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乎无怠 2651楼 2015-07-26 11:01
@陈沫2014 2015-07-25 09:27:21.0
上面我们说过,两拨知青之间有很多的棒槌,最大的棒槌就是吃饭问题。这也是生命五要素,吃喝拉撒睡为什么把吃放在了头一个的原因所在,想来这个吃最麻烦。
因为做饭是在两个女生住的窑洞里做,更因为谁都不愿意做饭,所以煤城来的三个男知青慢慢地就不做饭了,当然隔个一两天他们中的某个人会说:“要不我们做吧?哎,真不方便,我们做饭你们两个女生还得出去。”
熬糊糊土豆时........
------------------------------
多谢提醒。
“笼屉里还有几个馒头?”魏成功三口两口就把馒头和菜吃完了,可是还没饱。
“一个。”张新华回答。
“那是叶辉的。”柳军也吃完了属于自己的馒头和菜。
“他们一共蒸了几个馒头?”魏成功仍不死心。
“不知道。”
“反正不是7个,也不是14个。”柳军补充。
“不管是几个,反正是没我们的份了。”张新华非常丧气。
魏成功伸出舌头舔碗底,那个样子像极了一条饿了几天几夜的狗,柳军和张新华也开始学习魏成功舔碗底。
柳军说徐巧丽蒸的馒头不是7个,也不是14个,那么究竟是几个呢?答案是9个。不过这可不是徐巧丽的主意,是祁晓丽出的好主意。
女生饭量小,一人一个馒头就够了,可是男生不够。因为惦记母亲,徐巧丽对汪贵明并不上心,祁晓丽不用担心家里,只关注眼前。眼前对祁晓丽帮助最大的就是叶辉,可是叶辉只帮她干活,从不搭理她,所以祁晓丽的一腔心事就全用在了叶辉的身上。叶辉一个馒头吃不饱,祁晓丽当然知道。所以徐巧丽在蒸馒头时,祁晓丽就提议蒸9个,这样叶辉和汪贵明一人就能吃两个,至于魏成功他们三人,两个女生自然不予考虑。
第一顿馒头餐吃完,两拨知青之间的隔阂就更大了,这个不用言说,从相互的眼神中就能体会出来。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情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敌人。
有了隔阂怎么办?一种方式是顺其自然;一种方式是积极应对。
顺其自然和人们常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得到的结果一样,不过这个结果可能不是他们不喜欢的结果。想要自己喜欢的结果,一条路,就是积极应。
除了叶辉外,其他六名知青对这个隔阂都采取顺其自然的应对方式。
叶辉没有顺其自然,全是因为他有一个好父亲。叶辉的父亲叶子军不仅经历过生死,而且和那些聪明的高层人士斗争了多年。经过父亲常年的教诲,叶辉自然学到了不少。某些人之所以高?因为他一出生就站在高人的肩膀上看待这个世界。
希望大家能从下面的故事中体悟到这一点。
隔了一天,汪贵明又提议吃馒头,这是个好提议,谁都不反对,不过有人对谁掌厨有意见,柳军说:“这次我们做吧?”
“你们能做出好馒头来?可不要白白浪费了白面。”汪贵明对柳军的提议不屑一顾。
“怎么不能了?魏成功他爸就是厨师。”张新华抢着回答。
大家都看魏成功,魏成功红了脸,迟疑了一下说:“我爸是厨师,可我不是。”于是,这次蒸馒头的重任又落在了徐巧丽的肩上。
在两个女生蒸馒头的时候,魏成功、柳军、张新华回到了他们住的窑洞,一进窑洞,柳军就埋怨魏成功:“让你做,你怎么不做呢?”
“我真没做过。”魏成功解释。
“没做过你就没看过吗?”柳军和张新华同时问。
“看过。”
“那不就得了,你爸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就得了。”
“我忘了,我爸早不是厨师了,要是他还是厨师,我就不用下乡了。”魏成功对此很介怀,说得很动感情,可是柳军和张新华根本不理解。
“没你这么笨的人!不管做好做孬,只要你做,我们就不用饿肚子。”柳军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今天继续饿肚子吧,不过我还好说,谁胖谁知道饿的滋味有多难受。”张新华冷嘲热讽。
被柳军和张新华一顿数落,魏成功落了一肚子的气。隔壁窑洞,徐巧丽刚把笼屉从锅里拿出来,魏成功就闯了进去,他也不看笼屉里有几个馒头,往碗里抓了两个就要走。
“你这是干吗?”徐巧丽手疾眼快从魏成功的碗里把一个馒头又抓回到了笼屉里。
魏成功实在是下不了台,又把那个馒头抓回到了碗里,可是扭头走的时候,那个馒头又被祁晓丽给抓走了。物以稀为贵,不抢不行呀!
魏成功梗了脖子说:“干嘛我就不能多吃一个?”
徐巧丽说:“你干吗要多吃一个?”
祁晓丽也问:“就是呀?你凭什么要多吃一个?”
“你们上次多吃了。”魏成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谁说我们上次多吃了?”汪贵明立马就跳了出来,真正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多吃了?”
“没看见也知道,你们这对狗男女,背后干……”
魏成功话没说完,汪贵明就揪住了他的脖领子,“你说谁是狗男女了?”
“谁是狗男女还用说那么明白吗?”魏成功攥住了汪贵明的胳膊。
“你给我再说一句!”
“狗男女,怎么啦?”
魏成功话音没落,汪贵明的拳头就杵到了他的右眼睛上,接着两个男人就扭打了起来。两个女生想拉偏架,可是魏成功一挥手就把她们给甩开了。叶辉想上去把魏成功给拉开,可是前面挡着柳军和张新华,过不去。叶辉稍一犹豫,就跑出了窑洞,去找张发财和杨秀青。汪贵明没有魏成功力气大,很快就被魏成功摁到了窑洞的地下。
张发财和杨秀青正要回家,听了叶辉的报告,两人就急忙赶了来。本来他们俩已经把这事给忘了的,没想到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两位大队领队到了的时候,魏成功仍旧把汪贵明摁在了地下。两人互骂脏话,还不停地用拳头击打对方的脸。祁晓丽和徐巧丽拽魏成功的衣服,想把他拉开,可是丝毫不起作用。在那么狭小的一个地方,两个柔弱的女生想要把一个胖子拽起,真是难上加难。张新华和柳军虽然没上手,但是站在边上看热闹。魏成功、张新华、柳军三人早讨厌汪贵明,在他们三个的眼里,汪贵明不仅嘚瑟,还有些嚣张。
“你们在干什么?!竟然有力气打架?”张发财进了窑洞大吼。
见两位队领导来了,魏成功先松了手,汪贵明在徐巧丽的搀扶下站起了身。魏成功力气大,可是身手却没有汪贵明灵活,所以他尽管身处有利地形,仍旧被汪贵明揍了十几拳。
从外表上看,魏成功右眼上一片乌青,眼睛有些睁不开,下嘴唇破了皮,牙齿缝往出渗血,头发也被汪贵明揪下一大撮。汪贵明虽然只有一处伤,但伤的却是鼻子,鼻子滴出的血染红了他胸口一大片衣服,由于被摁在了地下,汪贵明的头发还沾了好多的乱草。总之两人的形象都非常狼狈。
“你干吗打人家?”张发财直接针对了魏成功问。
“他先打得我。”魏成功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唾沫里夹杂着血丝。
汪贵明忙着擦鼻血,没法回话,徐巧丽说:“他们不做饭,还多抢馒头。”
“为啥要抢?”杨秀青问。
魏成功指着滚落到地上的两个馒头说,“他们上次多吃了,这次又想多吃,所以我就多抢了一个。”
“谁说上次我们多吃了?今天我们还没吃呢,你就过来抢。”说这话的祁晓丽崇拜地看站杨秀青身边的叶辉。叶辉没看她。
“你们就是多吃了,每次蒸的馒头都比7个多。”魏成功对此笃定。
徐巧丽捡起滚落到地上的两个馒头,放到了笼屉里,把笼屉拿到张发财和杨秀青的面前说:“我们一共蒸了七个馒头,一人一个,他们平时不做饭不说,他还抢了两个馒头,还说我们多吃了。”
杨秀青把黑不溜秋的两个馒头放回到原来的位置,说:“你们过来看看,一共蒸了几个馒头?”
魏成功、柳军、张新华都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去看,他们看到笼屉里严丝合缝地放了7个馒头,连半个馒头的空隙都没有多出来。这个发现让他们非常得惊讶,怎么会这样呢?!他们怎么会只蒸了7个馒头呢?这可不合乎人性呀?可是再怀疑也没用,事实摆在那里,他们又能怎样,他们只能耷拉下脑袋,闭了嘴。
“你们不做饭不说,还想多吃馒头,还打了人,你们说怎么办?”张发财严肃了口气。魏成功、柳军、张新华三人不说话,张发财又问:“你们说话呀!怎么不说话了?”
擦了鼻血的汪贵明要说话,却被叶辉用眼色制止了。大家又沉默了一会儿,魏成功说:“我们住一起,还在一起吃饭不合适。”
“不合适怎么办?”张发财问。
“得分开。”
“好,那你们三个就搬出去吧?”张发财等的就是这句话,只有这两拨知青分开了,他们才不会再生事端。
“搬哪里?”天真的张新华以为有个好地方住呢。
“那里!”张发财指着外面的牛圈,“反正那头牛也老了,冬天冻死就冻死吧!冻死了好吃肉。”
“牛圈!!!”张新华、柳军、魏成功弄了大瞪眼。
“怎么啦?那里面不仅住过人,吃大锅饭的时候,我都在那里面吃过饭呢。”杨秀青说。
看见真要住的牛圈里去,柳军不干了,回到开头重新说这件事:“是他打的人,我和张新华又每参与打架。”
“你们俩不让叶辉过去拉,就等于参与了,怎么能算没参与?”杨秀青立马反问。
“你们要是不想让他们打架,等我们来时,你们俩早把他们拉开了。”张发财说。
“外省的几个知青来我们内蒙不容易,你们不照顾着点,反而欺负人家。这要是说出去有多丢人,影响有多不好,好像咱们全内蒙人都喜欢欺负人似的。”杨秀青给扣了顶大帽子。鸡毛蒜皮点小事,只要一给扣上顶大帽子,这罪过就大了。这是文革的逻辑,生在那个年代的杨秀青无师自通。
见魏成功、柳军、张新华三人没了话,张发财和缓了口气:“明后天你们就别出地了,把你们的住处好好整理整理,整理出来你们看看,不比这两孔窑洞差。想想刚来的时候,这两孔窑洞是个什么样子,现在不是都像个样子吗?”
2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张新华、魏成功、柳军三人把牛圈彻底整理了一遍,工作内容及大致程序如下:把老牛请出去(这个非常之有必要),铲出里面的牛粪,堵了墙壁上的缝隙,扫了墙壁上的灰尘,再在地上了垫上一层厚厚的黄土,擦了牛圈中央柱子上污七八糟的东西(里面有血迹),围着柱子搭好了三张木板床,因为得另做饭,他们还在牛圈的外面修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张发财说的有点道理,只要好好整理,牛圈也能变成人家,还真的像个人住的家了。
牛圈好整理,可是却难为刘老大,因为他又得凑齐一套做饭吃饭的家具。刘老大在十几个库房内寻寻觅觅、翻翻拣拣了许久,终于凑齐一套家具,然后又拿来了面、土豆、胡麻油。万事俱备后,张新华、魏成功、柳军就真搬进牛圈里去住了。
这事很快就被社员们知道了。晏富四处和人说:“那个牛圈里有鬼,有冤死鬼。”
这话还没传到知青们耳中,晏富就被张发财和杨秀青叫了去。
“你们一家四口也搬到果林里去吧!”晏富刚进们,张发财就冷了脸说。
“呵呵,队长、支书这是怎么啦?”晏富陪了笑脸说。
“怎么啦?你说我们队里有住的地方没有?”
“我们好不容易让他们住了进去,你说里面有鬼。他们要是以此为借口,说是不敢住,你说让他们住哪里?”
“只有住你家里,你们一家搬出去了。”
被张发财和杨秀青训斥了一顿,晏富老实了,牛圈里有冤死鬼这话就再也没人敢说了。
张新华、魏成功、柳军三人住进了牛圈没几天,一个下午,他们正在地里锄地,听见地的另一头有人喊:“成功,魏成功……”
魏成功抬起头,疑惑地看从地的头另一头走过来的两个男人。前面的那个人有点胖,走得气喘吁吁,还不停地用袖子搽汗,后面的那个是张发财。
前面的那个人是魏成功的父亲,可是魏成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真到张发财喊“魏成功,你爸接你来了”,魏成功才反应过来,这可真不是做梦。
魏成功扔了锄头,跑向了他父亲。父子俩在地中间相遇,魏成功的父亲一把抱住了儿子,还洒下两滴泪水。父子俩分开后,魏成功的父亲查看儿子的身体,发现魏成功只是瘦了点外,其它方面完好无损,拉了魏成功就走:“走!跟爸回家去。”
“怎么?您又当上厨师了?”魏成功惊喜地问。
“对,这下可什么都不愁了。”
柳军和张新华只听见了这两句,魏成功就被他父亲给拉走了。别说带走一片云彩了,魏成功甚至连手都没有向他们俩挥一下。不是魏成功无情,也不主要是因为魏成功急着回家,主要是他们三个相处得实在不好。
只有共同经历过磨难,才知道谁是真朋友,谁可以做真朋友!