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邦
登录
首页
最新
日志
登录
详图扒一扒《琅琊榜》中的精彩对手戏——演技、场景、镜头等等(伪技术)
目录
原贴
社会总产值
娱乐八卦
无法更新
下载
字体:
小
中
大
背景:
原
标记
<
1
…
6
7
8
>
2015-12-26 15:01
#619 标记1
@我是麦唛童鞋 616楼 2015-12-26 12:49:00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不停的在刷网页,期望刷出更新来?
—————————————————
楼主今天外出,晚些时候来更,劳各位久候了,抱歉
2015-12-26 18:53
#627 标记2
楼主本来计划扒一段长戏,不过看了别人扒此剧礼节的贴子,临时决定先插一段梅长苏和周老先生长亭送别的。楼主很喜欢这段戏,超过了紧接着的与郡主相认。
从剧情来说,这一段戏不算很重要,远远比不上夏江、谢玉的部分,但是楼主觉得,若是从渲染本剧气蕴的角度看,这段戏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PS:楼主对古礼没有什么研究,一点常识也是从别人的贴里学来,这里还是以抒发感慨为主。
先以周老先生入朝时严谨的一揖到地的礼开场吧。
起手时举手到额。
揖礼的举手位置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这个不用多讲吧。
2015-12-26 19:05
#632 标记3
说到本剧大致落的时间背景,基本倾向于南北朝吧,这个时期虽说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但是士子们还是非常讲究风骨的。这和清以后主子奴才满天飞的情况大不相同。
同样是礼节,谦恭有礼是一回事,奴颜卑膝是另一回事。
正式的对手戏从周老先生下车开始,苏兄一直迎到车前。
2015-12-26 19:09
#633 标记4
老先生有一个上下打量的动作,似在回忆有没有在哪里见过此人。但目光是温和的。
楼主觉得这个演员也选得很好,有温厚长者的感觉
2015-12-26 19:23
#635 标记5
苏兄有备而来,准备了坐席,特意给老先生备了扶手(楼主也不知道这东东的正式名字是啥,意会吧。)
长亭里的这个侧面镜头也是很多人心水的画面吧。
环境质朴,因为是冬天,天色不亮,树木也不算青翠,两个人的服装也很朴素。要是你看的版本不够清晰,甚至会觉得有点灰蒙蒙的。但是就是让人感觉古意盎然。
2015-12-26 19:24
#638 标记6
@四月爱晴天 2015-12-26 19:23:18
没了这就,白兴奋了,呜呜
-----------------------------
楼主存货用完,现截现写现发,速度就有点慢了。
2015-12-26 19:26
#640 标记7
坐下来,正式问到黎崇,苏兄回答受教的时候欠了个身。
2015-12-26 19:30
#642 标记8
这个老先生的正面半身镜头是从左到右有点移动的,有交待背景的作用。
2015-12-26 19:33
#643 标记9
苏兄MS自谦,实际打了个太极
2015-12-26 19:34
#644 标记10
知道对方不愿说,老先生也就不再追问,不强人所难,哪怕对方是晚辈,哪怕对方有求于己,很有君子风范滴
2015-12-26 19:37
#645 标记11
苏兄有点歉然的表情
2015-12-26 19:44
#647 标记12
老先生话题一转
对自己掺和朝堂上的事是有疑虑的,要知道他一直处于隐居状态,自然是觉得朝中的事太龌龊,这也是古代高洁之士的正当想法。
2015-12-26 19:47
#648 标记13
老先生直接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2015-12-26 19:49
#649 标记14
接下来苏兄的话很有深度,借着给老先生解惑,剖白了苏兄到朝堂上搅动风云的道德支撑。
可惜楼主有点事,只能对不住大家,晚一点再来更了。
2015-12-26 22:52
#667 标记15
紧接着,梅长苏就发表了自己关于“道”的言论。这不仅是讨论问题,更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剖白,有对着师长表明心迹的意思
这里的道不是修仙炼道,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之道,可以理解为道义,也可以理解为道德,套个现代词汇,大致可以略等于正确的三观。
因为是和当世大儒探讨问题,梅长苏的用词都是文绉绉的,中心意思大约就是:只要内心坚持三观正,又何必纠结于表象,掺和政治斗争,也可以造福大众啊。
2015-12-26 22:59
#668 标记16
但作为师长,还是要再敲打一下,其实是很温和的提醒啦。
这个问题,主要是对于后辈在涉入政局之后,是否会被污浊的政治环境所污染的担心和关心。
2015-12-26 23:10
#671 标记17
小殊绝对是悟性极高的好学生,秒懂了这担心和好意,立刻深度表白自己内心的信念不会为环境所动。
引的这几句话,原书上是取自骆宾王的《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剧中改成了曹植《蝉赋》中的两句: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楼主表示改得好改得妙,不但配合了时代背景,文辞更古雅,文意也更贴近,而且词句并不深奥,中学生都能看懂吧。
再PS:书中很多对话都是精心设置、有目的的,不单只有话语表面的意思,也就是有更深层的潜台词。剧组弄明白了这个意思,演员体会到了,并且通过表演传达了出来,所以这些对手戏才能抓住观众,而且经久耐看呐。
2015-12-26 23:16
#672 标记18
高足的话,不单是夸奖,也是欣慰,也是放心。
2015-12-26 23:23
#673 标记19
长者欣然交付信物,后辈有接受衣钵的自觉,整个画面有某种精神传承的仪式感。
楼主觉着,基于温良恭俭让的内涵,而形之于外的礼仪,谦恭但不卑微,更没有丝毫媚态,所以剧中的礼节才能既养眼又养心,能让人爱不释手啊
2015-12-26 23:36
#677 标记20
正事说完,又讲了两句客气话。。。。其实表示感谢才应该是送行的表面目的吧
2015-12-26 23:41
#678 标记21
老先生准备告辞,二人起身时,苏兄有一个很自然的搀扶的动作
2015-12-26 23:46
#679 标记22
走出亭外,老先生忍不住提起了林殊,他和林殊其实不算熟,但是凭精神观念认识的人,似乎比仅靠外貌认识的人要记得牢,老先生敏锐地看出了他们的共通点——林殊和梅长苏在思想上的一致性是勿庸置疑的。
苏兄从惊讶到伤感有一个微妙的表情变化
2015-12-26 23:51
#680 标记23
老先生感叹的其实是两人的相似
2015-12-26 23:53
#681 标记24
楼主传错图了,老先生感叹二人相似的,应该是下面这个双璧
2015-12-26 23:57
#682 标记25
对着离开的背影又行了一礼
话说这段戏里的礼节真是特别多啊
这段戏不长,话也不多,但也属于可以刷很多遍都不觉得腻的段落,这里边的思想境界和潜台词都值得再三琢磨啊。
2015-12-26 23:58
#683 标记26
今天先扒到这里,明天养养精神,再来扒一段长戏
2015-12-27 10:53
#698 标记27
@unicorn_lym 696楼 2015-12-27 10:07:00
九安山靖王出门搬兵之前
担心来不及赶回 重要的人都在山上
宗主神色严厉劝他作为主帅不可犹疑
如果赶不及当以社稷为重直接移兵金陵号令天下平叛
这部剧虽以复仇贯穿始终 但复仇真的太小了 林殊心里的家国天下远比杀掉几个仇人重要的多
所以有时会想 如果皇帝虽然犯错却没有堕落 朝政清明 太子贤德 林殊还会来搅乱金陵吗
—————————————————
很可能不会。但是,能干出那种事的皇帝是不可能不堕落的,也可以推知他喜欢的太子也贤德不起来。
<
第
#
/ 8 页
>
相关
社会总产值
娱乐八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