移石心诀。只见东侧稳如泰山的万岳,开始隐隐震颤,原本碾入泥中的石基,逐渐拔起,直至完全离开地面。月光恰好斜斜地射在石身上,当真如同一座雄伟的山峰,缓缓从空中飞过。
  钟耀南剑眉凝蹙,双眼中燃烧着复仇之焰,双掌呈向上托举之势,额头脖颈皆青筋暴起。巨岩最终移动到屋顶正上方,悬于空中,这时一只夜鸦扑扑飞来,停于半空中的万岳上,不时转着脑袋。
  钟耀南心中一声暴喝,双掌翻云覆雨般猛然扣下,空中的万岳便如流星砸落,去势之快,令方才停于其上的那只夜鸦都未及反应,便已双爪落空,独个儿留在夜幕中。
  眼前陡然腾起大片尘土,房屋瞬间便被整个砸塌,发出震耳巨响。钟耀南看着眼前已经夷为平地的一片废墟,嘴角扬起复仇宣泄的笑容,但是紧蹙的眉头,却依然不展,仿佛正回忆着父母、家人,片刻后,默默道:“爹、娘,我为你们报仇了。”
  正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哈哈笑声,接着院落西北角出现一群人影和火把。为首一人边走边道:“连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来谋害本官,这世道,当真变了!”
  钟耀南心头大惊,连忙念动心诀,欲将身旁堆砌假山的石头全部移起,砸向对面。可是这次,无论自己如何运气折腾,心灵之力似乎顷刻间荡然无存,只剩一具肉皮囊空空站在原地。
  那人走到钟耀南面前,火把照耀下,竟然是朱勔。
  “你是不是很奇怪,明明见我在打坐,为何房子都已经塌了,我却又出来了?”朱勔背着手道,“哼,一具假人雕像便将你骗了,我要是死在你手里,岂不是比阴沟里翻船还让人笑话?”
  钟耀南暗中又试了几次,不但移石之力全无,连体内真气亦无法运转,眼看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忽然间想到了什么,咬牙切齿道:“这世道,当真做不得好人。若非那个叫夏敏的丫鬟告密,你此刻早成肉饼了。”
  “哈哈哈,看来你还不算笨,比你父亲强不少。也怪我当时大意,只想着你一个小孩子去拉花石纲,一定活不到汴京,没成想,你不但没死,还有了这般本事。”
  钟耀南此时万念俱灰,心中想着对不起父母,再没法替他们报仇,但心中又有诸般疑惑,寻思死则死矣,好歹也要做个明白鬼,于是干脆一屁股坐到假山台阶上,道:“既然被你抓住,也没什么可说的,成王败寇、愿赌服输。只是能不能告诉我,那死丫头为何要告密,而我的移石之力为何顷刻间便无法使出?”
  兵士们将钟耀南团团围住,朱勔是以他们不要着急,呵呵笑道:“丫头不丫头的,我还真不清楚,不过呢,倒确实有人给了我一封密信,插在大门上,说今晚钟传景的儿子要来报仇,并且将你的移石功夫也说了,让我千万小心。否则恐怕,嘿嘿,还真有些悬……”
  钟耀南奇道:“你不认识一个叫夏敏的丫鬟?”
  朱勔摇摇头,道:“我没必要骗你,确实没有这个叫什么敏的丫头。至于给我报信的,我倒也很想知道是谁,你能告诉我吗?比如除了我,你还有什么仇人?以至于能知道你的行踪,并且提前来告诉我。”
  钟耀南奇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只可能是那个叫夏敏的丫头,她告诉我你的卧室位置,并且说你根本不会任何功夫,并且自称是你的丫鬟,被赶出来的。那封信,一定是她写的。”
  “那她为何如此?”
  钟耀南气得面色铁青,摇摇头,片刻后道:“她不但给你通风报信,还骗我说你不会功夫,摆明了是要让我自入虎口,她对你倒是好得很啊!”
  朱勔道:“功夫?本官并非武官,功夫确实是一点都不会的。至于你为何在我面前什么本事都使不出来,大概是天意如此吧。哈哈。”
  钟耀南骂道:“放屁!难道石真人要杀你时,也是天意不让他杀?你这种小人,老天该让你被千刀万剐才是!”
  旁边一个手下,听了此话,立马用刀把反手朝钟耀南脸上砸去,登时鼻血长流。朱勔止住那武官,道:“好了,我之所以费口舌跟你说这么久,是想与你做笔交易。”
  钟耀南抹了一把鼻血,啐了口吐沫,道:“老子被你抓住,赶紧杀了便是。这世上本也无可留恋之物,去阴间见我爹娘倒比一个人孤零零活着好很多。”
  朱勔阴沉着脸,道:“可别不识好歹。你以为想死就很容易吗?到时候让你死又死不掉,生又不如死,你便知道厉害了,真是不知者无畏。”
  钟耀南低垂着脑袋,不发一言。
  良久后,朱勔倒自己叹了口气,道:“你想救你姐姐钟芳南吗?”钟耀南抬起头,实在没想到他会说这个,道:“你什么意思?”朱勔斥退身边手下,然后想拉起钟耀南,钟耀南甩开他的手,自己站起来,道:“有什么话直说。”
  朱勔道:“只要你能帮我做成一件事,我就可以让你们姐弟团聚,并且放你们走。到时候你要是还想杀我,那就尽管来,如果愿意安稳过日子,我也保证不再追究。这样够公平吧?”
  钟耀南皱起眉头,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道:“我姐她现在何处?我得先见到她再谈别的。”朱勔点头道:“这个你放心,一会儿自然会安排你们相见。”
  “到底要做什么事情?”
  朱勔咳了下嗓子,轻声道:“你去皇宫,替我找一本书就行。”钟耀南冷笑道:“你说得是倒轻巧,汴京皇宫可不是集市,不是我想去就能去,想找什么就找什么的。前年有个染坊掌柜,在道儿上号称贼王,异想天开去皇宫偷东西,结果呢?被人把头砍下来悬在城门口一个月。”
  朱勔道:“这些本官可比你清楚。你说的这人,是叫王寅吧?”
  钟耀南想了想,道:“好像是这么个名字。王记染坊的掌柜。”朱勔眯起三角眼,轻声狠道:“我要你找的书,就是这王寅想偷的东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